專業蘭花指
1. 蘭花指的英文說法
它是一個中國僅有的詞彙,還是專業術語類型的。
翻譯時完全可以讀成漢語拼音LAN HUA ZHI ,然後再解釋" a hand pose of lady in Beijing Opera"
如果一定要翻譯的話 orchid hand 吧...
我覺得雖然說是"指",但是這是個整體的手形,所以本人覺得用FINGER不妥.
以後都是個人觀點。
期待更好答案。
2. 學戲曲,怎樣作雲手
(1)身體重心移至右腿上,身體漸向右轉,左腳尖里扣;左手經腹前向右上劃弧至右肩前,手心斜向後,同時右手變掌,手心向右前;眼看左手。
(2)上體慢慢左轉,身體重心隨之逐漸左移;左手由臉前向左側運轉,手心漸漸轉向左方;右手由右下經腹前向左上劃弧至左肩膀前,手心斜向後;同時左腳靠近左腳,成小開立步(兩腳距離約10-20厘米);眼看右手。
(3)上體再向右轉,同時左手經腹前向大踏步劃弧至右肩前,手心斜面向後;右手右側運轉,手心翻轉向右;隨之左腿向左橫跨一步;眼看左手。
要點:身體轉動要以腰脊為軸,松腰、松跨,不可忽高忽低。兩臂隨腰的轉動而運轉,要自然圓活,速度要緩慢均勻。下肢移動時,身體重心要穩定,兩腳掌先著地再踏實,腳尖向前。眼的視線隨左右手而移動。第三個「雲手」的右腳最後跟步時,腳尖微向里扣,便於接「單鞭」動作。
3. 為什麼佛像都是都捏蘭花指
這個不能叫蘭花指 專業的叫手印才對 不同手印有不同的意義 是佛菩薩普渡眾生之用 意義非凡
4. 古典舞手勢
古典舞手位的基本手勢是蘭花指。
蘭花指,通常指大拇指和中指捏合,其餘三指展開的手勢。古典舞是指在民間傳統舞蹈的基礎上,經過歷代專業工作者提煉、整理、加工、創造,並經過較長時期藝術實踐的檢驗,流傳下來的被認為是具有一定典範意義的和古典風格特點的舞蹈。
蘭花指的「指」字有兩種闡釋,一種是作為動詞,表示指示方向或示意其他動作。其動作要領是伸張五指,立食指,餘四指自然彎曲,拇指指面輕貼中指指尖,拇指勿壓中指指甲,表演時,眼神必須隨手指移動而轉向。
另一種是作名詞,表現一種自然形態,自我表示或動作呈現,又稱蘭花掌,通常是靜態的。其動作要領是伸張五指,立食指,餘四指自然微彎,拇指指面輕貼中指第一至第二關節處,手指自然彎翹、放鬆,太用力會使手形僵直,眼神必須隨手指移動而轉向。只限定女性專用。
(4)專業蘭花指擴展閱讀
蘭花指(掌)作為中國舞蹈以及戲曲中特有的一種基本手型,有著獨特的傳統審美特徵,具有中國人特有的審美取向和文化心理趨向。但學術界公認為蘭花指(掌)起源於古印度佛教儀式中的手印。
本文試從遠古時期的手指文明到中國土生土長的道教、中國戲曲文化和儒家思想的行為體現以及中國古典舞的發生學的角度,闡述蘭花指(掌)的文化淵源流變等問題。
進而說明,本文所述觀點對中國舞蹈、中國戲曲等一切表演藝術和藝術史學的理論體系建設等研究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
5. 雙手敬酒握杯姿勢
雙手敬酒握杯姿勢
雙手敬酒握杯姿勢,幾千年來,酒禮延續到現代,加上西方葡萄酒文化的傳入,飲酒的禮儀在現代生活、社交活動、商務場合顯得越來越重要,敬酒的姿勢很重要,以下分享雙手敬酒握杯姿勢
雙手敬酒握杯姿勢1
1、敬酒手勢
先主後賓,先長後幼,以順時針方向前進,盡量不後退
如果一桌人你都熟悉,按照以上順序就好了,萬一碰到不熟悉的飯局、又很重要,怕失禮的話,不妨參考飯桌的入座順序↓
入座中西方有所不同,中餐時以中國傳統的次序為主這個姿勢你有沒有經常見到?
2、被忽視的細節
敬酒時端杯姿勢,很多人沒注意;蘭花指是qing不fu莊重的,手指都翹起,有「老子最大」、「唯我獨尊」之意↓嚴格來說,任何手的部位、哪怕是一個手指尖超出杯沿都有「不尊敬」的意思。忽視了手與杯沿的高度,非常容易造成不敬的誤會,不然酒等於白喝了、或大大打折扣。
↑手指尖高了一點點因為你敬酒、陪酒,無非是為了傳情達意,傳達誠意、表示尊敬是最重要的,對吧。
3、正確的敬酒姿勢
白酒杯沿低過對方大家都知很顯尊敬的白酒端杯姿勢敬酒前一手握杯身、一手托杯底;敬酒時根據實際情況決定是否依然托著杯底:
以手托杯底為優先考慮,托杯底的手靠後、持杯的手靠前如果有很多人一起敬酒、或者距離較遠,則一手端杯就行了。葡萄酒敬酒時,手遠離杯身才方說完中國的白酒,來再來說說葡萄酒,敬酒時切記不要用手掌或者手指握住葡萄酒杯身:姿勢不專業,因為手溫會影響葡萄酒的最佳飲用溫度;、手掌手掌握杯身時碰杯很不方便;
你的手在杯子間憑空製造了一個障礙,容易給別人你不想喝酒、不想與對方碰杯等「拒絕」意思。記得我們在飯桌上,用手掌蓋住茶杯或者酒杯,表示不想再喝的姿勢么?「先玉之於酒也,禮以先之,刑以後之。」明末大學者顧炎武《日知錄·酒禁》「酒以成禮。又雲:酒以合歡。既以禮為名,則必無愴野之禮,以歡為主,則必無愁苦之歡矣。」同時人黃周星《灑社魚言》
雙手敬酒握杯姿勢2
酒的'幾種握法
拿紅酒杯的時候,切忌一定不能用手直接握住杯肚。
原因一: 手捂住杯肚不僅會留下手指印,影響杯身的美觀。
原因二: 大多數葡萄酒適飲溫度為18℃,而人的掌心溫度通常高於30℃,握住杯肚將會加熱酒液,從而影響酒的風味。
原因三:用手指夾住杯柱可方便飲酒人透過杯壁欣賞酒的色澤,便於搖晃酒杯去釋放酒香。如果直接用手握住杯壁,那麼手指就會擋住了視線,無法搖晃酒杯。
正確拿紅酒杯的姿勢應該是用拇指、食指以及中指夾住高腳杯杯柱的位置或是只用拇指與食指握住杯座即可,這種方式更容易操控酒杯,方便搖杯。在各類葡萄酒中,無論是白葡萄酒、紅葡萄酒還是起泡酒,都有其理想的冷卻溫度。所以在喝酒的時候,只要用手指握住杯梗或杯座就可以啦。
學會持杯姿勢後,大家還可以了解下搖杯與碰杯的手法。搖杯即是手持杯梗,手腕用力,以一個點為中心,輕輕地轉動杯子,讓酒液在杯中旋轉,與空氣接觸,慢慢釋放香氣。而碰杯是手持杯梗或者杯座,將高腳杯向對方的方向稍微傾斜,用杯肚輕輕碰一下對方酒杯的杯肚即可。
葡萄酒作為國內高檔消費品,一般會出現在一些正式的場合中,而這些場合可能更需要用專業的方式來握杯、搖杯以及碰杯。如果你還不知道品酒的動作以及細節,不妨學學上面的品酒禮儀哦~
雙手敬酒握杯姿勢3
敬酒的順序
1、雙方父母
在敬酒的時候,優先的是新人雙方的父母,感謝兩方父母辛苦的付出與養育之恩,作為新人,一定要敬酒表示感恩與答謝,在雙方父母都敬酒完畢的情況下,根據賓客的人群情況,安排合理的敬酒順序
2、年齡輩分
在賓客中,第一位優先敬酒的一定是我們兩方新人的長輩,一般都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還有一些舅爺爺、舅奶奶等輩分非常高的長者,一般長輩都在前面幾桌,新人需要優先敬酒,這是對長輩的尊敬,也是一種關心,畢竟長輩歲數較大,讓他們一直等著或者等太久都是非常不禮貌了,而且考慮到老人家的作息時間,如果放在之後敬酒,可能影響到他們的生活作息,較為疲憊,一般建議在開始敬酒的時候就優先敬掉,這樣長輩如果覺得累了,也可以先回家休息,不用一直等著
3、職位高低
如果你邀請了公司的一些領導與老闆,那一定要放在前面幾桌先敬酒,讓你的領導在最後等著你,是有失禮貌的,領導與老闆工作都非常的繁忙,平日也較為辛苦,來參加你的婚禮已經是一種祝福,所以,作為新人,也應該盡早安排敬酒,這樣方便領導和老闆掌控時間,如果他們需要提早離場的,也比較方便
4、賓客身份
考慮賓客的身份與地位,結婚宴請的時候會邀請一些非常重視的嘉賓或者是貴賓,對於這些必要尊貴的賓客,我們絕對不能讓他們等待太久,一般與領導或者老闆級別並齊,在敬好長輩之後就可以優先敬酒表示感謝,讓尊貴的賓客等太長時間也會不太合適
5、順時針方向
在敬好長輩、貴賓、領導之後,我們新人敬酒的方式基本上是從順時針開始敬酒,不可以跳來跳去的敬酒,這樣不太禮貌,跑來跑去的串場也不好看,所以一般按照順時針的方向就敬下去了,這時候,和你排桌位就有著很大的關系,一般關系比較好的朋友,或者比較鬧騰的親友,可以放在最後幾桌,這樣在熱鬧的時候,也不會耽誤其他賓客的時間,大家也可以玩的盡興一些基本上,敬酒的順序就是這樣的,中國傳統的敬酒儀式,主張恰當,在敬酒的過程中表示感謝,分享這一份歡樂,也是一種禮儀,在敬酒過程中,也需要結合個人的一些言語技巧與交際能力,該喝的時候絕對不要微微糯糯,在應該委婉拒絕的時候以退為進,讓場面看上去更為和諧,保障賓客的的滿意,也需要控制好自身的適應度,這樣才是最好的敬酒方式
6. 請問京劇里各種手型(如蘭花指等)的樣子和含義
具體要現場看動作,各派的手勢不同。例如梅派,收拾就有100多種。再如荀派,一般都是演丫鬟,所以手勢獨特。還是要找個專業演員,明白都用在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