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海棠樹教案
1. 中班教案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那麼什麼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中班教案8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中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理解兒歌內容,初步學會朗誦整首兒歌。
2、感受兒歌幽默的情趣,學習詞:扮、樂、滑、摔。
【活動准備】
事先告知配班老師如何扮老公公出場、白眉毛、白鬍子及相關兒歌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情景問答,引出題意。
1、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位客人。你們看,他是誰?
2、為什麼他是老公公?
3、老公公要為我們跳個舞,我們歡迎他表演吧!(老公公剛要跳舞,滑一滑、摔一跤、一摸鬍子不見了。)
4、教師忙扶起老公公問:「老公公,您沒事吧?」老公公邊摸掉鬍子邊說:「沒事沒事!」
5、引導幼兒發現老公公的鬍子不見了,引出題意。
二、教師朗誦兒歌。
1、引導幼兒說一遍題目,並請幼兒說說「扮」是什麼意思?
2、教師朗誦兒歌一遍,幼兒仔細傾聽。。
3、請幼兒說說:剛才你從歌曲中聽到了什麼?
4、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說說圖片中的事,並引導幼兒用兒歌中的語句說一說。
三、幼兒學兒歌。
1、請幼兒跟隨老師邊看圖片邊念兒歌。
2、請個別幼兒單獨看圖片朗誦兒歌。
3、引導幼兒一起看圖朗誦兒歌。
四、兒歌表演。
1、請幼兒觀看教師如何化裝成老公公,並請幼兒相互化裝成小老公公。
2、引導幼兒跟隨教師邊念兒歌邊表演。
3、請幼兒相互表演兒歌一遍。
五、小結
今天的兒歌有趣嗎?你們學會了嗎?開心嗎?請你們回家後表演給爸爸媽媽看,好嗎?
兒歌《扮老公公》
老公公,出來了,
白鬍子,白眉毛。
點點頭,彎彎腰,
滑一滑,摔一跤,
一摸鬍子掉下了,
樂得大家哈哈笑。
中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了解爸爸的本領,願意用普通話誇誇爸爸。
2、了解兒歌內容,並願意模仿跟念
重點:願意模仿跟念兒歌
難點:願意用普通話誇誇爸爸
活動准備
1、前期經驗:孩子們對自己的爸爸的本領有一個簡單的了解
2、課件
活動過程
一、說說:爸爸本領大——了解爸爸的本領
1、引入提問:你的爸爸叫什麼名字?
引導幼兒用普通話說一句話「我的爸爸叫XX。」
2、提問:你的爸爸有什麼本領?
引導幼兒用普通話說出爸爸的本領,如「我的爸爸會XX。」讓幼兒說以及簡單的完整句。
3、小結:我們的爸爸本領真大,會做那麼多的事情,我們來誇誇我們的好爸爸。
二、聽聽:飛呀飛——了解兒歌內容
1、引入:我知道爸爸有一樣本領,你們聽聽看,是什麼本領?
2、教師念兒歌
提問:爸爸又什麼本領?
3、教師邊看課件邊念兒歌
提問:你聽到我是什麼?
誰高高舉?
落在誰的懷抱里?
4、再次欣賞兒歌,引導幼兒嘗試跟念。
5、小結:我們的爸爸本領真大,把我像小飛機一樣高高的舉起來,我們真幸福。
三、念念:飛呀飛——願意模仿跟念
1、引入:我們來誇誇我們的爸爸吧!
2、幼兒跟著老師一起跟念兒歌,並模仿動作
3、幼兒嘗試分小組念兒歌、模仿動作。
4、小結:我們的爸爸本領大,我們回家誇誇我們的爸爸,再讓爸爸讓我們做小飛機。
中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不受物體擺放形式的影響,正確點數17。
重點難點:
不受物體擺放形式的影響,正確點數17。
活動准備:
1.《我的數學》第23頁。
2.雪花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教師從筐子里倒出一些雪花片,堆放在一起。請個別幼兒上來點數雪花片,其他幼兒觀察個別幼兒點數的方法。
1.這里的雪花片一共有多少塊?
2.他用了什麼方法來數這些雪花片?
3.你和他的方法一樣嗎?請你用自己的方法來數數看。
二、教師為每一名幼兒的桌前倒一點雪花片,請他們各自數一數面前的雪花片有多少,再和同伴交換位置,分別數一數同伴的雪花片有多少,以此互相驗證數的結果。
三、請幼兒打開《我的數學》至第23頁,數一數書上三個小朋友的面前分別有多少塊餅干。教師巡迴觀察幼兒的數數方法,並及時分享好的方法。
中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感知10以內物體數量並比較多少。
2.能正確運用數字記錄每次所夾種子的數量。
3.能大膽地講述自己操作的過程與結果。
活動准備:
1.實物投影儀。
2.自製記錄單,黑色水筆;提供3種種子(蠶豆、花生、玉米),每組擺放1種種子;人手一雙筷子、1個小碗。
活動過程:
一、以游戲的'形式引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教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今天我們要玩什麼游戲嗎?對,我們要玩"看誰夾得多"的游戲。用筷子夾哪些東西呢?它們還有一個共同的名字--種子。
二、感知10以內數量--幼兒第一次游戲。
1.提出遊戲要求。
教師:今天我們不僅要看誰夾得多,還要看誰能准確地把自己夾了多少種子也記錄下來。
2.教師出示記錄單,並介紹游戲規則。
教師:你夾的是什麼,就在記錄單上找到相應的標記,然後在其下面的空格里用數字記錄你一共夾了幾顆。聽到開始口令時才能夾,聽到停止口令時就要放下筷子。
3.幼兒游戲。 、
4.幼兒交流。
教師:誰來介紹你夾了幾顆什麼?他夾的種子和記錄的數字是一樣多嗎?誰比他夾的種子的數量多?
5.教師小結:小朋友真能幹,不僅數對了,而且也記對了。
三、比較10以內數量的多少--幼兒第二次游戲。
1.提出第二次游戲前的要求。 、
2.幼兒游戲。
3.幼兒交流。
四、怎樣夾得多--幼兒第三次游戲。
教師:每人想一想,怎樣夾才能讓自己夾得更多?這次夾完後不但要記錄你夾了幾顆種子,還要比一比在自己的三次記錄中,哪一次夾得最多,請你在下面的格子中對最多的一次做上標記。
中班教案 篇5
主題總目標: 1、運用測量比較的方法,體驗自己在長大,並為自己的長大而高興
2、引導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體驗長大了的積極情緒
運動活動: 小鴨小雞看誰聽得清種蘿卜
游戲活動: 各班根據本班情況從不同的切入口展開
生活活動: 各班根據本班情況從不同的切入口展開
主題內容: 學習活動:
一、小手真能幹
1、談話:身體的變化
2、小人國
3、小手歌(一)
4、計算
5、小手真能幹
二、我們在長大
1、小手歌(二)
2、我在長大
3、秘密
4、粘貼我自己
5、高朋友和矮朋友(建構)
三、朋友見面真高興
1、大鞋和小鞋
2、繪畫我自己
3、找朋友(建構P17)
4、有朋友真好(建構)
5、手拉手
四、和朋友在一起
1、大樹和小鳥(建構P28)
2、繪畫:我自己(畫五官)
3、火車鑽山洞(建構P26)
4、聽話的朋友(建構)
5、計算
中班教案 篇6
社會教案:《小值日生》
活動目的:
引導幼兒學會合理安排時間
活動目標:
知道一周的周期和順序,了解其表現形式,初步感知時間的周期性。
活動准備:
1.本年度、本月、本周的日歷(周一到周日),每人一份(或用幼兒操作材料代替);一周的大日歷圖表一張。
2.本班值日生安排表一份。有意識提醒本周值日生記住自己值日是周幾。
3.在進行此活動前,結合幼兒本周的日常生活和游戲活動(如食譜、課程等)內容,教師提醒幼兒注意周的表現形式,感知一周中時間的遞增性和周期性
活動步驟:
1. 出示本班本周的值日生安排表,引導幼兒回憶,說出本周班級值日生的名字以及值日的順序。小小值日生
2.說一說 由每個值日生自己說出「我是星期值日,我做了些……」。
3.引導幼兒回憶一周所經歷的活動。 周一至周日各做了什麼事情? 周一至周五(或周日)的早餐各是什麼?
4.看一看,你發現了什麼?
引導幼兒仔細看日歷,了解一周的周期及表現形式。問:
(1)一周有幾天?
(2)分別是怎麼表示的?(從星期一至星期日)
5.出示大日歷圖,認讀日歷。
(1)聽要求查日期。如號是星期幾?星期三是幾號?
(2)幼兒自己查看幼兒操作材料中的日歷,然後和教師共同完成在大圖表上填寫星期和日期(圖表中有的星期處是空著,有的日期處是空著)。
教師小結:
從星期一到星期五,我們在幼兒園做游戲又學本領,我們快樂又聰明;星期六和星期日,小朋友和爸爸媽媽在一起,幸福又愉快。
中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 初步感受花兒展現的藝術美。
2、 了解花的作用、用途。
活動准備:
1、背景音樂
2、各種花茶、茶壺、茶杯、熱水。
活動過程:
一 啟發談話,激發興趣
1、 欣賞《花仙子》之歌
師:讓我們欣賞一首《花仙子》的主題歌,邊聽邊想它唱了什麼?
讓我們與花仙子一起走進花的世界,同時欣賞各種各樣的花。,
游戲:報花名
例:春天的桃花、迎春花,夏天的荷花,秋天的菊花,冬天的梅花等!
2、 引導幼兒回憶生活中花的作用,開展「用花做什麼」,教師提升花的用途和經驗。
學生:有人生病的時候,送花給他讓他開心。
學生:我家擺了幾盆鮮花,很漂亮。
學生:我喝過菊花做成的茶,可香了。
老師:除了菊花茶,還有不少花兒也可以做成茶呢?你們喝過嗎?
活動:品花茶。指導幼兒認識不同花茶的特徵與功能。
3、 花的用途:濃郁的方向和艷麗的色彩吸引著愛花的人們,同樣也吸引著嚮往健康的人們。幾乎所有的花都能做葯、泡茶、釀酒,有很高的實用價值。
二 花的奧秘
1、花的顏色:在草長鶯飛的季節,黃的迎春花,粉紅的櫻花,驕紅的桃花,
紛紛綻開笑顏,
那麼為什麼花有不同的顏色呢?
(原來在花朵細胞里有花青素和類胡蘿卜素、只要周圍環境中溫度和酸鹼度發生變化,立即會換張面孔。)
2、花的香味:
l 花是用香味來說話的。下面,我給大家講個故事名叫《玫瑰香奇案》。
邊聽邊想,小蜜蜂是怎樣破了玫瑰花失竊案的。
l 聽了剛才的故事,誰來做做小偵探?
(其實小蜜蜂知道:花細胞中有一種芳香油,很容易揮發。當微風吹過,芳香油在空氣中彌漫,就能聞到各種花香。)
l 這就是各式各樣的花散發出來的香味,我們一起來聞一聞。
3、傳粉:正因為有了沁人心脾的芬芳香味,我們才能享受愉悅;也正因為有了各種花香,才能吸引那麼多的昆蟲來幫它們傳播花粉,使他們的後代得以繁衍。
三 花的寓意
1、 寓意:同學們,你們知道嗎,花除了有艷麗的色彩和芬芳的香味外,還往往和美好的祝願結合在一起,贏得大家的喜歡。
2、 師:你們有沒有送花給別人,或者收到別人送的花?又是為了什麼呢?(討論)
介紹幾種花的寓意:
玫瑰 愛情、熱愛、尊敬
菊花 高潔、隱逸、清雅
康乃馨 熱戀、母愛、美麗、真情、純潔
百合 純潔、百年好合、祝福、庄嚴
一品紅 祝福
牡丹 富貴
荷花 清純、高潔
非洲菊 互敬互愛、毅力
山茶花 天生麗質、美麗、頑強。
勿忘我 友情
梅花 高潔、堅貞不移、高風亮節
鬱金香 神聖、祝福、永恆
重點通過講故事來介紹石竹(康乃馨)的寓意。
3、 節日送花:因此,在三·八婦女節或母親節的時候,我們可以送康乃馨給媽媽,向她表示節日的問候。
讓我們再來看看其它節日還可送什麼花。
(1)六、一兒童節到了,小朋友之間互相送什麼花呢?
(非洲菊,代錶快樂和無憂無慮的童年)
(2)九月十日教師節,該送什麼花給老師合適呢?
(木蘭花、桂花,代表高尚的靈魂和才華)
4 朋友送花:
(1) (1)叔叔阿姨結婚,我們該送什麼花呢?(一束漂亮的百合花送給新婚夫婦是最恰當的祝福,他的意思是百年好合。)
(2)探望病友,該送什麼花呢?
(康乃馨、滿天星等)
附:這里有一張如何向朋友贈花的表格供大家參考?
祝賀生日 願朋友青春永在,前程似錦。選用的花材有玫瑰、菊花、蘭花、非洲菊、滿天星、康乃馨及鬱金香等。
應邀做客 祝全家歡樂、幸福。選用的花材有百合、蘭花、蛇鞭菊、火鶴花、鬱金香、香石竹及玫瑰等。
喬遷新居 祝居家安安穩穩,幸福永遠。選用的花材有蘭花、文竹、米蘭、玫瑰、天門冬、康乃馨及盆景等。
送別朋友 祝朋友一帆風順,平平安安。選用的花材有玫瑰、百合、滿天星、馬蹄蓮、芍葯、菊花及香石竹等。
寶寶出生 祝願孩子健康成長,聰明伶俐。選用的花材有康乃馨、玫瑰、火鶴、孔雀草、薔薇及雛菊等。
祝壽用花 祝長者福如東海,壽比南山。選用的花材有萬年青、君子蘭、蘇鐵、唐菖蒲、菊花及金桔等。
探望病人 祝朋友早日恢復健康。選用的花材有唐菖蒲、蘭花、金桔、六齣花、玫瑰及康乃馨等,但忌送香味濃烈的卉,如晚香玉。
各種美麗的鮮花不僅是一種美好的祝願,更代表著贈花的一份特別的感情。
四 花與國家:
正因為花有它的特殊含義,所以世界上許多的國家都選有自己的國花,國花往往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象徵,反映一個民族的文化傳統,審美觀和價值觀。
(1) 你們看,這就是中國的國花——牡丹。
簡介牡丹後,讓我們欣賞一曲《牡丹之歌》吧。
(2) 配配響:
1、你們知道這是什麼花?(向日葵)
它是俄羅斯和秘魯的國花
2、玫瑰——美/英的國花
3、鬱金香——荷蘭國花
4、櫻花——日本國花
5、石榴花——西班牙國花
五 花與城市:
1你們看,這是一面什麼旗幟?
(對,這是一面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區旗。)
(紅旗代表祖國,紫荊花代表香港,紫荊花紅旗寓意香港是祖國不可分離的一部分,並將在祖國的懷抱中興旺發達。紫荊花就是香港的市花,其實,許多城市也有自己的市花。)
2北京市市花——月季、菊花
3天津市市花——月季
4上海市市花——百玉蘭(簡介)
5重慶市市花——山茶花
6桂林市市花——桂花
六 花的月歷:
剛才我們了解了不少花,但是,你知道嗎?在自然界中,各種花開放的時間,每年都是相同的,你可以在不同的月份里,欣賞到不同的花。
例如:
一月——梅花 二月——海棠
三月——牡丹 四月——芍葯
五月——石榴 六月——蓮花
七月——紫薇 八月——木犀
九月——菊花 十月——茶花
十一月——紅梅 十二月——臘梅
七 花鍾:
花還是一位惜時守信的朋友呢!聰明的瑞典科學家,經過長期的系統研究,發現各種花卉開放,不僅每年有固定的季節,而且每天有固定的時間,因此巧妙地把花開的時間與地球的自轉的時間相聯系,設計了一座「花鍾」。
凌晨3時左右——蛇麻花開 凌晨4時左右——牽牛花開
5時左右——薔薇花開 6時左右——龍葵花開
7時左右——芍葯花開 晚8時左右——霄花開
晚9時左右——曇花開
不同的地區,也會有不同的花鍾。
八 德育教育
在花朵燦爛的微笑中,也能看到,這就是珍貴的名花在哭泣。比如蘭花正因為有著純潔的外表和濃郁的香味,所以,被人們不斷地從野外挖回來,目前它們的數量日益減少。又如非洲的紫羅蘭,現在幾乎從它的生長地——坦尚尼亞的森林裡消失了,而成了室內植物。據科學家預測,只要有一種植物滅絕,責會有近80種相關的植物遭受同樣的命運。
因此,世界各地都成立了野生生物保護組織,還劃出自然保護區域,讓動物和植物在那裡繁衍生息。
讓我們愛護一花一草一木,使世界更美麗。
中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在互動交流中感受爸爸的本領,激發幼兒愛爸爸的情感
2、活動中鼓勵幼兒用較完整的語句,大膽表達爸爸的本領
活動准備:
經驗准備:對爸爸進行調查,填寫調查表。
物質准備:爸爸調查表(姓名、屬相、愛好、本領)、幾位幼兒的爸爸等。
活動過程:
一、爸爸調查表:
1、「前幾天請寶寶們回家對爸爸進行了采訪,你們知道了爸爸的哪些事情?
(幼兒自由講述)
2、出示幼兒共同收集的調查表。
(鼓勵幼兒用較完整的語句表達)
3、小結:「寶寶們真厲害,你們知道了爸爸的許多事情,有的知道爸爸的生肖,有的知道了爸爸的年齡,還有的知道了爸爸的職業。」
二、爸爸的本領:
1、「今天我們班級請來了幾位爸爸,他們是來干什麼的呢?待會你們就會知道啦」
2、鼓掌歡迎爸爸上場
3、請爸爸做自我介紹
4、觀看爸爸的歌曲表演、做手工表演、變魔術等。
5、「寶寶們觀看了爸爸的表演,喜歡嗎?覺得爸爸怎麼樣?
小結:我們如果要像爸爸一樣本領大,就要從現在開始努力學好每一個本領,將來才能像爸爸一樣
三、散文欣賞:《爸爸的手》
1、「寶寶有一雙小手,爸爸呢有一雙大手,爸爸的大手有什麼本領呢?我們一起聽一聽」
2、欣賞散文《爸爸的手》
(交流散文中爸爸的手的本領)
3、「想一想爸爸的手,還會有那些本領呢?」
(引導幼兒回家和爸爸交流)
2. 語文八年級上冊《大自然的語言》教案設計
《大自然的語言》的作者竺可楨(1890——1974),浙江上虞人。氣象學家、地理學家、教育家。中國近代地理學和氣象學的奠基者。領導創建了我國第一個氣象研究所和首批氣象台站,並在台風、季風、氣候變遷、農業氣候、物候、自然區劃等方面有開拓性的研究。下面一起來學習人教版語文八年級上冊《大自然的語言》教案的相關知識點!
人教版語文八年級上冊《大自然的語言》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理解識記詞語。 2.初步了解一些說明文的知識,掌握有條理地說明事物和舉例說明的方法。
3.了解什麼是物候和物候學以及研究物候學的意義。
能力目標:
1.訓練做讀書摘要的能力。 2.訓練生動形象進行口頭描繪景物的能力。
情感目標:激發熱愛大自然、熱愛科學、鑽研科學的熱情和興趣。
教學重點:概括要點和學習語言,必須扣住這兩個重點進行教學。
教學時數: 2教時。
第一教時
一、導入
同學們,前面我們學過《春》,還記得裡面是怎樣描寫小草的嗎?「嫩嫩的,綠綠的」。 從「嫩嫩的,綠綠的」我們就知道是春天到了;現在的小草呢?「枯死了。」從中我們知道這是冬天。
大自然彷彿會告訴我們氣候的信息似的。這是怎麼回事呢?今天學習的《大自然的語言》這篇課文,將給大家解釋其中的道理。
二、課題簡介:
1、大自然的語言指的是什麼?
提示:(第2自然段)指草木榮枯、候鳥來去、花香鳥語、草長鶯飛等物候現象。
2、課文為什麼以此為題?
提示:把大自然擬人化了,顯得生動而有情趣,又很新穎,比直接用「物候學」 「簡介物候學」, 「物候學與農業生產」等這樣的題目更容易吸引讀者;也更合乎「科學小品」這類文章的特點。
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把大自然中種種物候現象比作「大自然的語言」,形象地說明了認識它、研究它的重要性。
三、作者簡介:
竺可楨(1890——1974),浙江上虞人。氣象學家、地理學家、教育家。中國近代地理學和氣象學的'奠基者。領導創建了我國第一個氣象研究所和首批氣象台站,並在台風、季風、氣候變遷、農業氣候、物候、自然區劃等方面有開拓性的研究。創建了我國第一個地學系,成為當時培養地學英才的搖籃。以求實精神領導浙江大學工作,培育了多方面的人才。長期領導中國科學院工作,積極倡導並組織和參加中國地學、生物學、天文學、自然資源綜合考察及自然科學史研究等多方面工作,主編了《中國自然區劃》、《中國自然地理》等叢書,是我國地理學和氣象學界的一代宗師。
四、初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
1、本課的多音字。
連翹(qiáo) 衰草連天(shuāi) 觀測(guān) 風雪載(zài)途
翹起(qià) 鬢毛衰(cuī) 玄觀(guàn) 記載(zǎi)
落葉(luò) 丟三落四(là) 落枕(lào)
差異(chā) 差遣(chāi) 差錯(chā) 參差(cī)
2、重點詞語的注音和解釋。
萌(méng)發:萌芽、發芽。 農諺(Yàn) 衰(shuān)草連天
次第:一個接一個。
翩(piān)然:動作輕快的樣子。
孕(yùn)育:懷胎生育,用來比喻醞釀著新事物。
簌簌(sù):紛紛落下的樣子。
銷聲匿(nì)跡:這里指各種昆蟲都無聲無息、無影無蹤了。 銷:消失。 匿:隱藏。
周而復始:一次又一次地循環。 周:繞一次。
草長鶯飛:形容春天美好的情景。
草木榮枯:指植物的茂盛、枯萎。
花香鳥語:形容大自然的美好景象,多指春天的風光。 語:鳴叫。
風雪載(zài)途:風雪滿路,風雪遍地。載:充滿。
年年如是:年年像這樣。是:代詞。此,這樣。 文言文中「是」用法:一為代詞,二為判斷動詞。
五、再讀課文,理清課文層次,劃分段落結構。 先概括每個自然段的段意,再合並成幾個意義段。
第1自然段:按春、夏、秋、冬的順序描寫一年四季的物候現象。
第2自然段:舉例說明什麼是大自然的語言。
第3自然段:介紹什麼是物候和物候學。
第4段:介紹物候觀測的手段和物候觀測對於農業的重要性。
第5段:從反面舉例說明物候觀測對農業生產的重要性。
第7段:決定物候現象來臨的主要因素是緯度的差異。
第8段:經度的差異是影響物候的第二個因素。
第9段:影響物候的第三個因素是高下的差異。
第10段:物候現象來臨的第四個因素是古今的差異。
第11段:研究物候學的意義。
第12段:加強物候觀測,促進農業生產。
本文作者圍繞物候這個中心介紹了四個方面的問題,課文因此也可劃分為四部分。
第一部分(l—3),說明什麼是物候、物候學。
第二部分(4—5),說明物候研究對於農業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6—10),說明影響物候現象來臨的各個因素。
第四部分(11—12),說明研究物候學的意義。
師小結:[課文主旨] 文章介紹了物候學研究的對象,物候學現象來臨的有關因素以及研究物候學的意義與知識,提倡進一步加強物候觀測和研究促進農業生產的大豐收。
第二教時
一、學習課文第一部分(1至3自然段)。
(一)齊讀第一自然段,思考下列列問題:
1、本段主要描寫了什麼?答案:本段以優美生動的寫景筆調描寫了一年四季豐富的物候現象。
2、本段是按什麼順序來說明的?標出有關詞句。答案:時間順序,[春、夏、秋、冬,所以是時間順序。表示時間的詞語有:立春過後——再過兩個月——不久——於是轉入——到了秋天——准備迎接,條理十分清楚。]
3、本段的結構是:先分後總。主要的說明方法是:摹狀貌、舉例子。
4、前兩段文字的說明對象是( A )
A.物候現象; B.氣候變化; C.物候規律; D.四季景色變化。
5、作者在寫四季時抓住了各季節哪些特點?
明確:春天,「冰雪融化」,「草木萌發」,繁花「次第開放」;夏天,「植物孕育果實」;秋天,「果實成熟」,「葉子漸漸變黃」,「簌簌落下」;冬天,昆蟲「銷聲匿跡」,到處「衰草連天」,「風雪載途」。
其中,「萌」字准確地反映了草木開始生長的狀態,「次第」貼切地表現了花開的次序,渲染了春天的氣息;「漸漸」,確切地表達了葉子枯黃的過程;「簌簌」,摹擬風吹落葉的聲音,使人感到秋天肅殺;「載」,即充滿,恰當地描寫了風雪飄落的程度。
文章第一段生動形象地勾勒出一幅充滿詩情畫意的「四季圖」。
(二)閱讀第二、三自然段,回答:
1、思考這兩個自然段的段意。
第2自然段:舉例說明什麼是大自然的語言。
第3自然段:介紹什麼是物候和物候學。
2、第2自然段一開始並未直接解釋什麼是大自然的語言,而是從哪兩個方面舉例說明物候現象同農業生產的關系的?
答案:「草木」「候鳥」兩個方面。從「植物」寫到「動物」。
師小結第二自然段:「杏花開了,就好像大自然傳語要趕快耕地;桃花開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趕快種穀子。」先寫開花早的杏花、再寫桃花,很有條理。這些都照應了上句的「草木」。而「傳語」「暗示」與語言有關,且將杏花、桃花擬人化,十分親切可愛。「布穀鳥」開始唱歌,勞動人民懂得它在唱什麼:「阿公阿婆,割麥插禾」,把布穀鳥的鳴叫寫成「唱歌」,擬人形象,把布穀鳥的叫聲寫得很有音韻節奏,給人以美妙的享受。這一段由「杏」寫到「桃」,從「植物」寫到「動物」,最後才對大自然的語言作出詮釋,即:花香鳥語,草長芬飛,都是大自然的語言。條理十分清楚。
3、第三自然段是按什麼順序說明的呢?
提示:從古代到近代,從起源到發展,從知識到科學,言之有序。
4、什麼是物候?什麼是物候學?
草木榮枯,候鳥去來等自然現象,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稱它為物候。[說明:什麼是物候?分析時抓住第3自然段第一句「這些自然現象」中的「這些」指第2自然段中的草木榮枯、候鳥去來。]
利用物候知識來研究農業生產的科學,就是物候學。
第一部分總結:第一部分從具體、生動的物候現象說起,條理分明地說明了什麼是大自然的語言(釋題),什麼是物候和物候學,由淺入深,由現象到本質,條理十分清楚。此外,生動形象的描寫增強了說明的生動性、趣味性。
二、學習課文第二部分(4、5自然段):
1、指名朗讀第四、五兩個自然段,然後總結段意。
段意:這一部分主要介紹物候觀測對於農業的重要性。
2、文中哪些地方寫出了物候觀測對農業的重要性?
提示:從觀測手段、數據意義兩方面寫出了物候觀測的重要性。應用在農事上:比較簡便,容易掌握,避免損失。 觀測手段:「活的儀器」,即活生生的生物。
數據意義:反映氣溫、濕度等氣候條件的綜合;也反映氣候條件對生物的影響。
3、運用了什麼說明方法?有何作用?
舉例子。作用:第五自然段從反面舉例說明物候對於農業的重要性,更具有說服力。例子是:北京物候記錄,1962年的山桃、杏花、蘋果、榆葉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遲十天左右,比1960年遲五六天—…結果受到低溫的損害。
三、學習第三部分(6至10自然段)
1、決定物候現象來臨的四個因素是什麼?這幾個因素能否對換,為什麼?
四個因素:首先是緯度,第二是經度,第三是高下差異,此外還有古今的差異。
不能對換。這幾個因素是按照影響程度、由大到小、由主到次,依次排列的。另外,前三個都是空間因素,後一個是時間因素。[是按照從主要(七、八、九段)到次要(十段),從空間(七、八、九段)到時間(十段)的順序來安排的,並分別用了「首先」、「第二個因素」、「第三個因素」、「此外」等詞語,表明四個因素所起的作用,程度上有所不同。]
2、體會本文舉例子的說明方法的作用。
(1)如在早春三四月間,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開20天,但是到晚春5月初,南京刺槐開花只比北京早十天。所以……(第7段) 作用:舉例說明緯度的差異是影響物候現象來臨的主要因素。
(2)如大連緯度在北京以南約一度,但是在大連,連翹和榆葉梅盛開都比北京要遲一個星期。又如濟南蘋果開花在四月中旬或穀雨節,煙台要到立夏。(第8段)作用:舉兩例說明經度的差異是怎樣影響物候現象來臨的。
(3)山地秋冬兩季,……常會發現山腳有霜而山腰反無霜。在華南丘陵區把熱帶作物引種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腳反不適宜。(第9段) 作用:舉例說明高下的差異對物候的影響。
(4)根據英國南部物候的一種長期記錄……可以看出後者比前者早幾天。(第10段) 作用:舉例說明古今差異對物候的影響。
師小結:舉例子是常用的說明方法,它往往能深入淺出,把抽象的事理具體化、形象化,通俗易懂,把事物的特徵或事理解說得很清楚。
四、學習課文第四部分(11、12自然段)
思考:研究物候學的意義有哪些意義?
答案:①預報農時,選擇播種日期。②對於安排農作物區劃,確定造林和採集樹木種子的日期,很有參考價值。③引種植物到物候條件相同的地區。④避免或減輕害蟲的侵害。
五、總結。
六、作業設計:認真閱讀第一部分,完成下列思考題。
立春過後,大地漸漸地沉睡中_ _ _(A.清醒B.蘇醒;C.醒悟;D.復甦)過來。冰雪融化,草木萌發,各種花_ __(A.次第;B.連續;C.陸續;D.全部)開放。再過兩個月,燕子翩然歸來。不久,布穀鳥也來了。於是轉入炎熱的夏季,這是植物孕育果實的時期。到了秋天,果實成熟,植物的葉子漸漸變黃,在秋風中_ _(A.紛紛;B.刷刷;C.簌簌)的落下來。北雁南飛,活躍在田間草際的昆蟲也都銷聲匿跡。到處呈現一片衰草連天的景象,准備迎接風雪載途寒冬。在地球上溫帶和亞熱帶區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復始。 ---------
1.在語段中橫線上填上恰當的詞語。 答案:BAC
2.解釋詞語:
銷聲匿跡:這里指各種昆蟲都無聲無息、無影無蹤了。
翩然:動作輕快的樣子。
3.前兩段文字的說明對象是( A )
A.物候現象; B.氣候變化; C.物候規律; D.四季景色變化。
4.這兩段文字的說明順序是:時間順序,結構是:先分後總。主要的說明方法是:摹狀貌、舉例子。
5.去掉「溫帶和亞熱帶區域里」這幾個詞語行不行,為什麼?
答案:不行。以上情況只限於「地球上溫帶和亞熱帶區域里」。
6、把「各種花次第開放」改為「各種花競相開放」行不行?為什麼?
答案:不行。「次第」是一個接一個之意,「競相」是爭先恐後之意,不能突出不同類的花按時令依次開放的特點。
7、如果將「大地漸漸地沉睡中蘇醒過來」中的「漸漸」去掉,語意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答案:去掉後就不能說明連續而緩慢的過程。
8、「燕子翩然歸來」與「燕子歸來」有何不同?
明確:燕子「歸來」前面加上「翩然」二字,那燕子飛舞的樣子就生動起來了。讓人想像到「翩翩新來燕,雙雙入我廬「的景象。如果只寫「燕子歸來」就顯得平板了。
9、第1自然段的段意是什麼? 答案:說明一年四季的物候現象。
10、杏花開了,就好像大自然在傳語要趕快耕地;桃花開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趕快種穀子。布穀鳥開始唱歌,勞動人民懂得它在唱什麼:「阿公阿婆,割麥插禾。」(能將「趕快種穀子」後面的句號改為問號嗎?為什麼?)
明確:不能。因為杏花,桃花二者是植物,而布穀鳥是動物,兩種不同類型的物候現象不宜合在一個句子里說。再則,前一句說的是春季的物候,後一句說的是夏季的物候。第三,前後兩句句型也不相同。
11、作者在寫四季時抓住了各季節哪些特點?
明確:春天,「冰雪融化」,「草木萌發」,繁花「次第開放」;夏天,「植物孕育果實」;秋天,「果實成熟」,「葉子漸漸變黃」,「簌簌落下」;冬天,昆蟲「銷聲匿跡」,到處「衰草連天」,「風雪載途」。
附板書設計: 大自然的語言
一、說明什麼是物候和物候學
物候現象——物候和物候學
二、物候觀測對農業的重要性
比較簡便
容易掌握
避免損失
三、決定物候現象來臨的因素
緯度差異
經度差異
高下差異
古今差異
順序:從主要到次要,從空間到時間。
四、研究物候學的意義
首先——此外(還可以……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