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甬劇拔蘭花全集播放

甬劇拔蘭花全集播放

發布時間: 2022-11-28 22:57:11

① 甬劇的歷史淵源

甬劇,早期曾名「串客」,寧波灘簧。它是源於浙江寧波地區、流行於浙江東部和上海市的戲曲劇種,與浙江的 姚劇、湖劇一樣,同屬灘簧腔系。 該劇的起源有二說,一是認為系由寧波地區田頭山歌、馬燈調融合盲人「唱新聞」發展而來,另一說是一些甬劇老藝人認為「串客」與寧波亂彈的合流。
甬劇是最早進入上海演唱的外來戲曲劇種之一。清光緒六年(1880年)寧波串客藝人(業余從藝出身)鄔拾來、杜通堯等受茶館老闆馬德芳、王章才之邀來上海,在小東門「鳳凰台」、「白鶴台」等茶樓演唱。因為早在清乾隆、嘉慶年間(1736~1820年),已有大量寧波籍人來上海經商。嘉慶三年(1798年)寧波旅滬同鄉會已在上海城廂北門外購了30多畝土地,建造了正殿五楹的「四明公所」。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上海開埠,當時的上海知縣藍蔚雯是寧波定海人,寧波人在滬勢力與日俱增,而這正是甬劇較早進入上海的背景。 串客進入上海後,隨著演唱藝術的豐富與發展,經歷了寧波灘簧、四明文戲、改良甬劇、新甬劇幾個階段,形成了能適應廣大觀眾審美要求,有獨特藝術風格的戲曲劇種。
早期所演劇目大都是一生一旦、二生二旦等的小戲,如《借披風》、《綉荷包》、《拔蘭花》、《賣餛飩》、《秋香送茶》、《雙落發》等,大抵為表現男女愛情故事。伴奏比較簡單,以一鑼一板為主。隨著觀眾欣賞要求提高和演出市場競爭激烈,寧波灘簧在演出劇目、唱腔及伴奏、舞台美術及化妝,都有一定豐富與發展。尤其是在20世紀20年代左右,浙江舟山地區的女藝人筱愛春、筱鳳春等來滬登上舞台和金翠玉、金翠香、傅彩霞、呂月紅等女藝人先後在新新、永安、福安等游樂場演出,寧波灘簧實行了男女合演,行當也進一步豐富。這個階段灘簧班社發展很快,最多時達20個。
寧波灘簧在上海演出期間,因編演內容觸及時弊,引起租界工部局的不滿,下令禁演。後經人疏通,被迫改名「四明文戲」、「甬江古曲」。但在進入30年代後,國民黨政府又以「四明文戲內容淫穢,有傷風化」,被上海市教育局禁止演出。1936年8月,上海游藝協會將「四明文戲」改名為「改良甬劇」。之後,部分甬劇藝人受兄弟劇種進行藝術改良的影響,為使甬劇劇目題材擴大,曲調豐富,競相聘用文明戲演員當編導,編演時裝大戲。1939年,金翠香特邀文明戲編導葉峨樵為編劇,在中南飯店演出根據京劇《清風亭》改編的《天打張繼寶》,並使用布景和燈光,獲得成功。嗣後又從文明戲移植了不少大戲,如《啼笑因緣》、《三縣並審》、《楊乃武》等,以及重新編演的《金生弟》、《孤女魂》等。
與劇目題材擴大的同時,曲調也有了豐富與發展,經常演唱的聲腔除灘簧調為基本曲調外,還有【五更相思】、【一匹布】、【滿江紅】、【四大景】等。民國31年(1942年)演唱「四明宣卷」的藝人賀顯民在恆雅劇場參加「改良甬劇」演出後,自編、自導、自演《華姐》等新戲,開創了從清裝戲過渡到西裝旗袍戲的先端。並與徐鳳仙等一起,探索甬劇音樂的改革,加強甬劇唱腔的旋律性,將原來26定弦的【老基本調】改為52定弦的【新基本調】,使甬劇音樂更具抒情性,受到廣大甬劇藝人歡迎與廣泛應用,也為後來創造甬劇「慢板」唱腔打下了基礎。 1949年5月上海解放,廣大甬劇藝人以強烈的翻身感,積極投入到戲曲事業的新天地。張秀英、王寶雲、周廷黻、邱志政等主要演員與編導參加了由市文化主管機關主辦的戲曲學習班,學習中共中央制訂的戲曲工作方針政策。同年10月,張秀英將自己的張家班正式改名為立群甬劇團。這是上海甬劇界第一個民間職業劇團。
翌年4月,甬劇改進協會成立。10月,協會創辦了正風甬劇研究社,集中培訓了24名演員,擴充了甬劇隊伍。1951年8月,堇風甬劇團(1950年成立)重新編演全本《金生弟》,唱腔以【新基本調】為主,伴奏上增加部分西洋樂器,增強表現力,受到觀眾歡迎。之後數年,演出團體時有重組、合並。1955年,徐鳳仙、賀顯民退出「鳳笙」加入堇風甬劇團,使堇風的演出力量有所加強。
1958年上海整頓文藝隊伍,甬劇團體有較大的調整,部分劇團支持外省,留滬藝術力量經過調整,充實堇風甬劇團。由於藝術力量有了加強,陸續上演了經過整理改編的傳統戲,如《半把剪刀》、《雙玉蟬》、《天要落雨娘要嫁》等,現代戲有《高尚的人》、《東風吹春》等。
堇風甬劇團很重視劇團的素質建設,除在各劇場演出外,每年堅持2~3個月深入工廠、農村、部隊送戲上門;1958年下半年,劇團赴浙東地區巡迴演出,受到廣大觀眾的熱烈歡迎與好評,上海《文匯報》還為此發表題為《浙東三月》長文,報道他們的先進事跡。1960年,該團被評為上海市文教群英會先進集體,主要演員、團長賀顯民也被評為市先進工作者。
1962年3月,劇團被邀首次進北京陸續演出了《半》、《雙》、《天》三劇,引起首都文藝界的注目,演出期間,中共中央宣傳部、文化部、全國劇協等的領導周揚、夏衍、徐平羽及馬彥祥、劉厚生等先後觀看演出,戲劇評論家相繼發表贊評,三個劇目被稱為「三大悲劇」。上海《文匯報》發表社論《好好學習「堇風」的榜樣》。
堇風很重視培養接班人。1960年,在靜安區戲曲學校內設甬劇班,由副團長張秀英任班主任,一批主要演員親自上課授藝。
這個階段不僅是堇風甬劇團的黃金時期,也是甬劇近二百年發展史上的高峰。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主要演職人員被「批判」,賀顯民被迫害致死。劇團於1972年1月被解散,從業人員分別轉業。
1976年江青反革命集團粉碎後,賀顯民等人的冤案得到徹底平反昭雪,但是劇團在「文革」中受到沉重摧殘,終因演員行當不齊、人員老化等等原因,恢復無力。盡管如此,甬劇各藝人的敬業精神不減當年。1980年徐鳳仙、張秀英等組織業余甬劇團在黃浦區文化館演出《半把剪刀》等傳統戲;是年,徐鳳仙、范素琴等赴浙江寧波,培養甬劇新人,為寧波甬劇團恢復作了貢獻,1983年3月,徐鳳仙等參加「兩省一市灘簧戲研討會」,1987年徐鳳仙赴香港演出;1991年10月,柳中心、范素琴在靜安區文化系統老年節演出《生日蛋糕》,受到了觀眾的好評。
2008年,甬劇正式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為了加強保護,2011年寧波市成立了甬劇傳習中心,2013年還建成了甬劇微型博物館,將珍貴的文史資料收入其中。寧波市政府和主管部門在經費上均加大了投入力度,市財政每年下撥200萬元保護專項資金,用於甬劇的日常保護工作。2012年,傳習中心啟動了甬劇老藝人搶救性保護工程,通過走訪在世的高齡老藝人,搜集到一批珍貴的唱片、劇本、劇照等實物資料,包括在戲曲舞台上已消失多年的「甬劇傳統七十二小戲」。「甬劇傳統七十二小戲」是甬劇的早期劇目,曾流傳很廣,但因種種原因絕跡舞台。2013年,根據收集的資料,當地重點整理出《拔蘭花》等4出小戲,並邀請尚健在的甬劇老藝人出山,原汁原味地呈現在舞台上。

② 適合初中生的初學者唱的戲有哪些最好是越劇和甬劇的。

越劇
《紅樓夢》《五朵金花》
《梁山伯與祝英台》《碧玉簪版》《權孟麗君》
《祥林嫂》《沉香扇》《打金枝》《長樂宮》 《木蘭從軍》等中的選段;
甬劇
打窗樓》《拔蘭花》《雙落發》《賣草囤》《磨豆腐》
《白毛女》《借披風》《綉荷包》 《雙玉蟬》 《田螺姑娘》 《紅岩》等中的選段。

③ 甬劇的由來 特點 優秀曲目

甬劇,早期曾名「串客」,寧波灘簧。它是源於浙江寧波地區、流行於浙江東部和上海市的戲曲劇種,與浙江的姚劇、湖劇一樣,同屬灘簧腔系。 該劇的起源有二說,一是認為系由寧波地區田頭山歌、馬燈調融合盲人「唱新聞」發展而來,另一說是一些甬劇老藝人認為「串客」與寧波亂彈的合流。 甬劇是最早進入上海演唱的外來戲曲劇種之一。清光緒六年(1880年)寧波串客藝人(業余從藝出身)鄔拾來、杜通堯等受茶館老闆馬德芳、王章才之邀來上海,在小東門「鳳凰台」、「白鶴台」等茶樓演唱。因為早在清乾隆、嘉慶年間(1736~1820年),已有大量寧波籍人來上海經商。嘉慶三年(1798年)寧波旅滬同鄉會已在上海城廂北門外購了30多畝土地,建造了正殿五楹的「四明公所」。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上海開埠,當時的上海知縣藍蔚雯是寧波定海人,寧波人在滬勢力與日俱增,而這正是甬劇較早進入上海的背景。 串客進入上海後,隨著演唱藝術的豐富與發展,經歷了寧波灘簧、四明文戲、改良甬劇、新甬劇幾個階段,形成了能適應廣大觀眾審美要求,有獨特藝術風格的戲曲劇種。 早期所演劇目大都是一生一旦、二生二旦等的小戲,如《借披風》、《綉荷包》、《拔蘭花》、《賣餛飩》、《秋香送茶》、《雙落發》等,大抵為表現男女愛情故事。伴奏比較簡單,以一鑼一板為主。隨著觀眾欣賞要求提高和演出市場競爭激烈,寧波灘簧在演出劇目、唱腔及伴奏、舞台美術及化妝,都有一定豐富與發展。尤其是在20世紀20年代左右,浙江舟山地區的女藝人筱愛春、筱鳳春等來滬登上舞台和金翠玉、金翠香、傅彩霞、呂月紅等女藝人先後在新新、永安、福安等游樂場演出,寧波灘簧實行了男女合演,行當也進一步豐富。這個階段灘簧班社發展很快,最多時達20個。 寧波灘簧在上海演出期間,因編演內容觸及時弊,引起租界工部局的不滿,下令禁演。後經人疏通,被迫改名「四明文戲」、「甬江古曲」。但在進入30年代後,國民黨政府又以「四明文戲內容淫穢,有傷風化」,被上海市教育局禁止演出。1936年8月,上海游藝協會將「四明文戲」改名為「改良甬劇」。之後,部分甬劇藝人受兄弟劇種進行藝術改良的影響,為使甬劇劇目題材擴大,曲調豐富,競相聘用文明戲演員當編導,編演時裝大戲。1939年,金翠香特邀文明戲編導葉峨樵為編劇,在中南飯店演出根據京劇《清風亭》改編的《天打張繼寶》,並使用布景和燈光,獲得成功。嗣後又從文明戲移植了不少大戲,如《啼笑因緣》、《三縣並審》、《楊乃武》等,以及重新編演的《金生弟》、《孤女魂》等。 與劇目題材擴大的同時,曲調也有了豐富與發展,經常演唱的聲腔除灘簧調為基本曲調外,還有【五更相思】、【一匹布】、【滿江紅】、【四大景】等。民國31年(1942年)演唱「四明宣卷」的藝人賀顯民在恆雅劇場參加「改良甬劇」演出後,自編、自導、自演《華姐》等新戲,開創了從清裝戲過渡到西裝旗袍戲的先端。並與徐鳳仙等一起,探索甬劇音樂的改革,加強甬劇唱腔的旋律性,將原來26定弦的【老基本調】改為52定弦的【新基本調】,使甬劇音樂更具抒情性,受到廣大甬劇藝人歡迎與廣泛應用,也為後來創造甬劇「慢板」唱腔打下了基礎。

④ 茅善玉的主要作品

1985年,農歷乙丑年:第二屆中國戲劇梅花獎揭曉
由中國文聯、中國戲劇家協會主辦的第二屆中國戲劇梅花獎揭曉,此獎前身為首都戲劇舞台中青年優秀演員獎,後取「梅花香自苦寒來」之意,更名為「梅花獎」。
戲曲演員獲獎名單
茅威濤(浙江越劇撔「倩」演出團)
茅善玉(上海滬劇院)
洪雪飛(北京市北方崑曲劇院)
楊淑蕊(北京京劇院)
劉萍(中國評劇院)
遲小秋(遼寧省阜新市京劇團)
尚長榮(陝西省京劇團)
孫毓敏(北京京劇院)
張學津(北京京劇院)
侯少奎(北京市北方崑曲劇院)
2005年12月28日,農歷乙酉年十一月廿八日,19時15分:紀念袁濱忠先生逝世38周年「風雨送春」滬劇演唱會舉辦
紀念滬劇袁派創始人袁濱忠的「風雨送春」滬劇演唱會在上海逸夫舞台舉辦,自12月28日至12月30日,舉辦三場。
由於袁濱忠英年早逝,門下弟子人丁並不興旺,但這次滬劇界「總動員」,滬劇界名家名角和優秀青年演員悉數登場,使得這台名為「風雨送春」的演唱會陣容可觀,越劇演員趙志剛、方亞芬等也登台亮相。
演出劇目
《拔蘭花·贈花》(程臻,黃愛忠)
《誰是母親·貴人相助》(王珊妹,錢思劍,李建華)
《苗家兒女·小橋相會》(孫徐春,方亞芬)
《少奶奶的扇子·贊扇》(洪立勇)
《紅色娘子軍·分界嶺》(金玉明)
《紅珊瑚·島遇》(張杏生)
《年青一代·讀遺書》(徐伯濤)
《恩仇記·竹樓相會》(張愛華)
《桃李頌·黨啊,我的母親》(吳斌)
《父子恨·飲鴆》(趙志剛,汪華忠)
《紅燈記》(茅善玉,馬莉莉,錢思劍)
獨唱:徐蓉,沈惠中,錢思劍
2006年1月20日,農歷乙酉年十二月廿一日,晚:「錢程似金」滑稽演唱會舉行
1月20和1月21日晚,「錢程似金」滑稽演唱會於美琪大戲院舉行。在錢程從藝25周年時,為了展示25年來的藝術成長過程,錢程特地選擇了個人演唱會的形式,並邀請了何賽飛、茅善玉、張達發、李九松、嫩娘、黃靜慧等名家加盟。
演唱會上,錢程與諸位名家分別合作表演獨角戲、滬劇、錫劇、滑稽戲、淮劇、甬劇、越劇、說唱等不同藝術門類的唱段。此外,他還與妻子孫勤圓登台合作黃梅戲《天仙配·夫妻雙雙把家還》。演唱會的最後以歌舞小品《前程似錦》結束。
2006年1月29日,農歷丙戌年正月初一日,19時:2006南北演藝名家迎春戲曲大反串晚會播出
2006南北演藝名家迎春戲曲大反串晚會在東視文藝頻道播出。
節目有京劇演員馬長禮的白派京韻大鼓以及他和李炳淑演唱的黃梅戲經典唱段「天仙配」,上海滑稽表演藝術家周柏春的評彈《小飛蛾自嘆》,黃豆豆、吳昊、陳琳、李穎的京劇《四傑村》,南北話劇名家嚴翔與雷恪生的京劇聯唱,倪琳、馬曉暉、小荷的滬劇聯唱,張達發、張詠梅、蕭雅的淮劇聯唱,蔡正仁、曉林的真人秀,計一彪、朱儉、朱楨分別用蘇州話、上海話、東北話演繹的喜劇小品《拾玉鐲》。參加越劇旦角流派聯唱的,有唱王派的史依弘,唱呂派的沈籦麗,唱袁派的倪迎春等。唱傅派的方佩華;茅善玉演唱的周派《送鳳冠》;還有反串四大名旦的京劇老生范永亮和李軍,古稀高齡的評彈名家趙開生將荀派的經典形象紅娘學得維妙維肖。李家耀、譚義存的評話《武松打店》,盛小雲的唐明皇和張軍的楊貴妃;秦建國、孫徐春、關棟天三人扮演的帕瓦洛蒂、多明戈、卡雷拉斯,一曲《飲酒歌》,馬秀英的滬劇《羅漢錢》,孫小梅的豫劇《花木蘭》,余紅仙的京劇《珠簾寨》,孫正陽的揚州《空城計》等。
2006年3月27日,農歷丙戌年二月廿八日:百年流聲——紀念中國越劇誕辰100周年電視文藝晚會上演
時值中國越劇誕生100周年,一台《百年流聲——紀念中國越劇誕辰100周年電視文藝晚會》上演,特別選擇越劇的發源地嵊州和越劇的發祥地上海進行雙向傳送異地直播。這台晚會開創兩個「第一次」,即首次以雙向傳送異地直播的現代電視傳媒手段來運作戲曲節目;首次讓藝術家們以「走紅地毯」的方式拉開晚會的序幕。
名家薈萃共襄盛舉此次晚會可謂名家薈萃,不但越劇表演藝術家袁雪芬、傅全香、范瑞娟、徐玉蘭、王文娟、張桂鳳、周寶奎、畢春芳、張小巧、呂瑞英、金采風等悉數到場,越劇中堅力量錢惠麗、單仰萍、方亞芬、章瑞虹、王志萍、韓婷婷等也共同參與這台晚會的表演。同時全國其他越劇院團的領軍人物茅威濤、吳鳳花、陳飛、張小君等也以訪談、再現表演等多樣形式祝賀演出。名家新秀會聚兩地,共同演繹各個流派代表唱段,展現越劇發展百年華彩。
此外,晚會現場還邀請京劇表演藝術家梅葆玖、尚長榮、紹劇名家六齡童父子、電影表演藝術家謝芳、嚴順開、音樂家何占豪、影視明星李玲玉等傾情參與,共襄盛舉。上海本地其它劇種的藝術家們更是當仁不讓,粉墨登場,淮劇名家馬秀英、昆劇名家梁谷音、滬劇名家馬莉莉、茅善玉、影視明星楊昆等都將反串越劇流派大聯唱,祝賀越劇百歲。見證了越劇百年發展的老藝人——94歲的「小歌班」藝人張榮標老先生還親臨晚會現場為觀眾們獻唱一段。
2006年4月8日,農歷丙戌年三月十一日:茅善玉、馬莉莉、萬智卿提議紫竹調為上海城市標志曲
滬劇演員茅善玉、馬莉莉和滬劇作曲家萬智卿在「東方講壇·經典滬劇音樂藝術系列賞析」講座上一起提議,希望優美動聽的「紫竹調」成為上海城市標志曲。一位名叫潘妙根的花甲老人上台呼應,宣讀了一份倡議書,許多聽眾當場簽名,共同推薦。
茅善玉說,輕柔婉轉的「紫竹調」節奏明快,旋律優美,起伏爽朗,既有江南水鄉的吳儂軟語,又有海派文化的奔放而不失內斂、含蓄,不僅悅耳動聽,並且歌唱性很強,民間流傳廣泛,上海的地方戲滬劇和滑稽也都將「紫竹調」作為基本調。
2006年6月10日,農歷丙戌年五月十五日:六代滬劇演員錄制首個文化遺產日慶祝晚會
為慶祝中國首個「文化遺產日」,六代滬劇名家在上海電視台高清演播室錄制了一台「同唱一台戲」的慶祝晚會。此次演出是上海滬劇界的一次難得的盛會。滬劇老藝術家代表邵濱孫、楊飛飛、王盤聲悉數到場。中青年演員茅善玉、馬莉莉、陳瑜、孫徐春、陳蘇萍、華雯等獻上了諸多滬劇經典。崑曲表演藝術家計鎮華、京劇演員張達發、越劇演員王志萍、淮劇演員梁偉平也客串了一把滬劇。與滬劇一同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江南絲竹和鑼鼓書的藝術家們也參加了現場展示。
2006年6月14日,農歷丙戌年五月十九日:中國戲曲劇種保護發展座談會舉辦
「中國戲曲劇種保護發展座談會」在北京舉行。同時,滬劇表演藝術家茅善玉、評劇表演藝術家谷文月等近30位著名戲曲表演藝術家將他們珍藏的個人音像資料捐贈給中國藝術研究院,作為該院《中國戲曲劇種音像資料庫》的永久收藏。
中國藝術研究院公布的「全國戲曲劇種劇團現狀調查」顯示,中國戲曲劇種劇團發展面臨四大困境:
國營劇團負擔重,生存艱難。國營戲曲劇團大多是在20世紀50年代至20世紀60年代計劃經濟體制下建立起來的,改革開放後,原先的政府財政全額撥款改為差額撥款,許多院團經費緊張,難以改善藝術生產和演職人員生活條件,創排新戲更是力不從心。於是,經營差的院團紛紛解散,能維持下去的也是困難重重。
人才流失、斷層現象嚴重。由於劇團經濟狀況拮據,在職人員基本工資都很難保證,常年下鄉演出生活條件又十分艱苦,不少演職人員難安其業,很多人另謀出路。藝術學校的狀況也不景氣,國營院團的蕭條和藝校的高額學費嚴重影響生源。
戲曲遺產有失傳的危險。中國現存戲曲劇種267種,比新中國成立初減少上百種。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僅福建發掘的傳統劇目就有15600多種,曲牌100多種。這些劇目和曲牌,只有少數整理、編印出來,相當一部分或存放於老藝人的箱子里被蟲蛀,或存於老藝人的記憶中,或流散在外,因缺乏經費而無法徵集、收購,進行妥善保護。
戲曲創作與演出市場嚴重脫節,獲獎劇目得不到普及推廣。許多投資幾十萬元人民幣、上百萬元的「梅花獎」「文華獎」「五個一工程獎」獲獎劇目在大城市受到專家好評,但在基層演出市場卻備受冷落。
2006年6月28日,農歷丙戌年六月初三日:上海滬劇院首演《生死對話》
上海滬劇院創作的現代戲《生死對話》首演。作為紀念建黨85周年和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的祝賀劇目,改編自20世紀50年代王願堅小說《黨費》的《生死對話》,並嘗試在滬劇舞台上用影視劇的手法敘事抒情。
《生死對話》由趙化南改編,上海滬劇院院長茅善玉出演女主角黃英,女兒妞妞由陳丹妮飾演。
2006年11月25日,農歷丙戌年十月初五日:上海滬劇院首演《舞龍人》
現代滬劇《舞龍人》在逸夫舞台首演,該劇以三林鎮一支舞龍隊崛起的經歷為題材,再現當地人為世博園區動遷顧全大局的精神。三林鎮的舞龍隊曾多次在國內重大舞龍賽中奪冠,滬劇《舞龍人》講述了舞龍隊借申博成功的東風再度崛起的故事。該劇由孫徐春、茅善玉主演。
2007年5月12日,農歷丁亥年三月廿六日,19時15分:《春色2007——孫徐春滬劇金曲演唱會》舉行
《春色2007——孫徐春滬劇金曲演唱會》月5月12日、5月13日在逸夫舞台舉行。
節目單
一、《昨夜情》系列
「為你打開一扇窗」、「思柳」、「沿竹林」、「月光似水」、「讀信」(孫徐春,倪幸佳)
二、《金曲經典》系列
《碧海青天夜夜心》「贈玉兔」(錢思劍,趙雋晴)
《小巷之花》「嚮往」(孫徐春)
《東京三麗》「聞義賣」(孫徐春)
《血染姐妹花》「海灘訣別」(孫徐春,呂賢麗)
《小鎮之戀》(孫徐春)
《田園夢》(孫徐春,華雯)
《今日夢圓》「雨中情」(孫徐春,王麗君)
《石榴裙下》第四場(朱儉,吉燕萍)
三、《家》系列
「洞房」、「別梅」、「訣別」(孫徐春,茅善玉,程臻)
2007年5月14日,農歷丁亥年三月廿八日,上午:上海滬劇院2007年集體拜師收徒儀式舉行
上海滬劇院集體拜師收徒儀式在上海滬劇院排練廳舉行。王麗君拜楊飛飛為師,吉燕萍、趙雋晴拜茅善玉為師,程臻拜馬莉莉為師,朱儉拜孫徐春為師,徐蓉、王嫣拜陳瑜為師,滕一茗拜韓玉敏為師,吳爭光拜汪華忠為師。王盤聲、小筱月珍等出席。
2007年7月8日,農歷丁亥年五月廿四日,19時15分:上海逸夫舞台2007年7月8日演出
逸夫舞台由上海滬劇院演出滬劇。
演出劇目
《瑞珏》(茅善玉,錢思劍,程臻,朱儉,王清,金玉明,呂賢麗,李建華,陳瑜,居峰,王惠鈞,王立海,藤燁茗)
2007年7月9日,農歷丁亥年五月廿五日,19時15分:上海逸夫舞台2007年7月9日演出
逸夫舞台由上海滬劇院演出滬劇。
演出劇目
《瑞珏》(茅善玉,錢思劍,程臻,朱儉,王清,金玉明,呂賢麗,李建華,陳瑜,居峰,王惠鈞,王立海,藤燁茗)
2007年7月10日,農歷丁亥年五月廿六日,19時15分:上海逸夫舞台2007年7月10日演出
逸夫舞台由上海滬劇院演出滬劇。
演出劇目
《瑞珏》(茅善玉,錢思劍,程臻,朱儉,王清,金玉明,呂賢麗,李建華,陳瑜,居峰,王惠鈞,王立海,藤燁茗)
2007年7月11日,農歷丁亥年五月廿七日,19時15分:上海逸夫舞台2007年7月11日演出
逸夫舞台由上海滬劇院演出滬劇。
演出劇目
《瑞珏》(茅善玉,錢思劍,程臻,朱儉,王清,金玉明,呂賢麗,李建華,陳瑜,居峰,王惠鈞,王立海,藤燁茗)
2007年9月26日,農歷丁亥年八月十六日,晚:上海青浦區外國友人中秋戲曲欣賞晚會舉行
由上海青浦區對外經濟委員會、青浦區外商投資企業協會、青浦工業園區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主辦的青浦區外國友人中秋戲曲欣賞晚會在上海大觀園大觀樓隆重舉行。參加本次晚會的外國友人有部分駐滬領事、落戶工業園區的歐美企業老總及其家人等50餘人。
本次活動旨在結合中秋節這個中國的傳統節日,通過古典名著《紅樓夢》的場景——大觀園,向外國友人介紹中國的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特別是京劇、昆劇、越劇、滬劇等文化瑰寶。並希望通過此次活動,促進外國友人對中國文化的了解和加深相互的友誼。
茅善玉、趙志剛、谷好好、唐元才等參加演出。
2007年12月28日,農歷丁亥年十一月十九日,19時15分:海上戲曲花似錦——上海六大戲麴院團迎新展演滬劇專場
海上戲曲花似錦——上海六大戲麴院團迎新展演在逸夫舞台舉行,為滬劇專場,由上海滬劇院演出。
參演演員
楊飛飛攜弟子王麗君
韓玉敏攜弟子藤一明
陳瑜攜弟子徐蓉
馬莉莉攜弟子程臻
茅善玉攜弟子吉燕萍、趙雋晴
沈仁偉攜弟子居峰
汪華忠攜弟子吳爭光
孫徐春攜弟子朱儉
錢思劍
洪立勇
2008年6月2日,農歷戊子年四月廿九日,19時30分:「讓我們和你在一起——上海滬劇界情系汶川大型義演」舉行
由上海滬劇院、寶山滬劇團、長寧滬劇團、勤苑滬劇團等聯袂推出的「讓我們和你在一起——上海滬劇界情系汶川大型義演」於美琪大戲院舉行。本次義演專場的全部收入捐獻給上海市民政局,用於抗震救災工作。
此次義演,上海滬劇界幾乎全體出動,王盤聲、楊飛飛、韓玉敏、陳瑜、馬莉莉、茅善玉、陳萍、華雯、孫徐春、汪華忠、張杏聲、徐伯濤、王明道、王明達、王珊妹、沈仁偉、陸敬業、沈惠中、劉銀發、顧春榮、張愛華、黃愛忠、吳梅影、王勤、楊音、平雪瑛、倪幸佳、錢思劍、朱儉、程臻、趙雋晴、王麗芳等近50位滬劇老中青演員一起登台參加演出。

⑤ 甬劇的由來 特點 優秀曲目

甬劇,早期曾名「串客」,寧波灘簧。它是源於浙江寧波地區、流行於浙江東部和上海市的戲曲劇種,與浙江的姚劇、湖劇一樣,同屬灘簧腔系。 該劇的起源有二說,一是認為系由寧波地區田頭山歌、馬燈調融合盲人「唱新聞」發展而來,另一說是一些甬劇老藝人認為「串客」與寧波亂彈的合流。 甬劇是最早進入上海演唱的外來戲曲劇種之一。清光緒六年(1880年)寧波串客藝人(業余從藝出身)鄔拾來、杜通堯等受茶館老闆馬德芳、王章才之邀來上海,在小東門「鳳凰台」、「白鶴台」等茶樓演唱。因為早在清乾隆、嘉慶年間(1736~1820年),已有大量寧波籍人來上海經商。嘉慶三年(1798年)寧波旅滬同鄉會已在上海城廂北門外購了30多畝土地,建造了正殿五楹的「四明公所」。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上海開埠,當時的上海知縣藍蔚雯是寧波定海人,寧波人在滬勢力與日俱增,而這正是甬劇較早進入上海的背景。 串客進入上海後,隨著演唱藝術的豐富與發展,經歷了寧波灘簧、四明文戲、改良甬劇、新甬劇幾個階段,形成了能適應廣大觀眾審美要求,有獨特藝術風格的戲曲劇種。 早期所演劇目大都是一生一旦、二生二旦等的小戲,如《借披風》、《綉荷包》、《拔蘭花》、《賣餛飩》、《秋香送茶》、《雙落發》等,大抵為表現男女愛情故事。伴奏比較簡單,以一鑼一板為主。隨著觀眾欣賞要求提高和演出市場競爭激烈,寧波灘簧在演出劇目、唱腔及伴奏、舞台美術及化妝,都有一定豐富與發展。尤其是在20世紀20年代左右,浙江舟山地區的女藝人筱愛春、筱鳳春等來滬登上舞台和金翠玉、金翠香、傅彩霞、呂月紅等女藝人先後在新新、永安、福安等游樂場演出,寧波灘簧實行了男女合演,行當也進一步豐富。這個階段灘簧班社發展很快,最多時達20個。 寧波灘簧在上海演出期間,因編演內容觸及時弊,引起租界工部局的不滿,下令禁演。後經人疏通,被迫改名「四明文戲」、「甬江古曲」。但在進入30年代後,國民黨政府又以「四明文戲內容淫穢,有傷風化」,被上海市教育局禁止演出。1936年8月,上海游藝協會將「四明文戲」改名為「改良甬劇」。之後,部分甬劇藝人受兄弟劇種進行藝術改良的影響,為使甬劇劇目題材擴大,曲調豐富,競相聘用文明戲演員當編導,編演時裝大戲。1939年,金翠香特邀文明戲編導葉峨樵為編劇,在中南飯店演出根據京劇《清風亭》改編的《天打張繼寶》,並使用布景和燈光,獲得成功。嗣後又從文明戲移植了不少大戲,如《啼笑因緣》、《三縣並審》、《楊乃武》等,以及重新編演的《金生弟》、《孤女魂》等。 與劇目題材擴大的同時,曲調也有了豐富與發展,經常演唱的聲腔除灘簧調為基本曲調外,還有【五更相思】、【一匹布】、【滿江紅】、【四大景】等。民國31年(1942年)演唱「四明宣卷」的藝人賀顯民在恆雅劇場參加「改良甬劇」演出後,自編、自導、自演《華姐》等新戲,開創了從清裝戲過渡到西裝旗袍戲的先端。並與徐鳳仙等一起,探索甬劇音樂的改革,加強甬劇唱腔的旋律性,將原來26定弦的【老基本調】改為52定弦的【新基本調】,使甬劇音樂更具抒情性,受到廣大甬劇藝人歡迎與廣泛應用,也為後來創造甬劇「慢板」唱腔打下了基礎。

⑥ 改良甬劇形成的歷史背景是怎樣的

在1736年至1820年間,有大量寧波籍人來上海經商。1798年,寧波旅滬同鄉會已在上海城廂北門外購了30多畝土地,建造了正殿五楹的四明公所。

1843年,上海開埠,當時的上海知縣藍蔚雯是寧波定海人,寧波人在滬勢力與日俱增,而這正是甬劇較早進入上海的背景。

1880年,寧波串客演員鄔拾來、杜通堯等受茶館老闆馬德芳、王章才之邀來上海,在小東門鳳凰台、白鶴台等茶樓演唱。

串客是最早進入上海演唱的外來戲曲劇種之一。寧波串客在一些草花戲中,一般市民穿斜襟或對襟衫,下圍竹布裙,有的則戴氈帽,穿蒲草鞋。

而在一些清客戲中,文人多著長衫,戴紅頂子的丘帽,穿雙根梁鞋。演員表演對子戲時,大都只有隨身道具,舞台上最多是一桌二椅,或一桌一椅。

串客所演劇目大都是一生一旦、二生二旦等小戲,如《借披風》、《綉荷包》、《拔蘭花》、《賣餛飩》、《秋香送茶》、《雙落發》等,情節大抵為表現男女愛情故事。

串客伴奏比較簡單,以一鑼一板為主。隨著觀眾欣賞要求提高和演出市場競爭激烈,寧波串客在演出劇目、唱腔及伴奏、舞台美術及化妝,都有一定豐富與發展,逐漸演變成寧波灘簧。

在20世紀20年代左右,浙江舟山地區的女演員筱愛春、筱鳳春等來上海登上舞台。金翠玉、金翠香、傅彩霞、呂月紅等女演員先後在新新、永安、福安等游樂場演出,寧波灘簧實行了男女合演,行當也進一步豐富。這個階段灘簧班社發展很快,最多時達20個。

20世紀20年代中期,由於女演員登台演出,代替了男旦,加上上演的劇目又主要表現城鎮生活,有些女演員常常忽視登台化妝的重要性。

到了20世紀30年代後期,旦角開始穿旗袍,有的還穿上當時流行的時裝登台演出。演員的衣著基本上不講究人物角色的生活年代。演員在茶樓、酒館演出一般不用布景。

寧波灘簧在上海演出期間,因編演內容觸及時弊,引起租界工部局的不滿,被下令禁演。後經人疏通,被迫改名「四明文戲」、「甬江古曲」。

1936年8月,上海游藝協會將四明文戲改名為「改良甬劇」。之後,部分演員受兄弟劇種進行藝術改良的影響,為使劇目題材擴大,曲調豐富,競相聘用文明戲演員當編導,編演時裝大戲。

在文明戲時期,寧波灘簧表演時,旦角臉部開始用鉛粉打底化妝,嘴唇化妝一般用蓋有金印的胭脂板塊,攜帶方便。而那些經濟條件較差的戲班,演出化妝以紅紙沾水之後搽敷臉面,又以鍋底灰作煤黑。

1939年,金翠香特邀文明戲編導葉峨樵為編劇,在中南飯店演出根據京劇《清風亭》改編的《天打張繼寶》,並使用布景和燈光,獲得成功。

後來,又從文明戲移植了不少大戲,如《啼笑姻緣》、《三縣並審》、《楊乃武》等,以及重新編演的《金生弟》、《孤女魂》等。

《啼笑姻緣》講述樊家樹到北京求學,在天橋遇到唱大鼓的姑娘鳳喜,並萌生好感。經幾次接觸,本著樂善好施的性情,樊家樹送鳳喜到學堂念書。但是母親病重,樊家樹於匆忙中,安置了鳳喜一家三個月的費用,山盟海誓地要她一家安心等他回來,自然是有好結果。

然而,在他走後不久,鳳喜結識了軍閥劉將軍。一面迫於劉將軍的淫威,一面迫於劉將軍的權勢和金錢,兼有那沒見識的娘和不爭氣的叔叔的串綴,鳳喜很快和劉將軍結婚。中間雖有樊家樹囑托過的關家婦女搭救,但看到鳳喜一家這等沒志氣,不免替樊家樹嘆息罷了。

樊家樹回來後徹底明白自己的痴情不過是一廂情願。雖放下手來,欲愛戀關姑娘。但關姑娘已經跳出世俗外,極力撮合他和富家女何小姐。何小姐終於得以與家樊樹成就姻緣。

在劇目題材擴大的同時,曲調也有了豐富與發展,經常演唱的聲腔除灘簧調為基本曲調外,還有五更相思、一匹布、滿江紅、四大景等。

20世紀40年代的改良甬劇時期,演員才真正開始注意服飾的舞台效果。因為大都上演時裝大戲,舞台上開始用實物作道具,男角用摺扇,女角拿一塊手帕,或用其他一些十分簡單的生活用品。

在甬劇歷史上,並無臉譜的記載。一般丑角都是安顆痣或抹上一些白粉,有的則包帽後羊角髻。一些年老的生角則在化妝上多以描繪、粘貼皺紋、胡須等來代替髯口。有的男旦在上海茶樓和娛樂場所演出,為了彌補體型上的不足,特別注重化妝和服飾的藝術效果。

1940年以後,甬劇化妝大都運用水粉,而眉毛略用毛筆蘸墨描畫,直到1950年以後,甬劇化妝才開始用上油彩。

⑦ 我想要錫劇<拔蘭花>的唱詞

王鳳霞:忽覺頭上帶一帶,頓時不見素蘭花。屋裡四角尋勿著,難道風吹落窗下?只有順風吹進窗盤里,哪有逆風吹朝外?見一人手拿素蘭花,就是我日思夜想的蔡旭齋。我時刻欲想見他面,想了三年為見著。今日他忽來拔蘭花,叫我怎能不見他?待我開窗叫應他,在夫家不比在娘家。謝家宅東鄰西舍眼睛快,要說我大姐不正派。給丈夫曉得要活打煞,公婆要罵敗家規來風氣壞。
蔡旭齋:剛才明明王大姐,因何見我不說話?內中必有緣故在,莫非她公婆管教丈夫壓?我不免權且等在南場角,定會前來會旭齋。
王鳳霞:顧不得公婆丈夫打和罵;顧不得東鄰西舍說閑話。要敘一敘三年來的知心話,打定主意身出外。
王鳳霞:你一人在此獨自語,對這蘭花叫大姐。若被我丈夫來碰著,他定然不說你來拔蘭花。說你在我頭上偷金釵,你白吃苦頭犯不著。
蔡旭齋:提起這朵素蘭花,今朝我特來問明白。想當初你我對天立過宏誓願,說道是男不討來女不嫁。三年前言語你想一想,還是我先討來你先嫁?你若要另攀高門心來變,理該早早說明白。大紅帖子備一張,叫人送給我蔡旭齋。喜酒不吃倒還罷,我人情一份送大姐。
王鳳霞:兄弟啊!我受你埋怨受你怪,我的好兄弟啊!想想淚交加。兄弟啊!想當初我把年庚八字交給你,指望你早挽媒妁到我家。誰知你一去無消息,象風箏斷線飄天外。三年來我象織女在銀河盼牛郎,只盼鵲報喜訊到我家。早也盼來夜也盼,望穿雙眼望勿著。誰知平地風波起,爹娘逼我配夫家。兄弟呀!你三年耽擱在何方地?為啥勿來娶大姐?
蔡旭齋:大姐哎!你若問我為啥三年勿來娶大姐?我好有一比,好比犯仔旱災、久旱不雨,架起了長車短車,千錯萬錯,錯盡錯絕錯到底,只錯堂前爹和媽。爹爹說天上無雲不下雨,地上無媒不婚嫁。先請瞎子把八字排,說你命里有破敗。再請娘舅把媒人做,揀好了三月十八,另討妻子女嬌娃。我定要與大姐夫妻做,逃到蘇州過日腳。小本生意我一人做,想賺點銅鈿來娶大姐。
王鳳霞:聽罷兄弟一番話,我的心中方明白。顧不得東鄰西舍閑話多;顧不得公婆丈夫打和罵。打定主意把門開,要敘一敘三年來的知心話。

王鳳霞:東方日出照窗紗,房內走出我王鳳霞。樹上鴉雀鬧喳喳,叫得我心中亂如麻。我好比胸前壓塊千斤石,難忘情人蔡旭齋。我與他初相識時情深重,都說是男不討來女不嫁。他贈我一朵素蘭花,說央媒求親到我家。誰知那日分別後,他是一去至今三年外。爹娘做主婚來配,逼我嫁到謝家宅。謝家宅,謝老大,方圓十里勢力大。嫁到謝家非我願,夫妻好象活冤家。丈夫打,公婆罵,我的心中常想他。蘭花呀!他在何處把身寄?你、你為何默默無語不說話?我恨不得把你來扯碎,對不起贈花的蔡旭齋。
王鳳霞:飯後灶前收拾罷,抽空又來綉花鞋。公婆丈夫都出外,我帶做針線帶看家。西風吹亂青絲發,戴歪一朵素蘭花。拔下蘭花重新插,看見蘭花想起他。三年前我在娘家,相識後生蔡根發。郎有心來姐有意,交換標記訂婚約。我贈他一條湖色香羅帶,他送我雪白一朵、雪白一朵素呀素蘭花。為了這朵素蘭花,我嘗盡甜酸與苦辣。我幾次要想丟了它,幾次又往頭上插。

⑧ 寧波灘簧的發展

縱觀串客一一串客班一—寧波灘簧——甬劇的歷史,當時串客則是曲藝形式,串客班已專孕育著向屬戲曲發展的種子,是串客向甬劇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界碑。從道光~同(治)、光(緒) ~民國期間,幾度興衰,歷盡坎坷,道路曲折。建國後,串客之名演唱已成為歷史名詞。
1979年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寧波市民間藝人演唱登記時,曾了解到老串客藝人傅彩霞在庄橋鎮一帶演出;還有倪月娥,邀集其姊妹倪鳳娥、倪素娥以及串客老藝人崔定甫、包炳榮、王寶榮等人在月島演出。所演多是《三縣並審》等甬劇,只偶爾演幾只《拔蘭花》、《還披風》等串客時代的節目。

⑨ 寧波劇是什麼劇

該劇的起源有二說,一是認為系由寧波地區田頭山歌、馬燈調融合盲人「唱新聞」發展而來,另一說是一些甬劇老藝人認為「串客」與寧波亂彈的合流。 甬劇是最早進入上海演唱的外來戲曲劇種之一。清光緒六年(1880年)寧波串客藝人(業余從藝出身)鄔拾來、杜通堯等受茶館老闆馬德芳、王章才之邀來上海,在小東門「鳳凰台」、「白鶴台」等茶樓演唱。因為早在清乾隆、嘉慶年間(1736~1820年),已有大量寧波籍人來上海經商。嘉慶三年(1798年)寧波旅滬同鄉會已在上海城廂北門外購了30多畝土地,建造了正殿五楹的 甬劇
「四明公所」。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上海開埠,當時的上海知縣藍蔚雯是寧波定海人,寧波人在滬勢力與日俱增,而這正是甬劇較早進入上海的背景。
編輯本段發展
串客進入上海後,隨著演唱藝術的豐富與發展,經歷了寧波灘簧、四明文戲、改良甬劇、新甬劇幾個階段,形成了能適應廣大觀眾審美要求,有獨特藝術風格的戲曲劇種。 早期所演劇目大都是一生一旦、二生二旦等的小戲,如《借披風》、《綉荷包》、《拔蘭花》、《賣餛飩》、《秋香送茶》、《雙落發》等,大抵為表現男女愛情故事。伴奏比較簡單,以一鑼一板為主。隨著觀眾欣賞要求提高和演出市場競爭激烈,寧波灘簧在演出劇目、唱腔及伴 甬劇
奏、舞台美術及化妝,都有一定豐富與發展。尤其是在20世紀20年代左右,浙江舟山地區的女藝人筱愛春、筱鳳春等來滬登上舞台和金翠玉、金翠香、傅彩霞、呂月紅等女藝人先後在新新、永安、福安等游樂場演出,寧波灘簧實行了男女合演,行當也進一步豐富。這個階段灘簧班社發展很快,最多時達20個。 寧波灘簧在上海演出期間,因編演內容觸及時弊,引起租界工部局的不滿,下令禁演。後經人疏通,被迫改名「四明文戲」、「甬江古曲」。但在進入30年代後,國民黨政府又以「四明文戲內容淫穢,有傷風化」,被上海市教育局禁止演出。1936年8月,上海游藝協會將「四明文戲」改名為「改良甬劇」。之後,部分甬劇藝人受兄弟劇種進行藝術改良的影響,為使甬劇劇目題材擴大,曲調豐富,競相聘用文明戲演員當編導,編演時裝大戲。1939年,金翠香特邀文明戲編導葉峨樵為編劇,在中南飯店演出根據京劇《清風亭》改編的《天打張繼寶》,並使用布景和燈光,獲得成功。嗣後又從文明戲移植了不少大戲,如《啼笑因緣》、《三縣並審》、《楊乃武》等,以及重新編演的《金生弟》、《孤女魂》等。 與劇目題材擴大的同時,曲調也有了豐富與發展,經常演唱的聲腔除灘簧調為基本曲調外,還有【五更相思】、【一匹布】、【滿江紅】、【四大景】等。民國31年(1942年)演唱「四明宣卷」的藝人賀顯民在恆雅劇場參加「改良甬劇」演出後,自編、自導、自演《華姐》等新戲,開創了從清裝戲過渡到西裝旗袍戲的先端。並與徐鳳仙等一起,探索甬劇音樂的改革,加強甬劇唱腔的旋律性,將原來26定弦的【老基本調】改為52定弦的【新基本調】,使甬劇音樂更具抒情性,受到廣大甬劇藝人歡迎與廣泛應用,也為後來創造甬劇「慢板」唱腔打下了基礎。 但是,由於「改良甬劇」在劇目內容上沒有大的突破,加之戲班自身的藝術素質的局限,在抗日勝利以後,甬劇日趨衰落。
編輯本段當代
1949年5月上海解放,廣大甬劇藝人以強烈的翻身感,積極投入到戲曲事業的新天地。張秀英、王寶雲、周廷黻、邱志政等主要演員與編導參加了由市文化主管機關主辦的戲曲學習班,學習中共中央制訂的戲曲工作方針政策。同年10月,張秀英將自己的張家班正式改名為立群甬劇團。 甬劇
這是上海甬劇界第一個民間職業劇團。 翌年4月,甬劇改進協會成立。10月,協會創辦了正風甬劇研究社,集中培訓了24名演員,擴充了甬劇隊伍。1951年8月,堇風甬劇團(1950年成立)重新編演全本《金生弟》,唱腔以【新基本調】為主,伴奏上增加部分西洋樂器,增強表現力,受到觀眾歡迎。之後數年,演出團體時有重組、合並。1955年,徐鳳仙、賀顯民退出「鳳笙」加入堇風甬劇團,使堇風的演出力量有所加強。 1958年上海整頓文藝隊伍,甬劇團體有較大的調整,部分劇團支持外省,留滬藝術力量經過調整,充實堇風甬劇團。由於藝術力量有了加強,陸續上演了經過整理改編的傳統戲,如《半把剪刀》、《雙玉蟬》、《天要落雨娘要嫁》等,現代戲有《高尚的人》、《東風吹春》等。 堇風甬劇團很重視劇團的素質建設,除在各劇場演出外,每年堅持2~3個月深入工廠、農村、部隊送戲上門;1958年下半年,劇團赴浙東地區巡迴演出,受到廣大觀眾的熱烈歡迎與好評,上海《文匯報》還為此發表題為《浙東三月》長文,報道他們的先進事跡。1960年,該團被評為上海市文教群英會先進集體,主要演員、團長賀顯民也被評為市先進工作者。 1962年3月,劇團被邀首次進北京陸續演出了《半》、《雙》、《天》三劇,引起首都文藝界的注目,演出期間,中共中央宣傳部、文化部、全國劇協等的領導周揚、夏衍、徐平羽及馬彥祥、劉厚生等先後觀看演出,戲劇評論家相繼發表贊評,三個劇目被稱為「三大悲劇」。上海《文匯報》發表社論《好好學習「堇風」的榜樣》。 堇風很重視培養接班人。1960年,在靜安區戲曲學校內設甬劇班,由副團長張秀英任班主任,一批主要演員親自上課授藝。 這個階段不僅是堇風甬劇團的黃金時期,也是甬劇近二百年發展史 甬劇
上的高峰。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主要演職人員被「批判」,賀顯民被迫害致死。劇團於1972年1月被解散,從業人員分別轉業。 1976年江青反革命集團粉碎後,賀顯民等人的冤案得到徹底平反昭雪,但是劇團在「文革」中受到沉重摧殘,終因演員行當不齊、人員老化等等原因,恢復無力。盡管如此,甬劇各藝人的敬業精神不減當年。1980年徐鳳仙、張秀英等組織業余甬劇團在黃浦區文化館演出《半把剪刀》等傳統戲;是年,徐鳳仙、范素琴等赴浙江寧波,培養甬劇新人,為寧波甬劇團恢復作了貢獻,1983年3月,徐鳳仙等參加「兩省一市灘簧戲研討會」,1987年徐鳳仙赴香港演出;1991年10月,柳中心、范素琴在靜安區文化系統老年節演出《生日蛋糕》,受到了觀眾的好評。

⑩ 甬劇是何處地方的劇種

甬劇,早期曾名「串客」,寧波灘簧。它是源於浙江寧波地區、流行於浙江東部和上海市的戲曲劇種,與浙江的姚劇、湖劇一樣,同屬灘簧腔系。

該劇的起源有二說,一是認為系由寧波地區田頭山歌、馬燈調融合盲人「唱新聞」發展而來,另一說是一些甬劇老藝人認為「串客」與寧波亂彈的合流。

甬劇是最早進入上海演唱的外來戲曲劇種之一。清光緒六年(1880年)寧波串客藝人(業余從藝出身)鄔拾來、杜通堯等受茶館老闆馬德芳、王章才之邀來上海,在小東門「鳳凰台」、「白鶴台」等茶樓演唱。因為早在清乾隆、嘉慶年間(1736~1820年),已有大量寧波籍人來上海經商。嘉慶三年(1798年)寧波旅滬同鄉會已在上海城廂北門外購了30多畝土地,建造了正殿五楹的「四明公所」。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上海開埠,當時的上海知縣藍蔚雯是寧波定海人,寧波人在滬勢力與日俱增,而這正是甬劇較早進入上海的背景。

串客進入上海後,隨著演唱藝術的豐富與發展,經歷了寧波灘簧、四明文戲、改良甬劇、新甬劇幾個階段,形成了能適應廣大觀眾審美要求,有獨特藝術風格的戲曲劇種。

早期所演劇目大都是一生一旦、二生二旦等的小戲,如《借披風》、《綉荷包》、《拔蘭花》、《賣餛飩》、《秋香送茶》、《雙落發》等,大抵為表現男女愛情故事。伴奏比較簡單,以一鑼一板為主。隨著觀眾欣賞要求提高和演出市場競爭激烈,寧波灘簧在演出劇目、唱腔及伴奏、舞台美術及化妝,都有一定豐富與發展。尤其是在20世紀20年代左右,浙江舟山地區的女藝人筱愛春、筱鳳春等來滬登上舞台和金翠玉、金翠香、傅彩霞、呂月紅等女藝人先後在新新、永安、福安等游樂場演出,寧波灘簧實行了男女合演,行當也進一步豐富。這個階段灘簧班社發展很快,最多時達20個。

寧波灘簧在上海演出期間,因編演內容觸及時弊,引起租界工部局的不滿,下令禁演。後經人疏通,被迫改名「四明文戲」、「甬江古曲」。但在進入30年代後,國民黨政府又以「四明文戲內容淫穢,有傷風化」,被上海市教育局禁止演出。1936年8月,上海游藝協會將「四明文戲」改名為「改良甬劇」。之後,部分甬劇藝人受兄弟劇種進行藝術改良的影響,為使甬劇劇目題材擴大,曲調豐富,競相聘用文明戲演員當編導,編演時裝大戲。1939年,金翠香特邀文明戲編導葉峨樵為編劇,在中南飯店演出根據京劇《清風亭》改編的《天打張繼寶》,並使用布景和燈光,獲得成功。嗣後又從文明戲移植了不少大戲,如《啼笑因緣》、《三縣並審》、《楊乃武》等,以及重新編演的《金生弟》、《孤女魂》等。

熱點內容
在花店上班怎麼樣 發布:2024-05-02 19:33:46 瀏覽:327
有一部電影叫馬克 發布:2024-05-02 19:28:47 瀏覽:232
韓國電影同學的姐姐 發布:2024-05-02 19:26:03 瀏覽:948
誰有不用下載直接看的網址 發布:2024-05-02 19:21:26 瀏覽:862
梅花花瓣一朵紋身圖片 發布:2024-05-02 19:15:55 瀏覽:170
日本R級片排行 發布:2024-05-02 19:04:57 瀏覽:381
老電影50一60年大全 發布:2024-05-02 19:03:18 瀏覽:602
飛奪瀘定橋電影免費完整新版 發布:2024-05-02 19:02:08 瀏覽:410
香港短篇一群貴婦去深圳找鴨 發布:2024-05-02 19:00:19 瀏覽:30
7月14號上映什麼電影 發布:2024-05-02 18:52:19 瀏覽: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