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吊蘭花
Ⅰ 吊蘭花是什麼樣子的
花小,白色,簇生在花梗頂端,呈總狀花序。吊蘭花,又稱吊蘭專別、吊蘭、垂盆草、桂屬蘭、鉤蘭、折鶴蘭,西歐又叫蜘蛛草或飛機草,原產於南非。屬百合科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枝椏直挺,葉片青蔥翠綠,根莖是白色裝飾,較為牢固。有圓柱形肉質根和短的根狀莖。葉叢生,條形,葉叢中抽生出細長的花莛,花小,白色,簇生在花梗頂端,呈總狀花序。有時花莛變成匍匐莖,在匍匐莖頂端又長出小的植株。夏季開白花。外形似蘭,故名。通常作為懸掛室內的觀賞花卉。吊蘭還可以凈化房間空氣,去除新裝修房間的甲醛。
Ⅱ 吊蘭的簡介 50字
簡介如下:
單子葉綱,天門冬科,吊蘭科多年生常綠草本,根莖生活型或斜生,具多根粗根。葉叢生,線形,纖細的葉,象蘭花。
從葉引出的莖,在頂端成簇生的匍匐莖,白色的花,通常2至4簇生,排列在開放的總狀花序或圓錐花序內偶有紫色花瓣;蒴果三角形扁圓形,約5×8毫米,每室具3-5粒種子。五月開花,八月結果。該植物具有凈化空氣的作用,整株植物可用作葯材。
形態特徵:
根結實,莖短,根稍增粗。葉片呈劍狀,10-30厘米長,1-2厘米寬,兩端稍窄。
吊蘭是宿根草本,你們的扛鼎之作,條帶狀披針形,狹長,靈活,喜歡蘭花,吊蘭的最大特點是成熟的植物會逃離時間長莖,莖30-60厘米,先端所有種植小植物花葶長於葉,有時多達50厘米長,通常是匍匐在葉子或幼嫩植物的頂部。
白色的花,通常2-4簇生,在開放的總狀花序或圓錐花序中排列;花梗7-12mm長,中部到上部鉸接;花被片7-10毫米長,3脈;雄蕊稍短於花被片;花葯長圓形,1-1.5毫米長,明顯短於花絲,通常在開裂後捲曲。
蒴果三角形扁圓形,約5×8毫米,每室具3-5粒種子。五月開花,八月結果。
Ⅲ 什麼叫吊蘭
吊蘭 (Chlorophytum R. Br.) 吊蘭屬百合科、吊蘭屬。 [形態特徵] 吊蘭屬常綠草本,具根莖和肉質根。葉基生,寬線形寬1--2厘米,長30厘米左右,綠色。銀邊吊蘭葉片邊緣為白色;金邊吊蘭葉片邊緣為淡黃色,金心吊蘭葉片中部有淡黃條斑。吊蘭花梗細長,超出葉上,花梗彎曲,先端著花1--6朵,總狀花序,花小,白色,花被2輪共6片,雄蕊6枚,子房綠色。花期6---8月。 (見圖1——30) [習 性] 原產南非,喜溫暖、濕潤、半蔭的環境。耐寒力較差,宜排水良好,肥沃的沙質土壤上生長。 [栽培技術] 繁殖:通常採用分株法。即3月份分離母株,另行栽植。也可在生長季節剪取葡匐莖上的小植株,連同氣生根直接栽植在花盆內即可。 管理:主要保持土壤濕潤,每半月施稀薄液肥一次,則生長繁茂。夏季應放置蔭棚下培養,冬季應在避風溫室內培養,要常摘除枯葉,每年結合分株換盆一次。 [用 途] 吊蘭枝葉匍匐蔓生,吊盆栽培,懸掛於門廳、窗口或家庭室內吊置一盆,很有生氣和韻味。 吊蘭 作者:中國園藝花卉網轉貼自:本站原創點擊數:506 吊蘭又稱垂盆草、桂蘭、鉤蘭、折鶴蘭,西歐又叫蜘蛛草或飛機草,為百合科吊蘭屆多年生常綠觀葉植物。 吊蘭為宿根草本,具簇生的圓柱形肥大須根和根狀莖。葉基生,條形至條狀披針形,狹長,柔韌似蘭,長20-45厘米、寬l一2厘米,頂端長、漸尖;基部抱莖,著生於短莖上。吊蘭的最大特點在於成熟的植株會不時長出走莖,走莖長30-60厘米,先端均會長出小植株。花亭細長,長於葉,彎垂;總狀花序單一或分枝,有時還在花序上部節上簇生長2-8厘米的條形葉叢;花白色,數朵一簇,疏離地散生在花序軸。花期在春夏間,室內冬季也可開花。目前吊蘭的園藝品種除了純綠葉之外,還有大葉吊蘭、金心吊蘭和金邊吊蘭三種。前兩者的葉緣綠色,而葉的中間為黃白色;金邊吊蘭則相反,綠葉的邊緣兩側鑲有黃白色的條紋。其中大葉吊蘭的株型較大,葉片較寬大,葉色柔和,屬於高雅的室內觀葉植物。 吊蘭原產非洲南部,在世界各地廣為栽培。其性喜溫暖濕潤、半陰的環境。它適應性強,較耐旱、耐寒。不擇土壤,在疏鬆的砂質壤土中生長較佳。對光線要求不嚴,一船適宜在中等光線條件下生長,亦耐弱光。生長適溫為15-25℃,越冬溫度為5℃。 吊蘭可用分株繁殖。除冬季氣溫過低不適於分株外,其它季節均可進行。盆栽2-3年的植株,在春季換盆時將密集的盆苗,去掉舊培養土,分成兩至數叢,分別盆栽成為新株。吊蘭也可利用走莖上的小植株繁殖。在生長季,剪取走莖上的小植株,種植在培養土中或水中,待小植株長根後移植至盆中。此外,還可用種子播種,但-一般少用。 吊蘭盆栽常用腐葉土或泥炭土、園土和河沙等量混合並加少量基肥作為基質。每2-3年換盆一次,重新調制培養土。其肉質根貯水組織發達,抗旱力較強,但3-9月生長旺期需水量較大,要經常澆水及噴霧,以增加濕度;秋後逐漸減少澆水量,以提高植株抗寒能力。生長旺期每月施兩次稀薄液肥。肥料以氮肥為主,但金心和金邊品種不宜施氮肥過量,否則葉片的線斑會變得不明顯。吊蘭喜半陰環境,如放置地點光線過強或不足,葉片就容易變成淡綠色或黃綠色,缺乏生氣,失去應有的觀賞價值,甚至於枯而死;如陽光直射,空氣乾燥,最容易引起吊蘭枯焦,所以應置於陰涼通風處,並注意保持環境濕度。吊蘭不易發生病蟲害,但如盆土積水且通風不良,除會導致爛根外,也可能會發生根腐病,應注意噴葯防治。 吊蘭是最為傳統的居室垂掛植物之一。它葉片細長柔軟,從葉腋中抽生的甸甸莖長有小植株,由盆沿向下垂,舒展散垂,似花朵,四季常綠;它既剛且柔,形似展翅跳躍的仙鶴,故古有「折鶴蘭」之稱。總之,它那特殊的外形構成了獨特的懸掛景觀和 立體美感,可起到別致的點綴效果。 吊蘭不僅是居室內極佳的懸垂觀葉植物,而且也是-種良好 的室內空氣凈化花卉。吊蘭具有極強的吸收有毒氣體的功能,一 般房間養l一2盆弔蘭,空氣中有毒氣體即可吸收殆盡,故吊蘭又 有「綠色凈化器」之美稱。
Ⅳ 吊蘭的資料
吊蘭又稱掛蘭,原產於南非,是天門冬科吊蘭屬的植物。它養殖容易,適應性強,葉片細長柔軟,是最為傳統的居室垂掛植物之一。吊蘭的花語是「無奈而又給人希望」。
吊蘭喜溫暖、喜濕潤、半陰的環境。它適應性強,較耐旱,但不耐寒,對土壤要求不苛刻,一般在排水良好、疏鬆肥沃的沙質土壤中生長較佳。對光線的要求不嚴,一般適宜在中等光線條件下生長,亦耐弱光。生長適溫為15~25攝氏度,越冬溫度為0攝氏度。
吊蘭養殖技巧
1、基質,吊蘭對各種土壤的適應能カ強,栽培容易。
2、澆水,吊蘭喜濕潤環境,盆土易經常保持潮濕。但是,吊的肉質根能貯存大量水分,故有較強的抗旱能カ,數日不澆水也不會乾死。冬季5攝氏度以下時,少澆水,盆土不要過濕,否則葉片易發黃。
3、施肥,生長季節每兩周施-次液體肥。花葉品種應少施氮肥,否則葉片上的白色或黃色斑紋會變得不明顯 環境溫度低於4攝氏度時停止施肥。
4、光照,吊蘭喜半陰環境,可常年在明亮的室內栽培。在室外栽培的吊蘭,夏日在強烈直射陽光下也能生長良好。但是,常期在室內栽培的吊蘭,應避免強烈陽光的直射,需遮去50~70%的陽光。
5、溫度,吊蘭耐高溫。適宜溫度為15攝氏度以上,冬季越冬溫度4攝氏度以上。
6、濕度,喜濕潤環境,為使吊蘭清新鮮綠,可經常向葉片噴水清洗。
7、修剪,平時隨時剪去黃葉。每年3月可翻盆-次,剪去老根、腐根及多餘須根。5月上、中旬將吊蘭老葉剪去-些,會促使萌發更多的新葉和小吊蘭。
Ⅳ 吊蘭的簡介
吊蘭(學名:Chlorophytum comosum(Thunb.)Baker.),吊蘭又稱:垂盆草、掛蘭、釣蘭、蘭草、折鶴蘭,[1]西歐又叫蜘蛛草或飛機草,原產於南非。
單子葉植物綱、百合科、吊蘭屬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根狀莖平生或斜生,有多數肥厚的根。葉叢生,線形,葉細長,似蘭花。有時中間有綠色或黃色條紋。花莖從葉叢中抽出,長成匍匐莖在頂端抽葉成簇,花白色,常2-4朵簇生,排成疏散的總狀花序或圓錐花序偶然內部會出現紫色花瓣;蒴果三棱狀扁球形,長約5毫米,寬約8毫米,每室具種子3-5顆。花期5月,果期8月。[2]植株有凈化空氣的作用,全株可入葯。
根壯莖短,根稍肥厚。葉劍形,長10-30厘米,寬1-2厘米,向兩端稍變狹。
吊蘭為宿根草本,葉基生,條形至條狀披針形,狹長,柔韌似蘭,吊蘭的最大特點在於成熟的植株會不時走出走莖,走莖長30-60厘米,先端均會長出小植株花葶比葉長,有時長可達50厘米,常變為匍枝而在近頂部具葉簇或幼小植株。
花白色,常2-4朵簇生,排成疏散的總狀花序或圓錐花序;花梗長7-12毫米,關節位於中部至上部;花被片長7-10毫米,3脈;雄蕊稍短於花被片;花葯矩圓形,長1-1.5毫米,明顯短於花絲,開裂後常捲曲。
蒴果三棱狀扁球形,長約5毫米,寬約8毫米,每室具種子3-5顆。花期5月,果期8月。
吊蘭性喜溫暖濕潤、半陰的環境。它適應性強,較耐旱,不甚耐寒。不擇土壤,在排水良好、疏鬆肥沃的砂質土壤中生長較佳。對光線的要求不嚴,一般適宜在中等光線條件下生長,亦耐弱光。生長適溫為15-25℃,越冬溫度為5℃。溫度為20-24℃時生長最快,也易抽生匍匐枝。30℃以上停止生長,葉片常常發黃干尖。冬季室溫保持12℃以上,植株可正常生長,抽葉開花;若溫度過低,則生長遲緩或休眠;低於5℃,則易發生寒害。
Ⅵ 吊蘭花的資料
吊蘭花
吊蘭花又名金釵,一般生長在峭壁上,需要有適合的陽光,水分和時候才能生內長.其生命力很強,有些干容枯了幾個月,甚至幾年.一得到水分就能復生,恢復碧綠可愛的形態.它的莖可以入葯,中葯名叫石斛或黃草.有健胃活血,益腎補虛,祛風濕等功效.主治陽虛內熱,跌打損傷等,對小兒驚風有特殊的療效.
神龍架自然保護區有.吊蘭花與一種能在高山大樹間滑翔的飛鼠為作生活.飛鼠特別喜歡吊蘭花散發的一種特殊的香氣,並把其作為自己的寶物,決不允許別的生物侵佔.飛鼠一天到晚生活在吊蘭花周圍,就將糞便撒在吊蘭花生活的土壤上,飛鼠的糞很肥,吊蘭花得到這種糞肥,長的更加茁壯.
Ⅶ 吊蘭的簡單介紹
吊蘭又名掛蘭、釣蘭。屬於百合科,吊蘭屬。原產於非洲南部,我國各地均有栽植。
吊蘭的種類繁多,形態各有不同,繁殖的方法也各有特點,常見的有五種:如吊蘭、紫吊蘭、花吊蘭、金葉吊蘭、銀邊吊蘭。
吊蘭:枝稈與葉片不分,葉片下垂,葉呈深綠色,每年六、七月開花,花有淡黃和白色兩種。
紫吊蘭:枝稈成節狀,每節生葉,葉柄全部紫紅色,葉片厚而有光澤,均向下垂,每年6-10月開花,花色粉紅。
花吊蘭:枝稈成蔓性,枝葉下垂,葉片像桃形,葉的邊緣有金色花紋,並通過葉脈中心,葉的背面為紫色並放出光亮。
金邊吊蘭:在綠色的葉片上有黃色的線條圍繞葉的周圍,配襯起來特別好看。
銀邊吊蘭:綠色葉片上,由白色塗邊,更為鮮艷,觀看起來,更有特色。
栽培管理方法:吊蘭以盆栽為主,池栽者較少。各種吊蘭對肥料的吸收力很強,需追施油脂肥為宜。可以每個一月施肥一次(豆餅、棉餅、發酵後的肥水)。如果缺了肥,葉子就會變黃,但是也不能施肥過量,過多了也會使苗黃脫落,應十分注意。
繁殖方法:主要以分根、壓條為主。其中適宜於分根的有:紫吊蘭、花吊蘭、金邊吊蘭、銀邊吊蘭。
清明節前,將去年的老根刨出,以4-5個芽為一株,分勢劈開,栽於盆中,以「一九」糞土為宜,連續二次澆透水,以滲到盆底為宜,以後便要少澆水,因剛栽的幼苗根、也不發旺,吸收力很薄弱,再加上氣候溫度很低,水分蒸發也慢。待苗株逐漸發育,水分也要逐漸增加,主要以保持盆土經常濕潤為宜。
Ⅷ 吊蘭花是什麼樣子的
吊蘭花根壯莖短,根稍肥厚。葉劍形,長10-30厘米,寬1-2厘米,向兩端稍變狹。
吊蘭為宿根草本,狹長,柔韌似蘭,吊蘭的最大特點在於成熟的植株會不時走出走莖,,先端均會長出小植株花葶比葉長,有時長可達50厘米,常變為匍枝而在近頂部具葉簇或幼小植株。
花白色,常2-4朵簇生,排成疏散的總狀花序或圓錐花序;花梗長7-12毫米,關節位於中部至上部;花被片長7-10毫米,3脈;雄蕊稍短於花被片;花葯矩圓形,長1-1.5毫米,明顯短於花絲,開裂後常捲曲。
(8)什麼是吊蘭花擴展閱讀:
吊蘭養殖容易,適應性強,最為傳統的居室垂掛植物之一。它葉片細長柔軟,從葉腋中抽生出小植株,由盆沿向下垂,舒展散垂,似花朵,四季常綠。
吊蘭能在微弱的光線下進行光合作用,可吸收室內80%以上的有害氣體,吸收甲醛的能力超強。一般房間養1-2盆弔蘭,其對甲醛的吸附量相當於10g椰維炭的吸附量,能將空氣中有毒氣體吸收殆盡。
吊蘭同時能將火爐、電器、塑料製品散發的一氧化碳、過氧化氮吸收殆盡,還能分解苯,吸收香煙煙霧中的尼古丁等比較穩定的有害物質,故吊蘭又有「空氣衛士」之美稱。
Ⅸ 吊蘭是什麼樣的花
可以放在屋子裡邊,一種十分好的裝飾植物,我很喜歡。
Ⅹ 吊蘭是什麼
吊蘭
拼音Diào Lán
別名桂蘭、葡萄蘭、釣蘭、樹蕉瓜、浙鶴蘭、蘭草、倒吊蘭、土洋參、八葉蘭、叢毛吊蘭
來源葯材基源:為百合科植物吊蘭的全草或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hlorophytum comosum (Thunb.)Baker[Anthericum comosum Thunb.]
採收和儲藏:全年均可採收,洗凈鮮用。
原形態吊蘭 多年生草本。根莖短而肥厚,呈紡錘狀。葉自根際叢生,多數;葉細長而尖,綠色或有黃色條紋,長10-30cm,寬l-2cm,向兩端稍變狹。花葶比葉長,有時長達50cm,常變為匍枝,近頂部有葉束或生幼小植株;花小,白色,常2-4朵簇生,排成疏散的總狀花序或圓錐花序,花梗關節位於中部至上部;花被葉狀,裂片6枚;雄蕊6;稍短於花被片,花葯開裂後常捲曲;子房無柄,3室,花柱線形。蒴果三角狀扁球形,每室具種子3-5顆。花期5月,果期8月。
生境分部生態環境:各地廣泛栽培,供作觀賞。
資源分布:非洲南部。
栽培1.生物學特性:喜溫暖濕潤環境,對光照、溫度變化適應性強,最佳生長溫度為13℃。
2.栽培技術:分株繁殖。幼株種植後,在其發根完整,有新的生長點以前,不要急於將母株切斷。此外,用肉質根繁殖也可。
3.冬季溫度低時,務必使植株保持乾燥。春、夏季生長期,應保持土壤濕潤。秋季、冬季減少澆水量,但冬季也不能使土壤全乾。生長期每旬施用腐熟稀薄的肥水1次,冬季每月施1次。
性狀性狀鑒別 須根圓柱狀紡錘形,上有短根莖。完整葉片條形至條狀披針形,長20-30cm,直徑寬1-2cm,頂端漸尖,基部抱莖;色深綠,有的具黃色縱條紋或邊緣為黃色;質較堅硬。有的尚具花葶及花序。氣微,味淡。
性味味甘;微苦;性涼
功能主治化痰止咳;散瘀消腫;清熱解毒。主痰熱咳嗽;跌打損傷;骨折;癰腫;痔瘡;燒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5g, 鮮品15-30g。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水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