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王朝荷花
Ⅰ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出自於哪首詞
「十里荷花,三秋桂子」出自於宋代陳德武《水龍吟·西湖懷古》。
原詞:
《水龍吟·西湖懷古》宋代:陳德武
東南第一名州,西湖自古多佳麗。臨堤台榭,畫船樓閣,遊人歌吹。十里荷花,三秋桂子,四山睛翠。使百年南渡,一時豪傑,都忘卻、平生志。
可惜天旋時異,藉何人、雪當年恥。登臨形勝,感傷今古,發揮英氣。力士推山,天吳移水,作農桑地。借錢塘潮汐,為君洗盡,岳將軍淚。
釋義:
杭州是東南第一名州,西湖自古多有湖山之美。臨堤有台榭樓參差,湖上有畫船往來如梭,遊人到處弄舞歌吹。十里荷花映日嬌艷似火,三秋桂子飄香沁人心脾,四周青山風光明媚蔥翠欲滴。南渡百年來人們沉醉在西湖,使曾主張抗金的一些豪傑,也都耽於享樂忘卻了平生大志。
可惜時代更替世換時移,如今靠何人來洗雪這奇恥?登臨這地形險固的地方,感傷古今滄桑臣變,振興國家要充分發揮英雄才氣,請來神人力士推倒杭州青山,邀來水伯天吳移走西湖之水,把「銷金鍋」西湖改造為農桑之地。借錢塘江的潮汐,為君洗盡奸臣誤國的悲憤眼淚,以告慰岳飛的在天之靈。
注釋:
1、水龍吟:詞牌名,又名《水龍吟令》、《龍吟曲》、《水龍吟慢》、《鼓笛慢》、《小樓連苑》、《海天闊處》、《庄椿歲》、《豐年瑞》,它最早是南北朝時北齊的一組古琴曲。
2、「東南」句:指杭州。
3、佳麗:俊美,秀麗。
4、台榭:泛指樓台等建築物。
5、歌吹:唱歌和吹奏。
6、四山:四面的山峰。睛翠:草木在陽光照耀下映射出的一片碧綠色。
7、百年南渡:指靖康二年(1127)宋高宗趙構建立南宋王朝後渡江南下,至南宋滅亡,歷一百二十餘年,此說百年是約數。
8、平生志:生平大志,此指收復中原,為國立功。
9、天旋時異:謂時世巨變,指北宋覆亡,南宋偏安江南,時勢也與南渡前不同。天旋,比喻世局大變。
10、藉(jiè):同「借」,憑借,依靠。
11、當年恥:概言靖康之變,北宋滅亡的國恥。
12、形勝:指地形險要、位置優越、山川壯美之地。
13、發揮:猶抒發。英氣:英武豪邁的氣概。
14、力士推山:傳說古時巴蜀有五丁力士能移山。
15、天吳:海神名。
16、潮汐:在月球和太陽引力的作用下,海洋水面周期性的漲落現象。在白晝的稱潮,夜間的稱汐。總稱「潮汐」。
17、岳將軍:指岳飛,南宋抗金名將、民族英雄。
(1)劍王朝荷花擴展閱讀:
作者面對亡國現實,用「可惜」二字領起,顯得心情更為悲痛。接著用反詰語調提出「藉何人雪當年恥」,希望能有人出來扭轉乾坤。下文「登臨形勝」三句,一方面將上片的懷古與下片的傷今聯成一氣;另一方面又用「發揮英氣」將感傷古今陡然煞住,為後面拓展新的詞境留下餘地。
作者面對西湖奇景忽發奇想,「力士推山」三句便表達他的強烈願望。過去西湖被稱作「銷金鍋」,達官貴人和地主豪紳在此尋歡作樂,把美麗的西湖搞得烏煙氣。因此作者熱烈期望能有オ人出來「推山」、「移水」,鏟除這塊土地上集聚的罪惡,把它改造成農桑之地為群眾造福。
此用浪漫主義手法,寄希望於力士神和天吳海神能為現實服務,把熱烈的追求變成超現實的神力,充分表達作者對高尚理想的嚮往之情。不僅如此,在結尾三句又遙應「藉何人雪當年恥」再作一設想,將滿腔悲憤化為大自然的偉力。
還要借錢塘江潮盪滌污濁,用潮水洗盡岳飛的冤屈淚,徹底為岳飛報仇雪恥。表現出他對真正抗金的民族英雄的崇敬,也希望岳飛式的英雄出來報國雪恥;而對那些忘卻平生志的「一時豪傑」,又是鮮明的對照和嘲諷。
在此,作者愛誰、恨誰,頌揚什麼、抨擊什麼,政治態度是很明朗的,充分體現了他的正義感。以上六句寫得氣勢磅礴,激盪人心,也深刻地揭示了主題,是全詞的精華所在。
Ⅱ 《愛蓮說》一文中,三次用菊和牡丹襯托蓮,各有什麼作用
【原文】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皆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寶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譯文】
水上或陸地上的草木及花,受人喜歡者特別的繁多。東晉陶淵明偏愛於菊;自李唐王朝以來,世上的人都特別的喜歡牡丹;可是我獨獨喜愛蓮花的出自於淤泥而不沾染污穢的高潔,它經過清水的洗滌,顯得純凈而不妖媚。它內心通達而外形剛直,不像藤蔓四處蔓延,也不像枝幹四處縱橫。香氣遠而清純芬芳,亭亭玉立如在水佳人,只可以遠遠的欣賞而不可以肆意的褻玩也。
我比喻菊,是花中的隱居避世之人也。牡丹,是花中的富貴之人也。而蓮花呢?是花中的君子也。噫!(感嘆詞,在此作助詞,以加重語氣)愛菊之人,陶淵明死後很少聽到。愛蓮之人,與我同樣所好的又有幾人?(幾人又作何人)而愛牡丹之人呢,適合於大多數人也。 (葉依青)
【賞析】
宋熙寧四年(公元1071年),著名的理學家周敦頤來星子任南康知軍。周敦頤為人清廉正直,襟懷淡泊,平生酷愛蓮花。
周敦頤來星子後,在軍衙東側開挖了一口池塘,全部種植荷花。周敦頤來星子時已值暮年(55歲),又抱病在身,所以每當公餘飯後,他或獨身一人,或邀三五幕僚好友,於池畔賞花品茗,並寫下了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愛蓮說》。《愛蓮說》雖短,但字字珠璣,歷來為人所傳誦。
一年以後,周敦頤由於年邁體弱辭官而去,在廬山西北麓築堂定居講學。他留下的蓮池和那篇《愛蓮說》,一直為後來者珍視。淳熙六年(公元1179年),朱熹調任南康知軍,滿懷對周敦頤的仰慕之情,重修愛蓮池,建立愛蓮堂,並從周的曾孫周直卿那兒得到周敦頤《愛蓮說》的墨跡,請人刻之於石立在池邊。朱熹作詩道:
聞道移根玉井旁,花開十里不尋常;
月明露冷無人見, 獨為先生引興長。
賞析《愛蓮說》,其重點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這是全文的中心題意。
古人寫文一般都是借物抒懷,同樣的一句話,都有二層意思,一層喻物,一層抒懷。同樣,「出淤泥而染,濯清蓮而不妖」也有第二層抒懷意思。隱喻作者本身具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的高尚品格。實際上,他說的意思就是:官場黑暗,要在官場上保持自已高潔的品格,就如同蓮花出淤泥而不染那麼難。這也是他為官的經驗總結,因為他不想同流合污。而「濯清蓮而不妖」,不過是作者的一種良好願望罷了。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的道理?所以百花之中獨蓮而能為,彌足可貴也。這也是作者的感嘆吧,因為在大環境中他是不可能做到獨善其身的,除了逃避與遠離。或者如他那樣兢兢業業的守著自已的一份志節。
周敦頤的《愛蓮說》從「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眾」。開篇深沉大氣,既點明了《愛蓮說》之蓮也屬水陸草木之花,也點明了蓮的可愛,只是「甚蕃」者里的之一罷了。這為他下文的「予獨愛蓮」埋下了順理成章的伏筆。如此開篇,出筆皆成不凡,吸人眼球也。接下去周敦頤並沒在甚蕃里糾纏,只是直接縮景,一句「晉陶淵明獨愛菊」,更加明確了題意,陶淵明可以愛菊抒懷,我怎不可獨愛蓮呢?
接下句「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像是重復,但實為加深語意也,而且此句入文,讓對比感更為強烈,為其求蓮之高潔鋪下了引子。大意是周敦頤本人獨愛蓮與晉陶淵明的愛菊避世不同,為保持一份高潔,寧願終老南山。他要在塵世中當個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這種在污世保持清白與獨自避世求真的心態,與眾人皆羨富貴(牡丹)的從眾心態是有著思想境界上本質的區別的。這為愛蓮說所要表達的「出淤泥而不染」作了最好的鋪墊。
下句周敦頤就直接進入了正題「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中通外直,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寫蓮之語,愛蓮之心,喻蓮之志,可謂一氣呵成,看似是對蓮的直觀描寫,其實字字句句皆是借蓮之表像傾訴心衷也。此運筆之老到,實讓人嘆為觀止。可說通篇讀者都無一絲喘息之機。語言超凡脫俗,而回味卻是雋永綿長,越品越有滋味。
收篇,周敦頤先用花進行比喻,讓花的特性喻人,雖平淡,但比喻帖切,讓人讀來也別有一番滋味。「予謂菊,花之隱者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此平淡之句接上節「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可謂渾然一體,不著絲毫痕跡。而更重要的是,借花喻人,將陶淵明的避世,世人皆追求榮華富貴的心態描寫的淋漓盡致,而無一言直接指責。
周敦頤通過這樣的對比,將自已比喻為君子。君子難為,猶勝於避世也。從這一點來看,周敦頤有些孤芳自賞的意思。不過周敦頤也有些自知之明,接下去他發出了深沉的感嘆「菊之愛,陶之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是的,滾滾紅塵,又有多少人能避世以求一份真呢?晉有陶淵明,可現在卻聽都沒聽到還有人會這樣做的。或是像我一樣的,在塵世中能相守一份純凈的,有著我這樣追求君子風范的,又有幾人?大多數的人,皆在紅塵世事中從眾罷了。從這里可以看出,周敦頤是高傲的,他那種不從眾只求純凈的心態,在碌碌塵世中是難能可貴的。他感嘆,是因為世風日下,大多數人皆被世事玷染也。
此文高風亮節,清雅脫俗,精短,鋃鋃上口,實為古文中難得的精品短篇。而且一文雙解,內容厚實而意境深遠。加上其文近似白話,易讀易解,所以成了流傳後世膾炙人口的傳世佳品。在賞析此文的時候,如果能感動於文中的志節,這也就是讀此文的最佳所得吧。
Ⅲ 求四川旅遊景點排名前十,哪些比較值得去
感謝您的邀請,以下是我對此問題作出的回答,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說到四川旅遊景點,我首先想到的是樂山大佛。前段時間看新聞,四川一夜之大降暴雨,很多地方都被淹了,甚至淹到了樂山大佛的腳趾,這是近百年來首次遇到的情況。
游完都江堰,我完全被古代人們的智慧所折服,也深深地領悟到「活的水利博物館」的魅力。
最後,不可錯過的是閬中古城。我國的古城有很多,但閬中古城卻是那麼的與眾不同。它有著2300多年的歷史,不僅蘊含著豐富多彩的巴文化,還有三國文化和當地的閬中科舉文化,文化氣息十分濃厚,非常值得一去。
Ⅳ 有關蓮花的故事
相傳,蓮從前是長在陸地上的,而桔藕樹是生在水中的。他倆常常往來探訪,促膝談心,成了很密切的知己,便結為同年。 有一天,他們談到兩人的居地時,桔藕樹想自己常淹浸在水中,很是凄慘,就起了和蓮換居的念頭來,於是就對蓮說:「同年,我居住的地方,無論怎麼樣旱也不會受災,你天天受著旱災,我真是難過,這樣吧。我倆換換住的地方吧。 當時,蓮有些不願意,說:「你那裡旱災雖然可以避免,但天陰下雨恐怕就要受水泡了吧?」 桔藕樹怕蓮不願意,就急忙說:「不會的,你有大葉子頂在頭,完全可以抵禦的。」 蓮聽後猶豫了,他想了一下說:「那我們暫時調換一下吧。如果我住著感到不合適,咱們仍然要換回來的,行嗎?」 桔藕樹一心想快些和蓮換居,見蓮還是不十分願意的樣子,就向蓮發誓說:「行,行!那是一定的!如你住到我處後感到不合適,我們完全可以再調換回來,要是我不回到原來居住的地方,那麼以後就讓天刮大風吹脫我的葉子。」 蓮見桔藕樹說得那麼認真,而且還發了誓,就換到水中住起來,桔藕樹就搬到了陸地上。 蓮住到水中後,總感到受水淹浸非常難過,便向桔藕樹提出要換回原來的地方。這時桔藕樹堅持不肯換了,而且翻臉不認人,惡狠狠地說:「豈有此理!不愛換,早就可以不換,現在既然換了,為什麼又來後悔呢?不行!不行!」 蓮聽了這話,知道自己上了桔藕樹的當,但也沒辦法,因為桔藕樹就是賴在陸地上不肯搬走,所以它只好仍然住在水中。由於被水淹浸得太厲害了,又沒其他法子,只得盡力向泥中鑽進去躲避,所以現在的蓮的根都是藏在泥中的。 桔藕樹因為發誓後食言,所以直到現在大風一吹,它就要掉葉子。 在很久很久以前,遼東半島,在渤海與黃海交界處一個地方叫做普蘭店。普蘭店東三華里處有一片水鄉,水鄉深處,有一片蓮花怒放的地方,人們叫它谷泡或叫蓮花湖畔。湖裡住著一位美麗而善良的蓮花仙子。湖兩岸百姓在蓮花仙子的呵護下過著美滿祥和的溫馨生活。可是這些朴實善良的人們和百姓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這里將發生一次驚天動地的劫難。 渤海灣里住著一條兇狠、醜陋的蛟龍王子,他聽說蓮花湖裡住著一位非常美麗動人的蓮花仙子,領著這里的百姓過著安逸的生活,就決定佔領這個地方,霸佔蓮花仙子,讓當地的百姓聽從他的,為他效力。 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蓮花湖畔的百姓嚮往常一樣在這里耕耘、織布、養蠶、守獵……突然間西南方向,空中烏雲密布、狂風驟起、風沙翻滾,渤海里一股黑色龍卷風向著蓮花湖襲卷而來,蛟龍王子露出猙獰兇狠的面孔,大吼大叫的說到:「我要在這里稱王,蓮花仙子我要娶你為妻,你們都聽著,從現在開始,都要服從於我。」當地的人們早就痛恨這條蛟龍,便拿起武器同他斗爭。可是純朴的人民哪裡是他的對手,看著百姓不斷地倒下,蓮花仙子看在眼裡,疼在心裡,她穿上自己最心愛的粉紅色長長的衣裙,手拿家中祖傳的雙鋒寶劍沖出湖面與蛟龍展開了一場生與死的搏鬥。這是一場前所未有的大戰,與蛟龍激戰了九九八十一回,七七四十九天,天地萬物都在感受著正義與邪惡的斗爭與較量。就在最後關頭,蓮花仙子再次手持雙鋒寶劍揮出閃眼光環,頓時,天地間一道耀眼的光亮從蓮花湖裡升起,深深地刺向蛟龍的眼睛,說時遲,那時快,蓮花仙子一次再一次使出全身力氣一個騰飛的健步沖向蛟龍,用鋒銳無比的寶劍刺斷了他的喉嚨,此時疼痛難忍的蛟龍翻騰著身子撞斷了蓮花湖南岸邊的高山逃回渤海灣里一命烏乎了。後來人們發現那座山的形狀象兩個車輪,就起名車軲轆山。 東方升起了一輪紅日,萬物復甦,而美麗的蓮花湖因這場大戰湖水因此而枯竭了,所有的蓮花都漸漸的謝調了,而疲憊不堪的蓮花仙子奄奄一息的說:「我不行了,我死了後,把我身上的蓮花籽全部留下來,埋在蓮花湖中,讓以後這里飄滿花香,讓這里的人民充滿希望」。只見蓮花仙子站在湖中,伸出雙手,一股熱量由此生散發出,大地萬物都能感受她的溫暖,此時一粒粒晶瑩剔透的蓮花籽從空中飄落下來,投入大地的懷抱,深深埋在這黝黑黝黑的土地之中。而美麗的蓮花仙子卻再也回不來了。 一轉眼幾千年過去了,在普蘭店西泡子黝黑的大地土層中,出土了大量的灼灼動人、堅忍不拔、出污泥而不染的千年古蓮籽。 這就是古蓮子神話傳說的文化內涵。 據說,以前,天上有一位仙女,羨慕人間生活。她在天上聽說西湖的美麗,就一心想逃出天宮親眼看一看。有一天,她趁王母不在家,就下凡來到西湖上空。她俯瞰了這里的山山水水,果然名不虛傳。仙女被這里的美景吸引住了,再也不想回天宮。這一來,被王母娘娘知道了,就派了天兵天將前來捉拿她。可是仙女實在不願離開西湖,痛哭流涕,恨自己不該在天宮,恨王母不該那麼嚴。在天兵天將的簇擁和威嚇下,仙女的眼淚滴到西湖裡,又把頭上的玉簪投在西湖中,表示戀戀不舍之意,悻悻離開西湖回到了天宮。一會兒,西湖裡長滿了盛開的荷花。從此 花開花落,年年如此。
Ⅳ 每種花的傳說
鬱金香--頭巾花
頭巾花
古代有位美麗的少女住在雄偉的城堡里。有三位勇士同時愛上了她,一個送她一頂皇冠,一個送一把寶劍,一個送一塊金堆。但她對誰都不於鍾情,只好向花神禱告,花神深感愛情不能勉強,遂把皇冠變成鮮花,寶劍變成綠葉,金堆變成球根,這合起來便成了鬱金香了。 鬱金香有白天開花夜間閉這一特徵。在500多年前因中亞地區的人所戴的頭巾與鬱金香花形相似,其原名Tulipa就是土耳其語「頭巾」之意。
書生與牡丹
古代,洛陽書生常大用,愛上了一位名叫葛巾的姑娘,日夜在她家附近彷徨。寫詩百餘首,傾吐了他對葛巾無限忠貞的愛情。有人勸葛巾說:「純潔真誠的愛情,是可以接受的,也應該接受。」後來葛巾便與常大用結了婚,並把堂妹玉版介紹給大用的弟弟大器,他倆也成了親。大家生活很美滿,可是婚後,常氏兄弟變了樣,無心讀書,並懷疑葛巾、玉版的來歷,愛情日益淡薄。葛巾、玉版見他們一無真誠愛情、二無事業理想,決心走了。常氏兄弟見她們離開,懊悔不已,仰天大哭。她們從天上丟下兩個孩子。孩子落地,變成兩株牡丹,一株是葛巾紫,一株是玉版白,讓這兩株牡丹啟示人們,要懂得愛情真諦,才有真正幸福。
還有一個書生謝翱,很有學間,陳郡人,到長安,居升道里,准備應考。那裡牡丹特多,一次,他外出賞花,看見一位美麗的姑娘,他一往情深,夢索魂纏,無心學習。一天深夜,他伏案入睡,恍惚中見那位朝思暮想的姑娘翻然而至。對他說她叫牡丹,感謝她的厚愛,但愛情不可勉強,不可一廂情願,人生應把事業放在第一位。臨別時姑娘請書生賦詩,書生寫道:
陽台後會已無期,碧樹煙深玉漏遲;
半夜香風滿庭月,花前竟發楚王悲。
姑娘也以憐惜之情和了一首詩:
相思無路莫相思,風里花開只片時;
惆悵金閨卻歸處,曉鶯啼斷綠楊枝。
後來謝翱治學成名,而這個擺脫沉溺於愛情的故事,也隨著他的成功而為人所樂道。
將錯就錯的海棠花
海棠雖紅嫩嬌妍,但缺少香味。不過,據說海棠原是有天香的,後來不知什麼原因就沒有了。也有人舉證說古昌州和四川一些地方的海棠仍有香味,據說是偷偷放香的。究其原因,原來是這么回事:
說是在玉帝的御花園里有個花神叫玉女。因為嫦娥溫柔又漂亮,玉女與嫦娥就成了好朋友,並經常到廣寒宮去玩。有一次,玉女看見廣寒宮里新種了十盆奇花。 那是一種從未見過的仙花,小花數朵簇生成傘形,甚是奇巧可愛。花蕾是紅色的,花朵兒卻是嬌羞的淡紅色。花枝上還結著果實,長長的橢圓形、黃黃的顏色。花兒和果兒都散發出濃郁的香味,實在逗人喜愛。玉女想到玉帝的御花園中什麼花兒都有,唯獨沒有這種花。因此請求嫦娥姐姐送她一盆,好拿回去栽種在御花園里。但是嫦娥卻搖搖頭說,這是王母娘娘的花,是如來佛特意為慶賀王母娘娘的壽辰,派人從天竺國送到廣寒宮來的。因為這花耐寒,所以才種在廣寒宮中。玉女連連請求,只說廣寒宮中花兒這么多,少一盆也沒什麼關系,王母娘娘也發現不了的。嫦娥經不住玉女這么「姐姐長」「姐姐短」的直央求,就答應了。
玉女好不容易說服了嫦娥,得到了這盆馨香迷人的奇花,高興地捧起花盆就往外走,邊走邊說:「謝謝!謝謝!」不想剛剛走到廣寒宮門口,迎頭就碰上了王母娘娘。她一見玉女手捧著天竺國送來的仙花,一邊嘴裡直道謝,便明白嫦娥一定私下將她的花兒拿去送人,因而怒氣沖天地訓斥嫦娥膽大妄為。而且,她邊說邊奪過玉兔的石杵,將玉女和她手中的那盆花兒一起打下了凡間。
這盆花正巧落在一個靠種花為生計的老漢的花園中,老漢有個女兒叫海棠,姑娘的面貌也像花兒一樣美麗。老漢見一盆花從天而降,種花人自然是愛花惜花,便連忙伸手去接,怕有閃失,又忙叫女兒過來幫一把,口中連叫:「海棠、海棠!」 海棠姑娘聽見了,急急地跑過來,看見爹爹手裡捧著一盆花兒,連叫「海棠」。便高興地問:「爹爹,這美麗的花兒也叫海棠嗎?」老漢接住了這盆花,只見是一種從未見過的叫不上名兒來的花,聽見女兒這么一說,覺得這花兒的確和女兒一樣美,就乾脆將錯就錯叫它「海棠花」了。
只是海棠花兒雖被愛花的老漢接住了,並且從此培植在人間,但它的香魂卻隨風飄去了。這就是為什麼有人傳說海棠花原有天香,如今卻沒有了香味的緣由。
梅花--梅花仙子
梅花仙子---
隋代趙師雄游羅浮山時,夜裡夢見與一位裝束樸素的女子一起飲酒,這位女子芳香襲人.又有一位綠衣童子,在一旁笑歌歡舞。天將發亮時,趙師雄醒來,坐起來一看,自己卻睡在一棵大梅花樹下,樹上有歡鳥在歡唱。原來夢中的女子就是梅花樹,綠衣童子就是翠鳥.這時,月亮已經落下,天上的星星也已橫斜,趙師雄自一人惆悵不已.後用為梅花的著名典故。
梅妻鶴子---
相傳北宋著名詩人林逋長期隱居在杭州西湖孤山,終生不娶不仕,埋頭栽梅養鶴,被人稱為「梅妻鶴子」。他對梅花體察入微,曾詠出「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為後人傳誦千載的名句。
虞美人
項羽的愛姬虞美人常年跟隨項羽征戰南北。項羽被劉邦圍困陔下,半夜起來飲酒,在軍帳里慷慨悲歌,虞美人也以歌相和,她唱道:"漢兵以略地,四面楚歌。大王意氣盡,賤妾何以聊生?"一邊歌唱,一邊起舞。舞罷,抽劍自刎。虞美人死後被埋葬,後來墳墓上長出一種草來,形狀象雞冠花,葉野相對。只要有人唱《虞美人曲》,這種草就合著拍子起舞,因此民間成為"虞美人草"。
蘭花--燕夢蘭
燕夢蘭
春秋時,鄭文公的姬妾燕姞有一天夢一位天使送給她蘭花,並對她說:"我叫伯鯈,是你的祖先.送你這蘭,作你的兒子.蘭花有國香之稱,佩戴它,人家一定會喜歡你的."不久,鄭文公見了燕姞,贈給她蘭花,兩人十分恩愛.過了一些日子,燕姞懷孕,生下一子,取名為蘭,就是後來的鄭穆公.後因稱蘭花為"國香",並以"夢蘭"比喻懷孕.
荷花
荷花是我國的傳統名花。花葉清秀,花香四溢,泌人肺腑。有迎驕陽而不懼,出淤泥而不染的氣質。所以荷花在人們心目中是真善美的化身,吉祥豐興的預兆,是佛教中神聖凈潔的名物,也是友誼的種子。
荷花相傳是王母娘娘身邊的一個美貌侍女—玉姬的化身。當初玉姬看見人間雙雙對對,男耕女織,十分羨慕,因此,動了凡心,在河神女兒的陪伴下偷出天宮,來到杭州的西子湖畔。西湖秀麗的風光更使玉姬流連往返,忘情地在湖中嬉戲,到天亮也捨不得離開,王母娘娘知道後用蓮花寶座把玉姬打入湖中,並讓她「打入淤泥,永世不得再登南天」。從此,天宮中少了一位美貌的侍女,而人間多了一種玉肌水靈的鮮花。
石竹花的傳說
不知是哪朝哪代,在東北的一座大山中住著一戶普通人家,姓石。老兩口只有一個兒子名叫石竹。家裡沒有財產沒有土地,全靠石老漢進山挖葯為生。不幸的是石竹還剛呀呀學語的時候,石老漢在一次進山挖葯時摔死了。從此,母子二人相依為命,日子過得更艱難。石竹媽一人挑起了撫養兒子的重擔,她每天進山挖山貨去換點糧食,摻和著野菜一起熬粥吃。就這樣一晃十多年過去了,石竹媽歷盡千辛萬苦,好不容易將石竹拉扯長大成一個十七八歲的大小夥子。
窮人家的孩子懂事早。石竹這孩子樣樣都好,里里外外幫襯著媽媽。只是打小吃苦受窮,身子骨十分瘦弱,不但不能像別的小夥子一樣獨當一面地養活這個家,讓年邁的媽媽歇息歇息,而且從小就得了個見不得人的病——尿炕。十七八歲的大 小伙於了,卻不敢提娶媳婦的事。唉,又窮又有病,誰肯來作這家的媳婦呢,兒子懂事不說,做娘的卻是看在眼裡疼在心裡。石竹媽從此進山就不挖山貨了,她學著石老漢挖起了草葯。可年紀大了,哪爬得了那叢山峻嶺,鑽得了那深山老林?再說,草葯千千萬萬,哪一味能治好兒子的病呢?可石竹媽不畏山高路險,每天都去挖葯,每次發現了新草葯,她就自己先用口嘗嘗:辛的、苦的、麻的、澀的,做媽的先嘗盡人間甘苦。有好幾次,她被草葯毒著了,腫了臉,紅了眼,但她趕快吃些清熱解毒的草葯,終於又化險為夷。就這樣尋尋找找一年過去了,兩年過去了,三年過去 了,可能治好兒子病的草葯還是沒找到。
轉眼到了第三年的五六月間,這天,石竹攔住又要出門的媽媽,哭著說:「媽,別去了,我不治病,不娶媳婦了。您辛辛苦苦把我拉扯大,我不但沒能報答您,反而拖累您,做兒子的實在對不起母親啊。」石竹媽也含著熱淚,摸著石竹的頭說,兒啊,做娘的知道你孝順,但是,天下做母親的哪能眼看兒子被病痛折磨而不去拯救呢?再說,如果找到了能治好你病的葯,那就不但能治好你的病,也能治好天下有這病的其他人,不但了卻我這個做媽的心事,也幫了其他做媽的人。」說完,她 就毅然出門了。
這一次她走得更遠,爬得更高。可是奔波一天,還是沒有什麼新的發現。眼看天色已晚,山風陣陣,寒氣襲人。石竹媽不免嘆口氣,坐在一塊山石上歇歇腳。心想今天走遠了,今晚是趕不回去了。心裡惦記著生病的兒子,更想到自己年歲越來越老了,到時候別說爬山,連路也走不動了,怎麼能再去找葯呢?她越想越急越傷心,禁不住老淚縱橫,兩串熱滾滾的淚珠一直落到山石縫里。但沒想到奇跡在這時發生了,只見熱淚淌過的山縫縫里,忽然長出一株花兒來。這花株只有一尺來高, 細條條的葉,枝頂生花。花朵不大,幾朵小花聚合在一起像一把傘,粉紅色的小花 在山風吹拂下微微擺動,彷彿在向她問好。石竹媽趕緊揉揉眼睛,心想莫不是年紀大了,老眼昏花,在這山野里過去怎麼沒有見過這么漂亮的花?可睜眼一看,那花還在那裡點頭微笑。石竹媽正驚訝之餘, 又聽見一個甜甜的姑娘的聲音在說話:「老媽媽,把這花全棵拔去,回家煎水給兒子喝,它可以治好你兒子的病。」石竹媽只聽見聲音不見人,山野之中只有那花兒在微笑。石竹媽頓時明白了,這是花仙在幫助她,為她兒子治病呢。石竹媽一高興,人也來了精神,抬眼一看,啊,山野中星星點點長滿了這美麗的花兒呢。她趕緊拔了許多,抱著就往山下跑。
回到家,石竹正在著急,不知到哪兒去找媽媽。石竹媽高興地一五一十把山上的奇遇告訴了石竹,並按照花仙的指點把采來的花連根煎水給石竹喝。葯一煎好,只覺草屋裡清香陣陣,石竹連服了三日,不但尿床的毛病治好了,人也變得精神多了,總覺得渾身有使不完的力氣一樣。石竹本來就是孝順孩子,病一好,他就再也不要媽媽上山挖葯去奔波勞累了。不久,他就娶了一房媳婦,一家人從此過著幸福的生活。
此後,石竹媽采葯遇見花仙,並用這花草治好了兒子石竹毛病的消息不徑而走,很快傳開了,凡得了類似那種毛病的窮人,都來找石竹媽要這花草去治病,沒有不靈的。人們感激花仙,更明白花仙也是被石竹媽的一片愛心所打動,才主動幫忙的。 每次人們要找尋這花草時,都叫不出它的名兒,只知道是石竹媽找的花能治病,便順口叫它「石竹媽的花」,叫來叫去,就乾脆叫「石竹花」了。
杜鵑花,
古時蜀帝杜宇被害,化而為鳥,是為杜鵑,日夜哀鳴,至啼叫出血,血染樹下潔白野花為鮮紅,是為杜鵑花.
玉蘭花:
報恩。玉蘭經常在一片綠意盎然中開出大輪的白色花朵,隨著那芳郁的香味令人感受到一股難以言喻的氣質,委實清新可人。因其株禾高大,開花位置較高,迎風搖曳,神采奕奕,宛若天女散花,非常可愛。新詩已舊不堪聞,江南荒館隔秋雲。多情不改年年色,千古芳心持增君。
關於玉蘭花的傳說,其中貫穿著中國傳統的民間故事色彩。故事講的是很久以前在一處深山裡住著三個姐妹,大姐叫紅玉蘭,二姐叫白玉蘭,三姐叫黃玉蘭。一天她們下山遊玩卻發現村子裡冷水秋煙,一片死寂,三姐妹十分驚異,向村子裡的人問訊後得知,原來秦始皇趕山填海,殺死了龍蝦公主,從此,龍王爺就跟張家界成了仇家,龍王鎖了鹽庫,不讓張家界人吃鹽,終於導致了瘟疫發生,死了好多人。三姐妹十分同情他們,於是決定幫大家討鹽。然而這又何等容易?在遭到龍王多次拒絕以後,三姐妹只得從看守鹽倉的蟹將軍入手,用自己釀制的花香迷倒了蟹將軍,趁機將鹽倉鑿穿,把所有的鹽都浸入海水中。村子裡的人得救了,三姐妹卻被龍王變作花樹。後來人們為了紀念她們就將那種花樹稱作「玉蘭花」,而她們釀造的花香也變成了她們自己的香味。故事很簡單,也很唯美,卻也反映了人們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對完美的嚮往。
Ⅵ 浣碧弄荷花是哪一集
浣碧弄荷花是第14集。
甄嬛傳浣碧幫甄嬛摘荷花在14到15集,浣碧找瓶子插荷花,剛一進去看見皇上,嚇得馬上跪下。
講述女主角甄嬛從一個不諳世事的少女成長為一代善於謀權的太後的故事。
後宮之中,華妃與皇後分庭抗禮,各方勢力裹挾其中,凶險異常。十七歲的甄嬛與好姐妹沈眉庄、安陵容參加選秀,她本抱著充數的念頭前來。
劇情簡介
後宮之中,華妃與皇後分庭抗禮,各方勢力裹挾其中,凶險異常。十七歲的甄嬛與好姐妹沈眉庄、安陵容參加選秀,她本抱著充數的念頭前來。
卻偏偏受到了皇帝的青睞,最後三人一同入選。但因華妃囂張,步步緊逼,眉庄被冤,陵容變心,天真的甄嬛逐漸變成了後宮之中精於算計的女子。
皇帝發現年羹堯的野心,令甄父剪除年氏一族,甄嬛終於鬥倒了華妃。但由於甄嬛與先故純元皇後的神似,皇後設計以純元皇後的故衣陷害甄嬛,父親也被奸人陷害牽連到文字獄中而遭牢獄之災,生下女兒後,心灰意冷的甄嬛選擇出宮修行。
在宮外甄嬛得十七爺允禮悉心照顧,二人相親相愛,只等有機會遠走高飛。後因誤傳十七爺死訊,甄嬛為保全腹中骨肉也為營救重病的父親,設計與皇帝相遇,狠心斷絕對十七爺的愛戀,重回宮中,再度與皇後相鬥。
後甄嬛誕下雙生子,其父冤案亦得以平反,重新被皇帝重用,甄氏一族再度崛起。甄嬛多次躲過皇後的陷害,最終扳倒皇後。可造化弄人,皇帝察覺了甄嬛與果親王的私情,鴆殺了允禮,甄嬛最終與葉瀾依合謀弒君。
皇帝駕崩後,甄嬛養子弘歷登基,甄嬛被尊為聖母皇太後,即便享盡榮華,但回首過往,不過是一代封建王朝的悲情故夢罷了。
Ⅶ 越王勾踐說了哪三句話
卧薪嘗膽
卧薪嘗膽(wò xīn cháng dǎn)
卧薪嘗膽
出自《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越王勾踐反國,乃苦身焦思,置膽於坐,坐卧即仰膽,飲食亦嘗膽也。」,原意指睡覺睡在柴草上,吃飯睡覺都嘗一嘗苦膽。後多用以形容人刻苦自勵,發憤圖強。
兔死狗烹
兔死狗烹(tù sǐ gǒu pēng),出 自《史記·越王勾踐世家》:「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原意指兔子死了,獵狗就被人烹食。比喻給統治者效勞的人事成後被拋棄或殺掉。
鳥盡弓藏
鳥盡弓藏(niǎo jìn gōng cáng),出自《史記·越王勾踐世家》:「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原意指鳥沒有了,弓也就藏起來不用了。比喻事情成功之後,把曾經出過力的人一腳踢開。
十年生聚,十年教訓
十年生聚,十年教訓(shí nián shēng jù shí nián jiào xùn),出自《左傳·哀公元年》:「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訓,二十年之外,吳其為沼乎!」,指軍民同心同德,積聚力量,發憤圖強,以洗刷恥辱。
對聯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川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卧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這副對聯,前一勾講得是項羽,項羽破釜沉舟,最終以少勝多,大敗秦軍,成了上將軍。後一勾講的是勾踐忍辱負重,卧薪嘗膽,最終打敗吳國,報了會稽之恥。
2. 關於越王勾踐的詩句
1、《二礪》宋代:鄭思肖 愁里高歌梁父吟,猶如金玉戛商音。
十年勾踐亡吳計,七日包胥哭楚心。 秋送新鴻哀破國,晝行飢虎嚙空林。
胸中有誓深於海,肯使神州竟陸沉? 詩文釋義:愁悶時高歌一曲《梁父吟》,象敲金擊玉一般發出悲涼的聲音。 要學勾踐立下十年亡吳的大計,有包胥哭師秦庭七天七夜的堅心。
秋雁悲鳴也懂得亡國的慘痛,空林餓虎白晝也要出來咬人。 我心中立下比海還深的誓願,決不讓中國大好河山永遠沉淪! 詩文賞析: 這首詩是作者寫來勉勵自己磨礪志氣的,從詩中可以看出作者對侵略者的痛恨和矢志報仇的愛國精神。
2、《西施》唐代:李白 西施越溪女,出自薴蘿山。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顏。
浣紗弄碧水,自與清波閑。 皓齒信難開,沉吟碧雲間。
勾踐徵絕艷,揚蛾入吳關。 提攜館娃宮,杳渺詎可攀。
一破夫差國,千秋竟不還。 詩文釋義:西施是越國溪邊的一個女子,出身自薴蘿山。
她的魅力過去今天都在流傳,荷花見了她也會害羞。 她在溪邊浣紗的時候撥動綠水,自在的像清波一樣悠閑。
確實很少能見她笑起來露出潔白的牙齒,一直像在碧雲間沉吟。 越王勾踐徵集全國絕色,西施揚起娥眉就到吳國去了。
她深受吳王寵愛,被安置在館娃宮里,渺茫不可覲見。 等到吳國被打敗之後,竟然千年也沒有回來。
詩文賞析:李白的《詠薴蘿山》,帶領大家穿越兩千年的時空,來到遠古的春秋戰國時期。那是一個春光明媚的艷陽天,越國大夫范蠡出訪民間,來到薴蘿山下的若耶溪,邂逅溪邊浣紗的西施。
只見佳人顧盼生姿,超凡脫俗,天生麗質,嬌媚動人。兩人一見鍾情,遂以一縷浣紗,相訂白首之約。
不久,吳王夫差為報殺父之仇,領兵打進了越國。越軍被打敗,越王勾踐作了俘虜。
范蠡作為人質,跟隨越王夫婦,到了吳國做奴隸。於是,他和西施的姻緣就被耽擱下來。
三年以後,吳王夫差放回了勾踐夫婦和范蠡。勾踐回國,卧薪嘗膽,准備十年生聚,力圖報仇雪恥。
他採用范蠡所提出的美人計,准備用女色擊垮夫差。西施也被范蠡的愛國熱情感動了,挺身而出,勇赴吳國,成為吳王最寵愛的妃子,把吳王迷惑得眾叛親離,無心國事,終被勾踐所滅。
傳說吳被滅後,西施遂與范蠡,一葉扁舟,隱遁於太湖煙波之中,不知所終,留給後人無限的遐想與懷念。 3、《壯游》唐代:杜甫 每趨吳太伯,撫事淚浪浪。
枕戈憶勾踐,渡浙想秦皇。 4、《吳宮》唐代:殷堯藩 吳王愛歌舞,夜夜醉嬋娟。
見日吹紅燭,和塵掃翠鈿。 徒令勾踐霸,不信子胥賢。
莫問長洲草,荒涼無限年。 5、《姑蘇懷古送秀才下第歸江南》唐代:劉商 會稽勾踐擁長矛,萬馬鳴蹄掃空壘。
瓦解冰銷真可恥, 6、《和微之春日投簡陽明洞天五十韻》唐代:白居易 瑰奇填市井,佳麗溢闉闍.勾踐遺風霸,西施舊俗姝。 7、《和襲美館娃宮懷古五絕》唐代:陸龜蒙 三千雖衣水犀珠,半夜夫差國暗屠。
猶有八人皆二八,獨教西子占亡吳。 一宮花渚漾漣漪,俀墮鴉鬟出繭眉。
可料座中歌舞袖,便將殘節拂降旗。 幾多雲榭倚青冥,越焰燒來一片平。
此地最應沾恨血,至今春草不勻生。 江色分明練繞台,戰帆遙隔綺疏開。
波神自厭荒淫主,勾踐樓船穩帖來。 寶襪香綦碎曉塵,亂兵誰惜似花人。
伯勞應是精靈使,猶向殘陽泣暮春。 8、《校獵曲》唐代:馬戴 楚子畋郊野,布罟籠天涯。
浮雲張作羅,萬草結成罝. 意在絕飛鳥,臂弓腰鏌鋣。遠將射勾踐,次欲誅夫差。
壯志一朝盡,他□□繁華。當時能獵賢,保國兼保家。
9、《題蘇州楞伽寺》唐代:張祜 樓台山半腹,又此一經行。樹隔夫差苑,溪連勾踐城。
上坡松徑澀,深坐石池清。況是西峰頂,凄涼故國情。
10、《越女》唐代:汪遵 玉貌何曾為浣沙,只圖勾踐獻夫差。 蘇台日夜唯歌舞,不覺干戈犯翠華。
3. 描寫越王勾踐成語有哪些
卧薪嘗膽卧薪嘗膽原指越國國王勾踐勵精圖治以圖復國的事跡,後演變為成語,形容人刻苦自勵,立志雪恥圖強。
春秋 時, 越王 勾踐 戰敗,為吳所執,既放功率表還,欲報吳仇,苦身焦思,置膽於坐,飲食嘗之,欲以不忘會稽敗辱之恥。見《史記·越王勾踐世家》、漢趙曄《吳越春秋·勾踐歸國外傳》。
卧薪事不知所出。後用為刻苦自勵,發憤圖強,不敢安逸之典。
宋蘇軾《擬孫權答曹操書》:「仆受遺以來,卧薪嘗膽,悼日月之逾邁,而嘆功名之不立。」中文名:卧薪嘗膽外文名:Sleep on brushwood and taste gall相關人物:勾踐、夫差出處:《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讀音:wò xīn cháng dǎn解釋:形容人刻苦自勵、發奮圖強。
近義詞:奮發圖強、勵精圖治、發憤圖強反義詞:胸無大志、妄自菲薄、自甘墮落。
Ⅷ 劍王朝里不同酒館里的那一幅荷花圖是什麼意思
劍王朝里不同酒館里的那一幅荷花圖是什麼意思?
那裡的每一朵花,
代表一個人,
有的代表叛徒,
有的是他們的同伴。
Ⅸ 有沒有好看的穿越小說,完結的,而且不虐的
《史上第一穿越者》 作 者:嘯天狼
《穿越之輕松當軍嫂》 作 者:林夕夢葉
《穿越莽荒:王牌特工vs野人老公》作 者:福星兒
一不小心,莽荒大陸最弱小的部落,被她改造成了最強大的部落。野人老公也被她教聰明了。白天穿著獸皮超短裙,在她前面晃晃晃。晚上脫掉獸皮超短裙,躺在床上要要要。慕容九一腳將野人老公踹下床。要個屁!原始社會生娃危險,她才不要。
《金寧公主穿越記》作 者:上官喜晨
廢材青年無所事事游手好閑, 幸得唐朝公主迎進門。 從此人生踏上新旅程, 懷著尋夢、追夢的赤子心, 加上唐朝公主一路相伴, 成功改變廢材少年。 少年與公主的旅途中囧事連連, 究竟發生了什麼?唐朝公主居然願意放棄尊貴身份,下嫁平民百姓。 宅男與公主究竟如何相識、相知、相愛、相守、私定終身。
《重生的穿越女配》作 者:淺淺流雲
那一年,她穿越而來,侯府長房嫡女,青春年少,姿容秀麗,才華橫溢,心比天高,來到這架空的朝代,摩拳擦掌,野心勃勃;那一月,她在大街上與他初見,對他一見鍾情。從此所做的事情事情都是為了引得他的目光,千般心思,萬般思考,只為他冷淡的目光停駐在她身上的時光,哪怕僅僅一瞬間。那一日,她想盡辦法從家中逃出,狼狽萬分的出現在他的面前告訴他她喜歡她,想要嫁給他。
《穿越位面之主》作者:二次元白菜
夏千事莫名其妙穿越成平行世界的地球守護者。可惜這個地球不太平,N多個平行位面像衛星似得環繞在它周圍,瞅准機會便撞過來。一旦與別的位面發生接觸,地球的被侵蝕率就會上升,一旦侵蝕率達到100%,夏千事和地球都得GG。於是,為了保護地球、為了保護全人類,還有他和平的日常生活,他毅然踏上這些名為《刀劍神域》、《re:0》的平行位面。
《穿越未來之男人不好當》作者:汝夫人
為了繼承父親的軍功,凌蘭無奈成了假男人,開始了其悲催的生長史。好不容易熬到十六歲,可以自由選擇未來的時候,又被死而復活的老爸丟進了聯邦第一男子軍校。其實凌蘭沒啥雄心壯志,這世的目標就想生個優秀的包子玩玩罷了。什麼?你說想要包子優秀點,爸爸那邊的基因得出類拔萃?呃……那她得要多強大,才能將最強的那個妖孽給推倒強了呢!因為凌蘭不認為她有能力讓那個男人改變性向愛上
《變身之穿越異世界的九尾狐仙》作者:夢境醒來最後
宅男一個,成為了九尾狐···仙?這是一個愛看動漫,小說,漫畫的宅男,穿越成九尾狐宅女,在系統的幫助下,一步一步成為獨當一面的強者的故事···第一副本《寵物小精靈》第二副本《不死者之王》第三副本《火影忍者》
《突然就穿越了》作者:壹一一
從小到大,我一直有一個毛病。就是一做噩夢,我就會瞬間移動。所以在我很小的時候,我就去遍了世界上所有的國家。但是呢,我這個毛病有個bug,就是我無法控制我要去的目的地。就像剛剛,我在家裡睡的好好的,結果一個噩夢,我就瞬間穿越到一個暖烘烘、香噴噴的被窩里……咦!這是哪?哇!好軟。
ps1:本書風格,輕松溫馨中,帶著新奇與刺激。(舉爪發誓,絕對刺激)
ps2:本書是同一世界穿越,不是穿越其他世界。
ps3:已有一本百萬字精品書,可放心閱讀。
這幾本都是不錯的,最後第二本是最好看的,個人愛好哈.然後資源的話推薦去vx里找心閱瀏覽器.(免費的沒有廣告)
最後,望採納,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