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遲蘭花
A. 野生蘭花怎麼養
1.野生蘭花後,首先要用清水浸泡,使干癟的肉質根飽滿不見皺紋為度,然後將根洗凈,並剪去腐朽根,晾乾見根發白,即可用山土或腐殖質土栽植。
2.栽後澆足水置陰涼避風處養護2-3周,後漸移通風向陽處,進行正常管理。
3.養蘭有「四訣」,即:「春不出」,常言道「春風裂石頭」,出房過早易抽筋,宜在清明後穀雨前出房;「夏不日」,夏季不宜陽光直射,需搭棚遮蔭接受散光照;「秋不幹」,秋季是蘭花抽芽發箭的季節,因此,濕度要大一點;「冬不濕」,蘭花是肉質根,冬眠後水分消耗量小,盆土見有潮意即可,水大則根、葉易生黑斑病。
4.若因通風不良、悶熱生蘭虱,可用敵敵畏100-1200倍液和多菌靈800-1000倍液混合使用或用波爾多液交替噴灑葉面,每1-2周一次。施肥要以腐熟的豆餅肥液稀釋為2:8肥水,從6月下旬起每隔2-3周一次。
拓展:
1.在蘭花培養中要不斷進行修剪。在老葉枯黃時應及時剪去,以利通風,有些葉子的葉尖乾枯也應剪除。尤其是有病蟲為害的葉片需及時清除,以免傳染。在剪除病毒病的葉子時,用的剪刀不要再來剪無病的葉子,以防病毒傳染。如用同一把剪刀,則需進行消毒。
2.名貴蘭花花芽出土之後,如花芽太多,應留壯芽,將其餘瘦小的花芽除去,每盆以留1-2朵花芽為宜。如花芽太多,既會使年當的花開不好,又要過多消耗母本養分影響下年開花。一般蘭花可不剪除花芽。
3.春蘭的花,約開半月,即需將花剪除;夏蘭的花,到花序上最後一朵後開放一周時,也應將花序剪除。名貴的品種不應使其受粉結實,否則影響翌年開花。如果作為雜交育種的,則另需加意培養,使其果實飽滿成熟。
B. 蘭花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蘭花怎麼養最好
蘭花品種繁多,家庭養蘭初種者往往不知選種哪些蘭花,感到無從著手。作為一般以欣賞為目的而花錢義不多的愛好者,可以選種普通的春蘭、蕙蘭、建蘭、墨蘭和寒蘭。如果想提高養蘭的檔次,則可選種一些名種。春蘭中的名種可選宋梅、十園、龍氏、汗氏、萬氏、文團、玉梅、鄭同荷、蓋荷、西神、余蝴蝶等。有條件還可種楊氏素荷、楊氏素碟、環球茼鼎、綠雲,它們都是春蘭中最有代表性的公認較好的蘭花。蕙蘭中可選程梅、大一品.金山奧素;建蘭可選大葉門、龍岩素;寒蘭則可選素心寒蘭;墨蘭中可選素心墨蘭、銀邊、大屯麒麟,神州奇等。如果再選些各種蘭花中的葉藝蘭.則四季有花有葉可賞,其樂無窮了.
蘭花上盆時,先以碎瓦片覆在盆底孔上,再鋪上粗石子,約占盆深度1/5 - 1/4.再放粗粒土及少量細土,使盆中部的土隆起後栽植。栽時將根散開一些,盆土隨填隨舒展其根,並搖動花盆數次,同時用手指塞緊壓實,栽實深度以將假球莖剛剛埋人土中為度。栽植後盆面略呈拱形,盆邊緣留2厘米沿門,上鋪翠雲草或細石子。最後以細噴壺噴水兩三次.澆透為止,置陰處10-15天,保持土壤潮濕,轉入正常養護管理。蘭花栽培擺放場地,要求選擇宅曠、通風良好,又無環境污染處。出房後在室外均需蔭棚下渡過。一些春蘭名種在夏季需蓋雙層簾子,或採用密簾,春秋用疏簾。蘭花在乾旱季節,每天傍晚須在場地噴霧,藉以降溫增濕。高溫季節還需噴灑葉面,但霧點要細而勻。這樣葉面濕潤,促進生長,葉子也光亮、清鮮。
蘭花可以淋小雨,忌連續下雨或暴雨,否則易爛心、爛葉,所以半夜有雨也應起身遮蓋。多雨的天氣注意觀察蘭盆內有無積水的現象,發現後立即換盆,改變盆土的透水性。
盆土的干濕程度是澆水的直接依據。可以用手觸摸和觀察盆土的干濕來決定澆水量。表土已干,下面的土尚微潮,這時就可以澆水。不可等盆土完全乾了再澆水,尤其在夏季,這樣對蘭花的生長會造成影響:一般表土尚潮濕,則可再遲l-2天澆水。澆水不能硬性規定幾天澆1次或每天澆1次水,最好的澆水時機是盆土出現干而不燥的時候。澆水時間,一般講來,春秋二季宜在早晨進行,盛夏炎熱期間應在日出之前或日落之時為宜,初冬和早春時期可在日出當頂,氣溫稍暖後澆水。進房過冬期間,必須在晴天中午前後澆水,但必須注意:避免沾濕葉面或侵入葉鞘內。
周年澆水程度,應根據季節氣溫高低,盆體大小,品種特性,因地制宜。我園藝蘭先輩們所說:「春喜潤,夏秋喜微潮,冬須潤中帶干」,充分說明了蘭花在不同時期內對干濕度要求的道理。
蘭花施肥以量少、稀薄、勤澆、適時為原則。初春盆蘭出房後,約在「清明」前後,選擇天氣晴和之日,先對沒有花蕾的蘭花澆肥一次,以稀薄為主。間隔半月余,再施一次。凡開過花的,可在盆底放些腐熟沉澱物,再加蓋泥層把根系座上栽植,這樣在當年不必再施肥了。在幼芽和新根萌發時期,要求養分較多,如不給予適當施肥,日後破土子草和展開新葉變得瘦弱,且不易生花,或影響明年生長和花朵大小。白子草出土前開始施肥到立秋停肥,每隔半月至三周施一次,掌握薄肥多施的原則。蘭花施肥後第2天必須澆水,以防濃度不當有傷蘭根,俗稱「回水」。施肥應在早晨或晚時進行,如盆面表土稍實,可將盆表土輕輕撥松,切忌碰傷蘭根。施肥時還要看盆大小,葉叢老、嫩、葉束多少,葉色深淡,靈活配製濃度,控制施肥量。凡屬素心瓣蘭花,一般不宜過肥,否則不易生花。施肥後如發現葉色發黃,葉尖焦黃現象,說明用肥過多或過濃,應立即翻盆換土,停止日後追肥。如葉片質薄色淡,這是缺肥現象,可適當增加追肥次數或增加濃度。施肥時盡量避免灌入葉鞘或濺及葉面,尤其在新葉上沾污後,更易引起腐爛。要環繞著盆沿澆灌,以免引起各葉束肥瘦不一或新草、花蕾偏生一邊。
蘭花施用的有機肥料,需充分發酵腐熟後,方能使用,使用時需要沖淡10倍左右施人盆土。如施用化肥,濃度應在0.025%- 0.1%.是普通草本花卉的l,2- 1/4用量。
蘭花的主要蟲害有介殼蟲,俗稱「蘭虱」,少量發生時,通常用人工防治。可用軟刷輕輕刷除,再用水沖洗干凈。在孵化期,蟲體表面尚未形成蠟質殼,可用O.I%濃度的氧化樂來防治。
C. 家庭蘭花的養殖方法
金妃屬墨蘭系,種植要求和其它蘭花差不多。
1、家庭蘭花的盆土要求
蘭花用土應以腐殖質為主,主要採用腐葉土或山林腐殖土,疏鬆、通氣、透水,均呈微酸性。
2、家庭蘭花的合理施肥
蘭花施肥,一是在培養土中施入基肥,二是生長期追肥。追肥多用液肥或葉面肥,濃度應比其他花淡。蘭花每年換一次培養土,生長期間可少施追肥,並要注意適時。蘭花系肉質根,不可施未經腐熟的肥料,以免爛根。
3、家庭蘭花的適當澆水
對金妃和其它蘭花澆水,要根據種類、生長情況和當地的氣候而定,要做到潤而不濕,干而不燥;澆水不能過多了或過少了,掌握秋不幹、冬不濕的原則。冬季氣溫低,植株則處於休眠的狀態,應控制澆水,一般可每隔5~7天澆1次水,但冬季開花的墨蘭(金妃),則需要澆較多的水。
4、家庭蘭花的防寒保暖
南方盆栽金妃,應於霜降節前後氣溫降到5℃時移入室內,入室初期要經常開窗,保持空氣流通。冬季室溫保持10℃左右為宜。穀雨以後搬到室外養護。蘭花生長適宜溫度為16~24℃,冬季室內溫度一般要求比較低,白天在10~12℃,夜問5~10℃為宜,溫度、濕度不能太高;夏季溫度不超過30℃。
5、家庭蘭花的適當遮蔭
金妃喜陰,怕強光直射,因此春、夏、秋三季都要進行遮蔭。家庭養蘭花,為控制光量,最好放在設有竹簾遮蔭的陽台窗檯上或屋檐下,一般上午9時至下午6時前進行遮蔭,早晨和下午6時後拉開簾子,使其接受散射陽光。蘭花耐陰程度以墨蘭最強,建蘭次之,而春蘭及蕙蘭則耐陰性較弱。
6、家庭蘭花的傍晚噴霧
蘭花原生長在空氣濕潤的環境,所以乾旱季節里,除蔽蔭外,還必須傍晚噴霧,增加空氣濕度,降低溫度;也可向盆蘭地面( 檯面) 上澆水,「一冷一熱」更能激發蘭花生長。
7、家庭蘭花的修剪摘花
在蘭花培養中要經常剪去枯黃斷葉和病葉。以利通風。名貴蘭花,如花芽太多,只留壯芽,每盆1-2 朵花芽為宜。金妃開花半月後摘除,春葉芽生長茁壯,創來年開好更好。夏蘭花序上最後一朵花開放一周時,離盆面3 厘米處剪下。
8、家庭蘭花的防病治蟲
盆土一般要進行殺菌處理( 烈日曝曬也可),以防病害發生。蘭花在多雨高溫季節最易發生白絹病,少量可用濕布刷除,盆量多可用500-800 倍波爾多液或托布津,每隔7-10 天噴灑一次。
(3)原遲蘭花擴展閱讀:
主要品種
金嘴墨蘭
葉3-5枚,叢生在橢圓形的假鱗莖上,葉片劍形,深綠色,葉片尖端有金色嘴藝,因而稱為「金嘴」。花莖直立,高出葉面,花香,每支花有7-17朵。
銀邊墨蘭
假鱗莖比較粗壯;葉片形狀與金嘴相似,葉片寬,每片葉的兩邊都是銀色的,故取名銀邊;花莖直立,高出葉面,花幽香。
生於海拔300-2000米的林下、灌木林中或溪谷旁濕潤但排水良好的蔭蔽處。喜陰,而忌強光。喜溫暖,而忌嚴寒。喜濕,而忌燥。多生長於向陽、雨水充沛密林間,其光合作用的光補償點,約為春季晨光之半,光的飽和點約為夏季中午光強的10﹪-15﹪。
墨蘭還叫報歲蘭、入歲蘭,因為它的花期正在二十四節氣之尾的大寒季節,每年公歷元月開放。這時,農歷舊的一年將終,新的一年即將開始,令人喜慶的立春節氣和新春佳節即將到來。這時,墨蘭花開,頌墨蘭之品格,受墨蘭之啟迪,愈加喜愛墨蘭的不為世俗、寂寞幽香、獨守高雅。
D. 蘭花怎麼養:蘭花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
200元以上一顆
猴面小龍蘭的養殖方法
濕度管理
猴面小龍蘭喜歡較乾燥的空氣環境,陰雨天過長,易受病菌侵染。怕雨淋,晚上保持葉片乾燥。最適空氣相對濕度為
40
~
65%
。
溫度管理
猴面小龍蘭喜歡冷涼氣候,怕酷熱,度夏困難;不耐霜寒,當溫度降到
10
℃
以下時會進入休眠。
最適宜的生長溫度為
15~28℃。
光照管理
猴面小龍蘭在晚秋、冬、早春三季,由於溫度不是很高,就要給予它直射陽光的照射,以利於它進行光合作用和形成花芽、開花、結實。若遇到高溫天氣或在夏季,需要給它遮掉大約50%
的陽光。
開花後放在室內養護觀賞的,要放在東南向的門窗附近,以盡可能地延長花期和增加開花數量。
肥水管理
對肥水要求不多,也怕亂施肥、施濃肥和偏施氮、磷、鉀肥,要求遵循「淡肥勤施、量少次多、營養齊全」的施肥(水)原則:
春、秋二季
這兩個季節是它的生長旺季,肥水管理按照「花寶」――「花寶」――清水――「花寶」――「花寶」――清水的順序循環(最起碼每周要保證兩次「花寶」),間隔周期大約為:室外養護的1
~
4
天,晴天或高溫期間隔周期短些,陰雨天或低溫期間隔周期長些或者不澆;放在室內養護的
2
~
6天,晴天或高溫期間隔周期短些,陰雨天或低溫期間隔周期長些或者不澆。
夏季
是生長緩慢的季節,要適當地控肥控水。肥水管理按照「花寶」――清水――清水――
「花寶」――清水――清水的順序循環,間隔周期大約為:室外養護的
1
~
4天,晴天或高溫期間隔周期短些,
陰雨天或低溫期間隔周期長些或者不澆;放在室內養護的
2
~
6天,晴天或高溫期間隔周期短些,陰雨天或低溫期間隔周期長些或者不澆。在早晨或傍晚溫度低時澆灌,還要經常給植株噴霧。澆水時間盡量安排在早晨溫度較低的時候進行。
冬季
在冬季休眠期,主要是做好控肥控水工作,肥水管理按照「花寶」――清水――清水――「花寶」――清水――清水順序循環,間隔周期大約為7
~
10
天,晴天或高溫期間隔周期短些,陰雨天或低溫期間隔周期長些或者不澆。澆水時間盡量安排在晴天中午溫度較高的時候進行。
生長期多次摘心,促使分枝。冬季在低溫溫室栽培;春季待早霜過後,置於露地栽培觀賞。種子成熟時容易散落,應適時分批採收。也可扦插繁殖,切取嫩莖插於濕潤土壤中,很易生根;由於莖匍匐著地節處生根,切取生根的莖段另行栽植即可。栽培地最好選在防西曬的半陰處,同時增施有機肥促苗旺花繁。植株可耐-20℃低溫。播種繁殖。於9月盆播,播種用土可用壤土、腐葉土和沙等量混合。因種子細小,疆土宜薄,用盆浸法保持盆土濕潤。播種適溫12―15℃,7―14天發芽,生3―5片真葉時,移至7―9cm盆中,保持濕潤,經常追肥,適時調整盆距,不使擁擠。
冬季在低溫溫室栽培,春季待早霜過後,置於露地栽培觀賞。種子成熟時容易散落,應適時分批採收。也可扦插繁殖,切取嫩莖插於濕潤土壤中,很易生根;由於莖匍匐著地節處生根,切取生根的莖段另行栽植即可。栽培地最好選在防西曬的半陰處,同時增施有機肥促苗旺花繁。植株可耐-20℃低溫。播種繁殖。喜冷涼氣候,較能耐寒,但不能受凍害,冬季能耐2℃低溫。喜潮濕,喜光照充足。在疏鬆、肥沃、排水良好土壤上生長好。
。
E. 秋天蘭花怎麼養
1、澆水:給蘭花澆水要根據氣候而言,若是氣溫低的話就要控制澆水,5-7天澆內一次即可;春秋季容節可以2-3天澆一次;而夏季氣溫高的話可以一天澆1-2次;澆水不能過量也不能過少。
2、溫度:最合適的溫度一般是16-24℃,夏季最高不能超過30℃,冬季最低不能低於5℃,最好將它放進室內養殖,以免會將蘭花凍傷,白天10-12℃為宜;若是在室內養殖就要經常開窗,要保證空氣流通。
3、光照:蘭花不能被強烈的陽光照射,在陽光比較強烈時要為其遮蔭,也不要長時間接受光照,可以在早上或是下午讓其接受散光照射,最好是將它放在屋檐或陽台上,冬季可以接受散光照射,但也要避免陽光暴曬。
(5)原遲蘭花擴展閱讀:
蘭花的修剪方法
在蘭花生長過程中,要經常對蘭葉進行修剪,在老葉枯黃時應及時剪去,以利通風,有些葉子的葉尖乾枯也應剪除。尤其是有病蟲為害的葉片需及時清除,以免傳染。
花謝之後要及時將花莖剪掉,最安全的方法是,第一次在盆面以上兩三厘米處把花莖剪掉,一段時間後,剩下的老莖枯萎後再剪掉,這樣可以防止新創面感染。
蘭花的根部雖然沒有觀賞價值,但對蘭花的生長至關重要。首先將植株脫盆,抖落掉一部分的泥土,將斷根、老根、病根剪掉。
F. 剛剛種下去的蘭花,大概要等多久才能發芽
春天四月份,大部分地區都已經進入春季了,我們養的蘭花現在也已經開完花,要進入長芽的階段了,其實四月是蘭花發芽的關鍵期。其中大多數品種都是在春季的3到5月份之間發芽,開始生長的10-12月也可能再次萌發新芽,也就是秋芽,抽芽越多蘭花越壯美,蘭花的品種比較多,發芽時間要根據具體品種定。發芽後就要盡可能的提供適宜生長的環境,環境適宜後期的長勢才會更旺盛。
蘭花的新芽是從假鱗莖上生長出來的,其假鱗莖是蘭花生根、發芽、長葉、起蕾、開花的母體。蘭花鋪面盡可能選擇一些大一點的顆粒,或者是不要去給他鋪面,這樣容易觀察澆水,土壤透氣性好,它的新芽往外長的時候長得更快速,芽子長出來才會更壯。盡量別讓休眠芽沉睡,想辦法去喚醒它,這樣就可以達到多發芽的目的。古人養蘭有「極弱則合,極壯則分」的說法。盆中蘭株多了,必須適時合理分株,這是提高蘭花發芽率的最主要、最基本的方法,適度分株也是完全必要的,只有及時分株才能促進蘭花多發芽出苗,這已是無可爭議的事實。老株對新株的成長和發芽反而有害,必須分開另植,一般以3苗左右為宜。扭傷球莖連接處,促使多發芽,是我國蘭界先輩積累下來的傳統經驗,在理論上是正確的,實踐上也是成功的。用兩手分別捏住兩個假磷莖的中上部向相反方向扭90度至180度,使連接莖呈半分離狀態,但不可完全扭斷。扭傷處要及時敷上甲基托布津,以防感染細菌,再將蘭株種入盆中即可。
加強蘭花的日常管理也是提高蘭花發芽率的關鍵,根據蘭花的生長習性做好日常養護。
春天四月份,大部分地區都已經進入春季了,我們養的蘭花現在也已經開完花,要進入長芽的階段了,其實四月是蘭花發芽的關鍵期。其中大多數品種都是在春季的3到5月份之間發芽,開始生長的10-12月也可能再次萌發新芽,也就是秋芽,抽芽越多蘭花越壯美,蘭花的品種比較多,發芽時間要根據具體品種定。發芽後就要盡可能的提供適宜生長的環境,環境適宜後期的長勢才會更旺盛。
蘭花的新芽是從假鱗莖上生長出來的,其假鱗莖是蘭花生根、發芽、長葉、起蕾、開花的母體。蘭花鋪面盡可能選擇一些大一點的顆粒,或者是不要去給他鋪面,這樣容易觀察澆水,土壤透氣性好,它的新芽往外長的時候長得更快速,芽子長出來才會更壯。盡量別讓休眠芽沉睡,想辦法去喚醒它,這樣就可以達到多發芽的目的。古人養蘭有「極弱則合,極壯則分」的說法。盆中蘭株多了,必須適時合理分株,這是提高蘭花發芽率的最主要、最基本的方法,適度分株也是完全必要的,只有及時分株才能促進蘭花多發芽出苗,這已是無可爭議的事實。老株對新株的成長和發芽反而有害,必須分開另植,一般以3苗左右為宜。扭傷球莖連接處,促使多發芽,是我國蘭界先輩積累下來的傳統經驗,在理論上是正確的,實踐上也是成功的。用兩手分別捏住兩個假磷莖的中上部向相反方向扭90度至180度,使連接莖呈半分離狀態,但不可完全扭斷。扭傷處要及時敷上甲基托布津,以防感染細菌,再將蘭株種入盆中即可。
加強蘭花的日常管理也是提高蘭花發芽率的關鍵,根據蘭花的生長習性做好日常養護。
G. 蘭花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蘭花怎麼養最好
蘭花品種繁多,家庭養蘭初種者往往不知選種哪些蘭花,感到無從著手。作為一般以欣賞為目的而花錢義不多的愛好者,可以選種普通的春蘭、蕙蘭、建蘭、墨蘭和寒蘭。如果想提高養蘭的檔次,則可選種一些名種。春蘭中的名種可選宋梅、十園、龍氏、汗氏、萬氏、文團、玉梅、鄭同荷、蓋荷、西神、余蝴蝶等。有條件還可種楊氏素荷、楊氏素碟、環球茼鼎、綠雲,它們都是春蘭中最有代表性的公認較好的蘭花。蕙蘭中可選程梅、大一品.金山奧素;建蘭可選大葉門、龍岩素;寒蘭則可選素心寒蘭;墨蘭中可選素心墨蘭、銀邊、大屯麒麟,神州奇等。如果再選些各種蘭花中的葉藝蘭.則四季有花有葉可賞,其樂無窮了.
蘭花上盆時,先以碎瓦片覆在盆底孔上,再鋪上粗石子,約占盆深度1/5 - 1/4.再放粗粒土及少量細土,使盆中部的土隆起後栽植。栽時將根散開一些,盆土隨填隨舒展其根,並搖動花盆數次,同時用手指塞緊壓實,栽實深度以將假球莖剛剛埋人土中為度。栽植後盆面略呈拱形,盆邊緣留2厘米沿門,上鋪翠雲草或細石子。最後以細噴壺噴水兩三次.澆透為止,置陰處10-15天,保持土壤潮濕,轉入正常養護管理。蘭花栽培擺放場地,要求選擇宅曠、通風良好,又無環境污染處。出房後在室外均需蔭棚下渡過。一些春蘭名種在夏季需蓋雙層簾子,或採用密簾,春秋用疏簾。蘭花在乾旱季節,每天傍晚須在場地噴霧,藉以降溫增濕。高溫季節還需噴灑葉面,但霧點要細而勻。這樣葉面濕潤,促進生長,葉子也光亮、清鮮。
蘭花可以淋小雨,忌連續下雨或暴雨,否則易爛心、爛葉,所以半夜有雨也應起身遮蓋。多雨的天氣注意觀察蘭盆內有無積水的現象,發現後立即換盆,改變盆土的透水性。
盆土的干濕程度是澆水的直接依據。可以用手觸摸和觀察盆土的干濕來決定澆水量。表土已干,下面的土尚微潮,這時就可以澆水。不可等盆土完全乾了再澆水,尤其在夏季,這樣對蘭花的生長會造成影響:一般表土尚潮濕,則可再遲l-2天澆水。澆水不能硬性規定幾天澆1次或每天澆1次水,最好的澆水時機是盆土出現干而不燥的時候。澆水時間,一般講來,春秋二季宜在早晨進行,盛夏炎熱期間應在日出之前或日落之時為宜,初冬和早春時期可在日出當頂,氣溫稍暖後澆水。進房過冬期間,必須在晴天中午前後澆水,但必須注意:避免沾濕葉面或侵入葉鞘內。
周年澆水程度,應根據季節氣溫高低,盆體大小,品種特性,因地制宜。我園藝蘭先輩們所說:「春喜潤,夏秋喜微潮,冬須潤中帶干」,充分說明了蘭花在不同時期內對干濕度要求的道理。
蘭花施肥以量少、稀薄、勤澆、適時為原則。初春盆蘭出房後,約在「清明」前後,選擇天氣晴和之日,先對沒有花蕾的蘭花澆肥一次,以稀薄為主。間隔半月余,再施一次。凡開過花的,可在盆底放些腐熟沉澱物,再加蓋泥層把根系座上栽植,這樣在當年不必再施肥了。在幼芽和新根萌發時期,要求養分較多,如不給予適當施肥,日後破土子草和展開新葉變得瘦弱,且不易生花,或影響明年生長和花朵大小。白子草出土前開始施肥到立秋停肥,每隔半月至三周施一次,掌握薄肥多施的原則。蘭花施肥後第2天必須澆水,以防濃度不當有傷蘭根,俗稱「回水」。施肥應在早晨或晚時進行,如盆面表土稍實,可將盆表土輕輕撥松,切忌碰傷蘭根。施肥時還要看盆大小,葉叢老、嫩、葉束多少,葉色深淡,靈活配製濃度,控制施肥量。凡屬素心瓣蘭花,一般不宜過肥,否則不易生花。施肥後如發現葉色發黃,葉尖焦黃現象,說明用肥過多或過濃,應立即翻盆換土,停止日後追肥。如葉片質薄色淡,這是缺肥現象,可適當增加追肥次數或增加濃度。施肥時盡量避免灌入葉鞘或濺及葉面,尤其在新葉上沾污後,更易
H. 怎樣種植蘭花,需注意哪些要點和事項
栽培要點(1) 花盆 蘭花的根系比較發達,根據蘭花的疏水通氣的習性要求,蘭花所選用的花盆與一般的花盆相比,較為特殊。應選用質地粗燥、美上釉的、底邊多空、有盆腳的「蘭花盆」養「蘭」較好。(2) 土壤 蘭花種得好不好,關鍵在於用土。蘭花是半氣根性花卉,必須用含有腐殖質、透氣性好的酸性土壤。山區生長蘭花的山泥,栽培效果較好。蘭花土也可以自己配製,方法是用砂質壤土70%,粗粒狀的腐殖質土30%。摻合後,堆放三年以上才能使用。 (3) 上盆 新從山上挖來的野生蘭花新根未發,斷根較多,先要清去根部泥土,用清水洗干凈,剪去枯葉和干焦葉梢。對染有病蟲斑的葉片,應毫不留情的把病斑剪去。此外,還要剪去腐爛、枯黃的老根。如果蘭花無完整植根,則應保留無根尖的老根和根芯。最好將蘭株用600倍液的「可殺得」或「殺毒礬」或醫用「青黴素」、「鏈黴素」混合,每瓶針劑葯粉溶於2.5千克水,配成的溶液浸泡兩小時,然後撈出洗凈。在陽光下晾乾蘭根,可以激活蘭株的生命力,使蘭根變軟,便於理順,不易折斷,便於上盆。為防止曬干時蘭葉受干,可以將蘭葉遮陽,一般有2個小時左右的光照即可。待光照至蘭的根部微白色時,用利刃將連在一起的苗株分開,拆去過多的無葉假鱗莖,因為有些無葉的假鱗莖,使根本不會發芽的。一般的做法是:對一二株連體的苗株,植選留1~2個新鮮的假鱗莖。三株以上的連體苗株,無論有多少個無葉假鱗莖連生,均應全部掰開,分開處理。切口處可塗上草木灰或硫磺粉防腐。然後,按葉子的長短,分別整理放入盆內。蘭盆的底孔要墊約四分之一的大木炭,先放粗土,在放少量細土。栽種時蘭的根部要散開,加土時花盆要搖動數次,深度以接近葉子基部為好,盆面的土要略微拱起一點、稍緊一點,以使得蘭花的根部貼緊泥土,便於發芽生長。花盆的表面可以放一些小浮石或地絨草,用以保濕。然後分幾次澆透、澆足水,放在陰涼、通風處。過五留天以後,將蘭盆移到半陰半陽處培養。 (4) 換盆 蘭花換盆和引種,以秋涼至10月小陽春為最好。因為此時,當年新株已基本發育成熟,尚未休眠,這時換盆所致的創傷較容易恢復,對翌年的發芽和開花影響較小。蘭花兩年需換一次盆,早換盆、勤換盆對蘭株生長不利。有些用小型「蘭花盆」培植的蘭花,植株生長良好,蘭苗達六苗以上的時候,一年就應該換一次盆。對於那些長勢不良、葉尖干焦嚴重的蘭花,可能有爛根,也可能土質不能適應。這時都應及時換盆。應急換盆,隨時都可進行,但必須注意換盆後的保暖和保濕。(5) 澆水蘭花是陸生植物,喜潤惡澇。許多初養者,生怕其缺水,結果澆了過多的水,硬是把蘭花的肉質根給爛掉了。土培蘭花的澆水原則是「寧干勿濕」,只要保持蘭花土有些濕氣就行。對於無土栽培的蘭花則相反是「寧濕勿干」。蘭花對水分的要求不高,宜干不宜濕。在1月和2月份,每周澆一次水;在3月和4月份,每3~4日交一次水;5月份,每2日澆一次水;6月份,每日澆一次水;7月和8月份,每3日澆一次水;9~12月,從每日澆兩次水逐漸減少為每周澆一次水,並注意不要淋雨。蘭花宜使用河水、泉水、井水澆灌。如用自來水則應放置一段時間後,待其水中氯氣釋放後方可使用。一般澆灌蘭花的水質,酸鹼度宜在PH值5~6為好,可在葯房買到酸鹼試紙來測試水質。對酸度不足的,可在水中加些食鹽米醋,來加以調整。蘭花澆水很有學問,誰宜在盆邊澆灌為佳。夏季宜在清晨或傍晚時澆水,忌在中午澆水,澆水量不可過大。一般每周澆一次水,夏天每周澆兩次水,澆水多會導致蘭花根部病蟲害。特別在連綿陰雨的天氣,盆土宜干不宜濕,干盆有利於蘭花抽生新葉。(6) 光照3~4月上中旬蘭花可以對曬陽光;4月份下旬起,上午九點以後,不宜多曬太陽;春蘭每天照曬兩小時即可,6~9月每天要提早遮陰。10月以後可以推遲遮陰。(7) 溫度蘭花較耐寒,除冰凍天以外均可放在室外過冬。一般室外氣溫在2~3℃時,應即時將蘭花搬到室內。夏天氣溫高,乾旱季節要適當對蘭花噴霧以降溫保濕。(8) 施肥新種的蘭花,要等七長出2厘米長的新根方可施肥,一般新根在長2個月左右,有的人主張培植1~2年方可施肥。蘭花的肥料可以自己配製,方法是用草木灰4份,豆餅10份,骨粉6份,混和拌勻後,存於容器內分次加水,經一年發酵後,稀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