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語文荷花導圖

語文荷花導圖

發布時間: 2022-09-15 20:32:57

荷花的思維導圖怎麼畫

荷花的思維導圖怎麼畫

荷花的思維導圖,從花蕾到綻放:

Ⅱ 小學語文《荷花》教學設計

《荷花》是一篇經典美文,為了不破壞它的整體韻味和美感,我設計的第一課時重點是學習生字詞,初讀課文,第二課時重點是理解、積累和運用。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小學語文《荷花》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參考!

教材分析:

本單元所安排的課文學習都是與生活相緊密聯系的切合於生活實際,即寫景,又透露出情,很好的做到了人與自然的情景交融。讓學生在接觸自然感悟自然地同時,能夠更加的熱愛生活熱愛自然。荷花這篇課文是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比較經典的一篇記敘式寫景課文。本文寫了作者葉聖陶爺爺在公園的荷花池邊觀賞荷花並展開想像的事。作者寥寥400個字,把滿池荷花的美表現得淋漓盡致,同時也表達了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作者因景美而入情,以情深而觀景,由景入情,情景交融,不僅寫出了荷花的豐姿,而且突出了荷花的神韻,使讀者既賞心悅目,又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設計理念:

三年級學生思維活躍,求知慾強,樂於表達,但他們的生活經驗有限,對文中描繪的荷塘美景,僅憑想像難以深刻感受,需要教師提供直觀的圖像幫助理解。

教學目標:

1.通過看圖學文,引導學生感受荷花的美,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並啟發學生展開想像,加深對美好事物的情感,發展學生觀察,想像的能力。

2.通過朗讀、書寫指導會讀寫、理解本課中的生字詞語,並能流暢的,正確的,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通過閱讀和思考,理解文章的結構層次,訓練學生有條理的表述能力。

教學重點:

學會本課10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教學難點: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大意,理清文章脈絡。

教學准備:

【先學提綱】

1.通讀課文,讀准字音,讀順句子,遇到不認識的字和比較長的句子多讀幾遍。

2.圈出不理解的詞語和疑難的句子,練習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

3.默讀課文,邊讀邊想文章可以分為哪兩個部分。

學情分析:

本文的語言頗有特色,學生學習文章之後,很多學生都會學以致用,遷移到對其它花卉的描寫中。緊扣文章的語言,有效地理解語言、積累語言、運用語言,努力讓「這一池荷花」由「紙上畫」變成「活的畫」。

教學過程:

一、設境激趣觸發美

(一)謎語導入揭示課題

1.同學們,老師要出一個謎語考考大家,比一比看誰最聰明。

出示課件:美麗小姑娘,立在水中央,身穿白襯衫,綠裙水上漾。

引出課題,板書課題——荷花。

【設計意圖:謎語導入,吸引學生的注意,激活學生的思維,帶領學生進入課堂學習。為下面的學習作鋪墊。】

(二)圖片展示形象感知

1.簡介荷花

從古至今,荷花因為「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潔品質深受人們喜愛,描寫贊美荷花的詩文數不勝數,我國古代偉大的詩人屈原、李白、蘇軾等都曾吟誦過荷花。人們稱荷花為「花之君子」。今天,我們來一起學習《荷花》這篇課文。(課件)

2.展示荷花圖

你們見過荷花嗎?

(播放荷花圖片)能用一個詞語來形容一下你所看到的荷花嗎?

預設1:美麗的荷花、漂亮的荷花,潔白的荷花,粉紅的荷花

說的很貼切,能不能用一些更優美的詞語或是成語來形容呢?

預設2:惹人喜愛的荷花、亭亭玉立的荷花、千姿百態的荷花、潔白無瑕的荷花、爭奇斗艷的荷花

你們的詞語寶庫真豐富。

3.引導過渡

荷花真美呀,美得同學們無法用語言來形容,著名作家葉聖陶爺爺也特別喜歡荷花,他還用優美的文字描述了公園里一池美麗的荷花,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葉聖陶爺爺的這篇《荷花》,看看葉爺爺能給我們帶來怎樣的美好享受?

【設計意圖:現實生活中學生可能沒有仔細的去觀察過荷花,對於荷花的印象比較模糊,用圖片的方法呈現荷花,用直觀的視覺感受喚醒學生的記憶,帶領學生去感受荷花的美。】

二、人文對話探尋美

(一)初讀感受美

請同學們先盡情的朗讀課文(出示自讀要求)

要求:

(l)遇到生字多讀幾遍,讀准字音,看清字形。

(2)把句子讀通順。

(3)畫出不認識、不理解的字詞。

「讀」是我們學習語文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古人說,讀書時應該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我看,你們今天就達到了這個要求,相信這些詞語也一定難不倒你們。

1.檢查自讀情況:

(1)出示詞語

挨挨擠擠蓮蓬花骨朵兒飽脹翩翩起舞舞蹈昨夜好夢破裂一幅

開火車讀

請同學們當一回小老師,仔細看看,這里哪些字的讀音我們要特別注意的?

正音

「蓬、脹、夢」是後鼻音。「昨」是平舌音。

「骨」有兩種讀音,課文中讀第一聲,「花骨朵兒」「眼睛骨碌一轉」也讀第一聲

但是「骨頭」「骨肉相連」讀第三聲。(板書骨的兩種讀音)

你們的提醒對於其他同學們來說十分有幫助。帶著這些注意點,一起來將詞語讀兩遍。

2.指導書寫

(1)顯示生字

學習語文,不單要會讀,還要會寫,並且要寫好看。「字如其人,如其學,如其才,如其志」,寫字反應的'是一個人的修養,寫字寫的漂亮給人大氣,儒雅的感覺,讓人眼前一亮。這些字如何將它們寫正確寫漂亮,就需要我們去分析它們的結構以及組成。選擇一個你最喜歡的字,說說看你有什麼好方法去記住它?

預設1:「擠」左右結構,提手旁加一個整齊的奇,左窄右寬。

預設2:「蓬」上下結構,草字頭下面加上「逢」,草字頭要把下面的「逢」蓋住。

預設3:「骨」注意其筆順。

預設4:「脹」左右結構,月字旁加一個「長」,左窄右寬。

預設5:「裂」上下結構,「衣」字底,上面一個「列」,下面一個「衣」,「衣」字一橫挨著橫中線書寫。

預設6:「幅」左右結構,巾字旁,祝福的福把視字旁變成巾字旁,左窄右寬。

預設7:「翩」左右結構,羽字旁,扁加羽,左右等寬。

預設8:「蹈」左右結構,足字旁加「舀」,左窄右寬。

預設9:「昨」左右結構,日字旁加「乍」,左窄右寬。

預設10:「夢」上下結構,夕字底,上林下夕。

學字期間,學生用鋼筆給生字描紅。

【設計意圖:通過抓住生字容易讀錯寫錯的地方加以強調,教會學生記住生字以及寫好字的方法。】

3.指導朗讀

解決了文中的「攔路虎」,把詞語放進課文,是否可以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做到不多字不破字呢?請同學分自然段朗讀,其餘同學仔細聽如有錯誤給予糾正。

生讀生糾正。

預設1:聲音響亮,語氣流利。

預設2:不怕失敗,反復糾正,精神可嘉,值得表揚。

預設3:聽你的朗讀是一種享受,你不但讀准了音,而且讀出了情。

預設4:誰能一字不差的讀下來?

預設5:老師聽到了,可是其他同學好像沒有聽的很清楚,誰能讓所有人聽清楚?

4.能力提升

課文會讀了,文中還有哪些詞語你是不理解的嗎?提出來我們一起解決。

下面一個小練筆相信也一定難不倒聰明的你們。

課件出示:我能填

1形容荷葉長得很密,互相擠在一起。()

2沒有開放的花。()

3形容舞姿輕快優美。()

4完整的東西出現裂縫。()

5隨著風的吹拂在擺動。()

【設計意圖:通過上下文引導學生理解部分較為復雜的詞語,夯實基礎。】

(二)細讀品味美

1、把握文章主旋律順清脈絡

解決了生字詞,理解了詞義,現在讓我們一起美美地讀一讀葉聖陶爺爺的這篇《荷花》。

讀完了課文,你覺得葉聖陶爺爺筆下的荷花給你的一個最大的感受是什麼?請用一個字來概括?(美)

快速瀏覽課文,找找看文章寫了荷花的什麼美?(氣味,形狀,姿勢)(板書)

你們讀課文真仔細。請你找找看寫荷花味道美,形狀美,姿勢美的分別是哪幾個自然段。

1第一自然段:氣味美(聞到清香)

2第二自然段:形狀美(觀察形狀)

3第三自然段:姿態美(欣賞姿態)

這三個自然段是作者站在荷花池邊干什麼?用三個字概括。(看荷花)

面對這么美的一池荷花,作者僅僅這是這么看著嗎?快速瀏覽第四自然段,他還幹了什麼?

4第四自然段:(想像情景)

過了好一會兒,作者意識到原來他不是荷花而是在?(看荷花)

5第五自然段:(回到現實)

所以第二部分我們可以用三個字來概括就是?(想荷花)

2、精選課文一部分品讀感悟

文章敘述清楚、描寫細膩、抒情熱烈,脈絡清晰,層層深入,生動形象地展示了荷花之美,把作者熱愛荷花、熱愛大自然的情感一步步展現在我們面前。認真讀讀課文第一自然段,從第一自然段中你讀到了寫什麼?

①出示句子「一進門就聞到一股清香」

「一進門就聞到一股清香」說明了什麼?

用「一......就......」造句。補充句子

②出示句子「我趕緊往荷花池跑去」

「我趕緊往荷花池跑去」說明了什麼?

老師彷彿已經透過文字聞到了荷花的清香。誰來讀好這一自然段?

預設1:通過你的朗讀,讓我感受到了荷花清香的濃郁。荷花的氣味美。

【設計意圖:通過提問,引導學生有序思考,並在此基礎上啟發學生梳理課文的脈絡,迅速地把握課文結構和主要內容】

三、課堂小結

那作者筆下荷花的形狀和姿態究竟有多美呢?作者把自己想像成一朵荷花在干什麼呢?我們留到下一節課再來學習。最後讓我們再來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帶著想像走進荷花的世界。女生1、2小節,男人3、4小節,第5小節一起讀。

四、布置作業:

《習字冊》

【板書】

荷花

擠蓬骨脹裂幅翩蹈昨夢

骨gǔ(骨頭)

骨gū(骨碌一轉)

Ⅲ 三年級上冊第三課荷花的思維導圖怎麼畫

在課文第二自然段中畫的圓形,代表:大圓盤。第三,第四自然段圓圈裡貌似幾朵花,代表:一池荷花。兩隻眼代表:看看。
製作一幅思維導圖是需要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和創造力的,同樣的,制圖的時間也取決於個人能力,你是否能快速在內容中找到適合的關鍵詞,你是否能把一串的文字省略成最少的文字,又或是一個小插圖,一個符號就能代替。雖然做一幅思維導圖是要用點時間,但是這用的時間不白浪費的。因為在製作導圖過程,你就相當於給大腦增強了記憶。而且運用了思維導圖後,會對內容記得更牢更深刻。熟話說得好,熟能生巧嘛。

Ⅳ 荷花的結構

形態特徵 :
荷花地下莖(藕)橫生於泥中,成圓至橢圓形,節上生不定根和側芽,節間肥大,其中具多條氣腔。莖上還有許多細小的運水導管,導管壁上附有增厚的黏液狀木質纖維素,具有彈性。在葉柄、花柄上也有氣腔,運水導管和木質纖維素,具與地下莖聯通。藕的頂端具頂芽,萌發後抽出白嫩細長具節的藕鞭,鞭的末端長出新藕,稱為主藕,一次分枝稱子藕,二次分枝稱孫藕。葉分三種,種藕最初長出的葉稱錢葉;最早從藕鞭節上長出的幾片枝稱浮葉;繼而長出挺水葉,為立葉。三種葉在出水前均對折捲成雙筒狀緊貼葉柄,統稱卷葉。葉近圓形,盾狀全緣,葉表具角質,乳頭狀突起。花單生,兩性;萼片綠,多早落;花蕾桃形,色暗紫、玫瑰紅或灰綠;花型有單瓣(15-20枚。)、復瓣(21-50枚)、重瓣(51-100枚)、重台(花瓣100餘枚,雌蕊瓣化)、千瓣(花瓣2000枚以上。雌雄蕊全部瓣化)等。花徑最大可達30cm.最小僅6cm左右。花色有紅、粉、白、淡綠、黃、復色、間色之分。蓮屬植物僅兩種;荷花(中國蓮)分布在亞洲、大洋洲,以我國為中心;黃荷花(美國蓮)分布在北美,以美國東北部為中心。

http://www.travelblog.com.tw/pages/travels/travels.asp?id=606

Ⅳ 荷花課文是按什麼梳理歸納寫的

本文是葉聖陶先生的一篇散文,講述的是作者到公園看到荷花池中的荷花美景而產生了聯想。
本文是沿著觀賞荷花——變身荷花——又回到現實的線索來展開。

Ⅵ 《荷花》課文分幾部分每個部分主要寫了什麼課文所表達的中心思想和主旨分別是什麼文章開頭結尾作用

《荷花》課文分為兩部分:

第一部分(1-3自然段)

講述的是作者看到滿池荷花是的景象,荷葉、荷花、花苞錯落有致、層次分明雖繁密但卻不冗亂。細節刻畫也很到位,一句一句的讀著文章,彷彿有一隻大筆隨著文章在你的面前描繪出了一幅清新脫俗的水彩畫一般。

第二部分(4-5自然段)

作者從觀賞荷花而漸漸入迷,彷彿自己就變身成為了一朵荷花。隨著作者自己變身為荷花,描寫的角度也發生了轉變,從剛才的一個旁觀者的角度變為整個荷花池中眾多荷花的一員,感受的又是另一種情趣——「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

中心思想:

《荷花》是一篇狀物寫景的散文,生動細膩地描寫了公園里一池美麗多姿的荷花和「我」欣賞荷花時的細膩、真切的感受,抒發了作者對荷花、對大自然的熱愛與贊美之情。

Ⅶ 小學語文《荷花》說課稿

人教版小學語文《荷花》說課稿

「說課」有利於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也有利於提高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因而受到廣大教師的重視,登上了教育研究的大雅之堂。下面是我為你帶來的人教版小學語文《荷花》說課稿 ,歡迎閱讀。

19世紀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形象地指出:"一個真正的教師指點給學生的不是己投入千百萬年動盪的現成的大廈,而是促使他們去做砌磚的工作,同他一起建造大廈,教他建築。"我國教育家葉聖陶也曾指出:"教師教任何功課,『講』都是為了達到用不著『講』,『教』都是為了達到用不著『教』。"國內外教育家的精闢論述,強調了教師要引導學生入知識之門,帶領學生上科學之路,教會學生如何學習,讓學生一輩子受用。如何改革課堂教學,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去獲取知識,運用知識呢?下面就《荷花》第一教時,談談我的粗淺見解。

一、教材分析

《荷花》一課,是省編義務教育五年制第六冊第六單元的第二篇課文。是一篇寫景抒情的文章。課文寫"我"在公園的荷花池邊觀賞荷花並展開想像,贊美了荷花的美麗。再現了如詩如畫的大自然美景。全文共五個自然段。作者以觀察的程序為線索敘寫。課文內容可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1—3節),寫的是作者從看荷花的角度,對荷花進行直接記敘描寫。作者由『"聞"到"清香",來到荷花池邊。乍看荷花,有的"初放",有的"盛開",有的"含苞欲放。"再細看,那亭亭玉立的荷花姿勢各不相同。接著通過假設"一大幅活的畫",圍繞一個"活"字,展開想像,轉入對荷花動態的描繪,這是課文的第二部分(4—5節)。作者從想像的角度,對荷花進行比喻性描寫。進一步描繪了荷花的美麗。課文作者因景入情,以情觀景,情景變融。不僅寫出了荷花的豐姿,而且寫出了荷花的神韻,佼讀者既賞心悅目,又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因此,這篇課文的教學,根據三年級學生形象思維較發達的特點,要充分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進行美的教育。同時也要緊扣教材第六單元的訓練重點,練說自然段的大意,學寫總分段式的一段話。

二、教學目標

根據大綱要求,三年級階段著重進行段的訓練。第六單元的閱讀訓練重點是用"誰"、"怎麼樣"的句式概括自然段大意。學會用總分的方法寫一段話。課文第二自然段就是用總分方法寫的一段話,教學時可作學法遷移,安排學生練筆。圍繞教材和單元的特點《荷花》第一教時可設定如下教學目標和重、難點。

教學目標:1.自學為主學會本課的8個生字,理解6個新詞的意思。

2.按提示分析指定的句子。

3.理解並概括1、3自然段的大意。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背誦第二自然段。

5.初步了解荷花的美麗、感受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概括1、3自然段的大意。

教學難點:理解荷花開放時的種種姿態,體會荷花的美。

三、教程設計及指導思想

(一)激趣導入

一堂新授課,導語的設計至關重要。所謂"萬事開頭難"也就是這個道理。富有情趣的導語,就像師生之間架起一座溝通心距的橋梁。通過橋梁,師生的心拉近了,正如俗話所說的"良好的開頭,等於成功的一半。"《荷花》一課的導入,可用謎語激超:"一個小姑娘,長在水中央,身穿粉紅衫,坐在綠船上。"也可用回憶舊知法導入。即讓學生回憶三冊27課《學畫》,王冕畫的那池荷花,"花瓣上清水滴滴,荷葉上水珠滾來滾去。"如此激趣導入新課,學生的聽覺、思維、想像,"多頻道"運作,情緒一下於被調動起來了。形成了"未成曲調先有情"的良好的課堂基調。

(二)初讀課文,理情思路

初讀課文,除了掃清文字障礙,還要對課文內容建立"框架結構"的認識,訓練學生的整體思維能力。從全局出發了解全貌,把握文章的脈絡,體現"摯領一頓,百毛皆順"的教學思想。

1.自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教師檢查:

a.哪些字容易讀錯,該怎麼讀?

b.哪些字容易寫錯,怎麼記?

c."蓬"、"骨"的結構。

2.課文寫了荷花的哪幾方面?

幻燈題檢查:作者寫了荷花( )、( )、( )和自己的( )。

(現今社會知識繁多,書籍如海。速讀課文留下整體的感知,為今後瀏覽式閱讀習慣的養成打基礎。)(三)深讀悟情,學法遷移

當前課堂教學的最顯著的特徵之一,便是信息量的傳輸吞吐非常活躍。如果說"講述"是信息的單向傳遞,那麼"談話"也不過是信息的雙向傳輸,而"討論"卻是信息多向、立體的傳輸。教師在確定教學方法後,組織討論的藝術,起著十分重要的主導作用。因為通過討論,可讓學生在自主的情況下學懂課文寫了什麼,怎麼寫的,為什麼這樣寫。進而從讀學寫,水到渠成,訓練技能,形成學力。

1.第一段課文。

a.思考:哪些詞語可以看出荷花的清香吸引人?

b.這些詞語的朗讀語調該怎麼處理?請你讀讀。

c.放手讓學生評價,指名再讀、學讀、齊讀。

d.做作業本第5題。

e.為什麼選這一句?

深讀課文與初讀課文相互照應,訓練學生注意學習的前後聯系,抓住主要內容概括大意,學練結合,鞏固學習成果。避免學生像小猴於下山,"那樣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2.第二段課文。

a.過渡:荷花的清香誘人,它的形態也的確引人入勝,同學們請看掛圖。教師以圖激情,讓鮮明的圖畫,激起學生思維活動的又一次高潮。

b.圖文對照,自由默讀。用~~~標出這一段的總起句。用( )標出荷花的各種形態。

c.學習寫荷花的句子。

(a)學習寫花骨朵的句子。

①讀這句話,感覺怎樣?

②通過哪些詞表現的?

③請你讀讀這一句,評一評,再讀,師讀,生讀。

④總結學法:整體感知——抓重點詞——品讀悟情。

(b)學法遷移,半扶半放學習寫荷花"才展開"和"全展開"的句子。

d.學法遷移,放手學習寫荷葉的句子。

e.討論寫荷花為什麼先寫荷葉?討論的目的是啟發學生懂得花如此嬌艷動人,離不開綠葉的襯托,正因為有荷葉的"挨挨擠擠"、"碧綠"、"大"、"圓",才有千姿百態,生機蓬勃的荷花。作者寫花前對荷葉的描述,埋著伏筆,這正是作者布局謀篇的匠心所在。

f.師,男、女生,分讀總起句,及寫花、葉的句子。

g.指導背誦第二段課文。

在反復品讀欣賞後,荷花的美躍然紙上,呼之欲出。圖文對照,學生不禁由衷地感嘆,"真是景如圖,畫如景啊!"學生的情感達到了高潮,教師對於句序略加指點,自然能熟讀成誦。由讀到背,水到渠成,順理成章。這一背誦環節,不僅加深了學生對課文語言文字美的品味,而且促進了學生對優美語匯的積累、內化。

3.第三段課文。

a.過渡:荷花的`形態引人入勝,值得觀賞,荷花的美姿更有迷人的魅力。這一段課文的學習,老師要讓同學們運用剛才學到的學習方法自學,再在四人小組里展開討論,然後選代表匯報。此項自學安排,意在鞏固學法。

b.著重討論"如果把眼前的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畫,那畫家的本領可真了不起。"因為作者被眼前這池荷花陶醉了,覺得荷花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所以當它是一幅活的畫。

c.以陶醉的語氣感情朗讀這一段。

d.用"白荷花"概括這段大意。

e.用書上這段的開頭句作總起,用上"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學寫荷花的姿勢。根據單元訓練重點,變式進行學寫遷移。豐富學生的想像,積累語言,掌握段的寫法,使教學融為一體,做到教練結合,有利於促進學生各種感觀的調配使用,達到教學最優化。

4.總結課文。

今天這堂課,你們學到了什麼?俗話說:"編筐編簍,全在收口".課文總結,在課堂教學中地位不可低估。通過總結,能促進學生對一堂課的教學進行梳理,提綱挈領,抓住重點,儲存信息,鞏固記憶知識。有利於兒童抽象思維能力的培養,為高一年級的學習打下基礎。

5.課外練習。

用總分法寫一種花。

四、課堂設計的特色

1.教學從整體到具體,再回到整體,思路清晰,脈絡分明。

2.抓住作者寫荷花荷葉的精妙之筆,咬字嚼句,反復品味,不僅讓學生欣賞作者遣詞造句落筆的生動准確,而且通過遷移學習,訓練了學生的文字表達能力。

3.多法品讀,內化語言。對於文質兼美的文章,抓好讀的訓練是最好的教學手段。因為文章的"美"是學生通過多種讀法品味出來的。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能使學生陶醉,產生共鳴,也只有熟讀才能成誦,把課文里一個個句式,一種種規范的語言內化為自己的語言。

4.教學中學路分明:從撫——領——放。全體學生在課堂上始終保持自主、積極、主動的活動。耳聽、眼看、口讀、腦想、手寫,"全頻道"運作,"多功能"協調,"立體式"展開。

他先按照慣例向聽者概括陳述所說課的主要內容、中心,分幾個部分,每個部分主要講什麼,再聯系單元訓練的重點,說明所說課文在整個單元的語言文字訓練中所處的地位及其作用。然後提出課文的教學目標,接著陳述自己為了實現教學目標,計劃分幾個課時進行教學,各個課時分別完成哪些教學任務。這些內容說得清楚、明白、有條有理,而且把該說的都說了,完全符合說課的要求,真正做到了內容的系統性、敘述的條理性。在說完以上這些內容以後,趙老師用"下面,我著重講我第1課時的教學"一句話,將說課從說整篇課文轉入所說課時課文的教學。十分簡潔、自然。在下面部分,趙老師依次說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難點,說教法、學法,說教學過程設計,最後說板書,也同樣把該說的內容都說,而且同樣說得清楚、明白、有條有理,做到了內容的系統性和敘述的條理性。不僅如此,陳述的內容,有詳有略,該詳的詳,該略的略了,從而突出了教學過程這個說課的重點和中心。如果我們集中分析一下教學過程,也可以發現趙老師設計的這個教學過程言簡意賅,的確切實可行。

在教學過程中,有聽、有說、有講、有寫、有練,訓練形式多樣,而且始終注意緊扣教學目標和根據教材的特點來組織教學活動。她讓學生讀課文感受荷花的美,聽錄音品味荷花的美,再通過練習,加深對荷花美的印象,從而使學生得到美的陶冶,培養了愛美的高尚情趣。

總之,趙老師的說課是成功的,按說課的標准進行評價,也應當說是一堂好課。如果還有什麼可以改進的話,那麼,一是在轉入說自己第一課時教學的時候,還可以插進去再分析一下該課時的教材(上面的教材分析,是從教材的整體角度去分析的,整體的分析,不能代替局部教材的剖析);二是教學過程中的有些內容應該具體一些,如"總結"說課中雖說了總結的方法,但沒有說總結的具體內容,"測試",也只說了測試的好處,沒有說具體怎樣測試和測試什麼,這些都使聽者難以判斷說課者安排的總結、測試到底好不好,好在哪裡,以及到底有沒有價值,有沒有必要,從而影響了整個教學過程的說課效果。再者,板書設計,趙老師是把它當作附錄附註在後面的,而且解釋也只有幾句話,這是不妥當的。因為板書也是說課中的一個重要內容,說課一定要說板書,則不僅要求說內容、特點,而且還要說如何使用板書等等。總之,好的說課,連細節也應注意規范,因為細節其實不細,它同樣關聯著說課的整體效果。

;

Ⅷ 荷花的構造是什麼樣的(我要圖)

荷花的生長結構:

(8)語文荷花導圖擴展閱讀:

荷花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根狀莖橫生,肥厚,節間膨大,內有多數縱行通氣孔道,節部縊縮,上生黑色鱗葉,下生須狀不定根。

葉圓形,盾狀,直徑25-90厘米,表面深綠色,被蠟質白粉覆蓋,背麵灰綠色,全緣稍呈波狀,上面光滑,具白粉,下面葉脈從中央射出,有1-2次叉狀分枝;葉柄粗壯,圓柱形,長1-2米,中空,外面散生小刺。花梗和葉柄等長或稍長,也散生小刺;葉柄圓柱形,密生倒刺。

荷花的生長習性

荷花是水生植物,性喜相對穩定的平靜淺水、湖沼、澤地、池塘,是其適生地。荷花的需水量由其品種而定,大株形品種如古代蓮、紅千葉相對水位深一些,但不能超過1.7米,中小株形只適於20-60厘米的水深。

同時荷花對失水十分敏感,夏季只要3小時不灌水,水缸所栽荷葉便萎靡,若停水一日,則荷葉邊焦,花蕾回枯.荷花還非常喜光,生育期需要全光照的環境。荷花極不耐蔭,在半蔭處生長就會表現出強烈的趨光性。

Ⅸ 小學語文《荷花》公開課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那麼問題來了,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小學語文《荷花》公開課教學設計範文(精選3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語文《荷花》公開課教學設計1

教材分析:

《荷花》一課是浙教版小學《語文》第六冊第八單元的第二課。本文先從正面(1至3自然 )對荷花的香味、形狀和姿態等作了生動的描寫,隨後用側筆(第4至5)自然段)通過作者自己的感受、想像進一步表現了荷花的動態美和我對荷花的贊美,虛實結合,寫出了白荷花美的極致。

本文的訓練重點是學會概括一段話的主要意思。課文第3、4自然段段意的概括有一定的難度,課後題4以把句子補充完整的方式進行訓練,較適合學生現有的水平,的以,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應該根據學生現有水平和已有的能力,採取靈活有效的方法。

本文第2自然段中圍繞哪一句話來寫新老教材有一定的出入。我認為新教材中的教材分析有一定的說服力。第2自然段不能簡單地理解為一般的按總分結構來寫的,而要從分析4、5、6三句話圍繞哪一句話來寫的進行分析,指導學生理解是圍繞白荷花在這些大圓 盤之間冒出來。來寫的,寫出了三種不同形狀的荷花。再進行荷葉的分析。

教學目標:

1、了解荷花的美麗,感受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學會本課9個生字,理解8個新詞的意思。

3、能按要求把句子補充完整,能按提示分析指定的句子。

4、能按提示概括第3、4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5、能背誦課文第2、4自然段。

教學重點:

1、初步學會概括自然段段意的方法。

2、在朗讀中體會荷花的美麗。

教學難點:

第4自然段意的概括。

教學准備:

1、課前請美術老師指導學生進行荷花的圖畫。

2、投影儀、小黑板等。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第1——3自然段,初步感受荷花的美麗。

2、學習生字新詞,練習概括1——3自然段的段意。

3、在課文的學習中結合繪畫,培養學生表現美的能力。

教學重點:

1、初步學會概括自然段的段意。

2、在朗讀中體會荷花的美麗。

教學 難點 :

在朗讀中體會花荷花的美麗。

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題。

我們學過的古詩很多,誰能背背已學過的古詩。對於已學的古詩中我們能不能背一首描寫荷花的古詩。

1、出示荷花圖。設問:小朋友,你們看了圖上的荷花有什麼感受?同學們想不想用自己的`畫筆畫出今天我們要學的古詩呢?

板書課題。

二、初知課文內容。

1、聽課文錄音,說說課文哪幾個自然段直接在寫荷花的美麗。

2、聽清課文中生字新詞的讀音。

三、檢查

1、自學課文,讀准課文中的生字和新詞。

挨挨擠擠 蓮蓬 花骨朵 飽脹 破裂 姿勢 翩翩起舞 舞蹈

以最快的速度記住自已認為最難的字詞,說說自己是怎樣記住的。(蓮蓬、舞蹈重點詞語來講解。指導學生在圖中找一找蓮蓬 ,說說字的結構,指導書寫。)

2、說說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

3、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直接寫荷花的美麗?

四、學習課文第1——3自然段。

我們學習畫畫,首先自己要有一個整體的構思,今天的課文已經告訴我們應該從幾個方面來構思。請同學們默讀課文1至3自然段,說說這三個自然段分別從哪三個方面來描寫荷花的特點。(清香、形狀、姿勢)

1、學習第一自然。

(1)齊讀這一段話。思考:這一段話寫出了荷花的什麼特點?這段話中的哪個詞語說明荷花的香氣很誘人?

(2)如何概括這一段話的主要意思。

復習單元學習提示:用什麼,怎麼樣。來概括。(小黑板出示單元學習提示)

練習:(小黑板出示)

A、清早,我到公園玩。

B、我一到公園,就聞到荷花的香味。

C、我趕緊向荷花池跑去。

(3)如果用圖畫來表示清香,我們該如何體現呢?

先聞到了荷花的清香,接下來,我們向荷花池邊跑去,去看一看如詩中描寫的那樣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荷花。

2、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1)教師范讀第2自然段,學生標上句子序號。

思考:哪幾句話直接在寫荷花的形狀?(4、5、6)

(2)寫了哪幾種荷花的形狀?(全開、剛開、末開)

從圖中找出這三種荷花的形狀。

(3)課文是用什麼詞把這3 種形狀連接起來的?(有的——有的——有的)

(4)指導讀

(5)看起來,荷花已經開了不少,而且形態各異,那麼,這三句話是圍繞哪一句話寫的呢?

辨析:

A、荷花已經開了不少、

B、白荷花在這些大圓 盤之間冒出來。

主要是在寫冒出來的形狀,應採用第二句。

(5)理解白荷花在這些大圓 盤之間冒出來。,說說這句話中哪個詞語用得好,好在什麼地方?

引導學生體會冒,寫出了荷葉的茂盛,又寫出了荷花的婷婷玉立。在畫上體現荷花的三種不同的形態。

設問:課文只是寫了荷花嗎?如果我們這樣的圖你認為好看嗎?還應該畫上什麼?課文中有沒有寫到,課文是如何來描寫荷葉的呢?

(6)學習第二句話。

小黑板出示:荷葉挨挨擠擠的,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

找出描寫荷葉又多又密的詞語( ),表示荷葉顏色的詞語( ),寫荷葉形狀的詞是( )。(在理解句子中理解挨挨擠擠詞語的意思。)

(7)這段話主要是寫荷花,為什麼要寫荷葉?(荷葉茂盛,荷花又美;碧綠的大圓盤襯托著雪白的荷花,使荷花更美。)

小學語文《荷花》公開課教學設計2

設計理念:

課文如畫,課堂如詩。依靠錄像、音樂等媒體營造出課文的意境,讓孩子倘佯其中。讀悟結合,邊讀邊悟,熟讀成誦,培養語感,促其積累。讓閱讀過程個性凸顯,使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聽中想像,化語為畫,讀中想像,移情體驗,抓住契機,訓練語言,發展思維,讓孩子獲得審美體驗,讓閱讀教學成為學生、老師、文本之間的積極對話。

教學過程:

一.錄像導入,直觀激趣,進入課文情境。

導語:今天我們將繼續學習葉聖陶爺爺寫的,齊讀課題――《荷花 》。 想不想親眼看看荷花?看之前,老師有個小小的建議,你可以指指點點,可以和身邊的夥伴討論交流,看完後,請你描述一下你最喜歡的那朵荷花。

1、播荷花錄像。

2、描述自己最喜歡的那朵荷花。

二、讀悟結合,突破重點,學習第2小節。

是啊,這么多的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勢,看看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眼前的這一池荷花簡直就是一大幅畫,葉聖陶爺爺筆下的這幅畫是什麼樣的呢?還是讓我們一起來讀讀課文吧。

1、自由讀第2小節,劃出你認為最美的句子,多讀幾遍,說說自己的感受。

2、交流收獲,結合指導朗讀。

a、板畫理解「挨挨擠擠」。

b、換詞,體會「冒」(播白荷花圖片,想像:這些白荷花從大圓盤之間冒出來干什麼呢?)

c、表演品味荷花的三種姿態。

課文中一共描寫了幾種姿態的荷花?連起來讀一讀(師板畫)。

3、指名讀書,其餘同學合上書,用心傾聽,邊聽邊想像畫面。說說你看到了一幅怎樣的畫?

4、根據板畫背誦第2自然段。

三、以演促讀,讀中想像,學習第4小節。

過渡:聽著聽著,想著想著,我忽然覺得自己彷彿就是一朵荷花……配樂范背第四自然段,美嗎?想讀嗎?那就美美地讀吧,可愛的荷花仙子們。

1、指名個別讀。(配樂朗讀,其他學生隨音樂翩翩起舞)

2、數人齊讀,邊聽邊配以動作。

3、語言訓練:

蜻蜓蜻蜓,你剛才跟荷花仙子說什麼啦?

小魚小魚,你剛才跟荷花仙子說什麼啦?

還有,其它的小傢伙都躲到哪兒去了,你不想跟荷花姐姐說些什麼嗎?

4、熟讀成誦。

四、挖掘文旨、擴展廷伸,實踐中求發展。

過渡:過了好一會兒,我才記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哩。看,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勢,看看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畫,那畫家的本領可真了不起,你知道這位了不起的畫家是誰嗎?

1、說說畫家是誰?

2、展示數幅各色荷花圖片,引導學生說說你還有哪些好辦法來誇誇荷花,誇誇大自然。

3、交流。

設計反思:

《荷花》一文語言清新,頗有美感,值得品味與積累。因此,設計時,我以「畫」為線索貫穿整課,扣住課文的第二與第四兩個重點段,引導學生進行品味,直到熟讀成誦。

在設計品讀二、四自然段時,又根據兩段課文的文字特點,採用了不同的方式。在指導學習第2自然段時,讓學生先自讀自悟,在交流反饋中,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藝術地學生品詞品字,並結合進行朗讀指導。做到以讀促悟,以悟助讀,讀悟結合,將讀定位於「精讀與品讀」,從而扎實地訓練學生的語感。依文而作的板畫則成為指導學生背誦該段的線索。

在學習第四自然段時,先以范讀誘情。且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融表演於朗讀之中。積極創設情境,抓住文中的空白之處,展開想像,進行語言訓練,在童話世界裡孩子的童心得以彰顯。在形式多變的朗讀中,學生樂此不疲,背誦也水道渠成。

三、五小節,則成為整個課時的過渡語,在課中反復出現,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銘刻於心,整個設計也顯得自然流暢,渾然一體。

熱點內容
另一朵玫瑰那樣獨特的小說 發布:2025-07-05 17:07:16 瀏覽:408
取名為海棠 發布:2025-07-05 15:17:53 瀏覽:642
白蘭花雕刻 發布:2025-07-05 14:39:49 瀏覽:125
在心中盛開一朵 發布:2025-07-05 14:34:06 瀏覽:418
六指蘭花 發布:2025-07-05 14:15:48 瀏覽:805
插花福州 發布:2025-07-05 14:14:32 瀏覽:726
矮喬木盆景 發布:2025-07-05 14:08:35 瀏覽:706
牡丹花藝作品 發布:2025-07-05 14:07:11 瀏覽:14
花藝WFC 發布:2025-07-05 14:07:05 瀏覽:143
干玫瑰花面膜 發布:2025-07-05 13:47:48 瀏覽: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