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蘭花薊馬

蘭花薊馬

發布時間: 2022-09-13 21:47:55

⑴ 薊馬的生活習性是怎麼樣子的

薊馬以銼吸式口器危害花卉的葉、芽、花等部位。嫩葉被害後呈現斑點,捲曲以至枯死。生長點被害後發黃凋萎,導致頂芽不能繼續生長及開花。盆栽養花中常有薊馬為害蘭花,被害蘭株花蕾有黑斑、萎縮、干癟、脫落,蘭株葉片上有棕黃色表面粗糙、長1厘米左右的銹斑。薊馬也常主要為害小葉榕、垂葉榕,盆景榕樹受害更嚴重。榕樹嫩葉和幼芽形成大小不一的紅褐色斑點、芽梢凋萎,且葉片沿中脈向正面折疊,形成餃子狀蟲癭。嚴重時整株榕樹的幼葉都形成蟲癭,嚴重影響榕樹的觀賞性。成蟲體長1.5毫米左右,體色淡黃至深褐色。六條腿,一對觸角,二對羽狀翅,善飛,銼吸式口器。卵腎臟形,微黃色,半透明。若蟲期共有4個齡期,1齡若蟲白色透明,2齡若蟲淺黃至深黃色,復眼褐色,3齡若蟲觸角分向兩邊,翅芽始現,4齡若蟲淡褐色,觸角向後翻,翅芽伸長達腹部第5、7腹節。薊馬成蟲行動活潑,多數為植食性,是為害花卉的重要害蟲,也有菌食性的。成蟲怕光,白天多隱藏,早晨、黃昏、陰天在葉片、嫩梢、花朵上活動取食。薊馬繁殖量大,一年發生15代以上。薊馬發育繁殖適溫為10~30℃,最適溫15~25℃。高溫乾旱的條件下,成蟲產卵少,孵化率低,初孵若蟲死亡率高。因此薊馬的為害規律是3~4月開始為害花卉,5、6月份最嚴重,7~8月因高溫蟲口數量急劇下降,為害減弱,9~10月又回升。

⑵ 蘭花長介殼蟲是為什麼

危害蘭花的害蟲
1.介殼蟲
介殼蟲是危害蘭花最常見的的害蟲之一。其種類繁多,主要寄生在蘭花的莖干、葉片上,也可見於葉柄和假鱗莖基部的膜質鞘上,呈白粉狀,它們以刺吸式口器吮吸植物汁液為食。危害時輕者使該器官變黃老化,影響蘭株生長,重則成片覆蓋葉面,既消耗養分,又影響蘭株的光合作用,從而使生長發育受阻,不能正常開花結果,甚至出現枯葉、落葉,直到全株死亡。同時介殼蟲侵害後的傷口極易感染病毒,介殼蟲的分泌物,易招致黑黴菌的發生。 介殼蟲的繁殖能力強,一年可繁殖多代。其成蟲有蠟質介殼,一般農葯難以進入,防治比較困難,一旦發生,也不易清除干凈。
防治方法:(1)以預防為主。在購買蘭花時,要保證種苗無介殼蟲,其次由於介殼蟲多在水濕過重而又通風不良時發生,因此,日常管理應特別注意環境通風,避免過分潮濕。 (2)有少量介殼蟲時,可用軟刷輕輕刷除人工清除蟲體,再用水沖洗干凈。(3)採用葯物防治時,在其若蟲孵化不久,尚未形成蠟質殼時進行,採用的農葯可用40%樂果或氧化樂果乳油1000倍液,或50%敵百蟲250倍液,或80%敵敵畏乳油1000—15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 2000~2500倍液。一般連續噴灑1~3次,每次間隔7~10天效果較好。另外,要特別注意的是,介殼蟲易對葯物產生抗性,要掌握好農葯的使用濃度和交替使用農葯。
2.蚜蟲
它們常寄生於蘭株上,完成交配後產卵,在葉腋及縫隙內越冬,但在溫室中全年可孤雌生殖。以成蚜、若蚜危害蘭花的葉、芽及花蕾等幼嫩器官,吸取大量液汁養分,致使蘭株營養不良;其排泄物為蜜露,會招致黴菌滋生,並誘發黑腐病和傳染蘭花病毒等。 蚜蟲繁殖迅速,一年可產生數代至數十代。
防治方法:(1)防治一定要及時,可在3~4月間蟲卵孵化時用40%氧化樂果乳油、乙醯甲胺磷1000倍液, 或50%殺螟松乳油1000倍液,或20%殺滅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等噴殺,每隔7~10天噴灑1次,連續3~4次即可。(2)家庭養蘭零星發生蚜蟲時則可用毛筆蘸水刷掉,並及時將刷下來的蚜蟲集中消滅,以防蔓延。
3.葉蟎
危害蘭花的葉蟎有多種,以紅蜘蛛較為常見,其體小,紅褐色或橘黃色。以銳利的口針,吸取中片葉片中的營養,並引起植株水分等代謝平衡失調,影響植株的正常生長發育。 紅蜘蛛等在溫度較高和乾燥的環境中,蟲體繁殖迅速,危害嚴重。
防治方法:(1)保持環境通風,使環境濕度在40%以上,葉背經常噴水能控制葉蟎的繁延。(2)採用農葯時,由於農葯難以殺死蟲卵,一般是在蟲卵孵化後的成蟲、若蟲期進行,可用20%三氯殺蟎醇乳油1000倍液,或40%氧化樂果乳油1000倍液,或 20%四氰菊酯乳油4000倍液,每隔5~7天一次,連續2~3次。葯物交替使用效果較好。還可採用600倍液的魚藤精加1%左右的洗衣粉溶液噴殺。
4.薊馬
薊馬為纓翅目薊馬科害蟲,由於蟲體較小,活動隱蔽,危害初期不易發現。主要危害蘭花的花序和花朵和葉片。危害葉片時以針狀口器刺吸蘭花的汁液,導致蘭葉表面出現許多小白點或灰白色斑點,影響蘭花生長,降低觀賞價值。花序被危害時,生長畸形,難以正常開花或花朵色彩暗淡 。
防治方法:(1)由於薊馬對蘭花花序和花朵的危害特別大且不易發現,應在花序抽出前做好防治。(2)每年對全株進行1~2次噴灑農葯,可殺死蘭株各處的薊馬。(3)開花前全株再噴施50%辛硫磷乳劑1200~1500倍液,或40%氧化樂果乳劑1000~1500倍液等,一般1周1次,重復3~5次。
5.粉虱
粉虱為同翅目粉虱科害蟲,蟲體較小,全身有白色粉狀臘質物,通常群集於蘭株上,在蘭棚通風不良時易發生。常危害蘭花的新芽、嫩葉與花蕾,危害時以刺吸口器從葉片背面插入,吸取植物組織中的汁液,使葉片枯黃,並常在傷口部位排泄大量蜜露,造成煤污並發生褐腐病,甚至引起整株死亡。 粉虱由於繁殖力強,在溫室內一年內可繁殖9~10代,在短時間內可形成龐大的數量,
防治方法:(1)由於粉虱成蟲身體上有白色蠟質粉狀物,以葯物防治以若蟲期較佳,常用2.5%溴氰菊酯,或10%二氯苯醚菊酯,或20%速滅殺丁稀釋 2000倍液,效果較好;(2)也可用40%的樂果,或40%氧化樂果,或80%敵敵畏,或50%馬拉松乳劑殺滅每隔5~6天 1次,要連續噴施2~3次。(3) 還可採用優勢天敵麗蚜小蜂等,也有一定效果。
6.潛葉蠅
潛葉蠅為雙翅目潛蠅科害蟲。其幼蟲呈蛆狀,白色,體長3毫米左右,成蟲多在早春出現。危害時,成蟲產卵於葉緣組織內發育成幼蟲,幼蟲潛食葉肉,形成白色線狀不規則的潛痕,呈隧道狀。它不僅破壞葉片組織,使蘭花失去觀賞價值,而且被破壞的部位還易產生黑腐病,從而導致整個葉片甚至全株腐爛死亡。潛葉蠅可危害洋蘭中許多種類,但以兜蘭最為嚴重。
防治方法:(1)潛葉蠅的防治可於發生初期可用針尖暗通盡頭把蟲體挑出來殺死,較嚴重時要及時摘去蟲葉,並進行銷毀。(2)採用農葯防治時可於幼蟲初潛葉為害時噴灑40%樂果乳劑或40%氧化樂果乳劑1000倍液,或50%倍硫磷乳劑1500倍液,或50%敵敵畏乳劑 1000倍液防治,每周1次,連續3次即可。
7.毛蟲
為鱗翅目蝶類或蛾類的幼蟲。 它們啃食蘭花的新芽、新根、新葉及幼嫩的花序、花蕾、花瓣等幼嫩組織,一般經其危害過的部分,難以恢復原狀,危害性大。毛蟲危害石斛蘭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清晨時,毛蟲從蘭場周圍迅速爬到蘭苗處,短時風大量吞食蘭花幼嫩組織;二是白天期間,蝶類或蛾類首先把蟲卵產於蘭花幼嫩組織周圍,蟲體孵化出來後即吞食新芽。如被稱為布袋蟲的蛾類,其幼蟲能自己編織成一個「布袋」於蘭株上,啃食蘭株的葉片、花芽或花瓣等。
防治方法:(1)對毛蟲的防治以預防為主,要清除盆面或蘭場周圍的雜草,要毛蟲爬的地面通道上灑少量生石灰;(2)驅趕飛入蘭棚的蝶類或蛾類,防止產卵並進行人工捕殺;(3)定期噴灑40%氧化樂果乳劑 1000倍液,或50%敵敵畏乳劑 1000倍液防治。

⑶ 蘭花長介殼蟲是為什麼

為害蘭花的害蟲有介殼蟲、蚜蟲、葉蟎、薊馬、粉虱、潛葉蠅、蝸牛與蛞蝓、線蟲、毛蟲、蟑螂、螞蟻等。
1.介殼蟲
介殼蟲是危害蘭花最常見的的害蟲之一。其種類繁多,主要寄生在蘭花的莖干、葉片上,也可見於葉柄和假鱗莖基部的膜質鞘上,呈白粉狀,它們以刺吸式口器吮吸植物汁液為食。危害時輕者使該器官變黃老化,影響蘭株生長,重則成片覆蓋葉面,既消耗養分,又影響蘭株的光合作用,從而使生長發育受阻,不能正常開花結果,甚至出現枯葉、落葉,直到全株死亡。同時介殼蟲侵害後的傷口極易感染病毒,介殼蟲的分泌物,易招致黑黴菌的發生。 介殼蟲的繁殖能力強,一年可繁殖多代。其成蟲有蠟質介殼,一般農葯難以進入,防治比較困難,一旦發生,也不易清除干凈。
防治方法:(1)以預防為主。在購買蘭花時,要保證種苗無介殼蟲,其次由於介殼蟲多在水濕過重而又通風不良時發生,因此,日常管理應特別注意環境通風,避免過分潮濕。 (2)有少量介殼蟲時,可用軟刷輕輕刷除人工清除蟲體,再用水沖洗干凈。(3)採用葯物防治時,在其若蟲孵化不久,尚未形成蠟質殼時進行,採用的農葯可用40%樂果或氧化樂果乳油1000倍液,或50%敵百蟲250倍液,或80%敵敵畏乳油1000—15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 2000~2500倍液。一般連續噴灑1~3次,每次間隔7~10天效果較好。另外,要特別注意的是,介殼蟲易對葯物產生抗性,要掌握好農葯的使用濃度和交替使用農葯。
2.蚜蟲
它們常寄生於蘭株上,完成交配後產卵,在葉腋及縫隙內越冬,但在溫室中全年可孤雌生殖。以成蚜、若蚜危害蘭花的葉、芽及花蕾等幼嫩器官,吸取大量液汁養分,致使蘭株營養不良;其排泄物為蜜露,會招致黴菌滋生,並誘發黑腐病和傳染蘭花病毒等。 蚜蟲繁殖迅速,一年可產生數代至數十代。
防治方法:(1)防治一定要及時,可在3~4月間蟲卵孵化時用40%氧化樂果乳油、乙醯甲胺磷1000倍液, 或50%殺螟松乳油1000倍液,或20%殺滅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等噴殺,每隔7~10天噴灑1次,連續3~4次即可。(2)家庭養蘭零星發生蚜蟲時則可用毛筆蘸水刷掉,並及時將刷下來的蚜蟲集中消滅,以防蔓延。
3.葉蟎
危害蘭花的葉蟎有多種,以紅蜘蛛較為常見,其體小,紅褐色或橘黃色。以銳利的口針,吸取中片葉片中的營養,並引起植株水分等代謝平衡失調,影響植株的正常生長發育。 紅蜘蛛等在溫度較高和乾燥的環境中,蟲體繁殖迅速,危害嚴重。
防治方法:(1)保持環境通風,使環境濕度在40%以上,葉背經常噴水能控制葉蟎的繁延。(2)採用農葯時,由於農葯難以殺死蟲卵,一般是在蟲卵孵化後的成蟲、若蟲期進行,可用20%三氯殺蟎醇乳油1000倍液,或40%氧化樂果乳油1000倍液,或 20%四氰菊酯乳油4000倍液,每隔5~7天一次,連續2~3次。葯物交替使用效果較好。還可採用600倍液的魚藤精加1%左右的洗衣粉溶液噴殺。
4.薊馬
薊馬為纓翅目薊馬科害蟲,由於蟲體較小,活動隱蔽,危害初期不易發現。主要危害蘭花的花序和花朵和葉片。危害葉片時以針狀口器刺吸蘭花的汁液,導致蘭葉表面出現許多小白點或灰白色斑點,影響蘭花生長,降低觀賞價值。花序被危害時,生長畸形,難以正常開花或花朵色彩暗淡 。
防治方法:(1)由於薊馬對蘭花花序和花朵的危害特別大且不易發現,應在花序抽出前做好防治。(2)每年對全株進行1~2次噴灑農葯,可殺死蘭株各處的薊馬。(3)開花前全株再噴施50%辛硫磷乳劑1200~1500倍液,或40%氧化樂果乳劑1000~1500倍液等,一般1周1次,重復3~5次。
5.粉虱
粉虱為同翅目粉虱科害蟲,蟲體較小,全身有白色粉狀臘質物,通常群集於蘭株上,在蘭棚通風不良時易發生。常危害蘭花的新芽、嫩葉與花蕾,危害時以刺吸口器從葉片背面插入,吸取植物組織中的汁液,使葉片枯黃,並常在傷口部位排泄大量蜜露,造成煤污並發生褐腐病,甚至引起整株死亡。 粉虱由於繁殖力強,在溫室內一年內可繁殖9~10代,在短時間內可形成龐大的數量,
防治方法:(1)由於粉虱成蟲身體上有白色蠟質粉狀物,以葯物防治以若蟲期較佳,常用2.5%溴氰菊酯,或10%二氯苯醚菊酯,或20%速滅殺丁稀釋 2000倍液,效果較好;(2)也可用40%的樂果,或40%氧化樂果,或80%敵敵畏,或50%馬拉松乳劑殺滅每隔5~6天 1次,要連續噴施2~3次。(3) 還可採用優勢天敵麗蚜小蜂等,也有一定效果。
6.潛葉蠅
潛葉蠅為雙翅目潛蠅科害蟲。其幼蟲呈蛆狀,白色,體長3毫米左右,成蟲多在早春出現。危害時,成蟲產卵於葉緣組織內發育成幼蟲,幼蟲潛食葉肉,形成白色線狀不規則的潛痕,呈隧道狀。它不僅破壞葉片組織,使蘭花失去觀賞價值,而且被破壞的部位還易產生黑腐病,從而導致整個葉片甚至全株腐爛死亡。潛葉蠅可危害洋蘭中許多種類,但以兜蘭最為嚴重。
防治方法:(1)潛葉蠅的防治可於發生初期可用針尖暗通盡頭把蟲體挑出來殺死,較嚴重時要及時摘去蟲葉,並進行銷毀。(2)採用農葯防治時可於幼蟲初潛葉為害時噴灑40%樂果乳劑或40%氧化樂果乳劑1000倍液,或50%倍硫磷乳劑1500倍液,或50%敵敵畏乳劑 1000倍液防治,每周1次,連續3次即可。
7.毛蟲
為鱗翅目蝶類或蛾類的幼蟲。 它們啃食蘭花的新芽、新根、新葉及幼嫩的花序、花蕾、花瓣等幼嫩組織,一般經其危害過的部分,難以恢復原狀,危害性大。毛蟲危害石斛蘭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清晨時,毛蟲從蘭場周圍迅速爬到蘭苗處,短時風大量吞食蘭花幼嫩組織;二是白天期間,蝶類或蛾類首先把蟲卵產於蘭花幼嫩組織周圍,蟲體孵化出來後即吞食新芽。如被稱為布袋蟲的蛾類,其幼蟲能自己編織成一個「布袋」於蘭株上,啃食蘭株的葉片、花芽或花瓣等。
防治方法:(1)對毛蟲的防治以預防為主,要清除盆面或蘭場周圍的雜草,要毛蟲爬的地面通道上灑少量生石灰;(2)驅趕飛入蘭棚的蝶類或蛾類,防止產卵並進行人工捕殺;(3)定期噴灑40%氧化樂果乳劑 1000倍液,或50%敵敵畏乳劑 1000倍液防治。
8.蟑螂
為害蘭花的蟑螂分住家蟑螂和野地蟑螂。它們危害蘭花的根尖、嫩芽。白天一般躲在蘭盆中或藏於什物間,夜間出來活動。
防治方法:蟑螂繁殖能力強,抗葯性較大,一般以預防為主。首先要防止其藏在蘭盆中,可在盆底墊一層細孔塑紗網防止蟑螂進入,已經發生時,可將整盆浸入濃度為1000倍的氧化樂果中5分鍾殺死蟑螂。另外,可採用硼酸加白糖配製成糊狀誘殺,還可採用滅蟑靈等葯劑噴殺。
9.螞蟻
螞蟻對蘭花的危害主要表現在經常在蘭盆中作巢對蘭花的根莖與葉片生長會造成傷害。
防治方法:可用80%的敵敵畏800倍液澆灌盆底蟻巢,或用其噴施蘭株進行防治。
10.蝸牛及蛞蝓
蝸牛和蛞蝓屬軟體動物,蝸牛有一硬質保護殼,蛞蝓無殼,每年均發生一代。這兩類動物白天多藏在無光、潮濕的地方,夜間出來活動,特別是在大雨過後的凌晨或傍晚成群結隊出來啃食蘭花幼根、嫩葉與花朵。因其食量較大,常常一個晚上就能把整株蘭花小苗吃光。蝸牛和蛞蝓爬過時,在蘭株葉片會留下光亮的透明粘液線條痕跡,影響蘭花的觀賞價值。 蝸牛和蛞蝓冬季低溫時常躲藏於石頭間隙及盆中空隙中。
防治方法:(1)平時要注意溫室內的清潔衛生,應及時清除枯枝敗葉,一旦發現就對其進行人工捕殺,人工捕殺不到時,就需採用毒餌誘殺,可用滅螺力,麩皮拌以砒霜、 敵百蟲等,撒在它們經常活動的地方;(2)也可在蘭株周圍、台架及花盆上噴灑敵百蟲、溴氰菊酯等,或在蘭花根際周圍潑澆茶子餅水,或在介質表面撒上8%滅蝸靈顆粒劑、生石灰、6%聚乙醛顆粒、飽和食鹽水等;(3)還可用50%辛硫磷、80%敵敵畏、40%氧化樂果等1000~1500倍液,每隔5~7天噴灑1次,連續3~5次。(4)在家庭種植時,傍晚前在蘭株周圍放數碟啤酒,翌晨能看到蛞蝓醉死在碟內。
11.蚯引
蚯引在地栽花卉中對疏鬆土壤、提高土壤的肥力有利,但在洋蘭的盆栽過程中由於吞食蘭株幼根,或在鑽洞和來回潛動的過程中損傷蘭株的幼根,會造成蘭株生長停滯。
防治方法:可採用氯丹或七氯、西維因粉劑每平方1.0~1.5克防治,也可採用1:15的茶子餅水潑澆,能收到良好效果。
12.老鼠
老鼠對蘭花的危害主要表現在啃食蘭花幼苗、中苗甚至大苗,以及花芽、花穗、花苞,甚至開花株的假鱗莖,影響蘭株的生長,造成減產或影響觀賞價值。
防治方法:可採用滅鼠器、電貓或滅鼠靈等毒餌捕殺。

⑷ 蘭花薊馬怎樣防治

防蟲治病:蘭花為多病蟲害植物,尤以高溫高濕季節為重,需注意防治。介殼蟲、紅蜘蛛、薊馬、蚜蟲、蝸牛等害蟲喜吮吸蘭花葉汁,咬傷葉心後,蘭花極易感染腐霉病而導致爛心。可用氧化樂果、可殺得、多菌靈等殺蟲劑滅除,並用滅菌葯定期進行預防性噴灑。

⑸ 蘭花薊馬怎樣防治

薊馬可以打吡蚜酮、噻蟲嗪、乙基多殺菌素等。還可以用藍色粘蟲板粘。

⑹ 蘭花換土薊馬解決嗎

薊馬是一種靠吸取植物汁液為生的昆蟲,幼蟲呈白色、黃色、或橘色,成蟲則呈棕色或黑色。進食時會造成葉子與花朵的損傷,給蘭花生長造成了極大的影響。
防治措施
一、農業防治
早春清除田間雜草和枯枝殘葉,集中燒毀或深埋,消滅越冬成蟲和若蟲。加強肥水管理,促使植株生長健壯,減輕為害。
二、物理防治
利用薊馬趨藍色的習性,在田間設置藍色粘板,誘殺成蟲,粘板高度與作物持平。
三、化學防治
常規使用吡蟲啉、啶蟲脒等常規葯劑,防效逐步降低;目前國際上比較推廣以下防治方法
四、防治要點
1、根據薊馬晝伏夜出的特性,建議在下午用葯。
2、薊馬隱蔽性強,葯劑需要選擇內吸性的或者添加有機硅助劑,而且盡量選擇持效期長的葯劑。
3、如果條件允許,建議葯劑熏棚和葉面噴霧相結合的方法。
4、提前預防,不要等到泛濫了再用葯。在高溫期間種植時,如果沒有覆蓋地膜,葯劑最好同時噴霧植株中下部和地面,因為這些地方是薊馬若蟲棲息地。還可以噴施沃葉磷酸二氫鉀,補充養分,抗病蟲害。

⑺ 薊馬危害花卉有什麼表現

薊馬是具有銼吸式抄口器的害蟲。一般體長只有1~2毫米,主要危害花卉的花、果、葉、芽、嫩梢等處,而以花居多。花卉被害後常出現銀灰色條形或片狀斑紋,造成葉片扭曲,嫩梢卷縮。花蕾受害,破壞了雌雄蕊組織,導致花卉提早凋謝,影響結實。果實受害常引起落果。此外,薊馬還能傳播病毒病。常見危害花卉的薊馬有煙薊馬、花薊馬、黃胸薊馬、亮薊馬、中華管薊馬、小頭薊馬等多種。不同種類的薊馬,為害不同的花卉。煙薊馬主要為害香石竹、芍葯、鬱金香、風信子、臘梅、柑橘、葡萄等。花薊馬主要為害蘭花、唐菖蒲、菊花、玫瑰、柑橘等。

花薊馬

⑻ 蘭花薊馬是什麼蟲,應該怎麼防治薊馬

很遺憾。基本是人工剔除。沒什麼很好的特效葯

⑼ 薊馬防治方法:請問老師,薊馬用什麼葯效果好

現在來說,防治效果相對較好的葯劑有乙基多殺菌素或者螺蟲乙酯+聯苯菊酯或者氟啶蟲醯胺或者氟啶蟲胺啨或者唑蟲醯胺,這幾個葯劑比較貴,效益好的時間用,常規的葯劑有吡蟲啉,或者啶蟲脒或者烯啶蟲胺或者吡蚜酮,最好加上菊酯類,注意輪換用葯,以防產生抗葯性,最後,打薊馬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早晨或者傍晚用葯,第二,加有機硅助劑或者植物油助劑,第三,把地面,雜草也噴一下(因為薊馬容易把你在裡面),第四,最好統防統治,否則你自己地里打,別人不打,別人田間的薊馬也會跑到你地里!自己平時用葯時間注意觀察,有些葯劑持效期長,自己注意觀察在當地效果較高的葯劑,因為各地薊馬對不同葯劑的抗性不一樣

⑽ 我養蘭花為什麼見花劍後會逐漸變黑後枯萎

發生花蕾發黑,焦枯脫落死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

1.悶不通風。若高溫又悶不通風,很容易因悶而使花蕾受損,出現發黑、畏縮、乾枯。試想你在那種環境里感覺如何?花苞如嬰幼兒,更加受不了。

2.殺菌消毒或施肥不當。如果濃度過大或過勤,很容易造成傷害。不管殺菌消毒還是噴灑薄肥,最好傍晚進行,第二天洗葉或澆還魂水,間隔都要控制7-10天。

3.吹風過度或過大。

4.花蕾進水。在高溫下容易傷害到苞衣發生爛心。

5.過陰。陽光不足也可能讓花苞生長發育不良。

6.營養不足。新苗生長期需肥較多,尤其是氮肥,若營養不足,則新苗生長壯實,抗病、抗旱能力不強,也可造成花芽生長不良。

花蕾發黑、干縮、脫落,造成不能正常開花,與前期管理密不可分。應分析原因,糾正不正確的管理方法,逐步提高自己的蘭藝水平。

一、物理損傷導致花苞腐爛枯萎

物理的機械性損傷包括人為有意無意的,鳥類,雞類,貓狗寵物類,鼠害,暴風雨雪等,都會導致蘭花的花苞受損或花箭折斷。我們會發現當蘭花的花苞出土後2-3cm後1-2月不見長高,一直也沒有什麼變化,在折斷時間里,很多人都誤以為蘭花出了問題,總忍不住捏花苞和扒植料來觀察看看是否正常,其實,這段時間蘭花是健康的,是蘭花正常的生理現象導致的,越冬開花的蘭花大都都是這樣的,因為溫度達不到拔桿的要求,所以會停滯一段時間後,待溫度回升後再開始生長,也正是我們這種人為的愛護和關心,有意無意的將蘭花的花苞給損壞掉了,從而造成蘭花腐爛枯萎,所以,這一點我們一定要注意,一定要管住自己的手。

蘭花花苞腐爛、枯萎的原因,和預防方法
鳥類和雞類非常喜歡啄食帶排鈴的花苞,老鼠是什麼花苞都愛啃,尤其是比較嫩的花苞和花芽,貓狗寵物類的就是調皮,喜歡拿蘭花的葉片和花箭玩耍,過強的風雪會將拔桿高的花箭吹折或打折,以上情況只要花苞出現損傷,隨著時間的推移就會慢慢腐爛掉,進而枯萎!

蘭花花苞腐爛、枯萎的原因,和預防方法
二、花苞進水導致花苞腐爛枯萎

我們在澆水的時候,有時候會將水澆到花苞上面,有部分水會隨著花苞的苞衣流入花苞裡面或是說逗留在苞衣殼裡面,只要水不長時間逗留,一般都不會出問題,但是,如果水在裡面逗留的時間過長,剛好又處於高溫高濕的夏天,就會使水裡的細菌大量且快速繁殖,細菌會侵入花苞,並破壞花苞的細胞,然後花苞就會迅速的腐爛掉,進而萎縮枯萎。比如,建蘭的花期在夏天,這種情況就在建蘭上表現得尤為多見,

蘭花花苞腐爛、枯萎的原因,和預防方法
三、病蟲害導致花苞腐爛枯萎

薊馬是一種嚴重危害蘭花花苞的害蟲,一年四季均有發生,特別喜歡啃食蘭花的嫩葉和花苞,吸食裡面的汁液,蘭花的花苞會被其啃食的到處都是孔洞,非常的難看,而且花苞上的傷口也非常容易感染病菌,導致花苞腐爛枯萎。蘭花的薊馬殺不凈,因為它是從外面的大自然中來的,用葯後不長時間又有許多,殺退一批又一批。確實非常很討厭。

熱點內容
盆栽立體 發布:2025-07-08 22:34:57 瀏覽:742
情人節泡妞買車的段子 發布:2025-07-08 22:30:44 瀏覽:182
宜春梅花農庄 發布:2025-07-08 22:24:30 瀏覽:269
如何給盆栽殺菌 發布:2025-07-08 22:23:02 瀏覽:482
櫻花汽車 發布:2025-07-08 22:22:09 瀏覽:17
跳舞蘭花期多久 發布:2025-07-08 22:16:51 瀏覽:849
那種百合香 發布:2025-07-08 22:06:40 瀏覽:603
小瓶茶花 發布:2025-07-08 22:02:47 瀏覽:228
茶花茶組合 發布:2025-07-08 22:00:27 瀏覽:292
雲南櫻花路 發布:2025-07-08 21:59:42 瀏覽: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