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蘭花相關研究

蘭花相關研究

發布時間: 2022-09-13 20:27:48

『壹』 蘭草知識

中國蘭花——中華民族浩然正氣與優秀品種的象徵

中國蘭花是我國原產十大傳統名花之一,習稱國蘭,簡稱蘭;又名侍女花、
燕尾春、蘭草、媚世等。國蘭花葶高出,葉色亮綠,四時常青,瀟灑矯健,風
度翩然;花開四季,花姿俊秀,香氣遠溢,清雅沁人。既能在優越環境中生長,
也能在風霜凜冽之中孕育花蕾,尤能在春寒料峭中散發沁人心脾芳香,表現出
頑強的生命力,自古以來,受到國人尊崇和珍愛。
古人說:「書之騷,草之蘭,果之橄欖,可稱三絕」。「竹有節而嗇花,梅
有花而嗇葉,松有葉而嗇香,惟蘭獨並有之。」把蘭譽為「香祖」、「國香」、
「王者香」、「天下第一香」、「空谷佳人」、「花中君子」等等。故自古從至
聖先師到忠義之士,文人墨客,以及現代文學家、藝術家、革命者都酷愛蘭,崇
尚蘭,蘭為正氣所宗。
中國原產,栽培歷史悠久
中國蘭通常指原產於中國境內蘭屬(Cymbidium)植物中地生蘭種類,主
要是春蘭、蕙蘭、建蘭、寒蘭、墨蘭、春劍、蓮瓣蘭等。中國蘭則包括在我國
境內分布的野生種類約有30種,全國除東北、華北外,都有分布。其種數占
世界蘭屬植物一半以上。
中國蘭在我國的栽培歷史十分久遠。據《廣博物志》中記載,帝堯之世就
有金道華種蘭花之傳說。蘭花最早見諸文字記載,則是在《周易·系辭》中有
「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禮記》中有「諸侯執薰,大
夫執蘭」、「婦或賜之茝蘭,則受而獻諸舅姑」,表明我們祖先3000多年前就把
蘭花作為貴重的禮儀用品和孝順之物。中國蘭栽培,最早見於屈原的《離騷》
「余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在《招魂》中有:「高堂邃字,檻層軒
些。層台累謝,臨高山些……。光風轉蕙,汜崇蘭些。經堂入奧……。」意思
是說在楚懷王宮苑中有樓台、亭、水榭,假山中有溪水潺潺,微風搖動雨後陽
光下的蕙葉閃閃發光,叢叢蘭花擴散蘭芳,香氣飄進大堂,溢滿內屋。
漢代,王室、諸侯已開始大墾養蘭。蘭花栽培和園藝技術有較大提高,提
出養蘭應填上砂石,則蘭會長得更好。魏晉時,蘭花已從宮廷禁苑中逐漸發展
到士大夫及豪門私家花園中。曹植有「秋蘭被長坂」,嵇康有「息徒蘭圃,秣
馬華山」,陶淵明有「幽蘭生前庭,含薰待清風」等詩句。
唐代,蘭花逐漸發展到一般庭園,民間栽培蘭花已很普遍。唐太宗有「蘭
氣已薰宮,新蕊半妝從。」李白的「孤蘭生幽園,從草共蕪沒。」白居易的「種
蘭不種艾,蘭生艾亦生……,鋤艾恐傷蘭,溉蘭恐滋艾。」劉禹錫的:「上國庭
前草,移來漢水潯。朱門雖易地,王樹有餘蔭。」唐末楊夔《植蘭說》載有:「或
種蘭荃,鄙不遄茂。乃法圃師,汲穢以溉。而蘭凈荃潔,非類乎眾莽。苗既驟
悴,根亦旋腐。」總結了種蘭經驗。
宋代養蘭、賞蘭之風更為盛行,藝蘭技術日漸普及,詠蘭、畫蘭之風也隨
之興起,且出現蘭花品種分類和蘭花專著。宋趙時慶撰《金漳蘭譜》(1233年)
是我國最早的一部研究蘭花專著。還有王貴學的《蘭譜》(1247年),兩書共記
載30多個蘭花栽培品種形態特徵,並總結了栽培方法。至明、清兩代,蘭花
栽培已進入了昌盛時期,藝蘭專著逐漸增多,藝蘭名家輩出,也積累為數可觀
的蘭花珍品和豐富的栽培經驗。
新中國成立後,我國藝蘭事業有了更大發展。朱德同志視蘭如寶,大力提
倡種蘭,並向北京、上海、蘇州、南昌、廣州、長沙、成都、福州、貴陽等城
市植物園、花圃多次贈送自已培育出來的蘭花珍貴品種,倡導在公園、花圃、
風景名勝區與植物園辟蘭花專門種植園,以便搜集蘭花品種,進行蘭花研究,
供群眾觀賞,推動藝蘭事業的發展。
80年代以來,愛蘭養蘭人越來越多,蘭事活動日趨活躍,整個蘭界呈現出
一片欣欣向榮景象。蘭圃紛紛建立,蘭花葯用價值、食用價值逐漸得到開發,
社會、環境、經濟效益顯著,蘭花市場正在形成。各種蘭花專著業版了近20
部,把蘭花研究提高到了現代科學新水平。
特色顯著,品種繁多
我國蘭花資源豐富,品種繁多,有株型矮小、早春二三月開花的春蘭系列;
有葉秀花多四五月開花的蕙蘭系列;有葉短直立六至八月開花的建蘭系列;有
花多葉狹十一至十二月開花的寒蘭系列;有花多葉長,冬季一二月開花的墨蘭
系列,還有線藝葉蘭系列。
中國蘭屬地生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根肉質,細長圓柱狀,不分枝或分枝;
其根中心有線狀「筋」,無須根與根毛;健壯根顏色為亞白色,幼根為白色,
根與蘭菌共生。中莖極短,短縮成卵球狀,俗稱假鱗莖,其形狀、大小因蘭花
種類不同而異,作用為貯藏養分和水分。假鱗莖常叢生在一起,通常一個假鱗
莖只能抽出一支花與3——7枚葉片,但依蘭種類不同而有差異。葉為線形帶
狀或劍狀,邊緣有鋸齒,質地革質,葉態、葉色因蘭的種類不同而不同。蘭屬
植物的花為不整齊花,分為花萼內外兩輪,均為3片,中辨轉化為唇瓣,雌蕊
和雄蕊合生在一個蕊柱上,稱為蕊柱,俗稱為「鼻頭」,是區別蘭科與其他科
植物主要特點。蘭為總狀花序,一支花序上通常生著多朵花,但春蘭只一葶一
花,稀二花,且葶短。蘭花花瓣有梅花瓣、荷花瓣、水仙瓣、蝴蝶瓣、菊瓣、
牡丹瓣、竹葉瓣、素心瓣、奇瓣等,包容了一系列名花的口味和藝術內涵。
中國蘭的蘭香高雅,是花香中最具特色的。宋代黃庭堅在談到蘭花時,對
「國香」「字解釋道「士之才德蓋一國,則曰國士,女子之色蓋一國,則曰國
色,蘭之香蓋一國,則曰國香。」中國蘭之香集眾香之長,清幽獨特,給人以
淡遠感、深悠感、沁心感;似有若無,似遠忽近。具有四大顯著特色;其一是
「清」。蘭的香氣,清而不濁,無刺鼻之弊,又無脂粉之氣,格調高雅。沐浴
在蘭香之中,世塵全消,如對明月,如臨清泉,真仙界中人也。其二是「幽」。
也稱暗香。「香來無覓處」,初則有久則無,遠或有近卻無,似遠忽近,似有忽
無,使人留戀不已,餘味無窮。其三是「遠」。古人歌頌蘭香的詩句常有「蘭
生林樾間,清芬倍幽遠」,「種蘭幽谷底,四遠聞馨香」之類佳句,可知即便在
森林或曠野之中,蘭香也能在林滿林,在谷滿谷了。其四是「超」。蘭花開在
群芳競發之時,超凡出眾,卓然不群。春蘭醇香,蕙蘭濃香,建蘭、寒蘭清香,
墨蘭淡香。
多元文化 正氣所宗
古人貴蘭,將蘭花比作人格化身,有國香、香祖、王者香、人格之花、民
族之花的比喻,而且滲到人們精神世界裡,世代承沿,形成具有多元文化特徵
的蘭文化體系。把蘭花推上王位則是春秋末期的孔子。孔夫子稱「蘭當為王者
香」,對蘭美德推崇備至。比孔子稍晚一點的越王勾踐在渚山種蘭花以示明志。
蘭與高尚品德修養相融和,從而使蘭有更深刻文化內涵。
楚時屈原也酷愛蘭花。他在被流放到沅湘後,在那裡種植大片蘭花,身上
佩掛著蘭,嘴裡吟詠著蘭,以蘭自喻高潔,袒露出一顆愛祖國、愛人民赤子之
心。漢代楚騷之風大興,對蘭花尊崇和珍愛有增無減。漢武帝大唱《秋風辭》:
「蘭有秀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漢代築有倚蘭殿、蘭台等建築物。蘭
台為漢代宮廷藏書處,並置蘭台令史,掌書奏,至唐有蘭台,蘭省官司署,其
令官都前置「蘭」字。古人把優秀文學作品和書法作品稱為「蘭章」、「蘭藻」,
把言論之精美或肺腑之言叫做「蘭言」,把人芳潔、美慧喻為「蘭心蕙質」,將
資質堅貞稱之為「蘭石」,孝順父母喻為「蘭陔」,把友人相契為兄弟稱為「金
蘭結拜」,將良朋好友稱之為「蘭容」、「蘭交」,將得意的弟子稱之為「蘭玉」,
把身懷絕技之人稱為「蘭子」,把傑出人物去世比作「蘭摧玉折」,把他人書信
等為「蘭訊」,良時或春日叫做「蘭時」,婦女所居之寶叫做「蘭房」,七月金
秋稱為「蘭秋」或「蘭月」等等,對諸多美好之人和事或物與願望都以蘭喻之。
近現代,也有許多愛蘭名人,如魯迅,1931年,他在《送O.E.君攜蘭
回國》一文中寫道:「椒焚桂折佳老人,獨托幽岩展素心。豈惜芳馨遺遠者,
故鄉如醉有荊榛。」意思是讓遠方日本朋友將這芳馨蘭花帶去吧,這里環境惡
劣,無法種蘭了。借詠蘭揭露國民黨製造白色恐怖,鎮壓革命人民的憤怒心情。
朱德元帥有「唯有蘭花香正好,一時名貴五羊城」等。陳毅元帥《詠蘭》:「幽
香在山谷,本自無人識,只為馨香重,求者遍山隅。」贊賞蘭花本質好,自有
更多的人喜愛它。董必武贊蘭有四清:氣清、色清、神清、韻清。愛國將領世
紀老人張學良在50年綿綿的幽夢歲月中,寄情於蘭花,以寓君子之志,對祖
國大陸所產蘭花尤為鍾愛,在他花園里,都擺在突出位置。由於他的聲望及對
蘭花的精深研究,被蘭花界推舉為世界蘭蕙交流協會名譽會長。曾期望國人「應
發揚它的幽光,以為復興中華文化之一助,當有賴有心人共同努力」。
中國蘭文化還反映在蘭飲食文化、葯用文化、裝飾文化上。在《神農本草
經》、《本草拾遺》、《本草綱目》等中醫葯書中都有蘭的葯用記載。蘭花紋為傳
統裝飾紋樣,紋樣高雅純潔,是常見花卉裝飾紋樣圖案之一。
我們說的國蘭素花品系,比傳統稱謂「素心蘭」有所拓寬。歷史上選育出的國蘭優秀品種多要求花被脈紋隱密細膩,其中花被不見雜色且舌瓣也純凈的,其花容更為雅緻,香味上乘;唇瓣位置在整件蘭花綻展時居中,異化為頗似尋常花花蕊形態,在我國賞蘭習慣中稱之為「素心蘭」。素心蘭一詞的定義,其實就是「素色的花蕊」詞義演釋而來。國蘭歷史上選育出的素心蘭花容多具備這一固有的品種特徵。這就是我國在一個相當漫長的蘭花文化發展歷史階段中所形成的「素心蘭」品種。

近十多年來,隨著我國蘭花文化事業的蓬勃發展,全國產蘭區野生蘭花資源得到空前的開發,新品種層出不窮,整個藝蘭界呈現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藝蘭咨訊、蘭文化刊物、理論著作都有了長足的發展。

國蘭中素花品系也推出了許多前所未聞的優良品種,如元寶素、雙寶素、綠苔素、紅舌素、素色花、復輪素花等等,令人目不暇接,與歷史上選育出的「素心蘭」名品薈萃,已形成較傳統意義上的「素心蘭」姿色多元而又獨具個性的國蘭素花品種系列。

國蘭素花基本色調明快、姿韻簡約而妖嬈,在品態紛呈的國蘭種群中獨具風格,一改國蘭不如洋蘭媚麗的認知習慣,令人耳目一新。可以預料國於素花品系會以其豐富的人文內涵、生態環境適應性廣泛、花香馥郁等優勢而遠遠超過洋蘭觀賞與實用價值,而為世界人民喜愛,其經濟與社會效益可拭目以待。

從目前已選拔出的國蘭素花種群宏觀狀況來看,傳統「素心蘭」品種定義已很囊括整個素花品系豐姿綽約的形態特徵了。因此,筆者在本文中稱作「國蘭素花」。「國蘭素花」這一新概念的形成是廣大藝蘭家勇於實踐智慧的總結,並非筆者別出心裁的創意。各位藝蘭家、藝蘭愛好者在為其選拔的素花品種冠名時己多有論及,稱素花而鮮有稱「素心」的。從追求單純「素」的舌態己演釋為追求內容多元的全花「素」的審美印象。傳統定義的「素心蘭」面對蘭花文化發展中的新形式、新時尚顯然需要加以拓寬。

花卉傳統意義上的「素心」所指何物?從字面上理解應處於花朵中心部位的花蕊,蘭花則應指蕊柱——唇瓣居蕊柱下部,但並非科學意義上的花蕊器官。可見囿於歷史認知條件下產生的「素心蘭」概念,是沒有較確切的科學含義的。僅以約定俗成的方法一直沿用到現代,名品中的姣姣者選拔尚無科學規律可循,不知湮沒了多少優良品種。也許這就是國蘭素花理論上定位遠遠落後於辯型理論水平歷史的偏頗吧。

應當認為,國蘭素花理論的進步,新品種得到科學公正的評價與選拔,得益於國蘭文化改革開放後與世界賞花藝術文化交流與結合。我們在自我陶醉於「賞素心蘭、做素心人」,執著地追求國蘭「人文美」文化價值之餘,難道不應該更多地關注國蘭自然美的藝術真諦嗎?藝蘭形式與內容有機的結合,才是我國蘭花文化走向世界的正確方法論。

「國蘭素花」概念若能為藝蘭界同仁認同,應該及時討論規范國蘭素花品系植物學特徵及選種的基本原則。作者淺見:國蘭素花品種基本要求其主、副瓣色彩相同或差異不大,「舌」瓣嚴格要求純凈,「舌」瓣上朱點要求碩大、完整、鮮明、端莊或者獨具韻味,不具備這些基本條件者概不能入選。

花被、舌瓣、花莛基本色調相同為全素花,又符合國蘭瓣型標准者其品位上乘。在此基礎上花被邊緣復輪異色完整、素凈,舌瓣上有碩大、鮮明、端莊朱點者,較全素花更可觀瞻,姿韻獨特難求,視為珍品。主、副瓣、舌瓣同色,花莛異色或主副瓣同色、舌瓣異色者為中。各種花器官雖純凈,但色彩相互間差異較大者,只能按瓣型標准品評。

同為國蘭素花,基本色調未必相同。依據色彩美學原理立論,對比度鮮明為優選原則。晶白、黑色最能體現國蘭素花對比度強烈的獨特風格,且資源稀少,尤為珍貴。金黃、大紅、翠綠、凈白為上品。乳黃、乳白、老綠、淺紅為中。紙白無華為下。

桃腮、艷口之類,著色淺暈、若不太損及全素花的總體印象,亦可入選。

國蘭素花綻展姿態基本上亦要求符合國蘭瓣型理論標准,不合瓣型要求而姿韻獨特者仍可入選。

國蘭素花以其獨具明快的色彩、鮮明的對比度,在整個蘭花家族中表現出獨領風騷的自然美風采,已深深受到現代人特殊的青睞與追求。因為最能體現大自然氣息與本色的自然物種——一國蘭素花,尤其能與現代人生理需要與心理渴求自然整合,且惠而不貴,江山氣韻蘊溢於方寸盆盅之中,足不出戶即能陶情於自然的恩澤。

歷史久遠,底蘊深厚的中國蘭花文化一旦從少數人構築的亭台樓閣文化圈內走向大眾文化之路,一定能讓中國蘭花走向世界,為人類文明作出貢獻。

壺天散墨,小兒塗行。莽夫拋磚,欲引玉出焉。筆者自勉。

蓮瓣蘭和線葉春蘭(豆瓣綠)的區別

蓮瓣蘭和線葉春蘭極為相象,即便是這兩種蘭草的產蘭區的養蘭熟手,也有誤識的現象。這兩種蘭草的普草價格懸殊,我們這里的蓮瓣蘭10元一苗,線葉春蘭0.5元一苗,識別不清,買草是要吃大虧的。
一般說來,蓮瓣蘭和線葉春蘭的葉寬的大都在0.5cm左右,葉長40~50cm者居多。蓮瓣蘭葉片上有不太明顯的兩條副脈(副筋),少有四條副脈;線葉春蘭大多有2~4條明顯副筋。蓮瓣蘭葉面順滑,線葉春蘭葉面較糙手。蓮瓣蘭收腳緊,每葉的葉柄部剛勁有力;線葉春蘭葉腳較散,且葉柄部淺u形居多,因而顯得沒有「骨力」。
蓮瓣蘭假鱗球大多錯位分布,線葉春蘭假鱗球大多成一字排列。蓮瓣蘭根粗壯,根尖部鈍圓;線葉春根亦粗壯,蘭根尖部錐形明顯。
蓮瓣蘭一箭多花,大多著花2~4朵,花色多為麻白,幽香、長橢圓瓣形居多;線葉春蘭一箭單花,少有雙花,花色大多為深綠或淺綠,荷形居多,基本不香。
線葉春蘭的株芽出土前比較肥壯,光澤度弱;蓮瓣蘭出土前較為尖利,光澤度強。
線葉春蘭分布較寬,海拔800~2000多米的山坡多有生長;蓮瓣蘭分布帶較窄,一般在海拔2000米左右的適宜環境中才能生長,且生長比較集中,生長蓮瓣蘭的地方也往往伴生著線葉春蘭。
蓮瓣蘭也有象線葉春蘭的,而且出好花的蓮瓣蘭中,相當一 部分粗看有線葉春蘭的特徵,開花才是最後鑒別的依據。
線葉春蘭也有象蓮瓣蘭的,也只能在開花後最終裁定。
不過,葉腳、假鱗球排列、根尖(沒有剪掉)是識別的關鍵!豐富的實踐經驗是提高識別准確率的基礎。寫了這么多,其實有經驗的蘭友一看草就已經涇渭分明了。此文只作參考,特殊情況不在討論之列。

精品蘭花的定位與前瞻

國蘭精品成為觀賞植物中的精靈與尤物,從古至今受到無數愛好者追棒與熱 愛。古時的富商大賈、官紳仕宦、文人墨客置蘭養蘭,很少有利而謀者。當時精品蘭花猶如古董,品高價昂。人們購置蘭花,可以一擲千金;人們蒔養蘭花,遍求養蘭能手。蘭蕙被視為身份地位的象徵,被作為精神依託,蘭花也因此附著了么深厚的文化色彩。
如此定位古人養蘭,我們又該怎 樣看待今天的人們為什麼將蘭花當成聖物追棒,且人數和價值的取位皆遠遠超越了古人?
坎坎坷坷養植蘭花這么多年,有成功的喜悅,更有失敗的沉痛,真可謂「漫漫長路苦追索,九死一活猶不悔」。如今基本上把握了養蘭技術,花也漸多了起來,但為什麼養蘭,怎 樣認識手中這些精品蘭花,諸多有關蘭花的問題始終在頭腦中縈繞。
從養蘭的初衷到為養植規模的擴大、檔次的提高而付出的所有努力,相信大多數養蘭人不僅僅是為一個錢字。養蘭花的終極目的究竟是什麼?這么多年對這個問題的深深思考,今天終於可以做這樣一個初步回答:養蘭對養蘭人是重要的精神訴求。中國從上世紀八十年代封閉轉向開放,終於進入發展商品經濟的門檻,從那時起很多人抓住了機遇,腰包鼓了起來,但社會轉型期最易使人群出現精神危機,導致支撐著人們的精神和信仰的傾圮,使人們失去了精神家園。我們的大多數養蘭人就是在尋找精神依託的過程中而走上養蘭育蘭之路的。「濁世」中養蘭育蘭,人們追求的是精神清醒,我想這就是蘭花事業發展的原動力。
中國蘭花養植和觀賞皆盛於明清前後,尤其是清一代,由於復雜的社會環境、污濁的社會風氣,使社會的知識 階層頓感虛無,人們將現實社會中失落的人的寶貴品質,寄託在蘭花上,賦予蘭花那麼多美好的品德和氣度,蘭花就是精神家園的平台,使知識階層流浪的精神著陸了。回看和反思蘭花和現實的關聯,同我們今天的現實情形多麼驚人的相似。
從帶有這么深厚的文化色彩的蘭花養植和觀賞的歷史和當今和情態中,再探索蘭花、尤其是精品蘭花的現實和今後的定位與發展,就能給人們很多啟迪。
日前拜讀劉涌教授的銘文《音樂、蘭花、紫砂壺》,受到教誨和教益。是否可以這樣講,在蘭花家族中,有很多自古流傳有序的銘品,像雲南大雪素,江浙的程梅、宋梅等上百個品種,完全可以當做活的古董視之。而像雲貴川、江浙等地發掘整理出來的新品,完全可視做高檔現代藝術品。當然,這樣的比喻只是在一個角度為蘭花設定的位置。如果大而視之,蘭花更是祖國巨大植物物種種質資源庫中的珍貴物種,稱得上是中國乃至人類的寶貴財富。而蘭花中的精品,更是這筆財富中璀璨奪目的瑰寶,因此,把這部分蘭花定位於高檔藝術品,是恰如其分的。如果如此定位合適,精品蘭花該如何繁育和流傳呢?
時下,有很多人想像或計劃大規模繁育精品蘭花,想讓精品蘭花走進千家萬戶。對此,筆者認為,當謀個品種的蘭花還被定為精品的情況下,就不可能走進萬戶千家,能夠普及到百姓家中的蘭花則只能是普通蘭花。這部蘭花因數量多、價格低廉,出口 可以成規模,內銷可以為普通人接受。而對精品蘭以組培的方式進行大規模培植,進而採取工業化的形式來「生產」精品蘭,這且不說能否辦到,更是嚴重違背精品蘭花發展規律。而只有人工的、作墳式操作生產的東西,才能稱得上高檔藝術品。再談劉清涌教授的文章的精妙的喻蘭題目-《音樂、蘭花、紫砂壺》。音樂中有流行音樂,全社會都可以傳唱;而音樂中的交響樂,就只可以為少數人來享受。而紫砂壺中的粗品,是人人都 可以用上一把的,其中的主高檔品卻不是人人可以承受的。蘭花中的普通草與精品關系,不也是如此嗎?因此,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如果大規模生產精品蘭花,會使附加在這部分蘭花身上的巨大潛在價值迅速消失,導致今後的國蘭不會再有精品,時而導致國蘭魅力無存,後果不堪設想。
先是精品蘭花養植在相對少數人手中,隨著更新的精品蘭的出現和數量的增加,價格下落後慢慢有序地傳入更多愛蘭者手中,此時的精品變為佳品,這才應該是國蘭精品的正確走勢。
追求蘭品,是為大多數養蘭人的精神需求和人格取向;養植精品,是高品位、高層次的藝術活動。此過程產生的精神愉慰問品 和經濟價值是應該得到承認和肯定的。

蓮瓣的名稱及表性品種

蓮瓣蘭之稱謂,據明朝段寶姬《點蘭譜》(約1399)一詩和《南中幽芳錄》(1412)對「金鑲玉」等有關記述,約始於600年前。至《蒙化府志》(1698)稱:「蘭四季皆有,春蘭、朱蘭、百日、虎頭、發、綠蘭、蓮瓣各類不一、惟冬春者香。可判斷「蓮瓣蘭」名稱,在滇西約定俗成並普遍使用,到今天已有300年以上歷史了。
滇西民眾為產於本地的這一特有蘭種取名,從現掌握的古、今材料看,是眾兩個方面結合起來考慮的。一是根據蓮瓣蘭花色多粉紅、藕紅,近似於蓮花之色。二是根據蓮瓣蘭外三瓣和捧瓣多兩頭窄、中間寬,近似於蓮花之形。這一命名的貼切巧妙,給人啟發,耐人尋味。
由蓮瓣蘭之得名,可知這一蘭種的代表性品種一概是藕紅色荷形蓮瓣(見本期封二彩照「人人喜歡」)。果真如此嗎?帶著這一問題,筆者進行了多年學習、觀察,得出了初步肯定的結論。
首先,讓我們看看有關文獻、書籍的說法。成書於1714年的《鶴慶府志》:「蘭,山蘭、紅蓮瓣、白蓮瓣、綠蓮瓣俱香。」此為第一次按顏色劃分蓮瓣,把「紅蓮瓣」列於首位。二是1911年《蒙化志稿》:「蓮瓣有紅、白、麻三種。」將紅蓮瓣放在首位。三是1983年,羅真傑著《雲南蘭花初探及栽培技術》,書中介紹的第一個品種就是紅蓮瓣,並指出紅蓮瓣「又名藕荷蓮瓣……花瓣粉紅色,背面有紅脈,形如蓮花瓣而得名紅蓮瓣。四是1984年,彭增盛、劉兵著《雲南蘭譜》,在敘述蓮瓣時:「依其花瓣顏色分為紅蓮瓣……藕色蓮瓣五個變型」。五是1993年7月,趙琴等著《蓮瓣蘭名品鑒賞》:「蓮瓣蘭……形狀與荷花的花瓣相似。除此之外,花瓣成粉紅色的蓮瓣是蓮瓣的代表性品種,俗稱藕色蓮瓣。這種藕色蓮瓣的花色與荷花的顏色相近。」
從上所述,我們可知,藕紅色荷形蓮瓣對於蓮瓣蘭的代表性,早在289年前就受到了前人重視,並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的認識越來越清晰,於是世紀90年代給予了確認。同時,我們還發現,民間藝蘭不把紅、粉紅、藕色蓮瓣作明確區別,而把它們看面同一類型,統稱為藕荷蓮瓣,也就是說蓮瓣的代表性品種不是某一個單一品種,而是由顏色相近的眾多品種組成的類型:即紅色荷形蓮瓣、粉紅荷形蓮瓣、藕紅荷形蓮瓣、藕色荷形蓮瓣都 是蓮瓣蘭的規范表性品種,並可用藕荷瓣統稱之。
其次,讓我們再來看看實地考察的情況。今年春節休假,筆者請朋友駕車,專程到部分蓮瓣蘭產區進行考察。考察路線是:從大理劍川至蘭坪縣城,向西翻越瞭望台雪山到瀾滄江峽谷。經啦井、兔峨、表村,由老窩轉達六庫,進入怒江峽谷。沿峽谷北上,經古登、匹河到福貢,返回南下,一直到怒江壩折往保山。不管是在屬於瀾滄江峽谷的蘭坪、兔峨、表村、種蘭處,還是在屬於瀾滄江峽谷的六庫、古登、匹河、福貢植蘭人家,都 見到了大量下山蓮瓣蘭,僅說當時開著花的,顏色藕紅,瓣形中間寬、兩頭窄的佔有多數。之前,筆午還到過同屬瀾滄江流域,為瓣蘭主產區的巍山、昌寧、鳳慶,物品特別是這三個縣山水相連地區所產的稱為「五印草」的蓮瓣蘭,其花瓣顏色和瓣形與在上述兩路峽谷看到的相類似。所以,藕荷蓮瓣不光是從色、形上是蓮瓣蘭的代表性品種,就是從產量上說,也當如此。
筆者認為,針對雲南近年不少高價蘭讓人「望蘭興嘆」的狀況,有必要提倡選育一些檔次不一定很高,但卻美觀、能滿足人們基本觀賞要求、適宜於普及的品種,讓大家「玩得起,養得輕松」。於此,蓮瓣蘭的代表性品種藕荷 蓮瓣則最有資格充當這一角色。因為,凡具有藕紅顏色的蓮瓣,已很漂亮,只要瓣形不太差,它就具備了相當觀賞價值,叫人人見了都 喜歡。這樣的花,相對容易選 到,從產量大的藕荷 蓮瓣中呢,機會會更多。甚至,我們可能從中選育出一系列這樣的品種,培育成藕荷蓮瓣品種系列,充分滿足不同愛好者需要,進一步創造出蓮瓣蘭普及於大眾的條件。由此可見,認清和明確藕荷 蓮瓣是蓮瓣蘭的代表性品種,對更好地推動蓮瓣蘭的開發利用具有積極意義。

『貳』 蘭花如果要進行中華傳統文化綜合性學習,能幫助我們研究什麼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4-06

『叄』 蘭花的特徵和特點

蘭花的特徵和特點?種蘭幽谷底,四遠聞馨香。春風長養深,枝葉趁人長-每天學習一點點,每天進步一點點!

在栽培管理方法上,春蘭、蕙蘭與其他植物有所不同。我們對這種不同特點的討論,對研究蘭蕙的栽培管理是有好處的。 蘭花是單子葉多年生草本植物,有假球莖和肉質肥大的叢生根,帶形或線形葉從假球莖抽生,假球莖有多個(7-8)不定根的生長點,呈圓形、橢圓或長橢圓形,上面還有不定數的薄鱗片,故有假鱗莖之稱。這些鱗片腋間有七八枚不定芽。新苗就是從這些不定芽中抽出的。

蘭的根,粗壯肥大,肉質分校少,偶有生出支根的,無根毛。外層為根皮組織,內層為皮層組織,皮層組織細胞較發達,有根菌共生,故蘭花又稱為菌根植物。菌根是營養植株使之生長的主要器官,是蘭花生育、開花、生存、繁殖等生命循環的依靠。可以說,沒有菌根就沒有我們種的春蘭和夏蘭。「交人交心,澆花澆根」,在這里用來說明菌根的重要性是恰當的。我們討論蘭花載培管理,首先應該弄清菌根發育的基本過程。 在蘭根的表皮及皮層組織中有共生蘭菌,並含有大量的水和空氣。

『肆』 全面介紹蘭花!

學名:Cymbidium goeringii 科屬:蘭科,蘭屬

別名:春蘭、蘭花、山花、草蘭、朵朵香

蘭花 屬蘭科,是單子葉植物,為多年生草本。高20一40厘米,根長筒狀。葉自莖部簇生,線狀披針形,稍具革質,2至3片成一束。總狀花序,花被2輪,肉質狀,內輪3瓣中,2瓣向上直立,下方一瓣唇形,向外反卷,上具紫紅色斑或無,雄蕊和花柱合生成合蕊柱,花色由黃褐至淺黃,以不具褐色的純顏色者為貴異。根簇生,肉質,圓柱形。萌果三角形,種極小。早春由葉叢間抽生多數花莖,每莖頂開一花,花淡黃綠色,清香。
蘭花通常分為中國蘭和洋蘭兩種,蘭花源產我國,故稱中國蘭。中國蘭主要產於亞洲的亞熱帶,主產於我國長江流域各省山區、西南、華南和台灣各地亦有分布;洋蘭大多產在熱帶和亞熱帶林區。

蘭花是我國古老的花卉之一,栽培歷史已有二千多年,約有一百多個品種。依開花的時間分,有春蘭、夏蘭、秋蘭、寒蘭、報歲蘭。

蘭花極具觀賞價值,其朴實無華,葉色長青,葉質柔中有剛,花開幽香清遠,發乎自然,居「花草四雅」之首。因此人們將蘭花尊為「香祖」、「國香」、「天下第一香」。蘭花原生於深山幽谷之中,不為無人而不芳,不因清寒而萎瑣,故有「花中君子」之譽。蘭花,葉態優美,花姿嬌媚,香馥幽異,是我國名貴花卉之一。所以,我國人民一直非常喜愛蘭花,總結積累了不少養蘭經驗,如「春不出,夏不日,秋不幹,冬不濕。」和《養蘭中訣》。

蘭花入葯,葯名草蘭。葉治百日咳,根治扭傷,籽治目翳,花可治滯痢。

蘭花在植物分類學上屬於蘭科(Orchidaceae)植物,是單子葉植物中 的一個科,為多年生草本植物,附生、地生或腐生。蘭科是有花植物中最 大的科之一,估計有800個屬,3萬~3.5萬個原生種。另外,在英國《國際散氏蘭花雜種登記目錄》中正式登記的人工雜交種約有四萬種以上,而且每年以1000種以上的數目增加。
我們常看到的國蘭和洋蘭,只是蘭科植物中的一小部分有觀賞價值的栽培種類,還有大量的野生蘭科植物分布於世界各地

國蘭

中國蘭花簡稱國蘭,通常是指蘭屬 Cymbidium植物中的一部分地生種。假鱗莖較小,葉線形,根肉質;花莖直立,有花1至10餘朵,花小而芳香,通常淡綠色有紫紅色斑點。種類不同葉和花形態及花期變化較大。產秦嶺以南及西南地區。栽培歷史悠久,最少在千年以上,為中國十大傳統名花之一。自古以來人們把蘭花視為高潔、典雅、愛國和堅貞不屈的象徵。形成有濃郁中華民族特色的蘭文化。用分株、播種或組織培養繁殖。腐殖土盆栽,要求透氣排水好;喜半陰和濕潤的環境,墨蘭建蘭和寒蘭越冬溫度10℃左右,另外幾種5℃左右。

國蘭的起源與歷史

當今所稱的中國蘭花——國蘭,古代稱之為蘭蕙。正如北宋黃庭堅(1045一1105年)在《幽芳亭》中對蘭花所作的描述:「一干一華而香有餘者蘭,一干五七華而香不足者蕙」。
我們中國人觀賞與培植蘭花,比之西方栽培的洋蘭要早得多。早在春秋時代的二千四百年前,中國文化先師孔夫子曾說:「芝蘭生幽谷,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為窮困而改節」。他還將蘭稱之為「王者之香」這句話流傳至今,足以證明中國蘭花在歷史文化上所佔的地位。

但有關孔子時代對蘭之描述,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春秋時代的衛國在河南北部(今滑縣一帶),魯國在山東,孔子在河南北部到山東途中是不可能看到繁茂的野生蘭花。因此他所說的芝蘭實指菊科的草本植物澤蘭。但也有人持有另一看法,認為孔子說的芝蘭生幽谷是對當時蘭花生態環境十分貼切的描述,而且當時的氣候比今天溫暖,河南一帶還生長竹子,有竹子的山地必有蘭花分布。因此,孔子當時路經深林幽谷時見到蘭花獨茂並不稀奇,他所說的芝蘭實為當今所稱的蘭花。古代人們起初是以採集野生蘭花為主,至於人工栽培蘭花,則從宮廷開始。魏晉以後,蘭花從宮廷栽培擴大到士大夫階層的私家園林,並用來點綴庭園,美化環境,正如曹植《秋蘭被長坡》一詩中的描寫。直至唐代,蘭蕙的栽培才發展到一般庭園和花農培植,如唐代大詩人李白寫有「幽蘭香風遠,蕙草流芳根」等詩句。:
宋代是中國藝蘭史的鼎盛時期,有關蘭藝的書籍及描述眾多。如宋代羅願的《爾雅翼》有「蘭之葉如莎,首春則發。花甚芳香,大抵生於森林之中,微風過之,其香藹然達於外,故曰芝蘭。江南蘭只在春勞,荊楚及閩中者秋夏再芳」之說。南宋的趙時庚於1233年寫成的《金漳蘭譜》可以說是我國保留至今最早一部研究蘭花的著作,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蘭花專著。全書分三卷五部分,對紫蘭(主要是墨蘭)和白蘭(即素心建蘭)的30多個品種的形態特徵作了簡述,並論及了蘭花的品位。繼《金漳蘭譜》之後,王貴學又於1247年寫成了《王氏蘭譜》一書,書中對30餘個蘭蕙品種作了詳細的描述。此外,宋代還有《蘭譜奧法》一書,該書以栽培法描述為主,分為分種法、栽花法、安頓澆灌法、澆水法、種花肥泥法、去除蟻虱法和雜法等七個部分。至於吳攢所著的《種藝必用》一書,也對蘭花的栽培作了介紹。1256年,陳景沂所著的《全芳備祖》對蘭花的記述較為詳細,此書全刻本被收藏於日本皇宮廳庫,1979年日本將影印本送還我國。在宋代,以蘭花為題材進入國畫的有如趙孟堅所繪之《春蘭圖》,已被認為是現存最早的蘭花名畫,現珍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內。

明、清兩代,蘭藝又進入了昌盛時期。隨著蘭花品種的不斷增加,栽培經驗的日益豐富,蘭花栽培已成為大眾觀賞之物。此時有關描寫蘭花的書籍、畫冊、詩句及印於瓷器及某些工藝品的蘭花圖案數目較多,如明代張應民之《羅籬齋蘭譜》,高濂的《遵生八箋》一書中有關蘭的記述。明代葯物學家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一書.也對蘭花的釋名、品類及其用途都有比較完整的論述。清代也涌現了不少藝蘭專著,如1805年的《蘭蕙同心錄》,由浙江嘉興人許氏所寫,他嗜蘭成癖,又善畫蘭,具有豐富的藝蘭經驗。該書分二卷,卷一講述栽蘭知識,卷二描述了蘭花品種的識別和分類方法。全書記載品種57個,並附上由他畫的白描圖。其它如袁世俊的《蘭言述略》,杜文瀾的《藝蘭四說》,冒襄的《蘭言》,朱克柔的《第一香筆記》,屠用寧的《蘭蕙鏡》,張光照的《興蘭譜略》,岳梁的《養蘭說》,汪灝的《廣群芳譜》,吳其浚的《植物名實圖考》,晚清歐金策的《嶺海蘭言》等,至今仍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藝蘭發展至近代,有1923年出版的《蘭蕙小史》,為浙江杭縣人吳恩元所寫。他以《蘭蕙同心錄》為藍本,分三卷對當時的蘭花品種和栽培方法作了較全面的介紹,全書共記述浙江蘭蕙名品161種,並配有照片和插圖多幅,圖文並茂,引人入勝。此外,1930年由夏治彬所著的《種蘭法》;1950年杭州姚毓謬、諸友仁合編的《蘭花》一書;1963年由成都園林局編寫的《四川的蘭蕙》;1964年由福建嚴楚江編著的《廈門蘭譜》;1980年由吳應樣所著的《蘭花》和1991年所著的《中國蘭花》兩本書,以及香港、台灣所出版介紹國蘭的書籍和雜志等等,可以說是近代中國藝蘭研究的一大成就。

藝蘭發源於中國,外傳至日本及朝鮮。現今日本對中國蘭花的興趣甚濃,其歷史淵源也是由中國開始。現今日本栽蘭已自成體系,發展為號稱「東洋蘭」的基地。至於朝鮮方面,藝蘭也必不可少地成為朝鮮人民崇尚之物,並使蘭花成為當今朝鮮人民作為高雅的花卉,陳設於居室、寓所、大堂之中。更為令人稱頌的是,他們將蘭花作為一種高級的禮品來饋贈。

人為萬物之靈.蘭為百花之英,願蘭蕙自然進入人們心靈的世界,共同將蘭藝這種中華民族的傳統的國粹發揚光大,以蘭會友,共同進步。

『伍』 有關蘭花的著作有哪些

20世紀50年代有姚毓_、諸友仁的《蘭花》,系統總結了江、浙地區蘭花的品種和栽培管理。60年代有嚴楚江教授的《廈門蘭譜》,系統總結了廈門地區墨蘭、建蘭的品種分類和栽培經驗。70年代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編著的《高等植物圖鑒》第五卷,對蘭花的形態和分類作詳細記載。80年代吳應祥、陳心啟發表的「國產蘭屬分類研究」,系統整理了國產蘭屬植物資源的分類、分布,並首次擬訂了國產蘭屬分種檢索表。這些都對推動蘭花事業的發展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陸』 有哪些關於蘭花的資料

蘭花屬蘭復科,是單子葉植物,制為多年生草本,亦叫胡姬花。由於地生蘭大部分品種原產中國,因此蘭花又稱中國蘭。根長筒狀,葉自莖部簇生,線狀披針形,
2~3片成一束。蘭的根、葉、花朵、果、種子均有一定的葯用價值。蘭花是一種以香著稱的花卉,具高潔、清雅的特點。古今名人對它品價極高,被喻為花中君子。在古代文人中常把詩文之美喻為「蘭章」,把友誼之真喻為「蘭交」,把良友喻為「蘭客」。

『柒』 蘭花的資料

「梅、蘭、竹、菊」在中國被譽為「四君子」,其中蘭花象徵高潔典雅、質朴版文靜,被評為中權國十大名花之一。蘭花歷來為文人墨客所稱頌,「氣如蘭兮長不改,心若蘭兮終不移」,代表了蘭花的高潔忠貞。蘭花在國人的評價當中是很高的,純潔愛情、真誠友情都可以用蘭花來表示。

蘭花在全國各地都有分布,種類最多的是雲南、四川和台灣省,南方地區較多,北方地區較少,因為蘭花多分布在熱帶和亞熱帶的氣候環境當中。蘭花種類非常多,數不勝數,按生長繁殖方式來分,有三大類:附生蘭、腐生蘭、地生蘭。

附生蘭有卡特蘭、萬代蘭、石斛蘭等;腐生蘭不能進行光合作用,種類較少,最常見的就是中葯天麻。地生蘭是最為常見的一種蘭花,平時家裡栽培的也大多是地生蘭,地生蘭主要有春蘭、蕙蘭、建蘭、寒蘭等。

『捌』 蘭花 介紹

http://www.cnhhcw.com/zhuanti/2007q3/20070808092951326249.html
http://www.cnhhcw.com/zhuanti/2007q3/20070808092951326249.html
這個地方有關於蘭花的詳細介紹.希望對你有用.
蘭花從季節分,可分為春蘭、蕙蘭、秋蘭、寒蘭。因而它的用途較多:1、觀賞。2、食療《十萬個不要.花卉篇》記有名菜「蘭花大鍋」,其味鮮香,肉嫩,營養豐富;「蘭花銀粉全雞」,色澤美觀,肉爛味鮮爽口。3、葯用:《本草綱目》雲:「蘭草走氣道,故能利水道,除痰癖,殺蠱辟惡,而為消渴良葯。」佩蘭、澤蘭全草葯用。建蘭葉、花、根均可葯用,葉及根一年四季皆可採用,鮮用干用都行,斑蘭葉莖葉葯用,夏秋采,鮮用或曬干用。建蘭有理氣,寬中,明目之功。脾闡口乾:佩蘭,水煎服。......

『玖』 蘭花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 盆栽溫度

蘭花養殖時要提供15~25℃的適宜溫度,在春秋2~3天澆水一次,並2~3周施加一次稀薄氮肥,還要使蘭花接受早晚3~4小時左右的散射光照,並配製疏鬆土壤。養殖時要注意不時修剪枝葉,做好病蟲害防治,讓其健康生長。

1、適宜溫度

養殖蘭花要提供15~25℃的適宜溫度環境,讓其能夠健康的生長進行開花,在冬季需要將露養的蘭花放在室內,保持10℃左右的溫度即可安全越冬,夏季要避免30℃以上高溫。

2、水肥管理

養殖蘭花要注意干透澆透原則,在春秋2~3天左右澆水一次保持土壤濕潤,夏季早晚澆水,還要在蘭花的生長期2~3周左右施加一次稀薄肥液,為其補充養分進行生長。

3、充足光照

在蘭花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中還要為其提供充足的光照,將其擺放在散光下接受3~4小時左右的光照即可,在9點到下午的6點期間要遮陰避免陽光曬傷蘭花。

4、適宜土壤

蘭花在養殖時還要選擇疏鬆的土壤,可以將園土、蛭石、河沙按照3:1:1的比例進行配製,還可在其中添加少許基肥,可以使用碧卡水溶肥。讓土壤能夠更加肥沃促使蘭花茁壯生長。

5、注意事項

(1)修剪枝葉

在養殖蘭花的過程中要不時進行枝葉的修剪,將其中的病黃枝葉剪除,保持蘭花枝葉的健康通風,還要在開花後及時剪除花莖,避免營養成分的過多消耗。

(2)病蟲害防治

還要注意做好病蟲害的防治工作讓其能夠更好的生長,需要定期噴灑相關的殺菌除蟲葯液,並保持良好的通風環境,為蘭花提供健康衛生的生長環境。

熱點內容
情人節泡妞買車的段子 發布:2025-07-08 22:30:44 瀏覽:182
宜春梅花農庄 發布:2025-07-08 22:24:30 瀏覽:269
如何給盆栽殺菌 發布:2025-07-08 22:23:02 瀏覽:482
櫻花汽車 發布:2025-07-08 22:22:09 瀏覽:17
跳舞蘭花期多久 發布:2025-07-08 22:16:51 瀏覽:849
那種百合香 發布:2025-07-08 22:06:40 瀏覽:603
小瓶茶花 發布:2025-07-08 22:02:47 瀏覽:228
茶花茶組合 發布:2025-07-08 22:00:27 瀏覽:292
雲南櫻花路 發布:2025-07-08 21:59:42 瀏覽:900
蜜百合炮製 發布:2025-07-08 21:55:18 瀏覽: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