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晏幾道木蘭花

晏幾道木蘭花

發布時間: 2022-09-11 14:56:23

A. 木蘭花

木蘭花慢
中秋飲酒將旦,客謂前人詩詞有賦待月,無送月者,因用《天問》體賦。
可憐今夕月,向何處、去悠悠?
是別有人間,那邊才見,光影東頭?
是天外空汗漫,但長風浩浩送中秋?
飛鏡無根誰系?
姮娥不嫁誰留?
謂經海底問無由,恍惚使人愁。
怕萬里長鯨,縱橫觸破,玉殿瓊樓。
蝦蟆故堪浴水,問雲何玉兔解沉浮?
若道都齊無恙,雲何漸漸如鉤?
木蘭花慢·滁州送范倅
老來情味減,對別酒,怯流年。
況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圓。
無情水都不管,共西風、只管送歸船。
秋晚蒓鱸江上,夜深兒女燈前。
征衫,便好去朝天,玉殿正思賢。
想夜半承明,留教視草,卻遣籌邊。
長安故人問我,道愁腸殢酒只依然。
目斷秋霄落雁,醉來時響空弦。
1.木蘭花·乙卯吳興寒食1 【宋·張先】
龍頭舴艋吳兒競2,筍柱鞦韆游女並3。芳洲拾翠暮忘歸4,秀野踏青來不定。
行雲去後遙山暝5,已放笙歌池院靜6。中庭月色正清明,無數楊花過無影。
2.木蘭花 【宋·錢惟演】
城上風光鶯語亂,城下煙波春拍岸。綠楊芳草幾時休?淚眼愁腸先已斷。
情懷漸覺成衰晚,鸞鏡朱顏驚暗換。昔年多病厭芳尊,今日芳尊惟恐淺。
3.木蘭花 【宋·晏殊】
綠楊芳草長亭路,年少拋人容易去。樓頭殘夢五更鍾,花底離愁三月雨。
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
4.木蘭花 【宋·晏殊】
燕鴻過後鶯歸去,細算浮生千萬緒。長於春夢幾多時,散似秋雲無覓處。
聞琴解佩神仙侶,挽斷羅衣留不住。勸君莫作獨醒人,爛醉花間應有數。
5.木蘭花 【宋·晏殊】
池塘水綠風微暖,記得玉真初見面。重頭歌韻響琤琮,入破五腰紅亂旋。
玉鉤闌下香階畔,醉後不知斜日晚。當時共我賞花人,點檢如今無一半。
6.木蘭花 【宋·歐陽修】
別後不知君遠近,觸目凄涼多少悶!漸行漸遠漸無書,水闊魚沉何處問?
夜深風竹敲秋韻,萬葉千聲皆是恨。故欹單枕夢中尋,夢又不成燈又燼。
7.木蘭花·戲林推 【宋·劉克庄】
年年躍馬長安市,客舍似家家似寄。青錢換酒日無何,紅燭呼盧宵不寐。
易挑錦婦機中字,難得玉人心下事。男兒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橋畔淚。
8.木蘭花 【宋·宋祁】
東城漸覺風光好,縠皺波紋迎客棹。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浮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
9.木蘭花 【宋·晏殊】
玉樓朱閣橫金鎖,寒食清明春欲破。窗間斜月兩眉愁,簾外落花雙淚墮。
朝雲聚散真無那,百歲相看能幾個?別來將為不牽情,萬轉千回思想過。
10.木蘭花 【宋·晏幾道】
小蓮未解論心素,狂似鈿箏弦底柱。臉邊霞散酒初醒,眉上月殘人慾去。
舊時家近章台住,盡日東風吹柳絮。生憎繁杏綠陰時,正礙粉牆偷眼覷。

B. 《木蘭花》賞析

玉樓春 ·晏殊
綠楊芳草長亭路,年少拋人容易去。樓頭殘夢五更鍾,花底離愁三月雨。
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
此詞抒寫人生離別相思之苦,寄託了作者從有感於人生短促、聚散無常以及盛筵之後的落寞等心情生發出來的感慨。整首詞感情真摯,情調凄切,抒情析理,綽約多姿,有著迷人的藝術魅力。作者在抒發人生感慨時成功地使用了誇張手法,更增添了詞的藝術感染力。
上片首句寫景,時間是綠柳依依的春天,地點在古道長亭,這是旅客小休之所,也是兩人分別之處。 「年少」句敘述臨行之際,閨女空自淚眼相看,無語凝咽,而「年少」的他卻輕易地棄之而去。年少,是指思婦的「所歡」,也即「戀人」,據趙與時《賓退錄》記載,「晏叔原見蒲傳正曰:『先君平日小詞雖多,未嘗作婦人語也。』傳正曰:『綠楊芳草長亭路,年少拋人容易去,豈非婦人語乎?』叔原曰: 「 公謂年少為所歡乎,因公言,遂解得樂天詩兩句:欲留所歡待富貴,富貴不來所歡去。』傳正筆而悟。余按全篇雲雲,蓋真謂所歡者,與樂天『欲留年少待富貴,富貴不來年少去』之句不同,叔原之言失之。」這是晏幾道為其父此詞「年少」語所作的無謂辯解。實際上,本詞寫思婦閨怨,用的的確是「婦人語」。 「樓頭」兩句,把思婦的思念之意生動地描繪出來,從相反方面說明「拋人去」者的薄情。白晝逝去,黑夜降臨,她轉輾反側,很久之後才悠悠進入睡鄉,但很快就被五更鍾聲驚破了殘夢,使她重又陷入無邊的失望;窗外,飄灑著春雨,那些花瓣像是承受不住,帶著離愁紛紛落下。「殘夢」和「落花」在這里都是用來曲折地抒發懷人之情,語言工緻勻稱。陳廷焯《白雨齋詞話》稱其「婉轉纏綿,深情一往,麗而有則,耐人尋味」。
下片用反語,先以無情與多情作對比,繼而以具體比喻從反面來說明。「無情」兩句,用反語以加強語意。先說無情則無煩惱,因此多情還不如無情,從而反托出「多情自古傷離別」的深衷;「一寸」指心,柳絲縷縷,拂水飄綿,最識離懷別苦。兩句意思是說,無情怎似多情之苦,那一寸芳心,化成了千絲萬縷,蘊含著千愁萬恨。詞意來自李煜「一片芳心千萬緒,人間沒個安排處」(《蝶戀花》)。
末兩句含意深婉。天涯地角,是天地之盡頭,故雲「有窮時」。然而,別離之後的相思之情,卻是無窮無盡的,正所謂「只有相思無盡處」。這里通過比較來體現出因「多情」而受到的精神折磨,感情真切而含蓄,對於那個薄倖年少,卻毫無埋怨之語。《蓼園詞選》贊曰:「末二句總見多情之苦耳。妙在意思忠厚,無怨懟口角。」
本詞寫閨怨,頗具婉轉流利之致,詞中不事藻飾,沒有典故,除首兩句為敘述,其餘幾句不論是用比喻,還是用反語,用誇張,都是通過白描手段反映思婦的心理活動,亦即難以言宣的相思之情,收到了很好的藝術效果。

C. 關於木蘭花的詞

• 《木蘭花·城上風光鶯語亂》- 錢惟演 - 宋代
• 《木蘭花·晚妝初了明肌雪》- 李煜 - 五代
• 《木蘭花·燕鴻過後鶯歸去》- 晏殊 - 宋代
• 《木蘭花·池塘水綠風微暖》- 晏殊 - 宋代
• 《木蘭花·立春日作》- 陸游 - 宋代
• 《木蘭花·乙卯吳興寒食》- 張先 - 宋代
• 《木蘭花·鞦韆院落重簾暮》- 晏幾道 - 宋代
• 《木蘭花·小芙蓉》- 魏承班 - 唐代
• 《木蘭花·清琴再鼓求凰弄》- 賀鑄 - 宋代
• 《木蘭花·獨上小樓春欲暮》- 韋庄 - 五代
• 《木蘭花·風簾向曉寒成陣》- 晏幾道 - 宋代
• 《木蘭花》- 晏幾道 - 宋代
• 《木蘭花》- 李商隱 - 唐代
• 《木蘭花·秋容老盡芙蓉院》- 秦觀 - 宋代
• 《木蘭花》- 孟昶 - 唐代
• 《木蘭花》- 晏殊 - 宋代
• 《木蘭花·玉樓朱閣橫金鎖》- 晏殊 - 宋代
• 《木蘭花》- 賀鑄 - 宋代

D. 求助減字木蘭花《長亭晚送,都似綠窗前日夢》這首詞的譯文

減字木蘭花 晏幾道

長亭晚送,都似綠窗前日夢。

小字還家,恰應紅燈昨夜花。

良時易過,半鏡流年春欲破。

往事難忘,一枕高樓到夕陽。

譯文:晚上在長亭送別,就好像還在閨人的房裡像夢境一樣。回到家裡,正好碰到紅燈相對的好時光。

美好的時光容易過去,就像過去破鏡重圓的好時光一樣,春天易去。往事難忘,在高樓上,一覺睡到了傍晚夕陽西下。

這首詞寫出了懷念往事,春光易逝,人易老的惆悵心情。

E. 木蘭花詩句的全文

木蘭花慢 中秋飲酒將旦,客謂前人詩詞有賦待月,無送月者,因用《天問》體賦。 可憐今夕月,向何處、去悠悠? 是別有人間,那邊才見,光影東頭? 是天外空汗漫,但長風浩浩送中秋? 飛鏡無根誰系? 姮娥不嫁誰留? 謂經海底問無由,恍惚使人愁。 怕萬里長鯨,縱橫觸破,玉殿瓊樓。 蝦蟆故堪浴水,問雲何玉兔解沉浮? 若道都齊無恙,雲何漸漸如鉤? 木蘭花慢·滁州送范倅 老來情味減,對別酒,怯流年。 況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圓。 無情水都不管,共西風、只管送歸船。 秋晚蒓鱸江上,夜深兒女燈前。 征衫,便好去朝天,玉殿正思賢。 想夜半承明,留教視草,卻遣籌邊。 長安故人問我,道愁腸殢酒只依然。 目斷秋霄落雁,醉來時響空弦。 1.木蘭花·乙卯吳興寒食1 【宋·張先】 龍頭舴艋吳兒競2,筍柱鞦韆游女並3。芳洲拾翠暮忘歸4,秀野踏青來不定。 行雲去後遙山暝5,已放笙歌池院靜6。中庭月色正清明,無數楊花過無影。 2.木蘭花 【宋·錢惟演】 城上風光鶯語亂,城下煙波春拍岸。綠楊芳草幾時休?淚眼愁腸先已斷。 情懷漸覺成衰晚,鸞鏡朱顏驚暗換。昔年多病厭芳尊,今日芳尊惟恐淺。 3.木蘭花 【宋·晏殊】 綠楊芳草長亭路,年少拋人容易去。樓頭殘夢五更鍾,花底離愁三月雨。 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 4.木蘭花 【宋·晏殊】 燕鴻過後鶯歸去,細算浮生千萬緒。長於春夢幾多時,散似秋雲無覓處。 聞琴解佩神仙侶,挽斷羅衣留不住。勸君莫作獨醒人,爛醉花間應有數。 5.木蘭花 【宋·晏殊】 池塘水綠風微暖,記得玉真初見面。重頭歌韻響琤琮,入破五腰紅亂旋。 玉鉤闌下香階畔,醉後不知斜日晚。當時共我賞花人,點檢如今無一半。 6.木蘭花 【宋·歐陽修】 別後不知君遠近,觸目凄涼多少悶!漸行漸遠漸無書,水闊魚沉何處問? 夜深風竹敲秋韻,萬葉千聲皆是恨。故欹單枕夢中尋,夢又不成燈又燼。 7.木蘭花·戲林推 【宋·劉克庄】 年年躍馬長安市,客舍似家家似寄。青錢換酒日無何,紅燭呼盧宵不寐。 易挑錦婦機中字,難得玉人心下事。男兒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橋畔淚。 8.木蘭花 【宋·宋祁】 東城漸覺風光好,縠皺波紋迎客棹。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浮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 9.木蘭花 【宋·晏殊】 玉樓朱閣橫金鎖,寒食清明春欲破。窗間斜月兩眉愁,簾外落花雙淚墮。 朝雲聚散真無那,百歲相看能幾個?別來將為不牽情,萬轉千回思想過。 10.木蘭花 【宋·晏幾道】 小蓮未解論心素,狂似鈿箏弦底柱。臉邊霞散酒初醒,眉上月殘人慾去。 舊時家近章台住,盡日東風吹柳絮。生憎繁杏綠陰時,正礙粉牆偷眼覷。

F. 有那位達人幫我完全的解釋下晏幾道的減子木蘭花 小生不才 理解不全

減字木蘭花 晏幾道

【長亭】晚送,都似綠窗前日夢。
小字還家,恰應紅燈昨夜花。

良時易過,半鏡流年春欲破。
往事難忘,一枕高樓到夕陽。

G. 木蘭花古詩晏幾道詩表達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木蘭花表達了作者宋祁出對春意的低回眷戀以及愛美惜春、珍視人生的情趣。
《蝶戀花·夢入江南煙水路》是宋代詞人晏幾道的作品。

此詞抒寫主人公對心上人的相思之情和離愁別緒。全詞語言朴實,清新溫婉,意境含蓄優美,情景交融,通篇不見一個「愁」字,卻能在字里行間感受到主人公的愁怨,將主人公的一片痴情表達得酣暢淋漓。

在手法上,此詞運用白描寫情態動作,生動傳神,真摯感人,體現了小晏詞淡而有味,淺而有致的獨特風格。

原詞:

蝶戀花⑴

夢入江南煙水路,行盡江南,不與離人遇。睡里消魂無說處⑵,覺來惆悵消魂誤⑶。

欲盡此情書尺素⑷,浮雁沉魚⑸,終了無憑據⑹。卻倚緩弦歌別緒,斷腸移破秦箏柱⑺。

注釋

⑴蝶戀花,又名「鵲踏枝」、「鳳棲梧」。唐教坊曲。《樂章集》《張子野詞》並入「小石調」,《清真集》入「商調」。雙調六十字,上下片各四仄韻。

⑵消魂:魂魄消滅。多以名悲傷愁苦之狀。江淹《別賦》有「黯然銷魂者,惟別而已矣」。

⑶惆悵:因失望或失意而哀傷。消魂:一作「佳期」。

⑷尺素:書寫用之尺長素絹,借指簡短書信。素:白絹。古人為書,多寫於白絹上。

⑸浮雁沉魚:古代詩文中常以鴻雁和魚作為傳遞書信的使者。古樂府《飲馬長城窟行》有「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長跪讀素書,書中竟何如。上有加餐食,下有長相憶。」又《漢書·蘇武傳》有「教使者謂單於,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書」,因合稱書信為魚雁,亦有以鱗代魚,以鴻作雁者。另亦指傳書信者。

⑹終了:縱了,即使寫成。無憑據:不可靠,靠不住。

⑺移破:猶雲移盡或移遍也。破:唐宋大麴術語。大麴十餘遍,分散序、中序、破三大段。張相《詩詞曲語辭匯釋》:破,猶盡也,遍也,煞也。

網路

H. 關於木蘭花的詩句離騷

1.關於木蘭花的詩詞

「朝飲木蘭之墜露兮 夕餐秋菊之落英」,「朝搴阰之木蘭兮,夕攬洲之宿莽」。

《木蘭花慢 以上振綺堂刻本趙待制遺稿。朱本》 元代 :趙雍

恨匆匆賦別,回首望,一長嗟。記執手臨流,遲遲去馬,浩浩平沙。此際黯然腸斷,柰一痕、明月兩天涯。南去孤舟漸遠,今宵宿向誰家。別來旬日未曾過,如隔幾年華。縱極目層崖,故人何處,淚落兼葭。聚散古今難必,且乘風、高詠木蘭花。但願朱顏長好,不愁水遠山遐。

《蘇州十詠其二·木蘭堂》 宋代:范仲淹

堂上列歌鍾,多慚不如古。卻羨木蘭花,曾見霓裳舞

《次韻何伯溫三首》 宋代:洪咨夔

庭前木蘭花,皦皦扶春陽。鶴鳴夜漏午,步花獨歌商。低迷露濕衣,浩盪月滿梁。深省渺誰語,中心空自藏。

《春日閑居》 明代:王女郎

濃陰柳色罩窗紗,風送爐煙一縷斜。庭草黃昏隨意綠,子規啼上木蘭花。

《新市雜詠十首》 宋代:華岳

朱門粉壁謫仙家,柳外秋韃襯落霞。一澗碧雲流不去,木蘭舟系木蘭花。

《閩中春暮》 明代:張羽

吳山入夢驛程賒,身逐孤帆客海涯。九十日春多是雨,三千里路未歸家。桄榔土潤蠻煙合,楊柳江深瘴霧遮。倚遍闌干愁似海,杜鵑啼過木蘭花。

《閩中春暮》 唐代:裴廷裕

吳山入夢驛程賒,身逐孤帆客海涯。九十日春多是雨,三千里路未歸家。桄榔土潤蠻煙合,楊柳江深瘴霧遮。倚遍闌干愁似海,杜鵑啼過木蘭花。

《塘下行》 唐代:孟郊

塘邊日欲斜,年少早還家。徒將白羽扇,調妾木蘭花。不是城頭樹,那棲來去鴉。

2.描寫木蘭花的詩句

木蘭花慢

中秋飲酒將旦,客謂前人詩詞有賦待月,無送月者,因用《天問》體賦。

可憐今夕月,向何處、去悠悠?

是別有人間,那邊才見,光影東頭?

是天外空汗漫,但長風浩浩送中秋?

飛鏡無根誰系?

姮娥不嫁誰留?

謂經海底問無由,恍惚使人愁。

怕萬里長鯨,縱橫觸破,玉殿瓊樓。

蝦蟆故堪浴水,問雲何玉兔解沉浮?

若道都齊無恙,雲何漸漸如鉤?

木蘭花慢·滁州送范倅

老來情味減,對別酒,怯流年。

況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圓。

無情水都不管,共西風、只管送歸船。

秋晚蒓鱸江上,夜深兒女燈前。

征衫,便好去朝天,玉殿正思賢。

想夜半承明,留教視草,卻遣籌邊。

長安故人問我,道愁腸殢酒只依然。

目斷秋霄落雁,醉來時響空弦。

1.木蘭花·乙卯吳興寒食1 【宋·張先】

龍頭舴艋吳兒競2,筍柱鞦韆游女並3。芳洲拾翠暮忘歸4,秀野踏青來不定。

行雲去後遙山暝5,已放笙歌池院靜6。中庭月色正清明,無數楊花過無影。

2.木蘭花 【宋·錢惟演】

城上風光鶯語亂,城下煙波春拍岸。綠楊芳草幾時休?淚眼愁腸先已斷。

情懷漸覺成衰晚,鸞鏡朱顏驚暗換。昔年多病厭芳尊,今日芳尊惟恐淺。

3.木蘭花 【宋·晏殊】

綠楊芳草長亭路,年少拋人容易去。樓頭殘夢五更鍾,花底離愁三月雨。

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

4.木蘭花 【宋·晏殊】

燕鴻過後鶯歸去,細算浮生千萬緒。長於春夢幾多時,散似秋雲無覓處。

聞琴解佩神仙侶,挽斷羅衣留不住。勸君莫作獨醒人,爛醉花間應有數。

5.木蘭花 【宋·晏殊】

池塘水綠風微暖,記得玉真初見面。重頭歌韻響琤琮,入破五腰紅亂旋。

玉鉤闌下香階畔,醉後不知斜日晚。當時共我賞花人,點檢如今無一半。

6.木蘭花 【宋·歐陽修】

別後不知君遠近,觸目凄涼多少悶!漸行漸遠漸無書,水闊魚沉何處問?

夜深風竹敲秋韻,萬葉千聲皆是恨。故欹單枕夢中尋,夢又不成燈又燼。

7.木蘭花·戲林推 【宋·劉克庄】

年年躍馬長安市,客舍似家家似寄。青錢換酒日無何,紅燭呼盧宵不寐。

易挑錦婦機中字,難得玉人心下事。男兒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橋畔淚。

8.木蘭花 【宋·宋祁】

東城漸覺風光好,縠皺波紋迎客棹。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浮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

9.木蘭花 【宋·晏殊】

玉樓朱閣橫金鎖,寒食清明春欲破。窗間斜月兩眉愁,簾外落花雙淚墮。

朝雲聚散真無那,百歲相看能幾個?別來將為不牽情,萬轉千回思想過。

10.木蘭花 【宋·晏幾道】

小蓮未解論心素,狂似鈿箏弦底柱。臉邊霞散酒初醒,眉上月殘人慾去。

舊時家近章台住,盡日東風吹柳絮。生憎繁杏綠陰時,正礙粉牆偷眼覷。

3.描寫「木蘭花」的詩句有哪些

1. 木蘭花 【宋·宋祁】

2. 木蘭花 【宋·錢惟演】

3. 木蘭花 【宋·晏殊】

4. 木蘭花 【宋·歐陽修】

5. 木蘭花·戲林推 【宋·劉克庄】

1.木蘭花 【宋·宋祁】

東城漸覺風光好,縠皺波紋迎客棹。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浮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

2.木蘭花 【宋·錢惟演】

城上風光鶯語亂,城下煙波春拍岸。綠楊芳草幾時休?淚眼愁腸先已斷。

情懷漸覺成衰晚,鸞鏡朱顏驚暗換。昔年多病厭芳尊,今日芳尊惟恐淺。

3.木蘭花 【宋·晏殊】

綠楊芳草長亭路,年少拋人容易去。樓頭殘夢五更鍾,花底離愁三月雨。

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

4.木蘭花 【宋·歐陽修】

別後不知君遠近,觸目凄涼多少悶!漸行漸遠漸無書,水闊魚沉何處問?

夜深風竹敲秋韻,萬葉千聲皆是恨。故欹單枕夢中尋,夢又不成燈又燼。

5.木蘭花·戲林推 【宋·劉克庄】

年年躍馬長安市,客舍似家家似寄。青錢換酒日無何,紅燭呼盧宵不寐。

易挑錦婦機中字,難得玉人心下事。男兒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橋畔淚。

I. 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原文翻譯及賞析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雨罷清宵半,夜雨霖鈴終不怨。

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譯文」

與意中人相處應當總像剛剛相識的時候,是那樣地甜蜜,那樣地溫馨,那樣地深情和快樂。但你我本應當相親相愛,卻為何成了今日的相離相棄?如今輕易地變了心,你卻反而說情人間就是容易變心的。

我與你就像唐明皇與楊玉環那樣,在長生殿起過生死不相離的誓言,卻又最終作決絕之別,即使如此,也不生怨。但你又怎比得上當年的唐明皇呢,他總還是與楊玉環有過比翼鳥、連理枝的誓願。

「賞析」

《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又名《木蘭花·擬古決絕詞柬友》、《玉樓春·擬古決絕詞》、《木蘭詞·擬古決絕詞柬友》。

納蘭性德的這首詞是借用漢唐典故而抒發「閨怨」之情。詞中描寫了一個為情所傷的女子和傷害她的男子堅決分手的情景,借用班婕妤被棄以及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悲劇的典故,通過「秋扇」、「驪山語」、「雨霖鈴」、「比翼連枝」這些意象,營造了一種幽怨、凄楚、悲涼的意境,抒寫了女子被男子拋棄的幽怨之情。

第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見」是整首詞里最平淡又是感情最強烈的'一句,一段感情,如果在人的心裡分量足夠重的話,那麼無論他以後經歷了哪些變故,初見的一剎那,永遠是清晰難以忘懷的。「何事秋風悲畫扇」借用漢朝班婕妤被棄的典故,本應相親相愛的兩人,但卻成了相離相棄,又將詞情從美好的回憶一下子拽到了殘酷的現實當中。

第二句「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寫出了主人公納蘭性德深深地自責與悔恨。納蘭性德不是一個負心漢,只是當時十多歲的少年還沒主宰自己的命運。其實像李隆基這樣的大唐皇帝都保不住心愛的戀人,更何況是納蘭。

第三句「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零鈴終不怨」,借用唐明皇與楊玉環的愛情典故,說即使是最後作決絕之別,也不生怨。

第四句「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化用唐李商隱《馬嵬》詩句,承接前二句句意,從另一面說明主人公情感之堅貞。

「納蘭性德」

納蘭性德(1655年-1685年),清朝著名詞人,葉赫那拉氏,字容若,滿洲正黃旗人,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諱改名為性德,一年後太子更名胤礽,於是納蘭又恢復本名納蘭成德。號楞伽山人。

納蘭性德父親是康熙朝武英殿大學士、一代權臣納蘭明珠。母親愛新覺羅氏是英親王阿濟格第五女,為一品誥命夫人。其家族納蘭氏,隸屬正黃旗,為清初滿族最顯的八大姓之一,即後世所稱的「葉赫那拉氏」。納蘭性德的曾祖父是女真葉赫部首領金石台。金石台的妹妹孟古,嫁努爾哈赤為妃,生皇子皇太極。

納蘭性德自幼飽讀詩書,文武兼修,十七歲入國子監,被祭酒徐文元賞識,推薦給內閣學士徐乾學。十八歲參加順天府鄉試,考中舉人。十九歲參加會試中第,成為貢士。康熙十二年因病錯過殿試。康熙十五年補殿試,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賜進士出身。後拜徐乾學為師,他於兩年中主持編纂了一部儒學匯編--《通志堂經解》,深受康熙皇帝賞識。

納蘭性德十分欣賞李煜,他曾說:「花間之詞如古玉器,貴重而不適用;宋詞適用而少貴重,李後主兼而有其美,更饒煙水迷離之致。」此外,他的詞也受《花間集》和晏幾道的影響。

納蘭性德著有《通志堂集》、《側帽集》、《飲水詞》等詞集,其詞以「真」取勝,寫景逼真傳神,詞風「清麗婉約,哀感頑艷,格高韻遠,獨具特色」。《納蘭詞》作為納蘭性德的作品,不但在清代詞壇享有很高聲譽,在整個中國文學史上也佔有光彩奪目的一席之地。縱觀納蘭性德的詞風,清新雋秀、哀感頑艷,頗近南唐後主李煜。

J. 《木蘭花》這首詩出自哪裡

《木蘭花》這首詩出自宋代。

熱點內容
海棠之夏 發布:2025-07-12 09:33:04 瀏覽:491
天藍色花卉 發布:2025-07-12 09:17:01 瀏覽:616
秦古烏蘭花 發布:2025-07-12 09:15:33 瀏覽:348
海棠灣規劃明細圖 發布:2025-07-12 09:14:48 瀏覽:889
925玫瑰金 發布:2025-07-12 09:09:46 瀏覽:881
華著海棠灣 發布:2025-07-12 09:08:56 瀏覽:213
桐海棠 發布:2025-07-12 09:03:20 瀏覽:918
扶桑和牡丹 發布:2025-07-12 09:03:20 瀏覽:825
黑玫瑰城堡 發布:2025-07-12 09:03:19 瀏覽:105
玫瑰香奇案電影 發布:2025-07-12 08:58:26 瀏覽: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