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花鴻雁
① 木蘭花·燕鴻過後鶯歸去的注釋譯文
⑴木蘭花:詞牌抄名。又名「玉樓襲春」。
⑵浮生:謂人生漂浮不定。
⑶春夢:喻好景不長。
⑷聞琴:暗指卓文君事。據《史記》載:文君新寡,司馬相如於夜以琴挑之,文君遂與相如私奔。解佩:典故出自劉向《列仙傳》:鄭交甫至漢皋台下,遇二仙女佩兩珠,交甫與她們交談,想得到她們所佩寶珠,二仙女解佩給他,但轉眼仙女和佩珠都不見了。
⑸獨醒人:僅有的清醒的人。 鴻鵠春燕已飛走,黃鶯隨後也歸去。這些可愛的鳥兒,一個個與我分離。仔細尋思起來,人生漂浮不定,千頭萬緒。鶯歌燕舞的春景,像夢幻般沒有幾時,便如同秋雲那樣散去,再也難以尋覓她的影蹤。
像卓文君那樣聞琴而知音,像漢水江妃那樣溫柔多情,遇到鄭交甫解佩相贈。這樣的神仙般的伴侶早已離我而去,即使挽斷她們綾羅的衣裙,也不能留住她們的倩影。勸君莫要作舉世昏醉,唯我獨醒的人,不如到花間去盡情狂飲,讓酒來麻醉我這顆受傷的心靈。
② 寫出同時包含樹和鳥兩種意象的詩句
1. 關於鳥的詩句和意象
關於鳥的詩句和意象 1.古詩文中鳥的意向
古詩文中鳥的意向 鵑 杜鵑,又名子規,杜宇、蜀魄等。
《華陽國志·蜀志》載:「古有蜀王杜宇,號望帝,後禪位出奔,其時子規鳥鳴,蜀人思念杜宇,故覺此鳥鳴聲悲切。」也許因此,人們總是把杜鵑聲與「悲傷」、「思歸」的情緒聯系在一起。
如辛棄疾《賀新郎·別茂嘉十二弟》:「更那堪鷓鴣聲住,杜鵑聲切。啼到春歸無尋處,苦恨芳菲都歇。
算來未抵人間離別。」詞人用杜鵑來惋惜百花凋零,春已歸去的傷感之情。
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子規聲聲,彷彿呼叫著「不如歸去」,然而,遷客卻仍要遠行,這是令人何等的傷情?作者正是借子規的啼聲,來襯托自己的愁心。表達了對友人受貶的無限同情。
燕 成雙成對的燕子,總使人想起團圓或離散。「思為雙飛燕,銜泥巢君屋」(《詩經·谷風》),成雙成對的燕子,引起有情人渴望比翼雙飛的思念。
燕子依舊,物是人非,更易使人產生時事變遷、昔盛今衰的感嘆。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劉禹錫《烏衣巷》)而最讓人傷感的,莫過於像燕無家可歸一樣,成了無根之人。南唐後主、亡國之君李煜,眼看燕子歸來,和淚寫下了「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的千古名句。
鴻雁 是大型的候鳥,每年秋季南遷,常常引起遊子思鄉懷親和羈旅傷感之情。如歐陽修《戲答元稹》:「夜聞歸雁生相思,病人新年感物華。」
趙嘏《長安望秋》:「殘星數點雁橫塞,長笛一聲人倚樓。」秦觀《減字木蘭花》:「困依危樓,過盡飛鴻字字愁。」
龔自珍《己亥雜詩》:「三更忽軫哀鴻思,九月無襦淮水湄。」 鷓鴣 鷓鴣,在古人眼裡,叫聲凄切、清長,如說「行不得也,哥哥」。
在詩詞中,鷓鴣聲彷彿是哀怨、凄清的化身。如:辛棄疾《菩薩蠻》:「江晚正愁余,深山聞鷓鴣。」
對著江邊的暮色無限惆悵,深山裡又傳來鷓鴣鳥悲苦的叫聲。黃升《月照梨花》中:「不知郎馬何處,煙草凄迷,鷓鴣啼。」
「行不得也哥哥」,是鷓鴣的叫聲,也是少婦的心聲。「鷓鴣啼」,含蓄地表達了情系郎君,翹首盼郎歸的心情。
烏鴉 烏鴉全身黑色,人們對它常有厭惡之感,常用來描寫衰敗荒涼的景象。如秦觀《滿庭芳》:「斜陽外,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
辛棄疾《永遇樂》:「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過去的事情不堪回首,今天,飛集在敵人廟里的烏鴉爭食剩餘祭品,祭鼓頻敲。
表達了對統治者不能收復中原的不滿。 黃鸝 黃鸝聲脆,易使人喜。
杜甫「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詩人歡愉開朗的胸懷聞黃鸝聲便知;晏殊「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鸝一兩聲,日長飛絮輕」,農家春遊之樂躍然紙上。 這個叫做意象,是中國古詩文常用的~~~。
2.古詩中以鳥為意象的詩很多,求助幾句
(一)、蒼鷹。
杜甫青年時代寫過一首詩《畫鷹》:「素練風霜起,蒼鷹畫作殊。掇身思狡兔,側目似愁胡。
絛鏇光堪摘,軒楹勢可呼。何當擊風鳥,毛血灑平蕪。」
詩人通過描繪畫鷹來抒發他那疾惡如仇的激情和搏擊雲霄的壯志。首聯點明畫鷹,矯健不凡的蒼鷹挾風帶霜,虎虎生威,使得潔白如雪的畫絹上彷彿突然騰起一片風霜肅殺之氣。
頷聯、頸聯描寫蒼鷹的神態。聳身抓兔,側目傳神,光彩照人,氣雄萬夫,幾個簡單而逼真的細節活畫出蒼鷹嚴陣以待,躍躍欲試的形象。
尾聯順勢收筆,抒寫心志:何時才能展翅雲天,搏擊凡鳥?何時才能搏殺平蕪,大獲全勝呢?詩歌題畫贊鷹,借鷹喻人,發乘風思奮之心,抒疾惡如仇之志,氣勢磅礴,撼人心魄。 (二)、飛鳥。
《春望》前四句這樣寫:「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此詩寫於安史之亂期間。
前兩句寫春望所見:國都淪陷,城池殘破,亂草叢生,林木蒼蒼。畫面破敗蕭索,給人以怵目驚心之感。
後兩句寫春望所感:國破家亡,感時傷別,花也濺淚,鳥亦驚心。意境凄慘悲痛,讀來令人心驚肉跳。
顯然,兩聯四句,前後關涉,詩人意在以山花泣淚,飛鳥驚心來表達自己離亂傷懷,滿目凄凄的憂患之感。《南鄰》寫朋友山居生活的幽雅情趣。
前四句「錦里先生馬角巾,園收芋栗未全貧。慣看賓客兒童喜,得食階除鳥雀馴。」
寫客人來訪,主人素麵塵心,熱情相接;兒童笑語相迎,天真可愛;小鳥階除啄食,不驚不亂。一切都是那麼和諧寧靜,純真本色;一切都是那麼歷歷在目,活靈活現。
足見友人一家老小甚至包括溫馴可人的小鳥多麼淳樸、厚道,多麼和平、友善。從這些大搖大擺,悠然啄食的小鳥身上,我們彷彿看到了山居環境的清幽靜謐和友人生活的隱逸幽雅。
《絕句二首》(其二)則對比著色,以樂襯悲。「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一二兩句幾乎就是一幅鑲嵌在鏡框里的風景畫,濡飽墨於紙面,施濃彩於圖中,有令人目迷神馳的藝術魅力。你看,漫江碧波盪漾,顯露出白翎的水鳥,掠翅江面,好一派怡人的風光!滿山青翠欲滴,遍布的朵朵鮮花紅艷無比,簡直就像燃燒著一團旺火,多麼綺靡,多麼燦爛!以江碧襯飛鳥的白,碧白相映生輝;以山青襯花葩的紅,青紅互為競麗。
畫面絢麗清新,令人賞心悅目。三四兩句卻流露出歲月荏苒,歸期遙遙的漂泊之感,情調凄楚哀怨,無可奈何。
顯然,一二兩句的樂景鋪設是為了反襯三四兩句的思歸傷感。潔白耀眼,光彩照人的水鳥負載著一顆漂泊流浪歸思沉重的心! (三)、孤雁。
《孤雁》一詩以雁自況,托物抒懷。「孤雁不飲啄,飛鳴聲念群。
誰憐一片影,相失萬重雲。望盡似猶見,哀多如更聞。
野鴉無意緒,鳴噪自紛紛。」首聯點題,孤雁不飲不啄,執著一念,且飛且鳴,其聲凄慘,其影孤單。
思念同伴,拚命追尋,悲壯中透露出一份熱烈,一份執著。頷聯巧用對比,「一片影」寫孤雁的渺小孤獨,「萬重雲」寫雲天的高遠浩茫,兩相映襯,更見得離群失伴的孤雁漂泊雲天,無處投身的悲苦焦慮。
「誰憐」反問,渲泄滾滾詩情:經歷了安史之亂,在那動盪不安的年月里,詩人流落他鄉,親朋離散,天各一方,可他無時不渴望骨肉團聚,無日不夢想知友重逢,這份離亂傷懷不正如孤雁的哀哀長鳴嗎?頸聯描寫幻覺,刻畫心理。孤雁被思念纏繞著,被痛苦煎熬著,一刻不停地飛鳴。
它望盡天涯,望啊,望啊,彷彿那失去的群雁老在它眼前晃動;它哀喚聲聲,喚啊,喚啊,似乎那侶伴的鳴聲老在它耳畔鳴響。這兩句血淚文字以虛寫實,亦幻亦真,情深意切,哀痛欲絕。
尾聯以「野鴉」來陪襯孤雁,感情濃烈,愛憎分明。孤雁是思群念友,悲鳴不已,痛苦勞累,迫切焦急;野鴉則鳴噪紛紛,了無意緒,無動於衷,麻木不仁。
兩相比照,更見得孤雁的孤單可憐,處境險惡,也可看出野鴉的鄙卑無聊,冷漠刻薄。四聯從不同的角度描繪孤雁,孤單困苦卻飛走哀號,處境險惡卻苦苦追尋,卑微渺小卻心比天高,這是一首孤雁念群,悲中有壯的贊歌,這是一曲披露心曲,挑戰人生的贊歌。
小小一隻孤雁寫盡了詩人感時傷懷的離亂之苦。 (四)、白鷺。
《絕句四首》(其三)寫草堂遠眺的新春美景,抒發作者歡快明朗、輕松愉悅的心情。「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一二兩句精選景物,巧妙著色,描繪了一幅有聲有色,生機勃勃的圖景。
首句寫春回大地,綠柳成陰,黃鸝成對,婉轉啼鳴,呈現一派生機,頗具喜慶意味。次句寫晴空萬里,一碧如洗,白鷺成行,直上青天,凸現一種空靈,暗示一片天機。
上下兩句不管是婉轉歌唱的黃鸝,還是姿態優美的白鷺,也不管是抽芽吐綠的翠柳,還是空闊明朗的青天,無一不流露出詩人輕松明快的心情。我們幾乎可以說,面對如此大好春色,詩人童心未泯,詩性大發,要像黃鸝一樣歌唱春天,要象白鷺一樣自由飛翔!杜甫的另一首詩《漫成一首》也寫白鷺,情趣卻迥然不同。
「江月去人只數尺,風燈照夜欲三更。沙頭宿鷺聯拳靜,船尾跳魚撥刺鳴。」
全詩寫夜泊之景,意境寧靜安謐,朦朧幽美。第三句寫江岸白鷺。
皓月銀。
3.鳥的詩句,分析詩歌中的鳥意象 簡短一些( ⊙ o ⊙ )啊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唐杜甫《獨步江畔尋芳》
「留連戲蝶時時舞」。「留連」是形容蝴蝶飛來飛去捨不得離開的樣子。這句從側面寫出春花的鮮艷芬芳。其實詩人也被萬紫千紅的春花所吸引而留連忘返。
「自在嬌鶯恰恰啼」。「嬌」是形容鶯歌柔美圓潤。「恰恰啼」是說正當詩人前來賞花時,黃鶯也在鳴叫。只因為詩人內心歡愉,所以想當然地認為黃鶯特意為自己歌唱。這與上句說彩蝶留連春花一樣,都是移情於物的手法。由於詩人成功地運用了這一手法,使物我交融,情景相生,這首小詩讀起來就更親切有味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唐·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樹上的黃鶯一大早就忙著搶占最先見到陽光的「暖樹」,生怕一會兒就會趕不上了。一個「爭」字,讓人感到春光的難得與寶貴。而不知是誰家檐下的燕子,此時也正忙個不停地銜泥做窩,用一個「啄」字,來描寫燕子那忙碌而興奮的神情,似乎把小燕子也寫活了,這兩句著意描繪出鶯鶯燕燕的動態,從而使得全詩洋溢著春的活力與生機。黃鶯是公認的春天歌唱家,聽著她們那婉轉的歌喉,使人感到春天的嫵媚;燕子是候鳥,她們隨著春天一起回到了家鄉,忙著重建家園,迎接嶄新的生活,看著她們飛進飛出地搭窩,使人們倍加感到生命的美好。
4.有關鳥的詩句及文化意蘊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唐杜甫《獨步江畔尋芳》
雙飛燕子幾時回,夾岸桃花蘸水開。——宋·徐俯《春遊湖》
獨憐幽草岸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唐·韋應物《滁州西澗》
花開紅樹亂鶯啼,草長平湖白鷺飛。——宋·徐元傑《湖上》
三月殘花落更開,小檐日日燕飛來。——宋·王令《送春》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唐·杜甫《旅夜書懷》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宋·晏殊《浣溪沙》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唐·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宋·辛棄疾《西江月》
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唐·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唐·杜甫《絕句四首》
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唐·王維《觀獵》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唐·白居易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宋·張志和《漁歌子》
驅雞上樹木,始聞叩柴荊。——唐·杜甫《羌村三首(之一)》
弔影分為千里雁,辭跟散作九秋蓬。——唐·白居易《望月有感》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元·馬致遠《秋思》
孤雲將野鶴,豈向人間住?——唐·劉長卿《送上人》
獨立衡門春雨細,白雞飛上樹枝啼。——宋·葉紹翁《西溪》
5.古詩文中鳥的意向
如果是像喜鵲有代表吉祥之類的代表就是 高興、吉祥之義
想烏鴉、杜鵑代表的則是孤獨、思鄉
1.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鳥鳴澗》)
2.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柳宗元:《江雪》)
3.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杜甫:《春望》)
4.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盂浩然:《春曉》)
5.盪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杜甫:《望岳》)
6.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陶淵明:《飲酒》)
7.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
8.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李白:《獨坐敬亭山》)
9.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賈島:《題李凝幽居》)
10.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6.詩經中關於鳥的意象有那幾個方面
這是一篇很費神的論文,要求你必須熟讀詩經。但是你如果是應付而已的論文就隨便寫寫。
一所謂意象,就是客觀物象經過創作主體獨特的情感活動而創造出來的一種藝術形象。簡單地說,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來寄託主觀情思的客觀物象。在比較文學中,意象的名詞解釋是:所謂「意象」簡單說來,可以說就是主觀的「意」和客觀的「象」的結合,也就是融入詩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賦有某種特殊含義和文學意味的具體形象。簡單地說就是借物抒情。就是借鳥抒情之物。
二、而詩經中《詩經》記載了哪些鳥呢?按出場先後,它們是:雎鳩、鵲、鳩、燕、雉、雁、鶉、鴇、黃鳥、鷺、鵜鶘、倉庚(鶬鶊、黃鶯、黃鸝)、?(鳲鳩、杜鵑)、鴟鴞(梟)、鸛、鵻(鵓鴣)、脊令(鶺鴒)、隼(鷂鷹)、鶴、鸒(烏鴉)、鶉(雕)、鴛鴦、鶖、鳶、鳧(野鴨)、鷖(鷗)……
三、在那河洲的草木深處,兩只雎鳩互訴衷腸。連綿不絕的關關聲中,「窈窕淑女」的身影在那人的眼前揮之不去。雎鳩呀,雎鳩,你可知道有人的心已被刻骨的思念日夜磨損么。這是《詩經》的開篇之作。這里的鳥指窈窕淑女。
四、總的來說:一是象徵力量和勇敢,主要反映在服飾威儀的審美追求;二是婚姻愛情的象徵,取之於鳥的雙對出入、自由飛翔以及相依為命的美好景象;三是以鳥的不同品性,象徵社會人群中聖賢或惡人;四是用鳥的細微,象徵孝子的拳拳赤誠.此外還有許多切合主題表達的特殊意象,豐富了的藝術形象寶庫,又成為含義明確的語匯被人們至今廣泛使用,如鳶飛戾天、鴻雁哀鴻等.
所以建議你論文的提綱:
一、意象解釋
二、詩經中出現鳥的地方。你自己找。有多少出,多少篇。寫個總的概述。
三、根據自己的歸納,然後列舉幾類意象,(上面已經說明)分類查找資料。說明。
四、進一步升華。
7.含鳥的詩句 鳥代表著什麼含義
1、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李商隱《錦瑟》
李白《蜀道難》:「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
杜鵑:杜鵑鳥俗稱布穀,又名子規、杜宇、子鵑。春夏季節,杜鵑徹夜不停啼鳴,啼聲清脆而短促,喚起人們多種情思。杜鵑在中國古典詩詞中常與悲苦之事聯系在一起。杜鵑的啼叫又好像是說「不如歸去,不如歸去」,它的啼叫容易觸動人們的鄉愁鄉思。
2、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李商隱《無題》
青鳥:傳說西王母有三隻青鳥,一隻先遣為信使,前來給漢武帝報信,另外兩只隨西王母而來,並服侍在王母身旁。後來青鳥成為傳書的信使。
3、鴻雁於飛,哀鳴嗷嗷。——」《詩·小雅·鴻雁》
鴻雁(哀鴻):比喻哀傷苦痛、流離失所的人。後來用「鴻雁」代指傳書的信使(如「鴻雁幾時到,江糊秋水多」杜甫《天末懷李白》);或以鴻雁在野、哀鴻遍野喻指百姓流離失所。
夜聞歸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華」——歐陽修《戲答元稹》
雁:鴻雁是大型候鳥,每年秋季南遷,常常引起遊子思鄉懷親之情和羈旅傷感。
4、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劉禹錫《烏衣巷》
燕:表現時事變遷,抒發昔盛今衰、人事代謝、亡國破家的感慨和悲憤。燕子秋去春回,不忘舊巢,詩人往往抓住此特點,抒發感時之情。
5、孤雲將野鶴,豈向人間住?——唐·劉長卿《送上人》
鶴:隱者的伴侶。
6、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宋·辛棄疾《西江月》
鵲:喜鵲,多指報喜者。
另外: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鳥:指飛禽。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做連理枝。——鳥:指鳳凰、鴛鴦。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鳥:指歸鳥。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鳥:指林中春鳥。
8.中國古典詩詞中飛鳥的意象
1;閨 怨
沈如筠
雁盡書難寄, 愁多夢不成。
願隨孤月影, 流照伏波營。
雁在詩中被譽為信使。
這首詩為思婦代言,表達了對征戍在外的親人的深切懷念,寫來曲折盡致,一往情深。
詩沒有單純寫主人公的愁怨和哀傷,也沒有僅憑旁觀者的同情心來運筆,而是通過人物內心獨白的方式,著眼於對主人公純潔、真摯、高尚的思想感情的描寫,格調較高,不失為一首佳作。
2;人日思歸
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
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
傳說雁在正月就開始北歸,雁在本詩里被賦予思鄉的遊子。
這是一首構思新巧、想像奇妙的思鄉之作。據說作者寫了這首詩後,南朝陳人看了一、二句,覺得薛不會作詩而加以嘲笑;等到看了三、四兩句便立即誇贊說:「真是名不虛傳的詩人。」它好在什麼地方呢?試看,歸念早於花開之前,歸時遲於雁歸之後。傳說鴻雁正月從南方返回北方。這一寫,就把想歸又不能馬上歸的著急心理以及迫不及待要歸的心情充分地表達出來了。而且,又是以雁歸作襯托,更增添了詩的感情色彩。人們常用最後兩句表達思鄉之情。
③ 木蘭花·燕鴻過後鶯歸去的創作背景
宋仁宗慶歷三年(1043年),晏殊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宰相),兼樞密使,握軍政大版權。其時,權范仲淹為參知政事(副宰相),韓琦、富弼為樞密副使,歐陽修、蔡襄為諫官,人才濟濟,盛極一時。可惜宋仁宗不能果斷明察,又聽信反對派的攻擊之言,則韓琦先被放出為外官,范仲淹、富弼、歐陽修也相繼外放,晏殊則罷相。此詞即作於這種背景之下。
④ 燕鴻過後春歸去,細算浮生千萬緒。
木蘭花
晏殊
燕鴻過後鶯歸去,
細算浮生千萬緒。
長於春夢幾多時?
散似秋雲無覓處。
聞琴解佩神仙侶,
挽斷羅衣留不住。
勸君莫作獨醒人,
爛醉花間應有數。
起句「燕鴻過後鶯歸去」寫春光消逝:燕子春天
自南方來,鴻雁春天往北方飛,黃鶯逢春而鳴,這些
禽鳥按季節該來的來了,該去的也去了,那春光也來
過又走了。這里寫的是鶯語燕飛的春歸時候,恰逢鶯
燕都稀,更覺悵惘。「鶯燕」,兼以喻人,春光易
逝,美人相繼散去,美好的年華與美好的愛情都不能
長保,怎不讓人感慨萬千。「細算浮生千萬緒」一句
從客觀轉到主觀,說對著上述現象,千頭萬緒,細細
盤算,使人不能不正視的,正是人生若水面浮萍之
暫起,這兩句前後相承,又很自然地引出下面兩句:
⑤ 古詩:所見的詩句是什麼
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青玉案 賀 鑄
一場消黯,永日無言,卻下層樓。 曲玉管 柳 永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台,夕陽西下幾時回? 浣溪沙 晏 殊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閑離別易消魂,酒筵歌席莫辭頻。 浣溪沙 晏 殊
一字無題處,落葉都愁。 八聲甘州 張 炎
一春長費買花錢,日日醉湖邊,玉驄慣識西湖路,驕嘶過,沽酒樓前。 風入松 俞國寶
一蓑煙雨任平生。 定風波 蘇 軾
一溪煙柳萬絲垂,無因系得蘭舟住。 踏莎行 周紫芝
一襟余恨宮魂斷,年年翠陰庭樹。 齊天樂 蟬 王沂孫
二十四橋仍在,波心盪、冷月無聲。 楊州慢 姜 夔
二十餘年如一夢,此身雖在堪驚。 臨江仙 陳與義
十年一夢凄涼,似西湖燕去,吳館巢荒。 夜合花 吳文英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江城子 蘇 軾
十里楊州,三生杜牧,前事休說。 琵琶仙 姜 夔
十載西湖,傍柳系馬,趁嬌塵軟霧。 鶯啼序 春晚感懷 吳文英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水調歌頭 蘇 軾
人何在?一簾淡月,彷彿照顏色。 霓裳中序第一 姜 夔
人面不知何處,綠波依舊東流。 清平樂 晏 殊
人靜烏鳶自樂,小橋外、新綠濺濺。 滿庭芳 周邦彥
兒時曾記得,呼燈灌穴,斂步隨音,任滿身花影,獨自追尋。 滿庭芳 促織兒 張 鎡
幾回憑雙燕,丁寧深意,往來卻恨垂簾礙。 薄倖 賀 鑄
又入銅駝,遍舊家門巷,首詢聲價。 三殊媚 史達祖
又爭知、吟骨縈消,漸把舊衫重剪。 瑞鶴仙 吳文英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 滿江紅 岳 飛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聲聲慢 李清照
萬里雲帆何時到?送孤鴻、目斷千山阻。 賀新郎 葉夢得
山色誰題?樓前有雁斜書。 高陽台 吳文英
山圍故國繞清江,髻鬟對起。怒濤寂寞打孤城,風檣遙度天際。 西河 金陵懷古 周邦彥
山抹微雲,天粘衰草,畫角聲斷譙門。 滿庭芳 秦 觀
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蘇幕遮 范仲淹
千萬縷、藏鴉細柳,為玉尊、起舞回雪。 琵琶仙 姜 夔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 永遇樂 辛棄疾
千古事、雲飛煙滅。 賀新郎 賦琵琶 辛棄疾
千古盈虧休問,嘆慢磨玉斧,難補金鏡。 媚嫵 新月 王沂孫
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 江城子 蘇 試
千里澄江似練,翠峰如簇。 柱枝香 王安石
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 摸魚兒 辛棄疾
夕陽島外,秋風原上,目斷四天垂。 少年游 柳 永
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臨江仙 蘇 軾
小徑紅稀,芳郊綠遍。高台樹色陰陰見。 踏莎行 晏 殊
飛紅若到西湖底,攪翠瀾,總是愁魚。 高陽台 吳文英
馬上琵琶關塞黑。更長門、翠輦辭金闕。看燕燕,送歸妾。 賀新郎 辛棄疾
天便教人,霎時廝見何妨! 風流子 周邦彥
天涯舊恨,試看幾許消魂?長亭門外山重疊。不盡眼中青,是愁來時節。 石州慢 張元干
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 木蘭花 晏 殊
天涯倦旅,此時心事良苦。 月下笛 張 炎
天涯夢短,想忘了,綺疏雕檻。 長亭怨慢 王沂孫
天淡銀河垂地。 御街行 范仲淹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浣溪沙 晏 殊
無那,恨薄情一去,音書無個。 定風波 柳 永
無窮無盡是離愁,天涯地角尋思遍。 踏莎行 晏 殊
無奈歸心,暗隨流水到天涯。 望海潮 秦 觀
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 木蘭花 晏 殊
無情水、都不管,共西風、只管送歸船。 木蘭花慢 辛棄疾
無情畫舸,都不管、煙波隔前浦,等行人、醉擁重衾,載得離恨歸去。 尉遲杯 周邦彥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 卜運算元 詠梅 陸 游
韋郎去也,怎忘得、玉環分付,第一是:早早歸來,怕紅萼、無人為主。 長亭怨慢 姜 夔
雲破月來花弄影。 天仙子 張 先
不如桃杏,猶解嫁區風。 一眾花 張 先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水調歌頭 蘇 軾
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覺新來懶上樓。 鷓鴣天 辛棄疾
不戀單衾再三起,有誰知,為簫娘,書一紙? 夜遊宮 周邦彥
不解寄、一字相思,幸有歸來雙燕。 望湘人 賀 鑄
太液池猶在,凄涼處,何人重賦清景? 媚嫵 新月 王沂孫
歷歷數,西州更點。 天門謠 賀 鑄
日上花梢,鶯穿柳帶,猶壓香衾卧。 定風波 柳 永
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 卜運算元 李之儀
中州盛日,閨門多暇,記得偏重三五。 永遇樂 李清照
長於春夢幾多時,散似秋雲無覓處。 木蘭花 晏 殊
長記曾攜手處,千樹壓、西湖寒碧。 暗香 姜 夔
長安古道馬遲遲,高柳亂蟬嘶。 少年游 柳 永
長安,故人問我,道愁腸,殢酒只依然。目斷秋霄落雁,醉來時響空弦。 木蘭花慢 辛棄疾
長條故惹行客,似牽衣待語,別情無極。 六丑 周邦彥
長亭路,年去歲來,應折柔條過千尺。 蘭陵王 周邦彥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 臨江仙 蘇 軾
父老猶記宣和事,抱銅仙、清淚如水。 寶鼎現 劉辰翁
從別後,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 鷓鴣天 晏幾道
今年花勝去年紅。可惜明年花更好,知與誰同? 浪淘沙 歐陽修
今何許?憑闌懷古,殘柳參差舞。 點降唇 姜 夔
今夜山深處,斷魂分付潮回去。 惜分飛 毛 滂
今霄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雨霖鈴 柳 永
今霄剩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 鷓鴣天 晏幾道
月又漸低霜又下,更闌。折得梅花獨自看。 南鄉子 潘 牥
月洗高梧,露傳幽香,寶釵樓外秋深。 滿庭芳 促織兒 張 鎡
月浸葡萄十里,看往來、神仙才子,肯把菱花撲碎。 寶鼎現 劉辰翁
風老鶯雛,雨肥梅子,午陰嘉樹清圓。 滿庭芳 周邦彥
風悲畫角,聽單於、三弄落譙門。 南浦 魯逸仲
鳳蕭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青玉案 辛棄疾
鳳尾龍香撥。自開元、霓裳曲罷,幾番風月。 賀新郎 辛棄疾
六朝舊事如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 柱枝香 王安石
為當時、曾寫榴裙,傷心紅綃褪萼。 澡蘭香 淮安重午 吳文英
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 木蘭花 宋 祁
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 千秋歲 張 先
勸君莫作獨醒人,爛醉花間應有數。 木蘭花 晏 殊
雙槳來時,有人似、舊曲桃根桃葉。歌扇輕約飛花,蛾眉正奇絕。 琵琶仙 姜 夔
雙漿蒓波,一蓑松雨,暮愁漸滿空闊。 慶宮春 姜 夔
水遠,怎知流水外,卻是亂山尤遠。 長亭怨慢 王沂孫
水滿空、闌干高處,送亂鴉、斜日落漁汀。 八聲甘州 吳文英
水殿風來暗香滿。 洞仙歌 蘇 軾
玉人和月摘梅花。 浣溪沙 賀 鑄
玉骨西風,恨最恨、閑卻新涼時節。 玉京秋 周 密
玉鉤雙語燕,寶甃楊花轉。幾處簸錢聲,綠窗春睡輕。 菩薩戀 陳 克
玉界瓊田三萬頃,著我扁舟一葉。 念奴嬌 張孝祥
未羞他、雙燕歸來,畫簾半卷。 解連環 孤雁 張 炎
正銷魂,又是疏煙淡月,子規聲斷。 水龍吟 陳 亮
可憐千點吳霜,寒消不盡,又相對、落梅如雨。 祝英台近 吳文英
可惜一片清歌,都付與黃昏。 湘春夜月 黃孝邁
可惜東風,將恨與、閑花俱謝。記取崔徽模樣,歸來暗寫。 三殊媚 史達祖
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 水龍吟 辛棄疾
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踏沙行 歐陽修
東風且伴薔薇住,到薔薇、春已堪憐。 高陽台 張 炎
東風似舊,向前度桃花,劉郎能記,花復認郎否? 摸魚兒 劉辰翁
東風里,朱門映柳,低按小秦箏。 滿庭芳 秦 觀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是如雨。 青玉案 元夕 辛棄疾
東風漸綠西湖岸,雁已還、人來南歸。 高陽台 周 密
東風寒似夜來些。 浣溪沙 賀 鑄
東城漸覺風光好,縠皺波紋迎客棹。 木蘭花 宋 祁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 醉花陰 李清照
舊日堂前燕,和煙雨,又雙飛。人自老,春長好,夢佳期。 六州歌頭 韓元吉
舊時月色,算幾番照我,梅邊吹笛? 暗香 姜 夔
舊游無處不堪尋,無尋處、惟有少年心。 小童山 章良能
歸夢湖邊,還迷鏡中路。 祝英台近 吳文英
目斷四天垂。 少年游 柳 永
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卜運算元 李之儀
嘆西園,已是花深無地,東風何事又惡? 瑞鶴仙 周邦彥
乍咽涼柯,還移暗葉,重把離愁深訴。 齊天樂 蟬 王沂孫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聲聲慢 李清照
白發書聲神州淚,盡凄涼,不向牛山滴。 賀新郎 九日 劉克庄
半黃梅子,向晚一簾疏雨。斷魂分付與,春將去。 感皇恩 賀 鑄
寫不成書,只寄得、相思一點。 解連環 孤雁 張 炎
記小江、風月佳時,屢約非煙遊伴。 望湘人 賀 鑄
記出塞、黃雲堆雪。馬上離愁三萬里,望昭陽、宮殿孤鴻沒,弦解語,恨難說。 賀新郎
賦琵琶 辛棄疾
記吉日、門掩梨花,剪燈深夜語。 綺羅香 詠春雨 史達祖
記醉踏南屏,彩扇咽寒蟬,倦夢不知蠻素。 霜葉飛 重九 吳文英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 八聲甘州 柳 永
老來情味減,對別酒,怯流年。 木蘭花慢 辛棄疾
共追游處,凌波翠陌,連棹橫塘。 夜合花 吳文英
共攜手處,香如霧,紅隨步,怨春遲。消瘦損,憑誰問,只花知,淚空垂。 六州歌頭 韓元吉
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 菩薩蠻 辛棄疾
西窗又吹暗雨,為誰頻斷續,相知砧杵? 齊天樂 姜 夔
百囀無人能解,因風飛過薔薇。 清平樂 黃庭堅
有斜陽處,卻怕登樓。 八聲甘州 張 炎
而今樂事他年淚。 漁家傲 朱 服
而今燈漫掛,不是暗塵明月,那時元夜。 女冠子 蔣 捷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雨霖鈴 柳 永
過春風十里,盡蕎麥青青。 楊州慢 姜 夔
過春社了,度簾幕中間,去年塵冷。 雙雙燕 詠燕 史達祖
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卜運算元 李之儀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雨霖鈴 柳 永
此恨難平君知否?似瓊台、湧起彈棋局。 賀新郎 蔣 捷
當年燕子知何處?但苔深韋曲,草暗斜川。 高陽台 西湖春感 張 炎
當時共我賞花人,點檢如今無一半。 木蘭花 晏 殊
早白發、緣愁萬縷,驚飆從卷烏紗去。 霜葉飛 吳文英
早知恁么,悔當初,不把雕鞍鎖。 定風波慢 柳 永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定風波 蘇 軾
年年今夜,月華如練,長是人千里。 御街行 范仲淹
年年,如秋燕,飄流瀚海,來寄修椽。 滿庭芳 周邦彥
年年躍馬長安市,客舍似家家似寄。 木蘭花 劉客庄
年事夢中休,花空煙水流。燕辭歸、客尚淹留。 唐多令 惜別 吳文英
休去倚危闌,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 摸魚兒 辛棄疾
傷春不在高樓上,在燈前攲枕,雨外熏爐。 高陽台 吳文英
傷高懷遠幾時窮?無物似情濃。 一叢花 張 先
傷情處,高城望斷,燈火已黃昏。 滿庭芳 秦 觀
華表月明歸夜鶴,嘆當時、花竹今如此,枝上露,濺清淚。 賀新郎 吳文英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 蝶戀花 柳 永
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寶簾閑掛小銀鉤。 浣溪沙 秦 觀
自憐兩鬢清霜,一年寒食,又身在、雲山深處。 祝英台近 吳文英
自春來,慘綠愁紅,芳心是事可可。 定風波 柳 永
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 水龍吟 蘇 軾
後不如今今非昔,兩無言、相對論浪水。 賀新郎 吳文英
眾里尋他千網路,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青玉案 辛棄疾
多少蓬萊舊事,空回首、煙靄紛紛。 滿庭芳 秦 觀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雨霖鈴 柳 永
衣上酒痕詩里字。點點行行,總是凄涼意。 蝶戀花 晏幾道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蝶戀花 柳 永
問燕子來時,綠水橋邊路,曾畫樓、見個人人否? 安公子 袁去華
江水蒼蒼,望倦柳愁荷,共感秋色。 秋霽 史達祖
江晚正愁余,山深間鷓鴣 菩薩蠻 辛棄疾
池塘水綠風微暖,記得玉真初見面。 木蘭花 晏 殊
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滿江紅 岳 飛
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聲聲慢 李清照
冰絲寫怨更多情,騷人恨,枉賦芳蘭幽芷。春思遠,誰嘆賞、國香風味? 花犯
水仙花 周 密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 聲聲慢 李清照
尋常相見了,猶道不如初。 臨江仙 晁沖之
那回歸去,盪雲雪、孤舟夜發。傷心重見,依約眉山,黛痕低壓。 慶宮春 姜 夔
如今向、漁村水驛,夜如歲、焚香獨自語。 尉遲杯 周邦彥
如今憔悴,風鬟霧鬢,怕見夜間出去。不如向、檐兒底下,聽人笑語。 永遇樂 李清照
紅妝春騎,踏月呼影,千旗穿市。 寶鼎現 劉辰翁
紅杏枝頭春意鬧。 木蘭花 宋 祁
紅蓮相倚渾如醉,白鳥無言定自愁。 鷓鴣天 辛棄疾
紅燭自憐無好計,夜寒空替人垂淚。 蝶戀花 晏幾道
紅箋小字,說盡平生意。 清平樂 晏 殊
紅樓歸晚,看足柳暗花螟。 雙雙燕 詠燕 史達祖
弄夜色、空餘滿地梨花雪。 浪淘沙慢 周邦彥
卸笑東風從此,便熏梅染柳,更沒些閑。閑時又來,鏡里轉變朱顏。 漢宮春 辛棄疾
花無人戴,酒無人勸,醉也無人管。 青玉案 黃公紹
花驄會意,縱揚鞭,亦自行遲。 夜飛鵲 情別 周邦彥
蘆葉滿灑洲、寒沙帶淺流。二十年、重過南樓。 唐多令 劉 過
杜郎老矣,想舊事、花須能說。記少年、一夢揚州,二十四橋明月。 瑤華 周 密
杏花無處避春愁,也傍野煙發。惟有御溝聲斷,似知人嗚咽。 好事近 韓元吉
杏花疏影里,吹笛別天明。 臨江仙 陳與義
楊柳岸,曉風殘月。 雨霖鈴 柳 永
更消他、幾度東風,幾度飛花。 高陽台 王沂孫
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 摸魚兒 辛棄疾
豆蔻梢頭舊恨,十年夢、屈指堪驚。 滿庭芳 秦 觀
來時舊路,尚岩花、嬌黃半吐。到而今,惟有溪邊流水,見人如故。 瑞鶴仙 袁去華
折蘆花贈遠,零落一身秋。 八聲甘州 張 炎
把酒祝東風,且共從容。 浪淘沙 歐陽修
擬歌先斂,欲笑還顰,最斷人腸。 訴衷情 歐陽修
連昌約略無多柳,第一是、難聽夜雨。 月下笛 張 炎
連呼酒,上琴台去,秋與雲平。 八聲甘州 吳文英
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 水龍吟 辛棄疾
吳鴻好為傳歸信,楊柳閭門屋數間。 鷓鴣天 吳文英
男兒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橋畔淚。 木蘭花 戲林推 劉克庄
別後不知君遠近。 木蘭花 歐陽修
別後書辭,別時針線,離魂暗逐郎行遠。 踏莎行 姜 夔
針線閑拈拌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陰虛過。 定風波 柳 永
亂鴉過,斗轉城荒,不見來時試燈處。 蘭陵王 劉辰翁
亂點桃溪,輕翻柳陌。多情為誰追惜? 六丑 周邦彥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 卜運算元 李之儀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水調歌頭 蘇 軾
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縱芭蕉、不雨也颼颼。 唐多令 惜別 吳文英
但有江花,共臨秋鏡照憔悴。 齊天樂 吳文英
但屈指、西風得時來,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換。 洞仙歌 蘇 軾
但夢想、一枝瀟灑,黃昏斜照水。 花犯 周邦彥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蟬娟。 水調歌頭 蘇 軾
但箭雁沉邊,梁燕無主,杜鵑聲里長門暮。 蘭陵王 劉辰翁
腸斷竹馬兒童,空見說、三千樂指。 寶鼎面 劉辰翁
應自棲香正穩,便忘了、天涯芳信。 雙雙燕 詠燕 史達祖
應念嶺海經年,孤光自照,肝膽皆冰雪。 念奴嬌 張孝祥
閑依露井,笑撲流螢,惹破畫羅輕扇。 過秦樓 周邦彥
閑登小閣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漁唱起三更。 臨江仙 陳與義
閑愁最苦,休去倚危闌,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 摸魚兒 辛棄疾
沉思前事,似夢里,淚暗滴。 蘭陵王 周邦彥
沉恨細思,不如桃杏,猶解嫁東風。 一叢花 張 先
況年來,心懶意怯,羞與蛾兒爭耍。 女冠子 元夕 蔣 捷
況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圓。 木蘭花慢 辛棄疾
初將明月比佳期,長向月圓時候、望人歸。 虞美人 晏幾道
君莫舞!君不見、玉環飛燕皆塵土。 摸魚兒 辛棄疾
張緒歸何暮?半零落依依,斷橋鷗鷺。 月下笛 張 炎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江城子 蘇 軾
弄夜色、空餘滿地梨花雪。 浪淘沙慢 周邦彥
卸笑東風從此,便熏梅染柳,更沒些閑。閑時又來,鏡里轉變朱顏。 漢宮春 辛棄疾
花無人戴,酒無人勸,醉也無人管。 青玉案 黃公紹
花驄會意,縱揚鞭,亦自行遲。 夜飛鵲 情別 周邦彥
蘆葉滿灑洲、寒沙帶淺流。二十年、重過南樓。 唐多令 劉 過
杜郎老矣,想舊事、花須能說。記少年、一夢揚州,二十四橋明月。 瑤華 周 密
杏花無處避春愁,也傍野煙發。惟有御溝聲斷,似知人嗚咽。 好事近 韓元吉
杏花疏影里,吹笛別天明。 臨江仙 陳與義
楊柳岸,曉風殘月。 雨霖鈴 柳 永
更消他、幾度東風,幾度飛花。 高陽台 王沂孫
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 摸魚兒 辛棄疾
豆蔻梢頭舊恨,十年夢、屈指堪驚。 滿庭芳 秦 觀
來時舊路,尚岩花、嬌黃半吐。到而今,惟有溪邊流水,見人如故。 瑞鶴仙 袁去華
折蘆花贈遠,零落一身秋。 八聲甘州 張 炎
把酒祝東風,且共從容。 浪淘沙 歐陽修
擬歌先斂,欲笑還顰,最斷人腸。 訴衷情 歐陽修
連昌約略無多柳,第一是、難聽夜雨。 月下笛 張 炎
連呼酒,上琴台去,秋與雲平。 八聲甘州 吳文英
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 水龍吟 辛棄疾
吳鴻好為傳歸信,楊柳閭門屋數間。 鷓鴣天 吳文英
男兒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橋畔淚。 木蘭花 戲林推 劉克庄
別後不知君遠近。 木蘭花 歐陽修
別後書辭,別時針線,離魂暗逐郎行遠。 踏莎行 姜 夔
針線閑拈拌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陰虛過。 定風波 柳 永
亂鴉過,斗轉城荒,不見來時試燈處。 蘭陵王 劉辰翁
亂點桃溪,輕翻柳陌。多情為誰追惜? 六丑 周邦彥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 卜運算元 李之儀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水調歌頭 蘇 軾
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縱芭蕉、不雨也颼颼。 唐多令 惜別 吳文英
但有江花,共臨秋鏡照憔悴。 齊天樂 吳文英
但屈指、西風得時來,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換。 洞仙歌 蘇 軾
但夢想、一枝瀟灑,黃昏斜照水。 花犯 周邦彥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蟬娟。 水調歌頭 蘇 軾
但箭雁沉邊,梁燕無主,杜鵑聲里長門暮。 蘭陵王 劉辰翁
腸斷竹馬兒童,空見說、三千樂指。 寶鼎面 劉辰翁
應自棲香正穩,便忘了、天涯芳信。 雙雙燕 詠燕 史達祖
應念嶺海經年,孤光自照,肝膽皆冰雪。 念奴嬌 張孝祥
閑依露井,笑撲流螢,惹破畫羅輕扇。 過秦樓 周邦彥
閑登小閣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漁唱起三更。 臨江仙 陳與義
閑愁最苦,休去倚危闌,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 摸魚兒 辛棄疾
沉思前事,似夢里,淚暗滴。 蘭陵王 周邦彥
沉恨細思,不如桃杏,猶解嫁東風。 一叢花 張 先
況年來,心懶意怯,羞與蛾兒爭耍。 女冠子 元夕 蔣 捷
況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圓。 木蘭花慢 辛棄疾
初將明月比佳期,長向月圓時候、望人歸。 虞美人 晏幾道
君莫舞!君不見、玉環飛燕皆塵土。 摸魚兒 辛棄疾
張緒歸何暮?半零落依依,斷橋鷗鷺。 月下笛 張 炎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江城子 蘇 軾
春無蹤跡誰知?除非問取黃鸝。百囀無人能解,因風飛過薔薇。 清平樂 黃庭堅
春去。誰最苦?但箭雁沉邊,梁燕無主。 蘭陵王 劉辰翁
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 清平樂 黃庭堅
春且住!見說道、天涯芳草無歸路。 摸魚兒 辛棄疾
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 水龍吟 蘇 軾
春夢人間須斷,但怪得當年,夢緣能短。 三姝媚 吳文英
春慵恰似春塘水,一片縠紋愁。溶溶曳曳,東風無力。欲避還休。 眼兒媚 范成大
草色煙光殘照里,無言誰會憑闌意? 蝶戀花 柳 永
故山夜永,試待他、窺戶端正。看雲外山河,還老盡、桂花影。 眉嫵 新月 王沂孫
南樓不恨吹橫笛,恨曉風、千里關山。 高陽台 吳文英
相思休問定何如?情知春去後,管得落花無。 臨江仙 晁沖之
相思除是,向醉里,暫忘卻。 蘭陵王 張元干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江城子 蘇 軾
柳下系船猶未穩,能幾日,又中秋。 唐多令 劉 過
柳下桃蹊,亂分春色到人家。 望海潮 秦 觀
殘燈明滅枕頭攲,諳盡孤眠滋味。 御街行 范仲淹
指神京、非霧非煙深處。 竹馬子 柳 永
臨斷岸、新綠生時,是落紅、帶愁流處。 綺羅香 詠春雨 史達祖
是他春帶愁來,春歸何處?卻不解、帶將愁去。 祝英台近 辛棄疾
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化休。惟有長江水,無語東流。 八聲甘州 柳 永
怎奈向、一縷相思,隔溪山不斷。 拜星月慢 周邦彥
鞦韆外,芳草連天,誰遣風沙暗南浦。 蘭陵王 劉辰翁
秋晚蒓鱸江上,夜深兒女燈前。 木蘭花慢 辛棄疾
便有團圓意,深深拜,相逢誰在香徑? 眉嫵 新月 王沂孫
便當日、親見霓裳,天上人間夢里。 寶鼎現 劉辰翁
待歸來,先指花梢教看,欲把心期細問。問因循過了青春,怎生意穩? 瑞鶴仙 陸 淞
勝絕,愁亦絕,此情誰共說?惟有兩行低雁,知人倚畫樓月。 霜天曉角 范成大
獨立東風彈淚眼,寄煙波東去。 安公子 袁去華
怨月恨花煩惱,不是不曾經著,者情味,望一成消減,新來還惡。 喜遷鶯曉行 劉一止
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 蝶戀花 歐陽修
恨無人與說,相思近日,帶圍寬盡。 瑞鶴仙 陸 淞
閭道綺陌東頭,行人長見,簾底纖纖月。 念奴嬌 辛棄疾
美人不用斂蛾眉,我亦多情,無奈酒闌時。 虞美人 葉夢得
灑空階,夜闌未休,故人剪燭西窗語。 瑣窗寒 周邦彥
送春去,春去人間無路。 蘭陵王 劉辰翁
前度劉郎,幾許風流地,花也應悲。但茫茫暮靄,目斷武陵溪,往事難追。 六州歌頭 韓元吉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無一點風色。 念奴嬌 張孝祥
屏山掩,沉水倦熏,中酒心情怯杯勺。 蘭陵王 張元干
怒發沖冠,憑闌處、瀟瀟雨歇。 滿江紅 岳 飛
素月分輝,明河共影,表裡俱澄澈。怡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 念奴嬌 張孝祥
都來此事,眉間心上,無計相迴避。 御街行 范仲淹
恐斷紅、尚有相思字,何由見得? 六丑 周邦彥
恐翠袖,正天寒,猶倚梅花那樹。 月下笛 張 炎
莫唱江南古調,怨仰難招,楚江沉魄。 澡蘭香 吳文英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滿江紅 岳 飛
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醉花陰 李清照
曉來庭院半殘紅,惟有游絲、千丈裊晴空。 虞美人 葉夢得
喚起兩眸清炯炯,淚花落枕紅綿冷。 蝶戀花 周邦彥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 卜運算元 蘇 軾
笑相遇,似覺瓊枝玉樹相倚,暖日明霞光爛。 拜星月慢 周邦彥
殷勤花下同攜手,更盡杯中酒。 虞美人 葉夢得
高柳垂陰,老魚吹浪,留我花間住。田田多少,幾回沙際歸路。 念奴嬌 姜 夔
病翼驚秋,枯形閱世,消得斜陽幾度? 齊天樂 蟬 王沂孫
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 踏莎行 歐陽修
閱人多矣,誰得似、長亭樹?樹若有情時,不會得、青青如此? 長亭怨慢 姜 夔
煙水闊,高林弄殘照,晚蜩凄切。 玉京秋 周 密
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蘇幕遮 范仲淹
酒醒波遠,正凝想,明璫素襪。如安在?惟有闌干,伴人一霎。 慶宮春 姜 夔
粉牆低,梅花照眼,依然舊風味。 花犯 周邦彥
海闊山遙,未知何處是瀟湘? 玉蝴蝶 柳 永
被惜餘薰,帶驚剩眼,幾許傷春春晚。 望湘人 賀 鑄
誰見幽人獨往來,飄渺孤鴻影。 卜運算元 蘇 軾
誰知道、斷煙禁夜,城似愁風雨。 永遇樂 劉辰翁
瑣窗寒、輕攏慢捻,淚珠盈睫。推手含情還卻手,一抹梁州哀徹。 賀新郎 辛棄疾
黃鶴斷磯頭,故人曾到不?舊江山、渾是新愁。 唐多令 劉 過
夢入江南煙水路,行盡江南,不與離人遇。 蝶戀花 晏幾道
夢魂縱有也成虛,那堪和夢無。 阮郎歸 晏幾道
梧桐葉上三更雨,葉葉聲聲是別離。 鷓鴣天 周紫芝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者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聲聲慢 李清照
接葉巢鶯,平波卷絮,斷橋斜日歸船。能幾番游?看花又是明年。 高陽台 張 炎
野塘花落,又匆匆,過了清明時節。 念奴嬌 辛棄疾
第四橋邊,擬共天隨住。 點降唇 姜 夔
偷彈清淚寄煙波,見江頭故人,為言憔悴如許。 劍器近 袁去華
欲共柳花低訴,怕柳花輕薄,不解傷春。 湘春夜月 黃孝邁
欲知方寸,共有幾許新愁?芭蕉不展丁香結。 石州慢 賀 鑄
欲將沉醉換悲涼,清歌莫斷腸。 阮郎歸 晏幾道
欲黃昏,雨打梨花深閉門。 憶王孫 李童元
情懷漸覺成衰晚,鸞鏡朱顏驚暗換。 木蘭花 錢惟演
惜春長怕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 摸魚兒 辛棄疾
唯有舊時山共水,依然、暮雨朝雲去不還。 南鄉子 潘 牥
惟有樓前流水,應念我、終日凝眸。凝眸處,從今又添,一段新愁。 鳳凰台上憶吹簫 李清照
鴻雁在雲魚在水,惆悵此情難寄。 清平樂 晏 殊
漸寫到別來,此情深處,紅箋為無色。 思遠人 晏幾道
漸行漸遠漸無書,水闊魚沉何處問? 木蘭花 歐陽修
漸霜風凄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 八聲甘州 柳 永
斷腸片片飛紅,都無人管,更誰勸,啼鶯聲住? 祝英台近 辛棄疾
斷腸院落,一簾風絮。 瑞龍吟 周邦彥
淮山春晚,問誰積、芳心高潔? 瑤華 周 密
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歸去無人管。 踏莎行 姜 夔
寂寞憑高念遠,向南樓、一聲歸雁。 水龍吟 陳 亮
綠楊芳草幾時休?淚眼愁腸先已斷。 木蘭花 錢惟演
綠楊芳草長亭路,年少拋人容易去。 木蘭花 晏 殊
從別人那裡復制的。。。
⑥ 《木蘭花》這首詩的意思是什麼
木蘭花
晏殊
燕鴻過後鶯歸去,細算浮生千萬緒。
長於春夢幾多時?散似秋雲無覓處。
聞琴解佩神仙侶,挽斷羅衣留不住。
勸君莫作獨醒人,爛醉花間應有數。
這首詞借青春和愛情的消失,感慨美好生活的無常,細膩含蓄而婉轉地表達了作者的復雜情感。這是一首優美動人而有寓有深意的詞作,為晏殊詞的另類作品。
起句「燕鴻過後鶯歸去」寫春光消逝:燕子春天自南方來,鴻雁春天往北方飛,黃鶯逢春而鳴,這些禽鳥按季節該來的來了,該去的也去了,那春光也來過又走了。這里寫的是鶯語燕飛的春歸時候,恰逢鶯燕都稀,更覺悵惘。「鶯燕」,兼以喻人,春光易逝,美人相繼散去,美好的年華與美好的愛情都不能長保,怎不讓人感慨萬千。「細算浮生千萬緒」一句從客觀轉到主觀,說對著上述現象,千頭萬緒,細細盤算,使人不能不正視的,正是人生若水面浮萍之暫起,這兩句前後相承,又很自然地引出下面兩句:「長於春夢幾多時?散似秋雲無覓處。」這兩句改用白居易《花非花》詞句「來如春夢幾多時?去似朝雲無覓處。」但旨意不同。作者此處寫的是對於整個人生問題的思考,他把美好的年華、愛情與春夢的短長相比較,把親愛的人的聚難散易與秋雲的留、逝相對照,內涵廣闊,感慨深沉。
下片「聞琴解佩神仙侶,挽斷羅衣留不住。」兩句寫失去美好愛情的舊事,是對上片感慨的具體申述,又是產生上片感慨的主要因素,這樣使上下片的關系交互鉤連,自然過渡。「聞琴」,指漢代的卓文君,她聞司馬相如彈琴而愛慕他;「解佩」,指傳說中的神女,曾解玉佩贈給情人。這兩句是說象卓文君、神
女這樣的神仙伴侶要離開,挽斷她們的羅衣也無法留住。隨後作者激動地呼出:「勸君莫作獨醒人,爛醉花間應有數。」意思是勸人要趁好花尚開的時候,在
花間痛飲消愁。這是受到重大刺激的反應,是對失去美與愛的更大的痛心。聯系晏殊的生平來看,他寫這件事,應該是別有寄託,非真寫男女訣別。宋仁宗慶
歷三年(1043),晏殊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宰相),兼樞密使,握軍政大權。其時,范仲淹為參知政事(副宰相),韓琦、富弼為樞密副使,歐陽修、蔡襄
為諫官,人才濟濟,盛極一時。可惜宋仁宗不能果斷明察,又聽信反對派的攻擊之言,則韓琦先被放出為外官,范仲淹、富弼、歐陽修也相繼外放,晏殊則罷
相。對於賢才相繼離開朝廷,晏殊不能不痛心,他把他們的被貶,比作「挽斷羅衣」而留不住的「神仙侶」。不宜「獨醒」、只宜「爛醉」,當是一種憤慨
之聲。
此詞化用前人的詩句,信手拈來,自然貼切。詞中的復雜的思想,反映了作者的人生態度和襟懷。
嘆息聲一聲連著一聲,木蘭對著門在織布。織機停下來機杼不再作響,只聽見姑娘在嘆息。
問姑娘你這樣嘆息是在思念什麼,又是在想什麼呢?(木蘭回答道)我並沒有想什麼,也沒有思念什麼。
昨夜我看見軍中的文告,知道皇上在大規模地徵兵,徵兵的名冊很多卷,上面都有父親的名字。父親沒有大兒子,木蘭沒有兄長,願意為此去買鞍馬,從此替代父親去應征。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馬鞍下的墊子,南市買駕牲口用的嚼子和韁繩,北市買駕牲口的鞭子。早上辭別父母上路,晚上宿營在黃河邊,聽不見父母呼喚女兒的聲音,只能聽到黃河的流水聲。早上辭別黃河上路,晚上到達黑山頭,聽不見父母呼喚女兒的聲音,只能聽到燕山胡人的戰馬啾啾的鳴叫聲。
不遠萬里,奔赴戰場,像飛一樣地跨過一道道的關,越過一座座的山。北方的寒氣傳送著打更的聲音,清冷的月光映照著戰士們的鐵甲戰袍。征戰多年,經歷很多戰斗,許多將士戰死沙場,木蘭等倖存者勝利歸來。
勝利歸來朝見天子,天子坐在殿堂上(論功行賞)。木蘭被記了很大的功勞,賞賜了很多財物。天子問木蘭想要什麼,木蘭不願做官,只希望騎上一匹千里馬,送木蘭回故鄉。
父母聽說女兒回來了,互相攙扶著到外城來迎接木蘭;姐姐聽說妹妹回來了,對著門戶梳妝打扮起來;弟弟聽說姐姐回來了,忙著霍霍地磨刀准備殺豬宰羊。開我東閣的門,坐我西閣的床,脫去我打仗時穿的戰袍,穿上我以前女孩子的衣裳,對著窗子整理像雲一樣柔美的鬢發,對著鏡子在臉上貼好花黃。出門去見同去出征的夥伴,夥伴們都很吃驚地說:我們同行多年,竟然不知道木蘭是女孩子。
把兔子耳朵拎起時,雄兔的兩只前腳時時動彈,雌兔的兩眼時常眯著。雄雌兩兔一起並排著跑,怎能分辨得出哪個是雄兔,哪個是雌兔呢?
注釋
1. 唧唧(jī jī):紡車的聲音。
2. 機杼(zhù)聲:織布機發出的聲音。杼:織布梭(suō)子。
3. 惟:同「唯」。只。
4. 軍帖:軍中的文告。
5. 可汗(kè hán):我國古代一些少數民族最高統怡者的稱號。
6. 軍書十二卷:徵兵的名冊很多卷。十二,表示很多,不是確指。下文的「十年」、「十二年」,用法與此相同。
7. 爺:和下文的「阿爺」同,都指父親。
8. 願為市鞍馬:為,為此。市,買。鞍馬,泛指馬和馬具。
9. 韉(jiān):馬鞍下的墊子。
10. 轡(pèi):駕馭牲口用的嚼子和韁繩。
11. 濺濺(jiān jiān):水流聲。
12. 朝、旦:早晨。
13. 胡騎(jì):胡人的戰馬。 胡,古代對北方少數民族的稱呼。
14. 啾啾(jiū jiū):馬叫的聲音。
15. 萬里赴戎機:不遠萬里,奔赴戰場。戎機,戰爭。
16. 關山度若飛:像飛一樣地跨過一道道的關,越過一座座的山。度,過。
17. 朔氣傳金柝:北方的寒氣傳送著打更的聲音。朔,北方。金柝,古時軍中守夜打更用的器具。
18. 策勛十二轉:記很大的功。策勛,記功。十二轉為最高的功勛。
19. 賞賜百千強:賞賜很多的財物。強,有餘。
20. 問所欲:問(木蘭)想要什麼。
21. 不用:不願做。
22. 願馳千里足:希望騎上千里馬。
23. 郭:外城。
24. 扶將:扶持。
25. 紅妝(zhuāng):指女子的艷麗裝束。
26. 霍霍(huò huò):磨刀的聲音。
27. 著:穿。
28. 雲鬢(bìn):像雲那樣的鬢發,形容好看的頭發。
29. 帖花黃:帖同「貼」。花黃,古代婦女的一種面部裝飾物。
30. 火伴:同「夥伴」。同伍的上兵。當時規定若干士兵同一個灶吃飯,所以稱「火伴」。
31.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據說,提著兔子的耳朵懸在半空時,雄兔兩只前腳時時動彈,雌兔兩隻眼睛時常眯著,所以容易辨認。撲朔,動彈。迷離,眯著眼。
32. 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雄雌兩兔一起並排著跑,怎能辨別哪個是雄兔,哪個是雌兔呢?傍地走,並排跑。
⑦ 詩中的象徵物一般有哪些分別象徵什麼
每個詩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意象世界,也許相同的東西在不同的詩人那裡代表的意義不同
⑧ 減字木蘭花題雄州驛
減字木蘭花題雄州驛,是一位家破人亡自己被擄走的弱女子,以血淚之心寫下這首詞,抒發作者內心的巨痛。本文減字木蘭花題雄州驛由大學高考編輯收集整理,希望大家喜歡!
導讀:
命運悲慘的弱女子,在被擄走之前以沉痛悲傷的心寫下自己所遭遇不幸事情的始末,留於驛中。其原文如下: 減字木蘭花·題雄州驛
蔣興祖女
朝雲橫度,轆轆車聲如水去。白草黃沙,月照孤村三兩家。
飛鴻過也,萬結愁腸無晝夜。漸近燕山,回首鄉關歸路難。
字詞解釋:
減字木蘭花:詞牌名。簡稱《減蘭》。
雄州:今河北雄縣。驛:古代專供遞送公文的人或往來官員暫住、換馬的處所。
轆轆:車行聲。
白草黃沙:象徵北方凄涼的景色。
無晝夜:不分晝夜。
燕山:府名。作品翻譯:
長空中,寒風翻卷朝雲滾滾而去。朝行暮宿,千里途程,大地上,金兵驅載婦女迢迢而去。莽莽黃沙,一片白草,月光清冷地照著只有三兩戶人家的荒村,孤零零地,沒有一點活氣。大雁南飛,卻不能為詞人寄書信倍加女主人公失去自由和國家之創痛。這種種愁思,郁結難解,使得愁腸寸斷,簡直達到日也愁、夜也愁的地步.那在燕山腳下的燕京已經不遠了, 回頭遙望那難舍難忘的故國鄉土,可要順著此路回去就比登天還難了。作品背景:
這是北宋滅亡之際一位被金人虜去的弱女子寫的詞。作者之父本是陽武(河南原陽)縣令,在金兵南侵圍城時,奮勇抵抗,壯烈殉國,妻、子一同遇難。“其女為賊虜去,題字於雄州驛中,敘其本末。中心思想:
本詞描述了被虜北行之經歷,抒發了國破家亡之巨痛。減字木蘭花題雄州驛賞析:
開頭兩句,寫被金人用車載向北方出發時的情景。
“朝”,點明出發的時間是在早上;“雲”,點明出發時的環境氣氛是那麼慘淡,陰雲密布;“橫度”,形容陰雲突如其來地漫過來。首句看似寫景,渲染自然氣候之惡劣;實是暗喻當時政治風雲的突然變化,形勢險惡。一個“橫”字,把作者那種禍從天降的特殊感受強調了出來。因此,次句“轆轆車聲如水去”就直道其事了。
“轆轆”,象聲詞,形容車輪聲。杜牧《阿房宮賦》有“轆轆遠聽,杳不知其所之也”之句,那是描寫六國宮妃被虜秦宮之後的可悲生活,這里是寫作者被虜北上、乘敵囚車、不知所往的慘痛情景。“如水去”,既寫出被虜婦女之眾多,又表達了將一去不返的痛苦心境,比喻生動,含意深長,道盡了國勢危亡、一蹶不振,身為俘虜、前途茫茫的深哀大痛。
緊承“去”字,作者用“白草黃沙,月照孤村三兩家”,再描寫沿途之所見。“白草”,作者在此借用字面,渲染出河北秋季枯草遍地、一片不毛的氣氛。在這慘淡蕭索的背景之下,只見月光清冷地照著只有三兩戶人家的荒村,孤零零地,沒有一點活氣。作者描述敵占區是這樣地衰敗不堪,凄涼已極,不僅揭示了金兵燒殺虜掠造成的慘象,更襯托出作者被虜離鄉、身臨異地那種無比悲苦的心境。上句側重寫白天之所見,下句側重寫夜晚之所見,而又互文見義,彼此映襯,合成一幅北國荒寒圖,作者的滿眼血淚、一腔悲哀也正塗染其上了。
上片寫開始被押北行途中的情景;下片寫繼續北行直至雄州的情景。上片側重寫所見,以寫景為主;下片側重寫所思,以抒情為主。
“飛鴻過也,百結愁腸無晝夜。”這是繼續被押北行途中的一個特寫鏡頭。作者眼看敵占區荒涼凄冷的景象,心頭充滿了國破家亡的悲哀,忽然看到鴻雁從北往南地飛去,不禁更撩起了對故鄉的懷念、對親人的追思。然而父母兄弟均死於敵手,即使鴻雁能夠傳書,自己又不知道投書給誰,何況自己身為俘虜,失去自由,不僅不能象鴻雁那樣飛向南方故土,恐怕連投書的自由也沒有。
就在這種度日如年的愁境中,“漸近燕山”,來到雄州,離金邦的京城——那在燕山腳下的燕京已經不遠了。這句既照應詞題,又開啟下句“回首鄉關歸路難”。空見飛鴻南去,自己身陷異域,只能回頭遙望那難舍難忘的故國鄉土,可要順著此路回去就比登天還難了。
作者強烈的懷國思鄉之情,深沉的亡國喪家之恨,無可奈何的身為敵俘之悲,已經絕望的永別家園之痛,在此一齊傾訴出來,字字飽含著血淚。
全詞寥寥數十字,寫出步步留戀,步步凄惻的家國之恨,被虜之痛,懷鄉之情,仔細體味,真是撼人肺腑、感人涕下。雖然全詞寫的為個人的不幸,卻反映出當時廣大人民的普遍遭遇。詞牌名:
減字木蘭花又名【木蘭花、玉樓春、偷聲木蘭花、木蘭花慢】 唐教坊曲,《金奩集》入“林鍾商調”。《花間集》所錄三首各不相同,茲以韋庄詞為准。五十五字,前後片各三仄韻,不同部換葉。
作者簡介:
蔣興祖女,蔣興祖,靖康間陽武令。宜興(屬江蘇)人。能詩詞。據 <宋史·忠義傳> 載,欽宗靖康年間,金兵南侵時,蔣興祖為陽武縣令,在城被圍時,堅持抗戰,至死不屈,極為忠烈。他的妻、子均死於此。其女年輕貌美,被金兵虜去,押往金人京師——中都(今北京)。途經雄州驛,題《減字木蘭花》詞於壁。 以上這篇減字木蘭花題雄州驛就為您介紹到這里,希望它對您有幫助。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不妨分享給您的好友吧。更多古詩詞盡在:!
搞笑謎語,腦筋急轉彎,祝福語,每日驚喜不斷,盡在大學高考!可通過掃描本站微信二維碼或者添加微信號:miyu_88,即可進行體驗!
;
⑨ 木蘭花古詩晏幾道詩表達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木蘭花表達了作者宋祁出對春意的低回眷戀以及愛美惜春、珍視人生的情趣。
《蝶戀花·夢入江南煙水路》是宋代詞人晏幾道的作品。
此詞抒寫主人公對心上人的相思之情和離愁別緒。全詞語言朴實,清新溫婉,意境含蓄優美,情景交融,通篇不見一個「愁」字,卻能在字里行間感受到主人公的愁怨,將主人公的一片痴情表達得酣暢淋漓。
在手法上,此詞運用白描寫情態動作,生動傳神,真摯感人,體現了小晏詞淡而有味,淺而有致的獨特風格。
原詞:
蝶戀花⑴
夢入江南煙水路,行盡江南,不與離人遇。睡里消魂無說處⑵,覺來惆悵消魂誤⑶。
欲盡此情書尺素⑷,浮雁沉魚⑸,終了無憑據⑹。卻倚緩弦歌別緒,斷腸移破秦箏柱⑺。
注釋
⑴蝶戀花,又名「鵲踏枝」、「鳳棲梧」。唐教坊曲。《樂章集》《張子野詞》並入「小石調」,《清真集》入「商調」。雙調六十字,上下片各四仄韻。
⑵消魂:魂魄消滅。多以名悲傷愁苦之狀。江淹《別賦》有「黯然銷魂者,惟別而已矣」。
⑶惆悵:因失望或失意而哀傷。消魂:一作「佳期」。
⑷尺素:書寫用之尺長素絹,借指簡短書信。素:白絹。古人為書,多寫於白絹上。
⑸浮雁沉魚:古代詩文中常以鴻雁和魚作為傳遞書信的使者。古樂府《飲馬長城窟行》有「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長跪讀素書,書中竟何如。上有加餐食,下有長相憶。」又《漢書·蘇武傳》有「教使者謂單於,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書」,因合稱書信為魚雁,亦有以鱗代魚,以鴻作雁者。另亦指傳書信者。
⑹終了:縱了,即使寫成。無憑據:不可靠,靠不住。
⑺移破:猶雲移盡或移遍也。破:唐宋大麴術語。大麴十餘遍,分散序、中序、破三大段。張相《詩詞曲語辭匯釋》:破,猶盡也,遍也,煞也。
網路
⑩ 」這句話中的「聞琴」是什麼意思
「聞琴解佩神仙侶」出自《木蘭花·燕鴻過後鶯歸去》
木蘭花·燕鴻過後鶯歸去
作者:晏殊 (宋)
燕鴻過後鶯歸去。細算浮生千萬緒。長於春夢幾多時,散似秋雲無覓處。
聞琴解佩神仙侶。挽斷羅衣留不住。勸君莫作獨醒人,爛醉花間應有數。
聞琴:指卓文君和司馬相如的情事,《史記•司馬相如列傳》中記載, 文君新寡,司馬相如以琴心挑之,文君夜奔相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