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寥寥
❶ 按照清塘荷韻的想荷、種荷、盼荷、贊荷、賞荷、祝荷的順序寫一篇寫豆
從古至今,人們一說到荷花,首先想到的便是高雅、純潔。是的,荷花出於污泥而不染,它根本不屑於在泥沙中那不見天日的生活,它會不斷地為著光明,為著美麗,為了給人類那豐富的生活中再添加一抹美好的色彩,絢麗而無暇的為之奮斗。荷花也深受我的喜愛,我不僅只是因為它的外表,更是因為他的精神所給予了我無限的力量,敢於面對困難和險境……今天有幸讀到了季羨林先生的佳作《清塘荷韻》,更令我感觸頗多。如果說周敦頤筆下的荷花是志行高潔的隱者,朱自清筆下的荷花是撫慰心靈的舞者,那麼,季老筆下的荷花則應該是張揚生命的強者,是徹悟生命的智者。文章中大量筆墨,作者都著重描寫了荷花生長的過程。起初,作者言「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的水塘和自己的「心病」,說明了養荷花的原因,為後文荷花的誕生作了鋪墊。下文中作者又記敘了自己播種荷花、盼望荷花出現的急切心情。如:「我每天就多了一件工作:到池塘邊上去看上幾次」「我盼星星,盼月亮,天天到池塘邊上去觀望」。這些語句生動的勾畫出作者對荷花的盼望和喜愛,語言幽默淳樸。後文中描寫了荷花的生長之盛與不同尋常的特點:不但紅色濃而且花瓣多。我想這幾株荷花在四年的拼搏與煎熬中,早已超凡脫俗,不與那些受幫助的「凡夫俗子」相同,因而受過磨難的人或物,他們的身上都閃耀著純潔而無暇的光芒,令人心生敬佩。最令我喜愛的段落便是那「月下插曲」了:可愛的小波斯貓會見到水中的「白玉盤」,心生趣意,竟縱身一躍落入了塘中。此情此景都不禁令人發笑,感到憐愛,同時這也側面寫出了荷塘的景色加上月光的配合,無疑是一幅栩栩如生的風景畫,令人沉醉其中……我們都知道有得必有失,有盛必有衰,有分必有合,因而這塘美麗的「季荷」即將走向衰落。而作者是什麼心情呢?「既然冬天到了,春天還會遠嗎?」多麼豁達的作者,我想此時,作者已被這迷人的荷花所征服,心中波瀾不驚,寧靜高雅,充滿期待……本文中作者描寫荷花的婀娜,寥寥無幾,甚至少得可憐,為何我們讀來卻被深深打動?我想,荷花的精神已常駐在每個人的心間,揮之不去,因而能與作者產生共鳴。荷花,一種堅強毅力的生靈;荷花,一種高傲美麗的生靈;荷花,一種高尚純潔的生靈。荷花它具備了人所應該具備的品質,因而它在百花中大放異彩!我們很難想像,在寂寞的歲月里,在荒蕪的湖面下,在陰暗的泥沼中,那蓮子是怎樣暗暗地積蓄著力量,是怎樣將生命的嫩芽鑽出了堅硬的外殼。這芽一旦破殼而出,便以一種驚人的力量展示著生命的頑強與美麗。經過了整整兩年的期待後,在第三年,奇跡終於出現了,水面上露出五六片圓圓的綠葉。這是生命的使者啊!雖「細弱單薄」「可憐兮兮」,卻足以使那顆本已深感失望的心得到一絲慰藉。一千多個日夜過去了,在經歷了漫長的寂寞後,第四年,荷花完成了生命的涅盤。「蟬噪城溝水,芙蓉忽已繁」,原來平卧在水面上的一些荷葉竟躍出了水面,亭亭田田「鋪滿了半個池塘」,放眼望去,滿目的綠荷紅蕖,撩雲逗雨,映日迷霞。再聯想季老的人生遭遇,這種頑強而美麗的生命,這種「極其驚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極其驚人的擴展蔓延的力量」,不正是作者生命歷程的真實寫照嗎?季老深愛著這滿塘「季荷」,每天數次徜徉於湖畔,默坐靜觀。塘中「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令人萬躁俱寂,陶然於玄思冥想之中。這就是智者與自然的對話,是心靈與自然的交融。「風乍起,一片蓮瓣墮入水中」,而此時,心中已是沉甸甸的厚實,微風已拂不起半點漪淪。望著墜落的蓮瓣,心中反而更添一份寧靜,這便是對生命的徹悟。這瓣荷花,曾飽嘗過孕育的艱辛,也曾感受過生命的快樂,而此時它要悄然離去了,那便順應自然吧。它走了,走得如此飄逸,如此灑脫。能以如此超然的心態面對生命的消逝,荷花實在是徹悟生命的智者。總之,荷花給人們帶來的美感,是無窮無盡的,是感嘆不完的。我們的生活中處處有美的存在,關鍵是要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
❷ 我要提問:關於荷花,菊花,月的詩句
關於荷花的詩: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萍蹤俠影》里的有關荷花的詩:
誰把蘇杭曲子嘔,荷塘十里桂三秋;
哪知花卉無情物,牽動長江萬古愁。
李白:子夜四時歌:春歌
秦地羅敷女,採桑綠水邊。
素手青條上,紅妝白日鮮。
蠶飢妾欲去,五馬莫留連。
李白:子夜四時歌:夏歌
鏡湖三百里,菡萏發荷花。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歸去越王家。
杜荀鶴:春宮怨
早被嬋娟誤,欲妝臨鏡慵。
承恩不在貌,教妾若為容。
風暖鳥聲碎,日高花影重。
年年越溪女,相憶采芙蓉。
李商隱:無題二首之一
來是空言去絕蹤,月斜樓上五更鍾。
夢為遠別啼難喚,書被催成墨未濃。
蠟照半籠金翡翠,麝熏微度綉芙蓉。
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一萬重。
李商隱:無題二首之二
颯颯東風細雨來,芙蓉塘外有輕雷。
金蟾嚙鎖燒香入,玉虎牽絲汲井回。
賈氏窺簾韓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
李商隱:無題二首之二
重帷深下莫愁堂,卧後清宵細細長。
神女生涯原是夢,小姑居處本無郎。
風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誰教桂葉香?
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
李白:玉階怨
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
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
折荷有贈 唐
李 白
涉江玩秋水,愛此紅蕖鮮。
攀荷弄其珠,盪漾不成圓。
佳人彩雲里,欲贈隔遠天。
相思無因見,悵望涼風前。
子夜吳歌(其二) 唐
李 白
鏡湖三百里,菡萏發荷花。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歸去越王家。
越 女 唐
王昌齡
越女作桂舟,還將桂為楫。
湖上水渺漫,清江不可涉。
摘取芙蓉花,莫摘芙蓉葉。
將歸問夫婿,顏色何如妾。
東林寺白蓮 唐
白居易
東林北塘水,湛湛見底清。
中生白芙蓉,菡萏三百莖。
白日發光彩,清飈散芳馨。
泄香銀囊破,瀉露玉盤傾。
我慚塵垢眼,風此瓊瑤英。
乃知紅蓮花,虛得清凈名。
夏萼敷未歇,秋房結才成。
夜深眾僧寢,獨起繞池行。
欲收一顆子,寄回長安城。
但恐出山去,人間種不生。
京兆府栽蓮 唐
白居易
污溝貯濁水,水上葉田田。
我來一長嘆,知是東溪蓮。
下有青污泥,馨香無復全。
下有紅塵撲,顏色不得鮮。
物性猶如此,人事亦宜然。
托根非其所,不如遭棄捐。
昔在溪中日,花葉媚清漣。
今年不得地,憔悴府門前。
青陽渡 晉、樂府
青荷蓋綠水,芙蓉披紅鮮。
下有並根藕,上有並頭蓮。
詠芙蓉 南朝、梁
沈 約
微風搖紫葉,輕露拂朱房。
中池所以綠,待我泛紅光。
采蓮 南朝梁
吳均
錦帶雜花鈿,羅衣垂綠川。
問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蓮。
遼西三千里,欲寄無因緣。
願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鮮。
夏歌 南朝、梁
蕭 衍
江南蓮花開,紅花覆碧水。
色同心復同,藕異心無異。
詠荷詩
江 洪
澤陂有微草,能花復能實。
碧葉喜翻風,紅英宜照日。
移居玉池上,托根庶非失。
如何霜露交,應與飛蓬匹。
詠同心芙蓉 隋
杜公瞻
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
一莖孤引綠,雙影共分紅。
色奪歌人臉,香亂舞衣風。
名蓮自可念,況復兩心同。
采蓮曲 隋
殷英童
盪舟無數伴,解纜自相催。
汗粉無庸拭,風裙隨意開。
棹移浮荇亂,船進倚荷來。
藕絲牽作縷,蓮葉捧成杯。
秋池一株蓮 隋
弘執恭
秋至皆空落,凌波獨吐紅。
托根方得所,未肯即從風。
古風 (其二十六) 唐
李 白
碧荷生幽泉,朝日艷且鮮。
秋花冒綠水,密葉羅青煙。
秀色粉絕世,馨香誰為傳?
坐看飛霜滿,凋此紅芳年。
結根未得所,願托華池邊。
采蓮曲 南朝梁
劉孝威
金槳木蘭船,戲采江南蓮。
蓮香隔浦渡,荷葉滿江鮮。
房垂易入手,柄曲自臨盤。
露花時濕釧,風莖乍拂鈿。
詠江南可采蓮 南朝梁
劉 緩
春初北岸涸,夏月南湖通。
卷荷舒欲倚,芙蓉生即紅。
楫小宜回徑,船輕好入叢。
釵光逐影亂,衣香隨逆風。
江南少許地,年年情不窮。
賦得涉江采芙蓉 南朝陳
祖孫登
浮照滿川漲,芙蓉承落光。
人來間花影,衣渡得荷香。
桂舟軾不定,菱歌引更長。
采采嗟離別,無暇緝為裳。
菊花的詩:
菊花
唐:黃巢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菊花
唐:元稹
秋叢繞舍似陶家,
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
此花開盡更無花。
〔菊韻〕--李師廣--
秋霜造就菊城花,不盡風流寫晚霞;信手拈來無意句,天生韻味入千家。
〔秋聲〕--風子--
廊下階前一片金,香聲潮浪涌遊人。只緣霜重方成傑,梁苑東籬共古今。
〔菊城吟〕--王如亭--
獅龍氣象竟飛天,再度輝煌任自威!淡巷濃街香滿地,案頭九月菊花肥。
晉·陶淵明《和郭主簿》:
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岩列。 懷此貞秀姿,卓為霜下傑。
唐·太宗《賦得殘菊》:
階蘭凝暑霜,岸菊照晨光。 露濃希曉笑,風勁淺殘香。
細葉抽輕翠,圓花簇嫩黃。 還持今歲色,復結後年芳。
唐·杜甫《雲安九日》:
寒花開已盡,菊蕊獨盈枝。 舊摘人頻異,輕香酒暫隨。
唐·白居易《詠菊》:
一夜新霜著瓦輕,芭蕉新折敗荷傾。耐寒唯有東籬菊,金粟初開曉更清。
月的詩:
把酒問月
李白
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
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
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雲間沒?
白兔搗葯秋復春,嫦娥孤棲與誰鄰?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願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里。
虞美人 (我本人非常喜歡的一首)
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
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
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闌玉砌應猶在,
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明月皎夜光
明月皎夜光,促織鳴東壁。
玉衡指孟冬,眾星何歷歷。
白露沾野草,時節忽復易。
秋蟬鳴樹間,玄鳥逝安適。
昔我同門友,高舉振六翮。
不念攜手好,棄我如遺跡。
南箕北有斗,牽牛不負軛。
良無盤石固,虛名復何益?
聽月詩
聽月樓頭接太清,依樓聽月最分明。
摩天咿啞冰輪轉,搗葯叮咚玉杵鳴。
樂奏廣寒聲細細,斧柯丹桂響叮叮。
偶然一陣香風起,吹落嫦娥笑語聲。
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照我羅床幃。
憂愁不能寐,攬衣起徘徊。
客行雖雲樂,不如早旋歸。
出戶獨彷徨,愁思當告誰!
引領還入房,淚下沾裳衣。
水調歌頭
蘇軾
明月幾時有,
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
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
低綺戶,
照無眠。
不應有恨,
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
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
千里共嬋娟.
以上希望能夠榜上樓主。在幫樓主搜集的同時我也都讀了,中國的文字的確很美。文化更是博大精深。真的。
❸ 關於秋天的荷花和菊花的詩句
江南】 江南可采蓮, 蓮葉何田田。 魚戲蓮葉間, 魚戲蓮葉東, 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采蓮曲】王昌齡 荷葉羅裙一色裁, 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 聞歌始覺有人來。 【曉出凈慈送林子方】 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一剪梅】北宋. 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荷花】 清. 石濤 荷葉五寸荷花嬌,貼波不礙畫船搖; 相到薰風四五月,也能遮卻美人腰。 《愛蓮說》宋·周敦頤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繁。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青陽渡~晉·樂府 青荷蓋綠水,芙蓉披紅鮮。下有並根藕,上有並頭蓮。 ◇詠芙蓉~南朝·梁·沈約 微風搖紫葉,輕露拂朱房。中池所以綠,待我泛紅光。 ◇采蓮~南朝·梁·吳均 錦帶雜花鈿,羅衣垂綠川。問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蓮。遼西三千里,欲寄無因緣。願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鮮。 ◇詠荷詩~江洪 澤陂有微草,能花復能實。碧葉喜翻風,紅英宜照日。移居玉池上,托根庶非失。如何霜露交,應與飛蓬匹。 〔菊韻〕--李師廣-- 秋霜造就菊城花,不盡風流寫晚霞;信手拈來無意句,天生韻味入千家。 〔秋聲〕--風子-- 廊下階前一片金,香聲潮浪涌遊人。只緣霜重方成傑,梁苑東籬共古今。 〔菊城吟〕--王如亭-- 獅龍氣象竟飛天,再度輝煌任自威!淡巷濃街香滿地,案頭九月菊花肥。 晉·陶淵明《和郭主簿》: 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岩列。 懷此貞秀姿,卓為霜下傑。 唐·太宗《賦得殘菊》: 階蘭凝暑霜,岸菊照晨光。 露濃希曉笑,風勁淺殘香。 細葉抽輕翠,圓花簇嫩黃。 還持今歲色,復結後年芳。 唐·杜甫《雲安九日》: 寒花開已盡,菊蕊獨盈枝。 舊摘人頻異,輕香酒暫隨。 唐·白居易《詠菊》: 一夜新霜著瓦輕,芭蕉新折敗荷傾。耐寒唯有東籬菊,金粟初開曉更清。 唐·元稹《菊花》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唐·吳履壘《菊花》 粲粲黃金裙,亭亭白玉膚。 極知時好異,似與歲寒俱。 墮地良不忍,抱技寧自枯。 唐·李商隱《菊花》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黃。 陶令籬邊色,羅含宅里香。 幾時禁重露,實是怯殘陽。 願泛金鸚鵡,升君白玉堂。 宋·蘇軾《趙昌寒菊》 輕肌弱骨散幽葩,更將金蕊泛流霞。欲知卻老延齡葯,百草摧時始起花。 宋·范成大《重陽後菊花》 寂寞東籬濕露華,依前金屋照泥沙。世情幾女無高韻,只看重陽一日花。 宋·陸游《九月十二日折菊》 黃花芬芬絕世奇,重陽錯把配萸技。 開遲愈見凌霜操,堪笑兒童道過時。 宋·梅堯臣《殘菊》 零落黃金蕊,雖枯不改香。 深叢隱孤芳,猶得車清觴。 宋·朱淑貞《菊花》 土花能白又能紅,晚節猶能愛此工。寧可抱香枝頭老,不隨黃葉舞秋風。 金·元好問《賦十月菊》 秋香舊入騷人賦,晚節今傳好事家。不是西風若留客,衰遲久已退梅花。 明·沈周《菊》 秋滿籬根始見花,卻從冷淡遇繁華。西風門徑含香在,除卻陶家到我家。 宋·楊萬里《詠菊》 物性從來各一家,誰貪寒瘦厭年華?菊花白擇風霜國,不是春光外菊花。 明·唐寅《菊花》 故園三徑吐幽叢,一夜玄霜墜碧空。多少天涯未歸客,盡借籬落看秋風。 董必武《賞菊》 名種菊逾百,花開麗且妍。 秋容圃外淡,春意眼前旋。 造化功誰與?勤勞智自專。 賞心邀客共;歌詠樂延年。 陳毅《秋菊》 秋菊能傲霜,風霜重重惡。 本性能耐寒,風霜其奈何! 《紅樓夢》里菊花詩可為一絕,請欣賞紅樓藝苑內的菊花詩 憶菊 悵望西風抱悶思,蓼紅葦白斷腸時。空籬舊圃秋無跡,瘦月清霜夢有知。 念念心隨歸雁遠,寥寥坐聽晚砧痴。誰憐我為黃花病,慰語重陽會有期。 ----蘅蕪君 訪菊 閑趁霜晴試一游,酒杯葯盞莫淹留。霜前月下誰家種?檻外籬邊何處秋? 蠟屐遠來情得得,冷吟不盡興悠悠。 黃花若解憐詩客,休負今朝拄杖頭。 ----怡紅公子 種菊 攜鋤秋圃自移來,畔籬庭前故故栽。昨夜不期經雨活,今朝猶喜帶霜開。 冷吟秋色詩千首,醉酹寒香酒一杯。 泉溉泥封勤護惜,好知井徑絕塵埃。 ----怡紅公子 對菊 別圃移來貴比金,一絲淺淡一叢深。蕭疏籬畔科頭坐,清冷香中抱膝吟。 數雲更無君傲世,看來惟有我知音!秋光荏苒休辜負,相對原宜惜寸陰。 ----枕霞舊友 供菊 彈琴酌酒喜堪儔,幾案婷婷點綴幽。隔坐香分三徑露,拋書人對一枝秋。 霜清紙帳來新夢,圃冷斜陽憶舊游。傲世也因同氣味,春風桃李未淹留。 ----枕霞舊友 詠菊 無賴詩魔昏曉侵,繞籬欹石自沉音。毫端運秀臨霜寫,口角噙香對月吟。 滿紙自憐題素怨,片言誰解訴秋心? 一從陶令平章後,千古高風說到今。 ----瀟湘妃子 畫菊 詩余戲筆不知狂,豈是丹青費較量?聚葉潑成千點墨,攢花染出幾痕霜。 淡濃神會風前影,跳脫秋生腕底香。莫認東籬閑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陽。 ----蘅蕪君 問菊 欲訊秋情眾莫知,喃喃負手叩東籬:孤標傲世偕誰隱?一樣開花為底遲? 圃露庭霜何寂寞?鴻歸蛩病可相思? 休言舉世無談者,解語何妨話片時。 ----瀟湘妃子 簪菊 瓶供籬栽日日忙,折來休認鏡中妝。長安公子因花癖,彭澤先生是酒狂。 短鬢冷沾三徑露,葛巾香染九秋霜。高情不入時人眼,拍手憑他笑路旁。 - ---蕉下客 菊影 秋光疊疊復重重,潛度偷移三徑中。窗隔疏燈描遠近,籬篩破月鎖玲瓏。 寒芳留照魂應駐,霜印傳神夢也空。珍重暗香休踏碎,憑誰醉眼認朦朧? ----枕霞舊友 菊夢 籬畔秋酣一覺清,和雲伴月不分明。登仙非慕庄生蝶,憶舊還尋陶令盟。 睡去依依隨雁斷,驚回故故惱蛩鳴。醒時幽怨同誰訴:衰草寒煙無限情! ---瀟湘妃子 殘菊 露凝霜重漸傾欹,宴賞才過小雪時。蒂有餘香金淡泊,枝無全葉翠離披。 半床落月蛩聲病,萬里寒雲雁陣遲。明歲秋風知相會,暫時分手莫相思!
❹ 荷花唯美意境詩句
01 李商隱:惟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
《贈荷花》
唐·李商隱
世間花葉不相倫,花入金盆葉作塵。
惟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
此花此葉常相映,翠減紅衰愁殺人。
李商隱筆下的荷花,有一種獨特的美,「荷葉生時春恨生,荷葉枯時秋恨成」,以荷葉榮枯寫情;「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寫枯荷雨聲,也為無數人所喜愛。
這首《贈荷花》沒有前兩首聞名,寫出荷花與荷葉交相輝映、開合自然的美感。這是荷花與其他花不同的特點,花葉相映,天真自然。表面以花,實則寫人寫情。
02 楊萬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宋·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楊萬里這首送別詩讓西湖的荷花「火」了近千年,如今提到夏日荷花,首先映入腦海的便是後兩句流傳千古的佳句。
在這首詩里,詩人沒有直寫送別時的依依不捨,而是寫六月西湖風光的獨一無二,最後兩句寫西湖荷葉綠如碧玉綿延到天邊,而那盛放的荷花映著夏日驕陽顯得格外嬌艷,開得壯美,開得熱烈,如畫卷一般描繪出荷花恣意盛放的美。
03 蘇軾:鳳凰山下雨初晴,水風清,晚霞明。一朵芙蕖,開過尚盈盈。
《江城子·江景》
宋·蘇軾
鳳凰山下雨初晴,水風清,晚霞明。一朵芙蕖,開過尚盈盈。何處飛來雙白鷺,如有意,慕娉婷。
忽聞江上弄哀箏,苦含情,遣誰聽!煙斂雲收,依約是湘靈。欲待曲終尋問取,人不見,數峰青。
蘇軾這首《江城子》寫景真是一絕,語言唯美,意境澄澈空明,給人極大的審美愉悅。他寫西湖雨後初晴,風輕水清,晚霞明麗,「一朵芙蕖,開過尚盈盈」。楊萬里寫滿湖荷花接天盛放,蘇軾寫一朵荷花盈盈綻放,有不同的風姿與美感。
此句既是寫荷花,也以荷花喻其後出現的彈箏人的體態,寥寥幾語,極盡風流。
04 秦觀:月明船笛參差起,風定池蓮自在香。
《納涼》
宋·秦觀
攜扙來追柳外涼,畫橋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參差起,風定池蓮自在香。
秦觀這首詩寫夏日追涼,到柳蔭外,畫橋旁,自開辟出一方遠離暑熱的清涼天地。這方天地里,有夏夜月明,船笛聲聲,有微風輕拂,滿池荷香。此夜人定風靜,荷花細細散發幽香,既是一種能夠切身體會到的清涼,也是一種自然安定的舒適心境。
05 周邦彥:葉上初陽干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
《蘇幕遮·燎沉香》
宋·周邦彥
燎沉香,消溽暑。鳥雀呼晴,侵曉窺檐語。葉上初陽干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
故鄉遙,何日去?家住吳門,久作長安旅。五月漁郎相憶否?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
古詩詞寫夏荷的美好風姿,周邦彥這句在許多人心裡一定排在前列。國學大師王國維評此句說,「真能得荷之神理者。」夏本炎熱,在此句之下,暑氣卻消失得無影無蹤,只剩滿心的風荷清舉。
「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將風中荷的動態勾勒出來,如果翻譯成白話,那也無甚出奇,古詩詞凝練的美也在這一句間體現得淋漓盡致。
06 孟浩然: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夏日南亭懷辛大》
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
散發乘夕涼,開軒卧閑敞。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
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
孟浩然此詩寫夏日傍晚時分水亭邊的清涼閑靜,兼懷友人。第五六句寫荷與竹,荷花遠遠地透過涼風送來幽香,晶瑩的露水從竹葉上滴下,陣陣輕響。從嗅覺和聽覺寫出夏日傍晚的清凈與涼爽。
07 黃庭堅:四顧山光接水光,憑欄十里芰荷香。
《鄂州南樓書事》
宋·黃庭堅
四顧山光接水光,憑欄十里芰荷香。
清風明月無人管,並作南樓一味涼。
黃庭堅此詩,堪稱古代版「荷塘月色」,短短四句,卻令人彷彿跟著詩人一起緩步登上夏夜的南樓,極目遠眺,感受四下里清風環繞,月色四溢,荷塘飄香的清涼之意。
月光之下,清風之間,山色連著水光,十里芰荷飄香,寫出高遠、清空、清幽的南樓夏夜,令人身臨其境。
❺ 荷塘月色2-6段作者從哪幾個方面描寫荷花
「曲曲折折的荷塘」、「田田的葉子」,「像亭亭的舞女的裙」。「零星的白花」,「裊娜的」或「羞澀的」,「如明珠」,「如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作者一開始便用了豐富的比喻的手法和擬人手法從不同的角度對荷葉、荷花進行了形象地描繪。總體上給人一種清新高貴的感覺。
「微風過處」,「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非常形象地從嗅覺引起聽覺的、聯想。當描寫葉與花的顫動時,「像閃電」,像「一道道凝碧的波痕」。此時葉子底下「脈脈的流水遮住了,而葉子卻更見風致了」。
荷塘描寫後,接下來的就是月光了。「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一個「瀉」字,大本來靜止的月光寫出了動感來了,給人一種想「月光浴」的浪漫情調。「薄薄的青霧」,「牛乳」、「輕紗的夢」,似真似幻,亦真亦幻,巧妙地給荷塘月色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接下來描寫灌木落下的「班駁的黑影」如「鬼一般」,楊柳「稀疏的倩影像畫在荷葉上」。「光與影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雖然寥寥幾筆,卻能從不同方位、不同程度給讀者帶來了不同的感官沖動與享受。
從荷塘寫到月光,再從月光寫到荷塘的四面,層層開展層層推進。雖然作者對荷塘四周的楊柳、遠山、還有燈光,甚至蟬聲蛙聲都沒有詳細的描寫,可能是心情因素吧。因為從作者的「熱鬧是他們的,我什麼都沒有」當中看出有一種「往事不堪回首」的味道。
文章的結尾作者用了「采蓮」的事來結束。從荷塘想起采蓮,再而想起《采蓮賦》和《西洲曲》來:
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
就這樣,整篇文章在如詩如歌如畫般的音調中落下了帷幕。
這是我查到的資料 你自己摘抄吧
補充:
讓你摘抄,又不是全抄!第一、二段寫的不都是荷葉、荷花,真不知道你是怎麼想的!
❻ 描寫夏天荷花的詩2首
1、詠荷詩
作者:江洪(南北朝)
澤陂有微草,能花復能實。回碧葉喜翻風,紅英答宜照日。
移居玉池上,托根庶非失。如何霜露交,應與飛蓬匹。
(6)荷花寥寥擴展閱讀:
江洪(約公元502年前後在世),南北朝時期南朝詩人,濟陽考城(今河南商丘民權)人。梁朝天監末年曾任建陽令。 齊竟陵王蕭子良嘗夜集學士,刻燭一寸,為詩四韻。洪與蕭文琰、丘令楷等共打銅缽立韻,響滅則詩成,皆可觀覽。仕梁為建陽令,坐事死。洪著有文集二卷,《隋書經籍志》傳於世。
2、小池
作者:楊萬里(宋)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6)荷花寥寥擴展閱讀:
這首詩中,作者運用豐富、新穎的想像和擬人的手法,細膩地描寫了小池周邊自然景物的特徵和變化。第一句寫小池有活水相通。次句寫小池之上有一抹綠蔭相護。第三句寫小荷出水與小池相伴。結句寫蜻蜓有情,飛來與小荷為伴。表現了詩人對大自然景物的熱愛之情。
❼ 荷花的種植過程
荷花種植 - 1.播種繁殖
播種繁殖節省種藕、勞力、資金,運輸方便,操作簡易,種後荷花生活力強,且可大面積快速繁殖。但實生苗易發生變異,不能保持品種的優良性狀,一般多用於培育新品種。
播種繁殖技術,早在6世紀賈思勰《齊民要術》中在「種蓮子法」的詳細記載,其要領有三:其一,採摘播種用的蓮子,一定要果皮變黑,完全成熟:其二,蓮子要處理,破壞堅硬的果皮組織,便於水滲進,促使發芽,又不得損傷蓮肉;其三,池塘撒播前,將蓮子逐粒用泥團厚厚包裹,使蓮子沉水後不致漂移。一旦發芽,幼根直扎泥中。全套基本技術,沿用至今,未離其宗。
蓮實是長命種子,無休眠期,只要老熟,可隨采隨選隨播,也可隔若干年、幾十年乃至幾百上千年,都可用作播種繁殖,條件是唯有老熟蓮子才可供播種用。蓮的果皮堅硬密封,是為了延續後代適應不良環境的自我保護裝置。大湖裡的紅蓮,處於頻繁的水旱自然災害而未被滅絕,這是因為散落在湖裡的萬計蓮子,無疑屬「天然播種」。一旦環境條件改善,新的生命悄然興起。1954年長江中下游洪水泛濫,湖北洪湖的30000hm2荷花遭滅頂之災。1958年後,湖裡的蓮子大量萌發,又現碧葉接天。黑龍江流域及支流沿線的野荷,其所以能從遠古留傳至今,靠的就是蓮子獨具的自然衍生、傳宗接代的本領。
(1)湖塘直播 南京玄武湖公園有2.46 hm2湖塘,1981年春將洪澤湖所產的紅花藕種和白花藕種的蓮子,經破殼浸種處理,於4月中旬撒播在水深10cm、寬2-3m的湖邊播種帶上。5-7天後長出新根和幼葉,5月上旬浮葉出水。對於漂浮的蓮苗,按0.6-1.0m株距重新栽好。待立葉挺出後,提高水位0.3-0.5m。苗期隨時拔除雜草,防治蚜蟲。6月下旬開出第一朵荷花,7月中旬至8月下旬,紅紅白白花滿塘。當年結蓮蓬24750隻,採收蓮子150kg。播種繁殖成本為同年用種藕繁殖者的26.7%。達到當年播種、當年開花、結實、生藕的效果。此法適合中等淺水湖塘,發展大株型少瓣荷花時採用。
(2)育苗移栽 江蘇藕鄉寶應縣的做法是:3月下旬將經處理果皮的蓮實傾入容器,移置室內向陽處,注溫水(25-30℃)浸泡,讓蓮子充分吸脹,每日換水1次。3-4天後移至25-30℃溫箱中催芽,5-6天後長出幼根,再移至塑料大棚內育苗。待蓮苗長出3片幼葉時,按8-12cm株行距卧栽在肥沃的水田溫床中,深度平泥,使其向自養過渡,培育壯苗。5月中、下旬,當氣溫上升至20℃以上時,便可帶土移栽藕田。藕田整地要平,基肥要足,初栽淺水,隨著蓮苗的生長逐漸加深水位。每667 m2用種量為0.5-0.75kg。該縣新區發展蓮藕生產,用播種繁殖解決種藕不耐長途運輸的問題,節省初種資金。特別是提早育苗,只要技術措施得當,管理精細,當年便有一定產量。湖北省水產研究所曾用子蓮(『紅建蓮』)播種育苗移栽試驗,在面積1.27 hm2肥沃魚池裡移栽『紅建蓮』,播種苗14000株(平均每667 m2700多株),獲得當年每667 m2產蓮子29kg的高產紀錄。
(3)盆栽播種 與選育新品種結合,宜選播小株型花種的蓮實。長江流域4月下旬至8月下旬均可播種。無論早播、遲播,部分品種當年均能開花。
播種前應將蓮子底剪破,勿傷子葉,在室內常溫下浸種催芽。5天左右萌發,20天左右長出2-3片嫩葉,同時生有幼根,即可播種於露天泥盆中。氣溫適宜(20-24℃)時,當浸種發芽露青,可提前播種,亦獲全苗。
供播種用的無孔花盆(口徑14-17cm),內盛肥沃稀塘泥,泥深為盆高的3/5。將蓮實橫卧於花盆邊緣,輕按入泥,讓果皮微露。一二天後蓮苗固定泥中,才澆少量水。這時若見嫩葉葉柄被日灼焦傷,只要新芽顯綠,仍可重新發葉。以後隨幼苗逐漸長大,不斷提高水位。
播種盆大者可不必移栽。小者(口徑14cm以下)應待長出2-3片立葉後,選用較原盆大的花盆進行移栽,移栽能促使當年開花。1982年6月28日武漢東湖荷圊移栽『錦邊蓮』 、『娃娃蓮』、『粉碗蓮』、『玉碗』、『杏花春雨』等品種的播種苗15盆,當年9月中旬開花12盆,佔80%。未移者65盆,只29盆開花,佔40%。移栽方法簡單,先將新盆盛少量沃泥,隨即脫盆帶泥迅速移入新盆中央,注意勿折傷新葉,盆內空隙填充稀泥,移後直接灌水,成活率達100%。
荷花種植 - 2.分藕繁殖
種藕有主藕、子藕、孫藕之分,只要具備一完整無損的頂芽(苫頭)、兩節間和尾端,新鮮、無病蟲害,都可用來作種。藕農習慣用整支藕或主藕作種,每667 m2用量250 kg左右,約占產量的1/4,嚴重影響良種推廣和經濟效益。實際上,子藕、孫藕都適作種,其產量、開花數並不比使用整支藕或主藕遜色。分藕時間,因地制宜。我國南北緯度高低懸殊,大地回春早晚差距頗大,長江流域以「清明」前後最適宜。這期間氣溫基本穩定在15℃左右,藕的頂芽開始萌發。農諺雲:「三月三(指農歷),藕發苫」正是科學地反映了蓮的這一物候現象。黃河流域應在4月10日左右。黑龍江哈爾濱地區,「五一」後氣溫才上升至13℃以上,5月10日前後為分藕適期。廣東深圳、佛山地區春節時春光明媚,3月上、中旬為分藕適期。
植蓮,往往繁殖與栽培並行。種植藕蓮、子蓮的田塊,要精細整地,做到兩犁兩耙,結合犁耙,每667 m2施畜糞肥3000-4000kg,或餅肥100kg加畜糞肥1000kg,或蓮藕包膜專用肥40kg加碳酸氫銨25kg。子蓮每667 m2用藕170-200支,每去有1頂芽,用種不像藕蓮以重量計算。1穴種1支藕,行株距為1.6m×1.6m或2.0cm×1.6m。具體操作是將藕支呈20°-25°角斜插入泥10-15cm深,保證頂芽、側芽全部蓋住,只尾端翹露泥外。採用相對法排種,即藕頭、藕尾顛倒橫卧成排,僅田中間的兩行藕頭相對,田邊四周的藕頭一律朝田內,留出沿邊1.5-2m的間距,以便將來藕鞭一旦伸向田邊之前及時把藕頭轉向田內。採用三盆式排種的,是1穴種3支藕,藕頭成扇形輻射向外,其它同相對排列。大田、池塘栽繁子蓮、藕蓮、花蓮的方法,基本相同。
花蓮多植於池塘,凡水深超過1.4m的池塘,一般不宜植蓮,除非擁有特耐深水的品種。將水深1m以內的魚塘改種荷花時,應先抽水捕魚,毒殺福壽螺和螯蝦。留淺水翻犁塘泥,土瘠者還應施基肥,每667 m2用量為1000kg腐熟畜糞肥。選用較耐深水的品種,如紅色品系的『青菱紅蓮』、『西湖紅蓮』、『玄武紅蓮』、『碧血丹心』、『艷陽天』、『紅千葉』、『廣昌蓮』、『春不老』等;粉色花品系的『粉川台』、『八一蓮』、『喜笑顏開』、『澤畔映雪』、『大錦』、『曉風涼月』、『紅台蓮』等;白色花品系的『白湘蓮』、『一丈青』、『白天鵝』、『夜明珠』、『楚天祥雲』、『碧蓮』、『白千葉』、『黔靈白荷』、『白海蓮』、『重瓣一丈青』等。小池可1池栽1品種,稍大的池可多品種混栽,構成萬紫千紅的景觀。種植密度較栽培子蓮、藕蓮靈活。一般每2m2種1支藕(主藕、子藕均可),若求當年見效,則應密植,最多每667 m2種500支藕。若池大、種藕少,種植密度仍不小於每3m21支,可先栽半池或1/3池或更少,任其生長,二三年後自然荷花滿池。
繁殖盆栽荷花,常與翻盆清種結合進行。分藕前選擇合適的容器,大、中株型的品種,用平底缸栽,一般口徑35-60cm,1缸栽2-3支藕。1m直徑的大缸,1缸栽4-5支藕。碗蓮用無孔花盆、釉缽或瓷碗栽植,口徑以17-24cm為宜,每盆栽1-2支藕。有些中等株型品種,如『艷陽天』、『曉霞』、『大錦』等,可塑性大,分栽在大小不同的容器中都能開花。而多數大株型品種,栽在缸里開花極少,更不適宜盆栽,如『粉十八』、『素白蓮』等一旦投入池塘,如松捆綁,莖葉舒展,花枝俏麗。中等株型的『黃蓮花』亦然,缸植時著花寥寥,改植池塘,花燦若錦。使用基質,以富含有有機質的湖泥為上乘。缸植者還要摻入適量的腐熟餅肥或畜糞肥,可不必施基肥。泥層為容器深度的3/5,澆水搗成稀糊狀。栽時頂芽朝下,沿缸盆邊斜插入泥,尾節翹露泥外。若栽兩支種藕,另一支則在沿缸邊藕頭藕尾等距相接,斜插入泥。栽後1-2日內不澆水,待泥稍干,藕身固定後才澆少量水。一時栽不完或留作出圃的種藕,應分品種捆紮掛牌,投入水池中或水溝中「假植」。若不求當年花繁,旨在增殖種藕系數,可採用大容器,以孫藕為繁殖材料。因孫藕細小,開花遲,著花疏,營養消耗少,地下莖分支多。再於生長中期(6月下旬)灌施400×10-6萘乙酸(NAA)或吲哚丁酸(IBA)之類植物細胞分裂激素。如此處理,對多數碗蓮品種能取得成倍增長地下莖的效果。
❽ 寫荷花的詩詞
寫荷花的詩詞
(1)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宋)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簡評:將蓬勃生長的荷花寫得如此色彩分明、嬌艷燦爛,彷彿就是一幅酣暢淋漓的張大千《荷花圖》。
(2)宿駱氏亭寄懷崔雍
(唐)李商隱
竹塢無塵水檻清,相思迢遞隔重城。
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
簡評:「留得枯荷聽雨聲」,將枯敗的荷花也寫得如此富有詩意,非神來之筆不能為。如果以畫來比擬,這里的枯荷,與八大山人的荷花意趣最神似。
(3)望海潮
(宋)柳永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
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
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
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
重湖疊巘清嘉。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
千騎擁高牙。
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
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
簡評:「十里荷花」,寥寥四字,卻是古往今來最大氣的寫荷花之手筆。
(4)江南
(漢)佚名
江南可采蓮,
蓮葉何田田,
魚戲蓮葉間。
魚戲蓮葉東,
魚戲蓮葉西,
魚戲蓮葉南,
魚戲蓮葉北。
簡評:這美得有些發甜的采蓮民歌,至簡至純,活色生香,展現一種接地氣的自然美。
(5)贈荷花
(唐)李商隱
世間花葉不相倫,花入金盆葉作塵。
惟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
此花此葉常相映,翠減紅衰愁殺人。
簡評:卷舒開合、自在天真,那是無數文人墨客畢生追求的一種精神化境。
(6)小池
(宋)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簡評:這露出尖尖角的荷花小骨朵,不僅僅是花朵,也是嶄露頭角的才華。
❾ 描寫荷花的長篇詩歌(2)
【篇六】蓮花 作者:樵客
隔著厚厚一沓日子
我輕輕吹奏
哪一頁的日記紛紛坍塌
潰敗的記憶如沙般城堡
零落了一地嘆息
你總是喜歡問
誰的歲月有如此曼妙的琴音
可是,你是否記得
那個手足無措的夏天
那個羞赧的少年
你可知道
你可知道
關於你的初見
次第開放在夏的陽光里
那些陽光般的笑
那些清澈的眸子
一直抵達我的心深處
佛在那時默然打坐
他是否已瞭然我並不祈求的千年
其實我一直那麼悲觀
像沙漠關於海的夢想
誰口吐蓮花
誰手送玫瑰
我一直遠遠的膜拜
一直讓花開的聲音沐浴
無法想像你的笑靨如何生動四季
也難以懷疑那些柔軟的清香
如何堅挺每一個向善的文字
我一直努力
一直相信這樣的童話從春天綿延來年
【篇七】那純情的蓮花 作者:劉恆武
純情的蓮花,
在悠悠的湖水中;
泛起了純情的微笑。
純情的蓮花,
像湖上的小帆;
盪起了幸福的序曲。
純情的蓮花,
在深情的湖水裡;
像那純情般的少女。
純情的蓮花,
在幸福的湖水裡;
做著新娘般的夢想。
純情的蓮花,
一顆畫不完的蓮。
描繪那世間的美好。
純情的蓮花,
在白雲的擁抱下,
唱著那清新的山歌。
純情的'蓮花,
畫一般的湖水裡;
沒有那自我的哀怨。
純情的蓮花,
你那窈窕的身姿;
就像那冬日的白雪。
純情的蓮花,
在快樂的世界裡;
將情和愛送給人們。
純情的蓮花,
在生命的音符里;
跳起了快樂的舞蹈。
【篇八】蓮花 作者:尤憐
遠遠地
就看見了你聖潔的光環
漸近地
就聞到了你散發出的清香
你有著最寬大的胸懷
你那碧綠如墨
能拂去一切塵前
你有著最純潔的笑臉
你那粉紅如黛
能凈化一切愁怨
很想離你很近
又無法移動腳步
你的聖潔
不敢褻瀆
也罷
太多的塵愁
會污了最後的純潔
就這樣的距離剛剛好
能找到最寧靜的
能找到最純潔的
自己
最後的聖地
有你
最純真的我們
存在永遠
【篇九】荷花情 作者:於新人
夢中常常與你重逢
醒來都是一場空
今日真的踏上了征程
跋山涉水
千里迢迢
怎奈歲月滄桑
物是人非
你早已了無形蹤
山風告訴我
你曾望眼欲穿
期盼我突然現身
從初春直到深秋
白雲告訴我
你不會忘卻
舊日的許諾
戀情依舊深
愛意依舊濃
時令之神
攫取了你的
紅潤面頰
亭亭玉立的
美麗嬌容
你帶著惆悵失望
凄然離去
仍頻頻回首尋覓
我的身影
啊我美麗的
純潔的天使
千言萬語
表達不盡
對你的愧疚
即使今生
再不能相見
我也無怨無悔
我要把曾經化為永恆
你的雕像
已銘刻在我的心中
【篇十】一簇蓮花
什麼時候盛開在洛水之濱
倖存的花寥寥無幾
閨中的姐妹,我們抵足而眠
在一個盛夏的早晨
頭戴琉璃的海星
靜卧花蕊中休憩的靈魂
蓮花之上
跳躍粉紅色燃燒的舞蹈
萋萋綠草天涯之崖
這是水的女兒
春光的岸邊求歡一隻蝴蝶的嬌羞
花容濕露戀聚黛眉
在水一方已是萬家柳煙
含苞欲放的情思盎然怒放
一簇女兒家的愛情
蓮花生命中美麗婉約的愛人
古台芳榭飛燕紅英
岸邊駐足的秦箏
看你古典的四季
不敗的芳菲在人間四月
相約四年如水的月華
采蓮的舟子踏歌而來
今天我分享的內容到此已經結束了,更多精彩內容請繼續關注我哦。
❿ 荷花精神
荷花是非常有實用價值的植物,通過我多年的觀察,發現它有八大優點值得我們去學習。
優點一:純潔美麗。荷花的形象亭亭玉立、富有韻美,顏色有粉紅、潔白等,且形態各異,千姿百態。在整片的荷花池裡,萬綠叢中間著幾點紅,微風吹過,飄香送遠,碧波盪漾的荷花池別有一番風韻,這是雅客和詩人們所鍾愛的最佳場景。故而荷花精神之首要,乃是純潔和美麗。
優點二:無私奉獻。荷花全身都是寶,其全株植物體都有利用價值。
優點三:虛心正直。荷花除了有正直的莖桿,更有虛心的品質,從蓮藕到莖桿,再到蓮蓬,都是一直的虛心相連。虛心正直,正是我們的工作和生活中所必備的高貴品質。
優點四:積極向上。荷花突破水下的於泥,鑽出深水後,方才冒出水面,展示其風姿,沒有非凡的毅力是做不到的。這點上,是我們要崇揚的積極向上精神。
優點五:胸懷寬闊。荷花的葉十分寬大,很適合接收陽光和空氣,顯露十分寬闊的境界。這又是一種我們要學習的胸懷寬闊精神。
優點六:科學協調。荷花的藕、莖、葉、花、蓬一脈相通、相互相成。藕為蓮之本,深藏淤泥,節節相連,吸取營養,保障供給;莖為蓮之脈,上通下達;葉為蓮之窗,吸收陽光和空氣,蓮葉具有疏水、不吸水的表面,落在葉面上的雨水會因表面張力的作用形成水珠,水與葉面的接觸角會大於140度,只要葉面稍微傾斜,水珠就會滾離葉面。因此,即使經過一場傾盆大雨,蓮葉的表面總是能保持乾燥;此外,滾動的水珠會順便把一些灰塵污泥的顆粒一起帶走,達到自我潔凈的效果,也就是荷花總是能一塵不染的原因,這種科學機能稱為「荷花效應」。花為蓮之容,花姿招展,盡現蓮韻;蓬為蓮之果,結成碩果,蓮子有超強繁殖力,千年還可發芽。荷花這種生物上的科學協調,同樣符合人類社會的科學發展觀。
優點七:群體效應。一朵荷花已讓人陶醉,成片的荷花群,更讓人心曠神。荷花通過蓮藕的不斷蔓延,可佔領整片荷塘,起到很好的群體效應。實際工作中,「眾人拾柴火焰高」、同心同德、群策群力正是群體效應的一個具體體現。
優點八:持續發展。荷花為多年生植物,通過蓮藕的節節伸展,步步為營,由一株荷花,逐步發展為整片荷塘。其持續發展性,堪為社會發展模式的典範。
周敦頤在《愛蓮說》中曾寫道:蓮,花之君子者也。荷花出自污泥,卻能守住自己的潔白,這首先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我們要學習荷花出污泥而不染的精神,就要有著堅定的自信心,堅強的毅力和革命的信念。要在腐蝕和誘惑面前不動心、不動搖。要努力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樹立正確的人身觀和世界觀。同時。我們還要學習荷花的無私奉獻精神。作為一名中國共產黨黨員,不管處在何時何地,都應有無私奉獻的精神,只講貢獻不求索取是一名共產黨員的基本准則。我們還要學習荷花的虛心正直、積極向上、胸懷寬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發揚我黨的革命優良傳統。在工作中,還應學習荷花的科學協調、群體效應及持續發展的精神,要用科學的發展觀指導我們的工作,講求團隊協作精神,充分調動團隊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團隊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