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蘭香蘭花
① 蘭花一共有多少品種,怎麼認識
蘭花的種類非常多,但觀賞栽培較多的是蘭屬、卡特蘭屬、石斛蝶蘭屬、蝦脊蘭屬、萬代蘭屬、兜蘭屬、貝母蘭屬、杓蘭屬、獨蒜蘭屬等當中的一些種。
蘭屬稱國蘭,常見栽培的有20多種。首先是春蘭,我國名蘭主要是春蘭栽培品種,如「宋梅」、「彩雲」、「鄭同荷」、「龍字」、「翠一品」等。二是線葉春蘭,瓣型以荷瓣型居多,花色有純白、桃紅、綠色,香味清幽,常見名種有元旦蘭、大理素心蘭、蓮瓣蘭等。三為蕙蘭,花期3-4個月,常見的有「大一品」、「金嶴素」、「程梅」、「上海梅」、「翠蝶」、「溫州素」等。四是建蘭,又稱四季蘭,廣東栽培較廣,常見的有彩心建蘭和素心建蘭,彩心建蘭包括「銀邊蘭」、「溫州建蘭」、「永安蘭」、「大青」、「銀邊大貢」、「青梗四季」、「龍溪建蘭」等。素心建蘭包括「金絲馬尾」、「金邊仁化」、「大鳳尾素」、「上杭素」、「十八學士」、「魷魚」、「大仁化」等。五是春劍蘭,常見有「軟葉春劍」、「通海劍蘭」。六為墨蘭,又稱報歲蘭,常見品種有「小墨」、「徽州墨」、「江南企劍」、「落山墨」等。尤以葉片邊緣有黃色或白色線條的墨蘭較好。七為寒蘭,通常以花被顏色分為青寒蘭、青紫寒蘭、紫寒蘭、紅寒蘭等。
蘭屬植物其它還有套葉蘭、硬葉蘭、冬鳳蘭、多花蘭、台蘭、象牙蘭、虎頭蘭、碧玉蘭、黃蟬蘭、莎草蘭、兔耳蘭、紋瓣蘭、大根蘭等。
另外,還有很多稱為洋蘭的蘭花,它們花色艷麗,但無香味,如舞女蘭、嘉德麗亞蘭、蝴蝶蘭、石斛蘭、拖鞋蘭、萬代蘭等。它們都有很高的觀賞價值,深受人們喜愛。
變異蘭花最難求,因而也最名貴,例如在台灣發現的「大屯麒麟」,花瓣分3重疊連,恍如花中有花,極為新奇耐看,令人玩味不已 隨著蘭花市場日益繁榮,各種蘭花與普通蘭花價格也比較懸殊,因此,一些不法之徒,利用人們希望能獲得蘭花來栽植的心理,挖空心思地製造一些假蘭花,拿到市場上以蘭花珍品出售,欺騙群眾,使不少蘭者上當受騙。
要識別你購來的蘭花是否真假,就必須知道中國蘭花的基本形態和這些半騙子的行騙手法,現今所見到的假蘭花,蘭騙子的行騙手法有如下各種:
(1)用一些江浙地區原產的九花蘭、春蘭,先將其葉緣葉肉部分用刀削去,僅留下粗硬的側葉脈作為葉緣,然後再用利刀颳去葉脈上的綠色表皮,使葉脈裸露出其不意來呈金黃色,便成為了所謂「金邊」或「銀邊」,這種偽品可以用肉眼察看葉緣是否具鋸齒,如無正常葉片的鋸齒狀葉緣或只剩下葉脈作為葉緣,那麼這株「線藝蘭」必屬偽品無疑。
(2)利用一些金色顏料,用笑在葉面和葉背劃上一條條線紋,驟眼看法,似屬線蘭,但用心細看,就會發現現這些色彩呈晦暗狀,用手試擦,便會裉色而顯回綠色,且葉面所劃的線紋與葉背常不一致,這無疑又是假貨。
(3)用一些有銀邊、金邊的非蘭科觀葉植物的頂部,如銀邊富貴竹、金邊富貴竹、銀邊鐵樹、銀邊吊蘭、銀邊草、假金絲馬尾等百合冬植物,先將普通蘭花的蘭葉撥除,然後將這些觀葉植物的頂部切斷,沾上萬能膠水,直接插入並粘合於無葉的蘭頭中進行移花接木,由於這些觀葉植物可維持數天不凋,所以看上去如同真的一般,致命不少初學者養蘭者上當受騙,只要你對蘭花的形態有所認識,就不會上當,真正的春蘭、墨蘭或建蘭,它們的葉片通常為長形帶狀,葉緣或葉端有鋸齒,而這些用來製作假蘭花的觀葉植物葉緣無齒,葉片較為短闊,用手輕輕向上一提,就會與蘭頭松脫。
(4)先將墨蘭或其他蘭花花序上每一機已開的花的側捧心除去,然後用萬能膠水將其他花剝下的花瓣粘在側捧心原位上,從而使這株花普通花的墨蘭一下子變成三唇瓣或多瓣的奇花名貴品種,更有甚者直接將唇瓣或花瓣粘上,使其一變而成為多瓣奇形花藝的蘭花,要鑒別此類假奇形多瓣蘭花,首先我們要看其多個唇瓣或花瓣生長排列是否自然,人工所造的假貨多不自然,如三個唇瓣形狀不一,色澤不一,其粘合部位多有膠水痕跡,但最可靠的方法還是將其花序上部未開的花蕾剝下來剖析察看,是否與已開的花一致,便可辨真假,以上真假蘭花的辨別方法可供參考,總之購入名貴蘭花時,要認真細辨,以免上當。
② 熱帶蘭花的形態特徵與養護要點是什麼
熱帶蘭花(卡特蘭、兜蘭、石斛、棒葉萬帶蘭、
齒瓣蘭、美麗兜蘭、蝴蝶蘭、貝母蘭)
1.種類及形態特徵熱帶蘭花的種類繁多,它們的花型大,圖2-55卡特蘭的形態特徵姿態奇妙,顏色艷麗,觀賞價值極高,但沒有香味。用於花卉栽培的主要有以下幾種:
(1)卡特蘭原產於南美熱帶地區。有短根莖,根莖節部膨大呈假球莖;在假球莖的頂端生出厚革質葉片1~2枚。花輪很大,直徑可達20厘米,各瓣離生,唇瓣極大,側方的裂片包圍蕊柱,蕊柱長而粗壯,先端寬。花冠紅色至紫紅色;秋、冬開花,花期長達一個多月,插花水養可維持10~14天之久(圖2-55)。
(2)兜蘭又名囊蘭。原產於東南亞熱帶地區。根狀莖匍匐生長。葉革質,表面有溝。花葶自葉間抽生而出,每葶著花1朵,圖2-56石斛的形態特徵個別的可著2朵。外花被有一片直立生長,非常耐看;唇瓣膨大呈囊狀,蕊柱很短。冬、春兩季開花。其中香港兜蘭原產於我國華南地區,花期6~9月。
(3)石斛原產於我國雲南,現廣布於亞洲熱帶及紐西蘭。有地上莖,莖叢生直立而細長。葉柔軟,革質,矩圓形,頂端有圓裂。花著生在莖稈上端的節部,每枝著花1~4朵;花徑約8厘米,白色,頂端略帶淡紫色。上花被片和內花被片形狀相似,外側的花被片與蕊柱合生,呈囊狀;唇瓣寬卵狀矩圓形,富於變化,唇盤上有一個紫斑,基部有雞冠狀突起。花期8~12月(圖2-56)。
圖2-57棒葉萬帶蘭的形態特徵(4)棒葉萬帶蘭原產於我國雲南南部。有地上莖,莖稈木質化,具攀援性。葉棒狀,在莖稈上呈兩列狀著生。在莖稈的葉腋間抽生花葶,每葶著花3~4朵;花徑約7厘米,紫紅色;內外花被相似,唇瓣上有毛,黃色,下面無突起,蕊柱短粗。花期7~8月(圖2-57)。
(5)齒瓣蘭原產於墨西哥。每個假鱗莖可抽葉2片,株高8~13厘米,葉厚革質。花葶下垂,長30~60厘米,每株開花30朵左右,紅色;唇瓣玫瑰紅色,被有黃色或紅色斑紋。
(6)美麗兜蘭原產於印度北部。無假鱗莖。葉色有淡綠也有深綠。花葶長25~30厘米,每葶著花1朵,很少有開2朵,花徑可達13厘米,兜部特大,黃綠色,並布有褐色斑塊或斑紋。9月至來年2月開花。
(7)蝴蝶蘭原產於亞洲熱帶地區。地上莖很短,長僅2~3厘米。葉大型,每株抽葶1至數根,呈拱形生長,有的有分枝,長70~80厘米,每葶著花1至數朵。花徑約10厘米,花冠蠟質狀;唇瓣白,色,裂片大,頸部黃色帶有紅斑。花期10月至來年1月(圖2-58)。
圖2-58蝴蝶蘭的形態特徵(8)貝母蘭原產於喜馬拉雅南麓。株高5~8厘米。假鱗莖上有皺紋。花葶長約15厘米,每葶著花7朵,純白色,花徑5~7厘米,唇瓣及流蘇狀毛均為淺橙黃色。花期12月至來年3月(圖2-59)。
2.習性熱帶蘭花都是附生性植物,多附著在熱帶雨林的大樹幹上生長,有的則著生在岩石及多濕的山林溪畔樹樁上。春、夏兩季是它們的主要生長期,雨季生長最旺,在此期間要求高溫高濕;秋季生長緩慢,冬季生長停止而處於半休眠狀態。
圖2-59貝母蘭的形態特徵熱帶蘭花對光照、水分和溫度的要求因種類不同略有差異。卡特蘭對光照的要求稍多一些,冬季需保持15~20℃的室溫,要求通風良好的環境,但在早春嫩芽抽生時不能通風過多,否則新芽容易枯萎。兜蘭的越冬溫度比卡特蘭要求低些,但花期要求的溫度高,忌直射陽光。石斛對溫度的要求高,夏季應蔽蔭養護,冬季應見斜射陽光,並應保持良好的通風條件。棒葉萬帶蘭對空氣濕度要求極高,對栽培基質中的含水量則要求極低;冬季應保持22℃以上的室溫才能把它們養好。其他熱帶蘭花對環境條件的要求大同小異,都怕直射陽光,喜很高的空氣濕度,栽培基質需疏鬆透氣,四季均需保持高溫。
3.繁殖方法可播種也可分株。因種子細微,播種需要完好設備,很長的時間和復雜的技術,家庭養花只能用分株方法來繁殖花苗。
分株時用鋒利的修枝剪把假鱗莖之間相連的根莖(馬道)剪開,立即在剪口上塗抹硫磺粉防腐。凡是帶有潛伏芽的假鱗莖可直接栽入花盆,它們很快就能抽生葉叢;沒有潛伏芽的假鱗莖不要直接上盆,先集中擺放在一個淺盆中,用濕泥炭或濕鋸末覆蓋起來,放在25℃左右的室內催芽,待它們長出潛伏芽後再分別上盆栽種。
石斛有地上莖,在潮濕的空氣中能自莖節部位抽生出幼小的植株,這些幼株既有莖葉又有幼根,把它們切下來單另栽種都能成活。也可剪莖段扦插,把它們插入褐泥炭中,保持高溫和80%以上的空氣濕度,不久即可生根萌葉。齒瓣蘭、蝴蝶蘭等的再生能力很強,可把未開花的花葶剪成2~3厘米長的小段,平置在溫暖濕潤的泥炭蘚上,一個多月也可生根萌葉。大規模生產時均通過組織培養來生產試管苗。
4.栽培和養護栽培熱帶蘭花不能使用培養土,某栽培基質不需深厚,必須疏鬆透氣排水良好,pH值在5~6之間,呈酸性反應。現將常用的配方列表如下表。
表熱帶蘭花栽培基質成分及配合比例表(體積比)
熱帶蘭的種類山毛棒葉紫箕根水龍骨根泥炭蘚草皮土干牛糞鋸末一般熱帶蘭花321兜蘭1121根系嬌嫩的齒瓣蘭11石斛通蘭1122貝母蘭11222蝴蝶蘭、萬帶蘭栽種時應盡量使用小盆,只要能將根系容下即可。室內陳設時應經常用小型噴霧器彌霧,盆內略顯濕潤即可,切勿大水澆灌。蔽蔭養護,避開直射陽光。不要向盆內澆灌有機液肥,可將硫酸銨和磷酸二氫鉀的1000倍液用注射器注入假鱗莖或地上莖稈,效果相當顯著。
③ 蘭花有幾個品種
蘭花是有花植物最大的屬!原生屬有七百到八百個屬!原生種有三萬到四萬種!而隨著蘭科版植物人權共育種的成功也出現了大量的人共在種屬間和不同的種屬間的雜交品種的出現每年在世界蘭協登記並通過的就有一百多種!蘭花主要分為三大類一地生種常被稱為國蘭!有春蘭!春劍!惠蘭,建蘭(也有人把四季蘭從建蘭中單獨分出來)墨蘭.寒蘭.蓮瓣蘭等!二是附生種常被稱為洋蘭.有蝴蝶蘭.石斛蘭.卡特蘭.獨蒜蘭.萬代蘭.蝦脊蘭.兜蘭等三是腐生類這種蘭花幾乎一生都在地下只有開花時才長出地面!這一類的蘭花最少只有幾種!天麻就是其中一種
④ 貝母蘭屬有哪些流行栽培的種類和品種
貝母蘭屬(Coelogyne)又名茅茨菰蘭屬,全屬約有200個原種,全部產自亞洲和大洋洲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數量最多的分布中心在東南亞各國,我國也有約10多個野生原種(圖38)。本屬植物屬於合軸型蘭花,以一條匍匐莖與假鱗莖相連,假鱗莖頂端長有1~2片卵形或長橢圓形的葉片,花序直立或下垂,常有花1~10多朵,花白色、紅色、黃色或褐色,唇瓣較大,白色有黃斑或紅斑。
圖38 原產我國華南地區的流蘇貝母蘭
貝母蘭屬植物通常生長於山地林中的樹上或石上,由高山矮林一直到低山雨林都有分布,但高地生長的種類佔了全屬的80%,而低地種僅為20%。因此,本屬植物在栽培上應按其習性來選出合適環境。高地種要求在涼爽的氣候條件下生長,低地種則要求較高的溫濕度環境下種植。
本屬植物由於株形優美,花姿美麗、而且往往有誘人的花香,故約在19世紀初就被引入歐洲栽培。當今流行栽培的種類和品種可按其花序形態劃分為垂花類和直立花類兩大類別,垂花類中流行栽培的種類和品種有雞冠貝母蘭(C.cristata)、黃斑貝母蘭(C.punctulata)、狄氏貝母蘭(C.dayana)、栗鱗貝母蘭(C.flaccida)、馬氏貝母蘭(C.massangeana),以及屬於人工雜交品種的雪白(C.Jannine Banks『Snow White』)和林達(C.Linda Buckley)等。而直立花類流行栽培的種類有流蘇貝母蘭(C.fimbriata)、莫氏貝母蘭(C.mooreana)、卵葉貝母蘭(C.occultata)、須唇貝母蘭(C.calcicola)、勞氏貝母蘭(C.laurenceana)和雞冠貝母蘭(C.cristata)等。
⑤ 最名貴的蘭花是什麼蘭
蘭花的種類
--------------------------------------------------------------------------------
蘭花的種類非常多,但觀賞栽培較多的是蘭屬、卡特蘭屬、石斛蝶蘭屬、蝦脊蘭屬、萬代蘭屬、兜蘭屬、貝母蘭屬、杓蘭屬、獨蒜蘭屬等當中的一些種。
蘭屬稱國蘭,常見栽培的有20多種。首先是春蘭,我國名蘭主要是春蘭栽培品種,如「宋梅」、「彩雲」、「鄭同荷」、「龍字」、「翠一品」等。二是線葉春蘭,瓣型以荷瓣型居多,花色有純白、桃紅、綠色,香味清幽,常見名種有元旦蘭、大理素心蘭、蓮瓣蘭等。三為蕙蘭,花期3-4個月,常見的有「大一品」、「金嶴素」、「程梅」、「上海梅」、「翠蝶」、「溫州素」等。四是建蘭,又稱四季蘭,廣東栽培較廣,常見的有彩心建蘭和素心建蘭,彩心建蘭包括「銀邊蘭」、「溫州建蘭」、「永安蘭」、「大青」、「銀邊大貢」、「青梗四季」、「龍溪建蘭」等。素心建蘭包括「金絲馬尾」、「金邊仁化」、「大鳳尾素」、「上杭素」、「十八學士」、「魷魚」、「大仁化」等。五是春劍蘭,常見有「軟葉春劍」、「通海劍蘭」。六為墨蘭,又稱報歲蘭,常見品種有「小墨」、「徽州墨」、「江南企劍」、「落山墨」等。尤以葉片邊緣有黃色或白色線條的墨蘭較好。七為寒蘭,通常以花被顏色分為青寒蘭、青紫寒蘭、紫寒蘭、紅寒蘭等。
蘭屬植物其它還有套葉蘭、硬葉蘭、冬鳳蘭、多花蘭、台蘭、象牙蘭、虎頭蘭、碧玉蘭、黃蟬蘭、莎草蘭、兔耳蘭、紋瓣蘭、大根蘭等。
另外,還有很多稱為洋蘭的蘭花,它們花色艷麗,但無香味,如舞女蘭、嘉德麗亞蘭、蝴蝶蘭、石斛蘭、拖鞋蘭、萬代蘭等。它們都有很高的觀賞價值,深受人們喜愛。
我知道的變異蘭花最難求,因而也最名貴,例如在台灣發現的「大屯麒麟」,花瓣分3重疊連,恍如花中有花,極為新奇耐看,令人玩味不已
⑥ 哪種蘭花最名貴
我知道的變異蘭花最難求,因而也最名貴,例如在台灣發現的「大屯麒麟」,花瓣分3重疊連,恍如花中有花,極為新奇耐看,令人玩味不已
⑦ 香蘭花怎麼樣養
蘭花是珍貴的觀賞植物。據不完全統計,全世界有七百多個屬、國畫蘭花(20張)二萬多個種,每年還發現和培養出不少新品種。 中國蘭花主要為春蘭、蕙蘭、建蘭、寒蘭、墨蘭五大類。中國文化先師孔子曾說:「芷蘭生幽谷,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為窮困而改節」。他還將夫蘭(夫蘭:蕙蘭和白芷稱為一對,合名:蕙芷 )稱之為「王者之香」這句話流傳至今,足以證明中國蘭和傘形科白芷在歷史文化上所佔的地位。
春蘭
春蘭又名草蘭、山蘭。春蘭分布較廣,資源豐富。花期為一年的2~3月,時間可持續1個月左右。花朵香味濃郁純正。名貴品種有各種顏色的荷、梅、水仙、蝶等瓣型。從瓣型上來講,以江浙名品最具典型。
蕙蘭
蕙蘭根粗而長,,葉狹帶形,質較粗糙、堅硬,蒼綠色,葉緣鋸齒明顯,中脈顯著。花朵濃香遠溢而持久,花色有黃。白、綠、淡紅及復色,多為彩花,也有素花及蝶花。
建蘭
也叫四季蘭,包括夏季開花的夏蘭、秋蘭等。四季蘭健壯挺拔,葉綠蘭花郵票照片集錦(12張)花繁,香濃花美,不畏暑,不畏寒,生命力強,易栽培。不同品種花期各異,5~12月均可見花。
寒蘭
寒蘭分布在福建、浙江、江西、湖南、廣東以及西南的雲、貴、川等地。寒蘭的葉片較四季蘭細長,尤以葉基更細,葉姿幽雅瀟灑,碧綠清秀,有大、中、細葉和鑲邊等品種。花色豐富,有黃、綠、紫紅、深紫等色,一般有雜色脈紋與斑點,也有潔凈無瑕的素花。萼片與捧瓣都較狹細,別具風格,清秀可愛,香氣襲人。
墨蘭
墨蘭,又稱報歲蘭、拜歲蘭、豐歲蘭等,原產於我國廣東、廣西、福建、雲南、台灣、海南等。我國南方各地特別是廣東、雲南的養蘭人最喜栽培與觀賞。
春劍
春劍常稱為正宗川蘭,雖雲、貴、川均有名品,但以川蘭名品最名貴。花色有紅、黃、白、綠、紫、黑及復色,艷麗耀目,容貌窈窕,風韻高雅,香濃味純,常為養蘭人推崇首選。
編輯本段品種鑒別
品種鑒別是對蘭花綜合素質的鑒定,是最能展示藝蘭功力的一門學問。因此,歷代藝蘭大家都對此格外慎重,從不妄下結論,始終奉行「三看」原則。一看葉形「觀花一時,賞葉終年」。 在無花季節,人們對名品蘭花鑒別的主要依據是看葉形,包括葉芽、株形等。蘭芽出土時的色澤對蘭花品種的鑒賞有一定參考作用,芽期需仔細觀察。一般而言.凡新芽為白色、白綠色、綠色的,春蘭一般為素心品種,蕙蘭大多為素心或綠蕙;芽尖有白色米粒狀「白峰」的,有可能出細花。蘭花傳統名品大都相對穩定,其 國蘭
葉形也有一定的規律性,蘭藝家經長期實踐,對葉形特徵明顯的品種一般能憑眼看就能鑒別出是何品種,如直立葉的汪字、泰素、老極品,環垂葉的宋梅、大一品,肥環葉的大富貴、扭曲葉的綠雲等。但蘭花由於種養環境不同,並非年年歲歲葉相同,於是蘭藝家們在觀葉的同時往往還要結合看花苞來鑒定品種。二看花苞蘭花傳統名品不但葉形有其特性,花苞也富有特色。因此,人們在鑒別時既要看葉形,又要看花苞。關於花苞的鑒定,前人總結出了蘭蕙頭形的「九形八式」和蕙花小排鈴的「五門八式」。這些寶貴的經驗,對於我們鑒別品種大有裨益,值得我們很好的消化吸收。 事物都是發展變化的。人們在蘭藝實踐中發現,即使同一盆蘭花,有時其花苞的顏色在不同年份,甚至同一年份也不相同。對此我有體會。經多年觀察,我栽培的大富貴、元字等名品蘭蕙其花苞在不同的年份有時會有差異,有的年份花苞色澤深些、有的年份色澤淺些。據無錫陳耀明先生講,他種養的集圓有時抽出的 國蘭
花葶為「深赤紅色」,有時抽出的花葶為「綠中見紫」,有一年他的一大盆集圓拔出五個花葶,有三個是紅的,兩個綠中見紫。 可見,單純從花苞的色澤、形狀來鑒別品種有其局限性,還必須看其開品。三看開品對蘭蕙品種的鑒別最直接、最有效的就是看其開品,這也是引種品種要見花引種的主要原因。一般而言,只要開品到位,見花就能鑒別出是何品種。但任何事物都有其特殊性,同一品種的蘭蕙往往因種法不同開出的花品有時也各不相同,如宋梅能開出四五種花形,綠雲、西神亦能開出幾種不同的花形,但我們不能因其開品有異就斷定它們是不同的品種。故一代蘭藝大家吳恩元言:「因種法有好歹,致開品有高下耳」。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品種鑒別真學問。對蘭花品種的鑒別應辯證的看、綜合的看,不能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妄下 素冠荷鼎
結論。正確的方法應該是看葉形、看花苞、看開品。
價格
第10屆亞太蘭花大會在中國重慶開幕。此間,一株名為「素冠荷鼎」的蓮瓣蘭估價1500萬人民幣,成為此次蘭花大會上的「天價」蘭花。此次蘭花大會共評出兩個特別金獎,分別是:由日本名古屋國際蘭花大會組委會永田治彥選送的微中子碧玉蘭「龍袍」,和由中國雲南大理盪山州選送的蓮瓣蘭「素冠荷鼎」。據介紹,獲獎的蓮瓣蘭「素冠荷鼎」是中國雲南大理盪山州蘭園的鎮園之寶,有人曾出1200萬未能購走,該蘭花估價1500萬人民幣。蓮瓣蘭「素冠荷鼎」姿態優美,
編輯本段栽培技術
種植方法
蘭花盆景照片集錦(18張)分開的蘭叢,不要拆得太零星,每叢至少有3~5苗,最好是一年生植株、二年生植株和三年生植株保留在同一叢中。 墊盆 盆底用—塊瓦片蓋住排水孔,再用磚塊,瓦片或貝殼逐步填充,其中大隙縫填充以泥粒或豆石,一般約為盆內高度的1/2~1/3。上余的凈高約10~15厘米,留作培養土層。其具體高度應根據蘭花的種類及蘭根的長短和盆的高矮而定。鋪墊物不要填得太密太實,應保留一點孔隙。實踐證明,有的新根能在鋪墊層的孔隙中生長良好。 栽植 在鋪墊層上,先填上2~3厘米的培養土,用手稍壓實,即可將蘭花正立擺布其上,根據植株與花盆大小,可以幾個單株、2叢、3叢或更多叢種在一個盆里。3叢宜栽成鼎足之勢。4叢可栽成四方形,五叢宜列成梅花形。蘭根要自然舒展,葉片要四方披拂。要緩緩地將蘭根放入盆內,使蘭根自然舒展,盡量不與盆內壁碰擦。蘭株入盆後,就逐步固定蘭株姿勢。—盆栽一叢的,應使老假鱗莖偏居一側,使新芽有發展的餘地。一盆栽數叢的,每叢的老假鱗莖應相對地集於盆之中間,使新根新芽向外發展各有足夠的空間。 填土 栽植時,一手扶葉,一手添加營養土,執住蘭株基部稍往上提,以舒展根系,同時搖動蘭盆。讓培養土深入根際;繼續添土,並搖動蘭盆,調整蘭株的位置和高度。用手沿盆邊按壓,但切勿過重而傷根,繼續添土並擠壓,直至盆面土壤高出盆口2~3厘米,略呈饅頭形。培養土應將全都蘭根蓋住,掩至假鱗莖基部,填土的深淺,傳統認為:春蘭宜淺,惠蘭宜深,但一般以不埋及假鱗莖上的葉基為度。新發蘭花在山野里生長時,植株上留下了土表上下的明顯標志,可以此標志為准。花盆的大小也要和植株的大 大花蕙蘭
小、多少相稱,既不要盆大而株小又少,也不宜盆小而株大又多。一般植株的數量,以預計2~3年後剛好長滿盆為原則。植株大小與盆的高度相稱。既利於生長,又符合觀賞要求。 鋪面 栽植完畢後,可在盆土表面鋪上一層小石粒或青苔,最好是林下優質苔蘚,既美觀、又可調節水分,還可保護葉面不被泥水污染,新芽也不致感染泥土中病菌而爛心;此外,還可減緩雨水對盆土的沖刷,保持盆土疏鬆。 澆水 栽植完成後,即澆第一遍水,必須讓盆土濕透,水滴宜小,沖力忌大。若置於水盆中浸水、切不可浸泡太久。盆土一經浸濕,立即將蘭盆搬出,然後移置於蔭蔽之處養護。 試管栽培 隨著蘭花組織培養技術和無菌播種技術的不斷發展,蘭花在試管內開花的現象正日益受到重視。這一現象之所以能吸引育種學家的目光,主要原因是原來需要常規栽培許多年才能開花的人工雜交新品種,現在在試管里,通過1~2個培養周期就能人為地促使其開花,這樣就可以根據開花的情況有目的地選育具有優良性狀的個體,淘汰相對較差的個體,從而使整個育種的周期縮短,並大大減輕大量栽培未見花品種的工作量,使育種工作更富有針對性。 由於我們長期從事的是蘭屬植物中幾種常規栽培的地生蘭種的開發和研究,因此下面提及的蘭花,均是指這幾個蘭種而言,包括春蘭、建蘭、春劍、蓮瓣、蕙蘭、寒蘭等。 蘭花在試管內開花的方式,根據目前的觀察結果,大概可以分為三種類型。第一類是由蘭苗的腋芽發育成花芽,這種方式跟常規栽培中蘭花的開花方式是一樣的,只不過常規栽培是一叢苗起花,試管內是單苗起花而已,這種情況在建蘭中比較普遍,春蘭春劍等品種中比較少見。第二類是蘭苗的頂芽發 石斛蘭
育成花芽,類似通常所說的草中箭(草心箭),花由蘭苗最中心長出,這種情況在各個蘭種中都有出現,尤其是在春蘭中常見。第三類是由原球莖的頂端直接分化出花芽,這類方式完全由培養基內的激素水平控制,起花快而整齊,分化頻率高,是目前主要的誘導起花方式。 蘭花在試管內開出的花朵,基本的品種特徵是不會改變的,例如素心品種開素花,絕不會開彩花。凡是有香味的品種,試管內的花也是有香味的,並且香味濃郁,不亞於盆栽蘭花的香味,這一點可能出乎很多人的意料。由於試管內的溫度等環境條件的原因,花期通常只有幾天時間,不如盆栽蘭花開花持久,在低溫條件下,花期則可以大大延長。蘭花在試管內開出畸形花的比例是比較高的,有些品種可以達到10~20%。一般來講,這些畸形花通常都是生理性的原因和外部培養條件的原因造成的,例如激素水平、無機鹽等理化因素,而不是遺傳上的相應改變,因此這些畸形花的出現,在遺傳和育種上毫無意義。我們曾追蹤觀察過很多的奇花品系,希望能從中選出新的優良品種,結果絕大多數以後又開出了正常花,真正能穩定的是極少的。 一個對蘭花培育者十分有用的現象是,試管內開出的花,多數情況下,合蕊柱都能正常發育,具有正常的授粉能力和結實能力,我們曾鏡檢過小孢子的發育過程,發現其減數分裂過程和花粉粒的形成過程基本是正常的。尤其是以腋芽的方式開出的花,授粉後結出的果實很容易正常發育至種子成熟,並且這些在試管內結出的種子,有一定的發芽能力,盡管發芽率比盆栽蘭花的種子的發芽率低,但對育種者來說,已經足夠了。 隨著技術水平的不斷進步,人們控制蘭花在試管內開花的能力越來越強,這無疑會對蘭花的雜交育種工作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由於蘭花的主要欣賞點在花藝上,一個未知的品種,在開花前也基本無法從葉片上判斷其優劣,所以育種工作者不僅要選擇合適的優良親本做雜交並且培育出小苗,還不得不把這些小苗,不論好壞,一古腦地種進溫室,苦等數年至開花,才能從中篩選優秀單株。這一過程的工作量是很大的。即使獲得了優秀的單株,很不幸的是每一個單株的數量也是非常少的,通常只有幾苗,根本滿足不了市場需求,還必須以這一優秀單株為外植體,再從頭做一次組培。從開始作雜交工作,到最後有商品苗供應市場,這一過程要經歷兩次組培周期,兩次從瓶苗到開花的栽培周期,一般要十多年的時間。而試管內開花技術的完善,使我們不必經過栽培過程,就可以在試管內篩選優良株系,並且一旦選出,可以直接進行快繁,不必再經過原球莖的誘導過程,使整個育種周期縮短將近一倍的時間。 蘭花在試管內開花帶來的另一便利之處是使蘭花的瓶內雜交成為可能,這是一個全新的應用研究領域。有些育種工作,需要進行反復的雜交,回交和自交,才能實現育種目的,選育出優良的新品種。例如素心品種和梅瓣品種的雜交,子一代通常是梅瓣但肯定不是素心,這就需要子一代和素心親本回交一次,或者子一代自交一次,再從子二代中選擇素心梅瓣。採用常規辦法,這一過程肯定要用十幾年時間,現在有了促使蘭花試管內開花的方法,我們就可以在試管內讓子一代開花,並且在試管內進行自交授粉或子一代植株之間相互授粉,並培養出種子。這些種子無需消毒直接播種於培養基上,獲得子二代,再誘導出花,即可從子二代中間選擇想要的品種了。這一過程比常規方法,至少可以節省兩個從瓶苗到開花的栽培周期。 另外,由於試管內開花不受季節限制,可以隨時誘導,這就為不同季節開花的蘭花品種或者是花期不遇的蘭花品種之間的雜交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換句話來說,試管里開花的蘭花,為雜交育種工作提供了穩定的花粉源。依據這一思路,我們在很大程度上擺脫了開花季節的限制和種源數量的限制(有些數量很少的品種,要見一次花可能要等很多年的時間,並且開花時不一定有非常合適的其它親本材料同時開花),已經成功地實現了不同季節開花的蘭花品種之間的雜交。 目前而言,蘭花這一領域的研究工作,尚處在剛剛起步的階段,還有很多不盡人意之處,並不是每個品種都能誘導出花,也不是每個品種都能達到需要的成花率,更沒有一個現成的程序能讓所有的品種開出花來,每一個品種都需要進行大量的試驗和摸索。但這些基本都是技術性的問題,相信隨著技術的進步,隨著更多的有識之士加入到這一領域的研究和開發中來,這些問題會逐步得到解決。
繁殖方法
繁殖方法: 蘭花常用分株、播種及組織培養繁殖。 分株:在春秋兩季均可進行,一般每隔三年分株一次。凡植株生長健壯,假球莖密集的都可分株,分株後每叢至少要保存5個連結在一起的假球莖。分株前要減少灌水,使盆土較於。分株後上盆時,先以碎瓦片覆在盆底孔上,再鋪上粗石子,占盆深度1/5至1/4,再放粗粒土及少量細土,然後用富含腐殖質的沙質壤土栽植。栽植深度以將假球莖剛剛埋入土中力度,盆邊緣留2厘米沿口,上鋪翠雲草或細石子,最後澆透水,置陰處10~15天,保持土壤潮濕,逐漸減少澆水,進行正常養護。 播種繁殖:蘭花種子極細,種子內僅有一個發育不完全的胚,發芽力很低,加之種皮不易吸收水分,用常規方法播種不能萌發,故需要用蘭菌或人工培養基來供給養分,才能萌發。播種最好選用尚未開裂的果實,表面用75%的酒精滅菌後,取出種子,用10%次氯酸鈉浸泡5~10分鍾,取出再用無菌水沖洗3次即可播於盛有培養基的培養瓶內,然後置暗培養室中,溫度保持25℃左右,萌動後再移至光下即能形成原球莖。從播種到移植,需時半年到一年。組織培養已獲成功,有條件的地方可用此法繁殖。 繁殖技術 場地選擇: 要求四周空曠,通風良好,並靠近水面,空氣濕潤,無煤煙污染。場地的西南面,可種常綠闊葉樹,郁閉度應在0.7左右,這樣可減少午後陽光照射,調節濕度與溫度。 澆水:以雨水或泉水為宜,不宜用含鹽鹼的水,如用自來水,應將水擱置數天後使用。澆水要看氣溫情況而定,春季澆水量宜少,夏季宜多;梅雨季節正值蘭花抽生葉芽,盆土宜稍干;秋後天氣轉涼,澆水量酌減,保持濕潤即可。冬季在室內宜干,減少澆水次數,且宜於中午時澆。蘭花可淋小雨,但連續下雨或暴雨則易爛心、爛葉,故須注意防雨。 蕙蘭
施肥:栽蘭宜用餅肥,以草木灰4份、豆餅10份、骨粉10份混合拌勻,放於缸內,分幾次加水,使豆餅浸漲為止,後加蓋密封,經一年腐熟,再製成干粒。使用時放於盆面即可。如用全糞,也應經一年腐熟,摻水沖淡濾渣使用。一般從5月開始施肥,至立秋停肥,掌握薄肥多施。施肥應在傍晚進行,第二天清晨再澆1次清水。 遮陽及防寒:除早春及冬季外,都要放在露天棚下。蔭棚要求通風良好,蘭花在3~4月間剛出房時,可以多曬太陽,以後蔽蔭時間漸增。冬季蘭花須搬入室內防寒,室溫保持1℃~2℃即可。另外,蘭花在春季出房後,秋季進房前,也要注意防霜。 病蟲害防治 通常使用的方法: 蘭花的主要病蟲害有: (1)白絹病:多發生於梅雨季節。應注意通風透光,盆土排水良好予以預防,發病後可去掉帶菌盆土,撒上五氯硝基苯粉劑或石灰即可。 (2)炭疽病:終年都有,高溫多雨季節更為猖極。防治方法除改善環境條件外,發病期可先用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1500倍液噴治,7~10天互次,然後再輔以l%等量式波爾多液,每半月1次。 (3)蚧殼蟲:在高溫多濕、空氣流動不暢的情況下,繁殖最快。用常規法防治。 綜上所述,要養好蘭花,必須掌握其自然生長環境條件,採取合理措施,加強養護管理。據《養蘭訣》載:「春不出,夏不日,秋不於,冬不濕」,這便是我國養蘭經驗之概括。 無公害防治病蟲害方法: 蘭花的病蟲害,近代多使用化學農葯防治。農葯使用過量,蘭花易遭葯害。長期單一使用化學農葯或使用次數頻繁,會使害蟲病菌產生抗葯性而起不到防治效果。噴灑農葯時還會污染環境,嚴重者會使人畜中毒。無公害防治蘭花病蟲害自古有之,近代也屢見不鮮。蘭花病蟲害無公害防治具有行之有效、成本低廉、取材容易、方法簡便、不會污染、無副作用等諸多優點,值得提倡。下面介紹一些民間流傳的無公害防治蘭花病蟲害的小驗方。「小」驗方,往往也許能夠解換「大」問題,蘭友們不妨一試。 一、茶麩 茶麩,也稱茶枯、茶籽餅,系茶籽榨油後剩下的渣料,農民常用來洗滌衣服。茶麩中含有皂素和糖苷,其水浸出液里鹼性,對害蟲有很好的胃毒和觸殺作用。防治方法:1.將搗碎成粉狀的茶麩、沸水按1:5的比例浸泡一晝夜,用其淋澆蘭盆,同時淋澆蘭盆放置的場所及其他蘭盆,對蝸牛有較好的防治作用。2.用茶麩水噴灑蘭株,對蚜蟲和紅蜘蛛的防治效果很好,可達90%以卜。3.茶麩水還可殺滅蚯蚓。用茶麩水澆透盆土,稍過片刻,蚯蚓便會鑽出土表,揀出除之。蚯蚓對蘭花的功與過,蘭界看法不一。一種看法,認為盆中的蚯蚓,活動時會破壞一些蘭菌的菌絲、傷及蘭根的根尖,是害蟲,必須除之。另一種看法,認為蘭盆中的蚯蚓,可吃掉蘭盆中許多腐爛物質及蘭花的爛根,蚯蚓的活動能起疏鬆土壤的作用,其糞便還可作為蘭花的肥料,功大於過,不必殺之。孰是孰非,有待蘭友們根據自己的實踐觀察,權衡利弊,加以判斷。 蕙蘭
二、異味蔬菜(大蔥、大蒜、韭菜、生薑、洋蔥等) 異味蔬菜均有各自的異味,其氣味能起殺蟲滅菌的作用。防治方法:1.取25克大蒜,搗碎後擠汁,稀釋在10升水中,立即噴灑蘭株,可治蚜蟲、紅蜘蛛、介殼蟲及灰霉病。將去皮大蒜壓成小塊,等距離放於蘭盆表土,幾天後蚯蚓、螞蟻絕跡。2將切碎的大蔥、水按1∶30的比例浸泡一晝夜後過濾,用其噴灑蘭株,一日噴數次,連續噴灑數天,對防治蚜蟲、軟體害蟲及防治白粉病等均有良好的效果。3.用姜1斤,加水半斤,搗爛取汁,每斤汁液加水6斤,噴灑蘭株,可防治蚜蟲。4.將韭菜汁、清水按1∶60的比例混合,用其噴灑蘭株,每日噴2次,重復噴數天,可治癒黑斑病。5.取15克切碎的洋蔥鱗莖,放入2市斤水中密封浸泡7小時後過濾,用濾液噴灑蘭株,可治紅蜘蛛、蚜蟲。 三、煙頭 煙葉中含煙鹼3%左右。煙鹼對害蟲具有強烈的觸殺和胃毒作用。取20來個吸剩的煙頭和一份生石灰,加水攪拌浸泡過濾,再加入30份水,用其噴灑蘭株、盆土和盆底,可消滅螞蟻和其他體無蠟質的害蟲。 四、洗衣粉和洗滌劑 洗衣粉能溶解介殼蟲的角膜,同時形成一層泡沫裹住蟲體,使介殼蟲窒息而死。洗衣粉溶液能防治一些病蟲害。防治方法:1.用少量溫水溶化洗衣粉,再用水稀釋至1000倍液,噴灑蘭株,可殺滅蚜蟲、粉虱、紅蜘蛛。稀釋至600倍液,三天噴一次,續噴三次,介殼蟲全部死亡。2.將豬苦膽汁、清水按1:100的比例混合,並加入少量洗衣粉,用其噴灑蘭株,可防治炭疽病和軟腐病。用洗衣粉溶液噴灑蘭株,待害蟲死後,必須用清水沖洗葉片幾次.以使蘭株正常生長。 五、白酒 將白酒、水按1:2的比例混合,噴灑蘭株,每周噴一次,續噴三次,可殺滅介殼蟲。 六、柑桔皮 把柑桔皮放於盆底,可防止螞蟻等害蟲進入盆土中為害蘭花。還可將柑桔皮切成碎末,撒在盆土表面,幾天不澆水,可治蚜蟲、介殼蟲等。 七、紅糖 將粉狀紅糖、開水按1∶100的比例混合,涼後用紅糖液噴灑蘭株,每3天噴一次,續三次,對防治霜霉病、白粉病、黑斑病、葉枯病有較好的效果。 八、柴油 將柴油、水按1∶60的比例調成乳劑,再以100倍水稀釋後噴灑蘭株,可治介殼蟲等。 九、草木灰 將草木灰、水按1∶50的比例浸泡兩晝夜後過濾,用濾液噴灑蘭株,既可治蚜蟲,又能增加鉀肥。 十、食醋 將食醋、清水按1∶8倍的比例混合,用其均勻地噴灑蘭葉正背面,可治介殼蟲。如果介殼蟲已成蟲,可略為提高混合液的酸度,三天噴一次,續三次,就能殺滅己成蟲的介殼蟲。葉面噴灑食醋液還可消滅黑斑病、白粉病、葉斑病、黃化病等。工業用酸醋忌用。
注意事項
傷口要防菌——換盆或分株時,根部有傷口,要先用殺菌劑塗抹傷口,防止病菌侵入。 盆子勿太大——小株栽大盆,植料用量多,容易導致通氣不良,澆水也不易控制。若澆水吸水太多,植料不易乾燥,細菌侵入引起爛根。 蘭花要淺植——種植蘭株不可太深,否則長期潮濕會腐爛。種植時,將植料填充根部、基部或假球莖必須露出。 根部要展開——種植蘭花時根部要均勻展開,不可擠壓在一起,這樣每條根才能接觸植料,通氣也好。 數天不澆水——新種植的蘭花,根部可能受傷,傷口塗了殺菌劑,3~5天不澆水,才能達到葯效,也能促進新芽新根生長。 避免強光照——新種植蘭花,都必須避免強光直射,以防脫水,應置於暖和而蔭蔽的地方,可以用噴霧來提高空氣中的濕度,直到蘭花恢復正常生長。
⑧ 如何辨別蘭花的品種
蘭科植物( Orchidaceae),是一個十分龐大的家族,在被子植物中僅次於菊科植物。地球上蘭科植物,估計有700-800屬,2.5-3萬個野生種。雲南蘭花共有133屬,684種,佔中國蘭科總屬數(161屬)的83.13%和總種數(約1100種)的62.18%,是中國蘭科植物量豐富的地區,也是世界蘭科植物的分布中心之一。西雙版納熱帶地區約有39屬400餘種,佔中國蘭科植物種類1/2以上,其中石斛屬植物約有40餘種。 蘭科植物雖然種類繁多,外形差異很大,但其花朵構造基本相似由3枚萼片,3枚花瓣及1個合蕊柱構成。萼片位於花的最外方;3枚花瓣中下方居中的一核算稱唇瓣,是蘭花最精彩的部分,也是變化最大的部分,為分屬分種的主要依據;合蕊柱位於蘭花的中央,是由雌蕊和雄蕊結合而成,這是蘭科植物獨有的結構,是蘭科植物的標志。根據蘭花的生活習性,一般將蘭花分為地生蘭、腐生蘭和附生蘭三類。地生蘭最為常見,與其他普通植物一樣生長在地面上,有綠色的葉片,可以進行光合作用,靠根系從地壤中吸收水分,溫帶和亞熱帶地區的蘭花一般也屬這一類;附生蘭附著生長於樹干或石上,廣布於熱帶地區,具肥厚且帶根被的氣生根,根系多裸露於空氣中,以從空氣中吸收水分。石斛屬Dendrobium,貝母蘭屬Coelogyne及萬帶蘭屬Vanda等為比較常見的附生蘭,最有代表性的是石斛Dendrobium nobile Lindl.腐生蘭生長在已經死亡並且腐爛的植物體上,從這些殘體上吸取營養物質,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因而為非綠色植物,這類蘭花植物中最有名的是天麻Galtrodiaelata。這三類蘭花在西雙版納均有分布。 卡特蘭(雜交種) 在中國的蘭文化傳統中,國人多崇尚蘭花清雅淡素的氣質及宜人的香味,而對歐美蘭人所推崇的蘭花的花形和色彩卻不大在意,導致千百年來,國人對蘭屬植物獨鍾,而花大色艷但香味濃的熱帶蘭(如石斛蘭、卡特蘭、萬帶蘭等),除在一些專業性的蘭圃、植物園作為科學研究材料引入保存外,很少進入尋常百姓家被人們認識。本網站著重介紹的就是這一類的熱帶蘭科植物。 蘭花除了供觀賞外,其葯用價值也是不可低估的。天麻為民間常用的中醫要葯,具舒筋活血、散風止痛的功效。羊耳蘭屬的見血清Liparis nervosa 全株有止血涼血,清熱解毒的功能。石斛的葯用價值在「神農本草經」中就有記載,石斛素有"千金草"之稱,馳名中外,被國際葯用植物界稱為「葯界大熊貓」,石斛因其特殊的生存環境和卓著的滋補功效而名列"中華九大仙草"之首,為千百年來歷代帝皇夢寐以求的寶物。"九大仙草"名出唐開元年間的道家經典《道藏》。道家經典《道藏》曾把石斛、天山雪蓮、三兩人參、百年首烏、花甲之茯蓯、深 卡特蘭(雜交種) 山靈芝、海底珍珠、冬蟲夏草等列為中華"九大仙草"。石斛在《中國葯典》的葯材拉丁名為 HERBA DENDROBII。在《神農本草經》中,石斛被列為上品。現代葯理研究表明,石斛對咽喉疾病、腸胃疾病、白內障、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抑制腫瘤生長具有顯著療效,對增強免疫力、抗疲勞、耐缺氧、提高人身體應激能力、延緩衰老、養顏美發有明顯作用。特別是對人的肺癌細胞具有極大的抑製作用和療效,抑制率高達74.7%~97.2%。對於我國上千萬咽喉炎、氣管炎、肺癌患者、4000多萬糖尿病患者,1千多萬教師隊伍,3億多煙民來說是極好的防病、治病、保健良葯,同時東南亞一帶,日本、韓國、美國等也有廣闊的市場,因此,該產品具有廣闊的開發利用前景。 金釵石斛(野生種) 蘭花是人民最喜愛的花卉之一,西雙%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