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木蘭花令歌曲大左

木蘭花令歌曲大左

發布時間: 2022-08-28 05:32:14

⑴ 納蘭性德《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作品原文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心人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

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譯文

如果相愛永遠像初識,

就不會出現婕妤怨秋扇的舊事。

當薄情郎輕易變心時,

男女的感情中本來就會出現這類事。

想當初唐皇與貴妃的山盟海誓猶在耳邊,

卻難熬棧道雨聲鈴聲聲聲怨。

現在我身邊的薄倖錦衣郎,

還不如當年唐明皇許過比翼連枝願。

這首《木蘭花令》常被我們當做愛情詩來讀,其實只要稍微下一點功夫的話,就會在道光十二年結鐵網齋刻本《納蘭詞》里看到詞牌下邊還有這樣一個詞題:「擬古決絕詞,柬友」,也就是說,這首詞是模仿古樂府的決絕詞,寫給一位朋友的。

⑵ 中華好詩詞大佐唱歌的曲子 木蘭花令 古決絕詞

有個網路歌手唱的,專輯屬於(且試天下)。http://www.kuwo.cn/yinyue/2999536/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⑵。
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⑶。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⑷。
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納蘭性德的(木蘭花令 擬古決絕詞))

⑶ 納蘭性德的《木蘭花》怎解

木蘭花·擬古決絕詞柬友》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夜雨霖鈴終不怨。
何如薄倖錦衣兒,比翼連枝當日願。 【注釋】

人生句:意思是說與意中人相處應當總像剛剛相識的時候,那樣地(的)甜蜜,那樣地溫馨,那樣地深情和快樂。

何事句:此用漢班婕妤被棄典故。班婕妤為漢成帝妃,被趙飛燕讒害,退居冷宮,後有詩《怨歌行》,以秋扇為喻抒發被棄之怨情。南北朝梁劉孝綽《班婕妤怨》詩又點明「妾身似秋扇」,後遂以秋扇見捐喻女子被棄。這里是說本應當相親相愛,但卻成了今日的相離相棄。

等閑二句:意思是說如今輕易地變了心,卻反而說情人間就是容易變心的。故人,指情人。

驪山二句:《太真外傳》載,唐明皇與楊玉環曾於七月七日夜,在驪山華清宮長生殿里盟誓,願世世為夫妻。白居易《長恨歌》:「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作連理枝。」 對此作了生動的描寫。後安史亂起,明皇入蜀,於馬嵬坡賜死楊玉環。楊死前雲:「妾誠負國恩,死無恨矣。」又,明皇此後於途中聞雨聲、鈴聲而悲傷,遂作《雨霖鈴》曲以寄哀思。這里借用此典說即使是最後作決絕之別,也不生怨。

何如二句:化用唐李商隱《馬嵬》:「如何四紀為天子,不及盧家有莫愁」之句意。薄倖,薄情。錦衣郎,指唐明皇。又,意謂怎比得上當年的唐明皇呢,他總還是與楊玉環有過比翼鳥、連理枝的誓願!意思是縱死而分離,也還是刻骨地念念不忘舊情。亦可通。

⑷ 《木蘭詞令》納蘭詞

本人更傾向於「夜雨」,和「霖鈴」搭配得比「淚雨」協調。

納蘭詞集評
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
摘自《納蘭性德詞新釋輯評》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夜雨霖鈴終不怨。
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校】詞牌名汪刻本無『令』字。副題汪刻本作『擬古決絕詞,柬友』。上片『心人』汪刻本作『人心』。下片『雨罷』汪刻本作『語罷』。
【注釋】
①人生句:意思是說與意中人相處應當總像剛剛相識的時候,那樣地(的)甜蜜,那樣地溫馨,那樣地深情和快樂。
②何事句:此用漢班婕妤被棄典故。班婕妤為漢成帝妃,被趙飛燕讒害,退居冷宮,後有詩《怨歌行 》,以秋扇為喻抒發被棄之怨情。南北朝梁劉孝綽《班婕妤怨》詩又點明「妾身似秋扇」,後遂以秋扇見捐喻女子被棄。這里是說本應當相親相愛,但卻成了今日的相離相棄。
③等閑二句:意思是說如今輕易地變了心,卻反而說情人間就是容易變心的。故人,指情人。
④驪山二句:《太真外傳》載,唐明皇與楊玉環曾於七月七日夜,在驪山華清宮長生殿里盟誓,願世世為夫妻。白居易《長恨歌》:「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作連理枝。」 對此作了生動的描寫。後安史亂起,明皇入蜀,於馬嵬坡賜死楊玉環。楊死前雲:「妾誠負國恩,死無恨矣。」又,明皇此後於途中聞雨聲、鈴聲而悲傷,遂作《雨霖鈴》曲以寄哀思。這里借用此典說即使是最後作決絕之別,也不生怨。參見《浣溪沙》(鳳髻拋殘秋草生)「講解」。
⑤何如二句:化用唐李商隱《馬嵬》:「如何四紀為天子,不及盧家有莫愁」之句意。薄倖,薄情。錦衣郎,指唐明皇。又,意謂 怎比得上當年的唐明皇呢,他總還是與楊玉環有過比翼鳥、連理枝的誓願!意思是縱死而分離,也還是刻骨地念念不忘舊情。亦可通。

⑸ 求翻譯柳永的木蘭花令!

這首《木蘭花令》以描繪清明的節日風光,側面地再現了宋真宗、仁宗年間社會昇平時期的繁勝場面。清明時節風和日暖,百花盛開,芳草芊綿,人們習慣到郊野去掃墓、踏青。這首詞就以北宋江南清明郊遊為再現對象,生動地描繪了旖旎春色和當時盛況,是一首典型的「承平氣象,形容曲致」之作。

⑹ 求納蘭的《木蘭花令》這首詩。

木蘭花令 擬古決絕詞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心人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零鈴終不怨。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人生如果總像剛剛相識的時候,那樣的甜蜜,那樣的溫馨,那樣的深情和快樂,又怎麼會像班婕妤那樣落得秋風悲扇的境遇,應當相親相愛,但卻成了今日的相離相棄?你如今輕易地變了心,反而卻說情人的心本來就是容易變的。想要像唐明皇與楊貴妃那樣的海誓山盟,即使最後命喪黃泉也終不怨悔。如今的呢又怎麼比得上當年的唐明皇呢?他畢竟還與楊貴妃有過比翼鳥、連理枝的誓願!
[校訂]
詞牌名,汪刻本無「令」字。
副題,汪刻本作「擬古決絕詞,柬友」。容若此作題為「擬古決絕詞柬友」,也以女子的聲口出之。其意是用男女間的愛情為喻,說明交友之道也應該始終如一,生死不渝。
上片「心人」汪刻本作「人心」。
下片「語罷」,底本原作「雨罷,與下句「淚雨重字,顯然欠妥,此據汪刻改「語罷」。
[箋注
副題:《樂府詩集》已有元稹《決絕詞》,所以本題有「擬古」二字。決絕,斷絕交情,永不再見。《宋書.樂志》引《白頭吟》:「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
何事句:班婕妤《怨歌行》:「裁成合歡扇,團團似明月。出入君懷袖,動搖微風發。常恐秋節至,涼飆奪炎熱。棄捐篋笥中,恩情中道絕。」
等閑二句:謝脁《同王主簿怨情》詩:「平生一顧重,夙昔千金賤。故人心尚永,故心人不見。」
驪山句:見前《浣溪沙》「鳳髻拋殘秋草生」闋箋注。
[說明]
汪刻本此闋副題有「柬友」二字,友人為誰,未得其考。

⑺ 求解析納蘭性德《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

作品原文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心人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

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譯文

如果相愛永遠像初識,

就不會出現婕妤怨秋扇的舊事。

當薄情郎輕易變心時,

男女的感情中本來就會出現這類事。

想當初唐皇與貴妃的山盟海誓猶在耳邊,

卻難熬棧道雨聲鈴聲聲聲怨。

現在我身邊的薄倖錦衣郎,

還不如當年唐明皇許過比翼連枝願。

這首《木蘭花令》常被我們當做愛情詩來讀,其實只要稍微下一點功夫的話,就會在道光十二年結鐵網齋刻本《納蘭詞》里看到詞牌下邊還有這樣一個詞題:「擬古決絕詞,柬友」,也就是說,這首詞是模仿古樂府的決絕詞,寫給一位朋友的。

⑻ 中華好詩詞里大左唱的歌曲

木蘭花令 擬古決絕詞
納蘭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心人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
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⑼ 《木蘭花令》詳細賞析

說班婕妤應以《怨歌行》開篇,說楊貴妃更應該拿《長恨歌》來作題,可是不,有了納蘭容若的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見」,一切有了開始存在的理由。
夜深不睡,讀《飲水詞》,通書看下來,我仍覺得這句最好。其實這一闋詞著實平淡,但這一句又實在叫人啞然,像張僧繇畫龍的一點,又像西門吹血的劍,准確,優雅,無聲地吻上了你的脖子。感覺到的時候,已經回不到最初。
「何事西風悲畫扇」,講的是漢成帝妃班婕妤,史書上著名的幽雅賢德的女子,名門閨秀。成帝初年入宮,因美而賢,深獲殊寵。一次,成帝想與她同輦出遊,她言道:「賢聖之君皆有名臣在側,三代末主乃有嬖女。」退而不敢奉詔。
那是君王愛戀正濃的時候,因贊她賢,後宮亦逢迎她,傳為美談,彷彿她是那楚莊王的樊姬,李世民的長孫賢後。她也自得,以為深承君恩,又不沒家訓,如此地相得益彰。許皇後愚鈍,她是不動聲色寵冠六宮的人,這樣好的日子哪裡找去?只願恩愛長久,如宮名長信。
可是,有一天,她來了!她帶著她的妹妹合德一起來了。
飛燕入漢宮,是她寂寞的開始。一切,是那麼地出乎意料。所有的憐愛,寵幸,都隨著那身輕如燕的舞女入宮,戛然而止。
山盟雖在情已成空。
人世如此翻雲覆雨,似納蘭說的:「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也似劉禹錫的《竹葉詞》:「長恨人心不如水,等閑平地起波瀾。」
她作《怨歌行》,又名《團扇歌》,以團扇自比,憂切動人——
新制齊紈素,皎潔如霜雪。
裁作合歡扇,團圓似明月。
出入君懷袖,動搖微風發;
常恐秋節至,涼意奪炎熱;
棄捐篋奩中,恩情中道絕。
這是她女知識分子的遣情,自遣。她不是那許皇後,在飛燕極盛的時候,猶自站在那兒不躲開,生生地,惹人厭棄。班婕妤對自己的處境有很清醒的認識,否則她不會自請去服侍太後,在成帝死後又去為成帝守陵,孤獨終老。
她只是料不到,料不到,清高自詡、目下無塵的自己,日後竟成了宮怨的代言人。很多年後,有個男人,彷彿從《團扇歌》中窺到她的苦況,作了《長信秋詞五首》來憐惜她——
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
熏籠玉枕無顏色,卧聽南宮清漏長。

高殿秋砧響夜闌,霜深猶憶御衣寒。
銀燈青瑣裁縫歇,還向金城明主看。

奉帚平明金殿開,且將團扇暫徘徊。
玉顏不及寒鴉色,猶帶昭陽日影來。

真成薄命久尋思,夢見君王覺後疑。
火照西宮知夜飲,分明復道奉恩時。

長信宮中秋月明,昭陽殿下搗衣聲。
白露堂中細草跡,紅羅帳里不勝情。
我猜。她決計料不到如此。若是知道,縱然長信宮中,孤燈映壁,房深風冷,也挺住嘍,咬碎銀牙也不作什麼勞什子《怨歌行》,白白地叫人看了笑話去。
嘆一句遇人不淑呵,她是樊姬,可夫君絕不是楚莊王;她有無艷之賢,夫君卻絕無一鳴驚人的志氣。 她其實不弱啊,美貌才智都有,輸在太拘於禮法,她太規整,沒有飛燕起舞繞御簾的輕盈,亦沒有合德入浴的妖嬈嫵媚。
她是太正經,撂不下來身份。做什麼都要循於禮教,不明白,你只是婕妤,不是皇後,做了妃子,始終也只是個妾。天下女人,邁入皇宮的和未入皇宮的,其實都一樣。只要皇帝願意,他都可以嫖得到。婕妤和舞姬本質上是一樣的,不過是換了個名稱而已,有什麼好講究的?皇宮是個金碧輝煌的妓院,皇帝是天底下最大的嫖客。
還記得周星星版的《鹿鼎記》嗎?韋小寶初入天地會的那段,陳近南一臉正氣地拉他進密室說,我們反清復明,就是要搶回屬於我們的錢和女人!韋小寶問,那為什麼要說反清復明之類的屁話呢?陳近南說,聰明人只對聰明人說實話,外面那些笨人只要拿空洞的理想忽悠之……韋小寶大悟,兩人一拍既合。出來後,兩個人依舊是一臉正氣地面對那些呆鳥,慷慨陳詞。這一棒子敲得狠,狠到後來,看見有草莽叫囂著要反什麼復什麼,我都覺得好笑,總想起這句話,還是欣賞王晶的直捷和周星星的犀利。男人看男人,才見得惡毒。
這些男人們哪,皇朝天下,也不過是嫖客相爭。
飛燕和合德,這一雙姐妹,是傾國的尤物,生來是要招惹男人的。成帝說,吾當老死在(合德)「溫柔鄉」里,一語成讖。
有一天,她愛的男人終於死了,死在另一個女人的身上。
當繁華過盡,天子與凡人一樣躺在冰冷的墓穴里時,那個曾被他拋棄的愛人,被他冷落遺忘的班婕妤,仍在他的陵園里,陪住他一生一世。
只是,婕妤閉目時,會不會想到當年初入宮的景象,想起那日他坐在高高的黃金輦上,伸出手來,微笑如水的模樣;她會不會後悔當初縮回手去,沒有和他同乘一輦。兩相依偎,或許是最親密無間的時刻。
非常短暫。人生若只如初見。
拿後世唐太宗作比,是否合適?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零鈴終不怨。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這是納蘭容若的《木蘭花令` 擬古決絕詞》全篇。我所念念於心的「人生若只如初見」讀到下闋,應該是從漢代走到唐朝來的時候了。漢唐,這是五千年裡最輝煌的年歲,至今是中華民族的驕傲,它們遺下的風韻灑下我們血液里,像金子一樣熠熠生輝。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從班婕妤到楊貴妃,有多少人走了又回來,來來回回躲不開的是命運的糾纏。不如,隨著這兩個女子款款的身影,閑閑看過千年的花開花落,王朝興替,借著「驪山語罷清宵半」的好辰光,說一說這個「禍國」的女人,雖然,彈指又過了千年。
那場驚天動地的「黃昏戀」開始於驪山。那是歷代皇家的行宮,一個很不叫人安分的地方,比如周幽王烽火戲諸侯的事兒就是在這兒做出的。結果,亡了四百多年國祚的西周。再後來,唐玄宗在這里遇上楊玉環,斷送了開元盛世。
驪山的溫泉宮,李隆基最愛的地方,只是那時候,他最寵的人還不是楊玉環。所以,她做了他兒子壽王的妃,他成了她的長輩,亦因此有了後來的兜兜轉轉。他那時候喜歡的女人是武惠妃,一個精明美貌的女人,則天女皇帝之侄武攸止的女兒。
與很多人所想不同的是,李隆基內心裡對自己的祖母,有著很強烈的欣賞和景仰之心。他覺得祖母是一個了不起的女人,甚至是一位英偉的帝王。因此,他對遺著一點祖母和姑姑影子的武惠妃也有著強烈的好感和綿綿的情意。
開元二十五年,武惠妃病重,明皇決定去驪山過冬,第一次遇見楊玉環。偶然的邂逅沒有花火,只是皇家一次例行的謁見而已。稚氣明朗的玉環給皇帝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楊玉環有令人著迷的青春活力,她聰明,但不銳利,融融地,讓人很放鬆。對中年已過的皇帝而言,是潛在的刺激。
這種需要在武惠妃死後益發明顯。孤獨的大唐皇帝,需要一個新鮮的女人了。像白居易說的:「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白樂天不能寫明是「唐皇」,一來,不合韻;二來,縱然唐朝世風開明,終究也要有些避忌。況且時人多以「漢唐」並舉,說漢反而有更深長的味道。
五十六歲的老皇帝偷偷地愛戀起自己的兒媳。這是「不倫」的事,即使在今天也要受到指詬,然而他終究還是做了。因為玉環是當世最美的女子,又和他一樣精通音律。昔有伯牙摔琴謝子期,可見知音對「音樂人」而言有著磅礴難擋的魅力,何況愛情的魅力還遠遠不止於此。
說「三郎」與「玉環」的愛情,免不了要說到白居易的《長恨歌》,彷彿是千年來品聽同一場哀艷的愛情悲歌一樣。必得和賈寶玉一樣手拿曲譜,聽人唱得一句:「開辟鴻蒙,誰為情種?」一切才於恍恍中開場。

⑽ 《木蘭花令》的意思

木蘭花令,原唐教坊曲名,後用為詞牌,柳永《樂章集》入「仙呂調」,雙版調小令。全詞共五十權六字,七言八句,上、下片各四句三仄韻。

如【清】納蘭容若《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熱點內容
素描紙蘭花 發布:2025-07-22 09:00:40 瀏覽:334
換一朵歲月 發布:2025-07-22 08:56:08 瀏覽:129
盆栽超輕黏土 發布:2025-07-22 08:55:20 瀏覽:673
株瑾牡丹 發布:2025-07-22 08:55:18 瀏覽:189
梅花引是m 發布:2025-07-22 08:55:05 瀏覽:340
慈溪荷花節 發布:2025-07-22 08:51:07 瀏覽:705
一朵綠蓮花 發布:2025-07-22 08:49:48 瀏覽:930
中黔荷花酒多少錢一瓶 發布:2025-07-22 08:46:21 瀏覽:774
盛澤荷花村小姐 發布:2025-07-22 08:43:13 瀏覽:770
情人節在家做燭光晚餐 發布:2025-07-22 08:25:49 瀏覽: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