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壠發展
㈠ 株洲的歷史
株洲,古稱建寧,又名櫧州。公元214年,三國東吳在此設建寧郡。唐貞觀元年,建寧並入湘潭。古時,當地多櫧樹,湘江過而多沙洲,故株洲又稱櫧洲。到南宋紹熙元年(公元1190年)正式定名為株洲。
1949年8月3日,株洲宣告解放。湘潭縣下設株洲區,轄株洲鄉,藕靈鄉。8月19日,株洲區黨政機關建立,株洲區公所、株洲鄉人民政府駐大勝嶺。株洲區所轄株洲集鎮面積約半平方千米,人口7264人。1950年1月,株洲區改為第一區。
1950年6月中旬,湘潭下設株洲鎮(區級)。株洲鎮轄一至四街居民委員會、田心塅鄉、董家塅鄉、石子頭鄉、株洲鎮公所駐殷家祠堂(今蘆淞區區委、區政府所在地)。1951年3月,株洲鎮公所更名為湘潭縣株洲鎮人民政府。
1951年由湘潭縣析置株洲市,屬長沙專區。3月30日,湖南省人民政府長沙區專員公署呈文省府並中南軍政委員會,擬將湘潭縣株洲鎮設市,請示設市的理由主要是:「株洲鎮人口密集,交通便利,為粵漢、浙贛、湘黔(現車通湘潭)等鐵路的交叉點,湖南的工業區將來發展大有前途。全鎮面積為36平方千米,人口45914人……根據發展趨勢,擬將設市,並計劃將該鎮接近郊區劃入市區,面積從36平方千米增至48平方千米,人口從45914人增至100000人,鄉從3個增至25個。」1951年5月7日,中南軍政委員會具文批復湖南省人民政府同意並報請中央設立株洲市。6月11日,中南軍政委函告湖北、湖南兩省政府:「接政務院1951年6月6日政行齊字第一四九號批復:1951年5月8日(51)會辦民字第1917號報告悉。所擬將湖北省襄陽、樊城合設為丁等市,稱襄樊市;湖南省株洲鎮改設為丁等市,由長沙專署領導,經核同意,准予備案……。」(註:丁等是按人口劃分)6月29日,長沙區專員公署令決定宣布成立株洲市人民政府,自7月1日起正式對外辦公。實際上到7月17日才對外辦公。株洲市人民政府駐殷家祠堂(今蘆淞區區委、區政府所在地)。
1951年8月20日,株洲市城區設街,株洲市設郊區,成立郊區區公所,轄11個鄉。
1952年1月14日,株洲市人民政府向省府民政廳報告稱,市界問題已遵照政務院令,將湘潭所轄南華、荷塘、百井、白關、龍州、大京、太平橋等7鄉及與湘潭協商將荷花五個村劃入株洲市。
1953年株洲市改為省轄市。3月,根據湘潭區專員公署1953年2月20日通知,株洲市郊區分為株洲市郊東區、株洲市郊北區,共轄32個鄉。6月5日,湖南省人民政府主席程潛簽發省府令,株洲市授權湘潭專署領導。
1955年2月22日,經中共株洲市委批准,株洲市郊東區、株洲市郊北區合並為株洲市郊區,設立株洲市郊區區公所,轄22個鄉。
1956年3月23日,中共湖南省委發出通知,省委決定:株洲市委即由省委直接領導,希望各有關部門即辦理交接手續。4月9日,湖南省人民委員會發出通知:「現決定將株洲市人民委員會改由我會直接領導。該會建設、房地、勞動、衛生、商業科、均改為局。希轉知有關部門分別辦理交接手續。」6月14日,撤銷株洲市郊區區公所,設立株洲市郊區辦事處,轄5個大鄉。
1958年9月5日,撤銷鄉級建置,株洲市郊區所轄5個大鄉合並組成株洲市郊區人民公社。
1959年6月26日,經湖南省人民委員會第335號文件批准,撤銷株洲市城區1955年和1958年相繼成立的5個街道辦事處,分別設立中心、清水塘、荷塘鋪、田心、董家塅等5個區人民委員會;撤銷郊區辦事處,設立株洲市郊區人民委員會。
1960年7月23日,經株洲市人民委員會批准,成立中心、清水塘、荷塘鋪、田心、董家塅等5個城市人民公社,分別與中心、清水塘、荷塘鋪、田心、董家塅等5個區人民委員會合署辦公,兩塊牌子,一套人馬。所轄居委會37個,居民小組682個,農場20個,生產隊205個,總計人口186468人,總面積150平方千米。
1963年4月,撤銷株洲市郊區人民委員會,由株洲市農林水辦公室直接領導農村各區、社。
1965年4月30日,經國務院全體會議第155次會議決定設立株洲縣。以株洲市部分行政區域為株洲縣行政區域。株洲縣建縣後,全縣劃分為淥口、淦田、朱亭、三門、白關、古岳峰、雷打石、龍頭鋪8個區和淥口鎮(直屬鎮),共轄27個公社,4個建制鎮,4個農、林、漁、茶場。共計人口367932人。株洲縣由株洲市領導,駐淥口鎮。
1966年1月18日,國務院(66)議字3號文批准,設立株洲市郊區(縣級),將株洲市農林水辦公室直管的荷花、曲尺兩個公社和清水塘、田心、荷塘鋪、中心、董家塅五個農場,以及農科所、園藝場、果樹園藝場、畜牧場、鵝頸洲漁場、水產試驗場劃歸郊區管理。
1970年1月20日,國務院(國發文53號文件)同意株洲市行政區劃調整方案,撤銷株洲市中心區、清水塘區、董家塅區、田心區、荷塘區5個區。7月8日,根據國務院53號文件批復,株洲市城區設立株洲市東區(縣級),株洲市南區(縣級)、株洲市北區(縣級)。東區全區7.9萬餘人,下設田心、茨菇塘、月塘和宋家橋4個街道辦事處;南區全區7.1萬餘人,下設董家塅、東風(1972年11月29日改名為建寧)和建設3個街道辦事處;北區全區7.5萬餘人,下設清水塘、響石嶺和白石港(1975年12月30日改名為賀家土)3個街道辦事處。田心、建寧5個區的蔬菜農場,計人口57111人,成立清水、荷塘鋪、建寧人民公社,這3個人民公社由郊區管轄。
1983年3月1日,經國務院批准,株洲市實行市管縣體制,將原湘潭的攸縣、茶陵縣、醴陵縣、酃縣劃歸株洲市管轄,轄區面積擴到11278.77平方千米,人口308.12萬人。
1984年4月19日,湖南省人民政府根據國務院調整湖南省部分市縣行政區域界線的通知,將株洲縣的龍頭鋪、明照、蝶屏、雲田4個公社和白關的關口、新莊、道田、白井、羅塘、五里墩六個大隊劃分給郊區管轄。共計265平方千米土地,71390人。
1985年,撤銷醴陵縣,設立醴陵市(縣級),以原醴陵縣的行政區域為醴陵市的行政區域。
1990年株洲市轄五縣市、4區,總人口達到3495714人,總面積達11420平方千米。
1994年,酃縣更名為炎陵縣。
1997年5月31日,國務院批准(國函[1997]40號):(1)將株洲縣的群豐鎮和馬家河鄉劃入株洲市市區。(2)撤銷株洲市的東區、南區、北區、郊區,調整設立荷塘區、蘆松區、石峰區、天元區。荷塘區:轄原東區的月塘、茨菇塘、宋家橋3個街道,原郊區的明照、荷塘鋪(不含新民、田心、雙豐3個村)、蝶屏3個鄉和龍頭鋪鎮的茶園、東流、三搭橋3個村。區人民政府駐新華東路。蘆凇區:轄原南區的建設、建寧、董家塅和原北區的賀家土4個街道,原郊區的曲尺、建寧、五里墩3個鄉。區人民政府駐蘆凇路。石峰區:轄原北區的響石嶺、清水塘和原東區的田心3個街道,原郊區的龍頭鋪鎮(不含茶園、東流、三搭橋3個村)和清水、雲田、荷花3個鄉和荷塘鋪鄉的新民、田心、雙豐3個村。區人民政府駐建設北路。天元區:轄原株洲縣的群豐鎮、馬家河鄉和原郊區的園藝場。區人民政府駐黃河北路。7月,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復調整株洲市市轄區行政區劃:(1)天元區:東、北以湘江河為界,南以群豐鎮與雷打石鎮界線為界,西以株洲市與湘潭市界線為界。(2)蘆淞區:東南以原郊區與株洲縣界線為界,西以湘江河為界,北以白石港為河(老河),京廣鐵路(西邊線)及建寧鄉與明照線界線為界。(3)荷塘區:東以株洲市與長沙市、原郊區與株洲縣界線為界,南以明照鄉與建寧鄉界線為界,西以京廣鐵路(西邊線)及白石港河(老河),為界,北以蝶屏鄉與雲田鄉界線為界。(4)石峰區:東以白石港河(老河)為界,南以湘江河為界,北以株洲市與各省市界線為界,西以株洲市與湘潭市界線為界。(5)調整後的市轄區劃行政區劃從1997年8月1日起實行。
㈡ 從九江東到湖口過路費多少錢
從九江東到湖口過路費18.3公里 途經:杭瑞高速 收費約10元
㈢ 九江市荷花壟關閉了嗎
九江市荷花龍已經取消了,那個。他們已經做了環城高速。他們已經把荷花壟的收費站前移了。
㈣ 衢州蓮花鎮未來5年規劃
法律分析:人口規模:
(一)蓮東村:近期(至2020年)1842人,遠期(至2030年)1900人。
(二)犁金園村:近期(至2020年)2048人,遠期(至2030年)2090人。
(三)東湖畈村:近期(至2020年)2905人,遠期(至2030年)2993人。
(四)清蓮村:近期(至2020年)975人,遠期(至2030年)1005人。
(五)耿山村:近期(至2020年)1410人,遠期(至2030年)1450人。
(六)杜山沿村:近期(至2020年)1710人,遠期(至2030)1760人。
(七)澗峰村:近期(至2020年2786人,遠期(至2030年)2870人。
(八)月山村:近期(至2020年)1650人,遠期(至2030年)1692人。
(九)橋東村:近期(至2020年)1891人,遠期(至2030年)1948人。
(十)里黃村:近期(至2020年)1706人,遠期(至2030年)1725人。
(十一)橋豐村:近期(至2020年)1028人,遠期(至2030年)1055人。
(十二)朱楊村:近期(至2020年)1032人,遠期(至2030年)1063人。
(十三)黃營村:近期(至2020年)1872人,遠期(至2030年)1900人。
(十四)上余村:近期(至2020年)784人,遠期(至2030年)800人。
(十五)山外村:近期(至2020年)766人,遠期(至2030年)789人。
(十六)五坦村:近期(至2020年)1396人,遠期(至2030年)1420人。
(十七)西山下村:近期(至2020年)1790人,遠期(至2030年)1730人。
(十八)華壠村:近期(至2020年)1367人,遠期(至2030年)1409人。
(十九)外黃村:近期(至2020年)2225人,遠期(至2030年)2280人。
(二十 )缸窯頭村:近期(至2020年)1319人,遠期(至2030年)1355人。
(二十一)毛桐山村:近期(至2020年)1417人,遠期(至2030年)1446人。
(二十二)大路口村:近期(至2020年)1446人,遠期(至2030年)1500人。
法律依據:《關於蓮花鎮二十二個村村莊規劃批前公告》 一、規劃指導思想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戰略任務,衢州市委市政府深入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工作部署,以打造「活力新衢州、美麗大花園」為目標,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鄉村大花園建設。基於此背景,本次規劃編制以「鄉村大花園建設」為指引,落實本村的發展訴求,通過梳理村莊現狀發展問題與不足、挖掘優勢資源、優化空間布局與產業結構,因地制宜構建「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大花園。
㈤ 深圳市蓮花山公園為什麼叫蓮花山
歷史上,蓮花山曾分屬三個村,也有三個不同的名稱。從山頂以南屬崗廈,崗廈村民稱蓮花山為大王嶺,山的北坡分屬上、下梅林,上梅林稱其為蓮花梁;而下梅林村民習慣稱之為九江壠。
蓮花山是一個重要的制高點,抗日戰爭時期,日軍佔領深圳後,曾在蓮花山上建了一個炮台,還利用這個炮台來攻擊東江抗日游擊縱隊。解放後,為了保衛邊防,1952年,解放軍工程兵也在蓮花山上修築了軍事設施。
並在三個村的三個不同名稱中,選取了既通俗又好聽的一個,略加改動,在地圖上正式標上了「蓮花山」這個名稱。
(5)荷花壠發展擴展閱讀:
蓮花山公園主峰建有 4000平方米的山頂廣場,是深圳市內最高的室外廣場。山頂廣場中央矗立著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同志的塑像,塑像高6米,基座高3.68米,重7噸,為青銅鑄造。2000年11月14日,江澤民同志親自為銅像題字和揭幕。山頂廣場是深圳市中心區的最好去處。
山頂廣場也是深圳市市委、市政府接待貴賓的重要接待點,黨和國家領導人胡錦濤、江澤民、吳邦國、溫家寶、賈慶林、曾慶紅、黃菊、李長春、羅干、李鵬、朱鎔基、李嵐清、尉健行、喬石、錢其琛等曾來公園參觀視察:「蓮山春」早被選為深圳八景之一。
蓮花山公園主峰南坡建有兩條登山步行道直達山頂廣場,西北部及北部也建有三條林蔭登山道。在蓮花山公園南面坡植有一萬多株鳳凰木。
㈥ 九江荷花壟在哪
應該叫荷花壠,在九江至景德鎮的高速路附近,那兒有個很大的轉盤,裡面有荷花狀的景觀帶鐧懼害鍦板浘
㈦ 九江長江大橋的管理維護
2012年11月11日傍晚,九江長江大橋公路正橋一支座處出現裂縫,影響橋梁安全,九江長江大橋管理局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對隱患處進行局部封閉,限20噸以下車輛通行,20噸以上車輛實行繞道分流。
11日18時15分及20時07分,江西省交警總隊官方微博連續發布九江長江大橋檢修和禁止20噸以上貨運車輛通行的信息。
據九江長江大橋管理局負責人12日介紹,11日17時30分,九江長江大橋施工技術人員進行鋼梁維護檢測時,發現大橋正橋靠近湖北黃梅端的第四跨第12節3號縱梁下翼緣板支座處,出現橫向貫穿裂縫,擔心裂縫影響大橋安全,立即採取限制通行措施,請來專家對橋面進行安全檢查。 12日上午,省交通運輸廳領導及專家組趕赴現場進行勘測,制定處置方案。當天下午,九江長江大橋管理局召開維修加固專家咨詢會,經專家討論,最後拿出結論:委託中國鐵路科學研究院在14日之前拿出維修加固方案。
由於封閉維修通知及時,九江長江大橋兩省的交警和路政部門通力合作。截至2012年11月13日中午,九江長江大橋仍在限制通行狀態,並未發生大面積擁堵現象。
九江長江大橋是一座連接南北交通的公鐵兩用橋,同時也是京九鐵路大動脈的「咽喉」。為保證九江長江大橋鐵路橋的安全暢通,負責養護鐵路橋的南昌鐵路局九江橋工段九江大橋車間,每個月重點檢測正橋支座縱向位移觀測表、溫度調節器爬行觀測表、正橋活動縱梁觀測表等項目,細化的數十個檢測項目落實到人,每一次的檢測都有詳實的檢測數據記錄。 人民網南昌6月2日電 (肖成)本網6月2日獲悉,連接長江南北的交通要道九江長江大橋,將於2015年6月23日至2018年12月22日進行加固改造。期間,九江長江大橋將實行交通管制,機動車輛過江可繞道九江長江二橋通行。
據了解,九江長江大橋加固改造工程主要內容為公路正橋鋼橫梁以上部分整體更換為鋼橋面板,引橋增加橫向聯系及缺陷修補,全橋橋面系重新鋪築,公路沿線設施及管線、橋頭堡塔樓、收費站、養護、監控中心和公司管理用房的改建等。加固工程概算總投資11億元,建設工期為42個月。改造後大橋設計行車速度60km/h,荷載標准提升為公路一級。
加固改造施工期間,九江長江大橋禁止機動車通行(摩托車、小型三輪車除外),公路橋面預留5米通道,允許行人、非機動車通行。
上世紀90年代初建成通車的九江長江大橋,位於江西、湖北和安徽三省交界處,是連接長江南北的交通要道。此前,因規劃設計較為保守,設計流量與交通現狀不匹配,九江長江大橋常出現堵車的情況。
此次大橋加固改造,意味著機動車從九江過長江將回到只能走一座大橋的局面,許多人憂慮機動車過江容易造成擁堵。對此,相關負責人表示,2013年10月28日,九江長江二橋建成通車,該橋設計車輛日通行能力在7萬輛左右。機動車繞道九江長江二橋,只要不碰上降雪、發生交通事故等特殊情況,一般不會發生擁堵。
九江長江大橋是一座特大型公鐵兩用橋,已建成運營22年。由於設計年代早、標准低,大橋使用中長期承受超過其設計的交通量和載重量,病害嚴重並持續蔓延,已嚴重威脅鐵路和公路行車安全。
早在2009年,江西、湖北、安徽三省政府就計劃對公路橋進行加固改造,鑒於九江長江大橋是福銀高速、G105過江的唯一交通要道,無法中斷交通,並考慮到與九江長江二橋建設周期的銜接,三省政府決定待九江長江二橋建成通車後實施九江一橋加固改造。
在九江長江大橋加固改造施工期間,機動車輛過江繞道九江長江二橋通行。
車輛分流措施如下:
(一)由福銀高速南昌至九江段、杭瑞高速瑞昌至九江段前往湖北、安徽方向的車輛在九江縣(沙河)收費站前方4公里處,沿七里湖樞紐互通往九江二橋過江;
(二)由杭瑞高速景德鎮至九江段前往湖北、安徽方向的車輛在九江市木家壟互通立交沿杭瑞(昌九)高速往南,轉南昌方向12公里處經七里湖樞紐互通往九江二橋過江,過境小客車也可經木家壟互通立交荷花壠收費站,沿九江市長虹大道、長虹西大道,由九江西互通往九江二橋過江;
(三)由九江市前往湖北(含黃梅縣小池口)、安徽方向的車輛,經九江市區長虹西大道九江西互通往九江二橋過江;或由荷花壠、九江南入杭瑞(昌九)高速往南,轉南昌方向12公里處經七里湖樞紐互通往九江二橋過江;
(四)由福銀高速黃梅至小池段前往江西方向的車輛,經小池互通往九江二橋過江;
(五)由105國道黃梅段前往江西方向的車輛,經分路互通往九江二橋過江。
(原標題:九江長江大橋6月23日起實行交通管制機動車可繞道九江長江二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