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蘭花內涵
『壹』 佛教十大名花那幾種花卉
佛教里有「五樹六花」的說法,即佛經中規定寺院里必須種植的五種樹、六種花。因為佛教起源於印度,因此「五樹六花」相關的植物也是以熱帶植物為主。這些植物因獨特的形態被賦予了深厚的佛教內涵,關於它們的傳說也流傳了千年。
五樹是指菩提樹、高榕、貝葉棕、檳榔和糖棕;六花是指荷花、文殊蘭、黃姜花、雞蛋花、緬桂花和地涌金蓮。
「五樹」之菩提樹
菩提樹的梵語原名為「畢缽羅樹」,因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悟道,才得名為菩提樹,「菩提」意為「覺悟」。直到今天印度教的沙陀們還經常在菩提樹下思考。
「五樹」之高榕
高榕的果子雖然較小,但結得特別多,果熟時枝頭無數小果如同紅色的珊瑚,引來了多種鳥獸爭食,熱鬧非凡,真是「動物的天堂」,西雙版納傣族的歷史長詩《厘俸》中說它是「附有神靈」。
「五樹」之貝葉棕
佛教上赫赫有名的"貝葉經"也就是用貝葉棕之葉片製作而成的。在熱帶地區,哪裡有佛教,哪裡就有貝葉棕。西雙版納地區的傣族人民視貝葉為自己文化發展的象徵,並常常以此引為自豪,甚至對貝葉棕加以神化,認為只有心誠的佛爺才能種活它。
「五樹」之檳榔
檳榔樹的外貌與椰子樹相似,高幹挺拔,枝葉迎風,清秀可愛。檳榔的果實可食,南方一些地方人民,有咀嚼檳榔的習慣,愈嚼愈香,醇味醉入。檳榔也是一種葯材,有止瀉治痢、殺蟲去積等功能,別名「洗瘴丹」。
「五樹」之糖棕
糖棕也稱為砂糖椰子。人們喜歡用小刀刻劃花序,然後花序汁就會順著刀子流向桶里,其汁液十分甜,像砂糖一般。 一個花序可以產出4小桶甜汁液。糖棕的羽狀葉片常年油綠,巨大而稠密,猶如天然的華蓋,遮擋住熱帶熾熱的陽光;又好似一支支綠色的大綠傘,給人們一片涼爽的綠蔭,可作庭院成片栽種。
「六花」之荷花
荷花又稱蓮花,是中國十大名花之一,也是印度的國花,荷花是聖潔的代表,更是佛教神聖凈潔的象徵。大慈大悲聞名的觀音,更是身穿白衣,坐在白蓮花上,一手持著一隻凈瓶,一手執著一朵白蓮。在翻讀佛經書籍時,人們又常常會見到佛經把佛國稱為「蓮界」,把寺廟稱為「蓮舍」,把和尚的袈裟稱為「蓮服」,把和尚行法手印稱為「蓮華合掌」。
「六花」之文殊蘭
文殊蘭花葉並美,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文殊蘭跟佛教頗有因緣,,它名字則是來自於端坐在佛家寺院里,,神情端莊,為善男信女頂禮膜拜的文殊菩薩,是人間智慧的化身。
「六花」之黃姜花
黃姜花原產於西藏、四川、雲南、貴州、廣西、印度,生於山谷密林中。花色深黃、鮮艷、芳香。黃姜花的花期為8月份到9月份,花開有淡淡的香味,十分迷人。成熟的黃姜花高度在1米8左右。
「六花」之雞蛋花
在我國西雙版納以及東南亞一些國家,雞蛋花被佛教寺院定為「五樹六花」 之一而被廣泛栽植,故又名「廟樹」或「塔樹」。其樹形美觀,奇形怪狀,全株莖干含有乳汁。蛋花在溫室栽培時冬季會落葉,這是其耐寒性差的表現,但落葉後光禿的樹干彎曲自然似盆景,也有很強的觀賞性。
「六花」之緬桂花
緬桂花就是白蘭花,是木蘭科的落葉灌木,夏天為其花期,花香濃郁,在離樹30,40米也可以聞到其香氣。有些人甚至會買一些鮮摘下來的白蘭花放於家中,使其家中布滿香氣。如冬季溫度適宜, 會有花持續不斷開放,只是香氣不如夏花濃郁。
「六花」之地涌金蓮
地涌金蓮被佛教寺院定為「五樹六花」之一, 也是傣族文學作品中善良的化身和懲惡的象徵。在南方如養護得法,幾乎常年有花可賞。適合栽植花壇中心,也是盆栽觀賞佳品。
『貳』 ·中國國花到底是什麼
中國國花定義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歷史悠久、領土完整和民族團結的象徵和標志。每個公民和組織,都應當尊重和愛護國花。國家發布例如:國鳥、國樹、指動物和植物都寫入憲法,1990年6月19日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植物保護法,1988年11月1日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
歷史悠久中華民族高格精華蕙芷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花蕙芷(未選)是代表著中華民族秀麗山河繁榮昌盛,和諧美好的社會主義、欣欣向榮的中國景象。象徵著黨和人民清廉堅貞、艱苦樸素的革命戰斗精神。民眾緊密團結與黨的領導下,團結一志、眾志成城高尚的民族品格。
中國蘭蕙蘭,蕙蘭和白芷在堯、舜、禹時將竄紉成一對稱為蕙芷代表著中華炎黃子孫,象徵國家和民族。
蘭花是世界名花,國蘭家族中有一萬五千多個品種,亞洲中國蘭是蕙蘭,大洋洲、非洲多為鳳蘭,新加坡萬帶蘭,芬蘭鈴蘭,南撕拉夫鈴蘭, 塞席爾國花--鳳尾蘭,辛巴威國花--嘉蘭,南美洲國家的國花定為國蘭:巴西卡特蘭,哥斯大黎加卡特蘭。厄瓜多、瓜地馬拉國花都是麗卡特蘭,哥倫比亞卡特蘭,厄瓜多國花白蘭花。
歷史記載中華民族高格精華蕙芷
1. 蕙芷的人文品格幽香------芷蘭,芷:白芷,蘭:蕙蘭。
屈原《離騷》:「余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畦留夷與揭車兮,雜杜衡與芳芷。」樹新型蕙蘭之百畝,畦留眾芳白芷。可見,在楚國就大量種植蕙芷。蕙芷在堯、舜、禹帝時期象徵中國的精華炎黃子孫。禹帝時期用蕙芷來象徵中華民族團結九州。夏桀商紂王暴君腐敗,團結中華民族蕙芷停止了腳步。愛國主義屈原在楚國黑暗的背景下,寫下《離騷》團結中華民族蕙芷,眾多英雄維護中華民族大血脈蕙芷卻死在暴君私黨派手下,九州分裂為中國,日本,韓國,朝鮮,各國祖先的中國諫臣慘遭殺害。屈原文章如刀利劍,對破壞中華大血脈痛恨,「懷憂若若,愁思沸郁」最後投河自盡,為中華民族留下了美麗的一章,成為古典文化的先鋒。
蕙芷不僅歷史悠久,而且具有博大精深的燦爛文化。孕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民,影響與海外同胞的贊美和喜愛。同時在夏商暴君黑暗時期,一直禁止埋沒,只有普通的蘭花山澗燦爛開放,愛國同胞心繫祖國為保護中華民族的根,後來從日本和韓國又牽回到了中國故土。
芷蘭之室美德教育。可見,蕙芷在春秋戰國前都廣泛栽種,具有悠久的歷史。
《孔子家語·六本》商即:孔子的學生子夏,賜即子貢,都是孔子有名的門徒。意思是子夏喜愛同比自己賢明的人在一起,所以他的道德修養將日有提高;子貢喜歡同才質比不上自己的人相處,因此他的道德修養將日見喪失。原因何在呢?於是孔子舉了一系列比喻,說明交友和環境對人品性的影響作用,最後以與善人居,如入芷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和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兩個對比例子,得出結論:「君子必慎其所處。」芷蘭之室是說一個良好的環境可以改變一個人,成為一個頌蕙芷的成語。
芷蘭生於深林時仍然芳香。
《孔子家語·在厄》:「芷蘭生於深林,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為困勞而改節。」譯文:芷蘭生長在深林,不會因為沒人欣賞就不美麗了。意思就是,一個品行好的人,不論在哪裡,都會發光的。美德教育亦成為先秦時期儒家的共識。
這是孔子答子路的話。當時楚昭王聘孔子,孔子應聘而出於陳蔡。「陳蔡大夫相與謀曰:孔子聖賢,其所刺譏,皆中諸侯之病。若用於楚則陳蔡危矣。於早派兵包圍了孔子,「孔子不得行,絕糧七日,外無所通,藜羹不充,從者皆病,孔子愈慷慨講,弦歌不衰」。這時子路說:「我聽說,做好事的老天報之以福,作惡的老天報之以禍。現在你老師積德懷義,而且身體力行很長時間,為什麼要困窮輊這樣啊?」於是孔子就列舉了歷史上伯夷叔齊、王子比干、伍子胥等賢德之人最後遭到不幸的事,說明夫遇與不遇者時也,賢不肖者才也,君子博學深謀而不遇時者眾矣,何獨丘哉?又舉了芷蘭不以無人而不芳作為生動的比喻來論證:「君子不為困窮而改節這一觀點。」
《荀子·宥坐》:「且夫芷蘭生於深林,非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之學,非為通也,為窮而不困,憂而意不衰也。」後來朱熹永蕙芷詩為《蘭澗》:「光風浮碧澗,蘭枯日猗猗。竟歲無人采,含薰只自知。」康熙《詠幽蘭》:「婀娜花姿碧葉長,風來誰隱谷中香。不因紉取堪為佩,縱使無人亦自芳。」
[ 蘭斌欣賞《幽蘭賦》顏師古 ]
惟奇卉之靈德,稟國香於自然。儷嘉言而擅美,擬貞操以稱賢。詠秀質於楚賦,騰芳聲於漢篇。冠庶卉而超絕,歷終古而彌傳。若乃浮雲卷岫,明月澄天,光風細轉,清露微懸,紫莖膏潤,綠葉木鮮,若翠羽之群集,譬彤霞之竟然。感羈旅之招恨,狎寓客之流連。既不遇於攬采,信無憂乎翦伐。魚如陟以先萌,鵜雖鳴而未歇。願擢穎於金階,思結蔭乎玉池。泛旨酒之十醞,耀華燈於百枝。 《周易》中「同心之言,其嗅加蘭」。譯文:同心協力眾志成城,氣味象蘭花一樣芳香。
陶淵明《飲酒》:「幽蘭生前庭,含薰待清風。清風脫然至,見別蕭艾中。」「蘭當為王者香」、「芷蘭生於深林,不以無人不芳」、「入芷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 宋末畫家鄭思肖畫蘭,連根帶葉均飄於空中,人問其故,他說:「國土淪亡,根著何處?」國,就是根,沒有國的人,是沒有根的草,不待風雨折磨,即枯萎了。陳之藩說:「是多少多少年的歷史,才產生一點傳統;是多少多少年的傳統,才產生一點風格。」《世外桃源》中也有「芳草鮮美,落英繽紛」。芳草是指蕙芷。
潘天壽《題蘭石圖》詩:「閑似文君春鬢影,清如冰雪藐姑仙。應從風格推王者,豈僅幽香足以傳。」蕙芷已成為歷代贊美中華民族人格美德境界。
國花的評選
如今,中國尚未決定現代意義的國花,是將分布在黃河流域的牡丹作為國花,抑或將分布在長江流域的梅花作為國花,中國有關方面為此猶豫不決。牡丹象徵著雍容華貴,與目前國家經濟現狀和政府所宣傳的「節儉」不甚相符;梅花象徵著堅忍內斂,與開放性的國家政策稍有出入。國花無法確定的背後似乎是上述理念沖突在起作用。
1986年11月20日上海文化出版社、上海園林學會、《園林》雜志編輯部、上海電視台「生活之友」欄目聯合主辦的「中國傳統十大名花評選」,結果依次是蘭花、菊花、梅花、等。由於這次中國名花評選活動,組成了以陳俊愉教授為首的114位專家的評委會,是全國性的評選,又由於結果是1987年得出的,所以往往稱為「1987年的中國十大名花評選活動」。
但是也有人質疑稱:評選國花問題上,最要緊的是要有一套公開、公正的程序和標准,同時,必須要有全國公眾的廣泛參與。
還有報道稱:根據1994年全國人大八屆二次會議第0440號「關於盡快評定我國國花的建議」議案,批轉農業部辦理,責成中國花卉協會負責具體組織。同年3月,成立了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陳慕華任名譽組長、何康任組長的國花評選領導小組,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了國花評選活動,經專家小組討論確定了我國國花評選條件為:
(1)栽培歷史悠久,適應性強,在我國大部分地區有影響,在國際上居領先地位。
(2)花姿、花色等特性能反映中華民族優秀傳統和性格特徵。
(3)用途廣泛,為廣大人民群眾喜聞樂見,具有較高的社會、環境和經濟效益。
自中國花協有組織有領導地在全國各地開展了國花大討論以來,《中國花卉報》陸續刊登了許多著名人士及廣大群眾對推選國花展開了熱烈討論的消息。據《中國花卉報》刊載,已提名作為中國國花候選花的種類有:菊花、蕙蘭、白芷、月季、杜鵑花、山茶花、荷花、桂花、中國水仙花、石榴、臘梅、迎春、桃花、映山紅、萱草、金花茶、金邊瑞香、紫薇、梔子花、一串紅與英蓉花等數十種之多。經過近十個月討論,已經圓滿完成任務。
清朝歷史
1903年,清朝赦定牡丹為國花;1915年版《辭海》載:「我國向以牡丹為國花」;1929年,前國民政府將梅花定為國花。
「國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牡丹的國色天香從古至今,一直被人們頌贊不己。牡丹的栽培歷史早在魏晉南北朝時就已有記載,到了唐宋,牡丹的栽培技術己有很大的發展。在唐朝,牡丹更是艷壓群芳,被譽為「花王」。「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遍長安花。「這里的長安花,就是牡丹。明朝遷都北京,在極樂寺內遍植牡丹。清朝時有一位親王到極樂寺觀賞牡丹,題匾曰:「國花寺」,可見遠在清朝,牡丹就已戴上國花的桂冠。
牡丹初無名,混稱芍葯。直到秦漢時始從芍葯中分出。到了魏晉南北朝時代開始繁榮起來,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栽培歷史。牡丹有「富貴花」「百兩金」之稱。寓意為「吉祥之物」「幸福之花」。牡丹也最具有時代精神和民族文化特色,象徵著我們國家和民族的興旺發達,繁榮昌盛,人民幸福生活的現實和孜孜不倦的追求。
目前我國許多地方都已行程牡丹種植產業,帶動了當地的經濟發展,提高了農民收入。第七屆牡丹觀賞節在巢湖市召開時,巢湖市市長夏望平就指出:「它(牡丹觀賞節)的宗旨在於文化搭台,經濟唱戲,科技唱戲。」
為什麼對於哪種花能夠入選國花大家如此緊張?有業內人士分析,除了對於花、花文化的熱愛,還有其他利益的考慮。一旦一種花得到「國花」的尊貴稱號,它以及相關的文化、產業、行業協會的發展將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經濟效益是不可估量的。
各方對於國花的主要觀點
牡丹和梅花,彼此還有一種文化意味上的分別。牡丹是大眾化的,是普羅大眾欣賞品位的代表。相對於牡丹的群體欣賞口味,觀賞梅花更多是一種個體的審美體驗,因為它歷來被更為敏感的知識分子所把持。無疑,梅花及其象徵的精神,是由歷代知識分子總結賦予的。時乖命蹇的時候,他們以梅花自我期許,並且把梅花人格化,甚至「梅妻鶴子」。普羅大眾在勤苦勞作之餘,可憐而有限的感官之娛,必然指向色彩濃烈喜慶的東西比如牡丹,而審美意義上的梅花之「瘦」,卻可能無法激起甚至無暇激起他們內心的共鳴。(選自李方《國花中的牡丹梅花之爭》)
對比鮮明的兩次會議
2005年9月20日,中國園藝學會、北京園林學會和上海風景園林學會聯合在北京召開了「中國國花評選研討會」。大部分代表支持選牡丹、梅花為我國的「雙國花」。但也有不同意見,推崇「一國一花」。
2005年秋季,中國花會協會在成都召開的會議上建議牡丹為國花,並上報到全國人大常委會,希望在2006年的全國兩會上定牡丹為國花。反對牡丹的一些專家、學者的強烈質疑。陳院士更是在2006年1月不斷向中央、全國人大、國務院的領導寫信,闡述一國兩花的主張,並在供中央領導傳閱的內參上發表相關的文章。
新中國倡導國花第一人介紹
梅花院士陳俊愉介紹:1917年生,安徽安慶人。著名園林學家、園藝教育家,國際園藝學會梅品種國際登錄權威,中國花卉協會梅花蠟梅分會會長,北京林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名花研究室主任。國內主張採取「一國兩花」,評選梅花、牡丹花為中國「國花」的第一人。中國工程院院士,也是目前兩院院士中惟一一位園林花卉界人選,人稱「梅花院士」。 對梅花的起源、品種分類和引種馴化研究尤深。撰有《中國梅花的研究》等論文,著有《巴山蜀水記梅花》,合編有《園林花卉》,編著有《中國十大名花》、《梅花與園林》,主編《中國梅花品種圖志》。
牡丹,以其雍容華貴、富麗端莊的獨特魅力,自古以來,便被尊為「國色天香」、「花中之王」「世界花王」,競選國花不合題義,與中國構建和諧不合題!於是被選為2008年奧運會開幕式會花,象徵中國驕傲的體育鍵兒為中國爭光添彩!
『叄』 中國的國花是什麼
中國是法制國家,為維護國花的尊嚴,應寫入憲法為了增強公民的國家觀念,發揚愛國主義精神。中華人民共和國國花的確定 像國旗、國歌、國徽的確定是一項重要內容,經全國人大審義才可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歷史悠久、領土完整和民族團結的象徵和標志。每個公民和組織,都應當尊重和愛護國花。 國家發布例如:國鳥、國樹、指動物和植物都寫入憲法,1990年6月19日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植物保護法,1988年11月1日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
國花空缺
全世界約有花卉3萬種,原產於我國的花卉就有1萬—2萬種。世界許多國家特別是歐洲國家為此贊譽「沒有中國的花卉,便不成花園」。目前,世界上已有100多個國家確立了自己的國花,中國是惟一尚未確立國花的大國。 由於沒有國花,在2001年的APEC會議上,新聞報道出現了「以中國國花牡丹為背景」的笑話;1999年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上,國花的空缺,更成為悠悠古國的世紀遺憾……國花的評選必須具備四個條件:一是分布要廣泛;二是外觀要漂亮;三是要有深刻的文化內涵;四是要具備一定的經濟價值。 1994年,農業部首次向全國人大提出關於盡快評定我國國花的議案,全國人大常委會責成中國花卉協會負責評選活動的具體組織實施。由於種種原因,在1995年的全國人大八屆三次會議上,評選牡丹象徵著雍容華貴,梅花象徵著堅韌內斂不符合中國政策,牡丹和梅花將禁止評選資格。
中華文化堯、舜、禹三代的國花
堯、舜、禹三代以蕙芷為國花,象徵著炎黃子孫,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民族團結的精神。來源:愛國主義屈原的《楚辭離騷》
原文選段:中華民族大血脈中國國花蕙芷 井岡山上蘭花的中心中華蕙蘭
一、昔三後之純粹兮, 固眾芳之所在;
昔:昔日,從前。後:上古稱君王。後面的,後代子孫。純:專一不雜亂,純粹,純潔。
粹:精華,國粹,我國文華的精華。 固:堅定,穩固,結實。眾:需多眾人,眾志成城,團結力量。芳:芳香,花草的香味;美好的德行或聲名流芳百世。所:處所。
譯文:從前三代君王總結出我國文化的精華,穩固眾人[眾志成城,團結力量]美好的德行或聲名芳香的花草所以存在;
二、 雜申椒與菌桂兮, 豈惟紉夫蕙芷;
雜:多種多樣的,不單純的,攙雜,混合。申:申明理由,申辯。椒:科類植物。菌:菌類。桂:常綠喬木。
豈:難到,卻。惟:惟有。紉:引線穿針。夫:一對,相對。蕙芷:蕙蘭和白芷。
譯文:攙雜多種植物集合在一起申辯理由椒科類與菌類喬木桂類植物,卻惟有紉一對蕙蘭和白芷;
三、彼堯舜之耿介兮, 既遵道而得路;
彼:知己,彼此。之:是省略的意識,是指禹帝。耿介:光明正直,耿直。
既:既能,既然。遵:依照,按照,遵循。道:道理,正當的事理。得:得到,獲得。 路:路途,途徑。
譯文: 彼此堯帝舜帝和禹帝卻光明正直,既能遵循正當的道理而獲得可行途徑;
四、 何桀紂之猖披兮, 夫捷惟徑以窘步;
何:表示疑問。猖:兇猛,狂棄,獨棄。披:裂開,披開。夫:一對蕙芷。惟:惟有。徑:實徑,捷徑。
窘:為難,難住。步:腳步。
譯文: 何必如此夏桀商紂王獨棄 放肆披開了,一對蕙芷惟有的捷徑以困住停止了腳步;
五、惟夫黨人之偷樂兮, 路幽昧以險隘;
惟:惟有。 夫黨人:舊時稱為服勞役的人,夫役,私黨。路:路途,途徑。
幽:光線暗,幽禁。 昧:昏,糊塗,愚昧。險:可能遭受的災難。隘:險要的地方狹小。
譯文: 惟有夫役私黨派的人愉快 ,路途昏暗愚昧難以取勝;
總述:發揚中華先進文化,傳承歷史文明。歷史記載的美麗雅典中國國花蕙芷。以史為鑒,不忘國恥。愛國主義屈原滿腔熱血,寫出中華民族一家人遭難,中華大地血脈相親,當時昏暗時代,親族互相慘殺。愛國熱情屈原的心情卻是:「懷憂若若,愁思沸郁」。
屈原《楚辭七諫沉江》寫道:「不顧地以貪名兮,心怫鬱而內傷;聯蕙芷以為佩兮,過鮑肆而失香;」這句話是祖先維護中華民族團結美德的根蕙芷。 北京圖書館藏拓北巍十二:「塼堂已構,蕙芷長埋,銘;茲懿德,寄之不朽。」中華民族永垂不朽。
蕙芷代表國家的精神和形象
愛國愛民,玉樹(芝通芷)芷蘭佳子弟; 春風春雨,朱樓畫棟好家居。 ——1918年5月孫中山再題廣東省梅縣鬆口銅琶鄉謝逸橋宅愛春樓 「玉樹芷蘭」,語出《晉書·謝安傳》,喻有志可成才之子女。玉樹:用玉做的樹;芷蘭:指蕙蘭和白芷,眾領群芳的香草。比喻有出息的子弟將來可報效國家和人民。
中國人民的氣息蕙蘭花
中之人賞蘭之色喜歡其恬淡素雅,西之人賞蘭之色喜歡其濃艷妖冶。中國自古以十由於受到德、道、佛的思想的影響,由於「天人合一」的宇宙觀的影響,他喜歡「順天意」,「行折中」,喜歡文質彬彬的君子風度,喜歡謙和素淡。-------李大釗
魯迅將蕙蘭寫進辛亥革命
一九一一年三月十八日,魯迅和周建人、王鶴照去游覽會稽山下大禹陵。出發前,魯迅將事先准備好的兩只油漆馬口鐵桶和一把銅 要大家帶上。到以大禹陵,瀏覽了禹廟、窆石亭,就上會稽山采蘭。後來,魯迅把這次上山的經歷,寫成《辛亥游錄》,刊在一九一二年二月出版的《越社叢刊》第一輯上,署名「會稽周建人喬峰」。
新中國新時代蕙芷
中國具有悠久的歷史和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內涵,蘭芷溢香正是豐富新時代、新中華黨和國家領導人提出, 構建和諧文明社會,提倡 和諧文明蕙蘭象徵清廉堅貞的黨中央,白芷象徵無私貢獻的人民大眾。
少帥張學良將軍詠芷蘭詩:「芳名譽四海,落戶到萬家,葉立含正氣,花妍不浮華,常綠斗嚴寒,含笑度盛夏,花中真君子,風姿寄高雅」。蕙蘭
朱德委員長游廣州蘭圃時,留下詩一首: 越秀公園花木林,百花齊放各爭春; 唯有蘭花香正好,一時名貴五羊城。蕙芷花芳香味,而是社會安定、政通人和的象徵。 文學巨匠沈從文在名著《桃源與沅州》中欣然撰寫:「小溪谷里生芷草,到如今還隨處可見。」芷草,芷:白芷,草:蕙蘭。抒發了作者熱愛家鄉,熱愛祖國壯麗山河的綿綿之情。芷蘭的清美芬芳美德,大美不言的韻致,自然會贏得人們各種贊譽和喜愛, 正如洞庭第一長聯中所雲:「沅芷南芬,澧蘭北秀」。范仲淹《岳陽樓記》:「岸芷汀蘭,鬱郁青青。 」 顏師古《幽蘭賦》:"詠秀質於楚賦,騰芳聲於漢篇。"一個"秀"字將蕙芷品性概括無遺。梁宣帝《蘭詩》:"開花不競節,含秀委微霜。" 蕙芷宋代向子湮《浣溪紗》詞上闕:"綠玉叢中紫玉條,幽花疏淡更香饒,不將紅粉污高標。"當然這里的"高標"似指高出於幽花的綠葉,但其含義卻在贊美蕙芷風標靈風范,秀麗風范,千古傳誦品質。正如我們偉大的祖國鬱郁青青繁榮昌盛!秀麗河山!愛我中華!蕙芷!
緬懷毛主席1961年秋,看到我國古典屈原《離騷》原文"何桀紂之猖披兮,夫捷惟徑以窘步;惟夫黨人之偷樂兮, 路幽昧以險隘; 譯文: 何必如此夏桀商紂王獨棄 放肆披開了,一對蕙芷惟有的捷徑以困住停止了腳步;惟有夫役私黨派的人愉快 ,路途昏暗愚昧難以取勝;」古今祖先對夫役私黨派痛恨之入骨,維護正義寧磕死而不移的精神。
毛主席沉思片刻,揮毫慎筆寫下《七絕、屈原》光輝詩篇。「屈子當年賦楚騷, 手中握有殺人刀。 艾蕭太盛椒蘭少,一路沖向萬里濤。」 椒蘭:申椒, 蕙芷 。屈原《離騷》 蕙芷,蘭:蕙蘭 。 芷:白芷。 用蕙蘭和白芷象徵革命時代,黨和人民大眾緊密團結 賦予蕙芷來維護正義的革命精神和風范。
芷蘭生於深林時仍然芳香
《孔子家語·在厄》:「芷蘭生於深林,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為困勞而改節。」譯文:芷蘭生長在深林,不會因為沒人欣賞就不美麗了。意思就是,一個品行好的 人,不論在哪裡,都會發光的。美德教育亦成為先秦時期儒家的共識。
這是孔子答子路的話。當時楚昭王聘孔子,孔子應聘而出於陳蔡。「陳蔡大夫相與謀曰:孔子聖賢,其所刺譏,皆中諸候之病。若用於楚則陳蔡危矣。於早派兵包圍了孔子,「孔子不得行,絕糧七日,外無所通,藜羹不充,從者皆病,孔子愈慷慨講,弦歌不衰」。這時子路說:「我聽說,做好事的老天報之以福,作惡的老天報之以禍。現在你老師積德懷義,而且身體力行很長時間,為什麼要困窮輊這樣啊?」於是孔子就列舉了歷史上伯夷叔齊、王子比干、伍子胥等賢德之人最後遭到不幸的事,說明夫遇與不遇者時也,賢不肖者才也,君子博學深謀而不遇時者眾矣,何獨丘哉?又舉了芷蘭不以無人而不芳作為生動的比喻來論證:「君子不為困窮而改節這一觀點。」
《荀子·宥坐》:「且夫芷蘭生於深林,非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之學,非為通也,為窮而不困,憂而意不衰也。」後來朱熹永蕙芷詩為《蘭澗》:「光風浮碧澗,蘭枯日猗猗。竟歲無人采,含薰只自知。」康熙《詠幽蘭》:「婀娜花姿碧葉長,風來誰隱谷中香。不因紉取堪為佩,縱使無人亦自芳。」[ 蘭斌欣賞《幽蘭賦》顏師古 ]
惟奇卉之靈德,稟國香於自然。儷嘉言而擅美,擬貞操以稱賢。詠秀質於楚賦,騰芳聲於漢篇。冠庶卉而超絕,歷終古而彌傳。若乃浮雲卷岫,明月澄天,光風細轉,清露微懸,紫莖膏潤,綠葉木鮮,若翠羽之群集,譬彤霞之競然。感羈旅之招恨,狎寓客之流連。既不遇於攬采,信無憂乎翦伐。魚如陟以先萌,鵜雖鳴而未歇。願擢穎於金階,思結蔭乎玉池。泛旨酒之十醞,耀華燈於百枝。 《周易》中「同心之言,其嗅加蘭」。譯文:同心協力眾志成城,氣味象蘭花一樣芳香。
陶淵明《飲酒》:「幽蘭生前庭,含薰待清風。清風脫然至,見別蕭艾中。」「蘭當為王者香」、「芷蘭生於深林,不以無人不芳」、「入芷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 宋末畫家鄭思肖畫蘭,連根帶葉均飄於空中,人問其故,他說:「國土淪亡,根著何處?」國,就是根,沒有國的人,是沒有根的草,不待風雨折磨,即枯萎了。陳之藩說:「是多少多少年的歷史,才產生一點傳統;是多少多少年的傳統,才產生一點風格。」《世外桃源》中也有「芳草鮮美,落英繽紛」。芳草是指蕙芷。
潘天壽《題蘭石圖》詩:「閑似文君春鬢影,清如冰雪藐姑仙。應從風格推王者,豈僅幽香足以傳。」蕙芷已成為歷代贊美中華民族人格美德境界。
國花評選
如今,中國尚未決定現代意義的國花,是將分布在黃河流域的牡丹作為國花,抑或將分布在長江流域的梅花作為國花,中國有關方面為此猶豫不決。牡丹象徵著雍容華貴,與目前國家經濟現狀和政府所宣傳的「節儉」不甚相符;梅花象徵著堅忍內斂,與開放性的國家政策稍有出入。國花無法確定的背後似乎是上述理念沖突在起作用。
晚清政府曾確定牡丹為國花,1929年南京民國政府曾創議梅花為國花,未付表決,但此後民國政府習慣上把梅花視作國花,如國軍將領的肩章、帽徽上都飾有梅花,南京民國陣亡將士紀念碑建築上多飾有梅花圖案。蔣政權遷至台灣後,大約在1962年,才由「行政院」正式發文明確梅花為「國花」。新中國以蕙蘭為建國國花,新中國改革開放後,不斷有設立國花的倡議和討論,如全國政協經常見到有關議案。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中期,由全國花卉協會舉行了一次國花評選,結論是牡丹為國花,蘭、荷、菊、梅為四季花作為輔助。但這一結論只止於協會的公告,並未進入任何立法程序。所以,中華人民共和國至今仍沒有法定的國花。但民間清議頗多,也有一定共識。一般認為牡丹、梅花同是國花。在下認為,國花是一種民俗資源,與國旗、國徽不同,是民間的約定俗成,因而不必刻板。在下曾著文發表過意見,認為還是牡丹與梅花兩花並儀為妥。南方人偏愛梅花,北方人偏愛牡丹。牡丹是草本植物,梅花是木本植物。牡丹偏於象徵物質文明,梅花偏於象徵精神文明。牡丹象徵國家氣象,梅花象徵國民精神。兩者一陽一陰,一穠一淡,相輔並用,可以涵蓋多元(至少南北不同的)文化訴求。現今蕙芷是國花候選不是國花,但是現在全國對蕙芷宣傳支持活動就已經展開。
1986年11月20日上海文化出版社、上海園林學會、《園林》雜志編輯部、上海電視台「生活之友」欄目聯合主辦的「中國傳統十大名花評選」。由於這次中國名花評選活動,組成了以陳俊愉教授為首的114位專家的評委會,是全國性的評選,又由於結果是1987年得出的,所以往往稱為「1987年的中國十大名花評選活動」。
但是也有人質疑稱:評選國花問題上,最要緊的是要有一套公開、公正的程序和標准,同時,必須要有全國公眾的廣泛參與。試想,如果還像1986年那樣,根本沒有引起公眾的參與熱情,十多億公民只投來可憐的15萬選票,卻要將這樣缺乏廣泛參與性的評選結果作為全國公認的「國×」介紹給全世界,這樣的評選活動到底是在凝聚還是在瓦解公眾的愛國熱情?
還有報道稱:根據1994年全國人大八屆二次會議第0440號「關於盡快評定我國國花的建議」議案,批轉農業部辦理,責成中國花卉協會負責具體組織。同年3月,成立了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陳慕華任名譽組長、何康任組長的國花評選領導小組,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了國花評選活動,經專家小組討論確定了我國國花評選條件為:
(1)栽培歷史悠久,適應性強,在我國大部分地區有影響,在國際上居領先地位。
(2)花姿、花色等特性能反映中華民族優秀傳統和性格特徵。
(3)用途廣泛,為廣大人民群眾喜聞樂見,具有較高的社會、環境和經濟效益。
自中國花協有組織有領導地在全國各地開展了國花大討論以來,《中國花卉報》陸續刊登了許多著名人士及廣大群眾對推選國花展開了熱烈討論的消息。
據《中國花卉報》刊載,已提名作為中國國花候選花的種類有:中國蘭是蕙蘭、白芷、月季、菊花、杜鵑花、山茶花、荷花、桂花、中國水仙花、石榴、迎春、桃花、映山紅、萱草、金花茶、金邊瑞香、紫薇、梔子花、珙桐(鴿子樹)、一串紅與英蓉花等數十種之多。經過近十個月討論,已經圓滿完成任務。
中國國花倡導者介紹
院士陳俊愉:1917年生,安徽安慶人。著名園林學家、園藝教育家,國際園藝學會梅品種國際登錄權威,中國花卉協會梅花蠟梅分會會長,北京林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名花研究室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也是目前兩院院士中惟一一位園林花卉界人選,人稱「梅花院士」。首次評選梅花、牡丹花為中國「國花」推薦者。2005年全國人大評選後卻不符合中國政策,梅花、牡丹禁止評選後,為了中國國花早日評選,支持國內主張採取「一國兩花」並符合中國和民眾。
中國新聞發布會堅決反對雍容華貴的牡丹為國花,結果,全國人大以「分歧太大」禁止牡丹為國花的決定。至此,群眾性的國花評選活動暫告一段落。
在1994年的這次評選中,中國牡丹兩大基地——河南洛陽市、山東菏澤市及中國花協牡丹、芍葯分會聯合了全國以牡丹為市花或生產、研究牡丹的十多個省市代表成立了全國牡丹爭評國花辦公室。洛陽成立了市長親自掛帥的「領導小組」,再加上北京、陝西省西安市、山東省菏澤地區等的加盟,聯合成立了「全國牡丹爭評國花辦公室」,四方「游說」,力捧牡丹為國花竟選2005年人大評選國花,由於牡丹雍容華貴,卻不符合中國政策。
世界部分國家(地區)國花
亞洲
中國國花--蕙芷(未定)
中國台灣--區花梅花
香港特別行政區--區花紫荊花
澳門特別行政區--區花蓮花
朝鮮--國花朝鮮杜鵑(金達萊)
韓國--國花木槿
日本--國花櫻花、菊花
寮國--國花雞蛋花
緬甸--國花龍船花
泰國--國花素馨、睡蓮
馬來西亞--國花扶桑
印度尼西亞--國花毛茉莉
新加坡--國花萬帶蘭
菲律賓--國花毛茉莉
印度--國花荷花、菩提樹
尼泊爾--國花杜鵑花
不丹--國花藍花綠絨蒿
孟加拉--國花睡蓮
斯里蘭卡--國花睡蓮
阿富汗--國花鬱金香
巴基斯坦--國花素馨
伊朗--國花大馬士革月季
伊拉克--國花月季(紅)
阿拉伯聯合酋長--國花孔雀、百日草
葉門--國花咖啡
敘利亞--國花月季
黎巴嫩--國花雪松
以色列國--國花銀蓮花、油橄欖
土耳其--國花鬱金香
歐洲
挪威--國花歐石楠
瑞典--國花歐洲白蠟
芬蘭--國花鈴蘭
丹麥--國花冬青
冰島--國花三色堇
俄羅斯--國花向日葵
波蘭--國花三色堇
捷克--椴樹
斯洛伐克--國花石竹、玫瑰
德國--國花矢車菊
塞爾維亞--國花桃花
克羅埃西亞--國花天竺葵
馬其頓--國花矢車菊
匈牙利--國花鬱金香
羅馬尼亞--國花狗薔薇
保加利亞--國花玫瑰、突厥薔薇
英國--國花玫瑰
愛爾蘭--國花白車軸草
法國--國花鳶尾
荷蘭--國花鬱金香
比利時--國花虞美人、杜鵑花
盧森堡--國花月季
摩納哥--國花石竹
西班牙--國花香石竹
葡萄牙--國花雁來紅、薰衣草
瑞士--國花火絨草
奧地利--國花火絨草
義大利--國花雛菊、月季
聖馬利諾--國花仙客來
馬爾他--國花矢車菊
希臘--國花油橄欖、老鼠�
北美洲
加拿大--國花糖槭
美國--國花玫瑰
墨西哥--國花大麗花、仙人掌
瓜地馬拉--國花爪哇木棉
薩爾瓦多--國花絲蘭
宏都拉斯--國花香石竹
尼加拉瓜--國花百合(姜黃色)
哥斯大黎加--國花卡特蘭
古巴--國花姜花、百合
牙買加--國花愈瘡木
海地--國花刺葵
多明尼加--國花桃花心木
南美洲
哥倫比亞--國花卡特蘭、咖啡
厄瓜多--國花白蘭花
秘魯--國花金雞納樹、向日葵
玻利維亞--國花向日葵
巴西--國花卡特蘭、毛蟹爪蓮
智利--國花野百合
阿根延--國花刺桐
烏拉圭--國花商陸、山楂
大洋洲
澳大利亞--國花金合歡、桉樹
紐西蘭--國花桫欏、四翅槐
斐濟--國花扶桑
非洲
埃及--國花睡蓮
利比亞--國花石榴
突尼西亞--國花素馨
阿爾及利亞--國花夾竹桃、鳶尾
摩洛哥--國花月季、香石竹
塞內加爾--國花猴麵包樹
賴比瑞亞--國花胡椒
迦納--國花海棗
蘇丹--國花扶桑
坦尚尼亞--國花丁香、月季
加彭--國花火焰樹
尚比亞--國花葉子花
馬達加斯加--國花鳳凰木、旅人蕉
塞席爾--國花鳳尾蘭
辛巴威--國花嘉蘭
『肆』 每個國的國花是什麼花
世界部分國家(地區)國花
亞洲
中國台灣--區花梅花
香港特別行政區--區花紫荊花
澳門特別行政區--區花蓮花
朝鮮--國花朝鮮杜鵑(金達萊)
韓國--國花木槿
日本--國花櫻花、菊花
寮國--國花雞蛋花
緬甸--國花龍船花
泰國--國花素馨、睡蓮
馬來西亞--國花扶桑
印度尼西亞--國花毛茉莉
新加坡--國花萬帶蘭
菲律賓--國花毛茉莉
印度--國花荷花、菩提樹
尼泊爾--國花杜鵑花
不丹--國花藍花綠絨蒿
孟加拉--國花睡蓮
斯里蘭卡--國花睡蓮
阿富汗--國花鬱金香
巴基斯坦--國花素馨
伊朗--國花大馬士革月季
伊拉克--國花月季(紅)
阿拉伯聯合酋長--國花孔雀、百日草
葉門--國花咖啡
敘利亞--國花月季
黎巴嫩--國花雪松
以色列國--國花銀蓮花、油橄欖
土耳其--國花鬱金香
歐洲
挪威--國花歐石楠
瑞典--國花歐洲白蠟
芬蘭--國花鈴蘭
丹麥--國花冬青
冰島--國花三色堇
俄羅斯--國花向日葵
波蘭--國花三色堇
捷克--椴樹
斯洛伐克--國花石竹、玫瑰
德國--國花矢車菊
塞爾維亞--國花桃花
克羅埃西亞--國花天竺葵
馬其頓--國花矢車菊
匈牙利--國花鬱金香
羅馬尼亞--國花狗薔薇
保加利亞--國花玫瑰、突厥薔薇
英國--國花玫瑰
愛爾蘭--國花白車軸草
法國--國花鳶尾
荷蘭--國花鬱金香
比利時--國花虞美人、杜鵑花
盧森堡--國花月季
摩納哥--國花石竹
西班牙--國花香石竹
葡萄牙--國花雁來紅、薰衣草
瑞士--國花火絨草
奧地利--國花火絨草
義大利--國花雛菊、月季
聖馬利諾--國花仙客來
馬爾他--國花矢車菊
希臘--國花油橄欖、老鼠?
北美洲
加拿大--國花糖槭
美國--國花玫瑰
墨西哥--國花大麗花、仙人掌
瓜地馬拉--國花爪哇木棉
薩爾瓦多--國花絲蘭
宏都拉斯--國花香石竹
尼加拉瓜--國花百合(姜黃色)
哥斯大黎加--國花卡特蘭
古巴--國花姜花、百合
牙買加--國花愈瘡木
海地--國花刺葵
多明尼加--國花桃花心木
南美洲
哥倫比亞--國花卡特蘭、咖啡
厄瓜多--國花白蘭花
秘魯--國花金雞納樹、向日葵
玻利維亞--國花向日葵
巴西--國花卡特蘭、毛蟹爪蓮
智利--國花野百合
阿根延--國花刺桐
烏拉圭--國花商陸、山楂
大洋洲
澳大利亞--國花金合歡、桉樹
紐西蘭--國花桫欏、四翅槐
斐濟--國花扶桑
非洲
埃及--國花睡蓮
利比亞--國花石榴
突尼西亞--國花素馨
阿爾及利亞--國花夾竹桃、鳶尾
摩洛哥--國花月季、香石竹
塞內加爾--國花猴麵包樹
賴比瑞亞--國花胡椒
迦納--國花海棗
蘇丹--國花扶桑
坦尚尼亞--國花丁香、月季
加彭--國花火焰樹
尚比亞--國花葉子花
馬達加斯加--國花鳳凰木、旅人蕉
塞席爾--國花鳳尾蘭
辛巴威--國花嘉蘭
『伍』 廣玉蘭是蘭花嗎
不是的,從大類上說,蘭花屬於草本,廣玉蘭是木本.差別很大,廣玉蘭是可以長成參天大樹的.從細上說,蘭花屬於蘭科蘭屬.廣玉蘭屬於木蘭科,木蘭屬.從花上區分的話,蘭花應該是5瓣,廣玉蘭也叫荷花玉蘭,開出來很象荷花,花瓣比較多.
他們的共同之出除了都有一個蘭字外就是他們都很香.給你一個廣玉蘭的圖片你看看.很漂亮.
『陸』 廣州市花 有哪些文化內涵呢
民國24年(1935)12 月,廣州市政府選定紅棉花為廣州市花。 1982 年4 月,廣州市人民政府成立市花評選委員會,發動全市人民評選市花。參加評選人數達70 多萬人,國內西北、東北的廣州人,港澳同胞、加拿大華僑都有投票者,投票人年紀最大91 歲,最小4 歲。推薦侯選花卉有菊花、紅棉花、白蘭花等58 種,其中紅棉花得票佔75.9 %。經評委反復研究,一致同意向市政府推薦紅棉花為廣州市市花。6 月1 日,廣州市政府批准,紅棉花為廣州市花。 紅棉花別名:攀枝花、英雄花、烽火花、木棉花。木棉象徵蓬勃向上和生機勃勃。木棉花之得名,由於自其包裹種子、如棉花的細毛。其樹高,可達25m。花深紅色,盛開時,滿樹枝幹綴滿艷而碩大的花朵,如火如荼,耀眼醒目,極為壯麗,素有「英雄樹」之美稱。。據屈大均《廣東新語》記述:廣州木棉在秦漢南越王趙佗之時有烽火樹之稱,自古以來頌木棉詩詞甚多。木棉史中記載羊城古木棉八景為:越王台(今越秀山)、南海神廟、光孝寺、凈慧寺、五仙觀、玉岩書院、瑤溪十丈木棉道、神崗木棉村。 紅棉定為市花後,廣州地區綠化委員會舉辦紅棉為主題的工藝美術展覽、文藝晚會,出版了廣州市市花《紅棉畫冊》;在英雄廣場建立了市花塑像,由聶榮臻元帥題名,頌揚紅棉的高標出眾、天天向上、熱情似火等崇高品德、情操,鼓舞人們奮發向上。 1985 年8 月,廣州市政府批准了何世德創作的紅棉圖案為廣州市花花徽。花徽構圖:中間展現正在盛開的紅棉,上有五角紅星,寓意廣州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改革開放,向社會主義邁進;底部襯托禾穗與紅棉組合,點出穗城——廣州是歷史文化名城。中共廣州市委書記許士傑賦詩贊曰:「穿林昂首薄雲天,俯撫群黎問暖寒。烽火高燃迎春色,卻留飛絮入清眠。」
『柒』 形容可愛的話
誇人可愛的話
1.您像一片輕柔的雲在我眼前飄來飄去,您清麗秀雅的臉上盪漾著春天般美麗的笑容。
2.輕羅小扇白蘭花,纖腰玉帶舞天紗,疑是仙女下凡來,回眸一笑勝星華。
3.她秀美的娥眉淡淡的蹙著,在她細致的臉蛋上掃出淺淺的憂慮,讓她原本美得出奇的容貌更添了一份我見猶憐的心動。
4.您是花叢中的蝴蝶,是百合花中的蓓蕾。無論什麼衣服穿到您的身上,總是那麼端莊、好看。
5.眉黛促成遊子恨,臉容初斷故人腸。
6.您身著一件紫紅色旗袍,遠遠看去,真像一隻小蝴蝶飛過一樣,既美麗稱身,又色彩柔和。
7.世界上本無沙漠,當我想您一次,便落下一粒沙,於是成了薩哈拉沙漠。
8.那女的約莫二十六七歲,容貌秀麗,一雙眼睛靈活之極。
9.愛不需要多,只要有您就夠了!!!
10.自從我得到您的愛,好像在漫漫的黑暗中見到了光明,好象在無涯的沙漠中得到了清泉,更好像在山石中發現了一枝鮮花,我怎能不感謝您呢?
11.但見她一般的瓜子臉蛋,眼如點漆,清秀絕俗
12.俏麗若三春之桃,清素若九秋之菊。
13.您是一尊象牙雕刻的女神,大方、端莊、溫柔、姻靜,無一不使男人深深崇拜。
14.媽媽的眼睛很漂亮,大而明,可惜帶上了眼鏡,盡管如此,我依然覺得媽媽的眼裡有內涵,在我做錯了事時,媽媽的眼裡充滿了焦慮;當我取得好成績時,媽媽的眼裡便會充滿欣慰;當我遇到困難時,媽媽的眼裡充滿了鼓勵,在人生的道路上,媽媽的眼睛給了我很多力量。
15.溫柔的女人是金子,漂亮的女人是鑽石,聰明的女人是寶藏,可愛的女人是名畫!據考證,您是世界上最大的寶藏,裡面藏滿了金子、鑽石和名畫!
16.絕代佳人一代佳人一代容華絕色美人美若天仙
17.您蹦蹦跳跳地走進來,一件紅尼大衣,緊束著腰帶,顯得那麼輕盈,那麼矯健,簡直就像天邊飄來一朵紅雲。
18.在認識您之後,我才發現自己可以這樣情願的付出。
19.寧佳音跑到跳高架的橫桿前,又腳踏地,雙臂猛擺,身體就像小燕子一樣飛過了橫桿。
20.天使把人世瑰麗的姑娘掛號造冊奉天主閱覽,天主看後叮嚀說:三八節將至,給最善良最醒目最智慧的姑娘發個簡訊吧!讓她永久年青快樂幸福大度!
21.她燦爛無瑕的魅力,華麗而純潔,真如夜空中的一輪皎皎明月
22.優雅女人的美是從骨子裡透出來的。她的容顏也許不像年輕女孩子能夠掐出水來的柔嫩,但她舉手投足、輕顰淺笑間滲透出來的美,好像初秋的微雨,慢慢浸透您的身心。
23.每一個路過的行人哪,請放慢您們的腳步,我指著青天和您們的誠實起誓:我想說的,我能夠說的,只是最普通卻又最深情的一句話,那永遠熾熱的三個字:我愛您。
24.每天和我迎面走過數不清的人里,我唯獨只記得您。雖然不知道您叫什麼名字,卻藏滿了有關於您的心事,或許這關於一見鍾情的事。
25.一綹靚麗的秀發微微飛舞,細長的柳眉,一雙眼睛流盼嫵媚,秀挺的瑤鼻,玉腮微微泛紅,嬌艷欲滴的唇,潔白如雪的嬌靨晶瑩如玉,如玉脂般的雪肌膚色奇美,身材嬌小,溫柔綽約。
26.忽然身後有人輕輕一笑,他轉過頭去,水聲響動,一葉扁舟從樹叢中飄了出來,只見船尾一個女子持槳盪舟,長發披肩,全身白衣,頭發上束了條金帶,白雪一映,更是燦然生光,他見這少女一身裝束猶如仙女一般,不禁-看得呆了,那船慢慢盪近,只見那女子方當韶齡,不過十五六歲年紀,肌膚勝雪,嬌美無比,容色絕麗,不可逼視。
27.一張小口,笑起來嘴角邊上還有兩個小酒窩呢。
28.月光這么美,我睡不著;抖落心事,擦乾心情;把夢,一件件晾在風竽上;遠方的您讓我好牽掛。
29.您的臉真想變形金鋼一樣,說變就變。
30.一條中縫順著腦殼的弧線,輕輕下去,分開頭發,頭發黑烏烏的,光溜溜的,兩半邊都像一塊整東西一樣,幾乎蓋住了耳朵尖,盤到後頭,挽成一個大髻,又像波浪一樣起伏,朝額角撞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