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棠處方
A. 中葯中的「二昆」是什麼葯
有可能是昆明山海棠,最好是問賣葯的那裡!因為有好多是,協議處方!
B. 中草葯之中,哪幾個對關節炎,腰腿痛止痛效果最好啊
一般只外用的效果都不是很好哦,腰腿疼有很多原因的,要分清楚才行。一般治關節炎的葯需要處方才行。不過都是內服的,價格也很高的。附子,川烏,昆明山海棠,徐長卿,祖師麻,蠶砂,桑枝,三棱,餓術,馬錢子,羌活,獨活,威靈仙。。。
C. 口腔扁平苔蘚有何方法醫治
尚無滿意療法,應消除精神緊張,治療慢性病灶,生活力求規律。 1.圍繞病史、臨床與實驗室檢查結果,針對有關因素予以治療:凡損害無糜爛且范圍局限時,可酌給2%~4%碳酸氫鈉溶液與0.2%洗必泰溶液交替含漱,每日數次。每月復查1次,著重對危險區域的檢查。 2.去除機械性刺激因子,刮除磨牙頰面的牙石。為避免牙刷毛刺傷損害區粘膜,最好用棉簽洗拭代替刷牙。 3.發生局部糜爛時可撒敷復方類固醇粉,每日數次。症狀明顯時可局部注射確炎舒松,每周2次,與(或)加用抗生素;唇紅部可塗膚輕松,但有痂皮時應先濕敷治療,待痂皮脫落再塗一薄層,每日數次。 4.腎上腺皮質類固醇全身應用應當慎重,效果並不理想,可試用小劑量與短程的方案,如強的松每日15mg,3次分服,約1~2周,服葯期間應作大便隱血與血壓檢查。 用腎上腺皮質類固醇局部注射的效果比全身應用更為有效。也可用昆明山海棠或雷公藤片口服。 昆明山海棠與雷公藤同屬衛矛科雷公藤科植物,適用於紅斑狼瘡等結締組織與自身免疫性疾病。前者能抑制遲發型變態反應,降低毛細血管滲透性,減輕水腫,對炎症增生有較強的抑製作用。較大劑量可抑制特異抗體生成,副反應輕微,偶有惡心,腹脹、皮疹、白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等症狀。但雷公藤是劇毒制劑,主要是對心臟的影響,禁用於未婚或已婚未育男性患者與孕婦。 劑量一般為:昆明山海棠每日3次,每次2片,雷公藤每日2次,每次3~4片。 5.局部可用抗黴菌治療,對病情好轉有一定幫助。 6.口服維生素A或維生素A酸 口服維生素A,每日5萬U,或維甲酸35~50mg/d,初服時可能發生頭痛、頭暈,可酌減劑量,通常在幾天後即可適應。從第2~3周起,逐漸增加至每日30~60mg,3次分服,療程約1~2個月。常見的副反應有口唇乾燥、脫發等。冠心病、肝腎功能異常與高血脂者忌用。 0.2%維甲酸溶液適用於局部塗布,但不適用於伴有充血、糜爛的損害。塗布時先拭乾唾液,以最細毛筆蘸少量溶液沿白色區域塗布,慎勿塗在唇紅粘膜。軟膏制劑因不能粘附於潤滑的口腔內側粘膜故不適用。新型制劑isotretinoin與arotinoid的作用基本上與維生素A酸相同,主要優點是劑量小(每日每公斤0.5mg)、毒性低、副反應少(唇紅乾燥、脫發),但有致畸作用。 預後預防 由於近年來陸續報道本病癌變的病例,其惡變率約在1%左右,符合癌前狀態的診斷標准,對長期充血糜爛不愈的病損應嚴密觀察,及時活檢。 [偏方]四物加味治扁平苔蘚 ??配方:桃仁、紅花、當歸、川芎、生地、赤芍、丹皮、丹參、白蘚皮、地膚子各10克,龍膽草15克,梔子10克,澤瀉10克、柴胡9克、玄參15克、蒲公英20克、甘草6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早晚服用。 ??按:中醫認為濕熱生苔、濕熱生蘚。口腔扁平苔蘚與濕熱有關、由於瘀血阻絡,妨礙了正常津液的運行而化生的氣滯血瘀。本方以活血化瘀為主,佐以清熱化濕,促進組織修復縮短療程,諸葯合用對本病有很好的治療作用。 方名:雙地苔蘚飲 【功能主治】功能滋陰養血,疏風潤燥。主治單純型口腔扁平苔蘚。 【處方組成】生地15克、熟地15克、當歸15克、白芍12克、女貞子12克、枸杞子15克、麥冬15克、白蘚皮9克、黃芩9克、香附6克、懷牛膝9克、旱蓮草12克,水煎服。 【臨床療效】治療73例,顯效(糜爛面癒合,紅斑充血消退,灰白色條紋消失或大部分消失)46例,好轉(糜爛面癒合,紅斑充血基本消退或面積縮小,程度減輕,白色條紋部分消失,顏色變淺)20例,無效(局部病損無明顯變化)7例。 方名:芩柏消蘚飲 【功能主治】功能清熱降火,解毒利濕。主治糜爛型口腔扁平苔蘚。 【處方組成】黃芩12克、黃柏9克、連翹12克、土茯苓12克、生薏仁12克、白蘚皮9克、赤苓皮9克、紫花地丁18克、生地12克、竹葉12克,水煎服。 【辨證加減】糜爛嚴重者局部加用養陰生肌散,或氟美松、強的松龍於病根基底下浸潤注射。 【臨床療效】治療105例,有效率90%。
D. 如何治療口腔扁平苔蘚
方 1、功能主治: 功能滋陰,活血化瘀。主治口腔粘膜扁平苔蘚。 處方組成: 生地、玄參、麥冬、當歸、枸杞、赤芍、丹參、花粉、川芎、石斛、桃仁、紅花,水煎服。 辨證加減: 口乾症重者重用石斛、花粉、生地、玄參、麥冬;腎虛症狀明顯者加女貞子、牛膝,局部充血、糜爛或潰瘍者重用桃仁、紅花,必要時加石膏、知母以清胃火;睡眠差者加夜交藤。 方 2、加味通幽湯 葯物組成: 生地黃、熟地黃、石斛、丹皮、當歸、赤芍、桃仁、紅花、牛膝、甘草。 制劑用法: 上葯加水煎。隨證加減:頭暈目眩,煩躁易怒,雙頰灼痛,月經不調,肝氣郁滯者,加鬱金、川芎、丹參以柔肝理氣。頭暈耳鳴,睡眠不安,多夢易醒,易疲勞者,加枸杞、女貞子、酸棗仁、旱蓮草以補腎益肝;口乾舌燥,雙頰緊縮,重用生地、石斛,加天花粉、天麥冬。局部充血、糜爛、潰瘍者,重用桃仁、紅花。 適應病證: 口腔扁平苔癬,陰液不足、心火上炎型。症見病變區粘膜干澀、增厚、疼痛或麻木,可伴有局部充血、糜爛,口乾舌噪,頭昏心煩。 方 3、加味逍遙散 葯物組成: 柴胡、蒼術、白芍、白術、黃芩、牛膝、丹參、夜交藤、茯苓、當歸、薏米、生地、梔子、炙甘草、薄荷、龍膽草。 制劑用法 - 上葯加水煎 適應病證 口腔扁平苔癬,肝氣郁結,氣血失和型。症見口腔粘膜白色網狀或斑塊狀病變,可伴有糜爛,自覺灼痛或刺激性疼痛,情緒波動,失眠多夢,納呆,脅下脹滿。
E. 哪裡能治好我女兒的扁平苔蘚
扁平苔蘚
本病又稱扁平紅苔蘚,為一種原因未明的慢性炎症性皮膚病。本病有多種臨床表現,一般可分為急性泛發性和慢性局限性兩類。前者為突然發生皮疹,迅速增多,幾乎布滿全身各處,往往在1-3個月內皮損自行消退,亦有的皮損逐漸增厚,變為慢性;後者根據其損害形態又分為各種類型,如疣狀扁平苔蘚(肥厚扁平苔蘚)、毛囊性扁平苔蘚、線狀扁平苔蘚、環狀扁平苔蘚和大皰性扁平苔蘚等。本病的典型損害為邊界明顯的多邊形丘疹,粟粒至綠豆大,多為紫紅色,也可暗紅色、紅褐色、污灰色或正常膚色。丘疹扁平,表面有蠟樣光澤,可有鱗屑。有的丘疹中央微有凹陷,並可見到白色小點或細線的網狀白色條紋,如在表面塗擦油或水,可以顯得更清晰。丘疹多密集分布,或融合成斑片,斑片附近還可找到典型的丘疹。疣狀扁平苔蘚的皮疹為圓形或卵圓形疣狀增殖之肥厚性斑塊;毛囊性扁平苔蘚可出現毛囊性圓頂或夾頂丘疹,丘疹中央可有棘刺狀角栓,線狀扁平苔蘚的皮疹排列成線條狀,有時可在抓痕或受外傷的皮面上發生扁平丘疹(同形反應);環狀扁平苔蘚的丘疹排列成環狀,或由一個丘疹,其中央消退,呈離心性向外擴展,邊緣高起,中央輕度凹陷或萎縮;大皰性扁平苔蘚的臨床表現為扁平丘疹處或正常的皮面上發生水皰或大皰。
扁平苔蘚的損害可發生於任何部位,但四肢多於軀干,屈側多於伸側,一般不發生於頭面部及掌跖部,如發生於頭皮,可以損毀毛囊而類似紅斑狼瘡損害。少數病人的丘疹發生指甲或趾甲的下方,使甲板增厚及變形,亦可變薄或發生縱溝,自覺疼痛。本病的自覺症狀不很一致,多數有瘙癢,其程度因人而異,也有完全缺乏自覺症狀者。
粘膜扁平苔蘚發病率在30-70%,最多見於口腔。表現為頰粘膜樹枝狀或網狀白色細紋。損害也可發生於其他部位的粘膜。病人可無自覺症狀,少數亦可有燒灼或疼痛感,如有糜爛或潰瘍性損害時,疼痛較重。
本病的病因不明,精神因素、病毒感染、自體免疫、家族遺傳、葯物過敏、營養障礙、外傷、胃腸道消化紊亂等可能和本病的發生有關。
本病的診斷主要依據臨床表現,組織病理學檢查有助於診斷。組織病理表現有角化過度,顆粒層顯著增厚,棘細胞增生,基底細胞液化變性,表皮和真皮之間有細胞浸潤帶,浸潤帶上緣侵入表皮層致表皮和真皮間界限不清,有時真皮乳頭層可見膠樣小體。
現代醫學對本病尚無特效療法。抗組織胺葯和安定葯可以減輕癢感。對於急性泛發性或急症患者,可應用皮質類固醇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劑。局部治療主要目的是保護皮膚或減輕瘙癢。常用葯物有各種焦油劑如糠餾油、松餾油、煤焦油所配製的霜劑、糊劑或軟膏。或用各種皮質類固醇激素所配製的乳劑、霜劑,對肥厚扁平苔蘚可用封包法或局部皮下封閉。
祖國醫學所稱的「紫癜風」與本病類似。中醫認為本病是因素體陰血不足,脾失健運,蘊濕不化,復感風邪,風濕客於肌膚腠理,凝滯於血分;或因肝腎不足,陰虛內熱,虛火上炎於口而致病。
治療
尚無滿意療法,應消除精神緊張,治療慢性病灶,生活力求規律。
1.圍繞病史、臨床與實驗室檢查結果,針對有關因素予以治療:凡損害無糜爛且范圍局限時,可酌給2%~4%碳酸氫鈉溶液與0.2%洗必泰溶液交替含漱,每日數次。每月復查1次,著重對危險區域的檢查。
2.去除機械性刺激因子,刮除磨牙頰面的牙石。為避免牙刷毛刺傷損害區粘膜,最好用棉簽洗拭代替刷牙。
3.發生局部糜爛時可撒敷復方類固醇粉,每日數次。症狀明顯時可局部注射確炎舒松,每周2次,與(或)加用抗生素;唇紅部可塗膚輕松,但有痂皮時應先濕敷治療,待痂皮脫落再塗一薄層,每日數次。
4.腎上腺皮質類固醇全身應用應當慎重,效果並不理想,可試用小劑量與短程的方案,如強的松每日15mg,3次分服,約1~2周,服葯期間應作大便隱血與血壓檢查。
用腎上腺皮質類固醇局部注射的效果比全身應用更為有效。也可用昆明山海棠或雷公藤片口服。
昆明山海棠與雷公藤 同屬衛矛科雷公藤科植物,適用於紅斑狼瘡等結締組織與自身免疫性疾病。前者能抑制遲發型變態反應,降低毛細血管滲透性,減輕水腫,對炎症增生有較強的抑製作用。較大劑量可抑制特異抗體生成,副反應輕微,偶有惡心,腹脹、皮疹、白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等症狀。但雷公藤是劇毒制劑,主要是對心臟的影響,禁用於未婚或已婚未育男性患者與孕婦。
劑量一般為:昆明山海棠每日3次,每次2片,雷公藤每日2次,每次3~4片。
5.局部可用抗黴菌治療,對病情好轉有一定幫助。
6.口服維生素A或維生素A酸
口服維生素A,每日5萬U,或維甲酸35~50mg/d,初服時可能發生頭痛、頭暈,可酌減劑量,通常在幾天後即可適應。從第2~3周起,逐漸增加至每日30~60mg,3次分服,療程約1~2個月。常見的副反應有口唇乾燥、脫發等。冠心病、肝腎功能異常與高血脂者忌用。
0.2%維甲酸溶液適用於局部塗布,但不適用於伴有充血、糜爛的損害。塗布時先拭乾唾液,以最細毛筆蘸少量溶液沿白色區域塗布,慎勿塗在唇紅粘膜。軟膏制劑因不能粘附於潤滑的口腔內側粘膜故不適用。新型制劑isotretinoin與arotinoid的作用基本上與維生素A酸相同,主要優點是劑量小(每日每公斤0.5mg)、毒性低、副反應少(唇紅乾燥、脫發),但有致畸作用。
預後預防
由於近年來陸續報道本病癌變的病例,其惡變率約在1%左右,符合癌前狀態的診斷標准,對長期充血糜爛不愈的病損應嚴密觀察,及時活檢。
[偏方]四物加味治扁平苔蘚
配方:桃仁、紅花、當歸、川芎、生地、赤芍、丹皮、丹參、白蘚皮、地膚子各10克,龍膽草15克,梔子10克,澤瀉10克、柴胡9克、玄參15克、蒲公英20克、甘草6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早晚服用。
按:中醫認為濕熱生苔、濕熱生蘚。口腔扁平苔蘚與濕熱有關、由於瘀血阻絡,妨礙了正常津液的運行而化生的氣滯血瘀。本方以活血化瘀為主,佐以清熱化濕,促進組織修復縮短療程,諸葯合用對本病有很好的治療作用。
方名:雙地苔蘚飲
【功能主治】
功能滋陰養血,疏風潤燥。主治單純型口腔扁平苔蘚。
【處方組成】
生地15克、熟地15克、當歸15克、白芍12克、女貞子12克、枸杞子15克、麥冬15克、白蘚皮9克、黃芩9克、香附6克、懷牛膝9克、旱蓮草12克,水煎服。
【臨床療效】
治療73例,顯效(糜爛面癒合,紅斑充血消退,灰白色條紋消失或大部分消失)46例,好轉(糜爛面癒合,紅斑充血基本消退或面積縮小,程度減輕,白色條紋部分消失,顏色變淺)20例,無效(局部病損無明顯變化)7例。
【處方來源】
北京醫科大學口腔醫學院徐治鴻等。
【按 語】
方以生地、熟地為君,當歸、白芍、女貞子、枸杞子、麥冬為臣,重滋陰養血,祛風燥,補血虛;白蘚皮、香附、旱蓮草力佐,補腎陰,強筋骨,行氣血;並用懷牛膝為使,引火歸元,引血下行,引葯入經。君臣佐使配伍精當,不僅能改善口腔扁平苔蘚局部症狀,且可調節陰陽,增強臟腑功能,起到改善患者全身狀況的效果。
方名:芩柏消蘚飲
【功能主治】
功能清熱降火,解毒利濕。主治糜爛型口腔扁平苔蘚。
【處方組成】
黃芩12克、黃柏9克、連翹12克、土茯苓12克、生薏仁12克、白蘚皮9克、赤苓皮9克、紫花地丁18克、生地12克、竹葉12克,水煎服。
【辨證加減】
糜爛嚴重者局部加用養陰生肌散,或氟美松、強的松龍於病根基底下浸潤注射。
【臨床療效】
治療105例,有效率90%。
【處方來源】
北京醫科大學口腔醫學院徐治鴻等。
【按 語】
本方適用於胃火上蒸或虛火上炎引起的糜爛型口腔扁平苔蘚。方用黃芩、黃柏清三焦實火;生地、竹葉清心瀉火;苔蘚皮、紫花地丁清熱解毒;土茯苓、赤苓皮通淋利濕,有助清三焦之火。釜底抽薪,使口舌免遭各臟腑積熱之熏蒸,故能促使糜爛早愈。本方多寒涼,故不宜用於脾胃虛弱者。
F. 急!急!!急!!!女性泌尿系感染反復發作怎麼辦
泌尿系感染的預防:
1.保持外陰清潔。
(1)女嬰在大小便後應及時更換尿布,洗滌會陰和臀部,所用尿布必須干凈清潔。l歲以後的孩子,不論男女,都應穿瞞擋褲,不要就地而坐,以免外陰和尿道感染。
(2)成人應每日清洗外陰1次,勤換內褲,大便後擦拭肛門,應從前向後,避免將肛門污物帶到尿道口。
(3)禁用坐浴 如果坐在浴盆內洗澡,污水容易浸入尿道,引起感染。因女性尿道短而寬,尿道口與陰道、肛門靠近,尤應注意。
2.注意性生活衛生。泌尿系感染的發病原因,性生活衛生習慣不良較為常見,男女一方外陰或陰道、尿道的病菌極容易傳給對方,也容易自身感染。因此性生活前,應清洗外生殖器。如果使用避孕工具,應將避孕工具清洗或消毒。性交前後,都應排尿一次。此外,戒除手淫,尤其是用器物手淫,防止尿道感染和損傷。
3.防止尿液滿留。
(1)有尿意時,及時排尿,不要憋尿,每晚臨睡前,排空膀骯。
(2)懷孕5個月以上的婦女睡覺時以左側、右側卧位為宜,免得子宮壓迫輸尿管,引起尿流不暢。
(3)積極治療引起尿路梗阻的疾病,如泌尿系結石、腫瘤、前列腺增生、包莖、腎下垂、瘢痕狹窄、泌尿系先天性畸形等。
4.清除入侵病菌。
(1)積極治療感染性疾病,如扁桃體炎、皮膚簾腫或外傷感染、膽囊炎、盆腔炎、闌尾炎、前列腺炎、齲齒感染、鼻竇炎等,要足量用葯,徹底干凈,防止病菌通過血行、淋巴道等進入泌尿系,同時殺滅已經侵入泌尿道的病菌。
(2)多喝開水,增加尿量,使尿液不斷地沖洗泌尿道,盡快排出細菌和毒素,保持泌尿道清潔。
5.根治防變。
(1)徹底治療:已經發現泌尿系感染的病人,要在足夠的療程內足量用葯,不可以掉以輕心。間斷治療或過早停葯,就有可能遷延不愈轉為慢性。一般要求,在症狀完全消失,尿液檢查恢復正常後,還要繼續用葯3—5天,停葯後每星期復查1次尿液,連續3次以上末見異常方可認為基本治癒。
(2)尋找慢性病因:慢性病人要查找遷延不愈的原因,看看是否存在尿路梗阻或其他感染性疾病,尤其是尿道口的感染性疾病;是否有導致機體抵抗力降低的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糖尿病、肝病、腫瘤、結核病、其他腎臟病等;是否近段時間內還在服用免疫抑制葯物如強的松、昆明山海棠、青黴胺及抗腫瘤葯物;是否違背醫囑用葯不正規等等。然後有針對性地預防和治療,爭取早日康復。
(3)長期追蹤觀察:慢性泌尿系感染的徹底治癒是長期的事情,應追蹤觀察。如在停葯後6—9周內症狀再現,應視為重新感染或原病復發,要再連續招葯半年左右。停葯後的半年裡仍要每月復查尿液,有復發徵象立即治療,避免病情演化至最後,成為尿毒症等。
6.動靜適宜。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是預防發生泌尿系感染的重要方面。一旦感染,在發熱、尿化驗異常的急性期,應卧床休息。恢復期就要參加適度的體力活動,避免體質虛弱,遷延不愈。活動的方式可因人而異,但不能過疲勞。
7.食葯預防。
(1)用車前草、蒲公關、金銀花、野艾、白茅根等淡煎或浸泡,代茶常飲。
(2)絲瓜子9克,焙乾研末,用黃酒送服,每日1次或分2次服。
(3)綠豆衣或綠豆,煮汁服
(4)銀花60克,加白糖120克同煎,額頻飲服。或金銀藤120克,水煎服。
(5)小薊草15克,馬蘭根15克,水煎服。
G. 怎麼治蕁麻疹
【治療】
由於蕁麻疹的原因各異,治療效果也不一樣,有的容易治癒,有的很難治療。治療具體措施如下:
1.去除病因 對每位患者都應力求找到引起發作的原因,並加以避免.如果是感染引起者,應積極治療感染病灶,葯物引起者應停用過敏葯物;食物過敏引起者,找出過敏食物後,不要再吃這種食物。
2.避免誘發因素 如寒冷性蕁麻疹應注意保暖,乙醯膽鹼性蕁麻疹減少運動、出汗及情緒波動,接觸性蕁麻疹減少接觸的機會等。
3.抗組胺類葯物 是治療各型蕁麻疹最常用的葯物。大多數患者經抗組胺葯物治療後即可獲得滿意的療效,少數患者較為頑固。對頑固難治性蕁麻疹可以增大劑量或聯合用葯。
H1受體拮抗劑具有較強的按組胺和抗其它炎症介質的作用,治療各型蕁麻疹都有較好的效果。常用的H1受體拮抗劑有苯海拉明、賽庚啶、撲爾敏等,阿伐斯汀、西替利嗪、咪唑斯丁、氯雷他定、依巴斯汀(10mg/d)、氮卓斯汀(4mg/d)、地氯雷他定(5mg/d)等;單獨治療無效時,可以選擇2種不同類型的H1受體拮抗劑合用或與H2受體拮抗劑聯合應用,常用的H2受體拮抗劑有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有人報道,H1和H2受體拮抗劑聯合應用有協同作用,能增加H1拮抗劑的作用。H2受體拮抗劑單獨使用時效果不佳。如果採用兩種以上的抗組胺葯都是H1受體拮抗劑,則應選用兩者在結構上不同的葯物,或一種作用強的抗組胺葯物與一種作用較弱的抗組胺葯物聯合使用,或一種有思睡、鎮靜作用的抗組胺葯物與一種沒有思睡作用的抗組胺葯如咪唑司丁、西替利嗪等聯合應用。安他樂具有較強的抗組胺、抗膽鹼和鎮靜作用,止癢效果也很好。用於急、慢性蕁麻疹和寒冷性蕁麻疹均有效。劑量因人而異.且個體差別頗大,成人始量為每次25mg,3~4次/d;並可逐步調整到每次:50~100mg,3~4次/d。若單獨使用無效時,可考慮與其它葯物合並使用。
多塞平是一種三環類抗憂郁劑,主要用於治療憂郁和焦慮性神經官能症,本葯也具有很強的抗H1和H2受體作用。有文獻報道作為H1拮抗劑,多塞平比苯海拉明的作用強700倍以上,比安他樂強50倍。作為H2拮抗劑比西咪替丁強6倍,劑量為每次25mg,3次/d。對慢性蕁麻疹效果尤佳,且副作用較小。對傳統使用的抗組胺葯物無效的蕁麻疹患者,多塞平是較好的選用葯物。
4.選用具有抑制肥大細胞脫顆粒作用從而減少組胺釋放的葯物。
(1)硫酸間羥異丁腎上腺素(Terbutalin sulfas):為β2-腎上腺受體促進劑,在體內能增加cAMP的濃度,從而抑制肥大細胞脫顆粒。劑量為每次2.5~5mg,3次/d,亦可皮下注射:成人每次0.25~0.5mg。
(2)酮替酚(Ketotifen);每次最大劑量為 1mg,3次/d。通過增加體內cAMP的濃度,抑制肥大細胞脫顆粒,阻止炎症介質(如組胺、慢反應物質等)的釋放。其抑製作用較色甘酸鈉強而快,並可口服。
(3)色甘酸鈉(Cromoglycate):能阻斷抗原-抗體的結合,抑制炎症介質的釋放。成人每次20mg,3次/d吸入。若與糖皮質激素聯合使用,可減少後者的用量,並增強療效。
(3)曲尼司特(Tranilast) 100 mg,3次/d。通過穩定肥大細胞膜而減少組胺的釋放。
5.糖皮質激素 具有較強的抗炎、抗過敏使用。能穩定肥大細胞膜和溶酶體膜,抑制炎症介質和溶酶體酶的釋放;能收縮血管,減少滲出。對蕁麻疹的療效很好,特別適用於急性尋麻疹、血清病型蕁麻疹、壓力性蕁麻疹。某些嚴重類型伴有明顯全身症狀的蕁麻疹,如高熱、皮疹廣泛、腹絞痛、低血容量和低血壓、心臟損害、中樞神經症狀、喉部及呼吸道阻塞症狀等,更應使用糖皮質激素。由於糖皮質激素有一定的副作用,停葯後易反跳,因此,輕型患者用一般抗組胺葯物能控制者,不一定都使用此類葯物。常用葯物和劑量如下:①潑尼松40~80mg/d,分3~4次口服;②曲安西龍:每日12~16mg,口服。③地塞米松6~9mg/d,分3~4次口服;④得寶松1ml,肌肉注射,每月1次,病情控制後改為口服制劑。緊急情況下,採用氫化考的松200~400mg、地塞米松5~20mg或甲基強的松龍40~120mg靜脈滴注。
6.免疫抑制劑 當慢性蕁麻疹患者具有自身免疫基礎,病情反復,上述治療不能取得滿意療效時,可應用免疫抑制劑,環孢素具有較好的療效,硫唑嘌呤、環磷醯胺、甲氨喋呤及免疫球蛋白等均可試用,雷公藤也具有一定療效。
7.非特異性抗過敏療法及其它療法 10%葡萄糖酸鈣注射液10ml,1次/d,靜注;普魯卡因靜脈滴注,每次用量0.25~0.5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10%硫代硫酸鈉10ml,1次/d,靜注,自血療法或組織療法;組胺球蛋白肌肉注射或穴位注射:抗血纖溶芳酸0.25~0.5g/次,3次/d,口服;0.25~0.5g/次,用5%葡萄糖液稀釋後,靜脈滴注;6-氨基己酸,每次2g,每日 3次,口服;4~6g/次加5%葡萄糖液中靜脈滴注;利血平0.25mg/d,3次/d,口服,氨茶鹼0.1~0.2g,3次/d,口服;轉移因子 1u臂內側皮下注射,每周2次,共6~10次,對慢性蕁麻疹有一定療效。卡介菌多糖核酸1mg,肌注,隔日1次。
上述葯物單獨使用效果一般不理想,通常與抗組胺類葯物聯合使用,以增強效果,減少復發機會。
8.某些特殊情況的處理 如蕁麻疹因感染引起者,應根據感染的情況,選用適當的抗感染葯物進行治療。
(1)對寒冷性蕁麻疹 抗組胺葯物中以賽庚啶、多塞平、酮替芬、羥嗪、咪唑司丁療效較好;可聯合應用維生素E 100~200mg,3次/d、桂利嗪25mg,3次/d及H2受體拮抗劑。阿扎他啶(Azatadine),1mg,3次/d通過抗組胺、抗膽鹼、抗5-羥色胺作用,對寒冷性蕁麻疹效果較好。還需①保護自己,避免驟冷影響;②抗組胺葯物中,選用賽庚啶、多塞平、酮替芬;③通過逐漸適應低溫環境和冷水進行脫過敏。
(2)對日光性蕁麻疹,除採用抗組胺葯物羥嗪、撲爾敏外,還可:①服用氯喹125~250mg/d、羥氯喹100~200mg/d,沙利度胺25~50mg/d,②試服高氯環嗪(Homochlorcy-clinzine)30mg/d,③反復照射日光或人工光,從小劑量開始,逐漸增加照射劑量,通過此法進行脫過敏;④塗用遮光劑;⑤避免服光敏葯物與食物。
(3)對膽鹼能性蕁麻疹,①首選具有抗膽鹼能作用的H1受體拮抗劑如玻麗瑪朗5mg,2次/d或10mg,睡前服用;也可應用山莨菪鹼10mg,2~3次/d;②還原型谷光甘肽(reced glutathione)具有一定療效,其機制可能是通過激活膽鹼酯酶水解乙醯膽鹼,③要適當限制強烈的運動,④通過逐漸增加水溫和運動量,有可能增加耐受而達到脫敏目的,⑤有人報道使用特非拉丁和甲磺酸波爾啶(抗膽鹼葯物)聯合應用效果很好。
9.中醫分型及治療 中醫對蕁麻疹的分型和治則看法頗不一致,但大約可歸納下列幾型。
(1)風熱型:相當於急性蕁麻疹。皮疹色澤紅赤,受風加劇。皮膚灼熱、劇癢感,並覺手心發熱,心煩口渴。舌紅,苔薄黃,脈浮數。治宜疏風清熱。方用疏風清熱飲、消風散加減:荊芥、防風、牛蒡子、苦參、蟬衣、石膏、知母、木通、銀花、連翹等。
(2)風寒型:相當於寒冷性蕁麻疹。皮疹淡紅或淡白,遇冷、遇水和吹風後症狀加重,得暖後減輕。自覺畏寒、惡風,冬重夏輕,口不渴,苔薄白,脈浮緩。治宜疏風散寒。方用麻黃湯或桂枝湯加減:麻黃、桂枝、白芍、羌活、赤芍、獨活、防風、荊芥、浮萍、炙草、生薑、白蘚皮等。
(3)脾胃濕熱型:相當於胃腸型蕁麻疹。皮疹多少不定,胃腸道症狀明顯,納差,脘腹疼痛,拒按或坐立不安,倦怠無力,大便秘結或溏薄。苔黃膩,脈滑數有力。治宜泄熱、利濕。方用除濕胃苓湯合茵陳湯加減:茯苓、蒼術、白術、厚朴、山梔、茵陳、防風、荊芥、香附、烏葯、枳殼、澤瀉、大黃、砂仁等。
(4)陰虛火旺型:多見於慢性蕁麻疹。皮疹多在午後或夜間發作,皮疹時隱時現,來去無常,經久不愈。神倦乏力,面色萎黃,頭暈目眩,口乾頰紅,手足心熱,舌紅苔光,脈數無力。治宜養血、滋陰、降火。葯用四物湯合青蒿鱉甲湯加減:當歸、生地、首烏、玄參、地骨皮、白芍、青蒿、龜板、鱉甲、勾藤、五加皮、白蘚皮、桑白皮等。
(5)沖任不調型:多見於女性,因月經紊亂而引起蕁麻疹。發疹有周期性,與月經有關,常有月經不調,經期超前或推後。經來腹痛,經色紫紅或有瘀塊。經來疹多,症狀加重;經清疹退,症狀消失。苔薄,舌有紫氣,脈弦數。治宜調理沖任。方用桃紅四物湯加減:桃仁、紅花、丹參、當歸、赤芍、川芎、香附、木香、菟絲子、仙靈脾、巴戟天、防風、荊芥、甘草等。
(6)熱毒燔營型:多為感染或葯物引起的急性蕁麻疹或血清病型蕁麻疹。發病突然,皮疹廣泛,全身大塊狀,色絳紅,灼熱感,奇癢。伴有發熱、惡心、心煩不安,口渴喜飲,面紅目赤,小便短赤,大便秘結。舌紅苔黃,脈洪數。治宜清熱、涼血、解毒。方用清溫溫敗毒飲加減;黃連、黃芩、生石膏、知母、銀花、玄參、人中黃、蘆根、土茯苓、滑石、生草等。
9.單方驗方
(1)荊芥12g、防風9g、蟬脫9g、烏梅9g、五味子9g、丹參9g,每日1劑,煎水沖服。
(2)紫草、刺藜蒺、苦參、土茯苓各15g,風熱患者加銀花、連翹、梔子、丹皮、薄荷、蟬脫等。風熱夾濕者加白蘚皮、地膚子、茯苓皮。久病血虛者加四物湯或當歸、黃芪等,每日1劑,煎水口服。
(3)蒼耳子15g、刺蝟皮9g、桑葉9g、白蘚皮9g、丹皮9g、地膚子15g、甘草6g煎服,每日1劑。
(4)茯苓皮20g、陳皮、大腹皮15g、桑白皮9g、生薑6g煎水口服。並按風熱、風寒、胃腸濕熱3型加減。
(5)麻黃9g、蟬衣9g、川連4g、生甘草 3g、當歸9g、生熟地各12g,赤芍9g、川芎 10g、尤對慢性蕁麻疹有較好療效。
10.針灸療法
(1)體針:主穴取曲池、血海、大椎、合谷、足三里,配穴可根據部位、經絡,辨證進行取穴。
(2)耳針:取脾、肺、皮質下、腎上腺、內分泌等區穴。
(3)水針:取足三里、曲池、三陰交、肺俞等穴位,葯物可選用普魯卡因、糖皮質激素、抗組胺葯、復方丹參注射液等。每穴0.5~lml,每周2~3次。
11.外用葯物 下列葯物有收斂止癢作用:①復方蘆甘石洗劑外塗皮疹處,②柳酚酊外塗皮疹處,⑧三黃洗劑外塗皮疹處,④地膚子、白芷、防風、川椒、透骨草各15g煎水後外洗。
H. 昆明山海棠片(火把花根片)深圳哪裡有賣
這是處方葯,一般大葯房沒有,有些小葯房可預定
I. 怎樣吃黨參更好
(1)醫師處方用量9~30g。
(2)黨參30~60g。每曰1劑,水煎服,早、晚各1次。用於功能性子A出血(月經期間連服5天)。
(3)黨參15g、黃精12g、肉桂10g、大棗10枚、甘草6g。每曰1劑,水煎服,15天為1個療程,共1~2個療程。用於低血壓。
(4)黨參10g、五靈脂10g、生薑10g、蒼術10g。水煎後濃縮為200mL,每次10~20mL,1曰3次,連服1~2個月。用於氣虛血A證(雖然有黨參畏五靈脂之說,但本方未見不良反應)。
(5)黨參15g、紫蘇葉12g。水稍煎,代茶飲。用於氣虛之人治療或預防感冒。
(6)黨參25g、麥冬10g、北五味子6g、大棗50g、冰糖適量。共用水煎,取汁約800mL,加入冰糖適量,溶化攪勻後即可多次飲用。用於氣陰不足,精神不振,氣短懶言,疲勞乏力,久咳少痰及身體虛弱。
(7)黨參18g、姜半夏6g、甘草9g。水煎服。用於胃虛嘔吐。
(8)黨參15g、炒吳茱萸5g、大棗5枚、生薑5片。水煎服。用於胃痙攣而致的頭痛。
(9)黨參15g、滑石12g、甘草7g。水煎服。用於胃及十二指腸潰瘍。
(10)黨參30g、生赭石30g、清半夏30g、茯苓皮30g、全瓜蔞15g、生甘草3g。水煎服。用於反胃,呃逆。
(11)黨參15g、蒼術9g、雞血藤30g、何首烏30g、大棗10枚。每曰1劑,水煎分3次服。用於再生障礙性貧血。
(12)炙黨參15g、炙黃芪15g、艾葉15g、百草霜(包煎)30g、生薑3片。水煎服。用於崩漏。
(13)黨參9g、馬尾松30g。每曰1劑,水煎分3次服。用於神經衰弱。
(14)黨參20g、當歸20g、掉毛草10g、白酒500g。共泡葯酒,7天後服葯酒,每次5~10mL,1曰2次。用於類風濕(掉毛草即昆明山海棠)。
(15)黨參10g、浮小麥10g、麻黃根10g、牡蠣10g、柴胡7g、升麻7g、炙甘草7g、生薑3片。水煎服。用於白A,AA。
(16)黨參20g、黃芪20g、龍眼肉20g、白術15g、茯苓15g、當歸15g、酸棗仁15g、遠志15g、木香15g、甘草6g。水煎,取汁,1曰分3次服。用於氣血不足所致月經過多,或月經後期。
(17)黨參10g、黃芪10g。每曰1~2劑,水煎服。用於氣虛月經後期。
(18)黨參10g、當歸10g、黃芪10g、白芍10g、熟地10g、川芎10g。水煎服。用於痛經。
(19)黨參15g、神曲15g、伏龍肝60g。水煎,放涼後頻飲。用於妊娠嘔吐。
(20)黨參40g、黃芪40g、川芎9g、白芷12g。每曰1劑水煎服。用於缺乳。
(21)黨參15g、麻黃根9g、炒浮小麥9g。每曰1劑水煎服。用於產後AA。
(22)黨參15g、黃芪30g、當歸10g、升麻10g、益母草10g、枳殼5g。每曰1劑,水煎分3次服。用於子A脫垂。
(23)黨參50g、當歸50g、烏雞1隻。烏雞宰殺去毛及內臟,將黨參和當歸用布包好,放入雞腹內,煮熟後用食鹽調味,分數次服。用於子A虛寒,長久不孕。
(24)黨參30g、白術30g、羌活12g、木香6g、羊肝(切碎)1副。先將前4味葯共研為細末,再同羊肝共拌勻,置鍋內蒸熟後取出焙乾,研細末,每次6g,1曰2次,開水送服。用於小兒疳積。
(25)黨參15g、升麻3g。水煎服,5劑為一療程,並針刺內庭穴。用於小兒疝氣。
(26)黨參7g、荊芥6g、當歸15g、連翹15g。水煎服。用於風疹。
(27)黨參20g、黃芪30g、芡實30g、豬腎1個。剖開豬腎洗去尿味,與葯共燉至熟,食鹽調味,飲湯食肉。用於腎炎,蛋白尿。
(28)黨參30~60g,或加黃芪、當歸、大棗等,燉豬肉服用,食鹽調味,食肉喝湯。用於體虛,氣血不足。
(29)黨參30g、大米100g。黨參先用水煎取汁,用葯汁煮大米為粥,1~2次食完。用於病後體弱,食少,乏力。
(30)黨參30g、茯苓40g、白術40g、炙甘草30g、大棗30g、生薑20g、黃酒1000g。前6味葯搗碎,紗布袋裝好,用黃酒浸泡,密封,每曰攪拌1次,3曰後去渣取酒飲用,每曰早、晚空腹各服50~100mL。用於脾胃氣虛,氣短乏力,食少而面黃等。
(31)黨參5g、紫菀5g、杏仁5g、五味子5g。將五味子和杏仁砸碎,黨參和紫菀切成小碎塊,一起置入茶杯內,倒入剛沸的開水,蓋嚴杯蓋,浸泡20分鍾左右即可代茶飲,可反復加入沸水浸泡數次,直至無味,每曰上、下午各泡服1劑。用於慢性支氣管炎,症見久咳不止,喘促氣短,懶言神疲,痰少清稀等。
(32)黨參5g、乾薑3g、半夏3g。切成小碎塊,一起置入茶杯內,倒入剛沸的開水,蓋嚴杯蓋,浸泡20分鍾左右即可代茶飲,可反復加入沸水浸泡數次,直至無味,每曰上、下午各泡服1劑。用於妊娠嘔吐,症見嘔吐不止,吐出之物清稀無臭,胃脘喜溫喜按,肢冷畏寒,不思飲食等。
(33)黨參5g、白術5g、茯苓5g、甘草2g。切成小碎塊,一起置入茶杯內,倒入剛沸的開水,蓋嚴杯蓋,浸泡20分鍾左右即可代茶飲,可反復加入沸水浸泡數次,直至無味,每曰上、下午各泡服1劑。用於脾胃氣虛之倦怠乏力,面黃體瘦,不思飲食等。
(34)黨參5g、當歸5g。切成小碎塊,一起置入茶杯內,倒入剛沸的開水,蓋嚴杯蓋,浸泡20分鍾左右即可代茶飲,可反復加入沸水浸泡數次,直至無味,每曰上、下午各泡服1劑。用於貧血或低血壓,症見氣短懶言,神疲倦怠,頭暈眼花,面色無華,容易感冒等。
(35)黨參5g、黃芪5g、綠茶1g。黨參和黃芪切成小碎塊,與綠茶一起置入茶杯內,倒入剛沸的開水,蓋嚴杯蓋,浸泡20分鍾左右即可代茶飲,可反復加入沸水浸泡數次,直至無味,每曰上、下午各泡服1劑。用於中氣不足,症見氣短乏力,神疲倦怠,食少納呆,面色無華,頭暈目眩等。
(36)黨參5g、黃芪5g、當歸5g、炮姜3g。切成小碎塊,一起置入茶杯內,倒入剛沸的開水,蓋嚴杯蓋,浸泡20分鍾左右即可代茶飲,可反復加入沸水浸泡數次,直至無味,每曰上、下午各泡服1劑。用於婦女崩漏,症見月經量多,長期不凈,少腹隱痛,血色清淡如水,氣短神疲等。
(37)黨參5g、白術5g、茯苓5g、陳皮5g。切成小碎塊,一起置入茶杯內,倒入剛沸的開水,蓋嚴杯蓋,浸泡20分鍾左右即可代茶飲,可反復加入沸水浸泡數次,直至無味,每曰上、下午各泡服1劑。用於胃腸功能紊亂,症見大便稀溏,氣短乏力,面色萎黃,不思飲食等。
(38)黨參5g、大棗3枚、甘草3g。先將大棗切碎去核,其他葯切成小碎塊,一起置入茶杯內,倒入剛沸的開水,蓋嚴杯蓋,浸泡20分鍾左右即可代茶飲,可反復加入沸水浸泡數次,直至無味,最後將葯渣嚼爛,用葯茶送服。每曰上、下午各泡服1劑。用於脾氣虛弱的各種虛勞證。如貧血,慢性肝炎,消化不良,低血壓,小兒疳積等。
(39)黨參15g、黃芪15g、陳皮10g、鴨子1隻、豬夾心肉100g。黨參、黃芪洗潤後切成片,陳皮切成絲,鴨子宰殺後去毛、內臟及腳待用;將鴨皮上用醬油抹勻,下入八成熱油鍋中炸至皮呈金黃色撈出,用溫水洗去油膩;夾心肉切成塊,下沸水焯一下撈出,再洗凈血污放在鍋內,加入鴨子、黨參、黃芪、陳皮及紹酒10g、姜生6g、蔥白段15g、鹽和味精、醬油適量,加上湯,用中火燒沸,改用文火燜至鴨爛熟取出,潷出原湯,用紗布濾凈待用;再將鴨子拆去大骨斬成約1.5cm寬的條塊,放入大湯碗內擺好,注入原湯即可食用。用於脾胃虛弱之食少、乏力,氣衰血虛之眩暈、面色無華及氣虛水腫、發熱等症,確有較好的療效。還可作為貧血、營養不良及慢性腎炎患者之膳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