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荷花
1. 怎麼形容杭州這座城市
1、杭州市簡稱杭,是浙江省省會,浙江省政治、經濟、文化、金融和交通中心。杭州秦時設縣,是五代時期吳越國西府和南宋行在,為中國八大古都之一。市內有西湖、西溪濕地等眾多名勝古跡,也有浙江大學、中國美術學院等高等學府。宋以後有「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美譽。是全國重點風景旅遊城市和首批歷史文化名城。杭州是中國東南重要交通樞紐,副省級城市之一,是中國最大的經濟圈——長三角的副中心城市,也是世界休閑博覽會和中國國際動漫節的永久舉辦地。
2、斷橋的雪,西湖的雨,讓我走進了你的美麗,白堤的浪,錢塘的潮,讓我感受了你的神奇,美麗的杭州,走進你,我就是花港一條紅鯉,神奇的杭州,感受你,我就是柳浪一隻鶯啼,啊!魅力杭州,你把我的心留在這里,一花一木那是我的呼吸,啊!魅力杭州,你把我的夢留在這里,一山一水那是我的記憶。
3、一個城市有了悠久的歷史就必然的產生先進的文化.一個地方美麗必然招致天下文人墨客爭相居寄.杭州就是一個這樣非常典型的古老城市,既是到了現代從文之人也是層出不窮,順著幾千年文化的傳承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人走到今天.看到這座蓄滿中華文化典籍風情萬種的城市,我又能拿出什麼來贊美你!
4、杭州市下轄的5縣(市),同樣山水秀美,民風淳樸,史跡悠遠。轄區西南的新安江,支流眾多,水流湍急,峽谷、河灘幽寧俊秀,晨霧、晚霞輕盈絢麗。千島湖,由新安江水電站建造後形成,1078個大小島嶼,宛若天女散花灑落湖中,倩影秀姿,楚楚動人。富春江,水流平穩,夾岸連山嫵媚,江上沙洲蔥蘢;兩江風景如畫,千島滿湖詩情,素有「新安之水來天上」和「天下佳山水,自古推富春」的贊譽。此外,錢塘江的浩盪大潮,天目山的蒼茫林海,良渚文化遺存的璀璨奇譎,京杭大運河的古韻悠揚……無不令人心馳神往,流連忘返。
5、杭州的歷史悠久,古文化遺產極為豐富.早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先民就創造了璀璨的良渚文化。在唐宋時期, 杭州經濟的發展帶來文化的繁榮,特別是詩詞藝術得到蓬勃發展。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和宋代詩詞大家蘇軾曾先後任職杭州,寫下大量吟詠西湖山水的名篇佳作,膾炙人口,留傳至今.
6、作為吳越西府、南宋行在和明、清的浙江省會,杭州的歷史文化積淀深厚凝重,經久彌新。代表著中華傳統文明碩果的陶瓷文化、印刷文化、絲綢文化、茶文化、飲食文化、中醫葯文化、宗教文化、書畫篆刻藝術和它們的創造者及其業績在杭州的一大批博物館、紀念館和鄉野水濱、名山大剎、老街古鎮、文獻典籍里,都能一一尋訪和欣賞。
7、白居易在杭州任職時寫的:杭州春望.這首詩把杭州春日最有特徵的景物,熔鑄在一篇之中,就象用五色彩筆,畫出一幅,杭州春望圖:望海樓明照曙霞, 護江堤白踏晴沙。濤聲夜入伍員廟,柳色春藏蘇小家。紅袖織綾誇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誰開湖寺西南路,草綠裙腰一道斜。
8、我來杭州多次總會巧遇蒙蒙細雨接連幾天不斷,對於這樣的天氣我沒有感到老天給予的是不便,反而覺得非常的愜意.每每外出購物或漫步於西湖邊,從不乘車也不帶雨具任讓菲菲的細雨打邊全身.游杭州西湖時,可以分不同的時段去欣賞它,每個時段都有每個時段獨特的景緻。早上西湖是老人的樂園,悠然地做晨練,白天來自海內外成批的遊人欣賞西湖美景,晚上則是情侶們的天下,蘇堤,白堤到處都是情侶。西湖的美不僅在湖,也在於山。環繞西湖,西南有龍井山、理安山、南高峰、煙霞嶺,大慈山、臨石山、南屏山、鳳凰山、吳山等,總稱南山。北面有靈隱山、北高峰、仙姑山、棲霞嶺、寶石山等,總稱北山。它們像眾心拱月一樣,捧出西湖這顆明珠。山的高度都不超過400米,但峰奇石秀,林泉幽美。南北高峰遙相對峙,高插雲霄。
9、西湖,是一首詩,一幅天然圖畫,一個美麗動人的故事,不論是多年居住在這里的人還是匆匆而過的旅人,無不為這天下無雙的美景所傾倒。陽春三月,鶯飛草長。蘇白兩堤,桃柳夾岸。兩邊是水波瀲灧,遊船點點,遠處是山色空濛,青黛含翠。此時走在堤上,你會被眼前的景色所驚嘆,甚至心醉神馳,懷疑自己是否進入了世外仙境。真想待在杭州不回家了~~好美啊~~
10、西湖,是一首充滿自然韻味的詩,一幅天然俊美的山水圖畫,一個永遠也講不完美麗動人的故事,自古以來不論是多年居住在這里的人還是匆匆而過的旅人,無不為這天下無雙的美景所傾倒。陽春三月,鶯飛草長。蘇白兩堤,桃柳夾岸。兩邊是水波瀲灧,遊船點點,遠處是山色空濛,青黛含翠。此時走在堤上,你會被眼前的景色所驚嘆,甚至心醉神馳,懷疑自己是否進入了世外仙境。
11、西湖的荷塘一目望去很遠也很深,荷塘里的紅鯉魚在跳著,象是在催那戀人愛的腳步。月光下眺望西湖蘇堤上的那六座橋,先從映波橋上過再到鎖讕橋,然後來到望山橋、壓堤橋和東蒲橋最後來到跨虹橋。每一座橋都是一道風景,每一座橋都是一個感動在月下各有千秋而又相得一章。面對不同風格不同形狀的六座拱橋時,你便會覺得西湖的水是多麼的幸運,那水幸運有著許多玉一樣的橋可以相依,任湖水圍繞在身旁。然而那湖心亭和三潭印月就更是滯美在水中央了,夜西湖的美還有象珍珠一樣小小的銀色霓燈在閃爍,在整個西湖的長廊里,柳堤上會讓你如同走進了用珍珠裝點的仙境一樣。在珍珠的跳躍之外,就是夜西湖裡的評彈和現代的流行音樂在相映成趣。在夜西湖的龍舟上歌者那細膩的滑腔很美,在月光里龍舟慢慢地劃著,舟上輕輕地吟唱著,人在水中游,歌在水中流。夜西湖的美讓我留戀忘返使我感嘆著,中國五千年來文化底蘊的厚重和高度的文明。
12、而西湖的美景不僅春天獨有,夏日裡接天蓮碧的荷花,秋夜中浸透月光的三潭,冬雪後疏影橫斜的紅梅,更有那煙柳籠紗中的鶯啼,細雨迷濛中的樓台------無論你在何時來,都會領略到不同尋常的風采。
13、杭州西湖是集湖美的極至,是中國五千年文化的結晶,它是中華民族文化的一面鏡子。西湖的美是意美、境美、情美,是高於小橋流水的盪氣回腸大氣的美。西湖的美,美在清高、美在淡雅、美在寧靜。靜美是西湖美的代表,你若是在白天賞西湖,它就是上蒼一面照在人間的仙鏡。但是你如果去賞那夜西湖,你就會覺得你是把這仙鏡又拿回上蒼。夜西湖的美是人美、情美、是熱戀的美。在那西湖四周長長的靠凳上,一對對戀人很熱烈但又不失風度的相依和牽手低語是美。在長長的凳子四周盛開的蘭花,散發著淡淡的馨香也是美。那些戀人的軟語和星光下的相擁,在西湖的荷塘月色里是天成一幅美的寫意畫。
14、南屏晚鍾因南屏山下凈慈寺的鍾聲而得名,每當梵鍾敲響,鍾聲回盪,隨風遠播,餘音繚繞經久不息;尤其在暮色蒼茫時,那陣陣晚鍾,特別動人心魄,是舊西湖十景中最早成名的景點。近年來每當除夕之夜,杭州市各界人士和外賓僑胞以及遊客,聚集在凈慈寺鍾樓內外,舉行新年除舊迎新撞鍾活動,給古老的南屏晚鍾注入了新的涵義和魅力。
15、飛來的峰,孤山的寺,讓我閱讀了你的詩句,虎跑的泉,南屏的鍾,讓我聆聽了你的旋律,古老的杭州,閱讀你,我就是詩中一個詞語,神奇的杭州,聆聽你,我就是歌中一段插曲。
2. 良渚鎮行宮塘村古代是怎麼樣
1樓行宮塘大橋,又名永豐橋,位於杭州農副產品物流園區——良渚鎮行宮塘村。該橋貫通行宮塘南北老街,是一座歷史古橋。該橋為單孔石拱橋,橋長13米,寬3.2米,矢高4.5米,橋身全部用青石砌成,兩面立有欄桿,中間有四根石柱,石柱上有荷花狀的石雕,兩頭共有13級台階。這座石橋是目前農副產品物流園區唯一剩下的一座古橋了,但該橋周圍全部成為拆遷區域,行宮塘老街目前已有部分拆除,因此該橋命運十分令人擔憂。本人曾在行宮塘工作過9年,我了解行宮塘是一個古老的水鄉集市,其民宅、大橋和古建築都頗有特色,相傳有位皇帝路過此地停留住宿,從此「行宮」二字沿用至今。1927年10月中共杭州市西鎮區委和行宮塘黨支部成立。因此行宮塘是一個具有相當歷史價值的地方,行宮塘橋更是一座古建築,是餘杭區眾多古橋之一,是活的文化瑰寶,記載著許多珍貴的歷史資料。因此,強烈要求有關部門能將行宮塘大橋有效地保護起來。最好是原地保護。哪怕沒有河道也行,這樣保護成本較低。如果與現行建設規劃實在有較大矛盾,希望能在行宮塘村境內移地有效保護。切實根據行宮塘大橋這唯一古老歷史古跡保留下來,是譜寫餘杭歷史需要,是把握物流園區歷史文脈需要,也是當地廣大老百姓迫切要求,望能得到有效落實。據說有寶藏在大橋底下
3. 良渚到浙大紫荊港校區怎麼做公交車
方案1:[換乘1次]K65路上行 → K97路全程約11.86公里起點:良渚從良渚出發,乘坐K65路(仁和公交站-衢州街東),在勾庄換乘K97路(農副產品物流中心-浙大紫金港校區),抵達浙大紫金港校區.終點:浙大紫金港校區方案2:[換乘1次]313/K313路 → ...全程約11.86公里起點:良渚從良渚出發,乘坐313/K313路(和睦新村-瓶窯),在勾庄換乘K97路(農副產品物流中心-浙大紫金港校區),抵達浙大紫金港校區.終點:浙大紫金港校區方案3:[換乘1次]K348路 → K97路全程約11.85公里起點:良渚從良渚出發,乘坐K348路(瓶窯公交南站-武林門北),在省交通學院換乘K97路(農副產品物流中心-浙大紫金港校區),抵達浙大紫金港校區.終點:浙大紫金港校區方案4:[換乘1次]313/K313路 → ...全程約11.28公里起點:良渚從良渚出發,乘坐313/K313路(和睦新村-瓶窯),在杭州市汽車北站換乘K637路(杭州市汽車北站-三墩),抵達浙大紫金港校區.終點:浙大紫金港校區方案5:[換乘1次]K348路 → K637路全程約11.3公里起點:良渚從良渚出發,乘坐K348路(瓶窯公交南站-武林門北),到汽車北站下車,在杭州市汽車北站換乘K637路(杭州市汽車北站-三墩),抵達浙大紫金港校區.終點:浙大紫金港校區方案6:[換乘1次]313/K313路 → ...全程約14.31公里起點:良渚從良渚出發,乘坐313/K313路(和睦新村-瓶窯),在和睦新村換乘K93路(艮山流水苑-浙大紫金港校區),抵達浙大紫金港校區.終點:浙大紫金港校區方案7:[換乘1次]K348路 → K93路上行全程約16.54公里起點:良渚從良渚出發,乘坐K348路(瓶窯公交南站-武林門北),在北大橋換乘K93路(艮山流水苑-浙大紫金港校區),抵達浙大紫金港校區.終點:浙大紫金港校區 方案1:[換乘2次]K342路上行 → K...全程約26.64公里起點:塘棲從塘棲出發,乘坐K342路(塘棲-大關北),在康橋換乘K831路(杭州市汽車北站-杭鋼生活區),在杭州市汽車北站換乘K637路(杭州市汽車北站-三墩),抵達浙大紫金港校區.終點:浙大紫金港校區方案2:[換乘2次]K342路上行 → 6...全程約27.82公里起點:塘棲從塘棲出發,乘坐K342路(塘棲-大關北),在平安橋換乘61/K61路(義橋村-登雲路口),到登雲路口下車,在和睦新村換乘K93路(艮山流水苑-浙大紫金港校區),抵達浙大紫金港校區.終點:浙大紫金港校區方案3:[換乘2次]K342路上行 → K...全程約27.84公里起點:塘棲從塘棲出發,乘坐K342路(塘棲-大關北),在定海新村換乘K403路(焦家村公交中心站-董家路公交站),到文星橋下車,在祥符南路西口換乘B2路(金渡北路公交站-市民中心),抵達機動車輛管理所.終點:浙大紫金港校區方案4:[換乘2次]K342路上行 → K...全程約31.52公里起點:塘棲從塘棲出發,乘坐K342路(塘棲-大關北),在拱宸橋東換乘K69路區間(四季青交易中心-汽車北站),到汽車北站下車,在杭州市汽車北站換乘K637路(杭州市汽車北站-三墩),抵達浙大紫金港校區.終點:浙大紫金港校區方案5:[換乘2次]K342路上行 → K...全程約30.62公里起點:塘棲從塘棲出發,乘坐K342路(塘棲-大關北),在大關北換乘K604路(大關北-杭印路北),在上塘路口換乘K93路(艮山流水苑-浙大紫金港校區),抵達浙大紫金港校區.終點:浙大紫金港校區方案6:[換乘2次]K342路上行 → K...全程約30.05公里起點:塘棲從塘棲出發,乘坐K342路(塘棲-大關北),在紹興路北口換乘K77路(紹興路北口-荷花苑),在大關橋西換乘K93路(艮山流水苑-浙大紫金港校區),抵達浙大紫金港校區.終點:浙大紫金港校區方案7:[換乘2次]K342路上行 → K...全程約30.06公里起點:塘棲從塘棲出發,乘坐K342路(塘棲-大關北),到二坊機總廠下車,在二紡機總廠換乘K80路(大關北-富春路候潮路口),到大關西六苑下車,在上塘路口換乘K93路(艮山流水苑-浙大紫金港校區),抵達浙大紫金港校區.終點:浙大紫金港校區方案8:[換乘2次]K342路上行 → 8...全程約30.91公里起點:塘棲從塘棲出發,乘坐K342路(塘棲-大關北),到大關北下車,在上塘路紹興路口換乘820/K820路(荷花苑-紹興路北口),在大關橋西換乘K93路(艮山流水苑-浙大紫金港校區),抵達浙大紫金港校區.終點:浙大紫金港校區方案9:[換乘2次]K342路上行 → K...全程約32.67公里起點:塘棲從塘棲出發,乘坐K342路(塘棲-大關北),在紹興路北口換乘K77路(紹興路北口-荷花苑),在團校換乘10/K10路(平海路-浙大紫金港校區),抵達浙大紫金港校區.終點:浙大紫金港校區方案10:[換乘2次]K342路上行 → Y...全程約34.06公里起點:塘棲從塘棲出發,乘坐K342路(塘棲-大關北),到二坊機總廠下車,在二紡機總廠換乘Y8路(蔡馬-吳山公交站),到石灰橋下車,在文二路口換乘10/K10路(平海路-浙大紫金港校區),抵達浙大紫金港校區.終點:浙大紫金港校區
4. 杭州十大特產美食
【南宋定勝糕】
採用鮮桂花和白砂糖加工而成,每年八月左右,桂花都會飄出香味,此時可以用鮮桂花製作香甜的桂花糖和栗子羹等。色澤香甜,有潤肺、中和肺臟、舒緩肝氣等功效。
5. 杭州有哪些歷史名地
西湖位於浙江省杭州城西,三面環山,東面瀕臨市區,南北長3.3公里,東西寬2.8公里,水面面積約5.66平方公理,包括湖中島嶼為6.3平方公理,湖岸周長15公理。水的平均深度在1.5米左右,最深處有2.8米,最淺處不到1米。蘇堤和白堤將湖面分成里湖、外湖、岳湖、西里湖和小南湖五個部分。西湖處處有勝景,歷史上除有「錢塘十景」、「西湖十八景」之外,最著名的是南宋定名的"西湖十景"和1985 年評出的「新西湖十景」。在以西湖為中心的60平方公理的園林風景區內,分布著主要風景名勝40多處,重點文物古跡30多處。概括起來西湖風景主要以一湖、二峰、三泉、四寺、五山、六園、七洞、八墓、九溪、十景為勝。1982年西湖被確定為國家風景名勝區,1985年被評為「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
西湖處於平原、丘陵、湖泊與江海相銜接的地帶,三面環山,中有綠水,湖山映襯,相得益彰。那一泓脈脈含情,明凈如鏡的麗水,就涵藏在這連綿起伏,曲折多姿,或遠或近,若隱若現的層巒迭嶂之中。湖面如鏡,綠湖的蘇堤、白堤猶如兩條綠色緞帶,湖心亭、阮公墩等景緻點綴與湖心,猶如鑲嵌的兩塊寶石。前人有詩說:「岸上湖中各自奇,山觴水酌兩相宜,只言游舫渾如畫,身在畫中原不知」。沿湖四周繁花似錦,形如一個色彩繽紛的巨大花環。在綠蔭絲中,隱現著數不清的樓台軒榭。
西湖以其美麗的自然風光,獲得歷代詩人墨客的青睞,競相以詩贊頌,所以西湖一帶存有眾多的名勝古跡和歷史文物,為西湖更增添了詩情畫意。遠近聞名的「西湖十景」即出現於南宋,是畫家馬遠等人繪畫西湖山水時予以命名的。「十景」為麴院風荷、蘇堤春曉、花港觀魚、三潭印月、平湖秋月、斷橋殘雪、柳浪聞鶯、雷峰夕照、南屏晚鍾和雙峰插雲。
斷橋殘雪
斷橋殘雪為西湖十景之一。斷橋位於白堤東端,南宋時又名寶佑橋,也稱段家橋。橋為1921年重建。橋畔有「雲水光中」水榭和斷橋殘雪碑亭。斷橋殘雪一般指冬日雪後,橋的陽面冰雪消融,但是,陰面仍有殘雪似銀,從高處眺望,橋似斷非斷。佇立橋頭,放眼四望,遠山近水,盡收眼底,是欣賞西湖雪景之佳地。
花港觀魚
花港觀魚位於西湖西南角,東接蘇堤,南北分別毗鄰小南湖和西里湖。據記載,花家山麓有一小溪,流經此處注入西湖。因沿溪多栽花木,常有落英飄落溪中,故名「花港」。南宋內侍盧允升曾在此建宅卜居,蒔花養魚,構築園林,漸成規模。花港觀魚的史稱,源出南宋宮廷畫師馬遠所作西湖山水畫的畫題。清代,康熙南巡至杭州時,曾手書花港觀魚景名,並在賞魚池畔立碑建亭。
雷峰夕照
雷峰塔與白娘子的故事,流傳深廣。故事中的雷峰塔就位於西湖南岸夕照山上。宋吳越王錢弘俶因黃妃得子而建。初名「黃妃塔」。原擬建高十三層寶塔,由財力不濟,擬改七層,峻工時只造了五層。結構為磚石內心,外建木構樓廊,內壁嵌有刻著《華嚴經》的條石,塔下供奉金銅十六羅漢像。建築雄偉壯觀,為藏經之所。因塔址小山名雷峰,後人改稱「雷峰塔」。
蘇堤春曉
北宋元佑五年(1090),蘇軾(東坡)任杭州知州時,疏浚西湖,以湖泥築成長堤,後世稱蘇堤,全長2.8公里,堤上建有六橋,自南而北依次是映波橋、鎖瀾橋、望山橋、壓堤橋、東浦橋和跨虹橋。沿堤栽有楊柳、芙蓉、碧桃、海棠等40多個品種。蘇堤風光旖旎,晴、雨、陰、雪各有情趣, 四時美景也不同, 尤以春天清晨賞景最佳,綠楊拂岸,艷桃灼灼,曉日照堤,春色如畫, 故有「蘇堤春曉」之美名。
南屏晚鍾
凈慈寺,位於西湖南岸南屏山慧日峰下,吳越始建,稱「永明禪院」,飽經滄桑。寺內有宗鏡堂、慧日閣、濟祖殿、運木井等古跡,山門前有放生池。1986年重建,為歇山頂三重檐兩層建築,上層懸大梵鍾,下層為凈慈寺地藏殿。大梵鍾高3米,口徑2.3米,重10餘噸。凈慈寺晚鍾鳴響,回聲在山間、林樾悠揚飄盪,悠揚的鍾聲重新回盪,使人們想到明人聶大年的《南屏晚鍾》詩:「柳昏花暝暮雲在,隱隱初傳一兩聲。禪榻屢驚僧入定,旅窗偏逗客含情。」
平湖秋月
平湖秋月位於白堤西端,背倚孤山,面臨外湖。唐代建有望湖亭,明代又增龍王祠,清康熙年間定名平湖秋月,為西湖十景之一。宋王洧《平湖秋月》詩雲:「萬頃寒光一夕鋪,水輪行處片雲無,鷲峰遙度西風冷,桂子紛紛點玉壺。」每當清秋氣爽。湖面平靜如鏡,皓潔的秋月當空,月光與湖水交相輝映,頗有「一色湖光萬頃秋」之感,故在湖畔立碑,題名「平湖秋月」。「湖天一碧樓」聯曰:萬頃湖平長似鏡;四時月好最宜秋。
麴院風荷
麴院風荷位於西湖西北角,素以湖景、荷景著稱,為西湖十景之一。
據記載,宋代洪春橋畔有一處官家釀酒作坊,坊內與金沙澗相通的池塘種滿了荷花,每逢夏日熏風吹拂,荷香與酒香四溢,令人陶醉,人們稱之為「麴院荷風」。清代,酒坊關閉,康熙游湖時御書西湖十景碑,便將「曲」字改成為「曲」,易「荷風」為「風荷」,「麴院風荷」的景名便由此沿用至今。
三潭印月
三潭印月,西湖十景之一,位於西湖中部偏南,與湖心亭、阮公墩鼎足而立合稱「湖中三島」,猶如我國古代傳說中的蓬萊三島,故又稱小瀛洲。
小瀛洲北宋時已成為湖上賞月佳處。明萬曆年間,取疏浚西湖的葑泥在島的四周繞灘築堤,形成湖中之湖。清雍正年間,在堤島之間,南北貫以曲橋,東西連以土堤,構成了「湖中有島,島中有湖」的園林特色。總面積約7公頃,水面佔60%。俯瞰整個小瀛洲猶如一個碩大的「田」字
雙峰插雲
「雙峰插雲」御碑亭景點,在洪春橋畔。雙峰即南高峰、北高峰,分別位於西湖之西南、西北。南高峰海拔256.9米,北高峰海拔355米。兩峰遙相對峙,綿延相距十餘里。
張岱《西湖十景 兩(雙)峰插雲》: 一峰一高人,兩人相與語。 此地有西湖,勾留不肯去。
此景本是湖中遙望之景,清初為了立碑才移到陸上去的。當群山雲霧迷漫時,兩峰時露雙尖,宛如峰插雲霄,自然風光異常優美,峰勢高峻磅礴,晴雨晨昏不同,尤在雨後或陰翳多雲天氣,彩雲、白雲或濃或淡,忽纏忽遮,是雲是山,一片朦朧。如一幅壯觀的水墨淋漓而濃淡有致的山水畫卷展現在面前。 故名「兩峰插雲」。清康熙皇帝游此,改為「雙峰插雲」。
柳浪聞鶯
位於西湖東南岸,清波門處。南宋時為帝王御花園,稱聚景園。元代回族巨商阿老丁,在杭州興建清真寺,死後葬此,俗稱回回墳。清代恢復柳浪聞鶯舊景。柳型各具特色:柳絲飄動似貴妃醉酒,稱「醉柳」;枝葉繁茂如獅頭,稱「獅柳」;遠眺象少女浣紗,稱「浣紗柳」等。有柳洲之名。其間黃鶯飛舞,競相啼鳴,故有「柳浪聞鶯」之稱。
『行程安排』
◇ 第一天:
靈隱寺(飛來峰)-茶葉博物館-玉泉--岳王廟-黃龍洞圓緣民俗園
上午在湖濱乘7路公共汽車赴靈隱,在靈隱寺、飛來峰造像游覽後,仍乘7路至洪春橋,換轉27路到中國茶葉博物館參觀。然後乘27路回到洪春橋,換乘7路至玉泉,游畢參觀岳王廟,接著步行至麴院 風荷站乘28路公共汽車赴黃龍洞圓緣民俗園,出來後乘16路或28路車返市區。
◇ 第二:湖中一日游
平湖秋月-西冷印社-中山公園-游湖(湖心亭、三潭印月)-麴院風荷(郭庄)
上午乘7路公共汽車至少年宮廣場下車再步行白堤,游孤山、西泠印社,接著在中山公園碼頭上船游湖,先赴湖心亭,再游三潭印月,最後到岳湖碼頭上岸後游麴院風荷公園及郭庄。如返回市區仍乘7路車至湖濱或火車站均可。
◇ 第三天:南線一日游
宋城-六和塔-虎跑-花港觀魚-凈慈寺-絲綢博物館-柳浪聞鶯
早晨乘308路公共汽車至宋城,游畢至六和塔,參觀中華古塔博覽苑,再乘308路車到虎跑、花港觀魚游覽,午飯畢游凈慈寺,接著乘308路在長橋下車,步行至中國絲綢博物館參觀,然後仍至長橋上車乘308路至柳浪聞鶯,游畢,南線遊程至此結束。
『美食』
◇ 杭州名菜:東坡肉,西湖醋魚,宋嫂魚羹,龍井蝦仁 ...
杭州地方小吃:蝦爆鱔面,片兒川面,知味小籠...
◇ 東坡肉
據傳,北寧文豪蘇東坡兩次來杭任太守,浚湖築堤,杭州百姓為感謝他"抬獵挑灑",他囑家人按他的燒肉方法烹制而成並犒勞民工,他們食用了這香酥味美的肉後稱它為"東坡肉"。杭城菜館也效法仿製,至今東坡肉已有900多年的歷史。製作時,選用細皮薄膘五花條肉,用冰糖、醬油作佐料,以紹灑代水,將切成塊狀的肉的置入小蔥填底的沙鍋,密封上蒸,不走原味,的酥而不碎,肥而不膩的特點。
◇ 西湖醋魚
西湖醋魚,又稱「叔嫂傳珍」,傳說是古時嫂嫂給小叔燒過一碗加糖加醋的魚而來的。選用體態適中的草魚,最好先在清水氽熟,要掌握火候。裝盤後淋上糖醋芡汁。成菜色澤紅亮,肉質鮮嫩,酸甜可口,略帶蟹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