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德荷花節
❶ 借物喻人的文章 500字 最好又有植物又有動物
梅花
我贊美堅貞的松柏,我贊美勇斗西風的籬菊,我贊美蓮花的傲視污泥,可我更贊美梅花的傲雪怒放。
在百花凋謝之時,唯有梅花生機勃勃。迎著漫天飛舞的雪花,傲然挺立在凜冽的寒風中。數九隆冬,地凍天寒,那傲雪而放的梅花,開得那麼鮮麗。股股清香,沁人心脾。
那花白里透紅,花瓣潤滑透明,像琥鉑或碧玉雕成,有點冰清玉潔的雅緻。有的艷如朝霞,有的白似瑞雪,還有的綠如碧玉。梅花開或有早有遲,在同一顆梅樹上,可以看到花開的各種形態。有的含羞待放,粉紅的花苞鮮嫩可愛;有的剛剛綻放,就有幾只小蜜蜂鑽了進去,貪婪的吮吸著花粉;有的盛開許久,粉紅柔嫩的花瓣若人喜愛;先前熱熱鬧鬧開過的梅花,如今花瓣以凋謝。風吹花落,你不用擔心花瓣會摔破,梅花不是嬌貴的花,愈是寒冷,愈是風氣雪壓,它開得愈精神,愈秀氣。古人有句話說的好:「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吹拂它的不是輕柔的春風,而是凜冽的寒風;滋潤它的不是清涼甘甜的雨水,而是寒氣逼人的冰雪;照耀它的不是燦爛的陽光,而是嚴寒里的一縷殘陽。只有具有挑戰的生活,才是美好的生活。它是寒意中傲人的芳香,面對如絮飄舞的白雪,她笑得更燦爛了。它從不與百花爭奪明媚的春天,也從不炫耀自己的美麗,它有著一副傲骨,也從不驕傲自大。每當寒冬的清晨,一股別具神韻、清逸幽雅的清香就從窗外飄來。
它不僅是清雅俊逸的風度使古今詩人畫家贊美它,更以它的冰肌玉骨,凌寒留香被喻為民族的精華為世人所重。梅花以它的高潔、堅強、謙虛的品格,給人立志奮發的激勵。
梅花的色,艷麗而不妖。
梅花的香,清幽而淡雅。
梅花的姿,蒼古而清秀。
難道,這不正是我們的建築工人么?他們無論嚴寒酷暑,無論刮風下雨,無論天寒地凍,他們都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認真的工作著。
我要學習梅花,我要做一個像梅花一樣的人。
牛
牛很普通,但它也很偉大。
牛的頭上有一對犄角,四肢修長,身體健壯,尾巴細長。年輕力壯的牛可以拉犁,奶牛可以產奶,牛皮可以做鞋,牛肉還可以吃。在鄉間,隨處可見它的身影。牛把自己的一生奉獻給了人們,卻在牛棚的一角默默地死去,而不求回報。沒有人會注意一頭牛的死去,更沒有人會在它死去後,想起它曾為我們做過什麼。牛就是這樣,默默無聞地誕生在世上,又默默無聞地離去,卻給人們留下了許多東西。而它卻從不要求什麼,只要有一堆乾草和一個牛棚就足夠了。魯迅先生曾說過:「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牛吃的是草,擠的卻是牛奶。
這默默無聞的牛讓我想起了,生活中像它一樣的人。種地的農民、工廠的工人、學校的老師,他們就像牛一樣,默默無聞地工作,卻不求多大的回報。而社會缺少了他們,又怎麼可以繼能續存在呢?沒有了農民,人們就沒有糧食蔬菜吃;沒有了工人,就沒有了高樓大廈;沒有了老師,學生就學不到知識。
在西部,也有許多這樣的人。2006年7月1日,青藏鐵路開通了,這又使我想起了那些參加西部大開發的志願者。他們忍受著天寒地凍,忍受著乾旱洪水,為祖國的西部換來了繁榮昌盛。那麼困難的事,他們都堅持下來了。然而他們又得到了多少回報呢?難道我們就沒有這樣的精神嗎?其實,只要大家多加努力,人人都能做到默默無聞、無私奉獻。
我尊敬牛,它勤勤懇懇,任勞任怨,默默無聞地為人們無私地奉獻著。它可以和松樹、白楊相提並論;可以和「四大君子」同起同坐。我一定要好好學習牛的這種精神
荷花
荷花入詩,情彩飛揚,雅俗共賞,有人借荷香淡淡抒發清閑散淡情懷,有人借荷花艷艷展示生命意趣,有人借荷花生死傾訴相思苦情……凡此種種,多姿多彩,荷為人而生,文因荷而貴,人荷相映,演繹了一首首洋溢著生命情愫的華彩詩章。
荷花千姿百態,潔白無暇,像水晶一樣純潔。有的才只有一個青里泛白的花苞,嬌羞欲語,含苞欲放;有的只開了一半,一些花瓣散下去,另一些簇擁在花蕊旁,猶如一位衣衫未整的美人;那些全開了的,像一個個穿著潔白素凈的衣服的姑娘在翩翩起舞;還有些,花瓣都掉光了,露出碧綠碧綠的蓮蓬,蓮子上面的小孔,似乎是一張張小嘴巴,正放開喉嚨大喊著:「我成熟了,快來摘啊!」荷花散發出清新淡雅的芬芳,引來花蝶飛舞,嬉戲其間,令人賞心悅目。而那調皮的蜻蜓,扇動著翅膀,從那朵花飛到另一朵花,與荷花快樂地嬉戲著。我陶醉了,覺得眼前的荷花是一位位風姿綽約的荷花仙子在翩翩起舞。
荷花不像牡丹一樣雍容華貴,不像梅花那樣迎寒吐芳,也不像蘭花那樣小巧清秀,然而,她默默無聞地為酷暑散陣陣芬芳,送絲絲清涼。啊!我愛荷花,愛它那亭亭玉立的姿態,更愛它那「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高風亮節! 由荷花,我想到了於謙。
於謙是明朝著名的民族英雄,浙江錢塘(今杭州)人。他自小有遠大的志向。長大以後,他考中進士,做了幾任地方官,嚴格執法,廉潔奉公,深得皇上的賞識。後他擔任河南巡撫,獎勵生產,救濟災荒,比較注意人民疾苦,贏得了人們的愛戴。
太監王振專權的時候,貪污成風,地方官進京辦事,總要先送白銀賄賂上司,只有於謙從來不送禮品。有人勸他說:「您不肯送金銀財寶,難道不能帶點土產去?」於謙甩動他的兩只袖子,笑著說:「只有清風。」他還寫了一詩,表明自己的態度,詩的後面兩句是:「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
其實,不管就個人喜好,還是荷花本身的魅力,以及它的品質,荷花都不得不成為我的心愛。
貝殼人生
珍珠,是貝殼經歷痛苦,醞釀的生命的光輝。人生如貝,貝殼人生。是的,就像我的媽媽一樣。
———題記
出差回來的爸爸為出差回來的媽媽帶回了一條珍珠項鏈。看著上面大顆大顆的乳白色珍珠,思緒突然又回到了那個暑假,那段在北海度過的時光。
「珍珠是某些軟體動物(如蚌)的貝殼內產生的圓形顆粒,乳白色或略帶黃色,有光澤,是這類動物體內發生病理變化或外界砂粒和微生物等進入貝殼而形成的。多用做裝飾品……」看著水中一動不動的貝殼,我聽著工作人員對珍珠和貝殼詳細的解釋。他們既不是生物老師,也不是什麼生物學家,但是他們知道的卻很多。我饒有興趣的聽著他的講解,腦海里幻想著這些貝殼正在與痛苦作斗爭,在一段時間之後,它們的體內將會孕育出一顆顆美麗的珍珠,突然覺得有些心痛和傷感,興許,是為這些小生命而可憐吧。於是,我不再聽下去,轉身走到了珍珠廠外,望著大海出神。貝殼的痛苦像一塊小石頭般卡在心裡,揮之不去。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那段記憶,終究還是被我漸漸地淡忘了。如今,看著這條項鏈,記憶又逐漸回來了。
我看著戴著項鏈、快樂的媽媽的面龐。雖然還是那樣溫和、美麗,但卻不再那麼光彩照人。歲月的流逝,病痛的折磨,在這位多年奔波在外的堅強的女性的面容上,無情的刻上了印記。一個母親,終日不能與孩子見面,不能享受家庭的溫暖,孤單一人,在祖國的大地上四處奔走,幾年以來,媽媽她經歷並忍受了多少痛苦,我不知道。可以確定的是,媽媽她一定是一位成功的女性,即使他掙得錢沒有比爾·蓋茨那樣多。媽媽是成功的,偉大的。我家有兩個孩子,這從一開始就註定了在當今這樣一個社會,想要讓我和弟弟,讓全家過上幸福的生活,媽媽的責任要重了很多。媽媽是一個好強的人,從陝西電視台,到鳳凰衛視,再到上海文廣,媽媽從西安打拚到上海,憑借著自己的實力,憑借著那份對家庭的愛,她不斷的前進著。那雙腳,曾經走過祖國的大半形落,走過世界的很多地方,媽媽從來沒有停止過努力。孤獨無法讓她退縮,疾病無法令她止步。有多少次,看著媽媽拿著行李獨自遠去的背影,那身影比女武神還要高大、堅強。時光流逝,媽媽的每次努力,都像珍珠一樣,在我的記憶中,閃耀著不曾減弱的光輝。
如今的媽媽,剛剛經歷了腰椎骨質增生的折磨,她利用短暫的病假,回到家中,為了給予我們未得的母愛,也為了讓疲憊的心在家庭中,暫時的休息一下。其實,媽媽的奔波,就是母愛的體現,我又何嘗不知道呢?一串珍珠項鏈,將我的記憶串了起來,就像媽媽的愛和她的努力一樣從未中斷。這樣一想,這項鏈帶在媽媽身上是怎樣的合適啊!媽媽就像那貝殼一般,將家藏在裡面,用愛去守護著,一旦有什麼困難想要進來,那包裹一切的愛都會令困難變為一顆顆珍珠。媽媽用自己的痛苦,讓生命和愛創造著平凡又不平凡的奇跡。
媽媽用自己的經歷,告訴了我真正的堅強,告訴了我苦難對於生命的意義。我不會忘記媽媽她的背影,如同貝殼醞釀的珍珠般,閃耀的人生。
人生如貝,貝殼人生。是的,就像我的媽媽一樣。
松樹的風格(
去年冬天,我從英德到連縣去,沿途看到松樹鬱郁蒼蒼,生氣勃勃,傲然屹立。雖是坐在車子上,一棵棵松樹一晃而過,但它們那種不畏風霜的姿態,卻使人油然而生敬意,久久不忘。當時很想把這種感覺寫下來,但又不能寫成。前兩天在虎門和中山大學中文系的師生們座談時,又談到這一點,希望青年同志們能和松樹一樣,成長為具有松樹的風格,也就是具有共產主義風格的人。現在把當時的感覺寫出來,與大家共勉。
我對松樹懷有敬畏之心不自今日始。自古以來,多少人就歌頌過它,贊美過它,把它作為崇高的品質的象徵。
你看它不管是在懸崖的縫隙間也好,不管是在貧瘠的土地上也好,只要有一粒種子——這粒種子也不管是你有意種植的,還是隨意丟落的,也不管是風吹來的,還是從飛鳥的嘴裡跌落的,總之,只要有一粒種子,它就不擇地勢,不畏嚴寒酷熱,隨處茁壯地生長起來了。它既不需要誰來施肥,也不需要誰來灌溉。狂風吹不倒它,洪水淹不沒它,嚴寒凍不死它,乾旱旱不壞它。它只是一味地無憂無慮地生長。松樹的生命力可謂強矣!松樹要求於人的可謂少矣!這是我每看到松樹油然而生敬意的原因之一。
我對松樹懷有敬意的更重要的原因卻是它那種自我犧牲的精神。你看,松樹是用途極廣的木材,並且是很好的造紙原料:松樹的葉子可以提制揮發油;松樹的脂液可制松香、松節油,是很重要的工業原料;松樹的根和枝又是很好的燃料。
更不用說在夏天,它用自己的枝葉擋住炎炎烈日,叫人們在如蓋的綠蔭下休憩;在黑夜,它可以劈成碎片做成火把,照亮人們前進的路。總之一句話,為了人類,它的確是做到了「粉身碎骨」的地步了。
要求於人的甚少,給予人的甚多,這就是松樹的風格。
魯迅先生說的「我吃的是草,擠出來的是奶,血」,也正是松樹風格的寫照。
自然,松樹的風格中還包含著樂觀主義的精神。你看它無論在嚴寒霜雪中和盛夏烈日中,總是精神奕奕,從來都不知道什麼叫做憂郁和畏懼。
我常想:楊柳婀娜多姿,可謂嫵媚極了,桃李絢爛多彩,可謂鮮艷極了,但它們只是給人一種外表好看的印象,不能給人以力量。松樹卻不同,它可能不如楊柳與桃李那麼好看,但它卻給人以啟發,以深思和勇氣,尤其是想到它那種崇高的風格的時候,不由人不油然而生敬意。
我每次看到松樹,想到它那種崇高的風格的時候,就聯想到共產主義風格。
我想,所謂共產主義風格,應該就是要求人的甚少,而給予人的卻甚多的風格;所謂共產主義風格,應該就是為了人民的利益和事業不畏任何犧牲的風格。
每一個具有共產主義風格的人,都應該像松樹一樣,不管在怎樣惡劣的環境下,都能茁壯地生長,頑強地工作,永不被困難嚇倒,永不屈服於惡劣環境。每一個具有共產主義風格的人,都應該具有松樹那樣的崇高品質,人們需要我們做什麼,我們就去做什麼,只要是為了人民的利益,粉身碎骨,赴湯蹈火,也在所不惜,而且毫無怨言,永遠渾身洋溢著革命的樂觀主義的精神。
具有這種共產主義風格的人是很多的。在革命艱苦的年代裡,在白色恐怖的日子裡,多少人不管環境的惡劣和情況的險惡,為了人民的幸福,他們忍受了多少的艱難困苦,做了多少有意義的工作呵!他們貢獻出所有的精力,甚至最寶貴的生命。就是在他們臨犧牲的一剎那間,他們想的不是自己,而是人民和祖國甚至全世界的將來。然而,他們要求於人的是什麼呢?什麼也沒有。這不由得使我們想起松樹的崇高的風格!
目前,在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日子裡,多少人不顧個人的得失,不顧個人的辛勞,夜以繼日,廢寢忘食,為加速我們的革命和建設而不知疲倦地苦幹著。在他們的意念中,一切都是為了把社會主義革命進行到底,為了迅速改變我國「一窮二白」的面貌,為了使人民的生活過得更好。這又不由得使我們想起松樹的
崇高的風格。
具有這種風格的人是越來越多了。這樣的人越多,我們的革命和建設也就會越快。我希望每個人都能像松樹一樣具有堅強的意志和崇高的品質;我希望每個人都成為具有共產主義風格的人
❷ 一篇關於元宵節的日記
今天是元宵節,家家戶戶都充滿歡聲和笑語! 炮竹聲響個不停! 滿天都是禮花 星光燦爛 伴著多年少見的月亮 我心中充滿著感慨 十分激動 夜空一片湛藍,星星正調皮地眨著眼睛,好像在說著悄悄話。月亮像塊西瓜皮,倒掛在夜空中,又像片會發光的柳葉。只聽乒乓一聲巨響,打破了原來寧靜。一枚枚「小火箭」向天空噴去。頓時,天空中開放出一朵朵不同顏色的五彩「花兒」,有紅、黃、藍、綠幾種顏色。一顆顆火星從天而降,我和妹妹高興得又跳又叫:「真美!真美!」
又點燃了「滿天星」,只隨著一聲震耳欲聾的巨響,一顆顆「小導彈」向空中飛去。「哇!好美啊!」大家一齊喊。原來,「小導彈」一下子炸開,頓時,天空開放出一朵朵美麗的菊花,把夜空裝點得無比美麗。不一會兒,火光熄滅了,天空中落下一顆顆星星一樣的火星,原來,這就是它叫「滿天星」的原因呀!
放煙花既好看又好玩,下次我要自己點燃煙火!
❸ 求《荷塘月色》《故都》《荷花澱》的基礎知識 (語音字形解詞)
荷塘月色
一、基礎部分
1.下列加粗字讀音全對的一項是()
A.載客(zǎi) 遁辭(dùn) 隕星(yǔn) 國殤(shāng)
B.輻射(fú) 貯存(chǔ) 蚩尤(chī) 鷁首(yì)
C.膨脹(péng) 炫目(xuàn) 生吞活剝(bāo) 惋惜(wǎn)
D.一瞥(piē) 棒槌(chuí) 良莠不齊(yǒu) 繾綣(quǎn)
2.選出沒有錯別字的一項()
A.但我以為這恰是到了好處——酣眠固不可少。
B.迷迷糊糊地哼著氓歌。
C.樹縫里漏著一兩點路燈光,沒精打彩的,是瞌睡人的眼。
D.這令我到底掂著江南了。
3.選出對下列加粗詞語解說有誤的一項()
A.采蓮是江南的舊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時為盛。
「似乎」有不確定之意,表明采蓮的歷史久遠,但何時開始不十分確定。
B.荷塘四面,長著許多樹,蓊蓊鬱郁的。
「蓊蓊鬱郁」是後置定語,突出了樹的茂盛,也更加突出荷塘的幽僻。
C.忽然想起日日走過的荷塘,在這滿月的光里,總該另有一番樣子吧。
「總」表明在這樣的日子裡月光就會另有一番樣子。
D.樹梢上隱隱約約的是一帶遠山,只有些大意罷了。
「大意」在這里是大概的輪廓的意思,可見當時的朦朧靜謐。
4.下列四個句子都用了「像」字,其中不表示比喻的是()
A.樹色一例是陰陰的,乍看像一團煙霧。
B.只在小路一旁,漏著幾段空隙,像是特為月光留下的。
C.葉子和花彷彿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
D.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像閃電般的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
5.依次填入下列各橫線處的詞語,恰當的一組是()
①當一個七歲的小孩倒在血泊中時,___________的巴勒斯坦人們向以色列軍警投擲大量的石塊。
②南陵制葯廠推出的這個新葯的葯方,是綜合了幾個流傳的民間秘方___________而來的。
③四十年後再回此地,他___________的記憶被激活了,許多的人和事又清晰地浮現在腦海中。
A.激憤 衍化淡薄 B.激憤 演化淡泊
C.激奮 衍化淡泊 D.激奮 演化淡薄
6.「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裡」對這一句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平常的自己」指被哀愁困苦的自己。
B.「另一世界」是指超脫了困苦的自由而美好的世界。
C.「超出了平常的自己」是指因美好的景象熏陶,自己也覺得超脫了許多。
D.整個句子流露出作者希望借對眼前幽雅淡靜景色的欣賞,來擺脫心中苦悶的感情
《故都的秋》隨堂練習
作者: 加入日期:06-10-06
故都的秋
語言知識
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注音有誤的一項是 (A )
A.散文鈔(chào)一椽(chuán)嘶(sī)叫 耗(hào)子
B.潭柘(zhè)寺 落蕊(ruǐ) 橄欖(lǎn) 落寞(mò)
C.普陀(tuó)山 房檁(lǐn) 陪襯(chèn)夾襖(ǎo)
D.廿(niàn)四橋著(zhuó)衣 混沌(dùn) 橢(tuǒ)圓
2.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C )
A.不過在中國,文字里有一個「秋士」(古時指到了暮年仍不得志的知識分子)的成語,讀本里又有著很普遍的歐陽子的《秋聲》與蘇東坡的《赤壁賦》等,就覺得中國的文人,與秋的關系特別的深了。
B.不單是詩人,就是被關閉在牢獄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會感到一種不能自已(不能控制自己的情感)的深情。
C.可是這秋的深味(很濃烈的味道),尤其是中國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D.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與姿態,總看不飽,嘗不透,賞玩(欣賞玩味景物)不到十足。
3.下列句中詞語書寫有誤的一項是 (A )
A.秋之於人,何償有國別,更何償有人種階級的區別呢?
B.譬如廿四橋的明月,錢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涼霧,荔枝灣的殘荷等等。
C.秋天,這北國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話,我願意把壽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換得三分之一的零頭。
D.足見有感覺的動物,有情趣的人類,對於秋,總是一樣的能特別引起深沉,幽遠,嚴厲,蕭索的感觸來的。
4.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使用不當的一項是 (A )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來一陣涼風,便息列索落的下起雨來了。一陣(A)雨過,雲漸漸地卷(B)向西去,天又晴了,太陽又露(C)出臉來了;著著很厚的青布單衣或夾襖的都市閑人,咬(D)著煙管,在雨後的斜橋影里,上橋頭樹底去一立,遇見熟人,便會用了緩慢悠閑的聲調,微嘆著互答著的說:「唉,天可真涼了——」「可不是嗎?一層秋雨一層涼啦!」北京人念陣字,總老像是層字,平平仄仄起來,這念錯的歧韻,倒來得正好。
5.下列句子中加點虛詞使用不當的一項是(B)
A.我雖則外國的詩文念得不多,也不想開出帳來,做一篇秋的詩歌散文鈔。
B.若你去一翻英德法意等詩人的集子,或各國的詩文的選集來,總能夠看到許多關於秋的歌頌與悲啼。
C.南國之秋,當然是也有它的特異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橋的明月,錢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涼霧,荔枝灣的殘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濃,回味不永。
D.秋天,無論在什麼地方的秋天,總是好的;可是啊,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
荷花澱
·字詞儲備
吮(shǔn):吮吸。
打點(dǎ·diɑn):收拾,准備(禮物、行裝等)。
藕斷絲連:比喻表面上好像已經斷了關系,實際上仍然掛牽著(多指愛情上的)。
泅(qiú):游水。
鳧(fú)水:游水。
水式:游水的本領。
❹ 英德九龍小鎮荷花是開花時候嗎
答:英德九龍水鎮荷花事實應該是開花的時候。
❺ 自駕英西峰林小鎮賞荷花,懾服於它別致的景色,擁有田園詩般魅力
這是一個由碧空、奇峰、綠水和燦爛陽光裝飾起來的荷花池,奇特的喀斯特峰叢包圍著它的四周。它的面積達300多畝,仿如一顆綠色寶石,鑲嵌在這塊盤地上。
無規律的清風掠過,大片的荷葉就像是綠色的波濤,紅色、白色的荷花不斷地搖曳著,互相點頭致意。
「綠色波濤」上漂浮著一隻"巨鵝"。就是這只"巨鵝",令好些小朋友哭鬧地拉著家長,硬要前去與它玩鬧,可苦了不少的家長。
「梅花樁」,方便了遊客走進荷塘近距離賞荷。魚兒輕游,荷花清香襲人,詩情畫意。
「二十四節氣」文化長廊。「二十四節氣」是上古農耕文明的產物,農耕生產與大自然的節律息息相關,蘊含著中華民族悠久的文化內涵和 歷史 積淀。在國際氣象界,二十四節氣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
荷塘的面積實在太大了,荷塘里架空修建了一條小型軌道,可讓遊人乘坐在小火車上,便能游覽欣賞整個景區的景色。
喀斯特地貌的顯著特徵:峰叢連綿聳立,水質清澈見底。面對世外桃源般的景色,極容易使人誘發出不切實際的夢想。
人們經常借著格桑花表達和抒發美好的 情感 ,流傳著很多贊頌格桑花的歌和故事。桑花在這片綠色的「海洋」里特別耀目,黃昏中,彌漫出高貴優雅的氣息。
夕陽西下,雲朵快速地漂移著,天空發生著急劇的變化,時明時亮。蒼穹之處的雲層將陽光遮擋,偶然透出的幾束光線灑在荷葉和湖面上。感謝上天,讓我們看到了奇幻的一幕。
很難想像,這片看似水草豐腴之地,實際上是一片喀斯特地貌的貧瘠土壤。
夕陽被群山完全淹沒,我們一行正欲離開,卻見紅霞漫天,荷塘上突然涌噴出高高的水幕,遠處的熱氣球緩緩升起,又一人工與自然完美組合的景緻。
夜幕降臨,紅霞色彩越發濃烈。夜色中,峰叢變得朦朧,同行中有人驚呼:山峰,像一隻笨拙的海豹在前行。你說,像嗎?
水幕和幻變的燈光相輝映,營造一幅幅多變璀璨的畫面,峰林小鎮的夜色更迷人。它不以激動人心的雄峰見長,但會懾服於它那別致的景色,田園詩般的魅力。
英德紅茶:廣東省英德市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英德現代茶業始於1955年,當年試種國內著名茶樹良種——雲南大葉種茶成功;1959年用雲南大葉種茶成功試制英德紅茶。英德紅茶問世以來,以其外形勻稱優美、色澤烏黑紅潤、湯色紅艷明亮、香氣濃郁純正等特點,與雲南滇紅、安徽祁紅並稱中國三大紅茶。
九龍豆腐:在英德,有一句婦孺皆知的諺語「大灣妹,浛洸菜,九龍豆腐」。九龍豆腐就被列為英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足見九龍豆腐的知名。
廣州至峰林小鎮全程約140公里,行車時間約2小時。
廣州—廣清高速—清連高速—九龍浸潭出口—S348省道—九龍鎮—九沙路—九龍峰林小鎮。
❻ 3片抒情散文
秋日絮語
遠遠近近的秋風來了,高高低低的秋月升了,深深淺淺的秋雨落了,濃濃淡淡的秋意近了。我如此鍾愛著的秋天啊,那濃濃的翠,是你流轉的眼波嗎?那淺淺的紅,是你含羞的笑厴嗎?那翩翩的葉,是你輕舞飛揚的心嗎?那淡淡的香,是你暗自妖嬈的美嗎?
竹依窗而弄影,蘭因風而送香。風暫下而將飄,煙才高而不瞑。抬起迷迷濛蒙的眼,拈一枝幽蘭,斟一杯香茗,獨自徜徉在秋的懷里,我快樂頑皮的像個淘氣的孩子,揮灑著浪漫和灑脫,風中吟詩,雨里放歌,醉里挑燈,夢中看劍,恣意任性地將這個秋天釀成一壇醇醇的千日醉。
青山在門,白雲當戶,明月到窗,涼風拂座。倚著窗兒,憑著闌干,一卷在握,佳友相伴,煮茗佐談,竟此夜樂。閑談古今,靜玩山水,清茶好酒,以適幽趣。逍遙歲月,秋日夜話,喜樂無邊,只恨日短。高卧酒樓,紅日不催詩夢醒;漫書花榭,白雲恆帶墨痕香。
紅蓼白蘋妝點著一派秋容,狂花疏柳安排幾分秋色。那五彩斑斕的秋景讓我駐足,那幸福甜蜜的秋意讓我沉醉,那旖旎萬千的秋情讓我思量,那浪漫溫馨的秋歌讓我流連。酷愛對酒當歌、臨風吟詩的我啊,迷亂在這濃濃的秋里,恍惚在這深深的秋里,幻化作一個戀秋的人兒。而那秋啊,因為我的痴戀,非但徒生出豪情萬丈,更對戀秋的我施以百般的呵護,萬般的寵愛。
秋日暖陽,最是和煦溫暖,沐浴在這片秋陽之下,我為秋醉了,秋對我笑了……
深秋絮語道寂寥
這個秋天,我有點疏懶。眉也懶得畫了,衣也懶得換了,書也懶得讀了,碟也懶得看了,話也懶得說了,淚卻流得更勤了。
這個秋天,我有點弱視。看不清山,看不清水,看不清雲,看不清月,只看到你。
你,是書嗎?清清雅雅,笑傲古今,纏纏綿綿牽絆著我,書中詩華,紅袖添香,把酒吟詩,琴瑟相和。
你,是歌嗎?朗朗明明,餘味悠長,點點滴滴浸潤著我,歌舞翩躚,花瓣沾衣,芳草盈階,好景良辰。
你,是風嗎?徐徐緩緩,溫暖和煦,輕輕柔柔包圍著我,風舞黃昏,暗香盈袖,心香一瓣,妖嬈盛放。
你,是雨嗎?絲絲縷縷,潤物無聲,細細密密籠罩著我,雨濕鞦韆,淺翠嬌青,吹花嚼蕊,細數歸期。
你,是劍嗎?瀟瀟灑灑,豪邁奔放,轟轟烈烈震撼著我,劍氣如虹,漫書花榭,柔情一絲,將心縈系。
你,是酒嗎?濃濃烈烈,意氣風發,恍恍惚惚暈染著我,酒入愁腸,化作相思,萬種深情,只為君狂。
夜闌人靜玉笙寒,凝眸難對碧雲天,盈盈相隔愁追隨,相思欲寄無從寄。
怕聽穿林打林聲,淚透鮫綃紅顏老。自古情長多傷心,曉風殘月費思吟。
憑窗立,無處問歸程。一種相思,兩處傷懷。
獨自醉,清愁把衣濕。花已飄零,好夢怕醒。
看黃昏雨後花落,嘆相思病魂附骨。唉,罷了,罷了,傷心之事,不提也罷。
且邀明月伴我醉,忘卻人間千古愁……
茶煙輕揚,醉話江南
(一)
與友人共飲一盞佳茗的日子,總是美好的。
兩個在泠泠冬日依然裙裾飄飄的女子,憑著窗兒,卷了簾兒,彈著箏兒,伴著風兒,邀著雲兒,閑閑地對坐在一張鋪著藍白相間格子布的小小桌前,琴里聽心,茶中品韻。
一隻玲瓏剔透的石英茶壺,正在精巧別致的酒精爐上熱氣騰騰地淺吟低唱著,巧笑嫣然的玫瑰花兒優雅地在一壺純凈明澈的清泉中上下翻飛,氤氳的氣息絲絲縷縷地自壺底向四周洇出,淡淡的清香在我們的身畔環繞流連。
微微地側了頭,笑吟吟地望著正在茶壺中慢慢地舒展著身體、悠閑游弋的花兒朵兒,望著它們曾經干癟瘦弱的身體在一泓碧水的沁潤下漸漸豐滿潤澤,我蜷縮良久的重重心事似乎也驀地舒展開來了。
午後暖暖的陽光,暖暖地照耀著人間,多像一隻溫暖的手兒,輕輕地拂過我光潔的面龐、我含笑的眼睛。我的心情,不由地便柔軟輕盈起來。
冬日裡的好天氣不少,但空閑的時候不多。上等的茶葉常有,能安靜閑適地享受一份醉人茶香的時間卻太少。而能在暖暖的陽光下,讓心情好好地曬個太陽的幸福時光,更是少之又少。
慵懶地坐在臨窗的軟椅上,沐浴在暖暖的陽光里,目光有些朦朧,心頭有些醺然。
彷彿,我是涉江采蓮的女子,行走在寂寂無人的阡陌,掬一捧清泉,簪一朵幽花,看荷葉田田、秋水盈盈,看時光信手剪下一段段歲月,蓄滿江南清冷而明媚的心事,看多少往日的春光里,那些曾經如花似玉的佳人們,手持纖巧的步搖,慢條斯理地梳理著和歲月一起流轉的萬縷青絲。
在恍惚迷離的氛圍里,我的步履漸行漸遠,在塵世觸不到的地方,淺笑、細語、清歌、漫舞,在茶煙輕揚的落花風中,溫一壺月光下酒,拈二兩清風烹茶……
靜靜地跌坐在時光的隧道里,我不想說話,不想起身,只想被這清香四溢的柔軟時光久久地環抱著,只想讓這紅塵俗世中所有的喧囂浮躁全都在禪茶一味的頓悟中隨風遠去。
桌上的茶湯,漸漸地淡了。渺渺的思緒,卻被裊裊的茶霧暈染得越濃越濃,濃得彷彿可以穿越千山萬水。
隨手抹去眼角的舊塵,凝視著似乎亦沉浸在某種意境中的友人:「有一盞清茗貼心相伴的日子,也許就是生命中最怡然的時光吧?」
友人,拈杯而笑:「茶不醉我,心自醉……」
(二)
真水無香,是平實的真理。
但是失卻香味的日子,卻未免有幾分寡淡。於是,一杯清香、清淡、清新、清雅的佳茗,便是對尋常日子最好的點綴。
深諳茶意的魯迅先生曾說:「有好茶喝,會喝好茶,是一種『清福』」。
一個「清」字,活靈活現地勾勒出了濃郁質朴的中華風情。
對於大部分國人來說,咖啡、醇酒的濃烈熱情,遠遠不如一杯清澈見底、清洌芬芳的清茶來得熨帖舒心。
人間有味是清歡。生活不必奢華,安詳寧靜就好。追求不必刻意,淡定從容就好。
品茗講求的便是鬧中取靜、坐隱入神。一杯清茗在手,靜品恬淡悠然,笑看花開花落,以茶換靜,以靜問心,以心悟靜,以靜悟禪,以禪悟心,於是人心曠閑,遠離紛擾,天人合一。
最愛「寒窗里,烹茶掃雪,一碗讀書燈」的意境,最喜飛雪漫天之際,緊握一卷泛黃的詩書,淺斟一杯翠綠的佳茗,青燈相伴,憑窗夜讀,詠唐風宋韻,嘆秦風漢骨。
茶香繚繞處,書香盈袖,燈影成詩,天地悠遠,寵辱皆忘。
纏綿在眉間的愛別離、求不得,輾轉在心頭的憂傷和空寂,都被一縷裊裊的茶煙溫柔地抹去;過往的種種煩惱和焦躁,亦在一番茶悟的引領下緩緩地沉澱。
惟有手中的一杯清茗,飄逸似雲,淡雅如風,輕啜一口,便勝卻人間無盡繁華……
(三)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盞之中,凝聚日月精華,盡攬天地靈氣。
茶者,浮世之謙謙君子也;茶者,紅塵之翩翩公子也。茶之道,在乎品者之性也,出入游心,其味在人。
總覺得品茶是樁優雅的事兒。一個人靜品是種安謐的享受,兩個人對飲是種相知的快樂。
友人遠行之後,我常常在煙雨蒙蒙的日子裡,獨自撐了素色的紙傘,款款地穿過長長的柳岸長堤,尋一間優雅整潔的茶社,倚著雕花的窗欞,恬靜地度過一個安逸的午後。
我愛的茶社,無需富麗堂皇,但求清幽別致。我愛的茶社,可以沒有瓦屋紙窗,但一定要有古樸的韻致。
常去喝茶的茶社,有我喜歡的雨過天青色的青花瓷杯,有散發著梔子花淡淡馨香的素雅插瓶,還有洗心養目的通透碧意。
今日,又逢煙雨,我又獨坐在茶社熟悉的位置上,捧著一隻瘦瘦的杯兒,遙遙地望著灰濛蒙的天涯。
一曲深情憂郁的《青花瓷》正如茶煙一般裊裊渺渺地在我的耳畔反反復復地唱響:「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炊煙裊裊升起,隔江千萬里。月色被打撈起,暈開了結局,如傳世的青花瓷自顧自美麗。在潑墨山水畫里,你從墨色深處被隱去……」
莫名,有種感傷洶涌而來,朦朧了我憂傷的雙眸。
曾經對坐論茶的友人啊,此刻,在你燈火通明的世界裡,你正對著哪一張臉璨然微笑呢?此刻,又有哪一朵嬌艷妖嬈的花瓣,正在你芬芳的唇齒之間溫柔綻放呢?
借著氤氳的茶煙,滿斟一杯清幽的思念,翻開一冊線裝的往事,柔弦輕撫,茶香為渡,橫笛口邊,拈書江南。
故人痴笑,滿院薔薇紅杏老。暫且烹茶,不道天涯是我家。
胸口,裊裊茶香,曛人慾醉。眼底,往事歷歷,前塵如夢。
親愛的友人啊,今日,看雨,聽歌,烹茶,想你,君可知否?
親愛的友人啊,夢里的江南,即便不見了,夢外的江南,會依然如故嗎?
友人無語,一滴盈盈的茶淚,卻沉重地墜落…
❼ 英德洞天仙境、徐家莊旅遊度假村現在疫情期間有開放嗎
英德持續發展全域旅遊。圖為遊客在九龍峰林小鎮乘坐觀光小火車。
湞陽峽風景區人文歷史旅遊資源豐富,自然山水優美,尤其是北江遊船備受遊客歡迎。
近日,2021年清遠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工作會議在英德召開。英德市文廣旅體局在會上作工作經驗交流發言,聚焦全域旅遊打造,助推文旅產業轉型升級,為清遠各縣(市、區)文廣旅體局開展相關工作,提供了經驗借鑒和工作思路。
自開展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工作以來,英德強化黨政統籌,堅持「全域規劃、全業融合、全鏈提升、全程創新」的理念,深入推進全域旅遊建設,形成了全域旅遊新格局。接下來,英德將緊扣高質量發展主題,持續發展全域旅遊,打造全國休閑旅遊目的地,力爭成為廣東乃至全國全域旅遊的標桿。
●文/圖:鄧文燕 黃敏華
優勢
旅遊資源豐富+交通網路便捷
英德位於廣東省中北部,總面積5671平方公里,素有「嶺南古邑」之稱,是廣東省歷史文化名城,先後被評為「中國紅茶之鄉」「中國英石之鄉」「中國女足之鄉」「中國桑蠶之鄉」「中國麻竹筍之鄉」。
英德旅遊資源豐富,山川秀麗、人文薈萃,自然風景和人文景觀兼具,尤其是生態觀光、水域風光、喀斯特地貌等自然旅遊資源突出,張九齡、米芾、楊萬里、蘇東坡、文天祥等文人騷客在英德留下大量珍貴的詩詞石刻。
英德綜合交通運輸網路四通八達,已融入「粵港澳大灣區2小時經濟圈」。境內擁有「四高兩鐵兩江」的交通大動脈和內聯外通的國省道路網,其中「四高」是京港澳高速、廣樂高速、汕昆高速、廣連高速,「兩鐵」是京廣鐵路、武廣高鐵,「兩江」是北江航道、連江航道。
近年來,依託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和便捷的交通區位優勢,英德加快資源大整合、景區大建設、品牌大推介、服務大提升、產業大升級,尤其是全面推進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以來,旅遊產業取得了持續快速發展,旅遊業已成為英德主要支柱產業,備受大灣區遊客的青睞。
目前,英德對遊客開放的旅遊景區景點20多家,有國家4A級景區4家、3A級5家,4星級灑店2家。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英德全年接待遊客1204萬人次,旅遊總收入69億元,位居全省縣域前列;連續五年被評為「廣東省縣域旅遊競爭力十強」;入選「2020全國縣域旅遊發展潛力百佳縣」,位居廣東第一;獲評「2020新時代·中國文旅融合創新示範城市」稱號。
重點
構建鄉村旅遊新格局
為做好全域旅遊大文章,英德以鄉村旅遊推動鄉村振興為切入點,著力推進鄉村旅遊發展,放大英德旅遊效益,構建鄉村旅遊新格局,助力探索破解城鄉二元結構。
探索國家級文旅、農旅融合的鄉村振興「連樟樣板」。連樟村樣板區2019年12月被納入國家首批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以來,將文旅、農旅融合作為重點和切入點,投資1億多元建設鄉村振興學院、連樟客廳、遊客服務中心、現代農業科技園、連樟書吧、連樟商業街,修復了南粵古驛道,完善了旅遊標識系統,擦亮了鄉村旅遊名片,形成了文農旅融合的「連樟樣板」,昔日的貧困村已變為名副其實的「網紅」村、幸福村、旅遊村。
實施「三變工程」模式發展鄉村旅遊產業。探索「旅遊企業+村經濟社+農戶」發展理念,整合農民的土地資源,探索出「資源變資產、資產變股權、農民變股東」的「新三變」發展模式,激活農村土地和農村勞力資源活力,讓產業發展惠及農村農民。近幾年來,英德利用這種模式發展了九龍峰林小鎮景區、徐家莊生態旅遊度假區等一批鄉村旅遊景區。
開啟「六種新模式」推動鄉村旅遊。結合鄉村實際成功摸索出可借鑒、可推廣的鄉村旅遊發展模式,包括以河頭村為代表的新農村連片開發型、以鐵溪村為代表的鄉村創業激活型、以淡地村為代表的農村創意改造型、以魚咀村為代表的古村落活化型、以龍華村為代表的旅遊精準扶貧型、以八寶村為代表的帶頭人引領型,通過上述六種模式的鄉村游使鄉村變成「農民的家園、市民的公園、遊客的樂園」,一批知名鄉村旅遊品牌脫穎而出。
亮點
以特色小鎮建設促鎮旅融合發展
英德還以特色小鎮建設促進產業集聚,探索城旅融合發展。堅持產業、文化、旅遊「三位一體」和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的發展思路,探索新型城鎮化的新動力、新空間、新模式。
一是「旅遊+產業」雙核驅動模式,明確主題,打造多元化旅遊項目。如今年元旦開業的奧園巧克力小鎮佔地8000多畝,總投資150億元,以紅茶為文化內核,集巧克力王國樂園、英紅小鎮、希爾頓酒店、泉林水世界、休閑牧場、溫泉別墅、新型現代社區等於一體,已成為特色小鎮、全域旅遊、產城結合的典範。
二是旅遊業驅動模式,鎮旅融合,以旅遊業為引領帶動小鎮文化、產業、社區全面發展。以湞陽峽文旅小鎮為例,總投資17億元,依託厚重的文化底蘊及資源稟賦,深度挖掘絲綢之路文化、英石文化、北江文化、古驛道文化等,建有徽派古街、藝術館、英石博物館、文化廣場等,成為粵北標桿性文化旅遊項目。
三是農業服務型模式,打破界線,構建強有力的產業鏈和產業體系。東華紅茶小鎮佔地9000畝,總投資17億元,打造以茶、茶文化、茶藝為主題,集旅遊、社交、休閑、度假於一體的農旅文融合項目,成為綠色健康經濟的新引擎;錦潭小鎮規劃面積5.5平方公里,總體投資30億元,遵循「產城人文」有機融合的發展理念,以「高科技精品農業+生態旅遊觀光」為主體,探索旅遊與農業產業融合發展及鄉村旅遊富民工程的創新模式。
探索
「N+旅遊」助推產業升級發展
近年來,英德以「N+旅遊」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旅遊產業升級發展,為山區發展全域旅遊提供了可借鑒的經驗。
做優「農業+旅遊」。深入推進茶旅融合,形成了積慶里、茶葉世界、德高信、八百秀才紅茶小鎮、英州紅茶趣園等茶文化主題景區,打造了雲水謠、九龍小鎮、錦潭小鎮及石牯塘鎮、黃花鎮等一批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和示範鎮。
做活「文化+旅遊」。注重歷史文化、民俗文化的挖掘和文物古跡的保護利用,打造了英石文化長廊、湞陽峽北江文化旅遊區、青塘遺址文化公園、英紅知青文化博物館、南粵古驛道、紅茶博物館等文旅融合項目。
做強「體育+旅遊」。擦亮「中國女足之鄉」品牌,升級改造中國女足基地,開展了馬拉松賽事、連鐵古驛道徒步賽、寶晶宮歡樂跑、環英西騎行挑戰賽等戶外體育活動,推動體育旅遊新興產業發展。
做亮「工業+旅遊」。推出奧園巧克力工廠觀光與品嘗游樂相結合的旅遊線路,入選廣東省工業旅遊精品線路;望埠鎮南國童話度假區開拓化妝品原料的現場種植、提煉加工製作與觀光體驗購買相結合的旅遊產品等,深受遊客的歡迎。
做實「紅色教育+旅遊」。打造了魚灣蘇維埃政府舊址、龍華村革命斗爭陣地、九龍金造起義舊址等紅色旅遊教育基地,推出4條紅色旅遊線路。
深耕
實現全域旅遊共建共享
為深入推動全域旅遊發展,英德還以全域統籌共建共享為驅動,結合「創文融合、城鄉融合、主客融合」,投入5億多元全方位進行交通和城市環境的改造、旅遊基礎設施的配套、市區夜景的打造以及旅遊產業的提升等,全力促進旅遊業發展升級。
全域統籌,改革創新激活全域旅遊。英德把旅遊業作為戰略性支柱產業,提出打造全國休閑旅遊目的地戰略目標;創新統籌協調聯動機制,形成全域旅遊規劃、投融資、建設、管理、運營、服務「七位一體」的整體格局;改革創新旅遊用地、旅遊市場治理、旅遊人才培訓、旅遊景區的管理提升等機制,激活全域旅遊發展動能。
城鄉融合,「景城一體」引領全域旅遊。按照「景城一體」思路,構建「一江兩岸」「一核兩心」城市框架,通過水系、公園、廣場、步道、場館、特色街區、產旅融合項目等系統聯動,形成旅遊與生活水乳交融的魅力景區城;2020年,投資3.5億元對市區主幹道黑底化、橋梁景觀化、湖泊亮化美化進行改造,做精景城一體化工程;統籌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打造了一批「全國美麗鄉村示範村」「全國美麗鄉村百佳範例」,大大提升全域旅遊環境。
主客融合,完善配套力促服務提升。打造「快進慢游」交通網路,構建「兩江兩鐵四高」交通大格局,開通「鄉村振興號」旅遊客運專線;構建起「旅遊集散中心—咨詢服務中心—遊客服務點」三級旅遊咨詢服務網路和「旅遊+」的服務功能,實現旅遊咨詢全覆蓋;建設50多座旅遊廁所,全面提升旅遊公共服務的質量和水平;以「一部手機游英德」為切入點,建立起咨詢、導覽、服務、營銷為一體的英德智慧旅遊系統,實現智慧應用及旅遊安全救援的快速響應。
藍圖
打造全國休閑旅遊目的地
百舸爭流千帆競,乘風破浪正遠航。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起步之年,英德將全力辦好省運會體育場館和市區游泳場建設、完成《英德青塘考古遺址公園總體規劃》、力爭成功創建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常態化開展好「北江魚干節」「荷花節」及「豐收節」等旅遊節慶活動、大力推進連樟樣板區旅遊項目規劃落地,為「十四五」英德文廣旅體工作謀好新篇,開好新局。
放眼「十四五」,英德提出,要發揮生態資源和人文資源優勢,堅持旅遊與生態、文化、科技等融合發展,堅持全域規劃、全業融合、全鏈提升、全程創新的原則,不斷完善旅遊硬體設施和軟環境建設,全面提升旅遊接待能力和服務質量,加速打造全國休閑旅遊目的地。
加快完善旅遊服務體系。以全域旅遊總體規劃為統領,統籌謀劃城市、景區、鄉村旅遊資源,推動形成布局合理、業態多元、協調發展的全域生態型旅遊產業體系。全面建立健全旅遊服務標准、項目打造、品牌建設等全鏈條服務體系,打造大灣區的「後花園」。
到2025年底,力爭創建國家5A級旅遊景區1個、國家級旅遊度假區1個、省級旅遊度假區2個,打造一批特色民宿、特色旅遊名村。到2025年,實現接待遊客突破1600萬人次,旅遊總收入突破93億元。
共建生態旅遊優質生活圈。圍繞「灣區所需,英德所能」,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把生態旅遊作為參與大灣區建設的切入口,做活「集點、連線、匯面」文章,形成「一鎮一景、一鎮一特、百花齊放」的區域旅遊特色,全力打造全國休閑旅遊目的地。
豐富旅遊融合發展業態。實施大旅遊大產業發展戰略,以提升旅遊發展質量和效益為導向,加快旅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全域旅遊特色化發展,推動旅遊業從粗放低效方式向精細高效方式轉變,從單一景區景點建設管理向綜合目的地服務轉變,從封閉的旅遊自循環向開放的「旅遊+」轉變,加快旅遊產業轉型升級,推動「旅遊+」產業融合發展,打造文旅、農旅、體旅、養旅、城旅等「五個一批」旅遊融合項目,推動旅遊景區向精品化、優質化方向發展。
英德旅遊「成績單」
●英德連續五年被評為「廣東省縣域旅遊競爭力十強」;
●英德入選「2020全國縣域旅遊發展潛力百佳縣」;
●英德獲評「2020新時代·中國文旅融合創新示範城市」稱號;
●世界優秀旅遊目的地組織和國際文旅融合創新發展研究院在英德設立文旅融合發展與鄉村振興觀測站;
英德被評為「中國茶旅融合十強示範縣」;
●九龍鎮河頭村獲評「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中國美麗休閑鄉村」「廣東省文化與旅遊特色村」;
浛洸鎮魚咀村、連江口鎮連樟村被評為「廣東十大美麗鄉村」;
橫石塘鎮龍華村獲評「廣東省文化與旅遊特色村」;
●九龍鎮被評為「廣東省旅遊風情小鎮」;
●黃花鎮、石牯塘鎮被評為「廣東省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鎮」;
●茶趣園大茶壺鄉村旅遊景區、英西峰林德高信茶園被認定為省級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
●英西峰林鄉村休閑旅遊線路、英德北江風情生態美食游線路入選廣東省鄉村旅遊精品線路。
「五一」旅遊線路推薦
●線路一
英西峰林鄉村休閑游(首批廣東省鄉村旅遊精品線路)
洞天仙境—九龍峰林小鎮—英西峰林—彭家祠—德高信T三有機茶園—老虎谷漂流—九重天
●線路二
英德北江風情生態美食游(第二批廣東省鄉村旅遊精品線路)
吳光亮故居—豐盛古寺—亞婆田·白水寨生態旅遊度假區—鐵溪小鎮—連樟村—大樟沙灘度假村—湞陽峽風景區
●線路三
英德度假享受游
奧園(英德)巧克力王國—紅旗茶廠—積慶里仙湖旅遊區—橫石塘鎮龍華村—仙橋地下河
特色景點推薦
●寶晶宮國際旅遊度假區
寶晶宮位於英德市南郊,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度假區內環境幽美雅靜,是集湖泊花海、溶洞、山林奇石、溫泉酒店、水上樂園、恐龍世界、極限項目、研學拓展基地等項目為一體的綜合度假區。被譽為「廣東的山水桂林」「嶺南第一洞天」。寶晶宮歷史悠久,還擁有通天洞摩崖石刻、舊石器遺址、碧落洞千年道觀遺址等人文歷史景觀。
●九龍峰林小鎮
九龍峰林小鎮國際生態農業度假區是國家級AAAA旅遊景區,先後被評為中國美麗鄉村百佳範例、廣東AAAA級農業公園、廣東省環境教育基地等,處於九龍鎮英西峰林核心段。景區內有千餘座呈線型排列的石灰岩質山峰,山勢雄偉,景色奇特,是一個集農業公園、鄉村酒店、特色民宿、花卉觀賞、休閑觀光、養生度假、科普教育、戶外拓展等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生態旅遊度假區。
●奧園(英德)巧克力王國
奧園英德巧克力王國位於英紅鎮,是奧園(英德)心花小鎮中一個板塊,是國內獨創融合巧克力IP、英紅茶文化、泡池、酒店及喀斯特地貌於一體的全業態全域旅遊度假勝地。項目總佔地面積750畝,依託當地豐富的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首期建設有巧克力樂園、茶與巧克力小鎮、英德泉林水世界、英德奧園希爾頓逸林度假酒店四大主題區域。
●湞陽峽風景區
湞陽峽風景區位於連江口鎮,致力打造成珠三角一流的集生態文化旅遊、濱水休閑度假、藝術產業、遊艇產業、戶外運動、農耕文化、養生養老等主題於一體的大型綜合性流域型度假目的地。景區地塊人文歷史旅遊資源豐富,自然山水優美。目前,景區已開放了奇石文化廣場、湞陽峽藝術館、湞陽峽英石館、九大簋餐飲、四季餐吧、火車主題客棧、粵北土特產商業街等項目。
❽ 借物喻人的文章 400子以上
梅花
我贊美堅貞的松柏,我贊美勇斗西風的籬菊,我贊美蓮花的傲視污泥,可我更贊美梅花的傲雪怒放。
在百花凋謝之時,唯有梅花生機勃勃。迎著漫天飛舞的雪花,傲然挺立在凜冽的寒風中。數九隆冬,地凍天寒,那傲雪而放的梅花,開得那麼鮮麗。股股清香,沁人心脾。
那花白里透紅,花瓣潤滑透明,像琥鉑或碧玉雕成,有點冰清玉潔的雅緻。有的艷如朝霞,有的白似瑞雪,還有的綠如碧玉。梅花開或有早有遲,在同一顆梅樹上,可以看到花開的各種形態。有的含羞待放,粉紅的花苞鮮嫩可愛;有的剛剛綻放,就有幾只小蜜蜂鑽了進去,貪婪的吮吸著花粉;有的盛開許久,粉紅柔嫩的花瓣若人喜愛;先前熱熱鬧鬧開過的梅花,如今花瓣以凋謝。風吹花落,你不用擔心花瓣會摔破,梅花不是嬌貴的花,愈是寒冷,愈是風氣雪壓,它開得愈精神,愈秀氣。古人有句話說的好:「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吹拂它的不是輕柔的春風,而是凜冽的寒風;滋潤它的不是清涼甘甜的雨水,而是寒氣逼人的冰雪;照耀它的不是燦爛的陽光,而是嚴寒里的一縷殘陽。只有具有挑戰的生活,才是美好的生活。它是寒意中傲人的芳香,面對如絮飄舞的白雪,她笑得更燦爛了。它從不與百花爭奪明媚的春天,也從不炫耀自己的美麗,它有著一副傲骨,也從不驕傲自大。每當寒冬的清晨,一股別具神韻、清逸幽雅的清香就從窗外飄來。
它不僅是清雅俊逸的風度使古今詩人畫家贊美它,更以它的冰肌玉骨,凌寒留香被喻為民族的精華為世人所重。梅花以它的高潔、堅強、謙虛的品格,給人立志奮發的激勵。
梅花的色,艷麗而不妖。
梅花的香,清幽而淡雅。
梅花的姿,蒼古而清秀。
難道,這不正是我們的建築工人么?他們無論嚴寒酷暑,無論刮風下雨,無論天寒地凍,他們都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認真的工作著。
我要學習梅花,我要做一個像梅花一樣的人。
牛
牛很普通,但它也很偉大。
牛的頭上有一對犄角,四肢修長,身體健壯,尾巴細長。年輕力壯的牛可以拉犁,奶牛可以產奶,牛皮可以做鞋,牛肉還可以吃。在鄉間,隨處可見它的身影。牛把自己的一生奉獻給了人們,卻在牛棚的一角默默地死去,而不求回報。沒有人會注意一頭牛的死去,更沒有人會在它死去後,想起它曾為我們做過什麼。牛就是這樣,默默無聞地誕生在世上,又默默無聞地離去,卻給人們留下了許多東西。而它卻從不要求什麼,只要有一堆乾草和一個牛棚就足夠了。魯迅先生曾說過:「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牛吃的是草,擠的卻是牛奶。
這默默無聞的牛讓我想起了,生活中像它一樣的人。種地的農民、工廠的工人、學校的老師,他們就像牛一樣,默默無聞地工作,卻不求多大的回報。而社會缺少了他們,又怎麼可以繼能續存在呢?沒有了農民,人們就沒有糧食蔬菜吃;沒有了工人,就沒有了高樓大廈;沒有了老師,學生就學不到知識。
在西部,也有許多這樣的人。2006年7月1日,青藏鐵路開通了,這又使我想起了那些參加西部大開發的志願者。他們忍受著天寒地凍,忍受著乾旱洪水,為祖國的西部換來了繁榮昌盛。那麼困難的事,他們都堅持下來了。然而他們又得到了多少回報呢?難道我們就沒有這樣的精神嗎?其實,只要大家多加努力,人人都能做到默默無聞、無私奉獻。
我尊敬牛,它勤勤懇懇,任勞任怨,默默無聞地為人們無私地奉獻著。它可以和松樹、白楊相提並論;可以和「四大君子」同起同坐。我一定要好好學習牛的這種精神
荷花
荷花入詩,情彩飛揚,雅俗共賞,有人借荷香淡淡抒發清閑散淡情懷,有人借荷花艷艷展示生命意趣,有人借荷花生死傾訴相思苦情……凡此種種,多姿多彩,荷為人而生,文因荷而貴,人荷相映,演繹了一首首洋溢著生命情愫的華彩詩章。
荷花千姿百態,潔白無暇,像水晶一樣純潔。有的才只有一個青里泛白的花苞,嬌羞欲語,含苞欲放;有的只開了一半,一些花瓣散下去,另一些簇擁在花蕊旁,猶如一位衣衫未整的美人;那些全開了的,像一個個穿著潔白素凈的衣服的姑娘在翩翩起舞;還有些,花瓣都掉光了,露出碧綠碧綠的蓮蓬,蓮子上面的小孔,似乎是一張張小嘴巴,正放開喉嚨大喊著:「我成熟了,快來摘啊!」荷花散發出清新淡雅的芬芳,引來花蝶飛舞,嬉戲其間,令人賞心悅目。而那調皮的蜻蜓,扇動著翅膀,從那朵花飛到另一朵花,與荷花快樂地嬉戲著。我陶醉了,覺得眼前的荷花是一位位風姿綽約的荷花仙子在翩翩起舞。
荷花不像牡丹一樣雍容華貴,不像梅花那樣迎寒吐芳,也不像蘭花那樣小巧清秀,然而,她默默無聞地為酷暑散陣陣芬芳,送絲絲清涼。啊!我愛荷花,愛它那亭亭玉立的姿態,更愛它那「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高風亮節! 由荷花,我想到了於謙。
於謙是明朝著名的民族英雄,浙江錢塘(今杭州)人。他自小有遠大的志向。長大以後,他考中進士,做了幾任地方官,嚴格執法,廉潔奉公,深得皇上的賞識。後他擔任河南巡撫,獎勵生產,救濟災荒,比較注意人民疾苦,贏得了人們的愛戴。
太監王振專權的時候,貪污成風,地方官進京辦事,總要先送白銀賄賂上司,只有於謙從來不送禮品。有人勸他說:「您不肯送金銀財寶,難道不能帶點土產去?」於謙甩動他的兩只袖子,笑著說:「只有清風。」他還寫了一詩,表明自己的態度,詩的後面兩句是:「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
其實,不管就個人喜好,還是荷花本身的魅力,以及它的品質,荷花都不得不成為我的心愛。貝殼人生
珍珠,是貝殼經歷痛苦,醞釀的生命的光輝。人生如貝,貝殼人生。是的,就像我的媽媽一樣。
———題記
出差回來的爸爸為出差回來的媽媽帶回了一條珍珠項鏈。看著上面大顆大顆的乳白色珍珠,思緒突然又回到了那個暑假,那段在北海度過的時光。
「珍珠是某些軟體動物(如蚌)的貝殼內產生的圓形顆粒,乳白色或略帶黃色,有光澤,是這類動物體內發生病理變化或外界砂粒和微生物等進入貝殼而形成的。多用做裝飾品……」看著水中一動不動的貝殼,我聽著工作人員對珍珠和貝殼詳細的解釋。他們既不是生物老師,也不是什麼生物學家,但是他們知道的卻很多。我饒有興趣的聽著他的講解,腦海里幻想著這些貝殼正在與痛苦作斗爭,在一段時間之後,它們的體內將會孕育出一顆顆美麗的珍珠,突然覺得有些心痛和傷感,興許,是為這些小生命而可憐吧。於是,我不再聽下去,轉身走到了珍珠廠外,望著大海出神。貝殼的痛苦像一塊小石頭般卡在心裡,揮之不去。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那段記憶,終究還是被我漸漸地淡忘了。如今,看著這條項鏈,記憶又逐漸回來了。
我看著戴著項鏈、快樂的媽媽的面龐。雖然還是那樣溫和、美麗,但卻不再那麼光彩照人。歲月的流逝,病痛的折磨,在這位多年奔波在外的堅強的女性的面容上,無情的刻上了印記。一個母親,終日不能與孩子見面,不能享受家庭的溫暖,孤單一人,在祖國的大地上四處奔走,幾年以來,媽媽她經歷並忍受了多少痛苦,我不知道。可以確定的是,媽媽她一定是一位成功的女性,即使他掙得錢沒有比爾·蓋茨那樣多。媽媽是成功的,偉大的。我家有兩個孩子,這從一開始就註定了在當今這樣一個社會,想要讓我和弟弟,讓全家過上幸福的生活,媽媽的責任要重了很多。媽媽是一個好強的人,從陝西電視台,到鳳凰衛視,再到上海文廣,媽媽從西安打拚到上海,憑借著自己的實力,憑借著那份對家庭的愛,她不斷的前進著。那雙腳,曾經走過祖國的大半形落,走過世界的很多地方,媽媽從來沒有停止過努力。孤獨無法讓她退縮,疾病無法令她止步。有多少次,看著媽媽拿著行李獨自遠去的背影,那身影比女武神還要高大、堅強。時光流逝,媽媽的每次努力,都像珍珠一樣,在我的記憶中,閃耀著不曾減弱的光輝。
如今的媽媽,剛剛經歷了腰椎骨質增生的折磨,她利用短暫的病假,回到家中,為了給予我們未得的母愛,也為了讓疲憊的心在家庭中,暫時的休息一下。其實,媽媽的奔波,就是母愛的體現,我又何嘗不知道呢?一串珍珠項鏈,將我的記憶串了起來,就像媽媽的愛和她的努力一樣從未中斷。這樣一想,這項鏈帶在媽媽身上是怎樣的合適啊!媽媽就像那貝殼一般,將家藏在裡面,用愛去守護著,一旦有什麼困難想要進來,那包裹一切的愛都會令困難變為一顆顆珍珠。媽媽用自己的痛苦,讓生命和愛創造著平凡又不平凡的奇跡。
媽媽用自己的經歷,告訴了我真正的堅強,告訴了我苦難對於生命的意義。我不會忘記媽媽她的背影,如同貝殼醞釀的珍珠般,閃耀的人生。
人生如貝,貝殼人生。是的,就像我的媽媽一樣。
松樹的風格(
去年冬天,我從英德到連縣去,沿途看到松樹鬱郁蒼蒼,生氣勃勃,傲然屹立。雖是坐在車子上,一棵棵松樹一晃而過,但它們那種不畏風霜的姿態,卻使人油然而生敬意,久久不忘。當時很想把這種感覺寫下來,但又不能寫成。前兩天在虎門和中山大學中文系的師生們座談時,又談到這一點,希望青年同志們能和松樹一樣,成長為具有松樹的風格,也就是具有共產主義風格的人。現在把當時的感覺寫出來,與大家共勉。
我對松樹懷有敬畏之心不自今日始。自古以來,多少人就歌頌過它,贊美過它,把它作為崇高的品質的象徵。
你看它不管是在懸崖的縫隙間也好,不管是在貧瘠的土地上也好,只要有一粒種子——這粒種子也不管是你有意種植的,還是隨意丟落的,也不管是風吹來的,還是從飛鳥的嘴裡跌落的,總之,只要有一粒種子,它就不擇地勢,不畏嚴寒酷熱,隨處茁壯地生長起來了。它既不需要誰來施肥,也不需要誰來灌溉。狂風吹不倒它,洪水淹不沒它,嚴寒凍不死它,乾旱旱不壞它。它只是一味地無憂無慮地生長。松樹的生命力可謂強矣!松樹要求於人的可謂少矣!這是我每看到松樹油然而生敬意的原因之一。
我對松樹懷有敬意的更重要的原因卻是它那種自我犧牲的精神。你看,松樹是用途極廣的木材,並且是很好的造紙原料:松樹的葉子可以提制揮發油;松樹的脂液可制松香、松節油,是很重要的工業原料;松樹的根和枝又是很好的燃料。
更不用說在夏天,它用自己的枝葉擋住炎炎烈日,叫人們在如蓋的綠蔭下休憩;在黑夜,它可以劈成碎片做成火把,照亮人們前進的路。總之一句話,為了人類,它的確是做到了「粉身碎骨」的地步了。
要求於人的甚少,給予人的甚多,這就是松樹的風格。
魯迅先生說的「我吃的是草,擠出來的是奶,血」,也正是松樹風格的寫照。
自然,松樹的風格中還包含著樂觀主義的精神。你看它無論在嚴寒霜雪中和盛夏烈日中,總是精神奕奕,從來都不知道什麼叫做憂郁和畏懼。
我常想:楊柳婀娜多姿,可謂嫵媚極了,桃李絢爛多彩,可謂鮮艷極了,但它們只是給人一種外表好看的印象,不能給人以力量。松樹卻不同,它可能不如楊柳與桃李那麼好看,但它卻給人以啟發,以深思和勇氣,尤其是想到它那種崇高的風格的時候,不由人不油然而生敬意。
我每次看到松樹,想到它那種崇高的風格的時候,就聯想到共產主義風格。
我想,所謂共產主義風格,應該就是要求人的甚少,而給予人的卻甚多的風格;所謂共產主義風格,應該就是為了人民的利益和事業不畏任何犧牲的風格。
每一個具有共產主義風格的人,都應該像松樹一樣,不管在怎樣惡劣的環境下,都能茁壯地生長,頑強地工作,永不被困難嚇倒,永不屈服於惡劣環境。每一個具有共產主義風格的人,都應該具有松樹那樣的崇高品質,人們需要我們做什麼,我們就去做什麼,只要是為了人民的利益,粉身碎骨,赴湯蹈火,也在所不惜,而且毫無怨言,永遠渾身洋溢著革命的樂觀主義的精神。
具有這種共產主義風格的人是很多的。在革命艱苦的年代裡,在白色恐怖的日子裡,多少人不管環境的惡劣和情況的險惡,為了人民的幸福,他們忍受了多少的艱難困苦,做了多少有意義的工作呵!他們貢獻出所有的精力,甚至最寶貴的生命。就是在他們臨犧牲的一剎那間,他們想的不是自己,而是人民和祖國甚至全世界的將來。然而,他們要求於人的是什麼呢?什麼也沒有。這不由得使我們想起松樹的崇高的風格!
目前,在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日子裡,多少人不顧個人的得失,不顧個人的辛勞,夜以繼日,廢寢忘食,為加速我們的革命和建設而不知疲倦地苦幹著。在他們的意念中,一切都是為了把社會主義革命進行到底,為了迅速改變我國「一窮二白」的面貌,為了使人民的生活過得更好。這又不由得使我們想起松樹的
崇高的風格。
具有這種風格的人是越來越多了。這樣的人越多,我們的革命和建設也就會越快。我希望每個人都能像松樹一樣具有堅強的意志和崇高的品質;我希望每個人都成為具有共產主義風格的人
❾ 英西峰林風景區自由行攻略
❿ 蘇東坡的故事
1、築建蘇堤
元祐四年,蘇軾任龍圖閣學士、知杭州。由於西湖長期沒有疏浚,淤塞過半,「崶台平湖久蕪漫,人經豐歲尚凋疏」,湖水逐漸乾涸,湖中長滿野草,嚴重影響了農業生產。
蘇軾來杭州的第二年率眾疏浚西湖,動用民工二十餘萬,開除葑田,恢復舊觀,並在湖水最深處建立三塔(今三潭映月)作為標志。他把挖出的淤泥集中起來,築成一條縱貫西湖的長堤,堤有六橋相接,以便行人,後人名之曰「蘇公堤」,簡稱「蘇堤」。
蘇軾一生築過三條長堤。蘇軾被貶潁州(今安徽阜陽)時,對潁州西湖也進行了疏浚,並築堤。紹聖元年(1094年),蘇軾被貶為遠寧軍節度副使、惠州(今廣東惠陽)安置。
年近六旬的蘇軾,日夜賓士,千里迢迢赴貶所,受到了嶺南百姓熱情的歡迎。蘇軾把皇帝賞賜的黃金拿出來,捐助疏浚西湖,並修了一條長堤。為此,「父老喜雲集,簞壺無空攜,三日飲不散,殺盡村西雞」,人們歡慶不已。
2、烏台詩案
元豐二年,四十三歲的蘇軾被調為湖州知州。上任後,他即給神宗寫了一封《湖州謝表》,這本是例行公事,但蘇軾是詩人,筆端常帶感情,即使官樣文章,也忘不了加上點個人色彩,說自己「愚不適時,難以追陪新進」,「老不生事或能牧養小民」,這些話被新黨利用。
說他「愚弄朝,妄自尊大」、「銜怨懷怒」、「指斥乘輿」、「包藏禍心」,又諷刺政府,莽撞無禮,對皇帝不忠,如此大罪可謂死有餘辜。他們從蘇軾的大量詩作中挑出他們認為隱含譏諷之意的句子,一時間,朝廷內一片倒蘇之聲。
七月二十八日,上任才三個月的蘇軾被御史台的吏卒逮捕,解往京師,受牽連者達數十人。蘇軾下獄一百零三日,險遭殺身之禍。幸虧宋太祖趙匡胤時定下不殺士大夫的國策,他才算躲過一劫。
3、應考趣聞
宋仁宗嘉佑二年,蘇軾以一篇《刑賞忠厚之至論》的論文得到考官梅堯臣的賞識,並推薦給主試官歐陽修。歐陽修亦十分贊賞,欲拔擢為第一,但又怕該文為自己的門生曾鞏所作。
為了避嫌,列為第二。結果試卷拆封後才發現該文為蘇軾所作。到了禮部復試時,蘇軾再以《春秋對義》取為第一。
4、程蘇結怨
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司馬光去世,大臣們正舉行明堂祭拜大典,趕不及奠祭,儀式一完成,大臣們希望趕去吊喪,程頤卻攔住大家,說孔子「是日哭則不歌」,參加明堂典禮之後,不該又吊喪家。大家覺得這不近人情,反駁說,「哭則不歌」不代表「歌則不哭」。
蘇軾嘲笑程頤說:「這是枉死市上的叔孫通制訂的禮法。」這是蘇軾、程頤兩人結怨的開始。 有一次國家忌日,眾大臣到相國寺禱佛,程頤要求食素,蘇軾責問說:「正叔(程頤表字),你不是不喜好佛教嗎?為什麼要吃素食?」
程頤說:「禮法:守喪不可飲酒吃肉;忌日,是喪事的延續。」蘇軾唱反調:「支持劉家的人露出左臂來罷!」(用史記典故,蘇軾自比為漢朝的太尉周勃,把程頤比為呂氏亂黨,要求大家支持他。)范淳夫等人吃素食,而秦觀、黃庭堅等則吃肉。
5、吟詩赴宴
蘇軾二十歲的時候,到京師去科考。有六個自負的舉人看不起他,決定備下酒菜請蘇軾赴宴打算戲弄他。蘇軾接邀後欣然前往。入席尚未動筷子,一舉人提議行酒令,酒令內容必須要引用歷史人物和事件,這樣就能獨吃一盤菜。其餘五人轟聲叫好。「我先來。」
年紀較長的說:「姜子牙渭水釣魚!」說完捧走了一盤魚。「秦叔寶長安賣馬!」第二位神氣地端走了馬肉。「蘇子卿貝湖牧羊!」第三位毫不示弱地拿走了羊肉。「張翼德涿縣賣肉!」第四個急吼吼地伸手把肉扒了過來。「關雲長荊州刮骨!」第五個迫不及待地搶走了骨頭。
「諸葛亮隆中種菜!」第六個傲慢地端起了最後的一樣青菜。菜全部分完了,六個舉人興高采烈的正准備邊吃邊嘲笑蘇軾時,蘇軾卻不慌不忙地吟道:「秦始皇並吞六國!」說完把六盤菜全部端到自己面前,微笑道:「諸位兄台請啊!」六舉人呆若木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