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花鐵壺
1. 什麼茶可以煮著喝
黑茶、紅茶都可以煮著喝。
黑茶:
黑茶屬於後發酵茶,因其採用的原料比較粗老,且加工的過程需要較長時間的堆積發酵,故而陳香濃郁,滋味醇厚,茶湯多呈深褐色。
黑茶可沖泡也可煎煮,用陶制茶具可利用茶具良好的吸附性消除一些茶葉發酵和存放時形成的雜味,使黑茶的陳香更為突出。此外,陶質茶具的粗獷、大氣搭配黑茶,淳樸凝重,更符合黑茶深厚的陳韻。
紅茶既適於沖泡,也適於煎煮。紅茶品飲有清飲和調飲之分。清飲,即不加任何調味品,使茶葉發揮應有的香味。清飲法適合於品飲工夫紅茶,重在享受它的清香和醇味。
2. 武夷山的泡茶文化 武夷山的人是怎麼喝茶的
武夷山人喝茶是非常純粹的,一切都集中在茶上,一絲不苟地泡茶,品茶時心中只有茶,純粹到不吃茶點,甚至不談與茶無關的話題,這種純粹概況起來就是一個詞「講究」,講究到什麼程度,請聽我慢慢道來。
水的品質
一是講究水的品質,堅守古訓:山泉水為上,溪水次之,井水為下,自來水那就是不能用來泡茶的了。你可以看到痴茶者不辭辛苦到山中找水背回家泡茶,到深山找水背水本身就是很休閑很快樂的事。
燒水的器皿
二是燒水的器皿,鐵壺,鋁壺,不銹鋼壺,鋼化玻璃壺,陶泥壺……不同的壺燒水那感覺那效果是不同的。用陶泥做的壺煮水被認為最合適。用鋼鍋,鋁鍋這些金屬的東西來煮水沖茶就要差一些。
燒水的方法
三是燒水的方法就更有講究,首選燒木炭的紅泥小火爐,式樣很好看。小火爐有蓋和門,不用語時把它一蓋一關,很方便調節火力。其次才是現在流行的電熱隨手泡,水燒開的程度,要求初沸(剛冒魚眼泡),稱為活水,燒久了稱為死水,初沸的水離開火源後要稍等1-2秒沖泡,太快的話就說用水急了,茶不好喝。
茶盞
四是選茶盞,蓋碗最常用,偶爾也用紫砂壺,偶爾偶爾還用飄逸杯。蓋碗沖泡有利於提高沖泡溫度,提高茶葉的香氣,比較適宜於沖泡武夷岩茶,
其好處是:蓋碗沖泡的好處
1、形狀開放。不會限制葉片在沖泡過程中的舒展
2、材質是瓷,不會影響岩茶細微表現。
3、沖泡上可悶可放,不會有壺泡帶來的悶氣或蒸煮的感覺。
4、時間控制有優勢。出水快。甚至可以2秒出水。
5、溫度容易控制,入水的角度和位置,水流的大小和力度,都隨心所欲。
6、甚至可以隨心的翻動和擠壓茶底。同樣造成口感的差異。
7、用蓋碗泡茶容易聞蓋香,這也是喝武夷岩茶最享受的一刻。還觀察容易。茶色,湯色,葉底、方便清理等等。以上這些,大概也是武夷山人喜歡用蓋碗泡茶的原因。
沖泡的方法
五是開始沖泡,注入水的急緩(快慢),水柱的高低,粗細都有講究,有人喜歡懸壺高沖,有人喜歡細水輕潤,追求一條瀟灑的水線,讓茶的生命在流水間彰顯。不分優劣,各成風格。
浸泡時間
六是浸泡多久,這也是所以程序中最關鍵的,每一泡浸泡的時間都不同,不同的茶又不同,根據當時喝茶的人的感覺不同又不同,有時茶客會情不自禁的指揮泡茶人:快出水了,坐杯久了。或者說,出水太快了嗎,還沒出味呢。
品茶
七是品茶,用什麼杯子?這個學問可大了。茶杯的選擇有四字訣:小,淺,薄,白。小則一啜而盡;淺則水不留底;色白如玉用以襯托茶的顏色;質薄如紙以使其能以起香。講到「啜」茶,什麼是「啜」茶呢?一個口四個又,望文生義,就是一口茶要在口裡反復「又又又又」多次之後才喝下去,會發出很響的唏噓之聲,為的是讓茶更能出味。這與葡萄酒的品飲雖然口型不同但有異曲同工之妙。初學啜茶要小口慢啜,不要太快太用力以免被嗆到。武夷山人經常以啜茶方式飲茶成為下意識的習慣,有時在宴會上喝湯也情不自禁「啜」起來,你千萬不要怪人家不雅觀,是喝茶已經成為習慣了。
論茶
八是論茶,品茶必論茶,邊品邊說關於當下之茶品,論香,論水,論回甘,論山,論樹,論感覺……
論香-蘭花香,玉蘭花香,水蜜桃香,杏仁香,粽葉香,奶油香,還有雪梨香的甚至竹葉香……
論水-不是論泡茶的水而是論水泡出來的茶湯,有說水厚水薄的,有說水柔水硬的,還有說水有粘稠感的,有說象米湯的,象蜂蜜的……
論茶氣-這個茶氣是什麼?真的難表達。
論山—就是論山場,茶樹長在不同的土壤品質味道不同,陸羽茶經說:「上品生爛石,中者生礫壤,下者生黃土」,武夷山人善於從品茶中喝出所泡之茶葉,是生長在武夷鎮還是星村鎮?或者是生長在什麼山澗什麼坑什麼窠里的,聽起來很神奇,但是這功夫沒有良好的味覺和千錘百煉是做不到的。 論樹—最難的是認品種,其二是認樹齡,喝茶要喝出茶樹是什麼品種,樹齡有多少歲?這個很難,因為武夷山的茶樹品種(包括名叢)有幾百種,不過也有規律,不同的茶樹香不同,葉子也有細微的差別,認真看還是能區別的,還有老樹有樅味,新樹沒有,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試一試。
論感覺—不同的人對茶的感覺是有很大差別的,就像吃菜一樣鹹淡酸辣反應不一樣,比較誇張的感覺有:喝了老樅水仙會打嗝;喝了肉桂會打通血脈,氣貫頭頂;有人連續喝三至五泡茶說把人喝開了,大概是精神爽,身輕松的意思,無法形容准確的含義,只能意會了。
鬥茶
九是鬥茶,人們常說酒過三巡,茶也有類似的,喝到差不多時,有人會從自己的兜里掏出一包茶說:泡泡我這個。話雖然不多,但鬥茶就開始了,又是一番論香,論水,論回甘,論山,論樹,論感覺……如果茶不好馬上會被淘汰,又有另一位拿出自己的「斗品」來繼續斗。對於不好的茶一般會給面子不直接說不好,但也不客氣,因為喝茶人的表情和狀態難以掩飾,不好的茶人們就沒有滿足的表情也不會連續喝下去,也就是杯里留有茶水不喝完或者乾脆整杯放著不動,如果有人會說我喝不動了或者喝太多了等一下再喝,很有可能就是說你這泡茶不夠好,等等有好的再喝!如果是遇上真正好茶怎麼也得喝並且情不自禁地聞香啜茶……一次真正的品茶最後都會有一個比較公認的結果,就是今天喝的第幾泡最好,什麼有某種花香啦,湯色很透亮啦,水很厚啦,山場硬啦,耐泡啦,還有很霸氣或者很柔滑等等。
3. 受益一生的2000個心理健康故事的目錄
第一輯 關於親情
神奇的力量
護子心切
拒子入門
骨肉兄弟
小男孩的夢想
地震中的父與子
兒子
富商與佛
父子三人
駱駝媽媽
無言的愛
出逃的小蟋蟀
小小的陽光
美好的回憶
世上最幸運的人
父親的鮮花
說出口的愛
聖誕老人的精神
等待召喚
未上鎖的門
孩子需要關懷
偉大的母愛
活佛
上帝的百合
好兒子
母親的心
第二輯 關於友情
真摯的友情
狐狸的下場
豪豬取暖
鐵壺和陶壺
臨江之麋
公牛和獅子
山羊和驢子
牧人與野山羊
楚莊王赦醉臣
鵜鶘與仙鶴
跳蚤與虱
缺點
猴子和貓
忠貞的狗
「朋友」
沙漠里的兩個朋友
做客的狗
倒下的戰友
割肉
陰險的野雞
隱士和熊
養獅人的悲劇
樹林和篝火
皮斯阿司和達蒙
兩個朋友
給予與付出
老井求水
好鬥的蛇
海鷗不上當
鷹和狐狸
狗的友誼
船和錨
農夫和蛇
晏子贖越石父
人參果的味道
兩個獵人
戰友射來的子彈
青年和羊
真正的朋友
相命師
第三輯 關於愛情
愛情似油燈
讓月亮追著你
負心漢的遭遇
唯一倖存的男人
晏子辭婚
企鵝的石頭
挑剔的待嫁姑娘
擁有與失去
愛情試驗
相識在舞中
新的整體
「愚公」的愛
第四輯 關於關愛
最寶貴的財富
快樂秘訣
愚蠢的馬
一把椅子
遺失的斧頭
窮人送柴
報恩的獅子
樵夫與母熊
金翅雀和貓
飛蛾出繭
狐狸和仙鶴
回報
善良的水鬼
選擇禮物
吉姆和勞爾
真誠的微笑
一件婚紗裙
同情弱者
新年
鏡子里的狗
農夫和老鷹
摔碎的一籃雞蛋
漂亮女秘書
猴和小鳥
甜芋泥
最好的消息
快速路上的三隻狗
珍貴的一美元
第五輯 關於為人
撞車
自己的床鋪不要錢
醜陋的雞
爬上屋頂的驢
不說人之過
狗國狗門
列子家貧
兩位候選者
真正的男人
雞肋
鼓聲
佛祖與弟子
巨蟒與豹子
一塊金幣
烏龜與狼
國王的老鷹
人與人
饋贈
烈馬與牧馬人
禪師為椅
歐瑪爾的修煉
鬼魂和上帝
煮熟的花籽
遺失的公文包
西山羊與東山羊
聖人和罪人
神奇的泥土
沉默的力量
一對冤家
閻王斷案
真實的謊言
威靈頓小站
平均標准
從天而降的天使
大帝與少校
三個和尚
批評對象
5美元改變命運
鵝與蠢女人
富翁的畫像
「高昂的學費」
不以貌取人
富翁出洋相
拿破崙失態
一個「好」徒弟
寬容之心
五里與無禮
源與流
相親
罪與功
誠實的智者
一條腿
空頭支票
自傲的作家
奇特的演算法
加鎖的理由
沙漠中的胡楊
誠實的士兵
防範兩面人
丹麥士兵
理智的國王
車禍
紳士和甜餅
被拒絕的愛
鐵匠和木匠
第六輯 關於能力
驢子和騾子
小金人的價值
徒手斗虎
龍王與青蛙
八哥的金笛
藝多不養生
扁鵲施換心術
人才與奴才
蜘蛛和燕子
哪裡最賺錢
驢與白馬
獅子出征
熟能生巧
毛遂自薦
聰明的女孩
三個博士兄弟
甘茂渡河
獅子與豬的決斗
披上虎皮的羊
獅子和人
墓地遇鬼
鳥類選國王
驢子追獅子
池塘和河流
三隻動物與風
養豹捕鼠
車輪與陀螺
提琴被掉包了
一萬日元
第七輯 關於教育
爸爸的腳印
奶奶的桌子
一件小事
父子偷梨
有人看到你了
糕點與女孩
蘋果的不同分法
道德是知識的舵手
黑暗並不可怕
神奇的鵝卵石
「老乞丐」的忠告
祖父的表
尋找失主
留給兒子的信
損壞的鞋子
灑掉的牛奶
世界上最難說的字
孩子的第一本書
自以為是的結果
人與猴
磁鐵的奧秘
警惕第一次飲酒
第一次打獵
熊和孩子們
回聲
帶刺的玫瑰
爸爸的方法
粗魯的男孩
受責罵的孩子
改過的兒子
無用的火車
牙刷的位置
好動的孩子
勇敢地面對一切
勇敢的隊長
小明的絕招
盪鞦韆
失敗的原因
死去的蝴蝶
頒發獎牌
弗蘭克和沙漏
堅持的價值
剃光頭
新老師的課
母女協定
母親的賬單
最紳士的報復
冒牌的管家
喬治的晚餐
盛滿碎玻璃的箱子
第八輯 關於求知
抄襲的呈文
烏鴉的面子
茶杯與茶壺的位置
俸祿的標准
兩只老鼠
一次實驗
誇氏國的老師
炳燭而學
二人學弈
薛譚學歌
輪扁論讀書
造父學駕車
觀察生活
執著的法拉第
愛書的人
傷仲永
青蛙的悔恨
周谷畫虎
鑿壁偷光
囊螢和映雪
紀昌學射
「魚」字的大小
嘲笑驢子
鏡片與望遠鏡
求知之道
「60分就行」
約翰尼遇見的第一場暴風雪
牛頓與祖母
實踐出真知
達·芬奇與父親
第九輯 關於機遇
無座之旅
擱淺的遊艇
當客輪撞上懸崖後
錯誤中的機會
1加1大於2
發現金獅子的人
探險家與老農
旺發和旺財
敢於冒險的哈默
富士空氣罐頭
商人的挫折
釣大魚的工具
如何吃大雁
幸運女神來臨
錯過機會的女孩
第十輯 關於目標
楚王學箭
綉花
挑水
蝸牛與燕子
斥鸚笑鵬
丈夫的選擇
老實人的遭遇
走不出沙漠的人
迷途蝴蝶
兩只小鴨子
一次只能坐上一把椅子
埃米沒有賺到的錢
走一步路
小男孩的決心
農場里的小女孩
癱瘓的小女孩
主考官的夫人
喬治的目標
一根魚竿和一簍魚
霧的後面
鎖定目標
第十一輯 關於成敗
商人與山匪
馴馬經
所謂成功
一條西褲
野鴨飛走了
尋找谷倉里的金錶
一塊布
自己的責任
山東公子
愚公移山
沒時間磨鋸
牛倌與宰相
沒有門牌的房間
蜘蛛的啟示
斗雞大王的秘訣
失業以後
劉銘傳的耐心
用左眼眨出來的書
尊嚴
飛越大西洋
學游泳
鯉魚跳龍門
團結的力量
金礦上的十字鎬
鐵杵磨針
復明的葯方
月台下的石油
青年與富翁
死後成名
預約
小湯匙捉魚
王者之風
撞鍾的和尚
樵夫的斧頭
第十二輯 關於智慧
聰明的拿破崙
皮鞋的來歷
機智的卓別林
智慧之源
狐狸和公雞
為國王畫像
華佗拜師
煮熟的豌豆
華盛頓找馬
總統「賣書」
你贏她輸
三條忠告
吃雞的貓
一模一樣的假瓶
機智的牧童
富翁的繼承權
丈量河寬
聰明反被聰明誤
諸葛亮解題妙招
鼠屎斷案
聰明的農夫
富翁和詩人
獅後的喪禮
狐狸和山羊
買來的智慧
狐狸和豹
富翁的遺囑
機智救庫吏
第十三輯 關於人生
奉獻
天堂和地獄
最完美的樹葉
三種選擇
願望
冠軍的自信
鑒真大師
幸福的樵夫
絕世美玉
放下包袱
幸福的種子
小老鼠的旅行
漏斗中的玉米
奇特的寶石
裝滿水的杯子
梅香
同樣一斤米
獵犬與眾狗
老獵狗
憂郁的男子
對生活失去希望的人
風與太陽
三根樹枝
席德的獎券
獵狗的腳
游覽
拿破崙的感受
悲觀者與廚師
摔碎的瓷瓶
狒狒的雨傘
一個蘋果
畫外人生
苦惱的小和尚
雞籠外的雞
雪盲症的起因
青蛙和牡蠣
公園里的大雁
斷臂的美
守財奴與死神
健康的人生
完美的弓
頑皮的小魚
給貓掛上鈴鐺
一把斧頭
最甜的水
上帝的禮物
螃蟹出海
第十四輯 關於哲理
只要三樓
起死回生
翠鳥的悲哀
猴子澆水
一條金鏈子
猜石頭
立足現實的人
新生討馬
治駝背術
天下第一木匠
瞎子打獵
後來居上
郄雍捕盜
天堂與地獄
濕木料蓋房
松果和南瓜
四肢和胃
菜農和學問家
炒栗子
樂羊食子
兩虎相爭
揖讓救火
高手
四重奏
不同的結果
牧師的建議
傻瓜理論
囂張的老鼠
鹽和棉花
阿難取水
楚人過河
一葉障目
盲人摸象
師徒唱歌
狐假虎威
掩耳盜鈴
晝夜榮辱各半
內科與外科
孔子絕糧
偷金
梁國商人
第十五輯 關於命運
命運之神的苦惱
不同的命運
握在手裡的命運
幻想和希望
和老虎對視
美妙的大自然
希望在前
小花
祈求
選擇自己
現實更重要
貪甜頭的蒼蠅
不同的要求
生死較量
麻雀的災難
到達山頂的人
漂浮的蟻球
亮麗的羽毛
偷大米的猴子
不願被舍棄的牛繩
不幸者的幸運
傷殘的警察
占星師
老虎和獵狗
跳河的兔子
山雞起舞
逃避的鹿
逃生秘訣
航海遇險
父親的煩惱
一鶯鳥的長喙
螞蟻和蟬
不幸的獵人
書生與漁夫
豬、山羊和綿羊
尋寶者的祈禱
毒販與牧師
白忙的狐狸
巴洛特夫的實驗
紅舞鞋
西齊弗的故事
皇帝與跑堂
沙漠同行
固執的神父
第十六輯 關於心態
比爾的利潤
不同的理解
兩個秀才
老天爺的刁難
喜歡的天氣
樵夫與領悟
教授與乞丐
意外之財
煩惱箱
金羅漢
農場的動亂
蘭花
窮人的錢袋
快樂的窮人
不同的窗
放鬆心情
王子選妻
一顆露珠
暴風雨後的工地
給自己一個好心情
兩個水桶
獅子和大象
囚室的窗口
廢物與寶貝
四個過橋人
升起的太陽
打賭
付出就能快樂
快樂的猩猩
建築工人
小松鼠救火
都是好事
借錘子
三個敲石工人
第十七輯 關於財富
蘋果被冰雹砸傷了
推銷
任氏的致富經
白毛豬與黑毛豬
比價格
致富之道
一枚硬幣
兩輛公共汽車
兩家小店
財富是流動的
選擇的難題
阿迪達斯的失策
溫柔的贈送
供應最糟糕的電影
萬寶路的牛仔廣告
商人的妻子
不是懸賞,是廣告
不許喝醉的酒店
鑽縫
無價之寶
索尼進軍美國
托馬斯的圈套
老虎的孤獨
威爾士小店
廢紙簍中的學問
有效利用
摳門
億萬富翁賣三明治
讓名
Intel的廣告
讓同行發小財
果販的微笑
善的循環
注重合同的猶太人
尋找顧客
「切腹」
先試後買
拋繩的啟示
聽比說重要
露短營銷
福特為人才買公司
學費不能白交
管理與買菜
第十八輯 關於幽默
耳背的驢子
虎與刺蝟
接電話線
柴火
一減肥絕招
虎皮的價值
誰殺了陳佗
一錢莫救
如此朋友
三人同卧
最好去殺人
泥像嘆苦
奔跑有益於健康
黃金與磚頭
合身的西服
熊跡
看誰站得過誰
我來付錢
上帝的代理人
上帝的懲罰
小站不停
幼女配老翁
鄭人買鞋
富翁借牛
下地獄前的爭執
顧客與店員的對話
東食西宿
第十九輯 關於謀略
吳起立信
鮑童智辯
秦獻公賞罰分明
紙上談兵
圍魏救趙
減灶誘敵
賽車
完璧歸趙
觸龍巧諫
韓信巧借洪水
紀信捨身救漢王
暗渡陳倉
巧得升遷
殺使促降
吳漢移兵
班超智勇服鄯善
調虎離山
視金如米
劉備失箸
連環計
遺鞭解危
一石二鳥
陸雲妙計捕元兇
細致入微
一言勝過十萬兵
不拘小節
何妥反嘲
穩定米價
單騎退敵
借刀殺人
杯酒釋權
恩威並施
包公智斷牛舌案
智辨真偽
義破冤案
安潛治盜
破敵
岳飛除奸
安童巧諫
燕王裝病
御前揭奸
計誅劉瑾
第二十輯 關於口才
兩個解夢家
該來的不來
保守秘密
吃肉的福氣
蒲松齡駁權貴
眉毛與肚皮
敬新磨解嘲救命
所求何奢啟齊王
巧言救趙王
妙諫田嬰棄攻城
空瓶喝酒
不死之葯
窮人為仁主
金錶與純金
鐵錘錘蛋錘不破
蛀蟲在裡面吃
將詩投入烈火
哪個更珍貴
別買這衣服
了解自己
沒打算辭職
老者做壽
血壓計
李某訓妻
賓至如歸的感覺
全都知道
永久的告別
半文錢的官司
紅豆粥
體面下台
說話的藝術
狗的妻子
毒蟲盤踞衙門
聰明的老奶媽
老人勸架
第一人
幫助回憶
不是這樣
神鹿之死
阿凡提講道
難產的金鍋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肖伯納巧答記者
男孩巧言受嘉獎
機智的經理
第二十一輯 關於寓言
病獅
仁慈的狐狸
狗和田螺
狡猾的獅子
懶惰的獅王
帕耳那索斯山
驢子的變化
誹謗者和毒蛇
牧人和海
聰明的雲雀
蜘蛛和蜜蜂
燕子和鶯
江湖騙子
狼和狐狸的爭議
貓頭鷹和小老鼠
受神保佑的西莫尼特
禿鷹的戰爭
短命的冠鳥
宙斯與眾神
獅子的學習
農夫、麻雀和禿鼻烏鴉
轉換角色
驢子和夜鶯
誇口的山雀
偷食的狗
守財奴與猴子
多頭龍和多尾龍
小鯿魚的災難
農夫和狐狸
雜色羊
孔雀的歌聲
猴子
馬和騎師
兔子的悲哀
大象畫畫
狐狸拜師學藝
會唱歌的蛇
無處躲藏的狼
揚言上吊的狼
凍住尾巴的狐狸
獅子墜山谷
被捕的夜鶯
望洋興嘆
一枕黃粱
老僧縱虎
蜈蚣與蚯蚓
遠水不救近火
道聽途說
踴貴屨賤
攜技去越
痴人說夢
自相矛盾
宰相辦案
獵人被吃
守株待兔
一鳴驚人
亡羊補牢
量體裁衣
古琴高價
東施效顰
嗟來之食
刻舟求劍
畫蛇添足
杯弓蛇影
楚王葬馬
馬與虎鬥
4. 最近看朋友圈有個微友發了一個鐵包銀的鐵壺圖片,有沒有人知道是哪產的
這個是在晉城生產的吧,我記得我家附近有一個賣鐵壺的,蘭花路奧迪4S店對面。
這個鐵包銀的鐵壺製作很少,我在這家店見過,
5. 如何沖泡老班章茶
1、醒茶
短期內要喝的茶,應拆開放入茶罐中醒茶3個月至半年。醒茶罐內裝茶一般不超過三分之二,如有可能應定期將茶倒出翻動以利於醒茶。沒有茶罐也可以將拆開的茶臨時放入牛皮紙袋或大的信封中醒茶。醒茶時要注意避光避異味。
2、出茶
熟茶一般按100毫升水投茶8.5克、生茶一般按100毫升水投茶8克的比例出茶。緊壓茶處理成指甲蓋大小,越薄越好;散茶則順其自然,盡量保持干茶外形。
3、潤茶
熟茶,一般潤茶兩遍,第一遍20至30秒出水,緊壓茶時間稍長,散茶可適當縮短時間,一般為5至10秒,第二遍快沖快出。生茶一般潤茶一遍,緊壓茶20至30秒出水,散茶時間稍短。十年以上生茶在潤茶前可進行適度水烘,即將干茶置入紫砂壺中,壺外用開水沖淋,以提高壺溫、驅散壺內干茶的雜味。
4、沖泡
前五泡一般隨沖隨出,第六泡開始可適當延長浸泡時間,盡量保持沸水沖泡。如果是陳期在七八年以內的次新生茶,則可在前五泡用隨手泡燒沸後停頓5秒再行沖泡,第六泡起以沸水或者鐵壺沸水直接沖泡。需要注意的是,前五六泡沖泡時,每泡茶之間的間隔停頓時間不宜過長,一般不超過2分鍾,如有間隔停頓時間過長則可相應縮短後一泡的浸泡時間。
6. 你是在哪裡看到的呢,鐵壺的地址有嗎
?你是說在哪看到賣鐵壺的嗎?我是晉城的,我們晉城有兩家,新市街上的相府和開發區蘭花路上的晉韻堂,我個人比較傾向於晉韻堂一點,喜歡他們近期推出的ODM個性定製。
7. 器物紋飾往往講究圖必有意,意必吉祥--梅蘭竹菊
紋飾自古是人類美化自己生活的重要手段,尤其在中高端奢侈品、藝術品、收藏品…中更是將紋飾描繪刻畫的淋漓盡致。
作為家庭的陳設和使用的重要物品,茶道器具也是如此,人們除了重視其質地和造型外,更是傾向於從其工藝上去品味,因此,凡是上檔次的作品無不在鏨刻紋飾上下工夫。
菊花飄香銀壺使用及細節
菊花紋飾象徵長壽,又用以表現人不屈不撓的氣節,此明顯地從菊花有耐霜雪的特性引申發展而來。明初菊花紋用得較多。明後期多同有關人物畫在一起,如陶淵明愛菊圖之類。
明代菊花的特點是:花瓣變得比較小,花蕊變大作旋渦狀。清代的菊花亦有畫者,但無多少特徵。現在器物設計製作中,菊花紋仍然得到了大量應用。
8. 武夷山人都是怎麼喝茶的
武夷山人喝茶是非常純粹的,一切都集中在茶上,一絲不苟地泡茶,品茶時心中只有茶,純粹到不吃茶點,甚至不談與茶無關的話題,這種純粹概況起來就是一個詞「講究」,講究到什麼程度,請聽我慢慢道來。一是講究水的品質,堅守古訓:山泉水為上,溪水次之,井水為下,自來水那就是不能用來泡茶的了。你可以看到痴茶者不辭辛苦到山中找水背回家泡茶,到深山找水背水本身就是很休閑很快樂的事。 二是燒水的器皿,鐵壺,鋁壺,不銹鋼壺,鋼化玻璃壺,陶泥壺……不同的壺燒水那感覺那效果是不同的。用陶泥做的壺煮水被認為最合適。用鋼鍋,鋁鍋這些金屬的東西來煮水沖茶就要差一些。 三是燒水的方法就更有講究,首選燒木炭的紅泥小火爐,式樣很好看。小火爐有蓋和門,不用語時把它一蓋一關,很方便調節火力。其次才是現在流行的電熱隨手泡,水燒開的程度,要求初沸(剛冒魚眼泡),稱為活水,燒久了稱為死水,初沸的水離開火源後要稍等1-2秒沖泡,太快的話就說用水急了,茶不好喝。 四是選茶盞,蓋碗最常用,偶爾也用紫砂壺,偶爾偶爾還用飄逸杯。 蓋碗沖泡有利於提高沖泡溫度,提高茶葉的香氣,比較適宜於沖泡武夷岩茶,其好處是: 1、形狀開放。不會限制葉片在沖泡過程中的舒展。 2、材質是瓷,不會影響岩茶細微表現。 3、沖泡上可悶可放,不會有壺泡帶來的悶氣或蒸煮的感覺。 4、時間控制有優勢。出水快。甚至可以2秒出水。 5、溫度容易控制,入水的角度和位置,水流的大小和力度,都隨心所欲。 6、甚至可以隨心的翻動和擠壓茶底。同樣造成口感的差異。 7、用蓋碗泡茶容易聞蓋香,這也是喝武夷岩茶最享受的一刻。還觀察容易。茶色,湯色,葉底、方便清理等等。 以上這些,大概也是武夷山人喜歡用蓋碗泡茶的原因。 五是開始沖泡,注入水的急緩(快慢),水柱的高低,粗細都有講究,有人喜歡懸壺高沖,有人喜歡細水輕潤,追求一條瀟灑的水線,讓茶的生命在流水間彰顯。不分優劣,各成風格。 六是浸泡多久,這也是所以程序中最關鍵的,每一泡浸泡的時間都不同,不同的茶又不同,根據當時喝茶的人的感覺不同又不同,有時茶客會情不自禁的指揮泡茶人:快出水了,坐杯久了。或者說,出水太快了嗎,還沒出味呢。 七是品茶,用什麼杯子?這個學問可大了。茶杯的選擇有四字訣:小,淺,薄,白。小則一啜而盡;淺則水不留底;色白如玉用以襯托茶的顏色;質薄如紙以使其能以起香。講到「啜」茶,什麼是「啜」茶呢?一個口四個又,望文生義,就是一口茶要在口裡反復「又又又又」多次之後才喝下去,會發出很響的唏噓之聲,為的是讓茶更能出味。這與葡萄酒的品飲雖然口型不同但有異曲同工之妙。初學啜茶要小口慢啜,不要太快太用力以免被嗆到。武夷山人經常以啜茶方式飲茶成為下意識的習慣,有時在宴會上喝湯也情不自禁「啜」起來,你千萬不要怪人家不雅觀,是喝茶已經成為習慣了。 八是論茶,品茶必論茶,邊品邊說關於當下之茶品,論香,論水,論回甘,論山,論樹,論感覺…… 論香-蘭花香,玉蘭花香,水蜜桃香,杏仁香,粽葉香,奶油香,還有雪梨香的甚至竹葉香…… 論水-不是論泡茶的水而是論水泡出來的茶湯,有說水厚水薄的,有說水柔水硬的,還有說水有粘稠感的,有說象米湯的,象蜂蜜的…… 論茶氣-這個茶氣是什麼?真的難表達。 谷歌發現網上有茶人說:「茶氣對大多數品茗者來說,還是非常含糊的。如有人說「這道茶的氣很強」,大致上可以從以下幾個層面去理解,一是指茶香很強;二是指茶湯很濃;三是指茶葉所舍的成分很足,茶湯的口感很釅;四是指茶葉中成分很重,茶湯苦、澀味很強:五是,只有極少數品茗者,由於體認茶氣的氣感,而正確指出了茶氣很強。」有經驗的品茗者,對茶氣是特別敏感的,當茶湯飲進口中,就已經能分辯出茶氣的強弱,氣強者對口腔會形成一種「勁道」的感受。 武夷岩茶"臻山川精英秀氣所鍾,品具岩骨花香之勝",不準確地形容茶氣就是品茶人品茶時口腔味覺所受到刺激的強烈程度,對於武夷岩茶應該包括香,辛,苦,澀,甘,久(回味持久,耐泡),其中充滿了辯證法:不香不好太香(膩)也不好,飄逸的香不好沉著的香才好,不辛辣(味薄)不好太辛辣也不好,適度的辛辣感是岩茶的特徵之一。關於苦,有微苦而且易散開的好,不易散開的苦就不好了,關於澀,有微澀而化的快的好,太澀或者化的慢的不好,一點都不澀的茶在武夷山可能會被認為是不是正岩的外山茶,關於甘,當然是回甘,入口就甜不好,先苦澀後甘甜,慢慢來的才好,歷史上稱為:晚甘侯。關於久,一是回甘回味持久,喝完茶上車開出10公里還在回甘,俗稱十里回甘。
9. 今年過年在晉城司徒小鎮見過一個賣鐵壺的,現在不在了,誰知道他們去哪裡了
在開發區蘭花路1442號晉韻堂,我姑家的女兒就在那賣鐵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