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蘭花瓣的兜
1. 蘭花花瓣有點卷邊是怎麼回事
缺少陽光跟水分了,晚上7點鍾後給它加一點水,早上10點鍾前放在太陽底下讓它吸收光照。
2. 為什麼春蘭黃梅花瓣那麼小
品種問題。
此花外瓣翠綠黃色的大花荷形瓣,寬、大、圓、厚,捧瓣乳化起兜,拳頭捧,素雅、透亮。如意舌紅點。是春蘭類有高貴清雅、不可多得的大花五瓣素荷形正格梅瓣。數量不多,至今20苗左右。
特徵:中寬軟立葉,葉邊帶齒。經脈明顯。一桿一花。花色彩明艷,是春蘭和天然野生線葉蘭雜交種,濃香型。
3. 蘭花葉尖起兜是什麼意思
蘭花的葉尖起兜是好事,自然界中的蘭花常常會出現這種情況,而葉片起兜一版般是出好花權的節奏,蘭花起兜的葉片也叫「承露葉」,意思是露水可以承載在葉片上,像湯勺一樣把水拖住,不掉下來。
蘭花的葉片和花朵都是蘭花假鱗莖上面長出來的,從花葉同源的角度來說,如果蘭花的葉片起兜,那麼蘭花的花朵就有可能起兜,而中國蘭花的美醜卻很大一部分依賴於蘭花的瓣型,講究花朵短圓寬闊,花朵如果起兜,其花朵必定短圓,就具有好花的潛質。
並不一定是說葉尖起兜的蘭花,花朵就一定會起兜,還需要結合蘭花葉片的形態等因素來看,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但不會一定準確,很多人就熱衷於通過蘭花葉片的細微形態來推測蘭花花朵未來的開品,從而獲得先機,獲得好花。
蘭花葉尖起兜有出現梅瓣,水仙瓣,荷瓣的幾率,起兜的蘭花葉尖還容易出現米粒大小的白頭,其中大家最熟悉的就是荷瓣,荷瓣蘭花的葉片特徵是葉片短圓寬闊,葉尖內扣起兜,葉片呈現魚肚形,如春蘭大富貴。
4. 春蘭種類與品種有哪些
根據春蘭花瓣和葉片的形狀和顏色,園藝上常分為梅瓣荷瓣水仙瓣奇種素心色花和藝蘭等類型,還有線葉春蘭和雪蘭常見盆栽有宋梅逸品萬字方字等幾十個傳統品種
5. 蘭花的花瓣顏色、氣味、形狀;花朵大小、氣味;花萼、雄蕊、雌蕊數目
蘭花花葶側生來或發自假鱗莖基部源,直立、外彎或下垂;總狀花序具數花或多花,較少減退為單花;花苞片長或短,在花期不落;花較大或中等大;萼片與花瓣離生,多少相似。
蘭花唇瓣3裂,基部有時與蕊柱合生達3-6毫米;側裂片直立,常多少圍抱蕊柱,中裂片一般外彎;唇盤上有2條縱褶片,通常從基部延伸到中裂片基部,有時末端膨大或中部斷開,較少合而為一。
蘭花蕊柱較長,常多少向前彎曲,兩側有翅,腹面凹陷或有時具短毛,花粉團2個,有深裂隙,或4個而形成不等大的2對,蠟質,以很短的、彈性的花粉團柄連接於近三角形的粘盤上。
(5)春蘭花瓣的兜擴展閱讀:
蘭花是一種風格獨異的花卉,它的觀賞價值很高。蘭花的花色淡雅,其中以嫩綠、黃綠的居多,但尤以素心者為名貴。蘭花的香氣,清而不濁,一盆在室,芳香四溢。
蘭花喜陰,怕陽光直射;喜濕潤,忌乾燥;喜肥沃、富含大量腐殖質;宜空氣流通的環境。
6. 荷瓣和梅瓣最大的區別是什麼
荷瓣:
萼頂端的中心處,允許有波浪形凸起,但其凸起體,必須向內微扣卷。
萼端緣,包括中放角處的葉緣必須緊縮,並微向內卷,即緊邊。若無緊邊,只能稱為荷形水仙瓣。
花瓣(捧)要求較寬闊、短圓或略長圓狀,不起兜,無「白峰」。即要求花瓣似半個空蚌殼,內凹外隆,蓋住蕊柱。以雙捧緊挨合嚴蓋蕊柱之態為佳,「開天窗」為次;花瓣呈蒲扇狀而有兜的,同為優品。
唇瓣必須圓正、豐滿、舒展,有時微卷。以大圓舌、大劉海舌為佳。那些方缺舌、吊舌、柿子舌等,是不符合荷瓣要求的。荷瓣絕大多數構成「U」形紅斑。舌大而下掛反卷者居多。
梅瓣;
花容端莊,結構圓結,質地厚實柔潤。
外三瓣短圓,有的瓣端有尖峰,稍向內兜呈匙形,形似梅花的花瓣,並要求緊邊、收根,平肩,萼基細小,像湯匙一樣向內合,形似梅花的花瓣。
瓣短圓並必須有兜,兜前有白色邊。瓣端有「白頭」,緊邊,向里扣卷,使捧瓣有增厚感,或硬變成拳頭狀的「硬捧」。
唇瓣短圓,必須堅實,舒直不向後卷,花開足時也不下掛反卷,或上翹。短而圓。以劉海舌、如意舌為優。舌面上有綴紅點或紅色斑塊,舌上斑點呈點、塊狀不論端正或偏斜,是梅瓣的特徵。
7. 春蘭有哪些品種和名字
1、線葉春蘭
線葉春蘭葉子的邊緣呈現為細芽的形狀,葉片的手感比較薄硬,花朵是單只盛開,並且是無味的。大多生長在林間有陽光的地方或者山坡上,分別在中國、日本和中國台灣等地區。
8. 蘭花花瓣是什麼形狀
蘭花花瓣為橢圓形梭形,蘭花由花梗、花托、花萼、花冠、雌蕊群和雄蕊群等幾部分組成。蘭花是一種奇特的花,它的奇特之處就在於它的花結構與眾不同。
蘭花結構的奇特是為了適應昆蟲傳粉,且具蕊柱、蕊喙、花粉團和唇瓣等,加之,蘭花為兩側對稱的花、唇瓣基部形成具有蜜腺的囊和距、雄蕊數目減少、子房下位、花形狀、大小和顏色多樣。
唇瓣3裂,基部有時與蕊柱合生達3-6毫米;側裂片直立,常多少圍抱蕊柱,中裂片一般外彎;唇盤上有2條縱褶片,通常從基部延伸到中裂片基部,有時末端膨大或中部斷開,較少合而為一。
(8)春蘭花瓣的兜擴展閱讀:
蘭花是一種風格獨異的花卉,它的觀賞價值很高。蘭花的花色淡雅,其中以嫩綠、黃綠的居多,但尤以素心者為名貴。蘭花的香氣,清而不濁,一盆在室,芳香四溢。
蘭花的花姿有的端莊雋秀,有的雍容華貴,富於變化。蘭花的葉終年鮮綠,剛柔兼備,姿態優美,即使不是花期,也像是一件活的藝術品。
自古以來中國人民愛蘭、養蘭、詠蘭、畫蘭,古人曾有「觀葉勝觀花」的贊嘆。人們更欣賞蘭花以草木為伍,不與群芳爭艷,不畏霜雪欺凌,堅忍不拔的剛毅氣質。
9. 什麼是蘭花起兜
主要是指蘭花的捧瓣上端向內扣,捧瓣兜的類型很多,除了蠶蛾捧以外,還有觀音捧、僧鞋捧、耳挖捧等,剪刀捧是無兜的,貓耳捧的上端甚至是向外翻的。
10. 這個是春蘭荷瓣里什麼品種哦想知道名稱是什麼請高手指點
春蘭品種大全
1.集圓
瓣型:梅瓣歷史:清咸豐初由浙江餘姚藝蘭家選出。又名老十圓。
特徵:外三瓣著根結圓,故命名為集圓。有時開梅形水仙瓣,那三瓣稍長圓。五瓣分窠,小劉海舌,花色微帶黃綠色,肩平,瓣肉厚。花容端莊;硬挺,花期長。老葉呈斜垂形,葉尖鈍,葉脈較深,葉質厚,腳殼低。苞葉綠中帶微紅。此種健壯,容易生花,繁殖快,故為春蘭中流傳最廣泛品種之一。為春蘭中四大名種之一。
2.西湖梅
瓣型:梅瓣歷史:清光緒年間由杭州火葯局胡同龔茂興花圃選出。
特徵:三瓣短圓、收根,分窠,半硬兜捧心,小圓舌。早花性。老葉呈鐮型,葉質厚。苞葉淡紫色。
3.天興梅
瓣型:梅瓣歷史:清光緒乙酉年由花販沈姓選出。
特徵:三瓣短腳圓頭,瓣幅特闊,質糯,瓣肉特別厚實感,瓣尖常帶有鉤鋒,色綠,肩平,舌大,且舌上紅點有一、二、三、四點之別。葉片較寬,半垂性,葉面光亮,葉尖鈍。苞葉紫紅色。
4.桂圓梅
瓣型:梅瓣歷史:紹興朱祥保選出。又名賽錦旋。
特徵:三瓣短圓,平邊,肩平,合背半硬捧兜,捧心小,劉海舌。此花籜殼無肉彩,花朵透殼時大都須施行手術-挑開「搭口」後方能花容端正,瓣幅平整。葉片呈半垂形,葉色深,腳殼低。花後宜放在稍陽地方,否則不易生花。植株健壯時,花形圓整,有緊邊。
5.賀神梅
瓣型:梅瓣歷史:民國初時選出。亦名鸚哥梅。
特徵:三瓣短圓、收根、分窠、肩平,偶而有飛肩狀開品,觀音兜捧心,劉海舌,花莖不高,色不凈綠。老葉斜生,葉片光亮,葉尖鈍。苞葉玫瑰紅色。
6.湯梅
瓣型:梅瓣歷史:民國初,由紹興湯氏選出。
特徵:三瓣圓大,緊邊,瓣中幅微飄,分窠半硬兜捧,肩平,有時略呈飛肩,圓舌,花瓣呈微黃綠色,三瓣上有明顯筋紋,副瓣上常綴有稀疏幾點蒼蠅屎般黑點,這是突出標記,花莖較長。苞葉淡紅色。老葉半垂性,葉色無光,葉質薄,腳殼低。綻蕊舒瓣前帶陰開,花色偏綠。
7.祥字
瓣型:梅瓣歷史:民國初由紹興朱祥保選出。
特徵:三瓣圓頭,長腳根結,緊邊,色綠,肩平,分窠半硬捧心,如意舌,花莖細長。苞葉綠色,葉呈斜垂形,葉質薄,葉脈淺,腳殼低。
8.綠英
瓣型:梅瓣歷史:清朝末年由蘇州顧翔宵選出。
特徵:五瓣分窠,三瓣大頭細收根,肩平,蠶蛾捧,大如意舌,花莖青色,且色如青梅果。故以此命名。苞葉深紅色。老葉呈半垂性,有光,葉尖稍鈍,葉脈深,葉質厚,腳殼低。為春蘭中流傳較廣泛品種之一。健花性。
9.瑞梅
瓣型:梅瓣歷史:抗戰前由蘇州謝瑞山選出。
特徵:五瓣緊圓,三瓣瓣尖有尖鋒,分窠,肩平,劉海舌,花容端正,花期長。老葉呈弓形,苞葉淺紫帶綠,葉色暗綠,葉尖稍銳,葉脈淺,腳殼高。繁殖快,健花性,為春蘭中流傳較廣泛品種之一。
10.梁溪梅
瓣型:梅瓣歷史:民國初時,原系蘇州選出,當時沒有命名,其後由無錫楊干卿購得,改以無錫古地名命名。
特徵:三瓣收根,頭圓,瓣尖端中心部位呈微缺狀,肩平,大蠶蛾捧兜,圓舌,花莖長,色綠。老葉呈鐮形,葉脈淺,葉質薄,腳殼低。苞葉淡紅色。
11.宋梅
瓣型:梅瓣歷史:清乾隆年間由浙江宋錦旋家選出,故一名宋錦旋梅。
特徵:花開梅瓣型時,三瓣特別緊圓,蠶蛾捧,劉海舌;有時亦能開荷形水仙瓣或梅形水仙瓣;如蘭草強壯時偶有並蒂花。老葉多呈弓形,苞葉淡紅色,葉色濃綠,葉幅較寬,葉尖鈍。為春蘭梅瓣型中傑出名種,並被列入春蘭四大名種之首。
12.餘姚第一梅
瓣型:梅瓣歷史:清道光時餘姚徐嶺選出。亦稱第一圓。
特徵:三瓣短圓,瓣肉厚,五瓣分窠。微落肩。如意舌。花莖細。花色不凈綠。老葉微呈鐮形。苞葉葉尖淡紅色。葉片稍厚。
13.蕭山蔡梅
瓣型:梅瓣歷史:清乾隆時浙江蕭山蔡氏選出,其後遭戰亂,斷種;咸豐時寧波藝蘭愛好者選出類似綠梅素,取而代之,但外三瓣較舊種稍狹,硬捧,與老種比較,花形較差。
特徵:外三瓣緊邊,肩平,全合捧(與柱蕊粘合一起,俗稱三瓣一鼻頭)居多。細莖干高。色翠綠。呈梅型時花形稍小稱蔡梅。若開梅形水仙時,多五瓣分窠,花形較大,稱蔡梅水仙;由於唇瓣呈微白綠色,故又稱蔡梅素。老葉微呈弓形,葉脈稍深,腳殼低,苞葉綠色。此花由壯草轉瘦,開梅型水仙居多,缺肥後,蘭草瘦時常開梅型,如膠壯後方有好花品開出。
14.玉梅
瓣型:梅瓣歷史:清康熙年間在紹興選出。
特徵:五瓣較短圓,肩平,平邊短捧,白舌,靠近唇瓣根兩腮緣,偶有微粉紅色暈。花莖較短。早花性。
15.秦梅
瓣型:梅瓣歷史:清嘉慶時由浙江嘉善地方選出。
特徵:五瓣短圓,緊邊,分窠,硬捧,如意舌,細花莖,肩平。老葉呈鐮形,葉尖鈍,苞葉淡紅色。
16.鴛湖第一梅
瓣型:梅瓣歷史:清朝同治年間選出,又名萬字。
特徵:三瓣圓長,緊邊,肩平,瓣肉厚,質糯,翠綠色,捧瓣瓣頭有微紅色小點,小如意舌,老葉呈弓形,苞葉深綠色,葉脈深,腳殼低。
17.小打梅
瓣型:梅瓣歷史:清朝道光年間在蘇州花窖中選出,因相互爭奪發生毆斗,故以命名。
特徵:花瓣短腳圓頭肩平,緊邊半硬捧,圓舌,花莖細長。老葉微呈鐮形,苞葉深紅色。
18.代梅
瓣型:梅瓣歷史:清道光年間,寧波花販選出。
特徵:三瓣圓長,半硬捧,小如意舌。常開一桿兩花(上下疊開),缺肥後,偶開一桿一花。老葉呈弓形,葉尖鈍,葉脈淺,葉質厚。苞葉紅紫色。
19.吉字
瓣型:梅瓣
歷史:清朝光緒甲申年蘇州盛阿關在浙江天目山中發現。
特徵:三瓣短圓收根,肩平,緊俏,分窠半硬兜捧,圓舌。花莖細長,水紅色殼,尖端全綠。老葉半垂,葉質較厚。
20.永豐梅
瓣型:梅瓣歷史:抗戰前由花販選出。
特徵:三瓣緊圓,短腳、收根,如意舌,半硬兜,花莖高。老葉呈斜垂形,葉尖尖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