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寧海棠
❶ 上海比較著名的幾家小吃店在哪裡
上海的各種美食街頗受各地遊客歡迎,其中著名的有雲南路美食街、黃河路小吃街、乍浦路美食街、吳江路美食街、天鑰橋路餐飲街、仙霞路休閑小吃街等。
隨著上海與周邊地區聯系日益密切,在通向江浙兩省的318國道上,崛起一條4公里長的「海鮮一條街」,金粵漁村、雲都海鮮城、天天漁港等不同消費層次的餐館飯店,每天都吸引著各方來客。
雲南路:上海人下「館子」去的最多的要數雲南路了。不僅長安餃子樓、金陵酒家、三和樓菜館、老正興菜館等日漸興隆,並且弄口過街樓下也開始設攤供應宵夜,成為滬上聞名的美食街。雲南路上最有名的當屬北京烤鴨和小金陵鹽水鴨。還有「鮮得來」排骨年糕,「小紹興」的白斬雞,「南翔」的小籠包,天津狗不理包子,山東水餃,「老四川」火鍋等,當然最讓人「牽腸掛肚」的要數「新疆烤羊肉」了,老遠就能聞到羊肉的香味,2元錢買上一串,讓你離開雲南路的時候都有些戀戀不舍。於是有人戲言:「步入雲南路,口福,口福,淌下口水無數」。
交通:220、575、781、782、783路淮海東路終點站,途經雲南路在延安東路上設站的有01、127、202、775、980路,隧道三、五、六線。在金陵東路設站的有42、123、126、503、926路(東向),在淮海東路設站的有42、126、920、926路(西向)。
黃河路:從南京路拐進,你會感覺進入了一條森林之路,高大密集的餐館門牌在向你頻頻招手。你已經進入了一條生猛實惠的餐飲超市。
交通:地鐵二號線人民公園站、地鐵一號線人民廣場站或新閘路站、136路黃河路終點站、210路北京西路終點站、途經黃河路在南京西路上設站的有20、37、921路,在北京西路上設站的有15、21、64、801、939路。
乍浦路:虹口著名的美食街,緊鄰市級商業街四川北路,這里匯聚著各地特色菜餚的飯館、酒樓,是滬上中產階層宴請、聚會的首選。
交通:100、848路乍浦路終點站、63、563路吳淞路終點站,61路天潼路終點站,途經乍浦路,在海寧路上設站的有6、13、14、17、25、147、220、223、510、922路。在天潼路上設站的有19、65、928路。
吳江路的小楊生煎
粗粗地掰一掰手指頭,上海灘的生煎饅頭店少說也有幾百家,比STARBUCKS 的咖啡店要壯觀多了。甚至聽上海的朋友講過這樣一段話,「阿拉等情人超過五分鍾,就要發幾句牢騷了,但等生煎饅頭就沒問題。」可見這小小生煎對於上海人是怎樣的重要。小楊生煎是家有著7年歷史的生煎店,個大湯多是特色,每一隻都像嬰兒的小拳頭那麼大,金燦燦的,皮薄如紙,卻薄而不破,互不粘連,肉餡是用剁碎的豬肉,加上醬油、蔥薑末、花椒面、香油調製成的。
地址:吳江路54號、60號
避風塘的九肚魚
避風塘做的是地道的港式點心,九肚魚是一種海魚,潮汕人稱「豆腐魚」,「造型」特別,像大個兒的泥鰍,肉質有點灰白色,而且綿軟少骨,用筷子夾,就得小心了,稍一用力,可就「分屍」了。油炸時加上麵粉拖,形狀美觀,色澤金黃,口味咸、鮮、香,口感外焦里嫩,夾起一塊就往嘴裡送,湯汁和肉質吸滿油水,嫩滑得像豆腐。不過現在外面 「大興」的避風塘太多了,吃九肚魚一定要認准正宗的6家。
地址:長樂路175號
打浦路1號金玉蘭廣場
南京西路1333號
張楊路501號第一八佰伴
海寧路358號國際商廈
吳中路1258號(合川路口)
四海游龍的鍋貼
鍋貼是四海游龍的特色,鍋貼的樣子也比較反傳統,是條狀的,長長扁扁的,乍一看有點像北京的褡褳火燒,又感覺更像日本蒸餃。吃這樣的鍋貼覺得比較特別,沒有本地鍋貼那麼油膩,味道不錯。
地址:龍川路121號
田林東路456號
茅台路670號
蟹殼黃
用發酵面加油酥製成皮加餡的酥餅。餅色與形狀酷似煮熟的蟹殼。成品呈褐黃色,吃口酥、松、香。早期上海的所有茶樓、老虎灶(開水專營店)的店面處,大都設有一個立式烘缸和一個平底煎盤爐,邊做邊賣兩件小點心——蟹殼黃和生煎饅頭。
蟹殼黃香酥,生煎饅頭鮮嫩,深受茶客喜愛。20世紀30年代後期,出現了單賣這兩個品種的專業店,如黃家沙、大壺春、吳苑等,名噪一時。
棗泥酥餅
是用油酥面作皮,黑棗泥為餡,經油炸成熟的麵食。其色澤金黃,小巧玲瓏,外皮酥鬆,餡香甜可口,深受港澳同胞及日本旅遊者歡迎。
生煎饅頭
上海稱包子為饅頭,因此,生煎饅頭實為生煎包子。用半發酵麵包餡,排放平底鍋內,用油煎,噴水若干次即熟。其底部色金黃、硬香帶脆,饅身白色,軟而松,肉餡鮮嫩稍帶鹵汁,咬嚼時還有芝麻或蔥的香味。以出鍋熱吃為佳。
生煎饅頭原為茶樓、老虎灶(開水店)兼營品種。餡心以鮮豬肉加皮凍為主。20世紀30年代後,上海飲食業有了生煎饅頭的專業店,餡心花色也增加了雞肉、蝦仁等多種品種。
蒸拌冷麵
是將面條先蒸後煮,再用冷風吹涼,加調味拌食的麵食。上海飲食市場上,冷麵一向是夏季旺銷品種。1937年前後,製法都是將面條煮熟後,用冷水沖涼而成。1949年後,衛生部門因冷麵用生水沖涼而予以禁售。
1952年,四如春點心店採取將面條先蒸後煮,再用冷風吹涼的辦法加工冷麵,獲得成功。不僅符合衛生要求,且加工後的面條硬韌滑爽,受到廣大顧客的歡迎。
陽春面
又稱光面。民間習慣稱陰歷十月為小陽春,上海市井隱語以十為陽春。以前此面每碗售錢十文,故稱陽春面。開洋蔥油拌面又稱海米蔥油拌面。以熬香的蔥油和燒透的海米(上海人稱開洋),與煮熟的面條一起拌食。
面條韌糯滑爽,海米軟而鮮美,蔥油香郁四溢。1945年後,城隍廟有個姓陳的攤販運用蘇北家鄉日常的方法熬制蔥油,用來拌面。蔥香濃郁與眾不同,很受歡迎,流傳至今。現為湖濱點心店的特點小吃。百果餡酒釀圓子
以果料為餡,滾包糯米粉的小圓子與酒釀同煮而成。酒釀味濃甜潤,圓子較糯,餡甜香。
擂沙圓
糯米湯團煮熟後滾上一層擂制的干赤豆粉而成。清朝末年,上海城裡三牌樓附近的雷嫗以設攤賣湯團為生。為多做些生意,她想方設法彌補湯團存放和攜帶不便的缺陷。開始,她把湯團表面滾了一層糯米乾粉,後又試制了各類乾粉,結果採用赤豆粉效果甚佳,大受食客歡迎。
豬油百果松糕
用糯米、粳米摻和,磨成粉,加赤豆、果料等蒸制而成。為舊歲暮新春的時令米食。糕身松軟香甜,糯而不粘,果仁口味多樣。
油氽排骨年糕
豬大排肉佐以小而薄的年糕,經油氽、燒煮而成。該小吃在上海有二種製法,分別以曙光飯店(原名小常州,號稱排骨大王)和鮮得來點心店為代表,這兩家都以經營排骨年糕而著名,但製作方法不同,口味迥異,各有特色,20世紀30年代初在上海出名。
鮮肉貓耳朵
傳統的貓耳朵是用涼水和面製成貓耳朵形疙瘩,用雞丁、肉丁等作配料,帶湯食用。上海喬家柵的貓耳朵獨創一格,用手□麵皮,包入肉餡或豆沙,油氽而成,風味特異。
糟田螺
選用中等大小的田螺,以調制過的陳糟為主要調料,烹煮而成。田螺肉鮮嫩勁韌,糟鹵香味橫溢,鹵汁醇濃,肉鹵同吃,更加鮮美。
高橋松餅
用精白粉、熟豬油、綿白糖、赤豆、桂花為原料,精細加工而成,滋味甜肥,松酥爽口,為高橋四大名點(松餅,松糕、薄脆、一捏酥)之一。淮海中路瑞金路口的高橋食品廠門市部專營。
城隍廟梨膏糖
相傳已有1300多年歷史。100多前上海城隍廟開設了果膏糖店,由於業主善於經營,使城隍廟梨膏糖揚名中外。此糖分療效梨膏糖和花色梨膏糖兩類。療效梨膏糖有止咳平喘、生津開胃之效用。
系採用杏仁、桔梗、茯苓、半夏、冬花、前胡、桔紅等葯材和白砂糖一起經煎熬精製而成。花色梨膏糖則用砂仁、山楂、丁香、佛手、木香等中草葯加上白糖精熬而成。現由豫園商城上海梨膏糖商店專賣。
奶油五香豆
奶油五香豆以本地綠色蠶豆為原料,伴以茴香、桂皮、精鹽、白糖、香精、奶油等佐料精製而成。其特點是微帶甜味,清醇可口、色澤光潔,回味久長,又能生津開胃。
猴銀魚
楓涇丁蹄
十四種上海經典傳統風味小吃
城隍廟梨膏糖
陽春面
蒸拌冷麵
蟹殼黃
海棠糕
條頭糕薄荷糕
❷ 膠南市海棠灣二期是哪個街道
膠南市海棠灣2期(K2)屬於山東省-青島市-黃島區(青島西海岸新區)-隱珠街道辦事處-孟家灘社區。
❸ 花徑暗香流出自哪裡
「花徑暗香流」出自宋代朱淑真 的《眼兒媚·遲遲春日弄輕柔》
一、原文
風日遲遲弄輕柔,花徑暗香流。清明過了,不堪回首,雲鎖朱樓。
午窗睡起鶯聲巧,何處喚春愁?綠楊影里,海棠枝畔,紅杏梢頭。
二、譯文
春日暖暖的陽光,像在撫弄著楊柳輕柔的枝條,在花園的小徑上,涌動著濃濃的香氣。可過了清明節天卻陰了起來,雲霧籠罩著紅樓,好似是把它鎖住,那往事,真是不堪回首!
午睡醒來,聽到鶯兒美妙的鳴叫聲,卻又喚起了我的春愁。這鶯兒卻在哪裡呢?是在綠楊影里,是在海棠亭畔,還是在紅杏梢頭?
三、注釋
眼兒媚:詞牌名,又名《秋波媚》。雙調四十八字,前片三平韻,後片兩平韻。
遲遲:陽光溫暖、光線充足的樣子。
輕柔:形容風和日暖。
花徑:花間的小路。
暗香:指幽香。
朱樓:指富麗華美的樓閣。
梢頭:樹枝的頂端。
四、作者簡介
朱淑真(約1135~約1180),號幽棲居士,宋代女詩人,亦為唐宋以來留存作品最豐盛的女作家之一。南宋初年時在世,祖籍歙州(治今安徽歙縣),《四庫全書》中定其為「浙中海寧人」,一說浙江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生於仕宦之家。夫為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睦,終致其抑鬱早逝。又傳淑真過世後,父母將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其餘生平不可考,素無定論。現存《斷腸詩集》、《斷腸詞》傳世,為劫後余篇。
❹ 海寧貨車限行時間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2-25
❺ 浙江省海寧是鴻翔海棠灣屬於哪個街道
浙江省海寧市鴻翔海棠灣是屬於海寧市海洲街道的。
浙江省海寧市鴻翔海棠灣是屬於海寧市海洲街道的。
❻ 南海區的市花是桂花嗎
中國各省城市市花廣州市--木棉韶關市--杜鵑花深圳市--葉子花汕頭市--鳳凰木佛山市--白玉蘭東莞市--玉蘭花南海市--桂花中山市--菊花江門市--葉子花湛江市--紫荊茂名市--大紅花惠州市--葉子花肇慶市--荷花、雞蛋花梅州市--梅花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朱槿桂林市--桂花欽州--木棉北海--葉子花(三角梅)防城港---金花茶梧州--寶巾花柳州--月季貴港--荷花憑祥--木棉海南省海口市--三角梅三亞市--三角梅江西省南昌市--金邊瑞香、月季撫州市--玉茗花、荷花[2] 景德鎮市--山茶新余市--桂花、月季、玉蘭九江市--荷花鷹潭市--月季吉安市--杜鵑花井岡山市--杜鵑花贛州市--杜鵑花福建省福州市--茉莉廈門市--三角梅三明市--杜鵑花泉州市--刺桐漳州市--水仙南平市--百合莆田市--月季花龍岩市--茶花濟南市--荷花青島市--耐冬、月季淄博市--月季臨沂市--沂州海棠濟寧市--荷花菏澤市--牡丹棗庄市--石榴泰安市--紫薇煙台市-紫薇安徽省合肥市--桂花、石榴亳州市--芍葯花蚌埠市--月季滁州市--桂花馬鞍山市--桂花安慶市--月季六安市--杜鵑花阜陽市--月季蕪湖市--月季淮南市-月季銅陵市-牡丹黃山市-黃山杜鵑浙江省杭州市--桂花寧波市--山茶溫州市--山茶紹興市--蘭花金華市--山茶台州市--桂花湖州市--百合海寧是--紫薇花[3] 義烏市--月季衢州市--桂花江蘇省南京市--梅花鹽城市--紫薇、牡丹徐州市--紫薇淮安市--月季揚州市--瓊花、芍葯南通市--菊花鎮江市--杜鵑花常州市--月季無錫市--梅花、杜鵑花蘇州市--桂花連雲港市--玉蘭泰州市--梅花宿遷市--月季華中地區湖南省長沙市--杜鵑花株州市--紅木湘潭市--菊花衡陽市--月季邵陽市--月季岳陽市--梔子花常德市--梔子花湖北省武漢市--梅花鄂州市--梅花咸寧市--桂花黃石市--石榴孝感市--雪梅襄陽市--紫薇老河口市--桂花十堰市--石榴、月季宜昌市--月季荊門市--石榴丹江市--梅花恩施市--月季麻城市--杜鵑花隨州市-蘭花河南省南陽市--月季開封市--菊花平頂山市--月季洛陽市--牡丹周口市--荷花焦作市--月季鶴壁市--迎春新鄉市--石榴安陽市--紫薇商丘市--月季許昌市--荷花漯河市--月季信陽市--桂花汝州市--梅花、牡丹吉林省長春市--君子蘭延吉市--杜鵑花四平市--萬紫千紅松原市--山丹花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丁香齊齊哈爾--紫丁香伊春市--興安杜鵑佳木斯市--玫瑰牡丹江市--牡丹遼寧省大連市--月季鞍山市--金銀花本溪市--天女木蘭鐵嶺市--百合丹東市--杜鵑花阜新市--黃刺玫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丁香包頭市--小麗花河北省石家莊市--月季邯鄲市--月季邢台市--月季保定市--菊花、玉蘭張家口市--大麗花承德市--玫瑰滄州市--月季衡水市---荷花 桃花秦皇島-- 月季 棗槐[5] 山西省大同市--丁香太原市--菊花長治市--月季忻州市--刺桐朔州市--蜀葵晉城市--紫薇青海省西寧市--丁香格爾木市--紅柳陝西省西安市--石榴咸陽市--紫薇、月季寶雞市--海棠漢中市--旱蓮華陰市--蓮花雲南省昆明市--雲南山茶大理市--杜鵑花麗江市--菊花普洱市--山茶花玉溪市--朱槿保山市--蘭花開遠市--葉子花甘肅省蘭州市--
❼ 中國各城市的市花是什麼花
中國各省城市市花
廣東省
廣州市--木棉
韶關市--杜鵑花
深圳市--葉子花
珠海市--葉子花
汕頭市--鳳凰木
佛山市--白玉蘭
東莞市--玉蘭花
南海市--桂花
中山市--菊花
江門市--葉子花
湛江市--紫荊
茂名市--大紅花
惠州市--葉子花
肇慶市--荷花、雞蛋花
梅州市--梅花
廣西壯族自治區
南寧市--朱槿
桂林市--桂花
欽州--木棉
北海--葉子花(三角梅)
防城港---金花茶
梧州--寶巾花
柳州--月季
貴港--荷花
憑祥--木棉
海南省
海口市--三角梅
三亞市--三角梅
江西省
南昌市--金邊瑞香、月季
撫州市--玉茗花、荷花[2]
景德鎮市--山茶
新余市--桂花、月季、玉蘭
九江市--荷花
鷹潭市--月季
吉安市--杜鵑花
井岡山市--杜鵑花
贛州市--杜鵑花
福建省
福州市--茉莉
廈門市--三角梅
三明市--杜鵑花
泉州市--刺桐
漳州市--水仙
南平市--百合
莆田市--月季花
龍岩市--茶花
山東省
濟南市--荷花
青島市--耐冬、月季
淄博市--月季
臨沂市--沂州海棠
威海市--桂花
濟寧市--荷花
菏澤市--牡丹
棗庄市--石榴
泰安市--紫薇
煙台市-紫薇
安徽省
合肥市--桂花、石榴
亳州市--芍葯花
蚌埠市--月季
滁州市--桂花
馬鞍山市--桂花
安慶市--月季
六安市--杜鵑花
阜陽市--月季
蕪湖市--月季
淮南市-月季
銅陵市-牡丹
黃山市-黃山杜鵑
浙江省
杭州市--桂花
寧波市--山茶
溫州市--山茶
紹興市--蘭花
金華市--山茶
台州市--桂花
湖州市--百合
海寧是--紫薇花[3]
義烏市--月季
衢州市--桂花
江蘇省
南京市--梅花
鹽城市--紫薇、牡丹
徐州市--紫薇
淮安市--月季
揚州市--瓊花、芍葯
南通市--菊花
鎮江市--杜鵑花
常州市--月季
無錫市--梅花、杜鵑花
蘇州市--桂花
連雲港市--玉蘭
泰州市--梅花
宿遷市--月季
華中地區
湖南省
長沙市--杜鵑花
株州市--紅木
湘潭市--菊花
衡陽市--月季
邵陽市--月季
岳陽市--梔子花
常德市--梔子花
湖北省
武漢市--梅花
鄂州市--梅花
仙桃市--桃花
咸寧市--桂花
黃石市--石榴
孝感市--雪梅
襄陽市--紫薇
老河口市--桂花
十堰市--石榴、月季
宜昌市--月季
荊門市--石榴
丹江市--梅花
恩施市--月季
麻城市--杜鵑花
隨州市-蘭花
河南省
鄭州市--月季
南陽市--月季
開封市--菊花
平頂山市--月季
洛陽市--牡丹
周口市--荷花
焦作市--月季
鶴壁市--迎春
新鄉市--石榴
安陽市--紫薇
商丘市--月季
許昌市--荷花
漯河市--月季
信陽市--桂花
汝州市--梅花、牡丹
吉林省
長春市--君子蘭
延吉市--杜鵑花
四平市--萬紫千紅
松原市--山丹花
黑龍江省
哈爾濱市--丁香
齊齊哈爾--紫丁香
伊春市--興安杜鵑
佳木斯市--玫瑰
牡丹江市--牡丹
遼寧省
沈陽市--玫瑰
大連市--月季
鞍山市--金銀花
本溪市--天女木蘭
鐵嶺市--百合
丹東市--杜鵑花
阜新市--黃刺玫
內蒙古自治區
呼和浩特--丁香
包頭市--小麗花
河北省
石家莊市--月季
邯鄲市--月季
邢台市--月季
保定市--菊花、玉蘭
張家口市--大麗花
承德市--玫瑰
滄州市--月季
衡水市---荷花 桃花
秦皇島-- 月季 棗槐[5]
山西省
大同市--丁香
太原市--菊花
長治市--月季
忻州市--刺桐
朔州市--蜀葵
晉城市--紫薇
青海省
西寧市--丁香
格爾木市--紅柳
陝西省
西安市--石榴
咸陽市--紫薇、月季
寶雞市--海棠
漢中市--旱蓮
華陰市--蓮花
雲南省
昆明市--雲南山茶
大理市--杜鵑花
麗江市--菊花
普洱市--山茶花
玉溪市--朱槿
保山市--蘭花
開遠市--葉子花
甘肅省
蘭州市--玫瑰
天水市--月季
寧夏回族自治區
銀川市--玫瑰
西藏自治區
拉薩市--格桑花(也叫八瓣梅和波斯菊)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烏魯木齊市--玫瑰
奎屯市--玫瑰
四川省
成都市--木芙蓉
自貢市--紫薇
攀枝花市--木棉
瀘州市--桂花
德陽市--月季
廣元市--桂花
南充市--梔子花
內江市--梔子花
樂山市--海棠花
西昌市--月季
貴州省
貴陽市--蘭花
遵義市--映山紅
安順市--桂花
❽ 秋海棠飽經風霜是什麼意思
經歷過種種艱難困苦的意思。
《秋海棠》是詩人彭孫貽創作的一首詩。
作品原文
多露愁相倚,朱顏畫不成。
能添思婦苦,獨對小窗明。
山客秋懷冷,空勞繞恨生。
作者簡介
彭孫貽(1615—1673),字仲謀,一字羿仁,海寧(今屬浙江)人。明末貢生。與同邑吳仲木創「瞻社」,為名流所重,時稱「二仲」,終身不仕。有《茗齋集》《彭氏舊聞錄》等。
❾ 中國古代的著名人物
曹操。劉備。諸葛亮 秦始皇 劉徹 李世民 蘇軾(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學家,詩人,畫家,書法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蘇軾一生經歷了北宋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五朝。他初入仕途,正是北宋政治與社會危機開始暴露,士大夫改革呼聲日益高漲的時候。宋神宗熙寧年間,王安石實行新法,希望改變宋朝積貧積弱的局面。蘇軾雖主張改革,反對因循守舊,抑制豪強,但也不同意王安石的變法理論,蘇軾認為"欲速則不達",建議神宗特殊政策皇帝不要"求治太速,進人太稅,進言太廣"。由於這些意見和建議遭到變法派的
陸游(1125-1210),南宋著名愛國詩人,一生勤學不息,寫下不少教育子女的美麗詩篇,有著愛國的赤子之心。他出身於一個由「貧居苦學」而仕進的世宦家庭。陸游的高祖是宋仁宗時太傅陸軫,祖父陸佃,父親陸宰。 當時正值宋朝腐敗不振、屢遭金國(女真族)進犯的年代。出生次年,金兵攻陷北宋首都汴京,他於襁褓中即隨家人顛沛流離,因受社會及家庭環境影響,自幼即立志殺胡(金兵)救國。
封建家庭雖帶給陸游良好的文化薰陶,尤其是愛國教育,但也帶來婚姻上的不幸。他20歲時與表妹唐婉結婚,夫妻感情甚篤,可是其母卻不喜歡唐氏,硬逼他們夫妻離散,唐氏改嫁趙士程,陸游亦另娶王氏為妻。離婚後陸游非常傷痛,紹興二十五年31歲游經沈園時,偶見唐琬夫婦,陸游在沈園牆上寫了〈釵頭鳳〉詞以寄深情,此後屢次賦詩懷念,直至75歲時還寫了有名的愛情詩《沈園》。唐氏讀了陸游的釵頭鳳後悲痛欲絕,和了一首釵頭鳳,不久便去世了。
陸游「年十二能詩文」,學劍,並鑽研兵書。29歲赴臨安省試,名列第一。次年參加禮部考試,因名次居於主和派權臣秦檜的孫子之前,又因不忘國恥「喜論恢復」,要求「賦之事宜先富室,征稅事宜覆大商」,為秦檜所黜。檜死,紹興二十八年出任福州寧德縣主簿,紹興三十年,召除敕令所刪定官。孝宗繼位,賜進士出身。後因力勸張浚北伐,發生部下將領不合的情況,再加上主和派阻饒,朝廷立即動搖,而陸游亦被冠上「交結台諫,鼓唱是非,例說張浚用兵」之罪名而遭免職。六年,起通判夔州。
乾道八年(1172年)主戰將領王炎聘陸游至幕中襄理軍務,使陸游的生活發生很大的變化。軍旅生活使他的懷抱不禁為之一開,寫出了許多熱情奔放的愛國詩篇。「飛霜掠面寒壓指,一寸丹心唯報國」可說是他這一時期生活和心情的寫照。雖然陸游滿懷報國赤誠,但因朝廷腐敗,只求苟安無意進取,他復國的壯志一直無法得到伸展的機會。
淳熙二年(1175年),范成大邀陸游入幕僚,為成都路安撫司參議官。陸與范素有詩文之交,因此不甚拘守官場禮數,以致引起同僚譏諷;又因復國抱負和個人功名長久無法得到伸展的空間,故常有較放縱輕佻的行為,被同僚指責為「不拘禮法,恃酒頹放」。於是陸游索性自號「放翁」,並在詩中自我嘲解。淳熙五年,提舉福建路常平茶鹽。淳熙六年,改提舉江南西路[7]。淳熙十三年,知嚴州[8]。淳熙十五年,擔任軍器少監。
之後歷經多次升降官職,在光宗紹熙元年(1190年)之後的二十餘年,長期蟄伏在山陰老家農村,家居時「眼明身健何妨老,飯白茶甘不覺貧。」因為養生有術,嗜食薏米和木耳,到了晚年,依然耳聰目明。期間雖仍有向朝廷提出抗敵作戰的主張,但始終遭受非議。最後於在嘉定二年(1209年)十二月二十九日(陰歷日期,陽歷為公元1210年1月26日)抱著未見國土收復的遺恨與世長辭,享年86歲[1]。
[編輯本段]歷史評價
陸游的許多詩篇抒寫了抗金殺敵的豪情和對敵人、賣國賊的仇恨,風格雄奇奔放,沉鬱悲壯,洋溢著強烈的愛國主義激情,在思想上、藝術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稱,不僅成為南宋一代詩壇領袖,而且在中國文學史上享有崇高地位。 詞作量不如詩篇巨大,但和詩同樣貫穿了氣吞殘虜的愛國主義精神。陸游的著作有《放翁詞》一卷,《渭南詞》二卷。《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存詞130餘首。他的名句「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等一直被人民廣為傳誦。
他始終堅持抗金,在仕途上不斷受到當權派的排斥打擊。中年入蜀抗金,長期的軍事生活豐富了他的文學內容,作品吐露出萬丈光芒,成為傑出詩人。「氣吞殘虜」。生當北宋滅亡之際,少年時即深受家庭中愛國思想的熏陶。紹興中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高宗即位,賜進士出身。
他的詩歌藝術創作,繼承了屈原、陶淵明、杜甫、蘇軾等人的優良傳統,是我國文化史上一位具有深遠影響的卓越詩人 。他的主要著作有《渭南文集》、《劍南詩稿》、《放翁詞》、《南唐書》、《老學庵筆記》。
陸游書名為詩名所掩,陸游亦工書翰,精行草和楷書。他自稱"草書學張顛(張旭),行書學楊風(凝式)。"他的書法簡札,信手拈來,飄逸瀟灑,秀潤挺拔,晚年筆力遒健奔放。朱熹稱其筆札精妙,遒嚴飄逸,意致高遠。遺留書作不多,書論有《論學二王書》。傳世之作有《苦寒帖》、《懷成都詩帖》等。
他的作品主要有兩方面:一方面是悲憤激昂,要為國家報仇雪恥,恢復喪失的疆土,解放淪陷的人民;一方面是閑適細膩,咀嚼出日常生活的深永的滋味,熨貼出當前景物的曲折的情狀。他的學生稱贊他說:「論詩何止高南渡,草檄相看了北征」;一個宋代遺老表揚他說:「前輩評宋渡南後詩,以陸務觀擬杜,意在寤寐不忘中原,與拜鵑心事實同」。正是杜甫缺少的境界,所以說陸游「與拜鵑心事實同」還不算很確切,還沒有認識他別開生面的地方。愛國情緒飽和在陸游的整個生命里,洋溢在他的全部作品裡;他看到一幅畫馬,碰見幾朵鮮花。聽了一聲雁唳,喝幾杯酒,寫幾行草書,都會惹起報國仇、雪國恥的心事,血液沸騰起來,而且這股熱潮沖出了他的白天清醒生活的邊界,還泛濫到他的夢境里去。這也是在旁人的詩集里找不到的。
[編輯本段]軼事典故
南宋著名愛國詩人陸游,一生遭受了巨大的波折,他不但仕途坎坷,而且愛情生活也很不幸。
宋高宗紹興十四年,二十歲的陸游和表妹唐婉結為伴侶。兩人從小青梅竹馬,婚後相敬如賓。然而,唐婉的才華橫溢與陸游的親密感情,引起了陸母的不滿,以至最後發展到強迫陸游和她離婚。陸游和唐婉的感情很深,不願分離,他一次又一次地向母親懇求,都遭到了母親的責罵。在封建禮教的壓制下,雖種種哀告,終歸走到了「執手相看淚眼」的地步。
真相:根據陸游自己在晚年的詩作(《劍南詩稿》卷十四)是因為唐婉不孕,而遭公婆逐出。
陸游迫於母命,萬般無奈,便與唐婉忍痛分離。後來,陸游依母親的心意,另娶王氏為妻,唐婉也迫於父命嫁給同郡的趙士程。這一對年輕人的美滿婚姻就這樣被拆散了。
十年後的一個春天,陸游滿懷憂郁的心情獨自一人漫遊山陰城沈家花園。正當他獨坐獨飲,借酒澆愁之時,突然他意外地看見了唐婉及其改嫁後的丈夫趙士程。
盡管這時他已與唐婉分離多年,但是內心裡對唐婉的感情並沒有完全擺脫。他想到,過去唐婉是自己的愛妻,而今已屬他人,好像禁宮中的楊柳,可望而不可及。
想到這里,悲痛之情頓時湧上心頭,他放下酒杯,正要抽身離去。不料這時唐婉徵得趙士程的同意,給他送來一杯酒,陸游看到唐婉這一舉動,體會到了她的深情,兩行熱淚凄然而下,一揚頭喝下了唐婉送來的這杯苦酒。然後在粉牆之上奮筆題下《釵頭鳳》這首千古絕唱。
陸游在這首詞里抒發的是愛情遭受摧殘後的傷感、內疚和對唐婉的深情愛慕,以及對他母親棒打鴛鴦的不滿情緒。
陸游題詞之後,又深情地望了唐婉一眼,便悵然而去。陸遊走後,唐婉孤零零地站在那裡,將這首《釵頭鳳》詞從頭至尾反復看了幾遍,她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便失聲痛哭起來。回到家中,她愁怨難解,於是也和了一首《釵頭鳳》詞。唐婉不久便郁悶愁怨而死。
此後,陸游北上抗金,又轉川蜀任職,幾十年的風雨生涯,依然無法排遣詩人心中的眷戀,他六十三歲,「偶復來菊縫枕囊,凄然有感」,又寫了兩首情詞哀怨的詩:
採得黃花作枕囊,曲屏深幌悶幽香。
喚回四十三年夢,燈暗無人說斷腸!
少日曾題菊枕詩,囊編殘稿鎖蛛絲。
人間萬事消磨盡,只有清香似舊時!
在他六十七歲的時候,重遊沈園,看到當年題《釵頭鳳》的半面破壁,觸景生情,感慨萬千,又寫詩感懷:
楓葉初丹桷葉黃,河陽愁鬢怯新霜。
林亭感舊空回首,泉路憑誰說斷腸。
壞壁醉題塵漠漠,斷雲幽夢事茫茫,
年來妄念消除盡,迴向蒲龕一炷香。
詩人七十五歲時,住在沈園的附近,這年唐琬逝去四十年,「每入城,必登寺眺望,不能勝情」,,重遊故園,揮筆和淚作《沈園》詩:(其一)城上斜陽畫角哀,沈園非復舊池台。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
(其二)夢斷香消四十年,沈園柳老不飛綿。此身行作稽山土,猶吊遺蹤一泫然!
煙雨沈園中,恍恍惚惚間,一個白發蒼蒼的老詩人,正緩步踱過傷心橋,躑躅在滿地落葉中。已無蟬聲,也無畫角,只有一個默然凝望斷牆柳絮的老人。
詩人八十一歲,又作夢游沈氏園亭詩,寫下了:
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園里更傷情。香穿客袖梅花在,綠蘸寺橋春水生。
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見梅花不見人。玉骨久成泉下土,墨痕猶鎖壁間塵。
這兩首詩以梅花作為主要意象關聯到一起,既表示自己的情操「零落成泥碾作塵,猶有香如故」,老而彌堅,至死不變,也寓示唐琬高潔的品行,堅韌的節操,更表現出兩人的愛情,盡管經歷了塵世風霜,天荒地老,但不變依舊。
詩人八十四歲,離逝世只一年,再次重遊沈園,懷念唐婉,此情至死難忘。
《春遊》詩雲:沈家園里花如錦, 半是當年識放翁。
也是美人終作土, 不堪幽夢太匆匆。
自知不久於人世,仍然念念不忘當日眷侶,這一夢長達五十年——半個世紀,雖然仍自感匆匆,卻贏得了天長地久,這正是詩人高尚的情操與崇高的精神境界。
從那首膾炙人口的《釵頭鳳》詞、傳說中唐琬的唱和開始,加上他幾十年後陸續以沈園為題悼念唐琬的幾首詩,陸游用自己的一生寫下了一段流芳百世、凄婉感人的愛情悲劇。
陸游臨終前一年,再游沈園,寫下最後一首思念唐婉的詩:《春遊》:沈家園里花如錦,半是當年識放翁。也信美人終作土,不堪幽夢太匆匆。
反對,蘇軾被迫外調,先通判杭州,以後又做過密州,徐州湖州等地的知州。在他為官之處,注意了解民情,關心百姓的生產和生活,所到之處都受到人民群眾的擁戴和熱愛。
蘇軾是繼歐陽修之後宋代古文運動的領袖,散文作品留存至今約四千餘篇。他的重大貢獻在於和歐陽修一起建 樹了一種穩定成熟的散文風格,世稱"歐蘇"。他的詩清新自然,逢源自始,似信手拈來,亦庄亦諧,大巧若拙,題材廣闊,內容豐富,風格多樣化,是宋詩走向成熟的標志。其代表作品:<<飲湖上初晴後雨>>,<<海棠>>,<<題西林壁>>,<<惠崇春江晚景>>,<<贈劉景文>>,<<春夜>>,<<荔枝嘆>>等。蘇軾的詞對題材,意境,風格,語言,技巧都進行了大膽開拓與創新,與南宋的辛棄疾並稱為"蘇辛"詞派,開了一代豪放詞風。其代表作品有<<念奴嬌.赤壁懷古>>,<<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記夢>>,<<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卜運算元>>.(缺月掛疏桐).<<水調歌頭.丙辰中秋>>等。蘇軾是宋代著名書法家,黃庭堅,米芾,蔡襄並稱"四大家"。蘇軾是宋代著名畫家,"湖州墨竹派"創史人之一,蘇軾善畫枯木絲竹,兼擅人物花鳥,尤善畫佛。他畫的墨竹,運筆清拔,英風勁色,使人應接不暇,枯槎壽木,絲竹斷山,放筆直取如入風煙無人之境。
蘇軾以儒家思想為本,又能博採佛道之長,奉儒而不迂執,好道而不厭世,參禪而不佞。處順境時不驕惰逸樂,在逆境 中能隨遇而安,用樂觀,灑脫的態度堅持對人生,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因此,蘇軾得以實現從現實人生到藝術人生的轉化,使他的坎坷境遇化作充滿藝術審美情趣的人生,並體現在他豐富多彩的文學藝術創件中。
談遷(1594~1658)。祖籍汴梁(今開封),隨宋室南渡,定居於鹽官西南棗林村,後江沙坍落,遷至馬橋麻涇港西(今海寧馬橋)。遠祖即生活在這種國破之時,自己也是生活在這種歷史背景下明末清初史學家。原名以訓,字仲木,號射你,馬橋人。明諸生。明亡後改名為遷,字孺木,號觀若。改名「遷」,寄託了對歷史、對自己的一種境遇,當然也有可能是追尋大歷史家司馬遷的意思。當代就有一個外國研究中國歷史的人取漢名叫「史景遷」。(耶魯大學歷史學家喬納珊·D·斯本瑟).自幼刻苦好學,家貧,靠繕寫、代筆或作記室(秘書)維持生活。一生未曾做官,靠替人抄寫、代筆或作記室(秘書)來維護生活。用我現在的話說,是真正獻身學術的人,自學成才,然後私人寫史。不計報酬,不慕虛名,貧寒一生,活的很有骨氣、很有節氣、很有使命感和責任感的史家。
南明弘光元年(1645)為閣臣高弘圖的記室,出謀劃策,力圖恢復。頗受高弘圖、張慎言等賞識。後擬薦為中書舍人及禮部司務。他感到"時事日非,不足與有為",堅辭不就,引退回家隱居。
談遷博鑒群書,善諸子百家,精研歷史,尤重明代典故。他立志編撰翔實可信的明史。從天啟元年(1621)27歲開始,歷時20餘年,"六易其稿,匯至百卷",始完成這部編年體明史,全書500萬言,取名《國榷》。清順治四年(1647)手稿被竊,時已53歲,他發憤重寫,經四年努力,完成新稿。順治十年攜稿北上,在北京走訪降臣、皇室、宦官和公侯門客,搜集明朝遺聞,並實地考察歷史遺跡,加以補充、修訂。書成後,署名"江左遺民",以寄託亡國之痛。十四年,去山西平陽(今臨汾)祭奠先師張慎言,病逝於客地。談遷祖籍汴梁(今開封),隨宋室南渡,定劇場於鹽官西南棗林村,後江沙坍落,遷至馬橋麻涇港西。著作另有《棗林集》、《棗林詩集》、《棗林雜俎》、《北游錄》、《西遊錄》、《史論》、《海昌外志》等。
2、孫武(約公元前535-?),字長卿,漢族,中國春秋時期齊國樂安(今山東惠民,一說博興,或說廣饒)人。著名軍事家。曾率領吳國軍隊大破楚國軍隊,佔領了楚的國都郢城,幾滅亡楚國。其著有巨作《孫子兵法》十三篇,為後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譽為「兵學聖典」,置於《武經七書》之首,被譯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成為國際間最著名的兵學典範之書。
3、秦始皇。公元前259年-前210年)名政(正),嬴姓秦氏,又名趙政(趙正。先秦時期姓氏並未統一,男子稱氏,女子稱姓,故秦始皇叫趙政。)。秦莊襄王之子,傑出的政治家、軍事統帥。戰國末期秦國君主、首位完成中國統一的秦王朝的開國皇帝。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使用「皇帝」稱號的君主,對中國和世界的歷史均產生了深遠而重大的影響,被明代思想家李贄譽為「千古一帝」。
4、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瞞,漢族,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中國東漢末年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和詩人,三國時代魏國的奠基人和主要締造者,後為魏王。其子曹丕稱帝後,追尊他為魏武帝。曹操一生征戰,為全國盡快統一,在北方廣泛屯田,興修水利,對當時的農業生產恢復有一定作用;其次,他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門第觀念,抑制豪強,所統治的地區社會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此外,他還精於兵法,著《孫子略解》、《兵書接要》《孟德新書》等書。作為一代梟雄,他精通音律,善作詩歌,抒發政治抱負,並反映漢末人民苦難生活,慷慨悲涼。
5、諸葛亮(181年7月23日-234年8月28日),字孔明,號卧龍(也作伏龍),漢族,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在世時被封為武鄉侯,謚曰忠武侯;後來的東晉政權為了推崇諸葛亮的軍事才能,特追封他為武興王。代表作有《前出師表》、《後出師表》、《誡子書》等。發明木牛流馬、孔明燈等。諸葛亮在後世受到很大的尊崇,成都有武侯祠,大詩人杜甫也有贊揚諸葛亮的《蜀相》名篇傳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