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河上荷花河和尚畫下聯

河上荷花河和尚畫下聯

發布時間: 2022-08-19 05:11:36

① 《河上荷花和尚畫》它的下聯是什麼

對仗,講究平仄相對,講究對句出句不得同字相對,
講究詞性(動詞對動詞,名詞對名詞,形容對形容等等)、詞義(景觀對景觀,植物對植物,情感對情感,物品對物品等等)應須相近相同。

以下為兄不才略思而對。也知依格律音韻章法相對,以律詩出句而對,絕非雜亂草莽之胡對:

上句:「河上荷花和尚畫」,[平仄平平 平仄仄][音律:河上=和尚,花(一聲平)-畫(四聲仄)]
下句:「道途稻米道徒迷」。[仄平仄仄 仄平平][音律:道途=道徒,米(三聲仄)-迷(一聲平)]

河上對道途,場景對場景。荷花對稻米,植物對植物。和尚對道徒,人稱對人稱。
詞律大意:河塘上出現的荷花,令和尚因美而畫。路途上見到的稻穀,令道徒陶醉喜迷。
如此觀來,和尚注重精神食糧,道徒注重物質食糧?哈哈哈哈哈哈

以上為我之對,故拂袖而去,仰天大笑,從此韜光養晦,不看網路蠢材亂對。哈哈哈哈哈哈.......

② 河上荷花荷上畫下聯

畫中河灣河中荷

③ 上聯:畫上荷花和尚畫,下聯誰能對出

上聯:畫上荷花和尚畫
下聯:書臨漢帖翰林書

這是迴文聯。迴文聯是我國對聯中的一種。用迴文形式寫成的對聯,既可順讀,也可倒讀。不僅它的意思不變,而且頗具趣味。是我國的重要文化之一。

常見的迴文聯有

客上天然居
居然天上客

人過大佛寺
寺佛大過人

上海自來水來自海上
黃山落葉松葉落山黃

您所求的對聯來自下面這個故事,清代,蜀中才子李調元到山中寺廟遊玩。長老素聞他的大名,把他請入方丈殷勤招待。飯後,長老說有事相求。原來,寺廟里有幅荷花圖,是長老師傅所畫。當時畫作完後,恰好唐伯虎遊玩到此,老和尚就請他在畫上題字。唐伯虎也不推辭,龍飛鳳舞的在畫上寫下了「畫上荷花和尚畫」一句題詞。寫完後對他說:「我走之後,若有人能對出下聯,此人必是當今奇才!」李調元一看,果然畫秒字絕,地道的唐伯虎真跡,並很快的發現了這上聯的妙處:它屬於迴文對聯又兼用諧音,字的讀音反讀正讀完全相同。長老見李調元若有所思,便備好筆墨,說:「請大人錦上添花!」李調元便在唐伯虎上聯旁寫出了下聯:「書臨漢字翰林書。」這7個字反過來讀,字的讀音和正讀完全相同,與唐伯虎的上聯珠聯璧合,長老拍手稱奇。從此,這幅畫成了這座寺廟的鎮寺之寶

④ 『河上荷花和尚畫』下聯是

河上荷花和尚畫
書臨漢字翰林書

這是一副老對聯
這個迴文音/同音異字機關聯的由來:有一天,李調元[羅江人(今四川省德陽),清戲曲理論家、文學家。字羹堂、贊庵、鶴洲,號雨村、童山蠢翁.] 來到川東的一座山上,廟中長老素聞李調元之名,趕緊親自前來接待。長老和尚也很好客,領著李調元山前山後、廟里廟外,看了一個盡情盡興。並把他請入方丈室中,辦了一席很豐盛的素宴款待他。席上,李調元見長老和尚幾次欲言又止,料定他還有事相求,就主動問他。長老和尚這才說出原委。

原來,這座寺廟中有幅畫,是這位長老的師傅畫的,畫的是三兩枝出水的荷花。當時正逢江南才子唐伯虎遊玩到此,老和尚就請他在畫上題字留墨,唐伯虎也毫不推辭,懸腕展臂,龍飛鳳舞寫下幾個大字:

「畫上荷花和尚畫」

當時的長老和尚剛要提問,唐伯虎就說:「我走之後,若有人能對出此對的下聯,此人必是當今奇才!」說完甩筆而去。可多少年過去了,一直找不到有人能對得出下聯來。

李調元聽長老和尚怎麼一說,興趣陡增,馬上要長老和尚把畫給他看,果然畫妙字絕,地道的唐伯虎真跡。他望著這個對子一尋思,才發現其中的妙處。原來,這句七字對,無論正念反讀音都一樣,難怪唐伯虎要出此大言。
李調元對畫沉思片刻,微微一笑,向長老和尚說:「大和尚,請借墨硯一用!」長老和尚將大號提筆一支捧到李調元面前說:「請大人錦上添花!」只見李調元提筆在手,略一沉思,便緊靠唐伯虎對聯之旁,寫下一聯:

「書臨漢墨翰林書」
從此,這幅畫就作為這座寺廟的鎮寺之寶,掛在這個方

⑤ 畫上荷花和尚畫下聯是什麼

下聯是「書臨漢帖翰林書」。

其中上聯「畫上荷花和尚畫」由明代畫家、書法家、詩人唐伯虎在一座寺廟所留,下聯「書臨漢貼翰林書」為清代戲曲理論家,詩人李調元所作。

上聯是唐伯虎在一座寺廟所留,整個上聯採用了迴文兼諧音的巧妙,它的正讀和反讀都是一樣的讀音,整體十分精妙,並且和當時的場景十分貼切的結合在一起。

至於下聯同樣十分精妙,同樣是由古人李調元所留,「書臨漢貼翰林書」同樣運用了迴文兼諧音且不管平仄還是已經是十分對稱。

(5)河上荷花河和尚畫下聯擴展閱讀:

李調元相關軼事

李調元第一次到省城成都會舉,路夜投宿。店主以客房住滿謝絕,李調元以「余有偏房」問之,店主對曰:「從前有一秀才,投宿此店,見店內有一妙齡女,才貌雙全,借斟酒之時,欲納為妾。

女雲:君若才敏過人,奴當從也,吾有一聯,請君對之:冰冷酒,一點二點三點。秀才苦思冥想,整夜不眠,也未對出下聯,遂氣死於房中。由此陰魂不散,久久於夜內長吟:冰冷酒,一點二點三點……且反復吟之,直至雞鳴。於是此房無人敢宿。」

李調元曰:「這有何懼,吾今夜宿之,為汝除其怨魂矣!」是夜三更,果有悲聲長吟:「冰冷酒……」李調元當即對曰:「丁香花,百頭千頭萬頭!」從此,吟魂消失,其房照常宿客矣!故使李調元名揚川中。

李調元中舉後,暢游岷江,誰知江中已有一「武舉」乘舟在前。依古時規矩,文武同道,應讓文者在前,可此武將,不依「舊規」,卻要出一上聯,若能當場對出,方可按「規矩」游江。其上聯是:「兩艇並進,魯肅不及樊噲。」

李調元細思此聯絕矣:其一、魯肅是文人,樊噲是武夫,但講功勞,「武」在「文」之上;其二、魯肅、樊噲乃是「雙關」,意為「櫓搖得再快,也趕不上帆船迅速」。

李被逼得十分納悶,突聽得隔岸大道上,有婚嫁之簫聲管樂,他靈機一動,對出下聯:「八音諧奏,狄青哪有蕭何!」此乃上乘絕對,含義亦有二:其一、狄青是武將,蕭何是文人,但宋朝的狄將軍,哪趕得上漢高祖的蕭丞相之功呢!

其二、「笛聲」再清脆,也趕不上「簫音和諧」,總之,你這個武人是趕不上我這個文人的。武將聞之,佩服得五體投地,打拱高贊:「李舉人之舟,自然應游江在前矣!」

⑥ 上聯:畫上荷花和尚畫 求下聯,要最工整的對法。

上聯: 畫上荷花和尚畫,(人 出)
下聯: 章中棹杖召忠章。(我 對)
注: 出句機關點:①畫荷花和畫(諧音H)。
:②上尚(諧音S)。③荷花(艹頭)。④畫荷和尚畫(含口)。⑤畫→畫(名詞→動詞)。⑥和尚(廣義名詞)。
對句機關點: ①章棹杖召章(諧音Z)。
:②中忠(諧音Z)。③棹杖(木旁)。④章中棹召忠章(含口)。⑤章→章(名詞→形容詞、動詞)。⑥召忠(人名詞)。
花和尚(花:名詞、動詞)
杖召忠(杖:名詞、動詞)
機關全破。

0

⑦ 河上荷花和尚畫 下聯是什麼

上聯: 畫上荷花和尚畫,(人 出)
下聯: 章中棹杖召忠章。(我 對)
注: 出句機關點:①畫荷花和畫(諧音H)
②上尚(諧音S)。③荷花偏旁(艹頭)。④畫荷和尚畫(含口)。⑤畫→畫(名詞→動詞)。⑥花名詞、動詞。⑦和尚(廣義人名詞)。⑧可斷句:畫上荷 花和尚 畫。
對句機關點: ①章棹杖召章(諧音Z)。
②中忠(諧音Z)。③棹杖偏旁(木旁)。④章中棹召忠章(含口)。⑤章→章(名詞→形容詞、動詞)。⑥杖:名詞、動詞。⑦召忠(普通人名詞)。⑧可斷句:章中棹 杖召忠 章。

⑧ 對聯;上聯:畫上荷花和尚畫,下聯

上聯:畫上荷花和尚畫

下聯:書臨漢墨翰林書

⑨ 畫上荷花和尚畫,下聯是什麼

上聯「畫上荷花和尚畫」由明代畫家、書法家、詩人唐伯虎在一座寺廟所留版,下聯清代李調元所作為:書臨權漢貼翰林書。

上聯是唐伯虎在一座寺廟所留,整個上聯採用了迴文兼諧音的巧妙,它的正讀和反讀都是一樣的讀音,整體十分精妙,並且和當時的場景十分貼切的結合在一起。

至於下聯同樣十分精妙,同樣是由古人李調元所留,「書臨漢貼翰林書」同樣運用了迴文兼諧音且不管平仄還是已經是十分對稱。

(9)河上荷花河和尚畫下聯擴展閱讀:

「畫上荷花和尚畫」的典故

一年夏天,唐伯虎獨自一人來到山中遊玩,發現山上有座寺廟,決定到裡面借宿一晚。他來到寺廟,詢問一個不到十歲的小和尚是否可以借宿一晚,小和尚說需要問師父。唐伯虎走進寺廟,在院子里看到一位高僧正專心致志地畫畫,他並沒有打擾,而是默默站在一旁觀看。

高僧畫的是一幅荷花圖,完成了這幅畫,才發現唐伯虎站在他的身後。經過短暫的交談後,兩人探討了一番繪畫技巧以及詩詞歌賦,頓時產生了相見恨晚的感覺。

第二天一大早,唐伯虎就向高僧告別,高僧有萬般的不舍,望唐伯虎能為他昨天畫的那副畫題字。唐伯虎想了一會,提筆寫了上聯:「畫上荷花和尚畫。」但他並沒有接著寫出下聯,就離開了。

熱點內容
綠茶花開 發布:2025-07-30 09:28:11 瀏覽:44
日本櫻花圖案 發布:2025-07-30 09:28:08 瀏覽:964
兒童繪畫綠植 發布:2025-07-30 09:28:05 瀏覽:824
我的蘭花是什麼游戲 發布:2025-07-30 09:20:23 瀏覽:240
綠植園農業 發布:2025-07-30 09:15:56 瀏覽:40
玫瑰紅頭發 發布:2025-07-30 09:10:44 瀏覽:808
列葉秋海棠 發布:2025-07-30 09:05:49 瀏覽:487
廣州情人節浪漫 發布:2025-07-30 08:59:16 瀏覽:423
海棠高圓圓 發布:2025-07-30 08:44:21 瀏覽:605
一朵張小雲 發布:2025-07-30 08:43:38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