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陽湖荷花
㈠ 深水荷花種植 深水怎麼種植荷花
荷花種植 - 1.播種繁殖
播種繁殖節省種藕、勞力、資金,運輸方便,操作簡易,種後荷花生活力強,且可大面積快速繁殖。但實生苗易發生變異,不能保持品種的優良性狀,一般多用於培育新品種。
播種繁殖技術,早在6世紀賈思勰《齊民要術》中在「種蓮子法」的詳細記載,其要領有三:其一,採摘播種用的蓮子,一定要果皮變黑,完全成熟:其二,蓮子要處理,破壞堅硬的果皮組織,便於水滲進,促使發芽,又不得損傷蓮肉;其三,池塘撒播前,將蓮子逐粒用泥團厚厚包裹,使蓮子沉水後不致漂移。一旦發芽,幼根直扎泥中。全套基本技術,沿用至今,未離其宗。
蓮實是長命種子,無休眠期,只要老熟,可隨采隨選隨播,也可隔若干年、幾十年乃至幾百上千年,都可用作播種繁殖,條件是唯有老熟蓮子才可供播種用。蓮的果皮堅硬密封,是為了延續後代適應不良環境的自我保護裝置。大湖裡的紅蓮,處於頻繁的水旱自然災害而未被滅絕,這是因為散落在湖裡的萬計蓮子,無疑屬「天然播種」。一旦環境條件改善,新的生命悄然興起。1954年長江中下游洪水泛濫,湖北洪湖的30000hm2荷花遭滅頂之災。1958年後,湖裡的蓮子大量萌發,又現碧葉接天。黑龍江流域及支流沿線的野荷,其所以能從遠古留傳至今,靠的就是蓮子獨具的自然衍生、傳宗接代的本領。
㈡ 佳木斯荷花池在哪
佳木斯市向陽區站前路杏林湖公園內。佳木斯撫遠縣的天然荷花湖,盛開著被譽為「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荷花,性喜溫和,其中該官網顯示荷花池的地址為佳木斯市向陽區站前路杏林湖公園內。
㈢ 湖北省咸寧市咸安區向陽湖鎮怎麼走哈
建議搭11路公汽省錢方便,
另介紹「湖北省咸寧市咸安區向陽湖鎮建設苗果場」位於中華桂花之鄉-湖北省咸寧市咸安區向陽湖鎮,夏日的中國向陽湖,荷花照水,碧葉接天。在秋天的中國向陽湖,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的湖光景色,40年前的一段歷史,賦予了這里的湖光山色一種難以磨滅的文化記憶。6000多文化人汗滴浸潤的土地,茁壯地生長成的文化符號,填補了當代中國社會史、文學史、文化史的一段空白。
咸安區向陽湖鎮建設苗果場距咸寧市5公里,離京珠高速公路向陽湖開口處1公里,離武漢市70公里(全程高速公路),離長江潘灣深水碼頭10公里,交通十分便利。法人代表李建設先生於80年代初,經過近三十年的艱苦努力,已創辦了以高大古樁喬木為主的鐵鋪苗木主基地,以桂花主要品種為主的第一分場的綠山苗木基地,以灌木色彩苗木基地的第二分場的寶塔苗木基地。
㈣ 王世襄的人物交往
一位是聞名遐邇的大學者王世襄,一位是湖北省咸寧向陽湖公社的漁民韓祖祥。38年前,王世襄隨文化部「五七」幹校下放到向陽湖公社勞動,酷愛食魚的他,此後成了韓祖祥家的座上客。兩人之間由此演繹出一段如今在咸寧地區仍膾炙人口的故事。
1938年出生的韓祖祥,家裡世世代代以捕魚為生,他從13歲就跟爺爺捕魚。「近山知鳥音,近水知魚性」,韓祖祥對向陽湖一帶的各種淡水魚了如指掌,對各種捕魚方法運用自如。40多年來,他捕獲的鮮魚已逾10萬公斤。1971年後,他擔任了向陽湖公社漁業大隊長,曾連續六次被評為「五好社員」、「勞動模範」。
王世襄和韓祖祥相差24歲,雖同是屬虎,但兩人閱歷卻有著天壤之別。王世襄生於大城市自幼熟讀詩書,平生喜愛食魚卻對魚性、捕魚方法一竅不通;韓祖祥熟知魚性卻未曾讀過書。歷史的偶然給這兩個「各有所長」的人提供了互補的機會和樂趣。
1971年5月8日,生性豁達、苦中尋樂的王世襄來到名叫專家灣的湖邊找韓祖祥買魚。韓祖祥一聽口音,就知他是「五七」幹校的。當王世襄看到韓家有青魚、草魚、鯉魚、鯿魚、箭魚等好幾個品種時,不由眼睛一亮,好奇地問長問短起來。韓祖祥見這讀書人雖不知魚性,卻能旁徵博引,大有學問,也熱情地有問必答。之後,韓祖祥選了一條一斤多重的鱖魚和一條一斤多重的鯿魚稱給買魚人。買魚人臨走時依依不捨地說:「我姓王,是『五七』幹校的,以後我每個星期天都來你家玩,中午就在你家做飯吃好嗎?」韓祖祥高興地應承:「好事!好事!」
5月9日是星期天,天沒亮,王世襄就帶著醬油、生薑、大蒜等佐料來到韓家。由於來得太早,他同韓家父子在船艙里又睡了一覺。當韓祖祥泛舟載著他一起出湖捕魚時,王世襄激動不已,立即賦詩兩首:「西行斜月照人懷,三里村蹊獨自來。拂面馨風渾欲醉,金銀花正遍山開。」「專家灣下是漁家,半住茅廬半泛槎。多謝打漁將我去,頓時歡喜放心花。」
韓祖祥見王世襄對捕魚的興趣如此之濃,心裡也異常高興,於是盡展各種捕魚技藝,想叫這位年逾半百的書生一飽眼福。
韓祖祥先是放鉤粑。根據鯉魚5月喜歡在草中產子的特性,他割起湖中的牛尾巴草捆成兩捆,然後在草團底部拴幾只鋒利的鐵鉤,再將草團放入水中,恢復水草自然生長的樣子,鯉魚來產子時就會被鐵鉤鉤住。王世襄看見韓祖祥捕到8斤鯉魚,不由興奮地寫道:「荇藻團團水上浮,竿挑左右逆來舟。藏鉤若掛游鱗住,潑刺聲中一罟收。」
接著下黏網。韓祖祥用50米長網攔住魚路,路過的魚鑽到網上,就會進退不得。王世襄見韓祖祥又捕到10多斤魚,便提筆寫道:「百丈長綱一幅寬,清漪橫貫巧遮攔;柔絲目目如膠漆,鱗逆鰭張進退難。」
放完鉤粑和黏網,天已大亮。韓祖祥開始收「花籃」。只見韓祖祥從水中提起一隻只竹籠,將鑽入其中的鯽魚倒入船艙。韓祖祥對王世襄說:「花籃因沉放時無固定場所,湖裡又有許多蒲葦荷花,收籃時往往容易遺漏。」王世襄聽後寫道:「月明波盪竹紋圓,無數花籃淺水邊。寄語漁郎勤撿點,得魚漫即忘魚筌。」
「花籃」收完,已日上三竿,魚艙也快滿了。韓祖祥開始收亮鉤。亮鉤捕魚就是用兩根竹竿拉一條繩子插進泥里,繩下掛著閃亮的鐵鉤,魚兒經過時很容易被鋒利的鉤子掛住。這天運氣欠佳,竟一無所獲。韓祖祥告訴王世襄:「鉤不到則已,鉤到一定是大魚。1969年的一個晚上,我下亮鉤曾捕了380條鯉魚,共1200多斤。」王世襄隨即賦詩道:「欲釣修鱗待若何,密鉤長纜鎖春波。饒它善躍魴和鯉,怎奈湖心設障多。」
見王世襄高興,那天韓祖祥沒有下卡子,便將船靠近一條正下卡子的漁婦船邊,為他講解。王世襄看到卡子是借篾片把魚嘴撐住,使魚很難逃脫,十分巧妙,於是寫道:「削竹真成繞指柔,細搓香餌綴環頭。夜深只待魚兒唼,一寸輕簧卻勝鉤。」
看完下卡子,突然間湖面上鼓樂齊鳴,只見13條木船一字排開,船上的人砰砰地打著船舷,對面兩條船分別拉著一張網的兩邊,好像關住兩扇門一樣,把被響聲趕來的魚關在網里。王世襄對這種古代戰役般的大規模捕魚方法驚奇不已,聽韓祖祥仔細講解後,得知有時一網可捕魚3000餘斤,興奮地描繪道:「叩舷聲急攝腥魂,巨網圍湖勢欲吞。協力定能殲敵寇,區區魚鱉更何論。」
天色漸晚,韓祖祥駕舟返岸。王世襄又賦詩一首:「斑斑白發我猶童,捉鳥張魚興尚濃。此夕中宵拼不寐,西湖學作老漁翁。」
返岸後,韓祖祥要送魚給王世襄,但他堅決不受,韓只好收了六角錢,賣給王一條近二斤重的鱖魚。王世襄回到住處,用野竹根當柴,架起臉盆,白水煮魚,僅放了鹽和蔥,吃著卻感到鮮美無比。
享受著觀魚、買魚、餐魚之樂,想到同樣酷愛食魚,此時卻遠在河北省團泊窪幹校的老伴袁荃猷,王世襄不由生出幾許感嘆:「花鱖提歸一尺長,清泉鳴釜竹煙香。和鹽煮就鮮如許,只惜無由寄與嘗。」王世襄寫完之後,又將觀魚前後所寫的10首詩工工整整重新抄寫一遍,以《觀魚十首寄荃猷並序》一起寄給了袁荃猷。
在隨後的日子裡,王世襄和韓祖祥結成了忘年交,每到周末便一起共享觀魚、餐魚之樂。
㈤ 向陽荷花廣場怎麼樣好不好值不值得買
樓盤名稱:向陽荷花廣場
樓盤位置:濱河路與解放路交會處
產權年限:70年
建築回類型:板樓,小高層,高層,
公交線路答:市第五小學(公交站):23路;中州路解放路口(公交站):23路;26路;27路/K27路;28路;溫涼河橋(公交站):11路/K11路;18路;21路;小東關清真寺(公交站):23路;中州路仲景路口(公交站):26路;27路/K27路;28路;中州路人民路口東(公交站):26路;27路/K27路;28路;市第一人民醫院(北)(公交站):23路;人民路中州路口(公交站):3路/K3路;11路/K11路;13路/K13路內環;13路/K13路外環;35路;南陽府衙(公交站):3路/K3路;6路/K6路;11路/K11路;13路/K13路內環;13路/K13路外環;14路/K14路;27路/K27路;35路;仲景路孔明路口(公交站):22路/K22路;
其他交通方式:暫無資料
規劃信息:其佔地面積為0平方米,容積率暫無數據,綠化率0%,共0棟樓,停車位暫無資料
周邊配套:暫無資料
(所載信息僅供參考,最終以售樓處信息為准。)
點擊查看更全面,更及時,更准確的新房信息
㈥ 荷花的生長習性如何怎樣繁殖和栽培
荷花是睡蓮科多年生具根莖的水生植物,喜溫暖、喜水的植物,但水不能淹沒荷葉。水溫不能低於5℃,8~10℃種藕開始萌發,14℃長出藕鞭,23~30℃藕加速生長,抽出立葉、花梗,並開花。
生長期要求充足的陽光,需要在水深50~80厘米流速小的淺水中生長。
荷花喜歡生長在肥沃、有機質多的微酸性的黏土中。
(1)繁殖方法
①荷花以分割根莖為主,將根莖每3節切成一段,進行栽植,5月中旬進行。
②可用播種繁殖。4月在溫室中,把種皮切破,浸脹播在水田土內,覆土3倍,把盆浸在水缸中,水深5厘米,溫度25~30℃,7~10天可發芽,4~5年開花。(2)栽培方法
①池塘栽培法。
栽前抽乾池水,在翻耕塘泥的同時施入基肥。把種藕三節一段平鋪或斜栽在塘泥上,覆土10~15厘米,行距1.3~2.5米,株距0.7~1.3米。初期水深15~20厘米,入夏後加到60~80厘米。到秋季剪除枯葉,放足池水,保持深度在1米以上,觀賞的荷花2~3年重栽1次。
②大缸栽培法。
荷花缸60~80厘米的口徑,缸深40厘米,4月把缸移到室外,清明後把種藕拿出分栽,每段3節,先端必有頂芽。缸中放入含草木灰、雞鴨類糞、馬蹄片的稻田泥和塘泥1/2。順盆邊栽入種藕2~3根,使頭尾相接,斜栽入土內,尾部露出土面。上面蓋一層3~5厘米的大粒河沙,栽完立即灌水,深度不超過3~5厘米。10月下旬葉枯後把缸移入不低於0℃的室內,冬季缸中保持有水。
③碗蓮。
應選花徑小於10厘米,株高不超過30厘米,立葉直徑20厘米的優良品種。栽在口徑25~35厘米,高20厘米的碗或小腰圓缸中。選肥沃的湖泥,拌入少量腐熟餅肥液。在碗缸底鋪3厘米培養土,沿壁斜栽帶芽的3節藕段,填土至所需深度,上面留3~6厘米存水口,苗期水宜淺,隨浮葉生長,等立葉長出後,加滿清水,放向陽處養護,每天加一次清水。入冬後應將其移入室內向陽處,隔幾天澆少量水,使盆泥不幹即可。等清明前後,翻盆取出種藕,換進新的培養土重新栽種。
㈦ 咸寧有哪些景點
九宮山、赤壁古戰場、王氏宗祠、黃龍山、咸安筆峰塔等。
1、九宮山
九宮山開山道祖、御制道派創始人張道清。張道清(1136―1207),字得一,號三峰,故居湖北京山羅店鎮長森灣。南宋淳熙年間,張道清手捧皇上聖旨在九宮山興壇設教,建起三宮十二院,使九宮山成為全國五大道教名山之一。生前被寧宗帝封為「太平護國,真牧真人」, 九宮山開山道祖。
2、王氏宗祠
湖北咸寧太原王氏是唐代江南西道觀察使兼御史中丞王仲舒第六孫王希翔的後裔,希翔公四世孫元萬自江西婺源武口遷睦州,始新源黃畈,其十四孫大申,字大榮,為善山將軍,居淮,後轉遷湖北咸寧縣(今咸寧市咸安區)大幕鄉附近的飛雞墩庄(今桃花尖村)定居;
與同時遷徙咸寧汀泗橋鎮的大信公同為咸寧始祖,其後裔又分遷湖北鄂州澤林、咸寧馬橋、桂花等地,是咸寧王氏中的最大一支。
3、赤壁古戰場
三國赤壁古戰場,赤壁之戰發生地,現位於湖北省赤壁市南岸(位於長江中游南岸,北依武漢,南臨岳陽)是我國古代「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七大戰役中唯一尚存原貌的古戰場。
4、黃龍山
黃龍山位於湖南、湖北、江西三省交界處,是湘、鄂、贛三省的天然屏障,風光迷人的旅遊勝地——山川深重,鍾秀奇多。
黃龍山東麓的黃龍寺是中國佛教禪宗五家七宗之一黃龍宗的發源地,黃龍宗擁有信徒眾多。
5、咸安筆峰塔
筆峰塔是咸寧市現存古跡之一.它位於西北3.5公里處處的寶塔鎮鏡內郭家村之嚴家珇;塔外每層飛檐翹角上懸掛8個銅質風鈴,7層共56個,每個5斤重。風吹鈴響,悠揚悅耳,數里以外可聞。如果風和日麗,登塔覽勝,萬頃碧波開視野,無限風光入眼簾。
㈧ 描寫微山湖荷花的古詩詞名句有哪些
一
微山湖畔彩雲低,薄霧蒙蒙草木齊。
水漫河堤阡陌滿,風吹岸石鳥鴉啼。
荷開柳舞雙重影,雨霽虹銷幾道霓。
千種風情千種色,繽紛沁透夕陽西。
二
仙葩何意落凡埃,萬頃微山盡日開。
道說瑤池臨玉帝,佛言法座有如來。
田田葉頂太陽蓋,朵朵花羞靚女腮。
欲醉還痴迷路徑,弦歌起處見瓊台。
三
微山湖人心向陽,蘆蒲荷花稻穀香。
兩岸春風遮不住,一曲琵琶世流芳。
㈨ 向陽湖公園我的建議作文
今天,我設計了一個美麗的公園。
走進大門,可以看見一大片碧綠碧綠的草地,如同在大地上鋪上了一層綠色的地毯。人們可以在"地毯"上休息玩耍。走過草地,是一片果林。這里的果樹枝繁葉茂。樹上累累的果實迫不及待地把葉子扒開,探出自己的腦袋,向人們報告成熟的喜訊。
再往前走,是一個美麗的小湖,湖面非常平靜,遠遠望去,如同一面明亮的大鏡子。湖上有挨挨擠擠的荷葉。荷葉間冒出一朵朵美麗的荷花,有的才開兩三片花瓣,有的花瓣全開了,露出嫩黃色的小蓮蓬,有的還是花骨朵,看起來飽漲的快要破裂一樣。茶葉下面,一群群小魚在水裡游來游去,明鏡一樣的湖面頓時漾起了一道道波紋。
如果你仔細聽,就會聽到嘩啦啦的水聲。順著水聲尋找,你會發現一條壯麗的瀑布。它像是一條長長的白布掛在山上。我不禁想起了李白的詩句"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登上山的頂峰,一個精緻的亭子呈現在眼前。人們在亭子里遠眺,整個公園的美景都可以盡收眼底。
大家說我設計的公園美不美?
㈩ 十一 武漢周邊有什麼好的地方如題 謝謝了
咸寧溫泉風景區 咸寧,著名的桂花、茶葉、楠竹之鄉,以其山青、水秀、桂香、竹翠、洞奇而獨具魅力,又有享譽中外的汀泗橋北伐戰爭遺址和向陽湖文化名人舊址。咸寧以幾個主要景點組合而成數條一日游線路,據說頗受遊客青睞,暑期閑暇,不妨約朋友裝備一番,開始各景點的觀光游,也為各位讀者指指路。 路線一: 太乙洞—品賀勝雞湯—星星竹海 我們的第一站最先到的是太乙洞。咸寧以洞奇著稱,太乙洞當然是必游之地。 太乙洞距溫泉5公里,乘摩托車15分鍾就到了該洞,全長2千米,自然景點48個,大小支洞8個,邊走邊行邊看,要走上1個多小時。隨導游的指點,看見一尊太乙真人石像,石像頭戴道巾、身披道袍、長袖翩翩。據說太乙真人的臉隨季節變化而冬白、春夏秋黑,非常神奇。進得洞內,經過石柱擎天、高山流水、神牛小憩等景點,來到劈山寶劍前,相傳此劍是太乙真人開山鑿洞時的鎮洞之寶,劍尖入地千尺,抬頭仰望,太乙神鍾高懸,這鍾相傳是太乙真人做道場時用的。有劍又有鍾,可謂「一劍鍾情」。 接下來,一一品味鍾乳磷構成的鸚鵡觀潮、瑤池仙閣,便登上通天梯,到了擂鼓廳。前方有一面天賜神鼓,用手擊之,其聲鏗鏘激越,餘音綿遠。 在太乙洞的最高處,有個神秘泉眼,傳說用泉水洗過手的人會變得更聰明,因而此泉又叫聰明泉。聽說此泉水量常年不變,滿而不溢,十分奇特。 走過鐵索橋,可看到一根石柱。它是太乙洞中最高的石筍,也是最有靈氣的,因為它拴著一條巨龍,因而又稱拴龍柱。巨龍拴卧於池中,此地也是洞中景點精華之一。 在太乙洞中還有楚天一絕—石瀑。它是經過200萬年泉水沖擊凝結成的岩石,與潺潺地下河水聲交織在一起,有聲有色,氣勢磅礴,頗為壯觀。 我國有不少名塔,但太乙洞中的珍珠塔別具一格。它是水滴石形成的,又是中國稀有的魚鱗泛波絞層岩石,經360萬年孕育而成,放眼望去如由顆顆珍珠鑲嵌而成,堪稱無價之寶。聽導游說此塔還在生長之中。 前段時間,太乙洞中發現千古化石,又成為洞中一新景點。 出了太乙洞。看看時間,快到11點了,我們決定去品賀勝雞湯。 賀勝橋的雞湯在溫泉也可以嘗到。過去賀勝雞湯以當地農家土雞和無污染地下泉水小火燉制而成,湯清而味鮮醇厚,雞肉入口即化,質地有點像廣東的清遠雞,卻更有土家風味。且湯中加入湖北的玉米粉條,一來爽口彈牙,二來粉條吸收湯中的油份,吃起來便不覺膩了。 喝完雞湯,稍事休息,前往星星竹海,一覽楠竹之幽美。 星星竹海海拔731米,既是聯合國林業考察基地,又是湖北省最大的竹林風景區,總面積10萬余畝。 星星竹海規劃為五大景區,即萬橡園、迷你園、留芳園、情人島、石龍景區。景區內有翠竹亭、觀竹台、石龍、群仙會龍、石龍戲珠、王氏天葬、天深洞、古樹林、柏樹界、蔡仙崖等主要景點。各景點獨具特色,各顯千秋。此外,星星竹海具備了多條常規旅遊線路以及特種旅遊線路,專供不同遊客群體戶外體驗。特種旅遊線路包括當今流行的天坑懸降,峭壁攀岩、定向穿越、戶外野營、拓展訓練等時尚刺激的活動項目。 星星竹海的風景怡人,四季景色各領風騷。當你漫步於竹林深處,夾道兩旁翠竹聳立,此時,微風輕搖竹葉,恍然間,彷彿置身《困虎藏龍》的經典劇情之中。 ①景點提示:太乙洞中的景點非常多。所以,在遊玩時不妨多留些時間,細細觀看。 ②旅遊特點:探秘+避暑+美食 ③當天費用:游太乙洞30元/人,觀星星竹海20元/人,品賀勝雞湯15元/人,共計65元,不含交通費。 線路二: 皇族村訪古—吉祥農庄—金桂湖 吃過早飯我們前往劉泉橋(皇族村)。劉家橋相傳是漢高祖劉邦之弟彭城王劉交後裔的府第,始建於明崇禎三年(1630)年,距今已有300多年歷史。現有老屋,上、下新屋,下廠四棟位於白泉河兩岸的古建築以及河中央的單孔右廊橋構成,風景優美。 老屋建築面積約10000平方米,共有大小房間260餘間,樓道16條,天井21個。老屋一進三重,隨梯級沿山勢而建,其木雕石雕別具一格,萬堂的最上層是供奉西漢楚侯各代祖先牌位的神台。老屋大門橫樑上用大石料雕刻著「彭城世家」四個大字。 上新屋原建築面積有1萬平方米,天井16個,樓道14條,房屋180間。其堂屋高大,室內雕梁畫棟,深巷迂迴曲折,如今僅留存兩棟堂屋、四個天井和為數不多的房間。據說,上、下新屋懸掛各種匾額,其中最值稱道的是因劉家兩父子熟讀經書,由光緒皇帝題賜的「父子明經」匾額。 下新屋建於清光緒年間,面積有9000平方米,大小天井16個,房間210間。其大門呈八字開,門高一丈二尺;屋內一進幾層,陰溝、天井、戲樓,木雕都別具一格,其中陰溝和天井最具江南特色,素有「水不外流,財不外露」之說。 劉家廊橋始建於清道光十三年,其橋單孔、拱形、橋面用青石鋪成,寬5米,長15米,廊橋將河兩岸劉姓四門村落連為一體,劉家橋也因以上景點而得名。 過劉家橋,下一站是吉祥農庄,農庄掩映在南川水庫深處,此地山巔密林疊疊、青翠滿目,擁有原始而豐富的生態植被;山坳果樹溢香,木屋掩映,富有神秘而浪漫的休閑氛圍;湖上,還備有小舟一葉,可同朋友湖上品茗飲酒。 農莊周圍遍布梨園、李子園等,果實累累、山花爛漫、四季飄香。茶園果樹,形成了春品新茶,夏啖李子,秋食梨,四季湖鮮以及垂釣等休閑農家特色游。 這里的生活是清晰的,沒有都市裡渾濁的空氣,甚至用的水都是地下水。在農庄住的是小屋,吃的是農家菜,一切都是那樣愜意。 如果說,仁者樂山、智者樂水。那麼,吉祥農庄則坐擁山水之勝。 中午吃過山莊的特色農家餐後,在農庄湖面上的竹廳休息片刻,我們返程赴金桂湖。 金桂湖位於咸寧南川水庫,它如同一塊纖塵不染的藍寶石鑲嵌在四周群山的懷抱當中,上百個孤島、半島如翡翠撒落其間。灣汊相間,群峰競秀,此景如詩如畫,讓人流連忘返。 下午的金桂湖面微風吹起層層漣漪,泛舟於此,感覺身在搖籃中一般,帶著一身清閑,逍遙於森森湖面,導游介紹說:在陽光明媚的春天,金桂湖的湖面明鏡如畫,倒影連峰顯得水天一色。而到了炎熱的夏天,這里又是清涼的世界,湖水墨綠,微風拂過時,湖面波光粼粼,氣候宜人的秋季和冰清玉潔的冬季都為金桂湖增添不少別具特色的好景緻,同時金桂湖開設有水上游覽、島嶼觀光、網球、高爾夫練習等多種運動休閑項目。 金桂湖的美麗自然而清新,相信只要去過的人都會為之傾倒、贊嘆不已。 ①景點提示:皇族村的古樹、棧道、門樓、廊橋都是不可錯過的景點,建議請個導游同行,淡季10元/人。 ②旅遊特點:尋根+環保+生態。 ③當天費用:皇族村訪古10元/人,吉祥農庄中餐15元/人,金桂湖盪舟30元/人,共計55元,不含交通。 線路三: 文化名人舊址—北伐戰爭遺址—太乙洞溶洞納涼 早上8點,由溫泉出發,一路上的路況還不錯,半小時左右就到了向陽湖文化名人舊址。 向陽湖,古稱關陽湖,傳說因赤壁大戰時關羽屯兵於此而得名,歷史上它歸屬煙波浩渺、碧水連天的雲夢古澤。 向陽湖曾是文革時期文化部選定的「五七幹校」,也是幾千文化人的「煉人學校」和「流放地」。在一批批下放的人群中,有著名的作家、藝術家、翻譯家等,他們在當時惡劣的政治環境和生活條件下仍然堅持創作,如著名詩人郭小川贊美咸寧風光的《楠竹歌》、《花紋歌》,文壇祖母冰心的《向陽湖》等,這些作品給後人留下了一筆珍貴精神財富,也讓向陽湖打上了文化的印記。向陽湖文化名人舊址作為近代重要史跡,被列為湖北省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也成為重要的旅遊景觀。 而如今的向陽湖,除了觀賞人文景觀外,還可以和奶牛親密接觸,擠牛奶、品煉乳、湖上垂釣,用湖水煮湖魚,則別有一番滋味,這里的盛夏荷花開的分外妖嬈,風光無限。 游覽向陽湖之後,我們驅車前往汀泗橋北伐戰爭遺址,汀泗橋鎮有一古橋,建於1247年,距今已有750年的歷史。相傳是名叫丁四的老人打草賣錢建,後人為紀念他故稱此橋為汀泗橋。汀泗橋也是湖北省現存最古老的石拱橋之一,汀泗橋鎮因此而得名。 汀泗橋戰役因國內革命戰爭期間,唯一一支共產黨領導的部隊,與軍閥浴血奮戰而彪炳史冊。汀泗橋等地戰役的勝利,為北伐軍進軍武昌掃清了道路,在我國近代革命史與軍事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在汀泗橋戰役中,葉挺率領的第四軍犧牲134人,1929年,為紀念北伐汀泗橋之戰陣亡將士,國民政府在此建立了陵園,解放以後,湖北省政府多次維修,並建汀泗橋之戰紀念館。現陵園主體建築有紀念碑、六柱亭、墓、紀念館等,佔地面積2500平方米。這里是瞻仰革命先烈、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和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的主要基地。 憑吊過烈士遺址後,我們在當地找了家環境不錯的餐館。飯後,由於天氣炎熱,我們決定前往太乙洞溶洞納涼。 不論夏季氣溫多高,太乙洞內都是涼嗖嗖的,走進去非常舒服。空氣清冷而濕潤,比洞外氣溫要低5度左右,不帶件外衣,還真覺得有點冷呢?在這里小憩,能洗去一身旅途的疲勞,也可洗凈心中的憂愁和煩惱,還可以順便游覽洞內各景點。 ①景點提示:向陽湖:郭小川、冰心舊居;名人文化館;向陽寶塔。汀泗橋:烈士陵園,建議請個導游同行,淡季5元/人。 ②旅遊特點:紅色+文化+生態。 ③當天費用:名人村和北伐戰爭遺址合計10元/人,太乙洞30元/人,中餐15元/人,總合計55元/人,不含交通。 線路四: 竹海戶外拓展 我們直接駛車到位於星星竹海戶外拓展地點,參加各類有點「懸」的活動。 星星竹海在翠竹叢中特別設有拓展訓練基地,基地建有斷橋、背摔台、互動套圈、合力行走、逃生牆等特種旅遊項目設施。大多數人都知道,拓展訓練有別於傳統的培訓,它講究的是集體協作,要求每一名參加訓練的人全身心的投入,克服種種困難,達到超越自我的目地。對於某些高空作業和難度系數較高的訓練,培訓師是必不可少的。專業培訓師不僅傳授你經驗和技巧,還能讓你在娛樂同時學到不少技能和知識。 讓我們去體驗下斷橋的驚險與刺激,在陪訓師的陪同下,我們看到一座約10米高的鐵架橋,橋身由鐵板構成,約寬30厘米,中間還留有約一米左右的間隙,這個項目要人從這個間隙的一端跳到一另一端,當然,有了保險帶系在自己的腰部,安全是可以保障的。但是當自己站立在高空,腳下的鐵板因承重再加上迎面不斷吹來的風,感覺總是顫悠悠的。所以,剛上去時,腿總忍不住直打哆嗦。這時,不妨冷靜下來,穩定情緒後,大膽往前躍去,其實斷橋游戲本身就是對勇氣的呼喚和自我的突破。 接下來,去背摔台感受一番,最初映入眼簾的是一個離地高約1米5左右的平台,看似不高,但要完成規定的整套動作也絕非易事。它要求一人將雙手雙綁於胸前,這是為防止在游戲中碰傷他人。另外的人則兩兩成隊,伸出臂膀形成一個軟擔架,然後,立在平台上的人背對軟擔架,向後直直倒下,由於下邊的人用臂膀摟住。要知道,敢從一米多高的台上向後倒的人,勇氣是可嘉的,而其他人的配合也是至關重要的。另外,像天梯、空中飛杠等其它旅遊娛樂項目同樣令人值得期待和玩上一番。 玩了一上午,體力和精力都消耗不少,此時,找家飯館坐下來充充電。當置身在一片碧綠的竹海中品著當地風味小吃,這無疑是最愜意的享受了。 飯後休息片刻,整理好行裝向山中邁進,從山腳往上看,發現不少人正向山頂攀登。這是大家耳熟能詳的野外攀岩運動,它要求運動者本身擁有克服自身重力向上攀登的力量,這項運動大受遊客們的喜愛。 由此可見,在今天這個追求新鮮時尚的年代,常規的旅遊已不能再滿足人們的需求,如果有足夠勇氣且膽大心細的話,不妨和我一樣來點「懸」的吧。 ①景點提示:斷橋、飛杠、天坑懸降、野外攀岩。登高望遠景,是個不錯的玩法,建議請個培訓師50元/人。 ②特色:驚險+刺激+時尚。 ③當天費用:門票20元/人、培訓費50元/人、中餐15元/人,合計85元,不含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