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蘇綉刺綉荷花

蘇綉刺綉荷花

發布時間: 2022-08-10 14:03:25

㈠ 蘇綉能否流行

你這話說的,當然能流行了,能有經歷上千年的歷史,這就充分說明它本身的價值了,更何況在現在這個時代,想要失傳的話,除非有比較大的意外事件發生,如果以現在的發展來看的話,那麼蘇綉肯定有市場,但要說到人人擁有的話,估計很難,畢竟蘇綉有很大的限制,單純的綉工以及經驗來看的話,確實不如十字綉簡單,但就前景來看的話,不要跟十字綉比 ,掉價 呵呵

㈡ 蘇州刺綉在哪裡啊

蘇州市三景刺綉廠是一家專業生產刺綉、蘇綉、工藝品、手工刺綉、蘇州刺綉、刺綉服裝、刺綉工藝品、雙面綉、刺綉屏風、刺綉畫的刺綉廠家。企業致力於對民間傳統手工刺綉的挖掘和整理。將其與現代企業管理相結合,使這一千年傳承的民族工藝更加發揚光大……
中國蘇州刺綉研究所座落於蘇州著名園林----環秀山莊內,建築典雅,風景優美。園林藝術與刺綉藝術交相輝映,是蘇州市外事旅遊定點單位。成立於1957年。研究所技術力量雄厚,有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高級工藝美術師和工藝美術師等專業技術人員100餘人。
蘇州刺綉,歷史悠久,具有圖案秀麗、色彩典雅、針法豐富、綉工精細的特色。刺綉研究所成立後,繼承發揚優秀傳統,綉制出大量的創新作品。代表作有《小貓》、《金魚》、《風景》、《人物肖像》等。先後獲得了「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金杯獎」,「第五十六屆波茲南國際博覽會金質獎」等等。綉品廣泛得到國內外友人的喜愛,被譽為「東方明珠」。
近年來,在改革開放的形勢下,研究所著力調整產品結構,努力提高藝術含量。從題材內容表現形式技藝手法等多方面進行思維上的探索創新。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例如:與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教授袁運甫先生合作的《潑墨荷花》、《玉蘭》等;與常沙娜教授設計的尾魚》、《卷丹》等。尤其是與美國攝影家合作的《冒氣的池塘》、《雪松》等,都達到了傳統工藝與現代題材,技法和藝術的完美結合。東西方文化的交融,使傳統蘇綉跨出了一大步。加上包裝、鏡框、裝裱上的改進,都增加了刺綉藝術品的魅力。
蘇綉藝術精品,曾八十餘次作為國家元首級禮品贈送國外,先後到過一百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展出,進行文化藝術交流。
蘇州刺綉研究所是一個集科研生產銷售於一體的單位,享有直接進出口權。

㈢ 蜀綉是刺綉的一種嗎蜀綉到底是什麼意思啊,與四川有關嗎

蜀綉當然是刺綉還是四大名綉之一蜀綉是以四川成都為中心的刺綉品的總稱。所以跟四川當然有關

㈣ 90後東北小伙苦練刺綉近10年,因沉迷刺綉沒空戀愛至今單身,你怎麼看

這可能就是所說的愛江山不愛美人?其實把愛好事業搞好,優秀的人是不缺心靈相通的人,遲早都會遇見對的人,把自己先變得優秀是好事。

㈤ 學蘇綉,哪裡有

學蘇綉建議選擇專門的培訓機構,比如:蘇州三景刺綉有限公司的姑蘇綉娘班。位於蘇州高新區東渚鎮樹園路180號。
知識延伸:
一、姑蘇綉娘班學習內容:荷花、蘭花梅花牡丹花、玫瑰花、魚、鴛鴦、蝴蝶的刺綉方法及所用針法、雙面綉針法。 若有課時已學完但仍未學會或覺得學的不夠滿意的學員可繼續留下免費學習,學會為止。
二、姑蘇綉娘班總教學課時為42課時,每課時45分鍾,每兩課時為一教學單元。每日上午9點半至11點、下午13點半至15點、15點半至17點各為一教學單元,學員可根據自己的時間安排參加任意教學單元學習。教學採用一對一教學方式,學員之間相互不影響,學員按自身的學習計劃進行學習。
三、學習費用:姑蘇綉娘班總教學42課時,免費贈送兩課時,每課時收費40元,課時費1600元,工具材料費180元,合計1780元。工具材料包括:綳凳一副、綳架一個、剪刀一把、針一包、刺綉底料6幅、線若干,以上工具材料及學員綉品歸學員個人所有。
四、結業:學員學完全部42課時內容,成績合格,頒發「姑蘇綉娘」證書。憑此證書可參加蘇州三景刺綉的工藝師班繼續學習深造,也可憑此證書向三景刺綉提出就業申請,此證書也可作為其他就業時的技能參考。
五、其他事項:學員學習期間合格的刺綉作品可由三景刺綉作價回收。姑蘇綉娘班學員的住宿、吃飯等自行安排,外地學員需要協助的可提出申請,三景刺綉配合解決。

公交車路線及站點:快線3號(東渚農貿市場西站)、44路(東渚農貿市場站)、43路(東渚農貿市場西站)、441路(東渚站)、446路(東渚農貿市場西站)。

㈥ 蘭花牡丹綉花荷花有什麼顏色

有深紅色、紫紅色、粉紅色、雪青色、白色、黃色、淡黃色、間色等顏色
綉花,也稱刺綉, 又名「針綉」 。以綉針引綵線(絲、絨、線),按設計的花樣,在織物(絲綢、布帛)上刺綴運針,以綉跡構成紋樣或文字,是中國優秀的民族傳統工藝之一。
據《尚書》載,遠在4000多年前的章服制度,就規定「衣畫而裳綉」。至周代,有「綉繢共職」的記載。湖北和湖南出土的戰國、兩漢的綉品,水平都很高。唐宋綉花施針勻細,設色豐富,盛行用綉花作書畫,飾件等。明清時封建王朝的宮廷綉工規模很大,民間綉花也得到進一步發展,先後產了蘇綉、粵綉、湘綉、蜀綉,號稱「四大名綉」。此外尚有顧綉,京綉、甌綉、魯綉、閩綉、汴綉、漢綉等,都各具風格,沿傳迄今,歷久不衰。

㈦ 蘇綉的獲獎歷史

沈壽《耶穌像》1915年在美國舉辦的「巴拿馬--太平洋國際博覽會」上獲一等大獎,售價高達一萬三千美元。《義大利皇後愛麗娜像》,曾作為國家禮品贈送給義大利,轟動了意國朝野, 其《美國女伏倍克像》赴美展出時,其盛況空前。
徐志勤《松鶴中堂》獲1910年南京「南洋勸業會」優等獎。
丁渭琦作品在南洋勸業會、江蘇省地方物品展覽會獲獎。
金靜芬作品南洋勸業會、美國巴拿馬太平洋國際博覽會獲金獎。 1949~2004年省部級以上獎勵:
◎雙面綉《五彩牡丹》(李娥英)1955年江蘇省手工業聯社頒發一等獎。
◎《白孔雀》(徐紹青)1965年獲中國工藝美術優秀獎。
◎ 雙面綉《松鼠葡萄》(蘇州刺綉研究所.李娥英)1982年第二屆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獲金杯獎。
◎亂針綉《小白狗》(蘇州刺綉研究所)1983年中國國際旅遊會獲優秀作品獎。
◎雙面三異綉《濟公》(蘇州刺綉廠)1983年江蘇省科學技術大會受嘉獎。
◎雙面綉《金魚》(蘇州刺綉研究所)1984年第五十六屆波蘭波茲南國際博覽會獲金質獎。
◎雙面綉《長毛貓》(蘇州刺綉廠)1986年保加利亞第六屆普羅夫迪夫國際春季博覽會獲金獎。
◎雙面綉《金魚》(夏芬)1990年全國輕工博覽會獲金獎。
◎ 雙面綉《一團和氣》(蘇州刺綉研究所)1992年首屆中國國際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獲金獎。
◎ 三異綉《雙龍戲珠》(顧文霞)1992年深圳首屆中國國際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獲銀獎。
◎亂針綉《張大千像》(姚惠芬)1995年首屆中華巧女手工藝品大賽獲一等獎。
◎《君士坦丁女郎》(姚惠琴)1995年首屆中華巧女手工藝品大賽獲優秀獎。
◎《周總理像》、《吹簫引鳳》(姚建萍)1998年8月首屆是中國際民間藝術博覽會獲金獎。
◎ 肖像綉《董建華像》(姚惠芬)1999年首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展獲銀獎。
◎《盆花》(姚惠琴)1999年首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展優秀獎。
◎《雙燕》(張美芳、徐建華)2000年杭州西湖博覽會獲金獎。
◎雙面綉《金魚》(徐霞琴)2000年杭州首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作品博覽會獲金獎。
◎《彩荷》(姚惠芬、姚惠琴)2000年第二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展獲金獎。
◎《潑墨山仙》(姚惠琴)2000年第二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展獲銀獎。
◎《老鷹》、《狼狗》(姚建萍)2001年中國天津首屆民間藝術博覽會獲金獎。
◎ 肖像綉《蒙娜麗莎》(姚建萍)2001年10月第二屆北京國際民間藝術博覽會獲「善華獎」 金獎。
◎《伯爵夫人》、(姚惠芬)2001年第三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展獲銀獎。
◎《山水》、《睡蓮》、《山莊》(姚惠琴)2001年第三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展獲金獎、銀獎、銅獎。
◎《水鄉》(姚惠芬)2001年12月第三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展獲金獎。
◎《山水》、《荷花》(姚惠琴)2001年12月第三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展獲金獎。
◎《人權之光》(鄒英姿)2002年中國華東工藝美術精品展獲金獎。
◎亂針綉《白雲飛流圖》(季紹平)2002年中國輕工協會華藝杯獲銀獎。
◎《京劇人物》(姚惠琴)2003年(杭州)第三屆國際民間手工藝品展獲金獎。
◎《荷花》(姚惠琴)2003年(杭州)第三屆國際民間手工藝品展獲金獎。
◎肖像綉《伊麗莎白》(薛金娣)2003年第五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作品展獲金獎。
◎《姑蘇繁華圖》(盧福英)2003年(杭州)第三屆國際民間手工藝品展獲金獎。
◎《孔雀》(盧菊英)2003年(杭州)第三屆國際民間手工藝品展獲金獎。
◎《香遠溢清》(梁雪芬)2004年第六屆中國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獲金獎。
◎台屏《山茶麻雀》(錢杲)第一屆全國旅遊產品獲銀獎。
◎《太湖船》(張明勤)第二十屆全國旅遊產品獲一等獎。
◎微型雙面三異綉《虎丘與寒山寺》(顧玲娟)全國工藝美術展覽會獲四等獎。
◎雙面綉《海鷗競翔》(吳金鳳)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獲創作獎。
◎微型雙面綉《羊》、《蛇》(李紅)全國旅遊產品獲銀獎。
◎2008年薛金娣《秋庭嬰戲圖》第九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作品暨國際藝術精品博覽會獲2008「天工藝苑·百花杯」中國工藝美術精品獎金獎。
◎2010年薛金娣《韓熙載夜宴圖》第十一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作品暨國際藝術精品博覽會獲2010「天工藝苑·百花杯」中國工藝美術精品獎金獎。
◎2011年薛金娣《錦春圖》第十二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作品暨國際藝術精品博覽會獲2011「天工藝苑·百花杯」中國工藝美術精品獎金獎。
◎2011年薛金娣《月曼清游圖》在第七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上獲金獎。
◎2009年顧文霞、梁雪芳刺綉工作室與蘇州國畫院聯合創作的《春暖大地》大型刺綉作品,在第四屆中國刺綉文化藝術節上被國家博物館永久收藏。
◎2011年梁雪芳作品《荷韻》獲「從洛桑到北京」第七屆國際纖維藝術雙年展優秀獎;作品於2013年3月被大英博物館永久收藏。
◎2014年梁雪芳作品《爾若盛開二》獲「從洛桑到北京」第八屆國際纖維藝術雙年展金獎。

㈧ 蘇綉、湘綉、粵綉、蜀綉的代表作

蘇綉:代表作雙面綉《貓》;湘綉:代表作《獅虎》;粵綉:代表作《百鳥朝鳳》;蜀綉:代表作《芙蓉鯉魚》。

1、雙面綉《貓》是蘇綉的典型代表作。

藝人們將一根頭發粗細的綉花線分成二分之一、四分之一,以至十二分之一、四十八分之一的細線綉,並將千萬個線頭、線結藏得無影無蹤。無論從正面或反面都可以看到小貓調皮活潑的神態,綉貓最難的是一對貓眼睛,藝人們需用20多種顏色的絲線才能把貓睛綉得炯炯有神、栩栩如生。

2、湘綉以著色富於層次、綉品若畫為特點,民間有蘇貓、湘虎之說。湘綉獅虎毛紋剛健直豎,眼球有神,幾可亂真,已發展到異色、異形、異面的雙面全異綉。

3、粵綉題材廣泛,有人物、龍鳳、博古、動物、花卉等,以飽滿、勻稱的構圖和熱烈喜慶的色彩,氣氛鮮明、生動地表現題材,使潮綉產生了豐富瑰麗的藝術效果。潮綉有絨綉、釘金綉、金絨混合綉、線綉等品種,各具特色。《百鳥朝鳳》是其代表作品。

4、蜀綉,以綉制龍鳳軟緞被面和傳統產品《芙蓉鯉魚》最為著名。蜀綉形象生動,色彩鮮艷,富有立體感,短針細密,針腳平齊,片線光亮,變化豐富,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

(8)蘇綉刺綉荷花擴展閱讀:

蘇綉、湘綉、粵綉、蜀綉,合稱為"中國四大名綉"。中國的刺綉工藝在秦漢時期便已達到較高水平,是歷史上"絲綢之路"運輸的重要商品之一。中國四大名綉是中國刺綉的突出代表。

四大名綉之稱形成於十九世紀中葉,它的產生除了本身的藝術特點外,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綉品商業化的結果。由於市場需求和刺綉產地的不同,刺綉工藝品作為一種商品開始形成了各自的地方特色。而其中蘇、蜀、粵、湘四個地方的刺綉產品銷路尤廣,影響尤大。

除了四大名綉,在我國還有京綉、魯綉、汴綉、甌綉、杭綉、漢綉、閩綉等地方名綉。我國的少數民族如維吾爾、彝、傣、布依、哈薩克、瑤、苗、土家、景頗、侗、白、壯、蒙古、藏等也都有自己特色的民族刺綉。

㈨ 綉花的來歷

綉花,也稱刺綉, 又名「針綉」 。以綉針引綵線(絲、絨、線),按設計的花樣,在織物(絲綢、布帛)上刺綴運針,以綉跡構成紋樣或文字,是我國優秀的民族傳統工藝之一。古代稱「黹」、「針黹」。後因綉花多為婦女所作,故又名「女紅」。據湖北和湖南出土的戰國、兩漢的綉品,水平都很高。唐宋綉花施針勻細,設色豐富,盛行用綉花作書畫,飾件等。明清時封建王朝的宮廷綉工規模很大,民間綉花也得到進一步發展,先後產了蘇綉、粵綉、湘綉、蜀綉,號稱「四大名綉」。綉花的針法有:齊針、套針、扎針、長短針、打子針、平金、戳沙等幾十種,豐富多彩,各有特色。綉品的用途包括:生活服裝,歌舞或戲曲服飾,檯布、枕套、靠墊等生活日用品及屏風、壁掛等陳設品。

電腦綉花設計圖
起源
中國刺綉起源於3000多年前,傳說古代蘇州有一位聰穎漂亮的姑娘,在結婚前正在趕制一件新嫁妝,在製作過程中不小心在衣襟上戳了一個洞。她急中生智用彩絨綉了一朵小花,不僅將破洞掩蓋住,而且還顯得格外漂亮,起到了錦上添花的效果。首次啟發,聰明的蘇州人從此就開始喜歡穿綉花衣服了。根據西漢劉向所撰的《說苑》記載,早在春秋時期,吳人就開始把刺綉工藝應用於美化生活。到了三國時期,蘇綉已發展到較高水平,據說三國時期的趙夫人利用自己既能畫又能綉的特長,為孫權作的一幅"畫綉",被時人堪稱"針絕",從而趙夫人便成為"畫綉"的鼻祖。
黼黻絺綉之文,見於尚書。虞舜之時,已有綉花。東周已設官專司其職,至漢已有宮廷綉花。三國吳孫權使趙夫人綉山川地勢軍陣圖,唐永貞元年(公元805年)盧眉娘以法華經七卷,綉於尺絹之上,因綉花聞名,見於前者著錄。自漢以來,綉花逐漸成為閨中絕藝,有名綉花家在美術史上也佔了一席之地。

熱點內容
院里栽丁香 發布:2025-08-14 13:17:34 瀏覽:516
環球蘭花圖片 發布:2025-08-14 13:16:20 瀏覽:869
盆栽楓丹 發布:2025-08-14 13:16:12 瀏覽:954
大盆栽落地 發布:2025-08-14 13:14:44 瀏覽:482
盆栽的梅種類 發布:2025-08-14 13:09:48 瀏覽:623
玫瑰復方精油的使用方法 發布:2025-08-14 13:04:39 瀏覽:70
七夕蛙仔 發布:2025-08-14 12:56:33 瀏覽:759
鱷魚小頑皮情人節 發布:2025-08-14 12:51:35 瀏覽:814
蘭花招蛇嗎 發布:2025-08-14 12:45:02 瀏覽:855
蘭花西餐 發布:2025-08-14 12:40:48 瀏覽: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