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茅台鎮海棠

茅台鎮海棠

發布時間: 2022-08-10 13:14:25

⑴ 茅台鎮海棠花酒53度價格

做法主料:三黃雞、香菇、洋蔥、荷葉、麵粉輔料:料酒、生抽、鹽、胡椒、酒、蔥、姜、蚝油1.先用刀背將雞腿的骨頭敲斷,以便折疊成型;2.在雞中加入蔥,姜,蒜,鹽,蚝油,料酒,胡椒等調味料;3.將調味料按摩揉搓到雞肉中;4.將花椒煸炒出香味;5.將煸炒出香味的花椒用擀麵杖碾碎;6.再加入雞中一起腌制,用保鮮膜覆蓋好,放入冰箱中,腌制一個小時以上,中間拿出來翻動一下;7.將干荷葉用冷水泡上一會兒;8.用冷水和白酒一起和面;9.將面和成軟硬適中的面團;10.再在腌好的雞上抹層五香粉和胡椒;11.將洋蔥,香菇切成絲備用,絲放入腌個雞的剩餘汁料中充分混合;12.將混合好的香菇絲和洋蔥絲,姜,蒜等其他調料塞入雞腹中;13.放在泡過水的荷葉中,將它包裹起來;14.將面團擀成一張大圓片擀成大小合適的圓片,將荷葉包裹的雞放在中間;15.再用麵皮包裹起來,放在刷了層油的烤盤中;16.預熱160度,中下層,烤80分鍾,.敲開麵皮,揭去荷葉,美味的叫花雞就擺在眼前;敲開麵皮,.揭去荷葉;17.中間破上一刀,腹中內容多多;18.美味的叫花雞就擺在眼前。這個的做法和你說的是一樣的,不過為了干凈將泥換成了面!!

⑵ 濟南平陰縣有什麼名勝古跡

一、縣城周邊地區,主要包括聖母山、賢子峪等景點:
1、聖母山風景區:聖母山風景區位於縣城西南5公里的胡庄村,它與上海佘山、吉林江南聖母堂並列為中國三大天主教聖地,每年僅5月份就有全國20多個省市100多個市縣的近10萬人前來朝聖。自1604年天主教傳入平陰縣胡庄村以來,到1966年共建成村內和山上大小教堂7處,現存聖母山露德教堂和聖母無染原罪天主大教堂兩座。兩座教堂風格迥異,氣勢恢宏,位於山下村中的聖母無染原罪天主大教堂最早始建於1909年,已有百年的歷史,是一座典型的羅馬式建築,圓圓的穹頂,高大的雙鍾主塔樓,庄嚴神聖,是目前山東省最大的一處羅馬式天主教堂。位於聖母山主峰頂的露德聖母堂,是每年聖母山朝聖的核心,已400多年的歷史,聞名海內外,整座建築採用哥特式風格,塔尖高聳,壯麗雄偉。聖樂飄飄處處聞,來到聖母山,你不僅會被這里美輪美奐的歐式建築所吸引所贊嘆,濃郁的宗教色彩,不同的異域文化更將會帶給你心靈的震撼。
近年來,環繞聖母山建設了集農業展示、生態觀光、休閑旅遊為一體的生態農業觀光園。園區佔地2萬畝,設有三區六園,是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國家AA級旅遊景區。其中園區內的精品海棠園佔地近1200畝,種植海棠20萬株,擁有20個優秀海棠品種,50多個花色,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品種最多、花色最全的海棠園藝化栽培基地之一。每年4月,海棠花盛開,花期一個月左右。期間,遊客可在園內認領海棠樹,品嘗葡萄酒,還可以挖野菜、吃農家飯,體驗農家田園風情。
目前,在聖母山西麓又建成了「中國玫瑰文化園「,通過種植各色玫瑰,組成一幅巨大的玫瑰仙子圖像,充分展現了玫瑰的獨特魅力。
2、賢子峪:位於縣城東南5公里處,距濟菏高速平陰出入口3公里。是一處全部由石頭建築組成的古村落,由明代貢生張宗旭始建,後發展成村。村子地處群山環抱之中,林木茂盛,濃蔭蔽日,古木、泉水眾多,清新幽靜。《平陰縣志》有「曲澗潺潺,古木蓊蔚」的記載。村中石屋、院落仍保持了明代建築的風格,是北方地區保存較為完整的明代古村落之一。村中古跡眾多,有三泉庵、伏魔殿、觀音堂等。

二、玫瑰鎮,位於縣城西南,主要包括玫瑰園和翠屏山景點:
1、玫瑰園 :始建於1959年,佔地100畝。園內有國內外玫瑰花品種60餘個,建有全國唯一的玫瑰花專業科研機構。平陰玫瑰是中國傳統玫瑰的代表,以栽培歷史悠久,花大瓣厚色艷,香味濃郁,出油率高,品質優異而馳名中外。平陰玫瑰不僅具有觀賞價值,給人們爽心悅目的視覺享受,還具有極高的養生和美容等食用、葯用價值。玫瑰鮮花蕾提取的精油價值堪比黃金,有「液體黃金」的美譽。每年的五月份,朵朵玫瑰綻放春的色彩,吐露愛的芬芳。無論徜徉在花叢,還是信步花間,玫瑰花都會讓您衣袖添香,悠遠綿長。牽手今生,玫瑰有約,玫瑰園是情人浪漫旅遊的最佳選擇地。
2、翠屏山: 翠屏山,位於平陰縣城西南12.5公里的玫瑰鎮境內。以其山勢奇峭巍峨,松柏蒼郁茂密,恰似一道景色秀美的天然屏障而得名。翠屏山自然景觀、文物古跡眾多。其中,寶峰寺是山西側半腰處最為壯觀的古建築群體。始建於唐天寶十一年(752),初名「保寧院」。金大定三年(1163)重修,改稱「寶峰寺」。清雍正年間,改建成為儒釋道三教合一的寺廟。多佛塔矗立在寶峰寺內,此塔建於唐貞觀四年(630),明嘉靖元年(1522)重修。多佛塔共13層,呈八棱狀,用當地青石構築,每層四周皆闢佛龕,內嵌石雕佛像,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三、洪範池鎮,位於縣城西南約30公里處有「齊魯泉鄉」美譽的洪範池鎮,主要包括洪範池、東流泉、雲翠山、於林等景觀:
1、洪範池: 位於平陰縣洪範池鎮。洪範池又名龍池,濟南七十二名泉之一。池名源於《尚書·洪範》,取其洪水就範之意。水深6米,清澈見底。池底及四壁散泉緩緩浸溢,日涌量約1000立方米。泉水「不因旱澇而消長,不因冬夏而變溫」。若將一枚硬幣擲入水中,硬幣就會像一隻美麗的蝴蝶,飄搖旋轉,久久不沉,日照其上,金光閃閃,呈現出「洪範浮金」的奇觀。此泉水質優良,是正宗阿膠生產的水源地之一。
2、雲翠山: 雲翠山位於洪範池鎮南2公里處,南北長5公里,海拔474.9米,為泰山西脈。該山突兀聳拔,林木蔥郁,翠柏掩映,洞流清泉,曲徑通幽,自然風光得天獨厚。山上古跡景觀眾多,主要有天柱峰、子陵寨、南天觀、蓬萊閣、日月泉、墨池泉、摩崖石刻等景觀。其中,南天觀建於元代至大四年(1311年),明隆慶年間重修,道教全真派創始人丘處機曾修煉於此,與當時的北京白雲觀、濟南長春觀、鄒縣嶧山長青觀並稱全國四大名觀。濟南七十二名泉之一「日月泉」就位於雲翠山南天觀蓬萊仙院南端的回陽洞內。日泉在南,月泉在北,兩泉相鄰而不通連。因泉口岩石形如日、月而得名。泉水深約1米,清涼甘甜,大旱不涸。
3、東流泉:濟南新七十二名泉之一。該泉最早見錄於《水經注》,原名東流泉,位於洪範池鎮書院村東的天池山下,因明代中丞劉隅曾在泉旁建書院,又名書院泉。泉水自天池山腳下的石縫中噴涌而出,匯入石砌方池中,日涌水量約8700立方米,是洪範諸泉中涌水量最大的泉池。該地山泉環抱,環境清雅、幽靜,冬暖夏涼,山村水廓,小橋流水,自古就有「小泉城」之美名。
4、於 林:位於洪範池北1.5公里處,是省內獨有的白皮鬆古樹林。於林本為明資政大夫、太子少保、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於慎行的墓地,佔地4公頃,原有萬曆皇帝御書牌坊兩座,及華表、石獅、石虎、石羊、石馬、石碑等,今多已不存。林中植有萬曆皇帝所賜白皮鬆59株,尚存40株,屬國家稀有珍貴樹木,平均胸圍2米、高16米左右,樹干挺直,通體銀白,經陽光照射,閃爍有光,斑斕可愛,歷400餘年仍生機盎然。

四、東阿鎮 東阿鎮素有「阿膠之鄉」的美譽,位於平陰縣城西南20公里處,是正宗阿膠的原產地。

省級工業旅遊示範點——山東省福膠集團
東阿古鎮與茅台鎮、景德鎮並稱為中國三大古鎮,阿膠與人參、鹿茸並稱為「中葯三寶」, 李時珍《本草綱目》:「阿膠,《本經》上品,弘景曰:『出東阿,故名阿膠』。所以阿膠以歷代老東阿縣城——東阿鎮生產的阿膠為最正宗。
山東福膠集團是全國最早的阿膠生產企業,始建於1950年。獨家繼承了中國阿膠之鄉——山東東阿鎮歷代精湛的熬膠技藝、獨家使用現存惟一傳統熬膠水質——九泉匯聚而成的狼溪河水、獨家依照熬制貢膠所用的獅耳山驢標准而選用純正原料驢皮,因此福牌阿膠保持了正宗地道的本質和顯著而獨特的療效,成為海內外華人唯認的阿膠品牌。1986年東阿鎮福牌阿膠獲得全國阿膠評比第一名、1988年獲國家金質獎、1996年集團所在的平陰縣東阿鎮被命名為中國阿膠之鄉、2003年獲阿膠原產地注冊、2006年被認定為首批中華老字型大小, 2007年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東阿鎮福牌阿膠製作工藝2007年被列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福膠集團也成為阿膠行業唯一獲得以上七項國家級榮譽的企業。2009年福膠集團因其獨特的歷史文化和傳統的製作工藝被授予山東省工業旅遊示範點。
近年來福膠集團為進一步保護和挖掘阿膠文化,將整合東阿鎮阿膠文化資源,打造阿膠自然博物館,建立狼溪河生態公園,建立獅耳山養驢基地,修復明清阿膠作坊,以振興民族品牌、弘揚民族文化。

⑶ 中國八大名酒

中國八大名酒如下:

1、茅台酒

茅台酒原產於貴州省茅台鎮,已經有 800 多年的歷史,以高粱為原料,是大麴醬香型白酒的鼻祖。1996 年,茅台酒工藝被確定為國家秘密,加以保護。後來又先後被列入國家物質、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不論如何排名,茅台酒都是中國白酒中當之無愧的榜首,不僅因為它悠久的歷史和頂尖的品質,也因為茅台在中國近現代的政治、經濟、外交事務中發揮的重要作用。

2、五糧液

五糧液為大麴白酒,產於四川宜賓市,用小麥、大米、玉米、高粱、糯米 5 種糧食發酵釀制而成。五糧液是四川省宜賓市特產,2012 年成為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現在的五糧液主要靠陳釀勾兌而成。五穀釀出的五糧液原酒按質分級並分別儲存為基酒。儲存期滿後,勾兌人員逐壇進行感官嘗評和理化分析,根據不同產品在質量和風格上的要求進行勾兌組合,才為成品五糧液。

3、劍南春

劍南春產於四川省綿竹縣,綿竹素有「酒鄉」之稱,是唐代劍南道的轄區之一,唐代還多以「春」字譽美酒,此酒因此得名「劍南燒春」,是正史記載的大唐御酒。

相傳李白為喝劍南春曾在這里把皮襖賣掉來買酒痛飲,留下「士解金貂」、「解貂贖酒」的傳說。劍南春以高糧、大米、糯米、玉米、小麥五種穀物為原料,屬於濃香型。

4、瀘州老窖特曲

「瀘州老窖」是出產於四川瀘州的單糧濃香型大麴酒的通稱,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還擁有國窖 1573、瀘州老窖特曲、頭曲和二曲等一系列子品牌。

瀘州古稱江陽,釀酒歷史久遠,自古便有「江陽古道多佳釀」的美稱。瀘州出土文物顯示瀘州的釀酒歷史可以追溯到秦漢時期。瀘州老窖特曲是濃香型大麴酒的典型代表,具有「濃香、醇和、味甜、回味長」的特點。

5、汾酒

汾酒是清香型白酒的代表,源自山西省汾陽市杏花村。

1915 年的巴拿馬萬國博覽會,「老白汾」也獲得了甲等金質大獎章。現今生產汾酒的是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由山西省政府授權經營。

注意事項:

1、茅台酒是風格最完美的醬香型大麴酒之典型,故「醬香型」又稱「茅香型」。其酒質晶亮透明,微有黃色,醬香突出,令人陶醉,敞杯不飲,香氣撲鼻,開懷暢飲,滿口生香,飲後空杯,留香更大,持久不散。

口味幽雅細膩,酒體豐滿醇厚,回味悠長,茅香不絕。茅台酒液純凈透明、醇馥幽郁的特點,是由醬香、窖底香、醇甜三大特殊風味融合而成,現已知香氣組成成分多達300餘種。酒度53度。陳毅有詩:「金陵重逢飲茅台,萬里長征洗腳來。深謝詩章傳韻事,雪壓江南飲一杯。」

2、董酒採用優質高梁為原料,以廠區西面八公里的水口寺地下泉水為釀造用水,小曲小窖製取酒醅,大麴大窖製取香醅,酒醅香醅串蒸而成。其工藝簡稱為"兩小,兩大,雙醅串蒸"再經量質摘酒,分級陳釀,科學勾兌,嚴格檢驗,精心包裝而出廠。

⑷ 大地魂這個廠的酒全都是成都產的嗎

不全是,看你買哪款,一般釀酒廠都是選擇合適的地方釀酒,不同地方的水和原料都會影響酒的風味,他家一共有7處生產基地,鹽井海棠酒廠,現為「川酒聯盟-大大地魂」一號生產基地;還有位於德陽市中江縣石泉場鎮的四川德陽西眉酒廠;位於川酒傳承體驗館的濃香型生產示範基地;以及茅台鎮「識台醬酒業」;綿竹正興酒業;眉山「峨山老窖」等。

⑸ 中國著名的八大名白酒有那些

中國八大名酒
開放分類: 酒、飲料、名酒

中國八大名酒

第一屆:1952年在北京舉行,共評出四大名酒,白酒有:茅台酒、汾酒、瀘州大麴酒、西鳳酒。

第二屆:1963年在北京舉行,共評出八大名酒: 五糧液、古井貢酒、瀘州老窖特曲、全興大麴酒、茅台酒、西鳳酒、汾酒、董酒。

第三屆:1979年在大連舉行,共評出八種名酒: 茅台酒、汾酒、五糧液、劍南春、古井貢酒、洋河大麴、董酒 、瀘州老窖特曲。

第四屆:1984年在太原舉行,共評出十三種名酒: 茅台酒、汾酒、五糧液、洋河大麴、劍南春、古井貢酒、董酒、西鳳酒、瀘州老窖特曲、全興大麴酒、雙溝大麴、特製黃鶴樓酒、郎酒。

第五屆:1989年在合肥舉行,共評出十七種名酒: 茅台酒、汾酒、五糧液、洋河大麴、劍南春、古井貢酒、董酒、西鳳酒、瀘州老窖特曲、全興大麴酒、雙溝大麴、特製黃鶴樓酒、郎酒、武陵酒、寶豐酒、宋河糧液、沱牌曲酒 。

能經得住考驗並屢受好評的即如下八大名酒:
茅台酒、汾酒、五糧液、瀘州老窖特曲、劍南春、郎酒、古井貢酒、洋河大麴、雙溝大麴。
現擇中國歷史上較為出名的加以介紹:

茅台:茅台酒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從公元前135年漢武帝「甘美之」的褒獎到1704年後清代大儒鄭珍「酒冠黔人國」的贊譽,從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到1996年榮獲紀念「巴拿馬萬國博覽會」。
茅台酒系以優質高粱為原料,用小麥製成高溫曲,而用曲量多於原料。用曲多,發酵期長,多次發酵,多次取酒等獨特工藝,這是茅台酒風格獨特、品質優異的重要原因。釀制茅台酒要經過兩次加生沙(生糧)、八次發酵、九次蒸餾,生產周期長達八九個月,再陳貯三年以上,勾兌調配,然後再貯存一年,使酒質更加和諧醇香,綿軟柔和,方准裝瓶出廠,全部生產過程近五年之久。
茅台酒是風格最完美的醬香型大麴酒之典型,故「醬香型」又稱「茅香型」。其酒質晶亮透明,微有黃色,醬香突出,令人陶醉,敞杯不飲,香氣撲鼻,開懷暢飲,滿口生香,飲後空杯,留香更大,持久不散。口味幽雅細膩,酒體豐滿醇厚,回味悠長,茅香不絕。茅台酒液純凈透明、醇馥幽郁的特點,是由醬香、窖底香、醇甜三大特殊風味融合而成,現已知香氣組成成分多達300餘種。酒度53度。陳毅有詩:「金陵重逢飲茅台,萬里長征洗腳來。深謝詩章傳韻事,雪壓江南飲一杯。」

五糧液:五糧液牌五糧液酒是四川省宜賓五糧液酒廠的產品。1985年、1988年獲商業部優質產品稱號及金爵獎,1963年、1979年、1984年、1988年在全國第二、三、四、五屆評酒會上榮獲國家名酒稱號及金質獎,1988年獲香港第六屆國際食品展覽會金龍獎,1989年獲日本大孤第三屆89關西國際儀器展金質獎,1990年獲泰國國際酒類博覽會金獎,1991年獲保加利亞普羅夫迪夫國際展覽會金獎及德國萊比錫國際博覽會金獎,1992年獲美國國際名酒博覽會金獎1993年獲俄羅斯聖彼得堡國際博覽會特別金獎。
五糧液酒廠有舊糟坊的老窖遺物,為明代所遺,迄今已有300餘年歷史。清初,敘州城有4戶酒坊,在二坎子有溫德豐糟房(後改為利川永)、馬家巷有張萬和糟房南門有德盛福糟坊、東門有長發升糟房,各有三個酒窖,其中以溫德豐糟房酒窖最早,產酒最佳美。清雍正年間酒窖增至52個。1840年至1937年糟坊達14家,酒窖125個。1949年,只剩9家糟坊,酒窖76個。1952年在利川永、長發升、張萬和等糟房的基礎上建成現酒廠,繼承傳統工藝,恢復和發展五糧液生產。
五糧液的釀造原料為紅高粱、糯米、大米、小麥和玉米五種糧食。糖化發酵劑則以純小麥制曲,有一套特殊制曲法,製成「包包曲」,釀造時,須用陳曲。用水取自岷江江心,水質清洌優良。發酵窖是陳年老窖,有的窖為明代遺留下來的。發酵期在70天以上,並用老熟的陳泥封窖。在分層蒸餾、量窖摘酒、高溫量水、低溫入窖、滴窖降酸、回酒發酵、雙輪底發酵、勾兌調味等一系列工序上,五糧液酒廠都有一套豐富而獨到的經驗,充分保證了五糧液品質優異,長期穩定,在中外消費者中博得了美名。
五糧液酒無色,清澈透明,香氣悠久,味醇厚,入口甘綿,入喉凈爽,各味諧調,恰至好處。酒度分39度、52度、60度三種。飲後無刺激感,不上頭。開瓶時,噴香撲鼻;入口後,滿口溢香;飲用時,四座飄香;飲用後,余香不盡。屬濃香型大麴酒中出類拔萃之佳品。
著名科學家華羅庚賦詩曰:名酒五糧液,優選味更醇;省糧五百擔,產量增五成。
豪飲李太白,雅酌陶淵明;深恨生太早,只能享老春。

洋河大麴:洋河大麴始興於隋唐,隆盛於明清,為清皇室貢品,乾隆皇帝南巡時,品後盛贊:「酒香味純,真佳酒也!」清末民國初年,連獲巴拿馬和南洋博覽會金獎,遂聞名海內外。1979、1984、1989三次蟬聯中國名酒稱號。並被認定為中國重點保護品牌和中國馳名***,為中國濃香型白酒的正宗代表,參與國家濃香型白酒新標準的修訂和起草,2003年成為國家原產地標記保護單位。
洋河大麴優良的品質來自於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優越的自然環境,洋河地處淮河名酒帶,空氣中存在大量適宜釀酒的微生物群,用水是清澈甘甜的「美人泉」,以優質高粱、小麥、大麥、豌豆為原料,採用獨特工藝,形成了「入口甜、落口綿、酒性軟、尾爽凈、回味香」的淡雅風格,在濃香型白酒中獨樹一幟。

杜康酒:是中國最古老的歷史名酒,因杜康始造而得名,距今已有數千年的歷史。 史載:杜康牧羊於空桑澗(今汝陽縣杜康村),「余粥棄於桑,郁積成香,竟有奇味,杜康嘗而甘美,遂得釀酒之秘」,從此以釀酒為業。杜康被周平王封為「酒仙」,杜康酒被封為「宮廷御酒」,杜康造酒之處被封為「杜康仙庄」。因而才有魏武帝曹操「何以解憂,惟有杜康」的感嘆,唐代詩聖杜甫「杜酒頻勞勸,張梨不外求」的自豪,宋代理學家邵雍「吃一輩子杜康酒,醉樂陶陶」的絕唱。

古井貢:古井牌古井貢酒是安徽省亳州市古井酒廠的產品。
亳州曾稱亳縣,古稱譙陵、譙城,是曹操、華佗的故鄉,漢代釀有酒品聞名著稱。據《魏武集》載:曹操向漢獻帝上表獻過「九醞酒法」,說:「臣縣故令南陽郭芝,有九醞春酒……今僅上獻。」「貢酒」因而得名。據《亳州志》載:現在釀酒取水用的古井,是南北朝梁代大通四年(532)的遺跡,井水清澈透明,甘甜爽口,以其釀酒尤佳,故名「古井貢酒」宋代時亳州釀酒業很發達,熙寧年間的酒課達「十萬貫以上」。明代初期,懷姓商人在減店集建「公興糟坊」以釀「減酒」聞名於世。清代,亳州釀有眾多酒品,《亳州志》載:「酒品,高粱酒俗曰大麴酒,其高者曰干酒;明流酒又名希熬,相傳陳希夷先生始造故名;小葯酒,用葯曲蒸成,惟夏月飲之可以祛暑;福珍酒,其色紅,其味甜;老酒,其香味彷彿紹興酒;三白酒,色白味甜,糯米釀成;竹葉青、狀元紅、佛手露,皆高粱酒之染色者」,可見亳州釀酒業發達。1925年,城內有54家糟坊,以「三盛、在源永糟坊」著稱。1948年剩有18家糟坊。1952年「公興糟坊」停業,1958年改為公社小酒廠,釀制代用品酒。第二年改建為古井酒廠,1960年投產此酒。
古井貢酒以本地優質高粱作原料,以大麥、小麥、豌豆制曲,沿用陳年老發酵池,繼承了混蒸、連續發酵工藝,並運用現代釀酒方法,加以改進,博採眾長,形成自己的獨特工藝,釀出了風格獨特的古井貢酒。
古井貢酒酒液清澈如水晶,香醇如幽蘭,酒味醇和,濃郁甘潤,粘稠掛杯,余香悠長,經久不絕。酒度分為38度、55度、60度三種。

劍南春:劍南春牌劍南春酒是四川省綿竹縣劍南春酒廠的產品。
綿筆直古屬綿州,歸劍南道轄,釀酒歷史悠久。據李肇《唐國史補》載,唐代開元至長慶年間,釀有「劍南之燒春」名酒。詩人李白曾於劍南「解貂贖酒」的典故,留下「士解金貂,價重洛陽」佳話。其酒又稱「燒香春」。宋代釀有「蜜酒」,據《綿州志》載:「楊世昌,綿竹武都山道士,字子東,善作蜜酒,絕醇釅。東坡及得其方,作『蜜酒歌』以遺之 。」清代康熙年間,陝西三元縣人朱煜見綿竹水好,開辦朱天益酢坊,釀制大麴酒,後相繼有楊、白、趙三家大麴作坊開業。從此大麴酒成為綿竹名產。據《綿竹縣志》雲:「大麴酒,邑特產,味醇香,色潔白,狀若清露。」清乾隆年間太史李調元在《函海》中說:「綿竹清露大麴酒是也,夏消暑,冬禦寒,能止吐瀉、除濕及山嵐瘴氣。」他還賦詩稱:「天下名酒皆嘗盡,卻愛綿竹大麴醇。」光緒年間曾列為貢酒。名泉出佳酒,《綿竹縣志》雲:「惟西南城外一線泉脈可釀此酒」,並指出「用城西外區井水蒸烤成酒,香而洌,若別處則否」,這泉水是著名的「諸葛井」。是三國末年,魏兵入蜀『諸葛瞻、諸葛尚父子守城拒敵、掘井汲水之用,後遂將井名為「諸葛井」。清代末年,綿筆直大麴酒坊有17家。1919年間「有大麴房25家,歲可出酒十數萬,獲錢五六萬緡,銷路極廣」。後發展為30餘家,有酒窖116個,最高年產達350多噸。1922年綿竹大麴獲四川省勸業會一等獎,1928年獲四川省國貨展覽會獎章及獎狀,聲名鼎盛,行銷各地,時人贊有「十里聞香綿竹酒,天下何人不識君?」的雅譽。1941年,酒坊有200多家,產酒200萬公斤。享有盛譽的大麴燒房有乾元泰、大道生、瑞昌新、義全和、恆豐泰、天成祥、朱天益、楊恆順等38家,擁有酒窖200個。小曲燒房有100餘家,其中以第一春、曲江春、永生春、德永春等作坊著稱。1951年在朱天益等燒房基礎上建成綿竹酒廠,繼續生產大麴酒。1958年投產高檔白酒,由蜀中詩人龐石帚起名「劍南春」。1985年更為現廠名。此酒以高粱、大米、糯米、玉米、小麥為原料,小麥制大麴為糖化發酵劑。其工藝有:紅糟蓋頂,回沙發酵,去頭斬尾,清蒸熟糠,低溫發酵,雙輪底發酵等,配料合理,操作精細而釀成。
劍南春酒質無色,清澈透明,芳香濃郁,酒味醇厚,醇和回甜,酒體豐滿,香味協調,恰到好處,清洌凈爽,余香悠長。酒度分28度、38度、52度、60度,屬濃香型大麴酒。著名書法家啟功賦詩贊:
美酒中山逐舊塵,何如今釀劍南春。海棠十萬紅生頰,卻是西川醉前人。作家劉心武賦詩:人間有酒香滿杯,難得劍南春滋味。艱幸獨留自己嘗,幸福贈予天下醉。

瀘州老窖:瀘州牌、麥穗牌瀘州老窖特曲又稱瀘州老窖大麴酒,是四川省滬州老窖酒廠的產品。
瀘州古稱江陽,釀酒歷史久遠,自古便有「江陽古道多佳釀」的美稱。瀘州地區出土陶制飲酒角杯,系秦漢時期器物,可見秦漢已有釀酒。蜀漢建興三年(225)諸葛亮出兵江陽忠山時,使人采百草制曲,以城南營溝頭龍泉水釀酒,其制曲釀酒之技流傳至今。宋代酒業較為興盛,熙寧年間酒課為「一萬貫以下」,據《宋史》載瀘州等地釀有小酒和大酒,「自春至秋,酤成即鬻,謂之小酒。臘釀蒸鬻,侯夏而出,謂之大酒。」大酒系燒酒。詩人墨客留有贊酒詩文,黃庭堅曰:「江安食不足,江陽酒有餘」。唐庚曰:「百斤黃鱸膾玉,萬戶赤酒流霞。余甘渡頭客艇,荔枝林下人家」。楊慎曰:「江陽酒熟花似錦,別後何人共醉狂」,又曰:「瀘州龍泉水,流出一池月。把杯抒情懷,橫舟自成趣」、張船山曰:「城下人家水上城,酒樓紅處一江明。銜杯卻愛瀘州好,十指寒香給客橙」。元代泰定元年(1324)已釀大麴酒。明代萬曆十三年(1586)瀘州大麴酒工藝初步成型。《瀘縣志》載:「酒,以高粱釀制者,曰白燒。以高粱、小麥合釀者,曰大麴。」清代順治十四年(1657)前後,「舒聚源糟坊」開業。乾隆二十二年(1757)增建4個酒窖,其大麴酒膾炙人口。同治八年(1869)「舒聚源糟坊」改號為「溫永盛糟房」,有大麴酒窖10個,其中6個建於1650年左右,4個建於1750年左右。清末白燒酒糟戶達600餘家,「民國以來減至三百餘家矣。大麴糟戶十餘家,窖老者,尤清洌,以溫永盛、天成生為有名。
1952年以金川酒廠為主吸收未參加聯營的17戶酒坊成立四川省專賣公司國營第一曲酒廠。1955年將四個聯營酒社合並成立公私合營酒廠,其第一曲酒廠改為地方國營酒廠。1960年兩廠合並為瀘州曲酒廠,1990年易為現廠名。1952年按瀘州老窖大麴產品內在風格上的細微差異進行分級,分為特曲、頭曲、二曲、三曲,其品級最高的為特曲酒,也是出口的瀘州老窖大麴酒。
瀘州曲酒的主要原料是當地的優質糯高粱,用小麥制曲,大麴有特殊的質量標准,釀造用水為龍泉井水和沱江水,釀造工藝是傳統的混蒸連續發酵法。蒸餾得酒後,再用「麻壇」貯存一、二年,最後通過細致的評嘗和勾兌,達到固定的標准,方能出廠,保證了老窖特曲的品質和獨特風格。
此酒無色透明,窖香濃郁,清洌甘爽,飲後尤香,回味悠長。具有濃香、醇和、味甜、回味長的四大特色,酒度有38度、52度、60度三種。
華羅庚題詩:「何以解憂,唯有杜康;而今無憂,特曲是嘗;產自瀘州,甘洌芬芳。」

汾酒:杏花村的釀酒史最少可以追溯到1500年以前。《北齊書》卷十一就有:帝在晉陽,手敕之曰:「吾飲汾清二杯,勸汝於鄴酌兩杯」,的記載;北周詩人庚信曾寫過:「三春竹葉酒,一曲鵾雞弦」的詩句,記載最早的竹葉青酒;唐詩人杜牧詩雲:「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宋朱翼中《北山酒經》雲:「唐時汾州有乾釀酒」;宋竇革《酒譜》、宋張能臣《酒名記》、元宋伯仁《酒小史》等均有關於汾酒的記述。唐時,杏花村有72家酒作坊,清代中葉增至二百二十餘家。
1875年汾陽王姓鄉紳,在杏花村創立了「寶泉益」酒作坊,以產「老白汾」酒而聞名於世。1915年其兼並「德厚成」和「崇盛永」而易名為「義泉泳」。是年,「老白汾」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獲甲等金質大獎章。《並州新報》以「佳釀之譽,宇內交馳,為國貨吐一口不平之氣」醒題,向國人歡呼曰:「老白汾大放異彩於南北美洲,巴拿馬賽一鳴驚人」。自此,老白汾酒譽馳中外,名震四海。1919年,「晉裕汾酒公司」草創且兼並「義泉泳」,年產量40餘噸,至1936年汾灑在國際兩度折桂,解放前在國內六次奪魁。但由於戰亂不斷,終於在1947年全部停止生產。1948年汾陽解放後,重新組織恢復了生產。人民政府於1949年6月1日以8000元的價格,購買原「晉裕汾酒公司」全部產業,成立了「國營杏花村汾酒廠」。9月,第一批汾酒送至首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餐桌上。1949年汾酒廠產量完成131.5噸,創利潤4000元,實現工業總產值14.5萬元。至1993年,國營杏花村汾酒廠發展為以酒類生產經營為主,集科、工、貿、商、服務五位一體,進出口、內外銷同時並,多元化綜合經營的國營大型一檔企業,成為國內最大的名白酒生產基地之一。
1993年,成立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團)公司,將原汾酒廠全部資產劃歸其所有。(集團)公司又拿出其中的高效益主體部分組建了山西杏花村汾酒廠股份有限公司,發行股票,上市經營,走上了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道路。2002年4月2日,汾酒(集團)公司由山西省政府授權經營,正式注冊改制為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董酒:在中國名優白酒這個大家族中,董酒是唯一使用上百種中草葯參與釀造,而沒有成為葯酒,卻具備了綜合保健功能的白酒,這在釀造業中不能不說是個奇跡。為了保護這一獨具特色的民族遺產,1983年輕工部作出決定,將董酒工藝、配方列為機密。1996年國家保密局又明文規定,董酒的工藝、配方為國家機密,嚴密對外宣傳。
董酒使用130餘味名貴中草葯,由淵源流長的兩個配方組成,一個是"百草單",一個是"產香單"。這兩個配方組成,以理補氣血,調理陰陽,提神健體為主旨,著眼於人體的綜合保健。這兩個組方使用了大量的香類葯物,其中有我國著名的八大香料葯如:砂仁、白扣、山奈、八角、廣香、丹皮等,這些葯材不但具有天然的濃郁香味,還具有消渴生津、滋補陰陽等補益助食功效。在允許公布的配方中,蟲草、枸杞,黃精、龜膠等主要是補腎;丹皮、白芍固本,調整陰陽;肉桂、阿膠、當歸大棗補血活血;藿香、白扣、砂仁、紅花則是開竅、益神、補腦、生津;貝母止咳去痰;杜仲降壓、治腰疾、補腎水;防風、紅花去風濕;黃芪、當歸補氣提氣┉┉。這些生長於雲蒸霞蔚的雲貴高原崇山峻嶺的名貴葯材,飽吸天地之靈氣日月之精華,它們參與董酒的釀造,在發酵過程中滋養了大量有益微生物,抑制了對釀造不利的微生物,並衍生出許多能治病健體的化合物和呈香物質,其中未全部發酵的葯材便生葯入酒,形成了董酒神奇的綜合保健功能和幽雅舒適的天然葯香,並且酒體不受影響,依然如山泉一樣清澈透明,飲進口中,喉不幹燥,口內生津,過量也不上頭。董酒的綜合保健功能范圍涉及到內外科皮膚、骨科、婦科、兒科、腦科、五官科等幾乎人體的全部。很多長期飲用董酒的消費者反饋的的案例是董酒保健功能有力的佐證。根據中醫理論分析,董酒的保健功能關鍵是配方中含有"清"的大量葯物。清者輕也;清者正氣也;清者陰陽協調也。釀酒也,已發酵的生成衍生物,未發酵的便生物入酒,葯力藉助酒力進入病灶,經過清、理、補、滋,進而固本,達到強身健體的功效。

⑹ 大地魂酒是哪個地方的酒啊

梨花溝。

大地魂酒是成都大地魂酒業有限公司旗下酒類品牌, 成都大地魂酒業有限公司成立於2007年10月,位於成都市金堂縣著名的風景區——梨花溝。辦公地址設在成都市成華區建材路九熙廣場。

現有7處生產基地,一是被稱為「鹽井第一窖」,後改名為鹽井海棠酒廠,現為「川酒聯盟-大地魂」一號生產基地;二是位於德陽市中江縣石泉場鎮的四川德陽西眉酒廠;三是位於川酒傳承體驗館的濃香型生產示範基地;以及茅台鎮「識台醬酒業」;綿竹正興酒業;眉山「峨山老窖」等。


大地魂酒傳承古老的釀酒工藝,以優質純高粱為原料,加以純天然山泉水,釀造出的純高粱酒經長期儲藏於常年恆溫20℃、四季保濕的藏酒洞內後,再種在濕潤的泥土之中。

使得大地魂酒在避光、保濕、恆溫的條件下締合、生長,吸取大地之精髓、凝聚大地之靈魂。經過窖存後的純糧酒具有"清頭醬尾"的獨特風格。

⑺ 有名書法家簡介

楷書四大名家——顏真卿、柳公權、歐陽詢,元之趙孟俯

初唐四大家--虞世南、歐陽詢、褚遂良、薛稷

鍾王——三國魏鍾繇、東晉王羲之

二張——指東漢張芝、唐代張旭二位善草書之書家

趙董——指元代趙孟俯,明之董其昌

邢張米董: 指晚明四大家邢侗、張瑞圖、米萬鍾、董其昌四人。其中董其昌、
邢侗又有「南董北邢」之說。

昊中四才子: 指明代居於蘇南的書法家唐伯虎(唐寅)、文徵明、徐禎卿、祝允明。

二沈: 指明初沈度、沈粲兄弟二人,又號稱「大小學士」。前者以婉麗勝,後者以遒逸勝。

鮮趙:指元代書家趙孟俯、鮮於樞。又稱元「二雄」。趙氏代表作如《仇鍔墓碑銘》、《三門記》、《汲黯傳》、《二陸文賦跋》、《嵇康絕交書》,《蘭亭十三跋》等;鮮於樞代表作如《韓愈進學解》、《漁父詞》、《透光古鏡歌》、《韓愈石鼓歌》、《蘇軾海棠詩》、《老子道德經》等。

米薛: 指北宋米芾、薛紹彭,後者代表作如《雜書卷》等

蘇黃米蔡:指宋「四大家」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蘇氏代表作如《天際烏雲帖》、《洞庭春色賦》、《中山松醪賦》、《寒食詩》、《醉翁亭記》等;黃氏代表作如《松風閣》、《蘇軾寒食詩跋》、《花氣詩》、《諸上座帖》等;米氏代表作如《多景樓詩》、《苕溪詩帖》、《蜀素詩》等;蔡氏名作如《萬安橋記》《顏真卿自書告身跋》。「四家」之蔡一說為蔡京。

顏柳: 指唐之書家顏真卿、柳公權,書史上又有「顏筋柳骨」之稱。前者的代表作如《多寶塔感應碑》、《郭家廟碑》、《元吉墓碑》、《顏勤禮碑》,《顏家廟碑》、《祭侄季明文稿》、《爭座位帖》等;後者的代表作如《李晟碑》、《金剛經》、《神策軍碑》等。

顛張醉素: 顛張即張旭,代表作如《肚痛帖》;醉素指懷素,代表作如《自序帖》、《千字文》、《苦筍帖》等,二人亦唐草聖。

虞歐褚薛: 指初唐的四大書法家虞世南、歐陽詢、褚遂良、薛稷。虞氏的代表作有《孔子家廟碑》,歐陽氏代表作如《九成宮醴泉銘》、《化度寺邕禪師舍利塔》、《虞恭公溫顏博碑》、《皇甫誕碑》,褚氏名如《雁塔聖教序》、《孟法師碑》等,薛氏代表作如《信行禪師碑》等。

羊薄: 指南朝宋書法家羊欣、薄紹之。前者善隸(正)書,後者善行草。

二王: 指東晉王羲之、王獻之父子。前者為書聖,代表作如《蘭亭序》等,後者代表作如《鴨頭丸》、《十二月帖》等。

三謝: 指東晉的謝尚(從兄)、謝奕(兄)、謝安(弟)三人。他們不僅在政治上著名,在書法上也頗有造詣,並因此得名。

崔杜: 指東漢崔援、杜操(又改杜度),為徒師關系,皆善章草。

鍾張: 指東漢張芝、三國魏種繇。張氏創今草,被推為「草聖」,鍾氏代表作如《宣示表》,《賀捷表》等。

熱點內容
院里栽丁香 發布:2025-08-14 13:17:34 瀏覽:516
環球蘭花圖片 發布:2025-08-14 13:16:20 瀏覽:869
盆栽楓丹 發布:2025-08-14 13:16:12 瀏覽:954
大盆栽落地 發布:2025-08-14 13:14:44 瀏覽:482
盆栽的梅種類 發布:2025-08-14 13:09:48 瀏覽:623
玫瑰復方精油的使用方法 發布:2025-08-14 13:04:39 瀏覽:70
七夕蛙仔 發布:2025-08-14 12:56:33 瀏覽:759
鱷魚小頑皮情人節 發布:2025-08-14 12:51:35 瀏覽:814
蘭花招蛇嗎 發布:2025-08-14 12:45:02 瀏覽:855
蘭花西餐 發布:2025-08-14 12:40:48 瀏覽: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