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天池畫荷花

天池畫荷花

發布時間: 2022-08-05 17:44:33

⑴ 關於荷花的詩詞問題

《荷花》

都無色可並,不奈此香何。瑤席乘涼設,金羈落晚過。回衾燈照綺,渡襪水沾羅。預想前秋別,離居夢棹歌。

詩人 李商隱 朝代 唐代 體裁 五律

--------------------------------------------------------------------------------

《贈荷花》

世間花葉不相倫,花入金盆葉作塵。惟有綠荷紅菡萏,

詩人 李商隱 朝代 唐代 體裁 七排

--------------------------------------------------------------------------------

《句》

荷花落日紅酣。

詩人 曾鞏 朝代 宋代 體裁 無

--------------------------------------------------------------------------------

《荷花》

小橋劃水剪荷花,兩岸西風暈晚霞。恍似瑤池初宴罷,萬妃醉臉沁鉛華。

詩人 白玉蟾 朝代 宋代 體裁 七絕

--------------------------------------------------------------------------------

《聚景園看荷花》

四山收盡一天雲,水色天光冷照人。面面荷花供眼界,頓如身不在凡塵。

詩人 曹勛 朝代 宋代 體裁 無

--------------------------------------------------------------------------------

《東湖觀荷有感》

自有東湖知幾年,荷花今日尚依然。堪嗟世事時時改,只有荷花歲歲妍。

詩人 吳芾 朝代 宋代 體裁 無

--------------------------------------------------------------------------------

《荷花》

荷花宮樣美人妝,荷葉臨風翠作裳。昨夜夜涼涼似水,羨渠宛在水中央。

詩人 蘇泂 朝代 宋代 體裁 無

--------------------------------------------------------------------------------

《采蓮曲》

采蓮時節懶勻妝,日到波心撥棹忙。莫向荷花深處去,荷花深處有鴛鴦。

詩人 何應龍 朝代 宋代 體裁 無

--------------------------------------------------------------------------------

《白澤荷花》

故老相傅白澤湖,旌陽一濯潔難污。只今尚見荷花在,未識神仙更有無。

詩人 李大同 朝代 宋代 體裁 無

--------------------------------------------------------------------------------

《荷花》

雨餘無事倚闌干,媚水荷花粉未乾。十萬瓊珠天不惜,綠盤擎出與人看。

詩人 王月浦 朝代 宋代 體裁 無

《采蓮曲》

女兒采提收船,船擔水動波搖天。春風笑隔荷花面,面對荷花更可耿。

詩人 張玉娘 朝代 宋代 體裁 無

--------------------------------------------------------------------------------

《卜運算元 為人賦荷花》

紅粉靚梳妝,翠蓋低風雨。占斷人間六月涼,期月鴛鴦浦。根底藕絲長,花里蓮心苦。只為風流有許愁,更襯佳人步。

詩人 辛棄疾 朝代 宋代 體裁 詞

--------------------------------------------------------------------------------

《句》

天香世界荷花白,御果園林荔子丹。

詩人 程師孟 朝代 宋代 體裁 無

--------------------------------------------------------------------------------

《句》

天池十里如鑒湖,荷花可折魚可膾。

詩人 牟孔錫 朝代 宋代 體裁 無

--------------------------------------------------------------------------------

《荷橋暮坐三首》

橋剪荷花兩段開,荷花留我不容回。不勝好處荷橋坐,政是涼時蚊子來。

詩人 楊萬里 朝代 宋代 體裁 無

--------------------------------------------------------------------------------

《雲際院小池荷花才落,一葉急》

欲落荷花先自愁,如何落後免沉浮。誰將碧玉圓盤子,和蕊和花一一收。

詩人 楊萬里 朝代 宋代 體裁 無

--------------------------------------------------------------------------------

《龍女祠後塘自生荷花數權與史誠之更相酬和》

越女行歌縱棹輕,蒼茫雖浦晚煙凝。荷花折盡未歸去,瀲灧扁舟不易勝。

詩人 司馬光 朝代 宋代 體裁 無

--------------------------------------------------------------------------------

《卜運算元》

風生杜若洲,日暮垂楊浦。行到田田亂葉邊,不見凌波女。獨自倚危欄,欲向荷花語。無奈荷花不應人,背立啼紅雨。

詩人 張孝祥 朝代 宋代 體裁 詞

--------------------------------------------------------------------------------

《招同僚賞雙頭荷花》

為愛荷花並蒂開,便將荷葉作金杯。桃根桃葉俱殊色,且看相攜渡水來。

詩人 鄭獬 朝代 宋代 體裁 無

--------------------------------------------------------------------------------

《東湖看荷花呈願父》

團團堤路行無極,一株一步楊柳碧。佳人反覆看荷花,自恨鬢邊簪不得。

詩人 宋自遜 朝代 宋代 體裁 無

《道中觀荷花》

放棹東南去,正值荷花榮。玉質不待染,仙香無限清。朱朱仍白白,脈脈復盈盈。迢遞天風起,誰憐舞態輕。

詩人 孔武仲 朝代 宋代 體裁 無

--------------------------------------------------------------------------------

《寫林和靖梅花詩後》

西湖幽處卧煙霞,湖裡荷花匝四涯。何事先生得佳句,荷花卻不似梅花。

詩人 蕭澥 朝代 宋代 體裁 無

--------------------------------------------------------------------------------

《題陳師曾荷花小幅》

師曾畫荷花,昔藏余家。癸丑之秋,以貽聽泉先生同學。今再展玩,為綴小詞。時余將入山坐禪,慧業雲雲,以美荷花,亦以是自劭也。丙辰寒露。一花一葉,孤芳致潔。昏波不染,成就慧業。

詩人 弘一 朝代 近代 體裁 無

--------------------------------------------------------------------------------

《采蓮》

雲散青天掛玉鉤,石城艇子近新秋。風鬟霧鬢歸來晚,忘卻荷花記得愁。

詩人 陸游 朝代 宋代 體裁 無

--------------------------------------------------------------------------------

《荷花》

風露青冥水面涼,旋移野艇受清香。猶嫌翠蓋紅妝句,何況人言似六郎!

詩人 陸游 朝代 宋代 體裁 無

--------------------------------------------------------------------------------

《荷花》

南浦清秋露冷時,凋紅片片已堪悲。若教具眼高人看,風折霜枯似更奇。

詩人 陸游 朝代 宋代 體裁 無

--------------------------------------------------------------------------------

《題畫薄荷扇》

薄荷花開蝶翅翻,風枝露葉弄秋妍。自憐不及狸奴點,爛醉籬邊不用錢。

詩人 陸游 朝代 宋代 體裁 無

--------------------------------------------------------------------------------

《題西太一宮壁》

柳葉鳴蜩綠暗,荷花落日紅酣。三十六陂春水,白頭想見江南。

詩人 王安石 朝代 宋代 體裁 詞

--------------------------------------------------------------------------------

《荷花》

亭亭風露擁川坻,天放嬌嬈豈自知。一舸超然他日事,故應將爾當西施。

詩人 王安石 朝代 宋代 體裁 無

--------------------------------------------------------------------------------

《池水二首》

池底枯荷瘦不勝,池水新琢玉壺凝。如何留到炎蒸日,上有荷花下有水。

詩人 楊萬里 朝代 宋代 體裁 無

《荷橋暮坐三首》

水到荷花蔕,風生菰葉梢。鷗鳧晚聲散,天水夕光交。

詩人 楊萬里 朝代 宋代 體裁 無

--------------------------------------------------------------------------------

《蓮子》

蜂兒來自宛溪中,兩翅雖無已是蟲。不似荷花窠底蜜,方成玉蛹未成蜂。

詩人 楊萬里 朝代 宋代 體裁 無

--------------------------------------------------------------------------------

七夕新涼》

商量秋思是寒螿,將息荷花得早涼。五嶺從來說炎熱,朝來已怯葛衣裳。

詩人 楊萬里 朝代 宋代 體裁 無

--------------------------------------------------------------------------------

《食老菱有感》

幸自江湖可避人,懷珠韞玉冷無塵。何須抵死露頭角,荇葉荷花老此身。

詩人 楊萬里 朝代 宋代 體裁 無

--------------------------------------------------------------------------------

《食蓮子》

蜂不禁人采蜜忙,荷花蕊里作蜂房。不知玉蛹甜於蜜,又被詩人嚼作霜。

詩人 楊萬里 朝代 宋代 體裁 無

--------------------------------------------------------------------------------

《卧治齋盆池》

舊來菰葉已全衰,旋買新荷帶藕栽。看得荷花作蓮子,可憐時節被花催。

詩人 楊萬里 朝代 宋代 體裁 無

--------------------------------------------------------------------------------

《茶磨二首》

盆是荷花磨是蓮,誰礱麻石洞中天。欲將雀舌成雲末,三尺蠻童一臂旋。

詩人 梅堯臣 朝代 宋代 體裁 無

--------------------------------------------------------------------------------

《橫塘》

水松百本映門栽,池上荷花似錦開。記取橫塘風景好,歸程摹入小詩來。

詩人 劉克庄 朝代 宋代 體裁 無

--------------------------------------------------------------------------------

《和涼軒二首》

茗椀夢中覺,荷花鏡里香。涼生只當處,暑退亦無方。

詩人 黃庭堅 朝代 宋代 體裁 無

--------------------------------------------------------------------------------

《菡萏亭》

日高過竹湖水光,風長入座荷花香。交紅映綠滿渠下,各有意態隨低昂。

詩人 文同 朝代 宋代 體裁 無

《守居園池雜題·橫湖》

長湖直東西,漾漾承守寢。一望見荷花,天機織雲錦。

詩人 文同 朝代 宋代 體裁 無

--------------------------------------------------------------------------------

《吳趨曲》

萬頃平湖水,晴光射早霞。紅裙斗畫楫,相結采荷花。

詩人 文同 朝代 宋代 體裁 無

--------------------------------------------------------------------------------

《西湖荷花》

紅苞綠葉共低昂,滿眼寒波映碧光。應是西風拘管得,是人須與一襟香。

詩人 文同 朝代 宋代 體裁 無

--------------------------------------------------------------------------------

《蓮》

城中擔上賣蓮房,未抵西湖泛野航。旋折荷花剝蓮子,露為風味月為香。

詩人 蘇軾 朝代 宋代 體裁 無

--------------------------------------------------------------------------------

《夜泛西湖五絕》

菰蒲無邊水茫茫,荷花夜開風露香。漸見燈明出遠寺,更待月黑看湖光。

詩人 蘇軾 朝代 宋代 體裁 無

--------------------------------------------------------------------------------

《雨過》

水堂長日靜鷗沙,便覺京塵隔鬢華。夢里不知涼是雨,卷簾微溼在荷花。

詩人 陳與義 朝代 宋代 體裁 無

--------------------------------------------------------------------------------

《繪蓮二首》

筆底荷花水面浮,纖毫造化奪工夫。為誰畫出生綃上,泰華山頭玉井圖。

詩人 白玉蟾 朝代 宋代 體裁 七絕

--------------------------------------------------------------------------------

《東坡守杭》

十里荷花菡萏初,我公所至有西湖。欲將公事湖中了,見說官閑事亦無。

詩人 秦觀 朝代 宋代 體裁 無

--------------------------------------------------------------------------------

《濂溪圖》

草苫書齋石壘塘,欄桿委曲嬈溪傍。方床石枕眠清畫,荷葉荷花互送香。

詩人 唐寅 朝代 明代 體裁 無

--------------------------------------------------------------------------------

《荷花仙子圖》

一卷真經幻作胎,人間肉眼誤相猜。不教輕踏蓮花去,誰識仙娥玩世來。

詩人 唐寅 朝代 明代 體裁 無

《題畫四首》

東崦荷花西崦菱,大船漁網小船罨。我依住處真堪畫,借問旁人到未曾。

詩人 唐寅 朝代 明代 體裁 無

--------------------------------------------------------------------------------

《湖上寓居雜詠》

處處虛堂望眼寬,荷花荷葉過欄干。遊人去後無歌鼓,白水青山生晚寒。

詩人 姜夔 朝代 宋代 體裁 無

--------------------------------------------------------------------------------

《西湖》

煙生楊柳一痕月,雨弄荷花數點秋。此景此時摹不盡,畫船歸去有漁舟。

詩人 林洪 朝代 宋代 體裁 無

--------------------------------------------------------------------------------

《北亭》

斜雨飛絲織曉空,疏簾半卷野亭風。荷花向盡秋光晚,零落殘紅綠沼中。

詩人 李群玉 朝代 唐代 體裁 無

--------------------------------------------------------------------------------

《榜曲》

荷花明滅水煙空,惆悵來時徑不同。欲到前洲堪入處,鴛鴦飛出碧流中。

詩人 朱慶餘 朝代 唐代 體裁 無

--------------------------------------------------------------------------------

《和文與可洋州園亭三十詠 橫橋》

湖裡種荷花,湖邊種楊柳。何處渡橋人,問是人間否。

詩人 蘇轍 朝代 宋代 體裁 無

--------------------------------------------------------------------------------

《荷花》

芙蓉花開秋水冷,水面無風見花影。飄香上下兩嬋娟,雲在巫山月在天。

詩人 張耒 朝代 宋代 體裁 無

--------------------------------------------------------------------------------

《東湖晚眺》

白鷺雙飛過女牆,兩行高柳正斜陽。荷花滿眼都無主,闇里風飄入袖香。

詩人 張舜民 朝代 宋代 體裁 無

--------------------------------------------------------------------------------

《悼老瓊二首》

歌舞相從六換年,秦箏已斷下能弦。荷花滿眼垂楊綠,腸斷清宵月正圓。

詩人 韓元吉 朝代 宋代 體裁 無

--------------------------------------------------------------------------------

《西湖舊夢》

南高峰對北高峰,十里荷花九里松。煙雨樓台僧佔了,西湖風月屬吾儂。

詩人 汪元量 朝代 宋代 體裁 無

⑵ 怎樣畫荷葉荷花

簡筆畫:

  1. 先畫兩瓣花瓣

⑶ 荷花怎麼畫

荷花,又稱蓮花、藕花、水芙蓉、芙蕖等。荷花為多年生水植物。其根莖為藕,可食用。荷葉大而圓,翠綠如蓋。夏日開花,夏秋交際時盛開。花有紅、白二色,亭亭玉立,香遠溢清,常被譽之為「翠蓋佳人」、「花中君子」。 畫葉:荷葉姿態優美,隨風擺動。作畫時應把握正葉、側葉、翻葉、卷葉、垂葉等各種形態表現。大筆畫葉,注意...顯示全部 荷花,又稱蓮花、藕花、水芙蓉、芙蕖等。荷花為多年生水植物。其根莖為藕,可食用。荷葉大而圓,翠綠如蓋。夏日開花,夏秋交際時盛開。花有紅、白二色,亭亭玉立,香遠溢清,常被譽之為「翠蓋佳人」、「花中君子」。

畫葉:荷葉姿態優美,隨風擺動。作畫時應把握正葉、側葉、翻葉、卷葉、垂葉等各種形態表現。大筆畫葉,注意墨色濃淡干濕變化。有破墨法,即濃破淡,淡破濃法。水線分三級,先內後外。

卷葉為荷葉未完全開放時的葉形。這類葉形有一部分展開,還有一部分還捲曲成筒形。畫上幾片這種葉形,使之有變化,會給畫面增加情趣。

荷莖(梗)為中空管狀物,周生細毛刺。可用中濃墨一筆寫就,不可復筆。

荷花的花朵較大,花瓣上濃下淡,其色嫩潤典雅,又艷麗可人。畫白色荷花可用雙勾法。

荷花謝後,其蓮蓬開始長大,綠色。可畫為點綴。

⑷ 荷花怎麼畫

材料:白紙、筆。抄

荷花畫法如下:

1、在白紙上畫一個橢圓,確切的說是畫一個像桃子一樣的形狀,然後分別在兩側再畫上一個類似的形狀,這是荷花在含苞待放狀態下的形狀。

⑸ 荷花怎麼畫

畫法如下:

准備工具/原料:馬克筆,A4紙,勾線筆。

1、首先,在中間的位置畫出荷花的三個花瓣。

⑹ 賞析齊白石的《荷花》

小結:

這幅來荷花實際大源寫意的中國畫。表現的是秋天池塘荷葉已枯黃,然而荷花還在散發著清香。整個畫面畫的很滿,荷葉大,用墨輕重對比強烈,荷葉、荷花、荷梗、蓮蓬等互相穿插自然有序,那盛開的荷花顏色鮮艷奪目,荷花中間還長出了一個綠嫩的蓮蓬,與那快要成熟的蓮蓬形成鮮明的對比,給人一種大自然的感覺。

採用中國傳統的繪畫工具:毛筆、墨、中國畫顏料、宣紙。荷葉是用赭石,荷花是用胭脂加曙紅,荷花中的嫩蓮蓬是用綠色。

⑺ 古代著名畫荷名家有哪些

黃居寀 933-993 五代
郭索圖
黃居寀字伯鸞,成都(今屬四川)人,黃筌季子。擅繪花竹禽鳥,精於勾勒,用筆勁挺工穩,填彩濃厚華麗,其園竹翎毛形象逼真,妙得自然;怪石山水超過乃父,與父同仕後蜀,為翰林待詔。嘗合作殿廷牆壁,宮闈屏幛,不可勝記。入宋仍任翰林待詔,尤得太宗看重,授光祿丞,委以搜訪名畫,鑒定品目,一時儕輩莫不斂袵。居寀與其父畫格均富麗濃艷,適合宮廷需要,故黃氏在畫院居於主持地位,其他畫家要入畫院,一時俱以黃氏畫風為優劣取捨標准。淳化四年(993)出使成都府,時年六十一,在聖興寺畫有《龍水》《天台山》《水石》等壁畫。《宣和畫譜》著錄其作品有《春山圖》《春岸飛花圖》《桃花山鷓圖》等332件。傳世作品有《竹石錦鳩圖》冊頁,《山鷓棘雀圖》軸,絹本,設色,縱99厘米,橫53.6厘米,上方有宋趙佶題「黃居寀山鷓棘雀圖」8字,橫書,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其兄居實、居寶都有畫名,但英年早逝,名聲不及居寀大。

南宋

無款,絹本設色 縱23.8厘米,橫25.1厘米,故宮博物院藏,此圖繪出水荷花一朵,淡紅色暈染,花下親以綠葉,葉下荷梗三枝。作者用俯視特寫手法,描繪出荷花的雍容外貌和出污泥而不染的特質。全圖筆法精工,設色艷麗,不見墨筆勾痕,是南宋院體畫中的精品。畫面無款印,傳為吳炳作。《虛齊名畫錄》著錄。》

李安忠 12世紀 南宋沙鳥圖
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生卒年不詳。宋徽宗宣和(1119-1125)時為畫院祗候,歷官成忠郎。南渡後紹興(1131-1162)間復職畫院,賜金帶。工畫花鳥、走獸,尤長於「捉勒」(鷹鶻之類),《畫繼補遺》謂其「工畫捉勒,得其鷙攫及畏避之狀」。亦間作山水。馬臻題其《雪岸寒鴉圖》詩雲:「北風萬里吹石裂,古樹槎椏摧朽鐵,群烏啞啞如苦飢,倦飛還向空林歇。孤村荒寒得食遠,日暮沙邊啄殘雪,回情訴意各有態,羨殺畫師心更切。我嘗記得天隨詩,至今讀之心激越,婦女衣襟便佞態,始得金籠日提挈。老烏,老烏,爾身毛羽黑離離,況復人間厭爾啼,何不飛鳴丈人屋,丈人屋頭春柳綠。」畫跡有《牧羊圖》,著錄於《書畫記》;《宜春苑訓獅圖》著錄於《繪事備考》。傳世作品有《晴春蝶戲圖》,現藏故宮博物院《野菊秋鶉圖》冊頁,絹本,設色,縱24.1厘米,橫40.5厘米,藏台北故宮博物院;《鶉圖》團扇相傳為其所繪,藏日本東京根津美術館。

沈周 1427-1509 明

明代傑出畫家。字啟南、號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與文徵明、唐寅、仇英合稱為「明四家」,人稱江南「吳門畫派」的班首,在畫史上影響深遠。沈家世代隱居吳門,居蘇州相城,故里和墓在今相城區陽澄湖鎮。沈周的曾祖父是王蒙的好友,父親恆吉,又是杜瓊的學生,書畫乃家學淵源。父親、伯父都以詩文書畫聞名鄉里。沈周一生家居讀書,吟詩作畫,優游林泉,追求精神上的自由,蔑視惡濁的政治現實,一生未應科舉,始終從事書畫創作。他學識淵博,富於收藏。交遊甚廣,極受眾望,平時平和近人,要書求畫者「屨滿戶外」,「販夫牧豎」向他求畫,從不拒絕。甚至有人作他的贗品,求為題款,他也欣然應允。沈周的書畫流傳很廣,真偽混雜,較難分辨。文徵明因此稱他為飄然世外的「神仙中人」。重要作品有《仿董巨山水圖》軸(作於成化九年,公元1473年)、《滄州趣圖》卷、《卒夷圖》、《墨菜圖》(這兩幅原為冊頁,後合裝成卷)、《臥遊圖》等。

陳淳 1483-1544

長洲(今江蘇蘇州)人。字道復,後以字行,更字復甫,號白陽,又號白陽山人。陳淳少年作畫以元人為法,深受水墨寫意的影響。他的寫生畫,一花半葉,淡墨欹毫,自有疏斜歷亂之致。他的有些作品,所畫質朴,可以看出受沈周畫法的影響, 從他現存作品中即可見風格和用筆,既能放得開,又能收得住。他能詩文,擅書法,尤精繪畫。陳淳與徐渭並稱白陽、青藤。陳氏少年作畫工細,中年後筆法放縱,自立門戶。陳淳從師文徵明,在其門下聲譽最高。擅長寫意花卉,其作品雖表現一花半葉,卻淋漓疏爽,深受當時文人士大夫的贊賞;他是繼沈周、唐寅之後對水墨寫意花鳥畫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的畫家。陳淳中年以後間作山水,技法學米友仁、高克恭,多以江南風景為題材,手法簡練,極具文人生活情趣,文徵明曾微笑著說:「吾道復舉業師耳,渠書、畫自有門徑,非吾徒也。」存世作品有《紅梨詩畫圖》、《山茶水仙圖》、《葵石圖》、《罨畫圖》等。其子陳括繼承父風、擅花卉。秋江清光圖,立軸,設色,紙本,縱157.8厘米,橫43.5厘米。南京博物院藏。此圖緊扣「秋江」二字,擷取枯荷、芙蓉、蘆葦等具有季節特徵的折枝花草為主要題材,輔以翠鳥、家鴨,寫出一派秋天的氣象。荷葉用藤黃帶墨點拓,表現枯的質感;芙蓉用花青點葉,淡墨寫枝,花用淡墨雙鉤填以淡紅;鴨子用破筆皴擦,毛羽蓬鬆。筆法秀勁,色調清淡,構圖疏朗,深得秋天的神韻。

徐渭 1521—1593


漢族,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初字文清,後改字文長,號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漁隱、金壘、金回山人、山陰布衣、白鷳山人、鵝鼻山儂等別號。中國明代文學家、書畫家、軍事家。民間也普遍流傳他的故事傳說,關於他年輕時如何聰明,後來如何捉弄官宦等。
徐文長曾說:「吾書第一,詩二,文三,畫四。」這大概是文人慣用的詭計,即把自己最受人重視的藝術放在最末的位置,以抬高其它。其實,他是我國大寫意畫的宗師,影響及於八大山人、石濤、揚州八怪直至吳昌碩、齊白石,在美術史上有著很高的地位。他最擅長花卉畫,用筆放縱,水墨淋漓,氣格剛健而風韻嫵媚,具有詩一般的抒情性和韻律感,極為人們所珍視。其書法則長於行草,徐文長雖自列為第一,但成就似乎遜於繪畫。

陳栝 明代

字子正,號沱江,江蘇蘇州人。陳淳的兒子。善畫花卉,筆似其父。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作《海棠圖》,二十八年作《湖山明麗圖》,三十二年(1553年)作《墨筆花鳥圖卷》,由此可知其生活年代。作品有《為肯山作山水圖軸》,《花石圖軸》。

陳洪綬 1598—1652
綬蓮石圖冊頁
字章侯,號老蓮,別號老遲。他少年是便有奇才,能詩善書,尤愛繪畫。4歲時就曾作過八九尺長的《關壯(關羽)像》壁畫。陳洪綬12歲是便在街市賣畫。但是陳洪綬雖少負奇才,卻屢試不中。陳洪綬對明末政治腐敗深懷不滿,明亡後他心情十分沉痛,常常縱酒狂呼。因心懷有亡國之痛,改號「悔遲」。當清軍攻入浙江時,曾逼他作畫,把刀擱在他的頭上,他仍堅決不動筆。《荷花鴛鴦圖》是陳洪綬中年的作品。畫中,幾莖荷葉,或側或正;幾奪荷花,或怒放或含苞。一塊形狀奇古的太湖石,立在荷花葉叢中。葉的姿態多姿,花的嬌艷欲滴,與石的瘦硬層疊構成鮮明對比,而有結合得十分自然。兩只彩蝶,一隻正從畫的左上方向被蓮葉遮擋了一半的一朵荷花飛去,而另一隻,早已停留在花心。一動一靜,互為呼應。水面上的兩只鴛鴦,沒有畫成通常並排而卧的樣子,而是左右相向。一隻在石與葉的中間休息,另一隻則在戲水,但是它的頭側向愛侶,眼中更像有脈脈的情意。正幅畫的構圖十分完美,用色也非常協調。

八大山人 1626-1705

明末清初畫家、書法家,清初畫壇「四僧」之一。原為明朝王孫,明滅亡後,國毀家亡,心情悲憤,落發為僧。他的作品往往以象徵手法抒寫心意,如畫魚、鴨、鳥等,皆以白眼向天,充滿倔強之氣。筆墨特點以放任恣縱見長,蒼勁圓秀,清逸橫生,不論大幅或小品,都有渾朴酣暢又明朗秀健的風神。章法結構不落俗套,在不完整中求完整。朱耷的繪畫對後世影響極大。

石濤 1630一1724

明末清初的「清初四僧」之一。中國清代畫家。僧人。作畫構圖新奇。無論是黃山雲煙,江南水墨,還是懸崖峭壁,枯樹寒鴉,或平遠、深遠、高遠之景,都力求布局新奇,意境翻新。他尤其善用「截取法」以特寫之景傳達深邃之境。石濤還講求氣勢。他筆情恣肆,淋漓灑脫,不拘小處瑕疵,作品具有一種豪放鬱勃的氣勢,以奔放之勢見勝。
他是明宗室靖江王贊儀之十世孫,原籍廣西桂林,為廣西全州人。其生年有明崇禎九年、十四年、十五年(1636、1641、1642年)諸說,卒年有清康熙四十四年、四十九年、約五十七年(1705、1710、約1718年)諸說。明亡後,朱亨嘉自稱監國,被唐王朱聿鍵處死於福州。時石濤年幼,由太監帶走,出家,法名原濟,字石濤,別號大滌子、清湘老人、苦瓜和尚、瞎尊者等。曾拜名僧旅庵本月為師,性喜漫遊,曾屢次游敬亭山、黃山及南京、揚州等地,晚年居揚州。他既有國破家亡之痛,又兩次跪迎康熙皇帝,並與清王朝上層人物多有往來,內心充滿矛盾。

⑻ 荷花怎麼畫

1、畫出頭兩片花瓣,形成成「V」字形,花瓣要飽滿。

熱點內容
盆栽山楂樹圖 發布:2025-08-18 20:43:09 瀏覽:424
菜市場賣綠植 發布:2025-08-18 20:42:50 瀏覽:696
娛樂百分百白色情人節特別企劃唐禹哲 發布:2025-08-18 20:34:42 瀏覽:472
小盆栽朋友圈 發布:2025-08-18 20:33:11 瀏覽:848
水草種蘭花 發布:2025-08-18 20:30:53 瀏覽:82
夢見鈴蘭花 發布:2025-08-18 20:21:18 瀏覽:371
絲帶做玫瑰 發布:2025-08-18 20:13:45 瀏覽:895
茶花落下 發布:2025-08-18 20:08:42 瀏覽:122
手工瓶子插花 發布:2025-08-18 20:05:00 瀏覽:48
咋蘭花豆 發布:2025-08-18 19:55:38 瀏覽: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