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花慢游三台元好問
⑴ 元好問的主要作品集有哪些
元好問學問深邃,著述宏富。。迄今流傳下來的據信是他的作品的有:詩1380餘首,詞380餘首,散曲6首,散文250餘篇,小說《續夷堅志》4卷202篇,《中州集》10 卷,《唐詩鼓吹》10卷,《遺山樂府》(又名《遺山先生新樂府》)五卷等。此外還有《遺山詩集》、《樂府》、《續夷堅志》、《壬辰雜編》、《全金元詞》等。傳世《遺山先生文集》、清光緒讀書山房重刊本《元遺山先生全集》。
另有已經散佚的著作多種:《錦機》《東坡詩雅》《杜詩學》《詩文自警》《壬辰雜編》《金朝君臣言行錄》《南冠錄》《集驗方》《故物譜》等。
作品類型作品名稱詩<石嶺關所見》《梁園春》、《過晉陽故城書事》、《老樹》、《秋懷》、《西園》、《家山歸夢圖》、《昆陽》、《野菊座主閑閑公命作》、《赤壁圖》、《飲酒》、《後飲酒》、《南溪》、《潁亭留別》、《少室南原》、《潁亭》、《梁縣道中》、《橫波亭》等、《宿菊潭》、《張主簿草堂賦大雨》、《別程女》、《長壽山居元夕》、《山居》、《范寬秦川圖》、《赤壁圖》、《被檄夜赴鄧州幕府》、《鄧州城樓》、《岐陽三首》、《雨後丹鳳門登眺》、《李屏山挽章》、《壬辰十二月車駕東狩後即事》、《眼中》、《俳體雪香亭雜詠》、《癸巳 四 月二十九日出京》、《癸巳五月三日北渡》、《即事》、《喜彥深過聊城》、《秋夜》、《十二月六日》、《夢歸》、《甲午除夜》、《學東坡移居》、《泛舟大明湖》、《游黃華山》、《衛州感事》、《羊腸坂》、《出東平》、《初挈家還讀書山雜詩》、《外家南寺》、《東山》、《九日讀書山》、《杏花二首》、《雁門道中書所見》、《出都二首》、《洛陽》、《自題中州集後》、《客意》、《種松》、《鎮州與文舉百一飲》、《壬子寒食》、《台山雜吟》、《出都》等。 詞《全金元詞》:《摸魚兒·雁丘詞》 、《摸魚兒·問蓮根有絲多少》、《木蘭花慢·游三台》、《玉漏遲壬辰圍城中,有懷浙江別業》、《石州慢·赴召史館》等散曲《人月圓·卜居外家東園》(二首)、《後庭花破子》(二首)、《喜春來 春宴》(四首)、《小聖樂 驟雨打新荷》等詩詞理論《杜詩學》、《東坡詩雅》、《錦畿》、《詩文自警》、《論詩三十首》史記《壬辰雜編》、《中州集》個人文集《遺山先生文集》、《元遺山先生全集》以上資料來自:
⑵ 元好問著名的詩詞是什麼
元好問著名的詩詞有以下:
1、同兒輩賦未開海棠
金朝:元好問
枝間新綠一重重, 小蕾深藏數點紅。
愛惜芳心莫輕吐, 且教桃李鬧春風。
2、京都元夕
金朝:元好問
袨服華妝著處逢,六街燈火鬧兒童。
長衫我亦何為者,也在遊人笑語中。
3、臨江仙·自洛陽往孟津道中作
金朝:元好問
今古北邙山下路,黃塵老盡英雄。人生長恨水長東。幽懷誰共語,遠目送歸鴻。
蓋世功名將底用,從前錯怨天公。浩歌一曲酒千鍾。男兒行處是,未要論窮通。
4、論詩三十首·其四
金朝:元好問
一語天然萬古新,豪華落盡見真淳。
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淵明是晉人。
5、鷓鴣天·候館燈昏雨送涼
金朝:元好問
候館燈昏雨送涼,小樓人靜月侵床。多情卻被無情惱,今夜還如昨夜長。
金屋暖,玉爐香。春風都屬富家郎。西園何限相思樹,辛苦梅花候海棠。
⑶ 木蘭花慢·游三台 元好問的詞。需要這首詞的翻譯 不要賞析。
擁有這樣高聳入雲的宮殿台樓,顯得大有天子之氣,鬱郁蔥蔥,無限崢嶸專。想像秋天屬的時候,在珠簾外的飄飄暮雨中和香氣四逸的桂樹間,回顧故都鄴城的情景。站在台城之上,我為誰而向西眺望?只聽到哀婉的琴弦彈奏的樂曲像自己平生的遭際一樣凄涼。原來只曉得江山如畫,沒想到自然規律是如此的無情啊。
曹操風雲際會,在戰爭中奔波了十年,真是慘澹經營啊。我試問對酒當歌的曹操墓上,要虛名又有什麼意義呢。鄴城故都的喬木依然青翠,我惆悵地望著曹操的陵墓,這歷史的遺恨什麼時候才能平息。怎麼才能像鮑照那樣擁有雄健的文筆,為你再寫一篇類似於《蕪城賦》那樣的作品呢。
⑷ 木蘭花慢 游三台 鑒賞
一般的懷古詞,往往是詞人先將目睹之景物攝入筆底,然後再追昔念舊,抒發感慨。元好問畢竟是個不願「俯仰隨人」的詞家,他避開前人之蹊徑,先逆筆蓄勢,濃墨飽蘸,塗抹出鄴城往日之壯景。筆力勁健,橫空而出,首句就突兀不凡,極力渲染了鄴城的五都氣象(曹操為魏王時都於鄴,然而,公元580年,即北周大象二年,相州總管尉遲迥討伐自居大丞相總知中外兵馬事的楊堅,兵敗,堅焚毀鄴城。千年名都,化為廢墟)。繼而,又以「想」字領起以下幾句,既補敘了上文畫面的現實根據,即來自主觀的推想,又以細小景物的工筆描繪,彌縫了壯觀畫面的疏曠,使畫面更為秀麗壯美。「台城」一詞的疊出,既加強了表述語氣,又使詞意騰挪頓宕,由推想中的主觀意象,自然地過渡到眼下的耳目所及。「為誰西望」的問句再次蓄勢,如大壩截江,激流迴旋。詞人對這一問句不作正面回答,以「哀弦凄斷」委婉地透露出個中消息。追念古昔,恰恰是為了寄慨當前。魏武帝曹操酷愛音樂,當年,這里必定是管弦齊鳴,不絕於耳。而這時,盡管弦音猶在,但它分別彈奏的是哀怨凄惋的亡國之音。蓄勢於前,力見於後。因有前面的鋪墊渲染,故而逼出上片的末尾二問句。「只道」一詞使詞意再次轉折,進而否定了壯麗景觀的客觀存在,也為下片的盪開筆勢、抒發弔古之幽思又設伏筆。
「爭教天地無情」,則吐露出詞人的一腔心事,他既為隨著歲月的遷延江山易色而嘆惋,又為金王朝的一朝覆亡而悵恨。魏武帝曹操曾被譽作「非常之人,超世之傑」,為統一大業戎馬倥傯,歷盡艱辛。他自公元204年(建安九年)擊敗袁尚等軍閥,奪得鄴城,至公元213年(建安十八年)受封魏王,建魏社稷宗廟,整整經歷了十年。詞人將曹操一生業績,濃縮在「風雲奔走」寥寥數字中,極具概括力,暗示出「經營」如畫江山非易,很自然地過渡到對曹操墓地的正面描寫。以西陵雜草叢生的荒冷場面,與開首所描寫的鄴城的繁盛景象進行強烈對比,以抒發難平之「遺恨」,下語深沉凝重,有力透紙背之工。弔古往往意在傷今,與其說是曹操「遺恨幾時平」,倒不如說詞人自身。隨著筆勢的轉折騰挪,詞意亦漸趨顯豁。此時,雖金之已有五年,但他的愛國之心並泯滅。他要將對故國的追念和痛悼的深情,融注於筆端,「淚水和墨寫《離騷》。」這正是詞作中時隱時現的作者秉筆之旨。
⑸ 木蘭花慢游三台抒發了怎樣的悲懷
上片首三句鋪敘三台的氣勢:「擁鈴各雙闕,龍虎氣,郁崢蠑。」一「擁」字生動地勾勒出三台矗峙的雄姿。郁崢蠑,化用左思《魏都賦》「三台列峙以烽蠑」之句。這三句是遙想當年三台初成時的氣象。接著三句,暗點所懷人物——曹操。想些年銅雀等三台築成,曹操曾與文武百官登台吟詩作賦、歌舞宴樂,正是「幕雨珠簾,秋香桂樹」的良辰美景,盡情遣興,頤指氣使,指點繁華的三台城垣,抒發統一中原的慷慨大志。以上懸想過去的繁華景象,是懷古。接著又疊用「台城」二字,既構成行文的重復連鎖,同時又是詞意的過渡和轉捩。這三台所在的鄴城歷經朝代更替,「舞榭歌台,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如今一片蕭瑟,詞人心緒不禁為之悲涼。「為誰西望?但哀弦凄斷似平生」。據宋人郭茂倩《樂府詩集》引《鄴都故事》:「魏武帝遺命諸子日:『吾死之後,葬於鄴之西崗上,與西門豹祠相近,無藏金玉珠寶。……妾與伎人,皆住銅雀台。……每月十五,輒向帳前作伎。汝等時登台,望吾西陵墓田。』」這里,詞人求嘆干載之下,曹操之墓已無人西望憑吊,一代豪傑的平生功名,換來的是「銅駝荊棘千年後,金馬衣冠一夢中」的千秋遺恨,如今只有凄哀的弦樂聲傳來,如泣如訴。歇拍二句:「只道江山如畫,爭教天地情。」抒發了江山永恆、英雄丘墟的深沉感慨.
換頭敘曹操為建立霸業,南征北戰。「風雲奔走十年兵,慘淡入經營。」從建安十五年(210)三台築成算起,到曹操病卒的建安二十五年(220),恰好十年。這十年間,曹探曾風雲奔走,破荊州,下江陵,不可一世,但在赤壁大敗於孫權、劉備聯軍,其慘淡經營,不過使天下鼎足三分而已。「問對酒當歌,曹侯墓上,何用虛名?」「對酒當歌」句,出自曹操的樂府詩《短歌行》。當年曹操高歌此曲,抒發求賢若渴、建功立業的抱負。可是,如今面對曹操陵墓,「對酒當歌」,豈非虛名,又有何用,言外寄託著詞人對故國淪亡的深沉悲痛。「青青」,點出曹操墓荒蕪不堪,惟有叢生的草莽。「故都喬木,悵西陵遺恨幾時平。」鄴都當年的珠簾綉帳、高台廣囿,如今盪然無存,三台已成斷垣殘壁,蔓草荊棘,莓苔斑駁,只有喬木依舊。悵望西陵曹墓,作為金朝遺民的詞人,面對蒙古族的鐵蹄統治而無可奈何,心頭遺恨不能平息。結拍二句:「安得參軍健筆,為君重賦《蕪城》?」南朝宋詩人鮑照,曾為荊州前軍參軍,世稱鮑參軍。他曾用凌雲健筆,為兵燹後的揚州寫過一篇著名的《蕪城賦》。如今,元好問要象當年鮑照那樣為曹公重寫一篇飽含興亡之痛的《蕪城賦》。況周頤《蕙風詞話》雲「元遺山以絲竹中年,遭遇國變,卒以抗節不仕,憔悴南冠,二十餘稔。神州陸沉之痛,銅駝荊棘之傷,往往寄託於詞。」他表面上是說想為曹公寫《蕪城賦》,實際上是為了悲悼故國。這最後兩句,為其血淚之筆。
⑹ 木蘭花慢·游三台,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欽佩之情。
⑺ 元好問有什麼代表作
元好問的主要代表作有:《中州集》、《南冠錄》、《壬辰雜編》等。元好問學問深邃,著述宏富。據統計他迄今流傳下來的作品的有:詩1380餘首,詞380餘首,散曲6首,散文250餘篇,小說《續夷堅志》4卷202篇。
作品類型如下:
史記:《壬辰雜編》、《中州集》
文集:《遺山先生文集》、《元遺山先生全集》
詩詞理論:《杜詩學》、《東坡詩雅》、《錦畿》、《詩文自警》、《論詩三十首》
散曲:《人月圓·卜居外家東園、《後庭花破子》、《喜春來 春宴》、《小聖樂 驟雨打新荷》
詞:《摸魚兒·雁丘詞》 、《摸魚兒·問蓮根有絲多少》、《木蘭花慢·游三台》、《玉漏遲壬辰圍城中,有懷浙江別業》、《石州慢·赴召史館》等。
詩:《石嶺關所見》《梁園春》、《過晉陽故城書事》、《老樹》、《秋懷》、《西園》、《家山歸夢圖》、《昆陽》、《野菊座主閑閑公命作》、《赤壁圖》、《飲酒》、《後飲酒》、《南溪》、《潁亭留別》、《少室南原》等。
(7)木蘭花慢游三台元好問擴展閱讀
元好問的詞:
作為金詞壇現實主義詞人,他的詞筆首先是面向現實的。有「兵塵萬里,家書三月,無言強首。幾許光陰,幾回歡聚,長教分手。料婆婆掛械多應笑我,慌仲隊金城柳。」
元好問多作懷古詞,形式以長調為主,奇慨遙深,如《木蘭花慢》「渺漲江東下」。田園詞則往往表現出恬談、閑適的情趣。描繪山河壯麗、抒發愛國豪情,是遺山詞一個重要內容,如遺山代表作《水調歇頭·賦三門律》等。
元好問的水詞之所以能如筆下山水那樣頂天立地,在於它不僅是雄渾的山水畫眷更有寄慨、壯思、理想自畫卷中選出。即如此首下聞純為感慨,詞之內涵亦因此而深化。在詞文上,元好問的愛情詞是別具一格的,如其著名的《雁丘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