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字蘭花圖
❶ 南湖公園的東西南北各有什麼東西要寫詳細。
今天早上,天氣晴朗,陽光明媚,秋高氣爽,老師高興地走進教室,對大家說:「同學們,今天我們去秋遊,大家請去操場排好隊,坐車去南湖公園。在車上我心裡非常激動,好想轉眼間就能到達目的地。 一到南湖公園,遠遠就可以看到四個鮮紅的大字,這就是原省長朱森林的題字「 南湖公園」。在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光,門口的建築物像張開的一雙巨手,歡迎著四面八方的來賓。 走進公園,只見一個大大的噴水池,往天上噴出很多水花,好看極了。往裡面望去,到處都是碧綠一片,到處都長滿了青草,形成了一個大大的草坪,能夠給兒童在上面游戲,能夠讓情侶們在上面談情說愛,能夠讓老人們在上面打幾手太極拳,跳一跳秧歌舞。再往右邊走幾步,就能看見一條小路,小路兩旁都種滿了松樹,象一個個威武的士兵整整齊齊地列隊歡迎著我們的到來。碧綠的湖上有一艘艘遊艇來來往往,與周圍的景物構成了一幅美麗的圖畫。 老師帶我們來到了烈士陵園,高大的石碑上刻著「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七個大字,我們站在石碑前,默默地向烈士們敬禮。他們光榮的事跡都被刻在不同的石碑上。我抬頭看見有幾只小鳥兒圍著墓碑在空中盤旋,嘴裡還唧唧的叫著,好象也在贊美烈士們崇高的精神。 大約過了半個小時,我們就集合往游樂場所前進。一路上秋風不時地吹在我的臉上,好象在對我說:「你如果去玩一下那裡的玩具,你將會終身難忘。」路邊的小草綠得發亮,隨著秋風左右搖擺,花兒爭先恐後張開美麗的笑容,向我們表示熱烈的歡迎。終於到了游樂場所,一進大門,只見裡面有很多好玩的東西,有電動飛機、碰碰車、木馬、等等。我來到玩碰碰車的地方,找了一架紅色的碰碰車,聽廣播說開始,我馬上踩好發動機,車子馬上啟動了,我看見別人的車就撞,不一會兒我和三輛車撞到一起了,都沒辦法開動車子,大家都抱頭大笑。我們頂了一會兒才散開。後來車子不動了,我才知道這一場開完了。我下了車又跑到坐木馬的地方,我接二連三的玩這個,玩那個,後來我們還去了很多地方遊玩,到了十一點鍾,我們又坐車回到了學校。 這次秋遊,我感到非常愉快,特別是游樂場所的玩具使我終身難忘。 位於南寧市區東南隅,在這個公園中,湖的面積占總面積的四分之三,湖水澄碧,湖岸上芳草綠樹相依。盪舟湖中,臨湖垂釣,都會令人心曠神怡。 園內有具有南國特色的棕櫚、蒲葵、檳榔等熱帶樹木林,還有三個「園中園」,即種有200多種名貴中草葯的中草葯園圃,種著夏惠、劍蘭、墨蘭及火焰蘭等名貴蘭花的蘭花圃和一個盆景園。 交通:可乘6路、11路、12路、16路公交車前往。 南湖是南湖公園重要的組成部分,南湖公園位於市區東南面,是一個融水體景觀,亞熱帶園林風光於一體的公園。寬達93萬多平方米的南湖湖面明凈如鏡,碧波瀲灧。南湖原為邕溪,本與邕江相連通,每當邕江發洪水時,江水就倒灌到溪中,將大量農田、房舍淹沒。唐代景雲年間,邕州司馬呂仁徵集民工,在此分流建堤,蓄水成湖,束住泛濫的洪水,這就是後來的南湖。以後人們利用湖畔植樹栽花,修廊建亭,辟成風景區,1972年正式開辟為公園,以廣種亞熱帶花卉和樹木為主要特色。 秋天來了,讓我們一起去看秋景吧! 秋天的天氣給人一種涼爽的感覺。秋高氣爽,秋風一吹到臉上,就像媽媽的手輕輕地撫摸著我們的臉。抬頭可以看見一朵朵白雲在空中飛,真是天高雲淡,還可以看到一排排大雁排成「人」字向南方飛去。 秋天果子豐收了!你看,水果攤的水果也多了,有桔子、柿子、梨……秋天的水果,看了真讓人想一口吞下去,連皮也不吐。水果好像在說:「老朋友,我們又見面了。秋天到了,我們都出來了,你們快來嘗嘗吧,我可好吃了,吃了包你心服口服。」 我們這兒可是桔鄉呢,野外桔樹上一個個青色的桔子藏在樹葉里,你不靠近它們,那是很難看得到的;還有黃綠相間的,遠遠就能聞到一股淡淡的清香,怪不得人們說:「春華秋實」啊! 秋天可真美啊!秋天把金黃色給了銀杏葉,把紅色給了楓葉。葉子一片片地落下來,在空中翩翩飛舞,像一隻只彩蝶,飛到了地上,給大地鋪上了一張五顏六色的地毯,真像是來到了美麗的夢境。田野里的稻子也成熟了,遠遠望去像金色的海洋。桂花也開了,隨著秋風吹過,給人們送來了陣陣清香,真是沁人心肺。 秋天也是一個戶外活動的好季節。秋天放風箏的人特別多,假日的草坪上、公園里,抬頭就能看見許多風箏在飛翔,給人一種美麗的遐想。當然,也可以去爬山,既可以鍛煉身體,又可以增強意志。
❷ 國畫題詞:4尺三開的國畫,寫意牡丹,荷花,芙蓉,梅花,竹子,蘭花......
梅蘭竹菊,四季長存抄同學誼
芙蓉丹荷,一生難忘導師情
圖題:滿園芬芳
落款:某某人,某某年月日 題贈老師同學
印章
說明:花不求全,少點什麼也不必在意,桃李滿園,情深意濃,意思到了就好。
字體:自然是毛筆書寫為好,真草隸篆皆可,不必拘泥。但寫意畫題字,以行書、章草為首選。
此外:如果是同屆或者同班同學,「同學」二字也可以改為「同窗」。叫導師似乎比「老師」好。
❸ 夫妻卧室掛什麼字畫,卧室裝飾國畫時尚又浪漫
卧室裝飾畫精品斗方作品推薦:和諧和睦的鴿子圖
王一容【新品】孔雀荔枝圖《祥瑞圖》
在古文中有記載,孔雀開屏是吉祥之兆,能夠辟邪保平安。所以家裡掛一幅孔雀圖寓意著吉祥如意,能護佑去除厄運,帶來好運。從風水學上說,孔雀屬陽鳥,百無禁忌,非常適合家居裝飾。牡丹代表著富貴,孔雀代表著吉祥,家裡掛一幅孔雀圖不僅美化家居環境而且陶冶情操,又能為家居帶來良好風水。
❹ 中國出了幾套書法郵票,就是五體,隸書,行書,楷書,草書,
中國書法系列郵票已經全部發行完畢!篆書,楷書,行書,隸書,草書!全部發行完畢!
❺ 母親贈女兒的字畫寫什麼好
蕙質蘭心,何啻值千金。蕙:一種香草;蘭:蘭花。蕙草樣的心地,蘭花似的本質。比喻女子心地純潔,性格高雅。這幅字畫最好選的是孫偉畫的蘭花圖,題詞為蕙質蘭心最好。
❻ 歐陽修與鄭板橋任職期間各體現出怎樣的性格特點
歐陽修號醉翁,鄭板橋難得糊塗…
❼ 國畫如何落款
方法如下:
1、字體不宜太大。
2、不能影響畫面美感,書寫要和畫面風格統一,相得益彰。
3、題在畫面需要堵氣的地方,不要跑氣。
4、題款順序是:畫的題目、作畫時間、作者、繪畫地點。但根據畫面需要和實際情況,可多可少,也可只題人名,即窮款。
(7)題字蘭花圖擴展閱讀:
落款的分類有:
1、雙款
雙款是將書贈對象與書寫者分別落在上方和下方,前者為上款,後者為下款。
上款寫明作品內容的名稱、出處、受贈人的姓名;下款記述創作年月、創作地點、作者姓名等。上款:位置應比較高,以示尊敬之意,包括姓名、稱呼、謙詞。下款:寫時間、地點、姓名、謙詞。
2、單款
單款有長款、短款、窮款之分。
長款即在正文出處書寫時間、名號、地點前面再加上作者創作這幅作品的感想或緣由,文字應情真意長,使人玩味無窮。它不僅起能到調整作品重心的作用,也從中體現出作者的人品和修養。
短款即只落正文出處、時間、名號、地點等其中幾項。若作品空白較多或出於構圖的需要,可以落長款;若作品內容占畫面較滿,則需要落短款或窮款。
如果余紙不多,留白太少,亦可只落作者的名號,謂之「窮款」。
落款的字體,一般是隸不用篆,楷不用隸,行草不用楷書。落款,一是「文古款今」「文正款活」。
正文是甲骨文、金文、大小篆,落款就用篆書、章草、楷、行書;正文若是隸書、楷書、魏碑,落款可用楷書或行書;草書落款,除用於自身為草書外,因較難識別,一般不用於落款。實際運用最多的落款字體還是行書,既易識別,又顯活潑。
款字的大小應小於正文字體的大小,以使主次分明。
對於橫幅作品,一般只落下款而不落上款。與豎幅作品相同的是,落款的起頭與結尾,都不能到達或超過作品正文的最上面和最下面的一個字。
【上款客套詞或敬詞】
雅屬、雅賞、雅評、雅鑒、雅教、
雅存、珍存、惠存、清鑒、清覽、
清品、清屬、清賞、清正、清及、
清教、清玩、鑒可、鑒正、敲正、
惠正、賜正、斧正、法正、博鑒、
尊鑒、法鑒、法教、博教、大教、
大雅、補壁、糊壁、是正、教正、
教之、正腕、正舉、存念、一粲、
粲正、一笑、笑存、笑鑒、屬、
鑒、玩
【下款客套詞或敬詞】
書法題款用:
敬書、拜書、謹書、頓首、屬書、醉書、嘴筆、漫筆、戲書、節臨、書、錄、題、筆、寫、臨、篆
篆刻邊款用:
刻作、記、制、制石、篆刻
【落款稱謂】
長輩:吾師、學長、道長、先生、女士
平輩或小一輩:兄、弟、仁兄、尊兄、大兄、賢兄(弟)、仁兄(弟)、道兄、道友、學友、方家、先生、小姐、法家(對書畫或某一方面專長之稱)
關系較親密:學(仁弟)、吾兄(弟)
老師對學生:學(仁弟)、學(仁)棣、賢契、賢弟
同學:學長、學兄、同窗、同硯、同席
中國畫的題款除講究詩情畫意外,一般書年號一般用中國歷干支(歲陽、歲陰) 題款,至於季令,月令,時令、節令,異名甚夥,代相沿用,遂成風尚。特別是古書畫多採用歲陽、歲陰(即所謂大幹支)。
參考資料:
國畫(中國傳統繪畫形式)_網路
❽ 張大千蘭花圖1944題字是什麼內容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2-01-01
❾ 李少白的作品
水墨書法,顧名思義,只要有水和墨相互作用,筆劃產生了濃淡變化的書法作品都叫水墨書法,水墨書法是一個很廣泛的藝術范疇,它除了繼承了傳統書法的粗細、枯筆潤筆等單一墨色能形成的對比外,還加上了濃淡的對比。從而完整的形成了濃淡干濕焦相互作用從而產生豐富的藝術表現力,水墨書法的表現力是極其強大的,是書法藝術中的一個重要門類。
水墨書法產生於繪畫中題字的應用,為了適應畫境的需要,使字濃淡適中而不至於喧賓守主。由於是水筆著墨,在書寫的過程中,墨色濃淡會產生變化,這樣就形成了早期的水墨書法作品。從元代以後就已經有使用水墨書法來題款的的國畫作品了。到了近現代,西風東漸,書畫家對表現技法進行了多元化的探索,由於傳統文人畫的式微,突出畫面淡化文字成為很多畫家的選擇,這使得水墨書法在繪畫上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但在純粹的書法作品中,一直到二十世紀末水墨書法也一直沒形成一個正式的藝術門類,水墨書法在上個世紀以來的作品還都停留在美術構成和技巧的層面上。作品還只是個別字的作品,不能應用於普遍的漢字,大多隻是將字如同繪畫般的用水和墨共同描畫而成的,以畫字為主,背離了書法寫氣、寫神而不寫形的「書寫性」的根本特徵,甚至大半的作品不顧字是否有美感,脫離藝術的唯美性和實用性。所以初期的水墨書法還處於不成熟的階段。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以中國書協理事、展覽部主任、評審委員會秘書長白煦為主導,對水墨書法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總結,出版了相關的著作,使水墨書法進入主流的視野,並得到了藝術界的推崇。後又經李少白等藝術家的豐富和發展,水墨書法的技法和表現逐漸成熟,使得水墨書法上升為中國書法藝術當中的一個重要門類。
李少白是水墨書法的力推者,同時,他的雙手水墨書法,更為水墨書法開拓了一個新的的表現空間。 李少白因為屬於左右手都能寫字的書法家,擅長左筆反書,這很適合作表演,因為在舞台上,需要一些戲劇化的效果。所以他時而做一些舞台上的書法表演。對於學術界對書法表演世俗化傾向的質疑,李少白認為那是適應場合的需要,並能啟發智慧,推動文化的影響力,所以也是可行的。但這種表演一定要基於傳統,不能完全為表演而表演,無論書寫的方式如何,字都要經得起推敲,要有基本的美感和藝術價值,這樣才是對優秀文化的宏場而不致淪為誤導大眾,成為完全的雕蟲小技。
李少白書法作品
李少白作品以行草為主,兼擅楷隸,他七歲學書法,揩書臨於顏、褚、歐、趙,行書主攻蘇軾、黃庭堅、米芾、文徵明、祝允明,草書主攻張旭、懷素、王羲之、孫過庭、賀知章。三十年如一日,堅持揮毫。
關於書法的學習,李少白的思想是要背貼而不是臨貼,臨幾年未必能融為已用,背幾天即可與自已的風格渾然一體。因為學書法的目的不是寫的和原貼一樣,成為「奴書」,而是要吸收成自已的東西。背貼時與原貼寫的不一樣沒有關系,有差異才能有對比,對比自已所寫與原帖的差異,擇其善者而從之,自已的好就保留自已的,原貼好就依照原貼的,這樣書藝就會迅速的提高,並迅速形成自已的風格,而這,才是背貼的根本目的。練習書法時,進入一個松靜的狀態,記憶力也會變得非常好,這種狀態也是能實現背貼的基礎。 我們相信,音域寬廣的鋼琴一定能演奏出 比單一音色的鈴鐺更有表現力的樂章;色階豐富的水墨一定能書寫出 比非黑即白的寫法更有表現力的作品。
上善若水,水給了萬物以生命,一切生命都因為有水才會靈動鮮活。水是中國書畫的靈魂,沒有水的表現,就談不上中國的書畫藝術。所以我們相信,有水的加入,將會使書法作品的達到更美妙更豐富更靈動的境界。
大道至簡,不過一陰一陽而已。墨色極濃,水色極淡。濃淡相融,於是就可以二生三,三生萬千之墨韻;就可以水墨交融,從而氣象萬千…… 水墨書法需要雙手配合。而上天給我們兩只手,一定是因為兩只手能做出一隻手做不了的事。通過雙手配合,一定能創作出比只用一隻手所寫的更好的作品。雙手配合是人類日常勞動的必需,所以也是人人都擁有的潛能,發揮這種潛能,正如現 在倡導的全腦開發一樣,能顯著提升人的智慧和健康。
所以,我們才如此的鍾情於水墨。我們相信,水墨書法的出現,是當代書法藝術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的一種進步,是當代書法家對中國書法史的一個重要貢獻。 當有人言必稱古人而固步自封時,當有人以旁門小術嘩眾取寵時,當有人以權威自居橫批一切創意時,有誰在繼承傳統的同時,能執大道而創新?李少白就是這樣一個人——他重視正統,重視大道,更重視創新。
李少白,第一個將水墨引入書法的拓荒者,第一個讓水墨書法產生並成熟的人。第一個、同時也是目 前唯一一個能堅持以雙手配合書寫漢字的書法家。他所開創的水墨技法,既能用於榜書, 又能用於小字;既能用於行草,又能用於隸篆。他用自已的探索證明,水墨書法對漢字是普遍適用的,它既可以用於多種字體,又可以用於多種表現形式。第一個用毛筆寫字的人,無法想像在其之後的人們,會創造出幾千年來如此豐富而燦爛的書寫文化。同樣,水墨書法剛剛創立,正如中國的飛行器剛剛進入太空一樣,今後路漫漫其修遠兮。而李少白的水墨書法作品,只不過是他用自已的字體進行的初步探索,更多、更美妙的表現還需要更多藝術家來參與和研究。隨著掌握這一技法的書法家增多,水墨書法的相關作品和表現形式的發展將是永無止境的。我們相信,李少白所引領的水墨書法時代即將來臨,它將是傳統書法發展和有益的補充。 一陰一陽謂之道。天地萬物,莫離陰陽;陰陽之變,莫過書道。
書道者,陰陽之表徵也,天地變化陰陽於紙面。必體於陰陽,變於陰陽,而和於陰陽。
書道是對立的統一、矛盾的辨證。人皆知其美而難解其玄,故試而言之:
狂動之後,必居靜定 。極速之前,必資極慢。飄逸之筆,必發極穩。遠達之力,必出中身。
刻意之間,必伴拙樸。秀美之形,必托殘破。圓整之跡,必隨蕭散。焦濃之上,必附清淡。
厚重之外,必歸消隱。張揚之內,必回斂縮。雄強之下,必守雌柔。剛健之餘,必復鬆弛。
故能概括出書道十二字決:定慢穩中,拙破散淡,隱縮柔松。得此十二字而體會之,則書道之法畢矣。
其中:
定,慢,穩,中:是說力道,即中和之道。
拙,破,散,淡:是言筆法,即自然之法。
隱,縮,柔,松:是講意念,即守雌之意。
知書道而修習之、體悟之,必能通達陰陽玄奧之旨,於是可脫書法之拘泥而入書道之自在。書得法,可知其貌而執於形。書得道,可隨於心而出妙逸。書得法,僅能諳熟三、兩種字體;書得道,則書任何字體皆無問題。故得書法易而得書道難,得書法者眾而得書道者鮮。
書道與心理智識直接相通。緊張則擾,憶識昏昏,松靜則靈,記憶昭昭。故外現狂動,必內守松靜。以此守弱則強。
書寫之道與舉手投足,為人處世之道是完全一致的。所以書道可以日用,我確信這是一個真理。悟透書道而日用,則心性定之,動靜諧之,涵養成之,才俊出之。故書道亦如參禪,賢者不可以不修。 硬筆書法是一種實用的藝術,實用性是第一位的,藝術性是第二位的。不要和毛筆比藝術性,硬筆書法必須實現其實用性後再談藝術性。為了達到實用性,學寫硬筆字最少要注意以下幾點:
用最常用的工具
硬筆書法已進入簽字筆時代。由於經濟與技術的發展,使用方便的簽字筆因成本低而大量普及,如今已成為主流的書寫工具。鋼筆雖然表現力更強一些,但由於不方便、不實用,如今已不再常用了,日常寫字還是主要用簽字筆或圓珠筆。所以今後的硬筆書法應該以簽字筆為主要載體,而不能再以鋼筆為主要載體。用鋼筆練習的一些筆法用簽字筆表現不出來。所以用鋼筆來學硬筆書法是不實用的,用鋼筆字貼來教學也是不合時宜的。
要練習橫寫而不是豎寫
橫寫與豎寫其筆法是完全不同的。橫寫收筆應以右上收筆為主,而堅寫收筆是以左下收筆為主。如果照搬毛筆字的寫法,以左下收筆當然是豎寫更好看,更連貫。但這種寫法用於橫寫就不好看不連貫了。所以說硬筆書法家倡導硬筆的豎寫是不合適的,雖然好看,但不實用,而且養成了錯誤的行筆習慣更不利於日常的書寫。
一定要能寫得快
能寫的快是實用性的最基本要求。必須省去好看但書寫困難的筆法,力戒毛筆式的一波三折。一波三折用毛筆寫就很方便很利落。但硬筆就難了,非常費時間。表現空間的狹小使得效果極不自然。是違背書寫工具的本性的。所謂道首先是順應事物的本性發揮之才能游刃有餘。硬筆筆法毛筆化教育的後果是,大家在實用的場合下為了寫的快不得不把那些規矩舍棄,這個時候反而沒有筆法了。那麼我們說倡導一波三折的作法就不能不說是一種誤導了。硬筆的筆畫粗細是可以變的,但這種變有其自身的特點,是漸變多於突變的。只有尾筆才適合突變。一定要順應筆性來考慮他的筆法。
一定要好識別
毛筆書法現 在是越來越向純藝術方向發展了。寫法非常多。但硬筆書法是一種實用的藝術,一定要規范化,好識別。
筆法第一
力有根:力發於腕,經末節而導之,既以腕為根,以末節為樞紐,而意在筆端。垂直力唯腕,水平力在指,腕動而位之,以指端書其細節。 水墨畫也叫寫意畫,從其產生到現 在大約分為三個時期,第一時期是古典水墨時代,從古代到近代,以模糊及平面的意象為特徵,因此也可以稱為模糊意象時代。第二階段為現代水墨時代,從民國以來,國畫接受西畫的審美,建立起徐蔣美術教育體系,力求表現准確的明暗、結構和色調,但由於受寫意畫材料和技法的限制,不能表現復雜的綜合的漸變,色調的表現是跳躍的,概括的,因此也可以稱為概括意象時代。第三時期是新水墨時代,對應的畫派叫做新水墨畫派。它以復合筆法為技法特徵,以色調的精準控制為其藝術形象特徵,因此也可以稱為精準意象時代。新水墨畫派由李少白先生發起,它剛剛進入快速發展的階段。
新水墨畫派的「新」字,是相對於以前的各個歷史時期說的,因為它在水墨畫的核心問題——色調的精準控制上有一個飛躍性的發展,是以前沒有的,是劃時代的。另一方面,它的難度相對於以前的技法來看,要難一些,熟練掌握的人會比較少,所以即使時間再過一兩個世紀,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也會感覺這種技法是新的。這就是新水墨畫派的意義所在。
到了二十一世紀一十年代,以雙筆為特徵的復合筆法產生了。復合筆法先是由中國水墨書法的代表人物李少白先生首先提出的,主要的方式是左右手各執一隻筆,一隻筆著墨,一隻筆著水,於是形成了以復合筆法為特徵的水墨書法。復合筆法與單筆的漸變相比是有其突出的優點的,首先,它解決了銜接的問題,一個筆只著單純的一個顏色(包括清水或是墨都可以認為是一種顏色),只要所配製好的一定色度的顏料是充足的,那麼筆書寫的是長度是不受限制的,一筆用完,再蘸相同顏色進行下一筆,是可以與上一筆的顏色銜接下來的。第二,它豐富了漸變的效果,兩只筆之間的相對壓力、速度、位置,角度都是可變的,這樣就形成了豐富的漸變關系,能夠實現更多的藝術效果。由於復合筆法的水墨書法的書寫是連貫的,體現了書法的書寫性,藝術效果又十分豐富,所以相比墨色不容易銜接的單筆漸變水墨書法,或是分兩輪進行的水破墨及墨破水的水墨書法有著突出的優點,所以逐漸成為水墨書法的主要筆法。
後來,李少白先生將復合筆法應用的繪畫當中去了。結果發現復合筆法可以實現在生宣紙上的對色調的精準控制。基於復合筆法的連貫性,對於類似於人體這樣的需要復雜而精準漸變的描繪對象,利用復合筆法,可以分兩輪進行,第一輪進行淡色與白色(以清水為之)之間的漸變,第二輪進行濃色與淡色之間的漸變。每一輪漸變,不管有多長,多復雜,由於每支筆用色的單純,所以是可以無痕跡銜接的,兩支筆的兩種顏色的漸變也是自然的無痕跡的,而兩輪之間顏色也可以無痕跡過渡。所以一個要求的復雜而精準的色調漸變的物體,用復合筆法可以在生宣紙上完美的表達,能達到類似工筆畫的慢滲化同樣的精準,但速度要快得多,效果也豐富得多。所以復合筆法對於寫意畫特別是寫意人物畫的革命意義是顯而易見,因為它又進一步解決了水墨畫色調漸變的精準控制這一核心問題。使水墨畫從模糊意象時代、概括意象時代走入了精準意象時代。
復合筆法的應用,和國畫的一些小技法作用是不同的,漸變的技法是國畫技法的主體,是畫任何畫種的國畫都要面對的問題,所不同的是如何解決,解決到什麼程度,應用的是不是適合的問題,因此選擇色凋漸變的筆法是所有國畫家的必選項,而其它技法基本上都是國畫技法中的技節——多一種技法更好,這樣豐富了國畫的表現,但不是必需的。比如,撒鹽法,用礬法,潑墨法等等,確實能實現特殊的效果,但不是畫所有的畫都要撒鹽,都要用礬。所以這些技法只是國畫家的可選項。而色調漸變的方法卻是必須要有的,或用破墨法,或用單筆漸變法,或用復合筆法的雙筆漸變法,必須選擇一種,否則作品就會生硬,不生動。
那麼有了復合筆法,是不是單筆法,破墨法,單筆漸變法就沒有存在的理由了呢?不是,只要能達到預期的藝術效果,我們還是盡可能用簡易的筆法。比如畫花瓣和枝葉,我們大可以還是大量的用單筆漸變法。而復合筆法,還是到了需要精準控制的多層次的復雜的漸變的場合中再用。
在李少白先生傳播復合筆法的過程中,有人提出「復合筆法要通過兩只手,太難了。一般畫家是做不到的。」其實這是一個誤區:復合筆法雖然是用了雙手,但兩只手也還是一主一輔的。我們在生活中或勞動中,大多都是需要兩手配合的,多數人都能配合的很好。我們多數人習慣性的優先用右手,這叫做右側優勢,但並不是左手就不會用了,而僅僅是比右手相對沒有那麼靈活而矣。那種左右手分別干不相乾的事的分裂式的訓練是不足取的,但彼此配合的動作是容易做到的,所以雙手的復合筆法能夠成為一種被書畫家們大量應用的筆法。
復合筆法由於其天然的難度,雖然不可能在所有畫家中得到普及,但由於其效果的殊勝,卻一定會被為數眾多的優秀書畫家所接受並應用。其中一定會有少數人能運用的爐火純青,所以,新水墨時代將涌現出更多的更加優秀的水墨畫作品。 李少白不僅是個書法家,同時也是個詩人。其古體詩詞在業內常常被人稱道。其文風自然而清新,混然天成,無造作與迂腐之氣。其主要作品有:
東風第一枝·詠梅
鐵干凝絕/迎風傲雪/風光一時改寫。懸崖古道含冰/絢爛芳華傾瀉/預知春至,世間事/零落四野/無限恨/滄海桑田/憶起幾多英烈。有志者,壯心似鐵,青史里,明明如月;梅花宣示春天,星光點燃長夜,一時之下,有多少風流人物。看世界,指點江山,笑迎花開花謝。
清平樂.張壁懷古
平川絕壁,上下多奇跡。歷史沉沉煙波里,鐵馬金戈堪憶。
明堡寺廟佛經,暗道屯甲藏兵。回望介休古鎮,心追隋唐明清。
踏莎行·山西文化之旅
介休雲飛,張壁雀舞,霜葉盡染東籬處。流通至此易流通,商都又有新商路。
地賦閑情,天成雅趣,談笑鴻儒各自書。古城新貌香飄徹,翰墨如雲人如故。
五絕·迎春詩
殘雪悄悄褪,梨花次第開。春風憐冰影,碧水燕歸來。
鵲橋仙·春回
纖纖雲彩/青青古木/燕語鶯飛處處。一江碧水向東流/看又是 /千帆競渡。花開似雪/絮飛如霧/蔓草輕階信步。春山一顧一留連/望不盡/天涯歸路。
滿江紅.北雁南飛
花褪殘紅,曾記否,早春時節。微寒夜,蕭瑟風起,一任芳歇。月輪初上堤下柳,人約黃昏城頭闕。怎堪那,雲水路茫茫,心切切!天涯旅,陽關疊。風漫卷,他鄉月。問東風消息,又是經年!人生如夢時飛度,北雁南飛關山越。抬望眼,何時共一堂,齊歡悅!
點絳唇.踏春行
三月京都/草長蔦飛新綠樹/暖陽如注/照見流雲處。雁字回時/獨自憑欄佇/春滿目/江山畫圖/卻與誰同顧?
虞美人·釵頭鳳詩意
婷婷玉人紅酥手,脈脈黃藤酒。誰人能解此中愁,四目相對無語淚先流。滿城春色香飄徹,只是東風惡。山盟雖在夢難托,空有一腔憂恨向誰說。
喝火令·漫山紅遍滿庭芳
日照天如洗,風清碧水香。漫山紅遍滿庭芳。已是眾志成城,日月鑄輝煌。 篝火燃詩夢,星光兆瑞祥,信通四海譽三江。富我人民,富我城與鄉。富我萬里華夏,山海共霞光。
鷓鴣天·把酒臨風
把酒臨風月一輪,政通人和水無塵。由來不作尋常事,此刻甘為渡船人。
談武略,論韜文。千秋功業意深深。慣看天下勿勿客,惟君豪情四海聞。
浣溪沙·輕舟一葉滿天涯
腹有詩書氣自華,雲箋雁字落平沙。輕舟一葉滿天涯
碧海重重雲散去,星光脈脈筆生花。思接千載意何佳
搗練子·天籟
花弄影,月徘徊,細雨斜風故人來。一闕清音出天籟,暗香陣陣沁心懷。
憶江南·征程
霜月冷,風吹征衣寒。醉里挑燈觀長劍,低眉且聽萬馬喑,恨不在陣前。
十六字令·扁舟
海,鐵馬冰河入夢來。今安在?天際一塵埃。
憶王孫·萋萋雨後
萋萋雨後燕紛紛,偕伴長空意深沉,最是鄉音不忍聞,思故人,青淚衣襟月黃昏
七絕·春歸百脈泉
柳綠花紅淡淡妝/檐頭巷尾燕成雙/清泉脈脈春深意/ 輕送田邊稻穗香
調笑令·蘭花吟
輕嗅/輕嗅/自有暗香盈袖。蘭心四海神遊/慧質思接五洲。清秀/清秀/自是長相廝守。
滿江紅.夢寄東方
暮望星辰,回首眺,而立將至。仰寰宇,自思自量,唯見平拙。春去秋來時飛度,峰迴路轉萬千路。觀北斗,嘆韶華已逝,又奈何?休懊惱,莫感傷,踏狂浪,越重洋。夢寄東方,把晶虹染亮。 玉硯銀綃金筆揮,紫雲丹心紅霞飛。應有日,翰海共天光,難相忘。 《商略》一本經營管理類書藉,它以《孫子兵法》式的精煉的語言,概括了當今最前沿的經營管理科學,許多觀點出於當代而勝於當代,是一本有現實意義的經濟學著作。以下摘取書中部分章節:
《人治篇》
人是企業的靈魂,萬物的主宰,故人治則萬物治。人是萬物之靈,具無限潛力,故治將帥士卒則可坐享萬里江山。士為知已者死,使志士仁人眾志成城,蹈死不顧,則事業必勢如江海,雖萬難亦如蟻潰。知人善任,必先知人之所需,所需者不患多,而患不明,明其需,足其所求,則諸事詣矣。凡人治者皆然:求之以所事必當供之以所需,所需足則所事者必力而從之;通則求穩,窮則思變,所需既足,奚欲流離?故凡戰必先備軍需,軍需足而後軍眾定於心,定於心則忠於事,而後大事可成矣。人需有五層:「生、安、社、尊、成」,即生存、安全、社交、尊重、成功。人治者,當以薪資其生,以制維其安,以邀廣其社,以勵強其尊,以事達其成。人治之要在於足需,足需而後人可治,人可治而後事可成。足需者,基於物,動於智,而成於德。非物無以養人,非智無以用人,非德無以服人。故善治人者,以德、才、勢俱全為上,吾以此見高下矣。
《協同篇》
人之傑者必識人,必力引強於已者為已用。管理之要在於協同,使員工各因其能,各盡其能,協同於企業共同目標之中。協同之理,雖求協同而不苟於協同,使人皆思進,宜常破舊之協同而進入新之協同。人有所長,亦有所短,激所長而動於所長;抑所短而不動於所短,是為企業生之道也。激下而平,激平而中,激中而上,激平凡者而發天才之能,散而聚之,異能而同工之。則企業所聚之人力數倍矣,其勢強,其生機盎然,無往而不利。協同之道,非以強力為之,必依以德。協同之德,為利於企業發展之規范,力可及之、目可見之。協同之德,包括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正直感、責任感。必基於團結向上的團隊精神,制度宜健全,責權宜明晰,使報酬依於勞力,使獎罰依於業績,使勵責依於態度。協同乃人之協同,故用人之重,事關存亡,不可以不察。欲識人者,必全面系統客觀,聽其言,觀其行,察其實績,非虛言可移之,非阿諛可迷之,非誹謗可間之,是為英明之謂也。若虛言阿諛誹謗者興,則言過其實者快,埋頭苦幹者痛,空話之風立形,上下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殆盡,企業不久必危矣。恥庸而榮進,人皆競之,久則良風形之,傳統成之,而財運亨通之。故精神財富亦無價也。聚沙成塔,力不同而道同,是謂之協同。組織即為協力之工具,企業即為協力之團體。
《借力篇》
一人之力微矣,憑物力,殫精竭慮,安可致於無窮?普天之下,唯人與人相知;一人之思,致十人之慮,而致萬人之行, 故管理之道在於借人之力。上借中力,中借下力,下借體力物力,生生不息無窮盡矣。借力之法有二:一計劃,二控制。計劃流程為:知市之需知已知彼,而後確定目標、步驟並指派任務。控制之法有二,一組織,二督導。組織結構應明確職位層次、溝通管道和合作中心。督導以糾下之行,使合於政策及目標。即確立部屬目標;即核察之,協助之管理是人力發展,而非事務指導,管理重在人事處理。管理系統即為人力使用系統,事必恭親者謬矣。力以類增,非人無以致人力增。
《人才篇》
人者,天地之靈秀;才者,萬物之協和。故濟世之才也,必學而思之,思而行之,行而結之,結而創之。學思行結創,環環相扣,缺一不可也。品學優又宜合於眾:敏時務以應對兮,持操守以樂群;健實學以良習兮,帥團隊以日新。才可識。當瞻其前,顧其後,發其長,慮其下,而後可人盡其才。可擇時事以問之,側偶然以觀之,動員工以薦之,力排眾議,登長冊以備之。才可求。精英於彼,彼治而我亂,可挖之;詳熟於彼,彼余而吾缺,可借之;聲名顯,可重金聘之;才奇缺,可學府求之。
《一心篇》
企業生物,或微如蟻,或巨如象,皆一心也。蟻所食者屑,所營者穴。象所食者木,所營者力。蓋各依其力,傾心於所營,故能生也,核心業務,利也,異也。故常散而聚之,常聚而統之,則利厚而久之。心一,則力聚於盈,而盈復濟於心,如此循環壯大,可致無憂於業;心散,則力潰,力潰則有盈亦敗,雖龐然亦衰。心專於定,則上下皆明,故資易融,而值易升。心散於亂,則左右皆惑,蓋莫能助。使核心業務分離,界定之,專注之,份額巨之,利潤厚之,行業領導成之。多則惑,少則得。此之謂也。 《硬書要決》
這是一本李少白所著的理論與訓練相結合關於硬筆書法的書,其要決以文言寫成,凝煉而又有學術意義,這本書引導了一種新的學習方法,提出了「悟在先,練在後」觀點,以要決引導練習,從而能較快的提升書法水平和技能。下面是書中的內容節選:
硬筆書法要訣的學習方法
此訣若熟而能誦,而後練之必有所悟。有悟而練,每練必有所得,生生不息,書藝可精進不止。
初學書者,悟在先,練在後,所練不拘時之短長。悟有得而後自會功勤,如此書藝日趨純熟,不日必會有成。
為什麼要以古文來寫?
為什麼要以古文的形式來寫呢?因為這一系列的要訣作為一個普遍的規律貫穿於書寫過程的每一筆,而在每一個筆劃的書寫瞬間中,能立即想出正常須幾千字都未必能說明白的道理顯然是不現實的。而如果形成精練的口訣,簡短到易背的程度,那麼在書寫過程中,想出任何幾句,都可能立刻感悟出一個完整的道理,反過來以感悟的這個道理指導練習,也就是說書寫時,心中中默念要訣中的某個自已有感悟的一句話,書寫水平立刻會有相應的提高,它的表現是顯著的。所以這個要訣的這種形式是硬筆書法這種功法的「武功秘籍」。
古文最適合寫玄妙復雜卻又要指導實踐的道理,這也是《道德經》、《孫子兵法》等聖賢巨作不能以白話文寫的原因。其實,古人日常說話也是用白話文的,書面上用文言是取其凝練,凝練的語言大大增加了語言的外延和思維的速度,更便於記憶,所以在傳播方式十分落後的情況下中華文明能形成突出於其它文明的燦爛文化,不是因為中國人先天就聰明,而是因為漢字的形象和古文的凝練。現代的組織各種行動綱領必須是簡短的,簡短才能有力,才能時時憶起,廣泛傳播,所以古文的價值不是為了方便閱讀古代資料而是實用,是立足於現實是面向未來競爭所必須的實用!
孔子說的「言而無文,行而不遠」中的「文」字,不是文采,而是文言,是簡短。
白話文固然通俗,但它易記嗎?一千字的白話文一字不差的背下來,容易嗎?文言文固然簡短,但簡短就一定晦澀難記嗎?三、四十字的文言文很難記住嗎?所有優美的有文採的文言文,其特徵都是用對仗,類比、等各種修辭方法來方便記憶。
時代在前進,文言也在變革,如標點的出現可以省去許多語氣詞。現 在已不常見的物品可以不出現在句子中,所以現代的文言會變得更簡練更易懂。
在不久的將來,古文的復興是必然的。最現代的知識會會濃縮在最簡短短的文言當中,將來的兒童,更多的不是背古詩,而是背濃縮現代知識的古文經典,他們將在兒童期就熟記大量必備的現代知識,而他們將是時代的棟梁。
李少白書畫方面的出版
1、李少白書法小集
內容全部是李少白的書法作品。
2、李少白書法冊頁
為真跡本,每一冊內容均不同,書寫內容多為唐宋時期的詩詞歌賦作品。
3、手卷作品
為和其他畫家共同完成的書畫長卷。
❿ 急急急 幫我把三葉草這三個字弄成像書法題字的古風類字體 最好有淡雅些的古風橫向畫軸做背景
鄭板橋的蘭花唄 或者是畫的 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