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花是小人
1. 蘭的含義是什麼
【讀音】:lán
【基本釋義】:
蘭
(蘭)
lán
指「蘭草」和「蘭花」:蘭艾(「蘭花」和「艾草」,喻君子和小人)。蘭譜(結拜盟兄弟時互相交換的帖子,上寫各自家族的譜系。蘭有香味,喻情投意合)。蘭摧玉折(喻賢人夭折,後多用來哀悼人不幸早死)。
古書上指「木蘭」。
古同「欄」,家畜圈(ju刵 )。
古同「斕」,斑斕。
姓。
2. 蘭花寓意著什麼象徵著什麼
蘭花寓意著什麼象徵著什麼
蘭花寓意著什麼象徵著什麼,玉蘭花寓意吉祥,古代玉蘭花為早春之花,先葉而開,蘭花有反映人們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對完美的嚮往的寓意。蘭花寓意很多,以下分享蘭花寓意著什麼象徵著什麼
蘭花寓意著什麼象徵著什麼1
1、蘭花象徵什麼
手足之情:蘭花象徵著朋友或者兄弟之間感情非常好,友誼深厚。「義結金蘭」、「蘭交」等詞便發源於此。
愛國之情:屈原曾將蘭花比喻為君子,象徵著高潔和愛國之情,有很深的民族情節和民族認同感。
愛情:蘭花可以用來傳達愛意,古人就曾借蘭花來示愛。情侶之間送蘭花可以互表心意、增進感情。
2、蘭花的花語
在我國,蘭花被看作是高潔、愛國、淡泊、美好的象徵,它被稱為「花中君子」。用蘭花來形容女子,就是「氣質如蘭」、「蕙質蘭心」。用蘭花來比喻男子,便表示這個人淡泊名利、忠貞愛國且溫文爾雅。在國外,蘭花則代表著友誼、自信和熱烈。因而,蘭花的花語便是高潔、淡泊、熱烈、自信、友誼和美好等。
3、蘭花的寓意
蘭花的寓意可以說是非常好了。它有著「花中君子」的美稱,和菊花、水仙與菖蒲一起被合稱為「花中四雅」,又和梅花、菊花、竹子一起被稱為「四君子」。從中便可得見蘭花的高潔、高雅和美好。而蘭花的寓意便是「美好」。古人把很多美好的事物都用「蘭」來形容,如把真誠的.友誼形容為「蘭交」,把美妙的詩文稱為「蘭章」。它便是美好和高雅的象徵物。
蘭花的象徵意義
中國蘭文化的奠基人孔子以「芝蘭生於幽谷,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為困窮而改節」的精神氣質,象徵不為貧苦、失意所動搖,仍堅定向上的人格。
愛國詩人屈原養蘭、贊蘭,「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表達自己不隨波逐流、不與小人同流合污,世人皆濁我獨清的氣節。
所以,人們認為蘭花為「美好」、「高潔」、「純朴」、「賢德」、「賢貞」、「俊雅」之類的象徵,又因為蘭花品質高潔,有「花中君子」的美稱。且,人們常常將蘭花與菊花、水仙、菖蒲合稱為「花中四雅」,或者與梅花、竹子、菊花並稱為「四君子」。
蘭花的象徵意義
高潔、典雅、愛國和堅貞不渝。蘭花代表著著堅貞不渝不遇的愛情。
蘭花寓意著什麼象徵著什麼2
蘭花開花預示著好運
蘭花又被稱為蘭草,空谷佳人,花中君子,在古代經常被用來比喻人的高雅風格。蘭花開花預示著什麼呢?其實蘭花開花的時間跟品種環境有很大的關系,但是人們經常會想討點吉利說法。
1、預示著春天的來臨
春蘭這個品種多半在春天開花,花期在2-3月份,它的花直挺樹立,一桿一花,少數有兩朵,花色為淺黃綠、嫩綠、在花中間有紫褐色條紋或斑塊。外形美觀,花香幽遠,春蘭花開花預示著什麼呢?彷彿在告訴大家春天來了。
2、預示著來年大吉
可以從今年開到第二年的蘭花有寒蘭,它的花莖細長而堅挺,一桿上著8-12朵花,顏色各異,姿態各有千秋,寒蘭花開花預示著什麼呢?它的花期一般都在11月到第二年的2月,預示著來年大吉。
3、預示著今年有好運
墨蘭又被大家成為報歲蘭,那麼墨蘭花開花預示著什麼呢?墨蘭開花代表著新的一年來臨了,今年有好運,它的花期在1-3月份,花朵顏色通常比較深,呈黃褐色至紫褐色,一莖上有7-18朵花,非常的與眾不同。
人們把蘭花視為高潔、典雅、愛國和堅貞不渝的象徵。它風姿素雅,花容端莊,幽香清遠,歷來作為高尚人格的象徵。花開的寓意其實都是大家為了討個吉利說法,具體沒有預示著什麼。
蘭花寓意著什麼象徵著什麼3
一、蘭花的花語和寓意
蘭花的品種繁多,它們各自又有不同的花語和寓意,不過蘭花總的花語就是高雅、淡泊。蘭花和竹子、梅花、菊花並稱為花中四君子,就足以看出蘭花身上高潔的品質。在家養一盆蘭花,還有著愛國、與世無爭以及淡泊名利的美好寓意,是堅貞、純朴、典雅、賢德的象徵。
二、蘭花有什麼傳說故事
楚懷王年間,屈原遭人陷害被貶回鄉,貶回家鄉的屈原,便在仙女山下的九畹溪邊辦了一間學堂,教書育人。有一天,仙女山的蘭花娘娘在此路過,聽聞屈原的愛國情懷,便將屈原栽種到窗下的三株蘭花點化成精。
一次教課屈原因為過分激動,一口鮮血就濺到了窗下的蘭花上,當晚就重病卧床。沒想到第二天,窗下的三株蘭花,竟然變成了幾十株,蘭花的幽香飄到了屋裡,屈原聞之病情也有了好轉。於是屈原的學生們將蘭花移栽到學堂的各個角落,發現移栽後的蘭花入土即活,長勢迅速。
後來屈原就帶著學生,將蘭花移栽到溪邊和山上,足足種了九畹(古代稱30畝為一畹),從此仙女山下的小溪便名為九畹溪。後來屈原含冤投江,整個九畹溪畔的蘭花全部凋謝,屈原留下的學堂便改名芝蘭廟,廣植蘭草。
3. 蘭花有什麼象徵意義有什麼精神內質
蘭花象徵了一個知識份子的氣質,以及一個民族的內斂風華,蘭花象徵高尚。內很多關於蘭容花的詩句如;蘭生幽谷無人識,客種東軒遺我香。
拓展資料
蘭花還有民族上的深沉意義。在中國傳統四君子梅、蘭、竹、菊中,和梅的孤絕、菊的風霜、竹的氣節不同,因此對於蘭花,中國人可以說有著根深蒂固的民族感情與性格認同。
對於中國人來說,,蘭花君子謙謙,溫和有禮,有才而不驕,得志而不傲,居於谷而不自卑。飄逸俊芳、綽約多姿的葉片;高潔淡雅、神韻兼備的花朵;純正幽遠、沁人肺腑的香味自古以來受人喜愛。所以,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養蘭、賞蘭、繪蘭、寫蘭,一直是人們陶冶情操、修身養性的重要途徑,被譽為"國香"、"王者香"的中國蘭花成了高雅文化的代表。
自古以來人們就把蘭花視為高潔、典雅、愛國和堅貞不渝的象徵。。蘭花風姿素雅,花容端莊,幽香清遠,歷來作為高尚人格的象徵。 幽蘭生前庭,含薰待清風。 蘭花被譽為「花中君子」、「王者之香」。
4. 蘭花開的像小人一樣,還有小尾巴,是什麼花
你說的是這個花吧,這是一種東非鳳仙花,學名Impatiens bequaertii,尚無正式的中文名,被人稱作舞蹈女孩鳳仙花。鳳仙花科。花期幾近全年。
如果我答對了,請採納,謝謝!
5. 四君子指的是哪四種植物物
梅花、蘭花、竹、菊花。
梅,探波傲雪,高潔志士;蘭,深谷幽香,世上賢達;竹,清雅澹泊,謙謙君子;菊,凌霜飄逸 ,世外隱士。
1,梅花
梅花是中國十大名花之首,與蘭花、竹子、菊花一起列為四君子,與松、竹並稱為「歲寒三友」。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梅以它的高潔、堅強、謙虛的品格,給人以立志奮發的激勵。在嚴寒中,梅開百花之先,獨天下而春。
(5)蘭花是小人擴展閱讀:
「四君子」之一的梅花,較耐寒,花開特別早,在早春即可怒放,它與松、竹一起被稱為「歲寒三友」。梅,迎寒而開,美麗絕俗,是堅韌不拔的人格的象徵。人們畫梅,主要是表現它那種不畏嚴寒、經霜傲雪的獨特個性。
人們畫蘭花,一般都寄託一種幽芳高潔的情操。而且花中還夾雜有荊棘,寓意君子能容小人。蘭,一則花朵色淡香清,二則多生於幽僻之處,故常被看作是謙謙君子的象徵。
菊,它不僅清麗淡雅、芳香襲人,而且具有傲霜鬥雪的特徵;它艷於百花凋後,不與群芳爭列,故歷來被用來象徵恬然自處、傲然不屈的高尚品格。
竹,經冬不凋,且自成美景,它剛直、謙遜,不亢不卑,瀟灑處世,常被看作不同流俗的高雅之士的象徵。
6. 蘭花比喻的是什麼樣的人清楚一點,還有蓮
蓮花比喻品格高潔的人,也可以指清塵脫俗的人,蘭花看做是高潔典雅的象內征。
中國人歷來把容蘭花看做是高潔典雅的象徵,並與「梅、竹、菊」並列,合稱「四君子」。通常以「蘭章」喻詩文之美,以「蘭交」喻友誼之真。
蓮花是佛教經典和佛教藝術經常提到和見到的象徵物。蓮花與佛教有著不解之緣,因為它與釋迦牟尼的許多傳說聯系在一起,蓮花代表聖潔、美好。
(6)蘭花是小人擴展閱讀;
蘭花養殖的注意事項
(1)蘭花主要分布在東南、西南地區。多野生於濕潤山谷疏林下和岩邊的庇蔭之處,因此性喜溫暖、濕潤的氣候,喜陰濕,要求遮蔭度為70%~90%,忌高溫、乾燥和強光。
(2)蘭花栽培中應不斷剪去枯黃老葉和病蟲葉,以利通風。花芽出土之後,每株應留一壯花芽,其餘剪去,以免消耗過多養分,影響來年開花。花謝後,應將花薹剪除。
(3)冬季要注意防寒,地生蘭抗寒性強,洋蘭類則要求越冬溫度較高,應及早移入室內或用塑料棚防寒,以免受凍,室溫最好保持在10~15℃,室內養護應注意通風。入春氣候逐漸轉暖,呵逐步將蘭花移至庭院或陽台。
7. 蘭花象徵意義是什麼
蘭花的寓意是典雅、高潔、愛國、堅貞不渝,它被稱為花中君子。因其品質非內常高潔容,它和水仙、菊花、菖蒲被稱為是花中四雅。蘭花還與梅花、竹、菊花一起被人們稱為「四君子」。
自古以來中國人民愛蘭、養蘭、詠蘭、畫蘭,古人曾有「觀葉勝觀花」的贊嘆。人們更欣賞蘭花以草木為伍,不與群芳爭艷,不畏霜雪欺凌,堅忍不拔的剛毅氣質,「芝蘭生於深谷,不以無人而不芳」。
(7)蘭花是小人擴展閱讀:
四君子:梅花、蘭花、翠竹、菊花。
其品質分別是:傲、幽、澹、逸。「花中四君子」成為中國人借物喻志的象徵,也是詠物詩文和藝人字畫中常見的題材。其文化寓意為:梅,探波傲雪,高潔志士;蘭,深谷幽香,世上賢達;竹,清雅淡泊,謙謙君子;菊,凌霜飄逸 ,世外隱士。他們都沒有媚世之態、遺世而獨立。在四君子之中而唯有梅花被古人的智慧創作出「梅花篆字」。
8. 關於花中四君子的精神 象徵人物 畫
梅 蘭 竹 菊指:梅花,蘭花,竹,菊花。被人稱為「花中四君子」、「四君子」。品質分別是:傲、幽、堅、淡。梅 蘭 竹 菊成為中國人感物喻志的象徵,也是詠物詩和文人畫中最常見的題材,正是根源於對這種審美人格境界的神往。共同特點是自強不息,清華其外,澹泊其中,不作媚世之態。
1、梅花
梅花最令詩人傾倒的氣質,是一種寂寞中的自足,一種「凌寒獨自開」的孤傲。它不屑與凡桃俗李在春光中爭艷,而是在天寒地凍、萬木不禁寒風時,獨自傲然挺立,在大雪中開出滿樹繁花,幽幽冷香,隨風襲人。從梅花的這一品性中,中國詩人們看到了自己的理想人格模式,就是那樣一種「沖寂自妍,不求識賞「的孤清,所以詩人常用「清逸」來寫梅花的神韻,如宋代「梅妻鶴子」的林和靖那著名的詩句:「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清逸」不僅是古代隱士的品格,而且是士大夫的傳統文化性格。梅花所表現的正是詩人共有的一種品質,因而詩人倍加珍愛。
梅花以清癯見長,象徵隱逸淡泊,堅貞自守。那「高標獨秀」的氣質,倜儻超拔的形象,使詩人帶著無限企慕的心情,以一往情深的想像,盼望與梅花在一起深心相契的歡晤:「雪滿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來。」梅花的冷香色,含蘊著道德精神與人格操守的價值,因而深為詩人所珍視。
2、蘭花
空谷生幽蘭,蘭最令人傾倒之處是「幽」,因其生長在深山野谷,才能洗凈那種綺麗香澤的姿態,以清婉素淡的香氣長葆本性之美。這種不以無人而不芳的「幽」,不只是屬於林泉隱士的氣質,更是一種文化通性,一種「人不知而不慍」的君子風格,一種不求仕途通達、不沽名釣譽、只追求胸中志向的坦盪胸襟,象徵著疏遠污濁政治、保全自己美好人格的品質。蘭花從不取媚於人,也不願移植於繁華都市,一旦離開清幽凈土,則不免為塵垢玷污。因此,蘭花只適宜於開在人跡罕至的幽深所在,只適宜於開在詩人們的理想境界中。
宋人鄭思肖在南宋滅亡之後,隱居吳中(今蘇州),為表示自己不忘故國,坐卧都朝南方。常畫「露根蘭」,筆墨純凈,枝葉蕭疏,蘭花的根莖園藝,不著泥土,隱喻大好河山為異族踐踏,表現自己不願生活在元朝的土地上,不與統治者同流合污的氣節。寥寥數筆,卻筆筆血淚。所以,詩人愛蘭詠蘭畫蘭,是透過蘭花來展現自己的人格襟抱,在蘭花孤芳自賞的貞潔幽美之中,認同自己的一份精神品性。
蘭花的花語:美好、高潔、賢德。外國的蘭花花語為:熱烈、友誼、自信、自傲
3、竹
竹在清風中簌簌的聲音,在夜月下疏朗的影子,都讓詩人深深感動,而竹於風霜凌厲中蒼翠儼然的品格,更讓詩人引為同道,因而中國文人的居室住宅中大多植有竹子。王子酞說:「何可一日無此君!」蘇東坡說:「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朴實直白的語言,顯示出那悠久的文化精神已深入士人骨髓。
明月如霜,好風如水,涼爽的閑庭中,翠竹依階低吟,挺拔勁節,清翠欲滴,婆娑可愛,既有梅凌寒傲雪的鐵骨,又有蘭翠色長存的高潔,並以它那「勁節」、「虛空」、「蕭疏」的個性,使詩人在其中充分玩味自己的君子之風。它的「勁節」,代表不屈的節*;它的「虛空」,代表謙遜的胸懷,它的「蕭疏」,代表詩人超群脫俗 。
4、菊
如果說,冬梅斗霜冒雪,是一種烈士不屈不撓的人格,春蘭空谷自適,是一種高士遺世獨立的情懷,那麼,秋菊才兼有烈士與高士的兩種品格。晚秋時節,斜陽下,矮籬畔,一叢黃菊傲然開放,不畏嚴霜,不辭寂寞,無論出處進退,都顯示出可貴的品質。
兩千多年以來,儒道兩種人格精神一直影響著中國的士大夫,文人多懷有一種「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思想。盡管世事維艱,文人心中也有隱退的志願,但是,那種達觀樂天的胸襟,開朗進取的氣質,使他們始終不肯放棄高遠的目標,而菊花最足以體現這種人文性格。詠菊的詩人可以上溯到戰國時代的屈原,而當晉代陶淵明深情地吟詠過菊花之後,千載以下,菊花更作為士人雙重人格的象徵而出現在詩中畫里,那種中和恬淡的疏散氣質,與詩人經歷了苦悶彷徨之後而獲得的精神上的安詳寧靜相契合。因而對菊花的欣賞,儼然成為君子自得自樂、儒道雙修的精神象證。
9. 為什麼蘭花是花中四君子
「四君子」是指中國畫中的梅、蘭、竹、菊,中國古代繪畫,特別是花鳥畫中,有相當多的作品是以它們為題村的,它們常被文人高士用來表現清高拔俗的情趣:正直的氣節、虛心的品質和純潔的思想感情,因此,素有「君子」之稱。
我們先說梅。我們知道,梅花較耐寒,花開特別早,在早春即可怒放,它與松、竹一起被稱為「歲寒三友」,人們畫梅,主要是表現它那種不畏嚴寒、經霜傲雪的獨特個性。那麼,梅花是在什麼時候開始入畫的呢?
據畫史記載,南北朝已經有人畫梅花,到了北宋,畫梅就成了一種風氣,最有名的是仲仁和尚,他創墨梅,畫梅全不用顏色,只用水墨深淺來加以表現。據說他有一次,看到月光把梅花映照在窗紙上的影子,從中得到了啟發,便創作出用濃談相間的水墨暈染而成的墨梅。此後,另一畫家楊補之在這種基礎上又進一步發展了這種畫法。創造出一種雙勾法來畫梅花,使梅花純潔高雅,野趣盎然。元明以來,用梅花作畫更多。元代最大的畫梅大師應該首推王冕,他自號梅花屋主,他的水墨梅畫一變宋人稀疏冷倚之習,而為繁花密蕊,給人以熱烈蓬勃向上之感。王冕的存世名作,是他的一幅《墨梅圖》他用單純的水墨和清淡野逸的筆致,生動地傳達出了梅花的清肌傲骨,寄託了文人雅士孤高傲岸的情懷。
明清的畫梅者舉不勝舉,如劉世儒、石濤、金農、汪士慎等,從風格來看,他們大體繼承了宋人的疏冷和元人的繁密兩種畫風。
但是,要畫好梅花,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畫梅人還必須有畫梅人的品格,有人稱之為「梅氣骨」,一種高尚的情操和潔身自好的品格,正所謂:「畫梅須有梅氣骨,人與梅花一樣清。」
再看蘭花。人們畫蘭花,一般都寄託一種幽芳高潔的情操。
如楚國詩人屈原就以「秋蘭兮清清,綠葉兮紫莖,滿堂兮美人」這樣的詩句來詠蘭。但蘭花入畫則比梅花晚,大概始於唐代。到了宋朝,畫蘭花的人便多了起來,據說蘇軾就曾畫過蘭花,而且花中還夾雜有荊棘,寓意君子能容小人。南宋初,人們常以畫蘭花來表示一種宋邦淪覆之後不隨世浮沉的氣節,當時的趙孟堅和鄭思肖,被同稱為墨蘭大家。
元代以鄭所南畫蘭花最為著名,寓意也最為明確。據說他坐必向南,以示懷念先朝,恥作元朝貳臣;他畫的蘭花,從不畫根,就像飄浮在空中的一樣,人間其原因,他回答說:「國土已被番人奪去,我豈肯著地?」因此,欣賞繪畫,也是必須了解歷史背景的。而清人畫蘭,則以「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最為著名的了。鄭板橋是一個注重師法自然的人,他畫過盆蘭。但尤嗜好畫「亂如蓬」的山中野蘭,為此,他曾自種蘭花數十盆,並常在三春之後將其移植到野石山陰之處,使其於來年發箭成長,觀其挺然直上之狀態,聞其濃郁純正之香味,因而得山中蘭「葉暖花酣氣候濃」的貞美實質。
竹入畫,大略和蘭花相當,也始於唐代。唐代的皇帝唐玄宗、畫家王維、吳道子等都喜畫竹。據說到了五代,李夫人還創墨竹法,傳說她常夜坐床頭、見竹影婆娑映於窗紙上、乃循窗紙摹寫而創此法。到宋代,蘇軾發展了畫竹的方法,放棄了以前的畫家們的雙勾著色法,而把枝幹、葉均用水墨來畫,深墨為葉面,淡墨為葉背。以後的元明清時代,畫竹名家輩出,只要是山水或花鳥畫家,沒有不畫竹的,而且開始強調竹的整體氣勢。不過,在眾多的畫家中,鄭板橋的畫竹也堪稱為一絕。
對於畫竹,鄭板橋曾寫下了自己的體會:「江館清秋,晨起看竹,煙光日影露氣,皆浮動於疏枝密葉之間。胸中勃勃遂有畫意。其實胸中之竹,並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紙,落筆倏作變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總之,意在筆先者,定則也;趣在法外者,此機也。獨畫雲乎哉!」因此,從竹子千姿百態的自然景象中得到啟示,激發情感,經過「眼中之竹」,轉化為「胸中之竹」,藉助於筆墨,揮灑成「手中之竹」即「畫中之竹」。鄭板橋的作品,存世較多,流傳也廣,自清代以來,被世人行家所嘆眼,成為「人爭寶之」的珍品。
菊花入畫則稍晚,大略始於五代,比起梅蘭竹來說,表現菊花的作品則相對要少得多。根據畫史來看,五代徐熙、黃筌都畫過菊,宋人畫菊者極少。元代蘇明遠、柯九思也有菊的作品。明清兩代畫菊的也不多。現有明代吳門畫派中最享盛名的畫家陳淳的一幅《菊石圖》藏於首都博物憤,這是本來就較少的菊花作品中的珍品。
梅蘭竹菊入畫,豐富了美術題材,擴大了審美領域,它們不但本身富有形式美感,而且可以令人聯想起人類的品格,所以它既便於文人們充分發揮筆墨情趣,又便於文人們借物寓意,抒發情感,因此,描寫「四君子」之風至今不衰。
10. 「蘭」這個字的隱含寓意有哪些
蘭
蘭
lán
<名>
(形聲。從艸,闌(lán)聲。本義:蘭草,即澤蘭)
同本義 [eupatorium]
蘭,香草也。——《說文》
衡蘭芷若。——《漢書·司馬相如傳》
蘭槐之根是為芷。——《荀子·勸學》
澤蘭屬植物的泛稱,屬菊科,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於山中濕地,花紫紅色,其莖、葉、花都有微香。古人所謂的蘭,大抵指此而言,不是指蘭科的蘭。如:蘭臭(朋友相契。引申為友情);蘭麝(蘭草和麝香。都是高貴的香料,古時用來薰香)
蘭花 [orchid]。蘭科。多年生常綠草本。觀賞植物。如:蘭英(蘭花);蘭香(蘭花香味);蘭生(形容酒的香淳如蘭花開放。芬芳四溢。後引申為引酒名)
蘭屬植物的泛稱 [cymbidium]。如:長葉蘭;多花蘭;素心蘭;建蘭;墨蘭
即「春蘭」。亦稱「蘭花」、「山蘭」、「草蘭」、「朵朵香」 [Goering cymbidium]。一種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根簇生、肉質、圓柱形,葉線形、革質,早春由葉叢間抽生多數花莖,每莖頂開一花,花淡黃綠色、清香,供觀賞
古指木蘭 [magnolia]。如:蘭槳(用木蘭製成的槳。代指船);蘭舟(木蘭舟。亦用為小舟的美稱);蘭棹(蘭舟)
兵器架 [arms frame]
武庫禁兵,設地蘭錡。——漢·張衡《西京賦》
又如:蘭盾(放置兵器的架子)
假借為「欄」。欄桿 [balustrade;banister;railing]
又置奴婢之市,與牛馬同蘭。——《漢書·王莽傳中》
假借為「籣」。盛弩矢之袋,形如木桶 [a case for a bow and arrows]
輕罪入蘭盾鞈革二戟。——《管子·小匡》
姓 ?
蘭艾同焚
lán'ài-tóngfén
[impose the same destiny upon the noble and the mean alike]蘭∶香草。艾:臭草。比喻美的與丑的一同毀滅
蘭艾同焚,賢愚所嘆。——《晉書·孔坦傳》
蘭摧玉折
láncuī-yùzhé
[premature death of a virtuous or gifted indivial] 蘭草衰敗,美玉折斷。比喻賢才的夭折死亡。後多用為哀悼人不幸早夭
毛伯成既負其才氣,常稱「寧為蘭摧玉折,不作蕭敷艾榮」。——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
蘭閨
lánguī
[woman bedroom] 女子居室的美稱
妝罷出蘭閨。——劉珊《侯司空宅詠妓》
蘭花
lánhuā
[Goering cymbidium;orchid] 蘭科。多年生常綠草本。觀賞植物
蘭交
lánjiāo
[intimate friendship between like-minded indivials] 指義氣相投、志同道合的至交
蘭譜
lánpǔ
[books on orchidology; the genealogical records of sworn brothers,each of whom keeps a ] 金蘭譜,舊時結拜盟兄弟時互相交換的帖子,上面寫著自己家族的譜系(蘭味香,比喻情投意合,《易經·系辭》:同心之言,其臭如蘭。)
蘭若
lánruò
[temple] 寺廟,即梵語「阿蘭若」的省稱
蘭若山高處,煙霞障幾重。——杜甫《謁真諦寺禪師》
蘭室
lánshì
[a lady's boudoir] 芳香典雅的居室
蘭言
lányán
[heart-to-heart talk] 喻指心意相投的言論
同心之言,其臭如蘭。——《易·系辭上》
挹蘭言於斷金。——駱賓王《上樑明府啟》
蘭因絮果
lányīn-xùguǒ
[the vicissitudes of life] 蘭因:比喻美好的前因。絮果:指飄絮離散的結果。後世多以蘭因絮果比喻男女始合終離,結局不好
蘭因絮果,現業誰深。——清·張潮《虞初新志》
蘭玉
lányù
[your fine son] 舊時對別人子弟的美稱
謝家蘭玉真門戶,蘇氏文章亦弟兄。——陳造《賀二石登科》
蘭章
lánzhāng
[beautiful diction;elegant language] 形容文章美好佳妙;對他人書信的美稱
蘭章忽有贈,持用慰所思。——韋應物《答貢士黎逢》
蘭州
Lánzhōu
[Lanzhou] 甘肅省省會。位於省東部,市區面積2122平方公里,市區人口142萬。中國西北地區綜合性工業城市,黃河上游重要渡口,甘肅省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市電力供應充足,石油化學工業發達,是中國重要的有色金屬冶煉基地
蘭舟
lánzhōu
[boat] 木蘭木製造的船。這是文學作品中常用的對船的美稱
蘭
(蘭)
lán
ㄌㄢˊ
指「蘭草」和「蘭花」:~艾(「蘭花」和「艾草」,喻君子和小人)。~譜(結拜盟兄弟時互相交換的帖子,上寫各自家族的譜系。蘭有香味,喻情投意合)。~摧玉折(喻賢人夭折,後多用來哀悼人不幸早死)。
古書上指「木蘭」。
古同「欄」,家畜圈(ju刵 )。
古同「斕」,斑斕。
姓。
鄭碼:UABD,U:5170,GBK:C0BC
筆畫數:5,部首:丷,筆順編號:43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