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鳳凰鄉荷花

鳳凰鄉荷花

發布時間: 2022-07-30 22:46:48

㈠ 紋身鳳凰和荷花哪個好

荷花,更具有典雅之美,凸顯出清秀之氣,俗話說「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紋身紋荷花,這必然是極好的。

㈡ 鳳凰山的荷花 夏天作文

今天是星期六,秋高氣爽,天氣很好。我們到鳳凰山梯道去秋遊。

到了梯道門口,我們看見三道門,中間是一道大門,兩邊各有一道小門。三道門的上方有一座漂亮的房子,牆上有「七星樓」三個大字。我們走進大門,裡面有一座花園,穿過花園就是鳳凰山梯道了。

梯子大約七八米寬,梯道旁邊的欄桿就像古時候的城牆。抬頭向上望,啊,這是一架好高好高的石梯呵。

上了幾架梯子,我們看見一面石牆上刻著一幅畫,畫上畫著一個人騎著一匹馬,那個人叫鮑超。地上寫著:鮑超是清朝時期的一位大將軍,他的老家就在奉節的安坪。

走著走著,我發現旁邊的欄桿不再是「城牆」,而是石頭桿了,這些石欄桿上全都刻著鳳凰。

看完欄桿,我又看見一幅畫,畫上畫著一個人坐在馬車上,那個人叫陸游,是宋朝時的一位大詩人,他曾在奉節寫了好多首詩。朝前走,還有兩幅畫:一幅是在奉節做過官的詩人王十朋,一幅是劉備在奉節的白帝城託孤。

我們繼續往上走,走了一會兒,我看見梯道旁邊有一座房子,這是供應縣城自來水的水廠。水廠旁邊有一個大水池,旁邊有一根很粗的水管,裡面流出一股又粗又渾的水,這些水經過沉澱處理,最後變為又清又干凈的自來水供應城市。

繼續向上爬,又是一幅畫,畫上畫著兩個人:李白揮筆寫詩,杜甫坐在石凳上。他們也都在奉節留下了不朽的詩篇。「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李白的這首詩就與奉節有關。

沿路看,沿路走,不知不覺已經爬得很高了,這時前面出現一道牌樓,沿牌樓門洞往上看,是一架很高很高的石梯,直通這座山的峰頂。牌樓上邊有「鳳凰山」三個大字,兩邊有一幅對聯:「樹雄心豈可中途止跬步,登絕頂好看高峽戀平湖」。這不是要我們堅持到底,不半途而廢嗎?我們兩個小孩走在前面,一會兒就爬上了山頂,不久大人們也都上來了。原來山頂上有一個大廣常在廣場上,我們小孩和大人都放開嗓子,向山下大聲叫喊起來:「哦——」我們都非常高興。

這次爬山,不但鍛煉了身體,我還知道了奉節為什麼叫「詩城」,真有意義。

㈢ 鳳凰古城有什麼好玩的,鳳凰古城必去景點TOP5

神鳳文化景區
南華山國家森林公園處於鳳凰古城南側,總面積2354公頃,山嶺連綿共有大小峰巒45座,溝澗壑谷72條,山泉水井21處,天坑、溶洞多處。相傳,南極仙翁在此滴灑神水,留得物華繁茂,當地百姓感念天恩而稱譽為南華山。南華山林深木茂,翠色千層,著名南社詩人田星六先生作詩贊之:「青山十萬翠煙重,第一南華是主峰。四合松濤去不斷,時來添打寺門鍾。」昔日鳳凰古八景之東嶺迎暉、南華疊翠、奇峰挺秀、山寺晨鍾、蘭徑樵歌皆在南華山。

鳳凰神鳳文化景區由二十多處景點組成:鳳凰六句陣、鳳凰台、鳳竹林海、有鳳來儀、鳳緣亭、引鳳橋、百鳥朝鳳、九九神階、神鳳殿、鳳凰座、十八神性圖騰柱、鳳凰紀、醴泉台、五德門、鳳凰物語、百鳥園、放生台、乘風棧道、鏘鏘閣、翙翙廊、秋秋樓等。[19]

田家祠堂
田家祠堂位於沱江北岸的老營哨街,始建於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為時任欽差大臣、貴州提督的鳳凰籍苗族人士田興恕率族人捐資興建。民國初,湘西鎮守使、國民黨中將田應詔(田興恕之子)又斥巨資最後修建完工。這是一處具有濃厚民族特色的氏族祠堂建築群。有大門、正殿、戲台和20多間屋宇,並有天井、天池、迴廊,還設有「五福」、「六順」兩門。

祠堂大門前有有六級用紅砂條石砌成的扇形台階。階前,有一塊較寬的空坪。大門左中右三間,中間大門呈八字形,兩邊次間均為青磚砌就,有石象一對,石鼓一雙,極具氣派。祠堂正殿系抬梁式與穿斗式結合構架,硬山頂,高、深、面闊都是20米,殿柱基石均為石鼓,貓拱背山牆,正殿門前砌青石台階,氣勢恢弘、庄嚴雄偉。 、
田家祠堂的戲台為六角飛檐古建築,歇山頂,飾如意斗拱,左右有次間,是演職員演出間歇休息的場所。[20]

沈從文墓地
沈從文墓地位於沱江畔的聽濤山,其前身是清代曾任欽差大臣、雲貴提督的鳳凰籍苗族人田興恕為孝敬其母杜氏修建的花園,也是文人墨客在鳳凰休閑觀光的場所。又名「杜母園」。

北門古城樓
始建於明朝。鳳凰北面,俗稱北門城樓,
北門古城樓
本名「壁輝」。北門古城樓始建於明朝。鳳凰元、明時為五寨長官司治所,有土城。明嘉靖年間從麻陽移鎮竿參將駐防於此,於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將土城改建為磚城,開設四大門,各覆以樓。清朝先後在這里設鳳凰廳、鎮竿鎮辰沅永靖兵備道治所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遂將磚城改建為石城,北門定名為「壁輝門」,一直保存至今。北門古城樓採用本地紅砂條石築砌,做工考究,精鑽細琢。城門呈一半月拱,有兩扇鐵皮包裹。圓頭大鐵釘密鉚其上的大門。城樓用青磚砌築,重檐歇山頂,穿斗式木結構,石座卷頂。城樓對外一面開槍眼兩層,每層4個,能控制防禦城門外一百八十度平面的范圍。

陳斗南宅院
建於清光緒28年(1902年),位於古城內吳家弄一號,在東門城樓和楊家祠堂之間,佔地面積366.6平

陳斗南宅院(2張)
方米,由前進、天井、中堂及後進組成,為四水歸堂迴廊式院落,四周防火牆高深嚴密,是江南典型的四合院。宅院是民國時期的將軍府,陳宅出了兩位國民革命軍少將,陳斗南將軍(1886~1931),1924年~1925年間與賀龍為湘西巡防軍同僚,關系密切。1926年參加第二次北伐,1928年年間賀龍領導工農革命軍時在鄂南、湘北鬧革命受挫來湘西,陳渠珍委派陳斗南支援賀龍領導的工農革命。

陳氏祖宗泥塑像是泥人張傳人張秋潭大師的封世之作,被專家、教授贊譽為國家級乃至世界極的泥塑藝術精品。陳斗南宅院是《烏龍山剿匪記》、《湘西喋血記》、《父親的戰爭》、《戰士》、《拯救女兵司徒慧》、《未代苗王》、《我心飛翔》、《湘西往事》等十多部著名影視劇內景拍攝地。

沱江吊腳樓

沱江吊腳樓(2張)

沱江河是鳳凰的母親河,順水而下,穿過虹橋有萬壽宮、萬名塔、奪翠樓。沿沱江邊而建的吊腳樓群在東門虹橋和北門跳岩附近。

文昌閣小學
文昌閣小學,鳳凰古城文昌閣小學建於清朝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位於湘黔邊陲的中國歷史文化名城鳳凰城南,坐落在風景秀麗的南華山國家森林公園的北麓,鳳凰籍青年田興奎東渡日本,留學弘文師范學堂,結識了黃興、秋瑾等人,參加了同盟會。1905年學成歸國,懷抱「振興華廈, 重在樹人」的思想,在家鄉鳳凰南華山下創辦了「蒙養學堂」(文昌閣小學前身),成為第一任校長。

石板老街
寬不足5米的青石板街,自道門口往西,經十字街、東正街、西正街、回龍閣、營哨沖、陡山喇、接官亭、沈
石板老街
從文墓地直至天下第一泉,全長3000多米。是鳳凰最繁華的商業街。

萬名塔
萬名塔,位於沱江沙灣北岸,與遐昌閣、虹橋相映。塔用青磚和混合沙漿以及鋼筋混泥土砌築而成。塔為六

萬名塔(2張)
方、七級,每層六個翹角,精美秀麗,且懸掛銅制風鈴。塔高22.98米,一層直徑4.5米,向上每層直徑縮小0.3米。塔面裝飾雅緻,塔身挺拔秀麗,宛若少女婷婷玉立於沱江之畔。一層有楹聯六副,皆為名人所題,或頌或感,風格各異。如原縣長吳官林題聯:"塔靜梧高凌空引鳳;河清岸曲流水藏蛟"。民主人士田鶴丹題聯:"喜層層凌雲高起;恰悠悠在水一方"。塔身映入沱江碧波之中,搖搖晃晃,顯得格外秀氣動人。[21]

奇峰山
原奇峰寺所在地,寺廟已不存在,在此山上可觀看沱江、吊腳樓、虹橋、奪翠樓、萬名塔等景。[2]

許願亭
許願亭位於鳳凰古城龍脈龍頭位置,在鳳凰風景區「虹橋」旁沿江的石板路、東關門樓閣上的一個亭子,因人傑地靈,山清水秀,當地人很久以前在此許願祈福,號稱「聚山水靈韻 鎖前世今生」而著稱——許願亭。[22]

烏龍山風景區
烏龍山景區距鳳凰古城28公里,

《烏龍山剿匪記》故事發源地。位於湘黔邊界算深山峽谷之中。這里由於人跡罕至,至今尚較完好地 保存著原始生態之風貌。景區主要由乾山仙柱、坤山玉女洞、夫妻觀景岩、五子峰、烏龍洞、練功台等諸多風光的奇異的怪石、懸崖、石柱、奇峰組成。還有蜿蜒秀麗的烏巢河峽谷、龍馬瀑布、梯子坎瀑布和烏龍洞清泉。[23]
春天:景區內到處可見綠葉新生,到處可聞鳥語花香;
夏天:景區內曲徑幽涼,可以在岩穴洞府中避暑,在鬱郁蔥蔥的高丘林蔭下休息沐風;
秋天:景區內白雲悠悠,可以在山間小道上採摘紅葉野果,尋覓詩意;
冬天:景區內莽莽蒼蒼,可以遠眺山石險峰,如遇雪霽天氣,滿天飛雪的爛漫景色。
其中景區內有一個叫"百嘯洞"的地方是四十七軍部隊與土匪打過仗的地方,前段時間在洞里探險的人員還發現了死人的頭骨和廢棄的子彈殼、子彈夾等。[23]

沱江
沱江河是古城鳳凰的母親河,她依著城牆緩緩流淌,世世代代哺育著古城兒女。

合並圖冊(2張)
坐上烏蓬船,聽著艄公的號子,看著兩岸已有百年歷史的土家吊腳樓,別有一番韻味。順水而下,穿過虹橋一幅江南水鄉的畫卷便展現於眼前:萬壽宮、萬名塔、奪翠樓……一種遠離塵世的感覺悠然而生。

沱江的南岸是古城牆,用紫紅沙石砌成,典雅不失雄偉。城牆有東、北兩座城樓,久經滄桑,依然壯觀。
沱江河水清澈,城牆邊的河道很淺,水流悠遊緩和,可以看到柔波里招搖的水草,可以撐一支長篙漫溯。沿沱江邊而建的吊腳樓群在東門虹橋和北門跳岩附近,細腳伶仃的立在沱江里,似一幅韻味頗濃的山水畫。[24]

虹橋
原名卧虹橋,又稱「風雨樓」,建於明洪武初年。位於是鳳凰的中心,從這里去哪兒都很方便。在虹橋上看整

虹橋(2張)
個鳳凰城,沱江兩岸的如畫風景盡收眼底。虹橋分為上下兩層,一層主要是商鋪和雜貨店,二層是民俗文化樓,裡面藏有從古到今所有關於虹橋風雨樓的書畫作品,也是個觀光和喝茶的好地方。[24]

沈從文故居
1902年12月28日,湘西鎮竿(鳳凰古城舊稱鎮竿)中營街沈家的這座四合院里

誕生了一個男孩,這個男孩就是日後綽號「沈蛇崽」、讀書天天逃學、小學未能畢業、十幾歲在軍隊里浪盪,煮得一砵好狗肉,寫得一手好書法,追得一個好老婆,做得篇篇好文章,做人極其天真溫和,晚逝幾個月就會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沈從文先生。
中營街老宅本是從文大師的祖父沈宏富(曾任清朝貴州提督)於同治五年(1866年)興建的。房子為穿斗式木結構,前後兩進,火磚封砌,小巧玲瓏,古色古香,具有濃郁的湘西明清建築特色。
游沈宅,追尋大師足跡,感受大師靈氣,鳳凰文化的密碼,很大一部分就浸潤和潛隱在這個看似極其平常的古宅之中。[25]

熊希齡故居
人稱「熊鳳凰」的民國總理熊希齡倡維新、辦報紙、興學堂、辦慈幼院、救

死扶傷,是對中國做出巨大貢獻的風雲人物。毛澤東曾評價熊希齡:「一個人為人民做好事,人民是不會忘記他的,熊希齡是做過許多好事的。」周恩來也說:「熊希齡是袁世凱時代第一流人才,是內閣總理。熊希齡的事,我看後就記得很清楚。」張恨水先生的大作《金粉世家》寫得就是總理公子與民女的愛情糾葛,故事的原型來源就來自於熊希齡家族。[26]
相傳熊希齡在沅水校經堂讀書時,有一年的花朝之日,新科舉人、秀才聚集在一起觀賞奇花異草,吟詩作畫。有的畫了牡丹,以喻富貴;有的畫了荷花,以喻高潔;有的畫了蘭花,以喻雅緻。熊希齡卻畫了一株棉花。大家暗想這等沒出息的畫怎登大雅之堂?這時,熊希齡揮毫題寫:此君一出天下暖。七字一出,妙語驚人。21歲,熊希齡參加本省鄉試高中,閱卷官對他的評語為「邊楚蠻荒,前無古人,才華之高,乃三湘有為之士」,此時弱冠年華的熊希齡,才名一時譽滿三湘。22歲會試得中,24歲殿試高中二甲進士,並被欽點為翰林院庶吉士,這在只出軍人的邊緣蠻荒之地湘西實屬罕見。[26]
英雄莫問出處,誰曾想到,鳳凰古城文星街的這座普通平房,竟出了這樣一個人物,游鳳凰沒有理由不去看看熊宅。[26]

朝陽宮
朝陽宮,也稱陳家祠堂,是鳳凰古城中至今保持最完整的一座近代仿古建築的宗祠傑作。祠堂內古戲台兩側有副非常著名的對聯:「數尺地方可家可國可天下,千秋人物有賢有愚有神仙」。
朝陽宮位於古城北西側,建於民國四年,由鄉紳也是被譽為「湘西王」的陳渠珍之兄陳開炳、陳開藩發動族人捐資所建,1923年,時任湘西巡防各軍統領的陳渠珍將其擴建完善,至此大門、正殿、戲台、左右包廂、廚房、廁

朝陽宮(2張)
所等14間房屋渾然一體,構成了典型的南方四合院,成為陳氏族人聚會看戲或舉行重大活動的場所。整個建築重檐青瓦,飛檐翹角,檐下斗拱三層,正脊兩端有鴟吻,正中有彩色葫蘆寶頂,布局對稱合理,堪稱建築精品。朝陽宮的大門為紫紅色磚牆門樓,高8米。大門兩旁鐫有對聯一副:「瑞鳥起蓬蒿翼搏雲天高萬里;嘉賓蒞邊隅眼看樓台總多情」。左右對稱地堆塑山水花鳥浮雕12幅,門樓飛檐翹角,別具特色。面對大廳,是風情濃郁的古戲台,古戲台平時多演出古典戲曲,陽戲、儺堂戲、辰河高腔等,鑼鼓絲竹與胡琴燈影中,令人恍若隔世。大師沈從文、黃永玉及很多文化名人都曾來這里觀賞過。[27]

萬壽宮
萬壽宮座落在風景秀麗的東門外沙灣,北靠東嶺,面瞰沱江。崇垣危閣掩映在奇山秀水之間,構成一幅絕妙的天然圖畫。
萬壽宮始建於明末清初,規模建築於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咸豐四年 (1854年)江西人楊泗在西側建遐昌閣;民國十七年(1928)又在大門北側建陽樓。至此,萬壽宮形成建築規模宏大,設計精巧獨特,雕琢玲瓏剔透的建築群落。
就是這座萬壽宮,使鳳凰流傳著一個建築史上的傳奇故事。據傳,自元代時候起中原及沿海一帶便有人陸續向西部遷徙。移民的原由大多是兵荒馬亂。來到鳳凰客居的一部分江西人,受到當時土司制度下的鳳凰當地人排擠,大都居住在城外的沙灣。於是

萬壽宮(2張)
沙灣便成了江西街。江西人勤奮,他們住著自己搭建的簡易房舍,干著提籃小賣的營生,夾著尾巴做人,小心翼翼地生活,從不與土著的鳳凰人發生沖突。在月現日隱中走過了清康乾盛世後,他們終於在鳳凰站穩了腳跟,擺脫了貧困,走向了富裕,並以雄厚的經濟實力打破了外鄉人不得進城的戒律,紛紛在古城內購置房產,開辦了布疋行、百貨、南雜商店以及餐飲甚至典當行……為了在生意場上抱成團並在居家生活上相互有所照應,他們集資在沙灣處修建了一座萬壽宮,為江西人客居鳳凰的家廟、會館、同鄉會。同時他們還將此延伸到鄉下,在鳳凰縣當時的第二大鎮———得勝營(今吉信鎮)也建了一座萬壽宮。

可以說,當時的江西人在鳳凰地盤上已成氣候,經濟實力也日照中天。這時,土著的鳳凰人才大夢初醒,並驚訝地發現,江西人的「算盤子」居然勝過鳳凰人的「槍桿子」。
鳳凰人江西人占據了好風水,在陰陽術士的指導下,在萬壽宮對面山腰修建了一座寺廟———准提庵,又叫江心禪寺。此庵造型不同,在前面土紅色牆上開了兩個丈余直徑的圓型大窗,像兩只大眼睛盯著萬壽宮,江西人休想將鳳凰人的「財喜」擄走!江西人在沙灣修了一座小白塔,尖頂在陽光下十分耀眼,像一根針,刺向准提庵牆上的那對大眼睛。江西人此舉又很快被鳳凰人察覺,於是在准提庵後殿塑了一尊「骷髏子菩薩」。此菩薩形似濟公和尚,手張著一個大大的「乾坤袋」,欲將江西人算盤子上的「財喜」統而收回。
據說此後江西人在生意場上便不大順手,上行貨下行船屢遭挫折,不是在半途被土匪亂兵搶走便是在青浪灘翻船......當然,這些僅僅是傳說。不過,傳奇似的准提庵、萬壽宮、白塔如今還在古城裡巍然聳立,它的建築風格,令後人贊嘆,而客居鳳凰的江西人已成為地道的鳳凰人。槍桿子和算盤子的合成使鳳凰古城形成了獨特的文化底蘊。

㈣ 從鳳凰古鎮怎麼坐車去荷花機場

鳳凰到張家界,上午08:30分一趟,下午14:30一趟,票價60元。
張家界 去荷花機場
4路公交車乘車地點:機場大門口前100米處為4路公交車始發站,此路線為環城線,為分A線和B線:
A線 出發走南庄坪方向,可到達機場大酒店、子午路、北正街、祥龍國際大酒店、百貨大樓、汽車站、步行街、火車站再經官黎坪回到機場;

B線出發走官黎坪方向,經過火車站、步行街、汽車站、百貨大樓、祥龍國際大酒店、北正街、子午路、機場大酒店經南庄坪回到機場。

小提醒:此車為環線,上車前可問清乘務員所去目的地應乘坐的路線,及轉車地點,4路公交車全程票價1元;運行時間:每日06:00—19:00

的士參考價:15-25元(註:此價僅為參考,實際價格根據當前市場情況而定)

㈤ 鳳凰古城怎麼出名的

鳳凰縣位於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西南部,西與貴州省松桃、銅仁兩縣接壤。總面積炒1758.5平方公里,占自治10州個縣市面積的8.12%,是湖南省較小的縣份之一。縣地在唐拱三年(687)始設渭陽縣。此後或隸屬招諭或隸麻陽,屢有變動,至宋代設土司。明隆慶三年(1569)為了監視土司,在今落潮井地域高一軍營。因此地有一高山形似鳳凰,稱鳳凰山,這個軍營因山定名,稱鳳凰營。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設廳,命名鳳凰廳,廳治設鎮竿鎮(即今沱江鎮)。嘉慶二年(1797年)升散廳為直隸廳。民國二年(1913)改廳為縣,稱鳳凰縣,相沿至今。現今鳳凰全境劃為5個鎮(其中1個區鎮、4個鄉級鎮)和27個鄉。人中30萬,是一個多民族縣有苗、漢、土家、回等民族。縣境多山,屬中低山區,為雲貴高原尾部武陵山脈的南部分支,西北高而東南抵。有臘爾山等47座大山,沱江等156條大小溪河,構成層巒迭嶂、河流交錯、溝壑縱橫、水流湍急的地貌。全境大致分為三級台階,東部至東南為第一台階,海拔為500米以下,約12個鄉(鎮);東北至西南的中低山區為第三級台階,海拔500—800米,約14個鄉(鎮);西北為第三級台階,是高山台地,海拔800米以上,約6個鄉。縣域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我,四季分明,多年平均降雨量1308.1毫米,多集中在1—5月,夏秋乾旱約四年三遇。平均年日照為1266.3小時,無霜期為277天,年平均氣溫15.9℃。 鳳凰不僅自然資源豐富,而且山川秀麗,風景優美,名勝古跡也多。距縣城25公里有保存完整的黃絲橋古城;距縣城6公里有奇梁洞。洞長數里,鍾乳石千姿百態,氣象萬千;禾庫鄉境內有天星山,峭壁千仞,形勢險峻,是清代乾嘉年間苗民起義的古戰場;廖家橋鄉的龍井潮泉,定時湧出泉水,水柱高達丈余;柳薄鄉有尖朵朵瀑布,落差高達236米,凌空飛瀉,極為壯觀;山江鎮是苗族聚居區,保持著濃厚的民族特色;縣城沱江鎮北門及東門的古城樓仍保持原貌,河邊古樸的吊腳樓別具一格,更有那飛檐斗拱的朝陽宮、萬壽宮、大成殿、天王廟、遐昌閣等古建築點綴,整個山城保持著古色古香的風貌。 建置沿革 鳳凰在春秋時期屬楚國,為黔中地。秦為黔中郡地。兩漢直到三國,均屬武陵郡辰陽縣地。晉代或為鐔成縣地,或為舞陽縣地,仍屬武陵郡。南北朝復為辰陽縣地,至隋朝改為辰溪縣地。唐垂拱三年 (687)改為渭陽縣地,後又改為招諭縣地,均屬錦州盧陽郡。五代仍為渭陽、招諭縣地,宋初劃歸麻陽縣,北宋太平興國七年(982)改隸招諭縣,熙寧八年(1705)廢招諭,復置麻陽縣,屬沅州鐔陽郡。宋嘉秦三年(1203)高五寨司,屬思州軍民安撫使。元朝沿襲此制。明代洪武七年(1374)置五寨長官司,永樂碧眼(1405年),將竿了坪元帥府改置竿子坪長官司,分管苗寨,均屬保靖州軍民宣慰使司。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始獨立設廳(散廳),四十三年(1704)設置通判(流官),但土司並未廢除,開成土流並存。至康熙四十六年(1707)偏沅巡撫趙申喬以土司田宏天不法,奏准裁革,不予襲替,至此土司制度徹底廢除。嘉慶二年(1797)升散廳為直隸廳,升通判為同知,民國2年(1913)改鳳凰廳為鳳凰縣。初為二等縣,設知事公署,置知事一員。民國8年改為三等縣,知事公署改為縣公署,設縣長。民國29年(1940)復升為二等一級縣,屬湖南省第九行政督察區。 1949年11月7日和平解放,1950年4月21日成立鳳凰縣人民政府,隸屬沅陵專區。1952年劃為湘西苗族自治區。1955年湘西苗族自治區改為自治州,1957年在苗族自治州的基礎上成立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鳳凰一直隸屬於湘西自治州 民族 鳳凰縣是一個多民族縣。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全縣人口82604人,苗族31221人,佔全縣人口38%;1949年全縣人口15.63萬人,其中少數民族81400人,占總人口52.08%;1985年全縣總人口30.0133萬人,少數民族17.5899萬人,占總人口58.61%,其中苗族佔50.34%,土家族佔8.06%,回族佔0.15%瑤、壯、滿、黎、藏、侗、仡佬、水等民族共佔0.06%。苗族分布是大集中小分散,多數聚族而居,同姓為寨。山江區,臘爾山區,吉信區的大田鄉、火爐坪鄉、三拱橋鄉、兩頭羊鄉,阿拉區的落潮井鄉和城郊區的都里鄉為苗族聚集區。此外南華山吉信鎮、竿子坪鄉、廖家橋鄉、阿拉鎮、黃合鄉均有苗族聚居村,其餘鄉、鎮及縣城也有苗族雜居。土家族的分布是大分散小集中,主要散居在阿拉營鎮、新場鄉、茨岩鄉、七良橋鄉、木江坪鄉、橋溪口鄉、廖家橋鄉、吉信鎮、竿子坪鄉和縣城,其中有的鄉鎮中有聚居村寨。其他的少數民族的居住就更分散了。 清代以前,苗族男女服飾差別很小,一律是彩色斑斕布。上穿花衣下著百褶裙。包赭色花帕,穿船形鞋,佩帶各種飾。清康熙年間,政府指令「服飾宜分男女」,但此時上裝的式樣仍無多大差別,一律為無領滿襟。 名勝 鳳凰地處湘黔邊陲,境內千山萬壑,森林茂盛,溪河交錯,溶洞棋布,山清水秀,風景宜人。加之歷史上為湘西政治軍事重地,所以名勝甚多. 鳳凰古城 今日的縣城即元代的五寨司城,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改磚城為古城,同長2公里有餘,東北兩門的城樓至今仍保存完整,並有半壁城垣連接其間。清王朝不僅在這里設置直隸廳,鎮、道大員亦同駐廳城。嘉慶年間,廳城建有庵堂廟宇50多處,如今天王廟、城隍廟、閻王殿、關帝廟、文廟等屋宇猶存。城池依山而建,前有沱江流過,四周青山環抱。古代修築的10多條街巷,全用紅色石板鋪徹;沿河一帶的吊腳樓,顯得格外古樸。街旁綠樹成蔭,古建築星星點點,把整個山城點成一幅富有詩意的山水作品。 (萬壽宮):位於沙灣,舊為江西會館,建於清乾隆二十年間。前臨沱江水,背靠青龍山。院內的遐昌閣高聳,河邊的萬名塔拱衛。閣樓飛檐斗拱,建築古雅典朴,風韻別致。 (天王廟又名三候祠):在東門外觀景山麓,嘉慶三年修建。從東門井登山進廟,有石階100級,右側有三個台階,原各有一馬一夫,大小與真人真馬一般,工藝精巧。 廟內有大戲台,昔日常有戲班來縣演出,是城內一個娛樂場所。正殿有一尊高大的塑像,長年香火不絕。1911年11月鳳凰響應辛亥革命,田應會等曾在天王廟聚義。建國後戲台、神像、夫、馬均被拆毀。1962年被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4年縣人民政府撥款修復廟宇。 (文廟):位於登瀛街,系古代祀孔之地。清道光十九年(1839)重建。保存的大成殿飛檐翹角,蟠龍矯繞。朱漆金紋,浮雕飛動。 (朝陽宮):位於西門坳,舊為陳家祠堂,建於民國4年(1915)前有高大的門牆,粉紅色的牆壁上有12副浮塑。宮內是四合大院,頭門有一古式戲台,兩側有包廂,整個院落的門窗雕刻精湛,朱漆色繪,典雅富麗,宛如宮殿。 (八角樓又中青龍山):位於城東,「初日東升,晚煙未散,曉暉晃盪,紫氣滿城」。為鳳凰八景之一,名曰「東嶺迎暉」。 (奇峰寺):位於城外大街南側。「一峰突出平地,石蹬紆回;松蔭夾道,山頂有寺,江水縈同,四山環抱,秀氣所鍾」。為鳳凰八景之一,名曰「奇峰挺秀」。 (南華山):是縣城南邊屏障。「環城皆山,此峰獨竣;草深林茂,翠色千層,朝則薄霧籠青,暮則斜陽凝紫」。山頂過去有小庵,如今建有國營林場,設有招待所接待賓客。這是鳳凰八景的「南華疊翠」。虹橋橫跨沱水,長50餘丈。「川平風靜,皓月當空,清光盪漾,近則兩岸煙村,遠則千山雲樹,皆入琉璃世界中。橋上徘徊,恍似置身蓬島:。這是鳳凰八景的「溪橋夜月」。昔日橋上有亭,店鋪林立,1956年拆除建為公路橋。回龍閣位於縣城東門外,閣下有一深潭,鳳凰八景的「梵閣回濤」就是指的此處。漲水時「兩溪合流,匯於江心寺下,紅黃異色,急流飛濺,觸石漩渦,隨風鼓浪,正如兩龍過峽」。 以上引自乾隆進士王家賓所作《鳳凰八景》。奇梁洞:奇梁洞座落在七良橋鄉的七良橋村,距縣城6公里。吉鳳公路由此經過。清澈的溪水穿洞而過,流入沱江,洞長6235為,以奇、秀、幽、峻四大特色著稱。 洞口宛如巨龍張開大口,高56米,寬32米,青藤蘿蔓,參差披拂。洞內有畫廊、天堂、龍宮、陰陽河等景區。入洞後有一段溪流,溪中怪石嶙峋,爭奇斗怪,似蛇、似鱉、似鳥、似魚、似蚌、似雞惟妙惟肖。有一「荷花傘」酷似琉璃質荷花,據地質專家說已有幾十萬年歷史。 雲霧山:是一處鍾乳石畫廊。山上古木參天,濃蔭蔽日,遊人至此,彷彿置身於一座森林公園。 天堂:是一個神奇的世界。這里有兜率宮、靈宵殿、逍遙宮等景觀,但見觀音坐蓮,神仙雲聚,神態各異、栩栩如生。 龍宮:七龍洞內七條青龍破洞欲出,珠寶宮中流金溢彩,太子廟上流翠飛紅,水晶廟里玉幡生輝。 陰陽河:兩溪相匯,冷熱參半,可盪舟漫遊出洞,真通後山魚梁洞進入沱江。 奇梁洞於1985年開始開發,遊人絡繹不絕。人稱此一景區收桂林、張家界奇景於一洞,鬼斧神工,使人如置身蓬萊仙境。 黃絲橋:古城位於阿拉鎮黃絲橋村,建於清朝乾隆十八年(1753),鳳凰營通判馬懷章將衙署由鳳凰山遷至此處。稱新鳳凰營,是古代用兵要地,城牆周長686米,東西寬153米,面積0.29平方公里,牆道寬2.4米,牆高5.6米,有大小箭垛300個。設東西北三門,並建有城樓,城上有炮台兩座。此城保存完好,1983年列為湖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三朵朵瀑布 位於柳薄鄉禾排村。這里群山環抱,峽谷深溝,一團白練從懸崖處下瀉,隨風漫卷輕盪,似煙如雲,極為壯觀。瀑布落差高達236米,超過全國落差較高的浙江雁盪山瀑布(213米),民比最新發現的吉首德夯瀑布(231米)高5米,是全國落差高的瀑布之一。瀑布最低流量0.27立方米/秒,洪峰期流量達50立方米/秒。現正利用瀑布興建禾排電站。從電站至放水口共有1350級台階。 三潭書院 三潭書院在今吉信鎮。系縣人清貴州省署貴東兵道吳自發於同治十三年(1874)回籍省親時所建,因下臨羅布潭、楊柳潭、漆樹潭,取名三潭 書院。書院為四合天井,課堂宿舍左右對稱,畫廊曲欄前後連接。院外古柏參天,丹桂飄香。迄今已有110餘年歷史,部分建築物猶存。 天星山古戰場 天星山在禾庫鄉板吉門村境內,居萬溶江上游,海拔761米,三面環水,絕壁懸崖,高不可攀,唯西面與臘爾山台地相連,成馬鞍形,僅有一條羊腸小道直通山頂,形勢險要。清乾隆六十年(1795),當地苗民起義抗清,義軍以天星山為據點,與清軍浴血苦戰,堅守10月之久,後因內奸叛賣,全部壯烈犧牲。1980年被列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山頂原有古廟一座,山泉一眼,還有民房水塘,如今房屋雖毀,遺跡猶存。

㈥ 鳳凰和蓮花有什麼關系

都是好的寓意。
鳳凰蓮花寓意花開富貴,鳳凰報喜。鳳凰乃「百鳥之王」,一雄一雌比翼雙飛,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自古以來,鳳凰也象徵著美好的愛情。鳳凰文化的和諧理念也涵蓋了當今生活的方方面面。而蓮花開放時給人一種高雅、干凈的感覺,寓意為高潔、聖潔。

㈦ 煙台市鳳凰山有荷花荷葉和垂柳嗎

鳳凰山沒有荷花荷葉,煙大校園里有,垂柳有,在半山坡就有,

㈧ 鳳凰紋身腳下踩一朵荷花是什麼意思

你看清楚是荷花還是蓮花?
蓮花是法座,寓意無上法力。代表鳳凰已經成佛了。

㈨ 鳳凰和荷花在一起是啥意思

偉岸祥瑞,聖潔清凈
鳳凰,亦作「鳳皇」,古代傳說中的百鳥之王。雄的叫「鳳」,雌的叫「凰」,總稱為鳳凰,亦稱為丹鳥、火鳥、_雞、威鳳等。常用來象徵祥瑞,鳳凰齊飛,是吉祥和諧的象徵,自古就是中國文化的重要元素。
鳳凰和龍的形象一樣,愈往後愈復雜,最後有了鴻頭、麟臀、蛇頸、魚尾、龍紋、龜軀、燕子的下巴、雞的嘴,身如鴛鴦,翅似大鵬,腿如仙鶴,是多種鳥禽集合而成的一種神物。
鳳凰和龍一樣,在現實世界中並不存在,是古人幻想的神鳥,與龍同為漢族民族的圖騰,類似的傳說也見於其他東亞國家的歷史中。自秦漢以來,龍逐漸成為帝王的象徵,帝後妃嬪們開始稱鳳比鳳,鳳凰的形象逐漸雌雄不分,整體被「雌」化。
《小學紺珠》卷十:「鳳象者五,五色而赤者鳳;黃者_雛;青者鸞;紫者__,白者鴻鵠。」
荷花(Lotusflower):屬毛茛目睡蓮科,是蓮屬二種植物的通稱。又名蓮花、水芙蓉等。是蓮屬多年生水生草本花卉。地下莖長而肥厚,有長節,葉盾圓形。花期6至9月,單生於花梗頂端,花瓣多數,嵌生在花托穴內,有紅、粉紅、白、紫等色,或有彩紋、鑲邊。堅果橢圓形,種子卵形。
荷花種類很多,分觀賞和食用兩大類。原產亞洲熱帶和溫帶地區,中國早在周朝就有栽培記載。荷花全身皆寶,藕和蓮子能食用,蓮子、根莖、藕節、荷葉、花及種子的胚芽等都可入葯。其出污泥而不染之品格恆為世人稱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就是對荷花之美的真實寫照。荷花「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高尚品格,歷來為古往今來詩人墨客歌詠繪畫的題材之一。
1985年5月荷花被評為中國十大名花之一。荷花是印度和越南的國花。

熱點內容
珠寶花花語 發布:2025-08-23 20:35:52 瀏覽:879
天邊一朵雲西瓜的寓意 發布:2025-08-23 20:26:13 瀏覽:329
沒情人的七夕 發布:2025-08-23 20:02:18 瀏覽:220
海棠廣場太原 發布:2025-08-23 19:58:26 瀏覽:638
廣州一朵秀服飾有限公司qq 發布:2025-08-23 19:55:52 瀏覽:534
朱小姐花語 發布:2025-08-23 19:50:28 瀏覽:250
紫藍花花語 發布:2025-08-23 19:40:31 瀏覽:733
情人節特色活動 發布:2025-08-23 19:40:19 瀏覽:419
盆栽醋栗果 發布:2025-08-23 19:38:59 瀏覽:391
插花主枝 發布:2025-08-23 19:37:41 瀏覽: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