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陂頭荷花

陂頭荷花

發布時間: 2022-07-30 18:40:37

A. 沅陵縣有多少鎮,分別是什麼,各鎮有多少村,分別是

截至2020年,沅陵縣轄沅陵、五強溪、官莊、涼水井、七甲坪、麻溪鋪、筲箕灣、明溪口8個鎮;盤古、荔溪、馬底驛、楠木鋪、杜家坪、北溶、肖家橋、大合坪、清浪、陳家灘、借母溪11個鄉;二酉苗族鄉、火場土家族鄉2個民族鄉。

1、沅陵鎮

截至2020年,轄龍泉山、桃花嶺、龍興、鴛鴦山、勝利門、教場坪、荷花池、鶴鳴山、回龍山、鳳鳴塔、望聖坡、黃草尾、鳳凰山、苦藤鋪、老鴉溪15個社區和岩板鋪、鄭家村、蘭溪口、落仙處、鹿溪口、龍溪、白岩、饅頭嘴、岩落、向家界10個行政村。

2、五強溪鎮

截至2020年,轄五強溪、唐家灣、麻伊伏3個社區和誇父、牛獅坪、石公坪、喬子坪、合仁坪、柳林汊、唐家坪、大洞溪、瓦窯坪、學堂坪、荷花坡、蔣家溪、蒿子溪、四合頭、金銀池、辰堂溪16個行政村。

3、官莊鎮

截至2020年,太平鋪、寧鄉鋪、荊竹山、海沙坪、三渡水、黃土鋪、黃金坪、龔家灣、老街、官莊、磨子溪、楠木潭、塘虎坪、界亭驛、牌樓邊、辰州坪、楊家溪、葉家山、沃溪、魚兒山、花岩山、黃金溪、新屋場、馬安鋪、荔枝溪、聶溪沖;

潘香坪、馬家坪、清潔河、黃酉溪、化溪、叢溪口、主埠溪、沿途、楊武溪、油坊坪、潘香鋪、黃壤坪、羅家橋、關口溪、通溪、舒家溪、沐濯鋪、遼灣溪、鐵龍洞45個行政村,480個村(居)民小組。

4、涼水井鎮

截至2020年,轄涼水井、岩屋潭、田家坨3個社區和歐家灣、砂子坳、松山邊、洞頭、劉家壩、沃溪、涼水井、百合、陳龍界、雲叢洞、蒙福、陶飯鋪、何家村、漣泗溪、金花殿、江溪口、王家嶺、塘沖、蓮花坪、松溪橋、文昌閣、冉溪、肖家沖、後坪、李家巷、松溪鋪、牙司溪、上道理;

寺田坪、臘塘、張家坪、蘇良界、楊家坪、湖田坪、青坡、魯溪、法官塘、洞溪、姚家、漁家洞、廣福、六都坪、江家溪、龍虎坪、桐油坪、張家灘、冉家、瞿家、溪口、白霧溪、克鋪、張家佬、良家山、小楓溪、水田、陂頭、徐家、棋楠、大楓溪、亮岩60個行政村、八一山林場(園藝場)。

5、七甲坪鎮

截至2020年,轄七甲坪、伍家2個社區和楠木、銅鼓、拖舟、梨樹、雷家莊、金河、三星、黃岩壩、叢林坪、馬頸、蠶忙、埡頭、蓮花、毛塔、劉家坪、柳葉潭、洞溪、洋泗溪、扶桑、石坪、樟木、桃坪、大橋、高橋、兩河、萬羊山、提茶坪27個行政村,542個村民小組。

6、麻溪鋪鎮

截至2020年,全鎮轄麻溪鋪、龍岩頭2個社區和馬家、千丘田、莊田、文家坪、仰溪鋪、李家、四方頭、肖家坳8個行政村,共109個村民小組。

7、筲箕灣鎮

截至2020年,轄筲箕灣、三角坪2個社區和九龍山、雙爐、思通溪、銀華山、野柘、舒溪坪、金華山、田家坪、楊溪橋、洞底、五里山、花橋、蔣家、株木山、龍潭坪、大坪頭16個行政村,124個村民小組。

8、明溪口鎮

截至2020年,現轄黃秧坪、桐木嶺2個居委會;陳家溪、黑木界、盧家、元爾坪、擎溪口、樂怡溪、毛坡頭、杉木寨、鐵路坪、戰場坪、張家山、窩棚溪、明溪口、半坡頭、浪塘、曹家田、龔家17個村委會,2個社區居委會,175個村民小組,11個社區居民小組。

B. 關於月亮和荷花的詩句

【詠白蓮(其二)】 唐·皮日休
細嗅深看暗斷腸,從今無意愛紅芳。
折來只合瓊為客,把種應須玉甃塘。
向日但疑酥滴水,含風渾訝雪生香。
吳王台下開多少,遙似西施上素妝。

【蓮】 唐·唐彥謙
新蓮映多浦,迢遞綠塘東。
靜影搖波月,寒香映水風。
金塵飄落蕊,玉露洗殘紅。
看著余芳少,無人問的中。

卜運算元】 荷花 宋·辛棄疾
紅粉靚梳妝,翠蓋低風雨。
占斷人間六月涼,期月鴦浦。
根底藕絲長,花里蓮心苦。
只為風流有許愁,更襯佳人涉。

【南鄉子】 李絢
乘彩舫,過蓮塘,
棹歌驚起睡鴛鴦。
游女帶花偎伴笑,
爭窈窕,竟折團荷遮晚照。

【高荷】 唐·元稹
種藕百餘根,高荷才四葉。
颭閃碧雲扇,團圓青玉疊。
亭亭自抬舉,鼎鼎難藏 。
不學著水荃,一生長怗怗。

【荷花】 唐·李商隱
都無色可並,不奈此香何。
瑤席乘涼設,金羈落晚過。
回衾燈照綺,渡襪水沾羅。
預想前秋別,離居夢棹歌。

【醉桃源】 芙蓉 宋·吳文英
青春花姊不同時。凄涼生較遲。
艷妝臨水最相宜。風來吹綉漪。
驚舊事,問長眉。月明仙夢回。
憑欄人但覺秋肥。花愁人不知。

【五律 荷】 清·納蘭性德
魚戲葉田田,鳧飛唱采蓮。
白裁肪玉瓣,紅翦彩霞箋。
出浴亭亭媚,凌波步步妍。
美人憐並蒂,常綉枕函邊。

【秋蓮】 元·劉因
瘦影亭亭不自容,淡香杳杳欲誰通。
不堪翠減紅銷際,更在江清月冷中。
擬欲青房全晚節,豈知白露已秋風。
盛衰老眼依然在,莫放扁舟酒易空。

【卜運算元 詠蓮】 清·吳綃
誰種白蓮花。秋到花開處。
陶令騰騰醉欲歸。香滿廬山路。
莫笑出青泥。心凈還如許。
一片琉璃照相館影空。常向波中住。

【詠同心蓮】 昭明太子
江南采蓮處,照灼本足觀。
況等連枝樹,俱耀紫莖端。
同逾並根草,雙異獨鳴鸞。
以茲代萱草,必使愁人歡。

【奉和錢七兄曹長盆池所植】 唐·韓愈
翻翻江浦荷,而今生在此。
擢擢菰葉長,芳根復誰徙。
露涵兩鮮翠,風盪相磨倚。
但取主人知,誰言盆盎是。
【題白蓮】 唐·白居易
素房含露玉冠鮮,紺葉搖風鈿扇圓。
本是吳州供進藕,今為伊水寄生蓮。
移根到此三千里,結子經今六七年。
不獨池中花故舊,兼乘舊日採花船。

【小庭水植率爾成詩】 錢微
泓然一缶水,下與坳塘接。
青菰八九枝,圓荷四五葉。
動搖香風至,顧盼野心愜。
行可采芙蓉,長江詎雲涉。
【南軒盆植重台蓮移種池】 宋·梅堯臣
彤雲赤霧生綠房,朝霞變蕊朱粉光。
白玉入泥不滿盎,羽蓋裹露明目口。
濁水一石亂蛙龜,鑿池五丈如斗方。
萍根科斗得自在,荷芰明年出水央。

【房蓮】 宋·司馬光
蓮房前後熟,供噉不須齊。
肉嫩山蜂子,稜深天馬蹄。
尚憐食蘂在。深映綠荷低。
脆美如新采,近根猶帶泥。

C. 羊角塘鎮的行政區劃

羊角塘鎮政府駐復興居委會,轄國華、升坪、清溪坪、車頭、棗子坪、大塘、荷池、高龍橋、堆上、硃砂井、小陂、鹽鋪、興發、豪口、大勝、回龍、蘭橋、新華、清江、石灣、石井、高槐、泉口、泥鰍塘、白塘、雅塘沖、興龍、銅銀、新鋪、龍脈江、龍山、靈岩、獅城、張阿塘、江堰、合山、光景、太白、白露塘、直祖、萬福、茶園、高橋、平安、牛坪坳、油灣、坪山、雪裡紅、大興、黃坪、金竹、四院、城山、石堰、大安、塘沖、飛馬57個村和羊角塘、君子陡、復興3個居委會。
【羊角塘居委會】 Yángjiǎotángjūwěihuì
傳說古代有一神仙趕羊群夜過此地,忽聞雞鳴,羊群逐變成石山,其中一隻在塘中埋頭喝水的羊還來不及上岸,也變成了石頭,至今尚留有似羊角的石頭在塘中,由此得名羊角塘。居委會駐羊城路45號,轄7個居民組。總面積0.9平方公里,耕地30公頃,167戶,2367人。羊角塘鎮電信局、食品站、信用社等單位駐在。
【復興居委會】 Fùxīngjūwěihuì
原名復興岩。從前境內村民鑿岩取水,反復了兩次才引出泉水,故名復興岩。2000年村改居委會時簡化為復興。居委會駐東祥路,轄12個居民組。總面積1.9平方公里,耕地55公頃,240戶,895人。羊角塘鎮人民政府駐在。
【君子陡居委會】 Jūnzǐdǒujūwěihuì
傳說康熙年間一位遠近聞名的君子居住在此地陡坡下,故名。居委會駐羊城路13號,轄9個居民組。總面積1.4平方公里,耕地37公頃,232戶,885人。羊角塘中心小學駐在。
【興龍】 Xīnglóng
境內有「龍水井」,但乾旱頻仍,解放後大興水利旱情得以緩解,公社化時命名興龍。村委會駐興龍,轄堆陂甸、黃土堰、王師院、肖家鋪、美房院、龍水井、新屋、唐家台、楊家沖等16個村民組。總面積2.6平方公里,耕地63公頃,300戶,1132人。
【白塘】 Báitáng
境內有口大塘,塘泥呈白色,故名。村委會駐祠堂,轄新鋪子、頂上、頂下、祠堂、正屋、厚鋪、七房、王旭塘、真家沖、瑤碧灣10個村民組。總面積1.3平方公里,耕地57公頃,247戶,960人。
【泥鰍塘】 Níqiūtáng
境內有一水塘,其形似泥鰍,故名。村委會駐新華,轄老灣、老泥鰍塘、新華、鄧家灣、肖阿塘、新陂頭6個村民組。總面積0.7平方公里,耕地32公頃,175戶,669人。
【石灣】 Shíwān
曾名十灣,因清江河在境內多灣,有「十灣八九拐」之說,後將十灣諧音寫成石灣。村委會駐劉家屋,轄劉家屋、富塘沖、石灣等7個村民組。總面積1.2平方公里,耕地46公頃,232戶,927人。
【石井】 Shíjǐng
此地有一口好井,井水從石頭縫里湧出,故名石井。村委會駐筒車堰,轄堰頭、井邊、石頭嘴、象形、沖裡屋、向陽、齊筆、前進、申家、李家、筒車堰、祠堂胎12個村民組。總面積2.1平方公里,耕地65公頃,283戶,1114人。
【高槐】 Gāohuái
昔村裡有棵又高又大的槐樹,故名。村委會駐厚家,轄竹園、高槐、大興、無屋、才灣、竇家、申家、阿師塘、花屋、厚家10個村民組。總面積2.9平方公里,耕地58公頃,326戶,1311人。
【清江】 Qīngjiāng
因清江河貫穿全村,村以江名。村委會駐中街,轄艾家灣、上街、下街、中街、熊家灣、趙家、申家、熊家沖等9個村民組。總面積1.4平方公里,耕地61公頃,230戶,906人。
【蘭橋】 Lánqiáo
相傳古時村民在清江上修橋,橋基深陷,屢建不成,一神仙路過見狀,隨意將手中竹籃(一說蘭草)拋於橋基處,橋遂順利建成,故名籃橋,後改寫為蘭橋。村委會駐上新街,轄渣林、又渣林、段家屋、荷葉塘、上中鋪、下中鋪、上新街、上老街、下老街、圩廠坪11個村民組。總面積1.7平方公里,耕地52公頃,141戶,1227人。
【新華】 Xīnhuá
原名新亭子,後取振興中華之意,更名為新華。村委會駐竹織岩,轄雞籠山、陳家田、冷水沖、楊家坪、雙樹塘、黃鶴洞、竹織岩、仁美塘、辛家台、瓦廠、柒家屋、老泥井、劉家屋、金蓮庵、譚家屋、馮家屋、和尚腦、王毛井、烏鴨窩等24個村民組。總面積5.6平方公里,耕地145.4公頃,540戶,2082人。
【國華】 Guóhuá
境內原有八個姓氏,大眾說要講義氣而叫義華,後改為國華。村委會駐廖家屋,轄木角塘、眉毛沖、江邊、小水邊、玉和嶺、廖上、廖中、廖下、邱一、邱二、靈關等12個村民組。總面積2.3平方公里,耕地90公頃,273戶,1060人。
【荷池】 Héchí
因境內上有荷花塘、下有蓮子池塘,兩個院子聯名而得名荷池。村委會駐上花屋,轄杞秀塘、譚樹邊、曹家、小埠塘、大埠塘、扒船塘、杜阿塘、花塘、長沖、陳家屋、余山、新屋嶺、蓮塘、鐵絲嶺等等21個村民組。總面積4平方公里,耕地123公頃,384戶,1436人。
【堆上】 Duīshàng
境內有一大土堆,為古驛道的里程標志,(清時叫「塘堆」),後稱「堆上」,沿為村名。村委會駐堆上,轄中家屋、堆上、排嶺、付子坪4個村民組。總面積0.7平方公里,耕地19公頃,88戶,407人。
【小陂】 Xiǎobēi
清江微波,溢漾陂旖,故名小陂。村委會駐劉屋場,轄新鋪子、老屋場、金鉤、校場、上高塘、上街、下街皮7個村民組。總面積1.4平方公里,耕地47公頃,200戶,700人。
【鹽鋪】 Yánpù
昔因境內一條半邊街多開食鹽鋪子,故得名鹽鋪。村委會駐下八字,轄皮子鋪、下八字、上八字、劉李、水家沖、石獅塘、老玉屏、新玉屏、鹽鋪、石頭塘、湯閣塘11個村民組。總面積1.9平方公里,耕地52公頃,291戶,1001人。
【興發】 Xīngfā
1954年取興旺發達之意而名之。村委會駐興發,轄大坪、先鋒、前進、只發、石山角、下涼口、南山、清水塘、香山等11個村民組。總面積1.9平方公里,耕地52公頃,212戶,824人。
【豪口】 Háokǒu
昔為通衢,從香爐山腳劈一壕口作通道,名為壕口,後寫成「豪」。村委會駐美華,轄梅一、梅二、塘沖、塘家、美華、土塘、寶大、上頂8個村民組。總面積1.3平方公里,耕地30公頃,143戶,592人。
【大勝】 Dàshèng
昔有人在此開葯鋪,生意大興,取名大興鋪,後諧音為大勝。村委會駐劉家屋,轄盤角塘、楊家、新屋、石墈、井邊、上老屋、下老屋、白石、上新屋、石山、五角塘、香子山12個村民組。總面積1.8平方公里,耕地50公頃,192戶,706人。
【回龍】 Huílóng
因境內有形似「龍」回頭的山脊而得名。村委會駐下蒼頭園,轄段家、土白沖、龔家、楊家屋、懷德、蒼頭園、馬安井、亦足塘、譚家屋、高家橋、灣背頂等15個村民組。總面積3.3平方公里,耕地61公頃,367戶,1517人。
【棗子坪】 Zǎozǐpíng
境內平坦,曾有大片棗樹,故名。村委會駐守木塘,轄棗子坪、守木塘、自魚塘、上塘等10個村民組。總面積1.2平方公里,耕地63公頃,241戶,877人。
【清溪坪】 Qīngxīpíng
境內平坦,小溪清澈宛轉,故名。村委會駐劉家屋,轄清阿嶺、文沖、清溪坪、石中院、元頭坪、老灣、九弓塘、貴寶沖、年家廟等13個村民組。總面積2平方公里,耕地85公頃,313戶,1359人。
【高龍橋】 Gāolóngqiáo
境內有座石橋,建於地勢較高的溪水邊,形似青龍抬頭,故名高龍橋。村委會駐高龍橋,轄鄭家沖、黃家、張家、南沖、劉家屋、高龍橋、互子塘、半元沖、黃袍沖、付家屋、羅家台、高家台、石泉、施家屋、大興塘等17個村民組。總面積2.8平方公里,耕地99公頃,383戶,1136人。
【硃砂井】 Zhūshājǐng
境內有一井,井底泥沙色如硃砂,名硃砂井,村以井名。村委會駐永保亭,轄碧新屋、上碧塘、下碧塘、朱新屋、老井、新井、下雲坪、玉泉山、胡家沖、胡家台、畔塘沖、永保亭12個村民組。總面積1.9平方公里,耕地67公頃,247戶,881人。
【大塘】 Dàtáng
以大塘墈院為村名,因該院建於一大塘墈之下而名。村委會駐大塘墈,轄糾察沖、老屋沖、鴨沖、陀背沖、大塘墈、四十八、新屋、長流等10個村民組。總面積1.6平方公里,耕地73公頃,176戶,685人。
【車頭】 Chētóu
又名車頭灣,因境內清江兩邊多處有抗旱的人工車水埠頭,故名。村委會駐車頭,轄車頭、謝家嘴、胡家坳、黃家坳4個村民組。總面積0.8平方公里,耕地41公頃,97戶,426人。
【升坪】 Shēngpíng
境內地勢平坦,合作化時取天下昇平之意取名昇平。村委會駐坪上,轄油絲塘、石東、中鼓塘、坪上、付家嶺、柒埠屋、吳家園、廟後頭、石塘、短塘基、夏子沖、城埠塘、柏寅沖等17個村民組。總面積3平方公里,耕地143公頃,402戶,1550人。
【龍脈江】 Lóngmàijiāng
清江一支流,沿境內如龍蜿蜒的坡脊而流,故名。村委會駐付家,轄黃子塘、付家、太原、開原、躍進、左家等8個村民組。總面積1.5平方公里,耕地57公頃,187戶,741人。
【合山】 Héshān
村中有個開村之人叫吳合山,德高望重,後人為紀念而以其名為村名。村委會駐合山院,轄樓房、合山院、李子塘、上樓屋、李腳下、野木嶺、合山院等8個村民組。總面積21平方公里,耕地59公頃,228戶,880人。
【江堰】 Jiāngyàn
境內江水環繞村流,中段建有攔水堰,故名江堰。村委會駐四房,轄新屋、前屋、後屋、八房、四房、對門、聖祿7個村民組。總面積2.3平方公里,耕地62公頃,198戶,766人。
【獅城】 Shīchéng
村境多石山,以黑獅嶺和城牆嶺各取一字得村名。村委會駐唐家,轄砂子腦、唐家、胡家、劉家、黃家老屋、曹家、張家、胡家等10個村民組。總面積2.3平方公里,耕地54公頃,124戶,456人。
【靈岩】 Língyán
境內大溶洞,曾有神仙顯靈,故名靈岩,村以岩名。村委會駐城南坪,轄城南坳、肖家屋、付家台、陳家台、阮家嶺等7個村民組。總面積1.1平方公里,耕地49公頃,176戶,672人。
【龍山】 Lóngshān
昔境內有一個龍山庵,故名。村委會駐戴家院,轄上征家屋、上石院、下石院、中石院、老虎塘、戴家屋、桑樹灣、征家院、龍家岩等10個村民組。總面積1.3平方公里,耕地51公頃,168戶,654人。
【新鋪】 Xīnpù
境內曾開有一鐵鋪,倒閉後又開一酒鋪,後人稱新鋪,沿用為村名。村委會駐亭子,轄新屋、李四、下托、亭子、化龍、新鋪、石灰嶺等8個村民組。總面積2.1平方公里,耕地66公頃,226戶,798人。
【銅銀】 Tóngyín
以銅橋沖、銀寶沖兩地各取一字合為村名。村委會駐銅橋沖,轄張家屋、熟陂甸、大溪陡、甲子頭、銅橋沖、同心、黃家屋、高興、石井口等10個村民組。總面積1.4平方公里,耕地59公頃,254戶,873人。
【張阿塘】 Zhāngātáng
境內開基祖先張阿將大塘四周開發成大院子,故名張阿塘,村以此院為名。村委會駐張阿塘,轄張阿塘、沖頭灣等8個村民組。總面積1.3平方公里,耕地42公頃,170戶,691人。
【牛坪坳】 Niúpíngào
境內平坦,水草豐茂,昔為放牛勝地,故名。村委會駐牛坪坳,轄菜獅坳、邱家台、鋪里、二房灣、三房灣、蔣家鋪、牛坪坳大屋、三房等16個村民組。總面積2.6平方公里,耕地91公頃,263戶,972人。
【雅塘沖】 Yǎtángchōng
村裡有口大塘叫雅塘,故名。村委會駐雅塘沖,轄雅塘沖、五里山、花屋、毛坪、鍋里塘等8個村民組。總面積1平方公里,耕地35公頃,189戶,722人。
【金竹】 Jīngzhú
原名金竹園,後簡寫為金竹,故名。村委會駐三姓,轄勝利、前進、四季、紅發、高興、金鉤、三姓、增家、王家、鄧家塘、豆家沖、同心、楠木、橋子頭、木角塘、推車16個村民組。總面積3.7平方公里,耕地67公頃,288戶,1032人。
【坪山】 Píngshān
以境內曾有一個大果園名坪山園,村因此得名。村委會駐坪山,轄大塘、李馬、睦家、甸心、坪山、坳上、卉塘、陳家、雷家、新文、木家、七房、大屋13個村民組。總面積2.8平方公里,耕地77公頃,370戶,1362人。
【大興】 Dàxīng
公社化時,大樹下和新屋澗合為一個大隊,各取一字,名叫大新。村委會駐鄧巒塘,轄巒塘、社公塘、斗屋塘、八字院、新屋澗、廟山塘、山墈前、石坑井、大樹、小江、青龍、江邊、大屋、前進、大江、花屋院、甸中間、中心等22個村民組。總面積3.2平方公里,耕地101公頃,460戶,1681人。
【黃坪】 Huángpíng
境內平坦,村民大都姓黃,故名。村委會駐黃坪,轄巒山、紅旗、同意、陳家、油屋、黃坪、先進、太平、和平、申家10個村民組。總面積1.6平方公里,耕地60公頃,237戶,885人。
【四院】 Sìyuàn
昔本村有四個院落,故名。村委駐劉家灣,轄載家屋、五房灣、八字槽門、大屋、細新屋、大新屋、劉家灣、新亭子等9個村民組。總面積1.2平方公里,耕地47公頃,230戶,911人。
【石堰】 Shíyàn
因村境內有一石制堰壩得名。村委會駐友誼,轄前油沖、後油沖、新屋、麻塘灣、友誼、石堰、和睦、源福、福岩、竹山、瓦窯等13個村民組。總面積2.1平方公里,耕地76公頃,324戶,1264人。
【平安】 Píngān
從牛坪坳、晏家坪兩地名取「坪」、「晏」二字的諧音,名為平安。村委會駐晏家坪大院,轄花屋、家伍坪、岩和凼、張高嶺、對門院子、晏家坪大屋、鋪里、青家院、文家院、上甲乙塘、玉子塘、青蛙塘、青蛙吊井、新田院等16個村民組。總面積2.3平方公里,耕地79公頃,265戶,963人。
【茶園】 Cháyuán
境內素有耕種經營茶園的傳統,故名。村委會駐灣里,轄謝家嶺、劉家院、楓樹邊、柞樹邊、康山院、灣里、楊家院、五房院、老屋等11個村民組。總面積2.4平方公里,耕地52公頃,189戶,792人。
【白露塘】 Báilùtáng
境內一院子的大片稻田和池塘曾是白鷺歇息、覓食之地,故名。村委會駐白露塘,轄白露塘、里頭屋、鍾家台、干沖、竹山灣、老灣、鋪老上、鋪老下、油菜沖9個村民組。總面積2平方公里,耕地46公頃,147戶,568人。
【高橋】 Gāoqiáo
一溪上建有兩座石橋,上游橋比下游橋高出許多,村民較多集居此,故名高橋。村委會駐高家屋,轄張家嶺、戴家屋、夏家嶺、王家屋、兩頭塘、楊家台、高家屋、周翠屋、吳家屋、珍文院等13個村民組。總面積2.1平方公里,耕地71公頃,236戶,937人。
【萬福】 Wànfú
因境內曾建有萬福庵而得村名。村委會駐周家岑,轄周家嶺、戴家沖、山岩沖、前家坪、戴家屋、黃家塘、耗竹岩、油屋等14個村民組。總面積3 .2平方公里,耕地70公頃,186戶,697人。
【直祖】 Zhízǔ
昔境內有「直眼祖」的山坡,故名。村委會駐黃家嶺,轄文家台、橋子頭、絲茅期、黃家嶺、高家屋、新橋子頭、鋪里、直祖、里頭屋、鍾家嶺、桎木江、蔣家腦、劉家、丁家灣、對煤、金盆等19個村民組。總面積4.4平方公里,耕地72公頃,332戶,1297人。
【油灣】 Yóuwān
院側山灣曾建有小榨油廠,以此得名油灣。村委會駐油灣,轄油灣、蔣家鋪等4個村民組。總面積0.6平方公里,耕地18公頃,70戶,257人。
【光景】 Guāngjǐng
公社化時取社會主義好光景之意得名光景。村委會駐李家嶺,轄趙家屋、李家嶺、李家台、劉家台、堆景、干塘山、顯安塘等13個村民組。總面積2平方公里,耕地62公頃,224戶,858人。
【太白】 Tàibái
因地處太白峰山腰而取名。村委會駐高家大屋,轄聶家院、樟樹邊、菜山坳、伏塘、高家大屋、高家新屋、羊角灣、亮文台、分龍會、宣成院、化龍台、新院等13個村民組。總面積2.3平方公里,耕地58公頃,220戶,794人。
【塘沖】 Tángchōng
村內有幾口塘,塘後有兩條山沖,故名。村委會駐上塘,轄和平、義誠、東風、新建、對門、老屋、利群、羅家、上塘、新分、新屋、下塘、老胡、新胡、李家、互橋16個村民組。總面積2.4平方公里,耕地80公頃,396戶,1562人。
【泉口】 Quánkǒu
因村口有泉水,常年不幹,且清澈涌流而得名。村委會駐竹山鋪,轄四房沖、公管、八字、下仟田、上仟田、老屋、二房、三房、四房、大房、陳家台、竹山鋪12個村民組。總面積2.2平方公里,耕地65公頃,266戶,1187人。
【飛馬】 Fēimǎ
曾名紙馬灣,因舊時境內有幾家農戶兼做紙馬,工藝頗佳而得名,後為破除迷信,促進發展,更名為飛馬。村委會駐紙馬,轄早樹坪、文家、崩斗塊、下玉石、新塘邊、上玉石、臭井、張家、上張家、保林、紙馬、上飛馬、飛馬13個村民組。總面積3平方公里,耕地67公頃,350戶,1184人。
【城山】 Chéngshān
因四周大小山脈環抱一個大町,形若天然城牆,故名。村委會駐幹上,轄上馬、下馬、中馬、前塘、後塘、中塘、幹上、干下、坳上、花園、上河、下河、油沖、劉家塘、老屋、上老屋、當心、八字、花屋、李家、王家等21個村民組。總面積3.3平方公里,耕地95公頃,540戶,1990人。
【雪裡紅】 Xuělǐhóng
原名龍家沖,大躍進時冬季下雪天也大修水利,工地上白雪飄飄、紅旗飄飄,領導來檢查工作時感慨地說:「這個生產大隊叫雪裡紅不是蠻好嗎!」遂名。村委會駐凱四,轄對江、青山、青峰、三王、三里、雪花、衛星、紅旗、月里、凼里、洋房、凱四、錫家、新屋、新竹、老屋、坦平17個村民組。總面積3平方公里,耕地69公頃,413戶,1537人。
【大安】 Dàān
此地解放前水利條件很差,年年「大旱」,農民生活很苦,後日漸改變,公社化時名大安。村委會駐大塘角,轄大口、新街、大塘角、安安塘、李前、李中、李後、張家、蘇上、蘇下、八房沖11個村民組。總面積1.1平方公里,耕地53公頃,242戶,1076人。

D. 在廣東省河源市周圍的旅遊景點

廣東那裡最好玩
【廣州市】 抽水蓄能電站 溪頭村 樂平鄭村 廣州鍾樓 增城坑背村 三水大旗頭村 逢簡小周庄 白水寨 白雲山 中山紀念堂 蓮花山游覽區 香江野生動物世界 越秀山 黃花崗烈士墓 從化溫泉 光孝寺 懷聖寺 虎門銷煙池 東方樂園 流溪河國家森林公園 蘿崗風景區 三元里抗英斗爭舊址 白雲山 廣東美術館 番禺寶墨園 香江野生動物世界 中山紀念堂 番禺蓮花山 西漢南越王博物館 黃花崗公園 越秀公園 碧水灣溫泉度假村 洪秀全故居 廣州氣象衛星地面站 十九路軍淞滬抗日將士陵園
【深圳市】 大梅沙 小梅沙 華僑城 觀瀾湖高爾夫球會
【珠海市】 圓明新園 九洲城 高欄島岩畫 炮台山海關遺址 共樂園 九州島 佛山 圓明新園
【汕頭市】 中信高爾夫海濱度假村 北山灣旅遊度假區 白花尖大廟 北山灣泳場 九天玄女塔 青雲岩 天壇公園 礐石景區 中信高爾夫海濱度假村 南澳島
【韶關市】 丹霞山 丹霞山 風采樓 古佛岩
【河源市】 南園古村 新豐江森林公園 霍山景區
【梅州市】 陰那山 千佛塔 靈光寺 華銀雁鳴湖度假區 雁南飛度假村 五指石景區 五華熱礦泥山莊
【惠州市】 惠州西湖
【東莞市】 東莞可園 年豐山莊度假村 石龍中山公園 迎恩門樓 虎泉山莊 鴉片戰爭博物館
【中山市】 孫中山故居
【江門市】 江門圭峰山 立園 古兜溫泉 金山溫泉 圭峰風景區
【佛山市】 佛山祖廟 萬福台 蓮峰書院 南風古灶 西樵山 三水荷花世界
【陽江市】 海陵島大角灣
【茂名市】 水東灣第一灘 天馬山 西江溫泉度假村
【肇慶市】 世外桃源 金林水鄉 封開縣楊池村 星湖 星湖 七星岩風景區 西江風景區 黃岩洞陳列館 燕岩風景區 端州古城牆 星湖
【清遠市】 清新溫礦泉度假區
【潮州市】 白水岩風景區 筆架山 鱷渡清風亭和祭鱷台 龍湫寶塔 鳳凰台 白雀寺 韓文公祠 葫蘆山摩崖石刻 開元寺 梅林風景區 韓文公祠
【揭陽市】 嶺南水鄉 丁日昌府 介子推廟 彭園 翁梅齋墓

【湛江市】 湖光岩 天成台度假村 南亞熱帶植物園 吉兆灣度假區
【開平市】 開平碉樓 恩平:「舉人村」
【陽春市】 廣東小桂林

E. 荷花的詩詞

◇愛蓮說~宋·周敦頤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青陽渡~晉·樂府
青荷蓋綠水,芙蓉披紅鮮。下有並根藕,上有並頭蓮。
◇詠芙蓉~南朝·梁·沈約
微風搖紫葉,輕露拂朱房。中池所以綠,待我泛紅光。
◇采蓮~南朝·梁·吳均
錦帶雜花鈿,羅衣垂綠川。問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蓮。遼西三千里,欲寄無因緣。願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鮮。
◇詠荷詩~江洪
澤陂有微草,能花復能實。碧葉喜翻風,紅英宜照日。移居玉池上,托根庶非失。如何霜露交,應與飛蓬匹。
◇詠同心芙蓉~隋·杜公瞻
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一莖孤引綠,雙影共分紅。色奪歌人臉,香亂舞衣風。名蓮自可念,況復兩心同。
◇采蓮曲~隋·殷英童
盪舟無數伴,解纜自相催。汗粉無庸拭,風裙隨意開。棹移浮荇亂,船進倚荷來。藕絲牽作縷,蓮葉捧成杯。
◇古風(其二十六)~唐·李白
碧荷生幽泉,朝日艷且鮮。秋花冒綠水,密葉羅青煙。秀色粉絕世,馨香誰為傳?坐看飛霜滿,凋此紅芳年。
結根未得所,願托華池邊。
◇采蓮曲~南朝梁·劉孝威
金槳木蘭船,戲采江南蓮。蓮香隔浦渡,荷葉滿江鮮。房垂易入手,柄曲自臨盤。露花時濕釧,風莖乍拂鈿。
◇折荷有贈~唐·李白
涉江玩秋水,愛此紅蕖鮮。攀荷弄其珠,盪漾不成圓。佳人彩雲里,欲贈隔遠天。相思無因見,悵望涼風前。
◇荷花~李商隱
都無色可並,不奈此香何。瑤席乘涼設,金羈落晚過。回衾燈照綺,渡襪水沾羅。預想前秋別,離居夢棹歌。
◇蓮花~溫庭筠
綠塘搖灧接星津,軋軋蘭橈入白蘋。應為洛神波上襪,至今蓮蕊有香塵。
◇晚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錢氏池上芙蓉~文徵明
九月江南花事休,芙蓉宛轉在中洲。美人笑隔盈盈水,落日還生渺渺愁。
露洗玉盤金殿冷,風吹羅帶錦城秋。相看未用傷遲暮,別有池塘一種幽。
◇一剪梅~北宋·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 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
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蘇幕遮~北宋·周邦彥
燎沉香,消溽暑。鳥鳥雀呼睛,侵曉窺檐語。葉上初陽干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
故鄉遙,何日去?家住吳門,久作長安旅。五月漁郎相憶否?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
◇蓮塘~明·黃瓊
蒼茫漠漠董家潭,綠樹陰陰向水灣。十里錦香看不斷,西風明月棹歌還。
◇采蓮曲~李亞如
藕田成片傍湖邊,隱約花紅點點連。三五小船撐將去, 歌聲嘹亮賦采蓮。
◇芙蓉~清·鄭板橋
最憐紅粉幾條痕,水外橋邊小竹門。照影自驚還自惜,西施原住薴蘿村。
◇藕鄉隨思~現代·暇文
曉別安宜古鎮頭,藕鄉水泗盪輕舟;岸柳染綠清溪水,荷香沁沏金色秋。
異鄉落泊傷窮亂,故里重歸喜景稠;政通人和富由起,芙蓉仙子欣來游。
◇夏日南亭懷辛大~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散發乘夕涼,開軒卧閑敞。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
◇【無題·其二】~李商隱
颯颯東風細雨來,芙蓉塘外有輕雷。金蟾嚙鎖燒香入,玉虎牽絲汲井回。
賈氏窺簾韓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
◇夏日懷友~徐璣
流水階除靜,孤眠得自由。月生林欲曉,雨過夜如秋。遠憶荷花浦,誰吟杜若洲?良宵恐無夢,有夢即俱游。
◇【浣溪沙】·薛昭蘊
傾國傾城恨有餘,幾多紅淚泣姑蘇,倚風凝睇雪肌膚。吳主山河空落日,越王宮殿半平蕪,藕花菱蔓滿重湖。
◇【南鄉子】·李珣
乘彩舫,過蓮塘,棹歌驚起睡鴛鴦。游女帶香偎伴笑,爭窈窕,兢折團荷遮晚照。
◇【浣溪沙】·李璟
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碧波間。還與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細雨夢回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多少淚珠無限恨,倚欄桿。
◇【思帝鄉】·孫光憲
如何? 遺情情更多!永日水精簾下斂羞蛾。六幅羅裙地,微行曳碧波。看盡滿地疏雨打團荷。
◇【憶餘杭】·潘閬
長憶孤山,山在湖心如黛簇,僧房四面向湖開,清棹去還來。
芰荷香噴連雲閣,閣上清聲檐下鐸。別來塵土污人衣,空役夢魂飛。
◇【採桑子】·歐陽修
荷花開後西湖好,載酒來時,不用旌旗,前後紅幢綠蓋隨。畫船撐入花深處,香泛金卮,煙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歸。
◇【臨江仙】·歐陽修
柳外輕雷池上雨,雨聲滴碎荷聲。小樓西角斷虹明。闌干倚處,待得月華生。
燕子飛來窺畫棟,玉鉤垂下簾旌。涼波不動簟紋平。水精雙枕,畔有墮釵橫。
◇【甘草子】·柳永
秋暮,亂灑衰荷,顆顆真珠雨。雨過月華生,冷徹鴛鴦浦。
池上憑闌愁無侶,奈此個單棲情緒!卻傍金籠共鸚鵡,念粉郎言語。
◇【蝶戀花】·晏幾道
初捻霜紈生悵望。隔葉鶯聲,似學秦娥唱。午睡醒來慵一晌,雙紋翠簟鋪寒浪。雨罷蘋風吹碧漲。
脈脈荷花,淚臉紅相向。斜貼綠雲新月上,彎環正是愁眉樣。
◇【生查子】·晏幾道
長恨涉江遙,移近溪頭住。閑盪木蘭舟,誤入雙鴛浦。無端輕薄雲,暗作廉纖雨。翠袖不勝寒,欲向荷花語
◇【阮郎歸·初夏】·蘇東坡
綠槐高柳咽新蟬,薰風初入弦。碧紗窗下洗沉煙,棋聲驚晝眠。
微雨過,小荷翻,榴花開欲然。玉盆纖手弄清泉,瓊珠碎卻圓。
◇【永遇樂】·蘇東坡
明月如霜,好風如水,清景無限。曲港跳魚,圓荷瀉露,寂寞無人見。如三鼓,鏗然一葉,黯黯夢雲驚斷。夜茫茫,重尋無處,覺來小園行遍。天涯倦客,山中歸路,望斷故園心眼。燕子樓空,佳人何在?空鎖樓中燕。古今如夢,何曾夢覺,但有舊歡新怨。異時對,黃樓夜景,為余浩嘆。
◇【滿庭芳】·黃庭堅
修水濃清,新條淡綠,翠光交映虛亭。錦鴛霜鷺,荷徑拾幽萍。香渡欄干屈曲紅妝映、薄綺疏欞。
風清夜,橫塘月滿,水凈見移星。堪聽,微雨過,姍藻荇,便移轉胡床,湘簟方屏。
練靄鱗雲旋滿,聲不斷、檐響風鈴。重開宴,瑤池雪滿,山露佛頭青。
◇【黃鶯兒】·晁補之
南園佳致偏宜暑。兩兩三三,修篁新筍出初齊,猗猗過檐侵戶。
聽亂芰荷風,細灑梧桐雨。午余簾影參差,遠林蟬聲,幽夢殘處。
凝佇,既往盡成空,暫遇何曾住?算人間事,豈足追思,依依夢中情緒。
觀數點茗浮花,一縷香縈炷。怪道人道:陶潛做得羲皇侶。
◇【南柯子】·《唐宋諸賢絕妙詞選》
十里青山遠,潮平路帶沙。數聲啼鳥怨年華,又是凄涼時候在天涯!
白露收殘月,清風散曉霞。綠楊堤畔問荷花:記得那年沽酒那人家?
◇【菩薩蠻】·魏夫人
紅樓斜倚連溪曲,樓前溪水凝寒玉。盪漾木蘭船,船中人少年。荷花嬌欲語,笑入鴛鴦浦。波上暝煙低,菱歌月下歸。
◇【蘇幕遮】·周邦彥
燎沈香,消溽暑。鳥雀呼晴,侵曉窺檐語。葉上初陽干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故鄉遙,何日去?家住吳門,
久作長安旅。五月漁郎相憶否?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
◇【浣溪沙】·張元干
山繞平湖波撼城,湖光倒影浸山青,水晶樓下欲三更。霧柳暗時雲度月,露荷翻處水流螢,蕭蕭散發到天明。
◇【臨江仙】·葉夢得
不見跳魚翻曲港,湖邊特地經過。蕭蕭疏風亂雨荷。微雲吹盡散,明月墮平波。白酒一杯還徑醉,歸來散發婆娑。
無人能唱采菱歌。小軒枕簟,檐影掛星河。
◇【念奴嬌】·姜夔
鬧紅一舸,記來時嘗與鴛鴦為侶。三十六陂人未到,水佩風裳無數。翠葉吹涼,玉容銷酒,更灑菰蒲雨。嫣然搖動,
冷香飛上詩句。日暮,青蓋亭亭,情人不見,爭忍凌波去?只恐舞衣寒易落,愁入西風南浦。高柳垂陰,老魚吹浪,
留我花間住。田田多少,幾回沙際歸路。
◇【燕歸梁·風蓮】·蔣捷
我夢唐宮春晝遲,正舞到,曳裾時。翠雲隊仗絳霞衣,漫騰騰,手雙垂。忽然急鼓催將起,似彩鳳,亂驚飛。
夢回不見萬瓊妃,見荷花,被風吹。
◇【水仙子·詠江南】·張養浩
一江煙水照晴嵐,兩岸人家接畫檐。芰荷叢一段秋光淡,看沙鷗舞再三,卷香風十里珠簾。畫船兒天邊至,酒旗兒風外□,愛煞江南。

F. 2015-2018大龍華鎮長布村水利工程建設項目

梅州市包括六縣一市一區——
梅江區:長沙鎮、三角鎮、城北鎮;(金山、西郊、江南)3個街道工作委員會
梅縣:程江鎮、石扇鎮、城東鎮、白渡鎮、松源鎮、隆文鎮、桃堯鎮、鬆口鎮、雁洋鎮、丙村鎮、西陽鎮、梅南鎮、水車鎮、畲江鎮、南口鎮、石坑鎮、大坪鎮、梅西鎮);1個辦事處(新城);一個高新技術開發區管委會(扶大)
興寧市:龍田鎮、合水鎮、黃陂鎮、黃槐鎮、石馬鎮、永和鎮、坭陂鎮、新圩鎮、水口鎮、刁坊鎮、新陂鎮、葉塘鎮、大坪鎮、羅崗鎮、羅浮鎮、寧中鎮、徑南鎮;(興田、福興、寧新)3個街道
蕉嶺縣:蕉城鎮、長潭鎮、三圳鎮、新鋪鎮、文福鎮、廣福鎮、藍坊鎮、南礤鎮
平遠縣:大柘鎮、仁居鎮、東石鎮、石正鎮、八尺鎮、差干鎮、上舉鎮、泗水鎮、長田鎮、熱柘鎮、中行鎮、河頭鎮
五華縣:水寨鎮、河東鎮、轉水鎮、華城鎮、岐嶺鎮、潭下鎮、長布鎮、郭田鎮、周江鎮、橫陂鎮、雙華鎮、安流鎮、棉洋鎮、 梅林鎮、華陽鎮、龍村鎮
豐順縣:湯南鎮、湯西鎮、埔寨鎮、北斗鎮、豐良鎮、留隍鎮、黃金鎮、潘田鎮、潭江鎮、建橋鎮、龍崗鎮、小勝鎮、砂田鎮、大龍華鎮、八香山鎮
大埔縣:湖寮鎮、茶陽鎮、西河鎮、百侯鎮、楓朗鎮、光德鎮、桃源鎮、高陂鎮、大麻鎮、三河鎮、大東鎮、洲瑞鎮、銀江鎮、青溪鎮

G. 渼陂湖的概述

一說由於其水甘美而得名,一說由於陂中產魚甚美,故稱渼陂。《十道志》:「地有五味陂,產魚甚美,因名之。」
唐代時候,渼陂是一個相當大的湖,據《元和郡縣志》載,渼陂「周圍十四里」。當時人們常在這里泛舟遊玩,著名詩人杜甫、岑參、韋庄等都常來渼陂遊玩,並在他們的詩篇中留下了當年渼陂「波濤萬頃堆琉璃」、「菱葉荷花靜如拭」(杜甫《渼陂行》詩句)的美麗風光。宋代大詩人蘇軾在陝西做官時,有朋友送給他以美味著稱的渼陂魚,詩人自從離開南方後多年沒有吃到這樣的好魚了,飽食之後,揮筆寫下一首《渼陂魚》詩,盛贊渼陂魚之美。據《郡縣縣志》記載:「元季以後,以陂魚可治痔,游兵決陂取之,陂逐廢,其地皆為水田。」清人馮壅筆下的渼陂,已經只有「稻花漠漠野田平」了。
渼陂湖約有五百畝水面,湖中有兩座湖心亭,湖中小島上為紀念杜甫泛舟渼陂而於宋、明兩代修建的空翠堂,也已整修一新。小島與湖岸有九曲橋相連。渼陂附近的陂頭村裡有秦始皇母親住過的*(上艹下負)陽宮遺址,村西南有周文王之父季歷之墓,還有九女冢等。

H. 客家人的山歌特點

客家山歌在體裁上與民歌、詩歌有共同之處,可分為抒情、敘事、諷喻、調笑、雜歌四種。這些山歌大多是散體,一般四句一首。如:

新買燈盞玻璃筒,燈下同郎共用功;

打開書本學文化,總愛郎通妹也通。

敘事的一般也為一首四句,也有一篇多首的,一首講一個故事為主。諷喻、調笑的山歌如:

阿哥生得系還靚,頭哪相似冬菜罌;

圓身相似洗身頓,牙齒相似牛欄梗。

雜歌包含有猜調、虛玄歌、拉翻歌等等。

上杭客家山歌也非常講究平仄關系,與詩歌中的七言絕句非常相似,但是客家山歌中一般在一、二、四句末壓韻,並且極少壓在仄聲韻上,如上兩首。然而客家山歌中各句中又不太注重嚴格的平仄關系,這一點是與詩歌不同的。

山歌變體中還有出現增字的情況如:

著衫要著士林洋布衫,

越洗越磨越擦越好穿;

食酒要食江西湖南浙江紹興酒,

戀妹要戀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一二三。

這些增字的歌詞,顯出民間文學的生動、靈巧,同時在平仄的搭配上、以及因增字而產生的節奏的韻律格調非常有趣,是上杭客家山歌中的珍寶。

上杭客家山歌還講究各種修辭手法。如「興」、「疊句」等等。「興」就是「起興」,「起興」就象是一部戲的開場,「起興」運用的好,可以起到先聲奪人的作用,引起對方或聽眾的注意。因此,「起興」不但要成歌,還得與下面的主題有密切相關。如:

茶樹打籽叮當叮,茶樹底下好談情;

萬一有人來相問,兩人假作拈茶仁。

首句用「茶樹打籽叮當叮」起興,很快連到男女之情,這是極為平常的事情。上杭客家地區盛產油茶樹,秋高氣爽之際,男女青年在茶樹下談情說愛,正是天時地利人和。

疊句就是在歌詞結構布局上使用「重章疊句」。疊句具有強調內容、感情和加強音樂節奏的作用,如:

客家山歌最出名,條條山歌有妹名;

條條山歌有妹份,一條無妹唱唔成。

還有一種疊字山歌,如:

山中山谷起山坡,山前山後樹山多;

山間山田蔭山水,山人山上唱山歌。

這些疊字、接攏的山歌,再一次顯示除了民間文學的生動與聰慧,與民間樂曲中的魚咬尾的格式非常相似。

上杭客家山歌中除了講究這些形式美外,同樣講究內容、意境美。例如《陂頭荷樹開荷花》(見譜例五):

新做茶亭竹葉青,阿哥篩茶唔敢領,

雙手倒茶單手接,單手接恐怕後日雷公聲。

杯子篩茶圓叮當,妹有茶盤雙手扛,

雙手篩茶唔敢接,伢妹唔曾放在砒霜。

陂頭荷樹開荷花,大風吹來滿地下,

三餐食飯單只筷,豬肉配飯食唔下。

此首山歌並不直接的抒發內心對心上人的愛慕之情,而借用相互敬茶不懂如何接、不敢接這件事來表達內心的猶豫不決、害怕拒絕的復雜心情。末尾兩句又借用「三餐食飯單只筷,豬肉配飯食唔下。」來抒發對心上人的熱切盼望,茶不思,飯無味。又如《郎是山中千年樹》(見譜例二):

郎是山中千年樹,妹是山中萬年藤,

樹死藤纏纏到死,樹生藤死死也纏。

郎是山中長年樹,妹是樹邊長生藤,

樹生藤死永唔離,藤長樹生萬萬年。

客家妹子認准了心上人,就全副身心地投入到愛情中,愛得纏綿、執著、死去活來。這首歌可說是一首經典的山歌,歌曲熱烈、朴實,甚至帶點野性,表達了對生死不渝愛情的信守和追求。

上杭客家山歌的內容,除了歌頌河山、反映勞動生活外,重要的是表達忠貞愛情和歌頌黨和革命,這是一個值得思索的問題。在客家人的遷徙中,他們從中原和江淮來到了山巒迭起的偏僻閩西,遷徙到這以後並沒有擺脫當時儒家思想的束縛。相反,在這種山區,環境閉塞,長期實行單一的農耕經濟,是最適宜儒家思想生長發展的土壤。到了宋朝,福建興起了朱熹的理學思想,朱熹的祖籍就在與閩西相鄰的閩北一帶。一大批的重要學者都出自閩西北,使閩西成為理學重鎮。理學把封建的三綱五常理論推向了極端,在壓抑人性、壓抑婦女地位和權益方面達到了極致。這兩種思想的壓迫、束縛和摧殘下,再加上在封建時代,貧窮落後,甜蜜的愛情和美滿的婚姻對於客家男女常常只是一種奢望。客家地區流行著多種落後、畸形、野蠻的婚姻形式,如「童養媳」、「等郎妹」、「隔山娶」、「二婚親」、「沖洗親」等等。如此種種的原因,使得客家男女們只能通過不首禮教、宗法約束,或者說約束較少的山歌來抒發自己內心的痛楚,來表達對美好愛情的渴望和追求。

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紅旗躍過汀江,直下龍岩上杭……」朱毛紅軍在上杭地區領導客家人民保家救國。在著名的古田會議決議中,毛澤東親自倡導:搜集民歌作為紅軍教材,激發起軍隊和人民積極投身參加革命的熱忱。後來具有「九軍十八師」之稱的才溪鄉在擴大紅軍運動中,用山歌鼓勵親人當紅軍、鼓勵後方之前搞生產,涌現出許許多多革命山歌。革命山歌大多是採用原本流行在民眾中的山歌旋律改變而成,或者規整一下旋律、節奏,或者直接填上唱詞。這是利用了山歌多義性的特點,把人們喜愛的山歌旋律應用到革命中,通過心靈、思想上的感染來調動人民的革命積極性。因此,在這種社會變動的作用下,上杭客家山歌中留下了許多優秀的革命山歌,如《堅持游擊唔怕飢》、《山歌唱來鬧連連》、《才溪鄉調查閃金光》、《工農紅軍到古田》等等。

在民歌的原生態的存在的情況下,當然有非常優秀的珍品,也有並不那麼優秀,甚至有一些糟粕存在。因此,才須要進行整理研究。

熱點內容
千層鳥盆景 發布:2025-08-23 23:38:32 瀏覽:230
七夕的媽咪 發布:2025-08-23 23:11:39 瀏覽:54
順義花卉綠植批發市場 發布:2025-08-23 22:57:27 瀏覽:987
花語是偷竊 發布:2025-08-23 22:55:34 瀏覽:241
接待桌花卉 發布:2025-08-23 22:54:38 瀏覽:300
介紹百合花 發布:2025-08-23 22:45:40 瀏覽:344
玫瑰泡茶變色 發布:2025-08-23 22:45:35 瀏覽:69
黑夜櫻花圖 發布:2025-08-23 22:44:38 瀏覽:381
盆栽風鈴椒的方法 發布:2025-08-23 22:44:20 瀏覽:204
霹靂君海棠 發布:2025-08-23 22:38:12 瀏覽: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