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課文講析
① 荷花這篇課文每個自然段主要講的什麼
看荷花
第一段講清早到公園去玩,一進門就聞到荷花的清香。這里的一就說明荷花的香味傳得很遠。
第二、三自然段講看荷花。課文先介紹了荷葉的樣子。
第四自然段講看荷花引起的想像。
第五自然段作者才想起是在看荷花。這說明作者被深深地陶醉了。
② 小學課文《荷花》賞析
「生活中並不缺少美,缺少的是發現美的眼睛。」眼睛是心靈的窗口,眼睛即是心靈。葉聖陶老先生在《荷花》一文中正是用美的心靈開啟這一趟尋美之旅的。 「清晨,我到公園去玩,一進門就聞到一陣清香。我趕緊往荷花池邊跑去。」這美便是從沁人心脾的花香起的,「未見其人,先聞其聲」,未見其花,先聞其香。美人有美態,好花有異香。請您閉起眼來輕輕皺起鼻冀,這一股隨風而來的香味是不是已經讓您陶醉了?僅是這香味就如此清新,嬌美的荷花是不是更讓人浮想聯翩? 香味吸引我到荷花池邊,首先映入眼簾的並不是荷花,而是碧色連天的荷葉。「荷葉挨挨擠擠的,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 陽光下,圓盤一樣的荷葉,閃著光澤,綠得生機勃勃。它們在水面上鋪展開,「挨挨擠擠」的。一陣風過,隨波起伏。若這一池的白荷少了綠葉的映襯,美得也太孤單了些吧。可這花呢?哪去了呢?「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這花調皮如此、可愛如此,宛若鄰家小妹,單純得讓人憐愛。瞧它們,「有的才展開兩三片花瓣兒;有的花瓣全展開了,露出嫩黃色的小蓮蓬;有的還是花骨朵兒,看起來飽脹得馬上要破裂似的。」真應了後面的這一句「一朵有一朵的姿勢」。碧綠的荷葉,潔白的荷花,嫩黃的花蕊。只是這柔和的色調搭配在一起,不知消掉了多少暑夏的炎熱。不只如此,空中飛舞的蝴蝶、嬉戲的蜻蜓、飄動的雲朵,這些都映在如鏡的水面上。一陣風過,花朵輕輕點頭,荷葉隨波浮動,這真是一幅「活的畫」。是誰點染了靈動的色彩?是誰賦予它生機的想像呢?是大自然,是造物主,是萬世之靈呀! 此時,你怎能不被吸引,不被陶醉呢?於是,「我」也化做了一朵白荷,是眾多白荷中最美的那一朵。在微風中,我「翩翩起舞」,彷彿正是那曲嫵媚的《踏歌》呀,搖曳生姿,嫵媚動人。「風過了,我停止舞蹈,靜靜地站在那兒。」水中的我,素衣淡雅,我不禁吟到:「綠盤盈珠隨水濱,菡萏素裙舞翩翩。誰道天色好光景?水鏡照得美人顏。」蜻蜓立在我的身旁,向我訴說著他的快樂,小魚徘徊在我的身旁,告訴我昨夜的好夢。 這是一場好夢,夢醒了,美好仍留在夢中,留在心裡,令人回味
③ 何中的《荷花》的全文解釋是
譯文:
曲折的池塘中生長著荷花,和岸邊翠竹相映成趣那麼美麗。綠葉和紅花相依相偎簇擁在一起,象天上的彩雲朝霞一樣燦爛。從來不需要藉助東風的力量,象楊花一樣飛舞,最終成為改變風的力量,把風也熏有花香的花中。
元代何中《荷花》原文:
曲沼芙蓉映竹嘉,綠紅相倚擁雲霞。
生來不得東風力,終作薰風第一花。
(3)荷花課文講析擴展閱讀
荷花多次出現在中國的詩歌里,是我國詩歌中重要的意象。所謂意象,就是寓「意」之「象」。
荷花寄託著詩人的情感,甚至是詩人自己的化身。古往今來,荷花與無數的文人結下了不解之緣。在中國的文學長河裡,荷花歷來被文人所喜愛。
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寫到荷花的詩句更是俯仰皆是。到了魏晉南北朝文學的自覺時代,寫到荷花的詩漸增,大約有250首。其中直接吟詠荷花的詩大約有三十多首。到了唐代,詠荷詩大約有兩千首,約佔全唐詩的二十分之一。
從《詩經》開始,荷花就出現在文學的視野里。《詩經》里有「彼澤之陂,有蒲有荷。有美一人,傷如之何?」等描寫荷花的詩句。(先秦佚名《澤陂》,是說那個池塘堤岸旁,既長蒲草又長荷。有個健美的青年,使我思念沒奈何。)
荷花更是《楚辭》中常見的「香花」。先秦時期,《詩經》、《楚辭》奠定了荷花與女子、文人之間的類比關系。
漢魏六朝之際,詩詞中出現的荷花意象有一個演進、發展的過程,荷花逐漸被文人賦予了自身的情感,女性意味強烈,成為美好事物的象徵。
唐代詩詞中,既有對荷花意象的秉承,又有對荷花意象的開拓。荷花在女性意味及人格象徵方面擴大了表現范圍,荷花豐富的人格象徵意義開始生成。
荷花在不同的時代不同心理的文人筆下有著不同的代表寓意。在中國詩歌史上,荷花意象的發展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荷花意象喚起了詩人們對人生自審的各種感受。
④ 荷花這篇課文讓我知道了什麼道理
你好!
《荷花》這篇文章記敘了我們一家星期天去公園觀賞荷花回並談論荷花好處的事,荷花雖然生長答在污泥里,可是開出的花是那樣清爽干凈,它不怕污泥,而在污泥中勇敢地生長著。」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做人就要像荷花那樣無論在多麼惡劣的條件下,多麼復雜的環境中都要堅持正義,保持高尚的品格,不要做那種隨波逐流的人。
祝你生活愉快!
⑤ 蘇教版小學三年級語文《荷花》中的「畫家」指的是誰
《荷花》一文中「畫家」指的是「大自然」
⑥ 葉聖陶的作品荷花主要講了什麼
主要描寫了夏日公園里一池荷花盛開時的情景,以及「我」沉浸在此景中,與荷花融為一體的感受。
作者以豐富的想像力,描寫了荷花的清新美麗,展現了一幅各具姿態、色彩明艷、活生生的水中荷花的畫面,表達了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原文:
清晨,我到公園去玩,一進門就聞到一陣清香。我趕緊往荷花池邊跑去。
荷花已經開了不少了。荷葉挨挨擠擠的,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有的才展開兩三片花瓣兒。有的花瓣兒全都展開了,露出嫩黃色的小蓮蓬。有的還是花骨朵兒,看起來飽脹得馬上要破裂似的。
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勢。看看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畫,那畫家的本領可真了不起。我忽然覺得自己彷彿就是一朵荷花,穿著雪白的衣裳,站在陽光里。一陣微風吹來,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隨風飄動。
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風過了,我停止舞蹈,靜靜地站在那兒。蜻蜓飛過來,告訴我清早飛行的快樂。小魚在腳下游過,告訴我昨夜的好夢……過了好一會兒,我才記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
(6)荷花課文講析擴展閱讀:
荷花寫作順序:
先一眼看去,看到荷花已經開了不少。接著細細觀察,荷葉長得怎樣,荷葉的顏色和形狀怎樣;荷花開得怎樣,一朵一朵有哪些不同的樣子。最後再看滿池的荷花,把眼前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畫。
關於荷花的詩詞:
1.《小池》
宋代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譯文:
泉眼悄然無聲是因捨不得細細的水流,樹蔭倒映水面是喜愛晴天和風的輕柔。
嬌嫩的小荷葉剛從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隻調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頭。
2.《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宋代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譯文:
到底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風光與其它季節確實不同。
荷葉接天望不盡一片碧綠,陽光下荷花分外艷麗鮮紅。
⑦ 荷花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麼
這篇課文主要是講了作者去夏日公園,你看荷花。情景優美。感覺自己一樣也變成了荷花。表現了作者對荷花的喜愛知情。
⑧ 荷花課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課文《荷花》表達了作者對荷花的贊美以及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全文通過對荷花各種姿態的描繪,贊美荷花的婀娜多姿與生機活力,抒發了作者對荷花的喜愛之情。
《荷花》的主要內容
《荷花》一文記敘了作者到公園觀察荷花一事,作者看到滿池荷花是的景象,從觀賞荷花而漸漸入迷,從剛才的一個旁觀者的角度變為整個荷花池中眾多荷花的一員,變身為荷花的作者也樂在其中了。在陶醉中,作者「過了好一會兒」,才記起自己不是荷花,而是在看荷花呢。
《荷花》的原文
清晨,我到公園去玩,一進門就聞到一陣清香。我趕緊往荷花池邊跑去。
荷花已經開了不少了。荷葉挨挨擠擠的,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有的才展開兩三片花瓣兒。有的花瓣兒全都展開了,露出嫩黃色的小蓮蓬。有的還是花骨朵兒,看起來飽脹得馬上要破裂似的。
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勢。看看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畫,那畫家的本領可真了不起。
我忽然覺得自己彷彿就是一朵荷花,穿著雪白的衣裳,站在陽光里。一陣微風吹過來,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隨風飄動。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風過了,我停止了舞蹈,靜靜地站在那兒。蜻蜓飛過來,告訴我清早飛行的快樂。小魚在腳下游過,告訴我昨夜做的好夢……
過了好一會兒,我才記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
⑨ 三年級下冊荷花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麼 荷花是一篇什麼類型的文章
1、三年級下冊荷花這篇課文主要講了:夏日公園的一池荷花以及「我」在此景中,與荷花融為一體的情形.作者以豐富的想像,描寫了荷花的清新美麗,表達了「我」對大自然的熱愛。
2、《荷花》是一篇寫景抒情的文章。作者以觀察的程序為線索敘寫。課文內容可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1—3節),寫的是作者從看荷花的角度,對荷花進行直接記敘描寫。作者由『「聞」到「清香」,來到荷花池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