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姝蘭花
A. 文殊蘭的介紹
文殊蘭又名文珠蘭抄、十八學士等,為石蒜(詳情介紹)科文殊蘭屬植物。很多人或許會以為文殊蘭是一種蘭科植物,但其實文殊蘭是石蒜科多年生粗壯草本植物,花期為6-8月。
文殊蘭
文殊蘭為多年生粗壯草本。鱗莖長柱形。葉20-30枚,多列,帶狀披針形,長可達1米,寬7-12厘米或更寬,頂端漸尖,具1急尖的尖頭,邊緣波狀,暗綠色。
中文學名:文殊蘭
拉丁學名:Crinum asiaticum L. var. sinicum (Roxb. ex Herb.) Baker
別稱:文珠蘭、羅裙帶、文蘭樹、水蕉、海帶七、郁蕉、海蕉、玉米蘭
二名法:Crinum asiaticum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單子葉植物綱
目:百合目
亞目:百合亞目
科:石蒜科
屬:文殊蘭屬
種:文殊蘭
分布區域:原產熱帶、亞洲。中國台灣、廣東、福建等省有野生。
B. 文殊蘭花如何過冬
要想養好文殊蘭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一、注意保持
文殊蘭,多年生粗壯草本植物,一般是夏秋開會,花香濃郁,一向很受人們喜愛。要想養好文殊蘭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一、注意保持合適的溫度。文殊蘭喜歡溫暖和陽光充足的環境,對土壤要求疏鬆、肥沃,排水通氣良好,冬季需要再不低於5℃的室內過冬,北方地區在10月上
旬,南方地區在11月上旬將植株搬入室內,放在向陽處,溫度保持在8~10℃之間為宜。夏季的時候不能受烈日暴曬。
二、生長期勤施肥。在生長期內要勤施薄肥。春季施以氮肥為主的薄肥,抽葶孕蕾期施以磷鉀肥為主的液肥,秋季施以腐熟的餅肥。施肥的間隔時間為2周。
三、生長期勤澆水。春季每隔1~2天澆1次水,夏季每天傍晚澆1次水,進入秋季後則減少澆水,冬季嚴格控制澆水(一般間隔2周左右澆1次水)。
C. 文殊蘭的花語是什麼
文殊蘭的花語是與君同行,夫婦之愛;而代表的意義則是文殊菩薩人間智慧的化身。
文殊回蘭是多答年生草本植物 ,披針形帶狀,且植株粗壯 ,為白色,具有芳香。文殊蘭這個名字,與佛教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信奉佛教的人可能會比較常見到這種花卉,文殊蘭代表的意義是文殊菩薩人間智慧的化身。而它的花語則是與君同行、夫婦之愛。
(3)文姝蘭花擴展閱讀:
文殊蘭花語的來歷
文殊蘭為南傳佛教五樹六花之一,在西雙版納地區尤為多,原因為傣族的原住地居民比較信封佛教,幾乎每個院落中皆有佛教的寺廟。因此,文殊蘭便被定義為佛教的「五樹六花「,便順理成章的成為了佛教談佛的鮮花。
文殊蘭還有一個稱呼叫做「十八學士」,將其塑造成為文殊菩薩的化身是非常貼切的。所以文殊蘭也擁有教誨引導人們的作用,能夠讓人們團結起來,共乘智慧之舟劃向智慧的彼岸,因為它代表著特殊的願意義,人們希望自己的另一半也能如文殊蘭一樣充滿智慧,所以衍生出與君同行的花語。
D. 文殊蘭是名貴花嗎
不是。
文殊蘭的名稱可能使人誤會此品種為一種蘭科植物,但實際上此品種為石蒜科多年生粗壯草本植物。文殊蘭花葉並美,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既可作園林景區、校園、機關的綠地、住宅小區的草坪的點綴品,又可作庭院裝飾花卉,還可作房舍周邊的綠籬,如用盆栽,則可置於莊重的會議廳、富麗的賓館、宴會廳門口等,雅麗大方,滿堂生香,令人賞心悅目。
文殊蘭種植注意事項
文殊蘭對土壤要求並不是很高,種植一般會用到沙性土壤,因為裡面的腐殖質較多,而且疏鬆透氣、排水性能良好,另外再嚴重時最好每月鬆土一次,這樣有利於文殊蘭的生長。
溫度對文殊蘭的生長發育極為重要,文殊蘭最適宜生長適溫在15-20度之間,冬季文殊蘭的鱗莖會進入到休眠狀態,這時如果氣溫低於8度,就會發生凍傷,要注意保溫。夏季溫度也不能過高,否則極易感染病蟲害。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文殊蘭
E. 蔥蘭與文殊蘭的形態特徵與養護方法是什麼
蔥蘭(蔥蓮、玉簾)
1.形態特徵為百合科常綠球根類花卉。地下具很小的有皮鱗莖,鱗莖卵形,有淺褐色外皮。葉基生,每簇5~6片,扁線形,長25厘米左右,暗綠色。花葶自葉中抽生而出,長15~25厘米,內部中空;單花著生在花圖2-40
蔥蘭的形態特徵葶頂端,花被6片,橢圓形,下面有很短的花筒;花白色,外被紫紅色暈,花徑3~4厘米。蒴果球形,成熟後裂開,種子扁平。花期7~10月(圖2-40)。
2.種類和品種同屬的花卉還有韭蘭(菖莆蘭),地下鱗莖較大,葉扁線形。花被倒卵形,粉紅色。雌蕊的花柱絲狀並突出於花冠之上,花徑5~7厘米。耐寒能力差,除華南外均作盆栽觀賞。花期6~9月。
3.習性原產於墨西哥。喜陽光,也耐半陰,比較耐寒;在江南地區冬季土壤不結凍可露地越冬,在瘠薄乾旱的土壤中也能生長,在富含腐殖質和排水良好的沙質土中開花繁茂。
4.繁殖方法可播種也可分栽地下鱗莖,播種後第二年就能開花。鱗莖的自然繁衍能力極強,栽種1枚鱗莖生長一年後,新生鱗莖就能布滿全盆,使株叢迅速擴大。盆土應保持濕潤,栽時如已施入基肥則不必追肥。開花前應多見陽光,以免葉片下垂;開花後可放在室內陳設,冬季應多見陽光。每年早春翻盆換土,取其中一部分栽種,多餘的鱗莖如不擴大繁殖可舍棄掉。
文殊蘭(十八學士、白花石蒜)
1.形態特徵為石蒜科常綠球根類花卉。株高1米,鱗莖長圓柱形,直徑10~15厘米,高30~60厘米。葉片在鱗莖頂端疊迭排列,條帶狀披針形,長60~100厘米,寬10~14厘米,葉緣呈起伏波浪狀。花葶自葉腋間抽生而出,每葶著花10~20朵;花被線形,寬不到1厘米,花筒細長,白色,有清香。花後結出球果。花期7~9月(圖2-41)。
圖2-41文殊蘭的
形態特徵2.種類和品種
(1)印度文殊蘭每葶著花10~20朵,花高腳碟狀,白色有紅暈;花筒長9厘米,稍彎曲,帶綠色。夏季開花。
(2)好望角文殊蘭花葶長約40厘米,每葶著花3~12朵;花大而芳香,花筒長7~11厘米,花被白色,外側帶紅暈。夏季開花。
(3)粉花文殊蘭每葶著花6~10朵,花白色略帶粉色;花筒長約10厘米,帶綠色,有芳香,夏季開花。
(4)蘇門答臘文殊蘭花型大,香味濃;花筒長8~12厘米,暗紫色;花被片內側白色並帶有紅紫色縱紋,反麴生長,外側紫紅色。夏季開花。
(5)北美文殊蘭每葶著花4朵,乳黃色,有香味;裂片線形,花筒綠色。春夏開花。
(6)斯里蘭卡文殊蘭花葶粗壯,每葶著花10~12朵;花冠漏斗形,花筒長7~15厘米;裂片長橢圓形,花白色,具紅色條紋,有香味。早春開花。
3.習性原產於亞洲、非洲和美洲熱帶沿海地區。喜溫暖濕潤的氣候,耐鹽鹼,經不起烈日暴曬。生長適溫為15~20℃,冬季室溫不得低於10℃,我國北方均做盆栽培養,華南地區也露地栽種,長江流域冬季需入室越冬。喜富含腐殖質的肥沃土壤,耐肥力強。
4.繁殖方法文殊蘭的鱗莖壽命長,分櫱能力也很強,在多年生老株基部莖盤部位可不斷萌生出幼小的腳芽苗,實為帶葉的小鱗莖,可將它們分割下來單另栽種,即可長成一棵新株。分割時不用脫盆,待腳芽苗長到15厘米時,先把周圍的盆土刨松,找出與莖盤相連的部位,用小刀將它們切開,即可連上幼根一起提出。如果挖出來的腳芽苗沒有根系,可將它們淺淺也栽入濕沙中,蔽蔭養護,在20℃的氣溫下20天後即可生根。
5.栽培和養護文殊蘭生長快,4年生的分株苗蓬徑可達60厘米。為了控制生長量以便於室內陳設,盡量不要栽入大盆,根系如未拱出土面也不要翻盆換土。5年以後生長勢會大大減弱,但能正常開花。
文殊蘭是陰性植物,春、春、秋三季應放在室外疏蔭下,如果通風不良,容易發生煤污病;冬季室內陳設時可見斜射陽光。華南地區可單株栽在林間空地上。北方空氣乾燥,應噴水來提高空氣濕度,否則葉片容易干尖。
F. 【文殊蘭的養殖方法】文殊蘭怎麼養
文殊蘭的花葉美觀漂亮,其花有芳香,果實近球形。文殊蘭很適合點綴在廳堂、園林等地,在莊重的會議室、華麗的賓館等地很是常見。那麼文殊蘭怎麼養呢?下面就為你介紹一下文殊蘭的養殖方法。
一、文殊蘭的養殖方法
1、溫度:文殊蘭喜溫,其生長最適溫度為22-28℃,不耐寒。冬季養殖時應保持環境溫度在5℃以上。文殊蘭耐高溫,高溫不但不會影響文殊蘭的生長,還有利於花芽的分化。
2、光照:文殊蘭喜半陰環境,忌強烈陽光直射,烈日曝曬會使文殊蘭的葉片灼傷,葉片發黃乾枯,影響文殊蘭的生長與觀賞。5-9月應對文殊蘭進行遮蔭處理,但也不可過陰,否則會影響文殊蘭的生長與開花,嚴重時會導致文殊蘭不開花;除此之外,文殊蘭生長環境過於蔭蔽還會使文殊蘭葉片變長,有斑紋的文殊蘭種類葉面褪色變綠,有礙觀賞。
3、澆水:文殊蘭喜濕潤的環境,稍耐濕,不耐乾旱。生長期間應在盆土干時及時澆水,保持盆土濕潤。盆土過於乾旱,特別是開花前後及開花期盆土過干,會對開花產生不利的影響。但忌過濕和澇積,否則根系會腐爛。冬季應節制澆水,保持盆土較為千燥的狀態,以利於植株的安全越冬。
二、文殊蘭的養殖注意事項
1、大盆深栽:我們為了滿足文殊蘭在生長期間所需要的一切養分,在對它進行栽培的時候,就應該為他選擇大的花盆加以深栽,以此來為他保水和保土,並且為他供應根系發育。
2、水肥管理:當文殊蘭在正常的生長期間,一般是在5月至9月以內,每天都可以適量的為它進行澆水,並且是要遵循見干見濕的原則。當然每隔7天至10天還可以為它施一次油餅渣加黑礬(硫酸亞鐵)漚制的肥水,它的濃度也應該是先淡後濃,在入冬的時候就要停止施肥了。
3、抹除孽芽:當文殊蘭正在處於生長旺盛期,它的周圍總要經常的蔥根莖周圍生出孽芽,我們為了保證它株形的直立,以及根莖整齊,使得全株正常的生長,就應及時的為它抹去孽芽。
三、文殊蘭葉斑病的解決
【發病症狀】病菌發生在葉片上,病斑初為褐色小斑,四周有褪色暈圈,擴大呈圓形、橢圓形或不規則形,邊緣暗褐色,中部為黃白至灰褐色,後期病斑出現黑色粒狀物,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發病嚴重時,病斑往往連成一片,葉片萎蔫枯乾致死。
【發病規律】病菌在植物的病殘體上越冬。翌年春溫暖上升,分生孢子器萌動,開始侵染。一般多從傷口侵入為害。植株生長衰弱,溫度過高,濕度大,通風不良,有利於病害發生。
1、加強養護管理,清除病殘片,增施磷鉀肥,注意合理澆水,避免潮濕,在溫室應注意通風透光,促使植株生長健壯,提高抗病能力。
2、發病初期噴施75%百菌清500倍液,或75%代森錳鋅500倍液,入窖後噴施0.5%波爾多液或50%多菌靈1000倍液。
總結:經過對文殊蘭的養殖方法的介紹,你應該對文殊蘭怎麼養有了一定的了解,那麼接下來就親自嘗試一下吧,看能不能養殖出優美的文殊蘭呢?
G. 這種叫什麼花
文殊蘭。拉丁學名:Crinum asiaticum ,別稱文珠蘭、十八學士、翠堤花等,為石蒜科文殊蘭屬植物。
H. 文殊蘭有毒嗎 文殊蘭花語 文殊蘭怎麼養
文殊蘭花語:與君同行夫婦之愛;又可以理解為: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台灣原住民雅美族,從文殊蘭的假莖中撕下一片片的薄片綁於繩子上,形成長串再撕成細長條,再於底部綁上重物垂入水中,作為吸引魚類入網之用。雅美族亦利用文殊蘭的葉片,包住燒石灰的陶鍋以減低陶鍋溫度下降的速度,使燒出來的石灰能成為搭配檳榔一起嚼食的美食。排灣族、平埔族、卑南族及綠島人,以文殊蘭作為地界指標植物。
南傳佛教視文殊蘭為五樹六花之一,在我國雲南省的西雙版納栽培得尤其多,因為該地區的傣族全民信仰南傳上座部佛教,幾乎每個村寨里都有佛教寺院,文殊蘭被佛教寺院定為「五樹六花」,即佛經中規定寺院里必須種植的五種樹,六種花之一,文殊蘭亦作為宗教活動中賧佛的鮮花。
文殊蘭葯性及其毒性
文殊蘭全株有毒,當中以鱗莖毒性最強。全株均含石蒜鹼(Lycorine)、多花水仙鹼(Tazettine)等多種生物鹼。誤服可引致嘔吐,腹痛,先便秘後劇烈下瀉,呼吸不整,脈搏加快,體溫上升等,大量誤服可引致神經系統麻痹而死亡。
文殊蘭怎麼養
文殊蘭不耐寒,喜生在溫暖、陽光充足的地區,文殊蘭的種植方法常採用分株繁殖和播種繁殖。文殊蘭在分株繁殖時,最好在春秋季進行,以春季結合換盆時進行。而播種繁殖最好在每年的3、4月份,在北方需要人工授粉,否則不易結實。也可用淺盆點播,季充足供水,保持盆土濕潤;每周追施稀薄液肥一次,花葶抽出前宜施過磷酸鈣一次。
文殊蘭最好放在溫度為10度左右的乾燥處,不需要澆水,終止施肥。文殊蘭在夏季怕烈日暴曬,要經常向地面灑水,盆土不宜過濕,空氣濕度過小時噴水洗葉。季每隔1~2天澆1次水,夏季每天傍晚澆1次水,進入秋季後則減少澆水,冬季嚴格控制澆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