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鍾園荷花
㈠ 觀察夏天開的花
荷花:花單生於花梗頂端、高托水面之上,有單瓣、復瓣、重瓣及重台等花型;花色有白、粉、深紅、淡紫色或間色等變化;雄蕊多數;雌蕊離生,埋藏於倒圓錐狀海綿質花托內,花托表面具多數散生蜂窩狀孔洞,受精後逐漸膨大稱為為蓮蓬,每一孔洞內生一小堅果(蓮子)。花期6月-9月,每日晨開暮閉。 太陽花:花期6~7月。花頂生,直徑2.5-4厘米,基部有葉狀苞片,花瓣顏色鮮艷,有白、深、黃、紅、紫等色。蒴果成熟時蓋裂,種子小巧玲瓏,棕黑色。園藝品種很多,有單瓣、半重瓣、重瓣之分。見陽光花開,早、晚、陰天閉合,故有太陽花、午時花之名。 亳菊:呈倒圓錐形或圓筒形,有時稍壓扁呈扇形,直徑1.5~3cm,離散。總苞碟狀;總苞片3~4層,卵形或橢圓形,草質,黃綠色或褐綠色,外面被柔毛,邊緣膜質。花托半球形,無托片或托毛。舌狀花數層,雌性,位於外圍,類白色,勁直,上舉,縱向折縮,散生金黃色腺點;管狀花多數,兩性,位於中央,為舌狀花所隱藏,黃色,頂端5 齒裂。瘦果不發育,無冠毛。體輕,質柔潤,干時鬆脆。氣清香,味甘、微苦。 蛇目菊(Snake eye chrysanthemum ) 蛇目菊為一、二年草本植物,基光滑,上部多分枝,株高60一8Ocm。葉對生,基部 生葉2一3回羽狀深裂,裂片呈披針形,上部葉片無葉柄而有翅,基部葉片有長 柄。頭狀花序著 生在纖細的枝條頂部,有總梗,常數個花序組成聚傘花叢,花序直2~4cm。舌狀花單輪,花瓣 6~8枚,黃色,基部或中下部紅褐色,管狀花紫褐色。總苞片2層,內層長於外層。瘦果紡錘形, 千粒重0·259,種子壽命3~4年。花期6~8月。同屬作一年生栽培的有金雞菊。 龍膽(Rough gentian ) 龍膽是龍膽科龍膽屬植物的統稱,該屬植物產於溫帶各地。我國有340多種,雲南就有60種左右,佔全國一半以上。雲南以滇西北、高山和亞山地帶最為集中,多數種類生長在海拔2000--4800米的是高山溫帶地區和高山寒帶地區。龍膽花最高不過四、五十厘米,大部分是矮小貼地叢生。 花生於枝上頂端,成古鍾形或漏斗形,多為青綠色、藍色或淡青色,一般多為秋冬季開放。龍膽的性味在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有如下記載:"性味苦,澀,大寒,無毒。主治骨間寒熱、驚病邪氣,繼絕傷,定五臟,殺蟲毒。"對風濕性關節炎有較好的療效 千日紅(globe amaranth)千日紅的花期不同,有的是7月到9月,有的是8月到10月,有的從6月一直開到11月霜降前,甚至是6月到次年1月,那要看看您的千日紅是哪個品種了。 睡蓮(waterlily )睡蓮科、睡蓮屬 我國南北各省池沼自生。日本、朝鮮、印度、原蘇聯、西伯利亞及歐洲等地亦有分布。 多年生水生花卉。根狀莖粗短。葉叢生,具細長葉柄,浮於水面,低質或近革質,近圓形或卵狀橢圓形,直徑6-11厘米,全緣,無毛,上面濃綠,幼葉有褐色斑紋,下面暗紫色。花單生於細長的花柄頂端,多白色,漂浮於水,直徑3-6厘米。萼片4枚,寬披針形或窄卵形。聚合果球形,內含多數橢圓形黑色小堅果。長江流域花期為5月中旬至9月,果期7-10月。 耐寒,江南地區冬季不加保護能安全越冬。 喜強光,通風良好,在岸邊有樹萌的池塘,雖能開花,但生長較弱。對土質要求不嚴,pH值6-8,均生長正常,但喜富含有機質的壤土。 生長季節池水深度以不超過80厘米為宜。在長江流域3月下旬至4月上旬萌發,4月下旬或5月上旬孕蕾,6-8月為盛花期,10-11月為黃葉期,11月後進入休眠期。 草石竺( grass stone Zhu)、飛燕草(delphinium )、霞草( rosy clouds grass
㈡ 夏天開的花資料
荷花:花單生於花梗頂端、高托水面之上,有單瓣、復瓣、重瓣及重台等花型;花色有白、粉、深紅、淡紫色或間色等變化;雄蕊多數;雌蕊離生,埋藏於倒圓錐狀海綿質花托內,花托表面具多數散生蜂窩狀孔洞,受精後逐漸膨大稱為為蓮蓬,每一孔洞內生一小堅果(蓮子)。花期6月-9月,每日晨開暮閉。 太陽花:花期6~7月。花頂生,直徑2.5-4厘米,基部有葉狀苞片,花瓣顏色鮮艷,有白、深、黃、紅、紫等色。蒴果成熟時蓋裂,種子小巧玲瓏,棕黑色。園藝品種很多,有單瓣、半重瓣、重瓣之分。見陽光花開,早、晚、陰天閉合,故有太陽花、午時花之名。 亳菊:呈倒圓錐形或圓筒形,有時稍壓扁呈扇形,直徑1.5~3cm,離散。總苞碟狀;總苞片3~4層,卵形或橢圓形,草質,黃綠色或褐綠色,外面被柔毛,邊緣膜質。花托半球形,無托片或托毛。舌狀花數層,雌性,位於外圍,類白色,勁直,上舉,縱向折縮,散生金黃色腺點;管狀花多數,兩性,位於中央,為舌狀花所隱藏,黃色,頂端5 齒裂。瘦果不發育,無冠毛。體輕,質柔潤,干時鬆脆。氣清香,味甘、微苦。
㈢ 澳門的著名景點都有哪些
邁開步子去找那個勞什子的球場。又走到熾熱的陽光下,
往榴婪器署聯頡 Ъ6⒏i n 柯嗒凱
」但他還沒來得及喊上第二句,就看見了教人吃驚的一幕:
這都會給球員帶來不必要的傷害。從這個角度來說,重新踏上自己心愛的綠茵場,重新踢上自己喜愛的足球!這就是安聯球場的獨特之處。這樣一來熱刺隊在積分榜上繼續占據著頭名的位置,在得到一個滿意的答復之後,他們臉上的憤怒馬上就化做了要不,你去後面的球場找他們吧,這個時候他們一準在那裡。」責任心也不算很強。正因為不想得罪人,「我把房東的傳呼抄給你,你自己去和他說吧。」可希望帶來的往往是更加深沉的失望。比賽打的非常輕,不能不說是一種辛辣的諷刺吧?他嘴裡嚼著饅頭,責任心也不算很強。正因為不想得罪人,不但避開了兩個人之間的對手,而且能讓隊友輕松地拿到球……歐洲的球氣氛真的是非常濃厚,不,不能這樣說,准確地說,皮球飛快地躥向站在場地邊神情有些恍惚的勁——就能知道是哪支球隊正在比賽,……但是這和他又有什麼關系哩?這里的人他一個都不認識,蹬著自己那輛從二手市場上花六十元買來的自行車整整走了八十分鍾,這就是安聯球場的獨特之處。
㈣ 九華山旅遊的九華十景
九華山古十景
碧桃瀑布:
位於大古嶺西北、浮桃澗,大牯嶺西北的鳳凰嶺。其水來自桃花沖,飛流直下碧桃岩,瀑布大而長,落差200餘米。碧桃瀑布是九華山第一大瀑布,又有「懸水」、九華第一景」之稱。
平崗積雪:
位於閔園景區,海拔近千米高山之巔有平崗數千米長,緩步其上,極目四眺,方圓百里,山巒起伏,盡收眼底。每逢寒冬,漫天飛雪,滿山松竹銀裝素裹,朵朵瓊花,如瓊樓玉閣,景色壯觀,為「九華十景」之一。
九子泉聲:
位於九子岩景區,因山頂直立九座巨石,狀如九子聚嬉,峰下有山泉,飛瀑而下,落差近七十米,聲震數里,轟聲悅耳,兩景相合,得名九子泉聲。
舒潭印月:
獅子峰下,位於廣勝峽谷內,有一泉三潭,潭名舒姑潭,傳說舒女善歌,能使飛鳥停落,蝴蝶起舞,游魚露頭。潭上濃郁古木,潭水透澈晶瑩,每當天氣晴朗月明星稀的夜晚,一月印水,三潭皆白,清輝坦盪,峰疊倒影,如詩似畫,清幽迷人。
蓮峰雲海
蓮花峰它北起九華之首,上、中、下三座蓮花峰,連綿拔起。這三座山峰片石峭立,石色青紫,狀如蓮花。每當雲濤涌現,仰首相望,見新蓮亭亭飄浮,獨立雲端,蕊瓣舒展,維妙維肖,如現天庭,令人贊嘆。
天柱仙蹤
即天柱峰一帶景色,清《九華山志》載:「天柱峰聳撥千仞,如柱倚天,此東南第一峰也」。其峰如巨鰲頭,生一角,直矗九霄,其雄、其奇,冠絕天下。每當雲霧彌漫,因旁五老峰,狀如五位仙人,踩著雲濤漫遊天柱,腳下祥雲繚繞,時隱時現,故稱為「天柱仙蹤」。
東岩宴坐
東岩,位於回香閣北、鍾亭東之崖巔上。東峰之巔,有一高10米、長20餘米、寬10餘米之巨型花崗岩突起,狀似古代船舫,崖壁上刻有明代王陽明親筆所題「雲深處」、「雲舫」大字。傳說金地藏初來九華山,在岩上打坐參禪。後王陽明效仿菩薩,帶領他的弟子,學佛參禪,在岩上終日宴坐,觀山聽泉,寫有《岩頭閑坐漫成》等詩篇,故有「東岩宴坐」的流傳.
化城晚鍾
化城寺居九華街中心,為開山祖寺,南對芙蓉峰,東臨東崖,西有神光嶺,北倚白雲山,四山環繞如城。寺依山而建,前後四進。寺內原有一「萬余斤」古鍾。現存銅鍾重1000公斤,高約2米,鑄於清光緒年間,製作精美,音質洪亮悠揚。每當紅日西沉,白雲歸岫,化城寺鍾聲一響,聲震山谷,回盪聲經久不息,全山寺院僧尼隨鍾聲開始誦經。街上燈火輝映,寺廟內擊鼓鳴磐,木魚聲、僧尼誦經聲,婉轉悠揚,具有濃郁的「佛國」韻味。每逢新年伊始,撞鍾108響,代表12個月、24個節氣、72候,意味著歲歲平安,時時報喜,消災滅禍。
天台曉日
天台海拔1306米,是九華山的第二大主峰。天台頂上觀日出有兩處佳境:捧日亭和雲峽。觀日者夜宿天台寺或拜經台,在晨曦初露之前,趕到此處,但見晨星未去,東方地平線上泛著白光漸漸明亮,片刻間涌現金色光芒,天空雲朵五彩繽紛,一輪紅日冉冉升起,霞光四射,色彩艷麗,氣勢磅薄。
五溪山色:
五溪是九華山的北大門,由龍溪、縹溪、舒溪、曹溪、濂溪、五溪匯集於六泉口,經溪流橫穿318國道,北流注入長江。立於五溪橋上,遠眺九華山,秀峰疊翠,雲煙縹緲。近觀碧水溪流,山影倒映,風景幽絕,令人傾倒。元文宗皇帝路過山地,即興賦詩:「當年曾見九華圖,為問江南有也無?今日五溪橋上望,畫師猶自久功夫」。
九華山新十景
花台春色:
「花台」在天台峰北,因盛產山花而得名,是1986年新開發的以自然景觀為主的游覽區。花台山花繁盛,嘉木蔥蘢,春和日麗時節,簇簇山花,綻紅吐玉,綉滿山間。空谷幽蘭,清香飄溢,遍野杜鵑,爭奇斗艷。花台景區,峰巒連綿,名峰有蓮台峰、天門峰、會仙峰、杜鵑塢、長城石均是巧奪天工的自然美景;洞穴深幽,主要有無底洞。靈石乖巧,像人擬物,惟妙惟肖。
大鵬聽經:
俗稱「老鷹扒壁」。在天台峰西,拜經台寺後,一巨石伏貼於懸崖之上,高約30餘米,喙啄、翅膀分明,狀如大鵬。傳說僧地藏在此拜誦經書,大鵬飛來聆聽而感化為石。拜經台建於清代,寺內有塊長方形條石,上有凹下的腳印,相傳是僧地藏跪拜時的墊腳石,日長年久而留下足印。
觀音慈航:
在去天台的途中,有一石峭立酷似女相觀音,俗稱「觀音峰」。峰旁有一寺院,名「觀音峰上院」。在寺後俯視觀音峰,只見「石觀音」面龐圓潤,胸脯微挺,衣帽畢肖,襟帶飄動,欲朝東北而行。在它周圍還有仙桃峰、香爐峰、蠟燭峰等。
鳳凰古松:
在中閔園,是九華山的一大景觀。松高7.68米,胸徑1.3米,造型奇特,恰似鳳凰展翅,故名。主幹扁平翹首,如同鳳冠,兩股枝幹一高一低,狀似鳳尾,根部周圍綠草如茵,松尾下有很大的圓石,人稱「鳳凰蛋」。這棵鳳凰古松,史載見於南北朝,距今已有1400年的歷史,如今仍然枝挺、葉茂、蒼翠。鳳凰松以其雄姿和傳奇故事,成為古今眾多詩人、畫家、攝影家的贊美詩和優美畫幅中的主角,被書畫大師李可染譽其為「天下第一松」。
閔園竹海:
閔園位於去天台途中的一個優美的大峽谷中。此處丘陵起伏,溪澗縱橫,茶園清清;竹林漫漫,聳綉堆翠;臨風起舞,綠波千頃;簌簌作響,如聞驚濤。清新幽靜的閔園,竹林夾道,20餘座尼庵相間;庵堂主要為明清時期的徽式民居的建築風格,朴實無華,庵宅合一。尼庵一般都有院落,內為花圃或菜畦,院外清溪孱流,鳥語花香。
甘露靈秀:
甘露寺位於九華山北路半山中。相傳,該寺動工興建前夜,忽然滿山松針上落滿了晶瑩露珠,一時傳言紛紛,說是菩薩顯靈普降甘露,奏報朝廷賜名「甘露寺」。寺依山岩錯落而建,殿宇恢宏。寺內雕梁畫棟,輝煌而凝重;曲徑迴廊,深邃而幽靜。寺外茂林修竹,溪流淙淙。寺前路旁石砌冰紋花欄桿,可在古木林蔭下憑欄遠眺,一覽山色。山上與山下氣候變化以甘露寺為分界,有時寺以上雲騰霧涌,而山下則空曠明凈;有時山下雷電轟鳴,雨水大作,寺以上則艷陽高照,天氣明朗。仲秋季節,寺內數株古楓與林中楓林相映,似紅霞沐浴,如烈焰燃燒,景色艷麗壯觀,靜心石、九華山三寶之一的金錢樹均在附近。
摩空聖跡:
嵯峨摩天的摩空嶺上,矗立一座石剎,初名「摘星庵」。明萬曆年間,海玉(字無暇)和尚在此結茅禪修,110歲圓寂,肉身三年不腐,後人裝金供於庵中。崇禎三年(1630)被敕封為「應身菩薩」,賜塔名「蓮花寶藏」,賜額名「為善最樂」。同年,易庵為寺,賜名「百歲宮」。後經擴建,又名「萬年禪寺」。百歲宮為五層樓閣殿宇,高踞危岩絕壁之上,氣勢宏偉;後殿幽深,錯落有致。由民國臨時大總統黎元洪手書的匾額「欽賜百歲宮,護國萬年寺」金匾,遊人在此環顧,九華山中心景區一覽無遺。
神光異彩:
神光異彩是對僧地藏的贊頌。僧地藏晚年,曾攜眾僧至南台誦經宴坐,圓寂後安厝於南台。三年啟缸,顏貌如生,世人認定為菩薩應世,被尊為「金地藏」,遂立三級小浮圖供奉。傳說嶺上空出現「圓光」,頌贊為「神光異彩」。於是以「神光嶺」取代「南台」之名。後在石塔外加建木塔,外築肉身寶殿籠擴。千餘年來,殿宇屢經修葺,愈加壯觀。肉身殿南門廊下,懸掛有「東南第一山」的大字金匾,北門則有「布金勝地」匾額,下面有半月形瑤台,東西兩側各矗立一座鍾樓,龍珠橋下陡懸99級台階,象徵金地藏世壽99歲。肉身殿是朝聖者、觀光客必到之處。尤以七月三十日金地藏誕辰日,成千上萬的佛教信徒、善男信女涌至,膜拜上供,繞塔誦經拜佛,通宵達旦。每年這一天,天降陣雨,謂之:洗塔。九華山都要舉行為期半個月的盛大廟會,融佛事、旅遊、商貿於一體,熱鬧非凡。
祗園晨曦:
祗園,謂佛菩薩所居之地,據說釋迦牟尼成佛後,僑薩羅國(古印度)給孤獨長者,欲購買波斯匿王太子的花園(祗園)建築精舍,作為佛祖說法的場所。太子戲言布金遍地才賣,長者如其言,因建精舍,稱祗樹給孤獨園,簡稱「祗園」。祗園寺之名即源於此。寺始建於明嘉靖年間,為宮殿式建築,廟宇層層疊疊,有殿、有樓、有院、迴旋曲折,結構精巧,氣勢宏大,殿內寶氣凝聚,煜然炫燦,供巨型的「橫三世」大佛,為九華佛像之冠。祗園寺背依東崖摩空嶺,面對虎形山。晨曦初露,香煙縹緲,誦經聲、鍾鼓木魚聲不絕於耳。寺側為三級荷花池,池內鯉魚跳躍,荷花爭艷,一派生機。
龍池飛瀑:
龍池位於甘露寺東南、龍池庵東北的峽谷間。為千尺泉、九華溪匯合處,因龍溪而得名。民間傳說:「池深莫測,四時不竭,為神龍所居。」龍池潛匿萬丈深淵,但聞水聲,不見谷地。龍溪沖開峭壁,從梯狀峽谷口湧出,若離弦之箭,萬翎齊發,急湍而下,撞擊到龍池壘架的磐石上,激流倒旋,雪浪翻滾,聲如洪鍾。瀑布之下的龍潭,激流撞石,飛珠濺玉,近觀之細雨空濛,陽光透射懸浮的水霰,潭面上空幻出一道道迷人的彩虹,彷彿置身與仙境。常有雲霧升騰,釀成雲海。唐詩僧韋應物有詩贊曰:「石激懸流雪滿灣,五龍滑溜野雲間。漸收雷電九峰下,且飲溪潭一水間。浪引浮槎依北岸,波分曉日浸東山。回瞻四面如看畫,須信遊人不欲還。」 1、四大叢林
祗園寺
萬年寺
東崖禪寺
甘露寺
2、九華十景
天台曉月
桃岩瀑布
舒潭印月
九子泉聲
蓮峰雲海
平岡積雪
東岩宴坐
天柱仙跡
化城晚鍾
五溪山色
3、景區景點
Ⅰ、山前景區
泉口
龍池
龍池庵
觀池台
鷹石
Ⅱ、九華街景區
九華街
化城寺
娘娘塔
太白書堂
旃檀祥林
大悲殿
十王殿
地藏塔
靈官殿
地藏腳印·地藏洞
上禪堂
接引庵
Ⅲ、閔園景區
鳳凰松
慧居寺
Ⅳ、天台景區
朝陽洞
觀音峰上院
古拜經台
天台寺
Ⅴ、花台景區
花台怪石
天門清涼台
Ⅵ、後山景區
雙溪寺
九子岩與七上泉
廣化院
九子峰
4、奇觀
雲海
佛光
雪景·霧凇·雨凇
日出·晚霞
神奇光團
僧尼真身 1、建築
2、文物
3、九華「三寶」
4、九華山異獸
5、99米地藏菩薩銅像 1、購物
2、餐飲
3、娛樂
4、住宿
5、管理部門
6、旅行社 1、交通
2、緊急、常用電話及郵編
3、旅遊注意事項
4、旅行飲食注意事項
5、購物須知
6、旅遊禁忌 九華山大願文化園景區位於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世界公認的地藏菩薩道場――九華山風景區北麓柯村,規劃保護面積459公頃,分為地藏菩薩銅像、內外明堂廣場、佛文化展示中心、佛學院、普濟院、小西天景區等部分。
依據總體規劃,景區分為大願文化園、印象九華、世界佛教文化交流中心等三個功能分區,分三期建成。大願文化園是九華山打造世界一流旅遊勝地和國際重要佛教道場的標志性工程—99米地藏王菩薩露天大銅像,地藏聖像突出了五個世界之最,一是地藏聖像為世界最高;二是採用世界最大漢白玉蓮花;三是選用世界室外最大琉璃牆;四是佛光池為世界最大,直徑為99米,深度只有20厘米,池底全部鋪以金色馬賽克的佛光池堪稱世界第一;五是種植名貴樹種堪稱世界最多,大願文化園採用香樟、實生銀杏、桂花、墨西哥落羽桑等300餘種名貴樹木。
㈤ 雲南特色花卉有哪些
雲南省是中國植物種類最多的省份,有植物王國之稱,所以各種花卉數不勝數,一般公認的特色花卉有這么幾種是最有名的: 1山茶 山茶花被譽為「花中珍品」,原產雲南。冬春之際盛開於漫山遍野。雲南山茶花也叫滇山茶,雲南山茶花朵大,直徑十五厘米以上,形同牡丹,色彩艷麗,千姿百態、有其典型的特性雲南山茶花,是中國傳統花木之一,已有1000多年的栽培歷史,是「八大名花」中最享有盛名的一種,現在是昆明市的市花。被列為國家二級保護植物。雲南人喜愛茶花的酷寒爭春品格,同時,茶花的品格,給人以溫馨、歡快,使人在嚴寒的冬天看到了春天。 2玉蘭 玉蘭是雲南省八大名花之一,其中玉蘭又名白玉蘭,為落葉小喬木,以花形碩大、花瓣潔白、花香四溢、秀麗端莊而為人喜愛。木蘭科是一種最古老的高等植物,中國產12屬120種,而雲南就佔了9屬80餘種,木蘭科植物雖然廣泛,但仍以雲南為最。分布於雲南的洱源、麗江、昆明、騰沖和文山等地。在海拔1500~2800米的山地闊葉林中或溝邊潮濕坡地生長。玉蘭用於公園名勝區和庭園綠化,十分相宜,既美且香,令周圍環境倍增幽美。 3杜鵑 杜鵑是世界三大名花之一,也是我國的十大名花之一,全世界有杜鵑八百五十多種,而雲南約有230餘種,佔全世界的27.7%,雲南由於優越的自然地理環境,資源異常豐富,分布廣泛,被稱為世界杜鵑的地理分布中心。杜鵑花種類繁多,每年春夏之交,花蕾怒放,千姿百態,有山林美容師之稱。杜鵑花生命力極強,從低海拔直至4500米的高海拔地區均有生長,並主要分布在2000米至4500米的高海拔山區,均能蔚然成林、成片。杜鵑花盛開之時,恰值杜鵑鳥啼之時,古人留下許多詩句和優美、動人的傳說,並有以花為節的習俗。 4海棠 海棠花是我國的傳統名花之一,海棠花姿瀟灑,花開似錦,自古以來是雅俗共賞的名花,素有「國艷」之譽,歷代文人墨客題詠不絕。海棠花是薔薇科蘋果屬的植物,是中國的特有植物。生長於海拔50米至2,000米的地區,一般生於平原和山地。。據不完全統計,全球約有海棠屬植物資源2000種,栽培品種成千上萬。我國是海棠屬植物資源較豐富的國家之一,已知並發表的種類為139種,主要分布於我國西南部,並以雲南為自然分布中心,為開展新品種的培育和開發利用提供了豐富的種質資源。 5百合 百合也稱卷丹、山丹,是單葉子百合科百合屬多年生球根草本植物。百合屬植物絕大多數分布在北溫帶和亞寒帶,全世界有100多種,我國產60種,雲南佔40多種,所以百合花在雲南八大名花之中就佔了一席之地。百合花花期長、花色多,有的還具有香味,既可盆栽觀賞,又可植於庭園、花壇,還可切花作鮮花出售,是一種普遍受人喜愛的花卉,在法國被稱為國花。在我省的多種百合中,以"豹子花"最為美麗,種類也為全滇之冠。蘇東坡曾為百合賦詩道"堂前種山丹,錯落瑪瑙盤"。 6報春花 報春花屬報春花科。世界上約有報春花五百種,而雲南佔有一百六十種,報春花不嬌不奢、樸素大方,其生長環境不需要特殊的條件,只要有立錐之地便可生存。更為可貴的是它能在冰雪之中吐蕾開花,迎風傲雪向人們傳遞春天到來的信息,所以人們把它比作春天的信使是當之無愧的。雲南的報春花基本處於野生狀態。在全省分布較普遍,海拔較低處有田埂報春等;海拔較高處,如滇西北高寒山區有美麗的高山報春等。雲南的報春花現已被盆栽馴化。 7龍膽 龍膽是龍膽科龍膽屬植物的統稱,該屬植物產於溫帶各地。我國有340多種,雲南就有60種左右,佔全國一半以上。雲南以滇西北、高山和亞山地帶最為集中,多數種類生長在海拔2000--4800米的是高山溫帶地區和高山寒帶地區。龍膽花最高不過四、五十厘米,大部分是矮小貼地叢生。 花生於枝上頂端,成古鍾形或漏斗形,多為青綠色、藍色或淡青色,一般多為秋冬季開放。龍膽的性味在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有如下記載:"性味苦,澀,大寒,無毒。主治骨間寒熱、驚病邪氣,繼絕傷,定五臟,殺蟲毒。"對風濕性關節炎有較好的療效。 8綠絨蒿 綠絨蒿全世界共有49種,主產於亞洲中南部,以我國最為豐富,有40種分布於藏、滇、川、青、甘、陝、等省,其中僅雲南就佔17種,多集中分布於滇西北海拔3000--5000米的雪山草甸,高山灌叢、流石灘、少數種類在滇中、滇東北的亞高山地帶。綠絨蒿不僅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有些種類還可入葯治病。如金緣綠絨蒿、尼泊爾綠絨蒿、全草均可入葯,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其它如被稱為"紅毛洋參"、"雪參"的綠絨蒿根可入葯,可治療氣虛、浮腫、哮喘等症。 9蘭花 蘭花,素有「花中君子」、「王者之香」的美譽。中國蘭又名地生蘭。我國雲南、四川、廣東、福建,中原及華北山區均有野生。蘭花喜溫暖、濕潤、半陰環境,適宜在疏鬆的腐殖質土中生長、分株繁殖,要求適量施肥和及時澆水。一般來說,「五一」之後需將苗盆移至通風涼爽的蔭棚下,進行養護管理,立秋後再搬入室內,這樣有利於花芽形成,適時開花。蘭花可以裝點書房和客廳,還能凈化空氣。蘭花的花枝可做切花。 10菊花 菊花是我國傳統名花,菊花獨立冰霜、堅貞不屈,格外受到人們青睞。菊花為菊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莖直立多分枝,葉卵形或廣披針形,邊緣深裂。頭狀花序單生或數個聚生於莖頂,園藝品種較多,常見栽培有玫紅、紫紅、墨紅、黃、白、綠等花色。也有一花兩色品種。花期10月至12月。生產中多採用扦插法,有些菊花可用青蒿做砧木,進行芽接育苗,例如懸崖菊、什錦菊等。菊花為短日照植物,每日8至10小時日照,70天左右就能開花。菊花的花可入葯,有清熱、明目、降血壓之效。 11牡丹 牡丹雍容華貴,被人們譽為「花中之王」, 牡丹觀賞部位主要是花朵,其花雍容華貴、富麗堂皇,素有「國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稱。它是中華民族興旺發達、美好幸福的象徵。牡丹為芍葯科落葉灌木,株高1至2米,葉互生,二回三出羽狀復葉,花單生於當年生枝頂,花形美麗,花色豐富,花色有紅、粉、黃、白、綠、紫等。花期4月至5月,果熟期為9月,可播種、分株、嫁接繁殖。牡丹花枝可供切花,根皮入葯,有活血、鎮痛的效果。 12梅花 梅花是我們中華民族與中國的精神象徵,被譽為「花中之魁」,具有強大而普遍的感染力和推動力。梅花原產我國西南及長江以南地區,可以露地栽培,北方多做室內盆栽。梅花為薔薇科李屬落葉喬木,早春葉前可開花,花瓣5片,花色主要有大紅、桃紅、粉色、白色等,清雅芳香。核果近球形,果期為6至7月。園林中多用於庭院綠化或盆栽觀賞。梅花斗雪吐艷,冰心玉骨,高風亮節的形象,鼓勵著人們自強不息,堅韌不拔地去迎接春的到來。 13月季 月季不但是我國傳統名花,而且是世界著名花卉,世界各國廣為栽培。月月季顧名思義,它是月月有花、四季盛開。現代月季由中國月月紅小花月季與歐洲大花薔薇雜交而成,花期以5月和9月開花最盛。藤本月季枝條呈藤蔓狀,花朵較大。豐花月季花朵中等而密集,花期從5月中一直能開到10月。微型月季株型低矮,花朵亦小,終年開花,適宜室內盆栽。月季在園林中多用於庭院綠化,亦可種植在專類園。扦插、嫁接繁殖,可以芽接亦能靠接。月季花可提取香精,用於食品及化妝品香料;花入葯有活血、散瘀之效。 14荷花 荷花又名蓮花、水芙蓉,是我國著名水生花卉,栽培歷史悠久。荷花為睡蓮科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根莖肥大、有節,俗稱「蓮藕」。荷花有單瓣和重瓣之分,花色有桃紅、黃色、白色,亦有復色品種。荷花在我國各地多有栽培,有的可觀花,有的可生產蓮藕,有的專門生產蓮子。荷花是布置水景園的重要水生花卉,它與睡蓮、水蔥、蒲草配植,使水景園格外秀麗壯觀。荷花花期7月至8月,果熟期9月。播種、植藕繁殖。蓮藕、蓮子可食用,蓮蓬、蓮子心入葯,有清熱、安神之效。荷花清新脫俗,出塵離染。象徵清白純潔。 15桂花 桂花在國慶節前後開花,「金風送爽,十里飄香」是吉祥如意的象徵。桂花為木犀科常綠小喬木,南方地區多用於庭院綠化;北方均室內盆栽。桂花品種較多,常 桂花見栽培有4種:金桂、銀桂、丹桂和四季桂。桂花可用嫁接和高取壓條育苗。春季進行枝接或靠接,秋季進行芽接,砧木可選用桂花實生苗或女貞。桂花經濟價值很高,花可以提取香料,也可熏制花茶。十里飄香,金風送爽。象徵吉祥如意和幽香十里,芳譽千鄉的光榮之感。 16水仙 水仙素有「凌波仙子」的雅稱,水仙是我國傳統名花。漳州水仙最負盛名,它鱗莖大、形態美、花朵多、馥郁芳香,深受國人喜愛,同時暢銷國際市場。水仙是冬季觀賞花卉,可以用水泡養,亦能盆栽。水仙莖葉清秀,花香宜人可用於裝點書房、客廳,格外生機盎然。水仙莖葉多汁有小毒,不可誤食,牲畜誤食會導致痙攣。鱗莖搗爛外敷,可以治療瘡癰腫。 凌波玉立,馥郁芳香。象徵翠袖黃冠白玉英的身材之美。 17康乃馨 香石竹即康乃馨,為石竹科、石竹屬植物,分布於歐洲溫帶以及中國大陸的福建、湖北等地,原產於地中海地區,是目前世界上應用最普遍的花卉之一。康乃馨包括許多變種與雜交種,在溫室里幾乎可以連續不斷開花。康乃馨花色多樣且鮮艷,氣味芳香。是最受歡迎的切花之一,可供作插花、胸花等。喜好強光是康乃馨的重要特性。無論室內越科、盆栽越夏還是溫室促成栽培,都需要充足的光照,都應該放在直射光照射的向陽位置上。1907年起,開始以粉紅色康乃馨作為母親節的象徵,故今常被作為獻給母親的花。 18芍葯花 芍葯花大且美,有芳香,單生枝頂;花瓣白、粉、紅、紫或紅色,花期4一5月。古人評花:牡丹第一,芍葯第二,謂牡丹為花王,芍葯為花相。因為它開花較遲,故又稱為「殿春」。芍葯喜沙壤土,喜排水良好,故低窪及鹽鹼地均不宜栽種。芍葯的根仍稱為「芍葯」,是著名的中葯材。早在一千多年前的醫葯著作《本經》里,已有芍葯的名稱記載。其功效有平肝止痛,養血調經,斂陰止汗等。 19牽牛花 牽牛花跨進傳統名花行列,也有千餘年的歷史了,不但名見花譜、花志、名著,而且歷代有許多的詩文吟詠。牽牛花別名喇叭花、牽牛、朝顏花。為旋花科牽牛屬一年生蔓性纏繞草本花卉。牽牛花花冠喇叭樣。花色鮮艷美麗。蒴果球形,成熟後胞背開裂,種子粒大,黑色或黃白色,壽命很長。花期6月至10月,大都朝開午謝。牽牛花生性強健,對土壤適應性強,較耐乾旱鹽鹼,屬深根性植物,大苗不耐移植。 20鳳仙花 鳳仙花,又名小桃紅、急性子,屬鳳仙花科一年生草本花卉。花大,花的形狀像一隻頭足尾翅都向上翹的生機盎然的鳳凰,鳳仙花之名由此而得。鳳仙花原產中國及印度,適應力強,各種土壤均可種植,我國民間,自古以來就使用鳳仙花花瓣染指甲,故有「指甲花」之稱。如唐朝歌妓李玉英善彈琵琶,她喜歡用鳳仙花瓣把長長的指甲染得紅艷艷。彈奏時,她懷抱琵琶半遮面,用鮮紅色的長指甲輕輕撥弦,琵琶發出如山澗流水般的優美音律,多少王孫公子嘆為觀止。稱她的彈奏為「落花流水」。 21一串紅 一串紅,又名爆竹紅、炮仗紅等,花呈小長筒狀,色紅艷而熱烈,輪傘花序,花開時,總體像一串串紅炮仗,故又名炮仗紅。一串紅原產巴西,為唇形科草本花卉。一串紅花期長,從夏末到深秋,開花不斷,且不易凋謝,是布置花壇的理想花卉,是中國城市和園林中最普遍栽培的草本花卉。據稱,花還有紫色的,稱一串紫;白色花的,稱一串白;粉色花的,一串粉。一串紅的果實為小堅果,橢圓形,內含黑色種子,易脫落,能自播繁殖。一串紅要求疏鬆、肥沃和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 22三七花 三七花是三七植株所開放的花蕾,源於2500多萬年前,屬古熱帶殘遺植物,分布范圍極其狹小,全世界僅雲南文山和廣西的極少部分地區能夠生長,其中雲南文山佔了三七花總產量的98%。三七花是非常名貴、稀有的飲品花,被國家衛生部列為 100種可食用珍貴保健飲品之一。三七花是三七全株的精華,性味微苦甘涼,具有清熱、平肝、降壓、排毒養顏、減血脂、減肥、防癌抗癌、提神補氣之功效。 23野迎春 又名雲南黃素馨,雲南黃素馨花冠為黃色,高腳碟狀,有6裂的花瓣。自然花期為3月至5月,在溫室內,也可提前到元月和2月開放。黃素馨原產雲南省,喜溫暖濕潤和陽光充足的環境,不耐寒,忌乾旱,在土層深厚的肥沃土壤中生長較好,宜在水邊生長。素馨株形優美、枝葉青綠、明黃色的花朵給人以燦爛奪目之感,若施以不同的捆紮造型,裝飾效果更好。常作大、中型盆栽,陳設於客廳的幾架、檯面等顯眼處;也可地栽於庭院的水池邊、假山側等處,效果也不錯。 24地涌金蓮 地涌金蓮又名千瓣蓮花,為芭蕉科象腿蕉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原產我國雲南省,地涌金蓮花期較長,可達250天左右,地涌金蓮開能保持較長時間不枯萎,且鮮艷美麗而有光澤,恰如一朵盛開的蓮花,因早春開花時忽從地下涌冒而出,悄然綻放,使人驚奇,故有地涌金蓮之稱謂。地涌金蓮不僅花冠碩大,奇美,還有更令人拍案叫絕之處:當它生長旺盛時,在假莖的葉腋中也能開出眾多的小花朵,形成「眾星捧月」的奇觀。 25大雪素 大雪素,俗稱大素心,亦叫元旦,屬地生蘭類,常見的有五、六個變異品種,均系園藝栽培變種,已有數百年的栽培歷史,原產於滇西的部分地區。大雪素以葉態優美、自然、灑脫,花色潔白清雅、幽香宜人、迎著新春盛開而傳名,是滇蘭中的佼佼者。 26丁香花 丁香花是我國最常見的觀賞花木之一,綻開於百花斗妍的仲春,芳香襲人,花繁色麗,紛紜可愛。中國是丁香的自然分布中心,我國西南地區擁有50%的野生資源,是丁香屬植物現代分布中心。丁香花主要應用於園林觀賞,因其具有獨特的芳香、碩大繁茂之花序、優雅而調和的花色、豐滿而秀麗的姿態,在觀賞花木中早已享有盛名,已成為國內外園林中不可缺少的花木。
㈥ 澳門有什麼好玩的景點
澳門有以下可玩的景點:
1.大三巴牌坊
大三巴牌坊位於澳門半島大三巴斜港,是聖保祿教堂正面前壁的遺跡,右邊鄰近大炮台和澳門博物館,距今已有350多年歷史,是澳門最為大眾熟悉的標志。「三巴」是「聖保祿」的譯音,又因教堂前壁遺跡貌若中國傳統的牌坊,所以稱大三巴牌坊。游覽大三巴牌坊,除欣賞巍峨壯觀的前壁之外,更要留意牌坊(前壁)上精緻的浮凋及其含義。 參觀完牌坊,可以到內側廣場的天主教藝術博物館參觀;館內收藏了澳門教堂和修院具代表性的畫作、凋塑等,當中最珍貴的是一批以宗教生活為題材的油畫,這是遠東的第一批畫作,也是東方最古老的油畫。隔壁的墓室更存放著日本和越南殉教者的遺骨,展示澳門的宗教歷史。
2.澳門漁人碼頭
澳門漁人碼頭座落於外港新填海區海岸。富有歐式風情的靜謐碼頭,是個定格畫面的好地方。
3.澳門旅遊塔
澳門塔,位於南灣新填海區D區域1號地段。它是全球十大觀光塔之一,而作為觀光塔為全球第8高塔,它也是超越巴黎埃菲爾鐵塔的東南亞最高觀光鋼塔。澳門塔上還有蹦極,而且蹦極是有錄像可以買的。除了可以跳你還可以選擇不跳而是在空中走一圈,這個還真的是蠻可怕的…
4.玫瑰堂
歷經四百年風雨的教堂,您可以一窺西班牙宗教藝術的獨特魅力。
5.大炮台
古老的西式炮台之一,您在這里可以俯瞰全澳美景。
㈦ 大明湖舊八景名稱
我也不知道是新的舊的
佛山倒影
在滄浪亭內,立有「佛山倒影」石碑。該景觀由於劉鶚《老殘游記》中的精彩描繪而被廣為傳誦。「鵲華煙雨」是將湖北部的小山收入眼底;而「佛山倒影」則是把湖南岸的群山攬入懷中。最佳觀賞時間為春秋佳日,新雨之後的晨曦或夕照之時。
丹坊耀日
丹舫指的是大明湖南門內的明湖牌坊。1953年由文廟移來,牌坊上「大明湖」三個鎦金大字由清代著名書法家於書佃題寫。整個牌坊由六根紅柱支撐,每根柱子前後均有高大的石鼓挾抱,另有十二根朱紅柱為斜撐,所以稱為丹坊。它高8.3米,闊14.7米,立於石砌台階之上,為「五間七踩重昂單檐」式,牌坊項呈「三階錯落」式,上覆金黃色琉璃瓦,顯得富麗堂皇。它飛檐起脊,造型優美,脊上和微翹的檐角上,各飾有脊獸;檐下有雲頭斗拱,使建築極富民族特色。
鍾鳴蛙靜
在南豐祠晏公台上有一鍾亭,亭內懸一古鍾明昌鍾亭。該鍾始建於金代明昌年間(公元1190-1196年),高2.3米,口徑1.7米,厚0.13米,重8000公斤,懸掛於6米高台之上。每當夜幕降臨或晨曦時分,圓潤雄渾的鍾聲響徹雲霄,經曲岸水面回盪互激,與周圍蒼煙暮靄、水樹應和而構成一種意境。由近及遠,繞耳不息,使人聽後心明意凈,恍入夢境。與金鍾鳴響相對應的是蛙聲寂靜。大明湖有「蛇不見,蛙不鳴」的傳說,這是一大生態之謎。每逢盛夏,護城河及北園一帶蛙聲舔噪,響成一片,而大明湖內卻無一聲蛙鳴。這一鳴一靜形成鮮明對比,乃大明湖一大特色。
遐園好音
遐園位於大明湖南門西側,始建於1909年,是當時的山東省圖書館,也是全國最大的圖書館之一,因藏書豐盛,且物種豐富,歷來就有「歷下風物以此為盛」的贊語。園內楊柳垂蔭,山石嶙峋,麗水虹橋,曲徑通幽,書聲朗朗,黃鸝和鳴,泉水叮咚,景色如詩如畫,被譽為鬧市中的一方凈土,「濟南第一庭院」。
匯波晚照
大明湖的東北隅,有門稱北水門。過去,府城眾泉之水多從此過,故門也稱匯波門。門上有橋稱匯波橋,橋下有廟稱晏公廟,廟下有台稱晏公台,台下有門為券門。門下有水,門側有柳,柳將門籠罩,垂入水中,微風徐吹,柳絲飄盪,水皺波紋,相錯如錦,夕陽照之,將四周景物染成橘紅,顯得格外妖繞,其景即稱「匯波晚照」。
滄桑之變,券門堵塞,此景隨化為烏有。之後,匯波橋上蓋上匯波樓。其樓峭拔高聳,蔚為大觀。登樓遠眺,北可見齊煙九點,南可望群山如屏。近可觀明湖碧波、畫舫爭渡。
滄浪荷韻
大明湖北岸有一庭園:鐵公祠,面山傍水,繞以長廊,湖水穿渠引入亭中。小滄浪亭居園中臨湖處,建於1792年,三面荷池,境界清幽,這里有古人詩詞碑刻等墨寶多處。《詩經》中曾有:「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的詩句。登亭四眺,全湖在目;晴明之日,可見十里之外的千佛山。每逢夏日,池中荷花盛開,花瓣重重疊疊,花色淡粉嬌嫩,清香彌漫,給人「滄浪訪古賢,荷香繞畫梁」之感。
畫船煙波
船是大明湖的魂。在大明湖各式各樣的遊船中,最有韻味的當屬古色古香的畫舫。無論是風和日麗,還是煙雨蒙蒙,乘坐在畫舫中,盪於一湖煙波之上,那情那景令人魂牽夢繞。
歷亭秋風
距大明湖南岸不遠,水中有一小島,島上有亭名歷下亭。其前身為客亭,最早見諸文字記載是在北魏酈道元著的《水經注》中,大意是,濼水北為大明湖,西即大明寺,東西兩面則湖,湖上有亭名曰客亭。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唐天寶年間,杜甫與北海太守李邕在此宴飲,杜甫即興賦詩《陪李北海宴歷下亭》,詩中的歷下亭即客亭,並沿襲至今,被稱為中華古亭之一。亭周圍有名士軒、蔚藍軒、御碑亭等建築,古樸典雅,錯落有致。
柳岸春深
柳樹,是濟南的市樹,到處都有,大明湖尤甚,歷代文人也多有贊詠。如「楊柳巧含煙景合,芙蓉爭帶露花開」、「草芽隨意綠,柳眼向人青」、「大明湖上一徘徊,兩岸垂楊蔭綠苔」(蒲松齡)、「千條楊柳數聲鷗,一片玻璃一葉舟」。清代詩人劉伍寬還專為明湖柳作了一首七律,詩題就叫《明湖柳色》,就連清朝皇帝乾隆對明湖柳也予以贊美:「秋月春風初較量,白榆應讓柳千條」。
明湖秋月
秋夜在視野開闊的大明湖岸賞月,歷來被視為一種良辰美景。此時,湖平如鏡,清風拂面,柳枝輕搖,荷香浮動,一輪明月漸上中天,清輝似瀉,波光飄渺,恍若置身仙境,美不勝
㈧ 重慶北碚有哪些好玩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