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蘭花養殖
❶ 白玉蘭花怎麼養殖
一、光照適宜
白玉蘭喜歡陽光,耐不住陰涼的生長環境,如果是長期在光照不足的地方培養,枝葉會出現徒長,花朵開放也出現問題。同時也不要接觸炎夏的強光,防止嫩葉灼傷枯黃。
❷ 玉蘭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
①澆水。白蘭花對澆水量的多少很敏感,既不耐旱又不耐濕。在夏秋天澆水要及時,盆土應保持稍濕;梅雨季節需將盆搬入室內或搬到屋檐下避雨,及時倒去盆內的積水;冬天要控水,待盆土完全乾了再澆水。
②盆土。宜採用排水良好、疏鬆的混合介質土,如園土、醋渣、腐殖土等比例配製的混合土。
③施肥。忌施濃肥,每隔2—3年換盆時需施足基肥;開花後每隔10天在傍晚施1次稀薄腐熟的豆餅水或魚腥水;秋天涼爽後停止施肥。
④光照。每天需光照10小時以上,在冬天休眠期也要擺在室內的弱光或散射光處。
⑤避免油煙污染。在冬天過冬時,切忌將白蘭花搬人廚房內。
繁殖玉蘭花有哪些方法
繁殖玉蘭花以嫁接和壓條為主。
①嫁接繁殖。嫁接又可分為靠接和切接兩種,都是以紫玉蘭為砧木。
a.切接。在9月中、下旬,選擇發育良好的玉蘭枝條為接穗,砧木和接穗的切面應緊密結合,用塑料薄膜條進行綁扎、抹泥,並將接穗用泥土埋起來,保持土壤的濕潤。北方地域在冬天需用稻草等覆蓋接穗,第二年春去掉覆蓋物,待萌發後保留枝條上部4~5個芽,其餘的芽均應摘除,通過2~3年的常規養護,就能開花。
b.靠接。大多在4~7月份進行。靠接部位在距地70厘米處,綁縛後滾上泥團,外面用塑料薄膜包紮好,2個月後就可切離。
②壓條繁殖。壓條又可分為普通壓條和高枝壓條兩種。
a.普通壓條。在2~3月份進行,將選擇好作為壓條的枝條基部,用刀割至約枝條直徑一半的深度,並按此深度向上割2~3厘米的口子,中間插一瓦片後輕壓,土中再用「U」形粗鐵絲插入土中固定,堆上土即可,等長出根後切離分栽。
b.高枝壓條。入伏前選擇無病害、健壯、直徑為1.5~2厘米的嫩枝條,在分叉處的下部切開,將竹筒或無底瓦罐套上去,裝滿營養土後,外面用細繩扎緊。需經常噴水保持濕潤,第2年5月前後,將已長根的枝條分離定植即可。
❸ 玉蘭花種植的方法有哪些
玉蘭花養殖方法
土壤要求:
玉蘭花適宜種植在肥沃、濕潤、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之中,但也能在輕度鹽鹼土(pH值為8.2,含鹽量0.2%)中正常生長。玉蘭是肉質根,怕積水,種植地勢要高,在低窪處種植容易爛根而導致死亡。玉蘭栽種地的土壤通透性要好,在粘土中種植則生長不良,在沙壤土和黃沙土中生長最好。
溫度光照:
玉蘭花喜光,幼樹較耐陰,不耐強光和西曬,光照過強或西曬,容易使樹木受到灼傷。玉蘭花可種植在側方擋光的環境下,種植於大樹下或背陰處則生長不良,樹形瘦小,枝條稀疏,葉片小而發黃,無花或花小。玉蘭花較耐寒,能耐—20℃的短暫低溫,但不宜種植在風口處,否則易發生抽條。
移栽上盆:
玉蘭花不耐移植,一般在萌芽前10至15天或花剛謝而未展葉時移栽較為理想。起苗前4至5天要給苗澆一次透水,這樣做不僅可以使植株吸收到充足的水分,同時也利於種苗在栽種後成活,還利於挖苗時土壤成球。在挖掘時一定要謹慎,盡量少傷根系,斷根的傷口一定要平滑,以利於傷口癒合。
栽植時深度要適宜,一般來說,栽植深度可略高於原土球2至3厘米,過深則易發生悶芽,過淺會使樹根裸露,還容易被風吹倒。大規格苗應及時搭設好支架,支架可用三角形支架,防止被風吹傾斜。種植完畢後,應立即澆水,3天後澆二水,5天後澆三水,三水後可進入正常管理,剪除多餘花蕾。
澆水方法:
玉蘭花既不耐澇也不耐旱,在栽培養護中應嚴格遵循其「喜濕怕澇」這一原則。在栽培養護過程中,有許多人認為玉蘭怕澇,就應盡量少澆水,這種認識和做法是非常錯誤的,因為玉蘭花怕澇並不等於喜旱,它本身是喜歡濕潤環境的,在水分的管理上要掌握好土壤不能過干也不能過濕這個度。
新種植的玉蘭花應保持土壤濕潤,這也是保證其成活率的重要舉措。給進入正常管理的玉蘭花澆水,早春的返青水,初冬的防凍水是必不可缺的,而且要澆足澆透,在生長季節里,可每月澆一次水,雨季應停止澆水,在雨後要及時排水,防止因積水而導致爛根,此外還應該及時進行鬆土保墒。
施肥方法:
玉蘭花喜肥,除在栽植時施用基肥外,此後每年都應施肥,肥料充足可使植株生長旺盛,葉片碧綠肥厚,不僅著蕾多,而且花大,花期長且芳香馥郁。給玉蘭花施肥,每年分4次進行,即花前施用一次氮、磷、鉀復合肥,這次肥不僅能提高開花質量,而且有利於春季生長。花後要施用一次氮肥,這次肥可提高植株的生長量,擴大營養面積。
在每年的7—8月應當施用一次磷、鉀復合肥,這次肥可以促進花芽分化,提高新生枝條的木質化程度。入冬前結合澆冬水再施用一次腐熟發酵的圈肥,這次肥不僅可以提高土壤的活性,而且還可有效提高地溫,且施肥量宜大不宜小。另外,當年種植的苗,如果長勢不良可以用0.2%磷酸二氫鉀溶液進行葉面噴施,能起到有效增強樹勢的作用。
❹ 玉蘭怎麼養才能更旺
玉蘭花的生長與陽光密切相關,沒有陽光的照射,就無法正常生長。玉蘭花本身是一種喜光植物,呈向陽性,如果把玉蘭花放在昏暗或光照不足的環境中養護,勢必影響其正常生長,很難開花。唯有在陽光充足的環境下,它才能越開越旺盛,花也整齊大方給人美感。夏季時由於光照過強,我們把它移到明亮的散光處養護,以避免陽光直接灼傷葉片。
❺ 玉蘭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都有哪些
我們應該注意澆水,而且應該注意修剪枝葉,而且應該注意病蟲害,或者也應該注意除草,而且也應該翻土,等等,這些都是應該注意的事情。
❻ 玉蘭花怎麼種植
玉蘭花種植較好的時間是3-5月份,或選擇秋季的8-10月份。一般是採用樹苗種植,樹苗要求根部生長良好,沒有病枝和殘葉,避免選擇根部有腐爛跡象的。種植地點選在向陽處,土質要疏鬆、松軟、排水性好,挖出直徑1米左右的坑。然後將帶有土壤的樹苗種進去,覆蓋土壤輕輕壓緊。
白玉蘭的種植方法
一、種植時間
種植玉蘭花最佳的時間是在春季的3-5月份,或是選擇秋季的8-10月份,這兩個時間段氣溫相對穩定,對於植株的影響較小,並且萌發的能力很強,成功的可能性較大,長得也最好。
二、選擇樹苗
如果是用種子種植的話,時間跨度很長,栽培時間非常漫長,所以建議直接選擇樹苗,種植栽培起來相對容易。事先選好合適的樹苗,要求根部生長發育良好,具有發達的根系,樹苗上沒有病枝和殘葉,選擇這樣的可以保證成活的幾率。對於根部腐爛的一定不能選擇,這類的本身生長就出現了問題,栽種後也很難成活。
三、種植地點
種植地點的選擇也是很重要的,需選在向陽的位置,土質要疏鬆、松軟、排水性好。選好位置之後,需要挖出種植的坑穴,直徑大約1米左右,深度大約50-90厘米即可,每個坑的間距保持在2-5米之間。將坑挖好之後,在坑的底部填入有機肥當做底肥。
四、進行種植
樹苗要帶有土壤,不能傷害到根部,上面的枝葉稍微修剪一下,將發黃的部分剪掉,然後移栽種植到土坑中,覆蓋上土壤輕輕地壓緊實,注意好後期的養護。
❼ 白玉蘭花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是什麼
1、土壤
家庭盆栽白蘭花,應選擇疏鬆、透氣性強且含腐殖質較豐富的土壤栽培。通常選用透氣性好的瓦盆、紫砂盆(缸)或用底孔較多的塑料盆。盆內土壤最好能有一定量的大小不等的顆粒狀土壤,以利滲水透氣。
2、光照
每年的3月至4月,將栽有白蘭花的盆、缸移出室外,放置在陽光充足處即可。夏季氣溫高,應酌情選用遮陽網或搭個簡易的蔭棚,使白蘭花既能照射到上午的太陽,又能避開夏季下午的強光照射(以免因暴曬而灼傷枝、葉)。
立夏前後移至室外,要放在向陽通風處,日照需在6小時以上。只有光線充足,才能生長良好,光照不足便會徒長枝葉,少開花以至不開花。而在盛夏炎熱季節,陽光照射強度,應稍加庇蔭,以免烈日灼傷葉片及嫩莖。
3、溫度
不耐寒,除華南地區以外,其他地區均要在冬季進房養護,最低室溫應保持5℃以上,出房時間在清明至穀雨為宜。做好防凍保暖工作,白天室內溫度維持在12度以上,晚間不低於6度,否則易受低溫冷害。空氣流通,並保持盆土濕潤,才能安全越冬。
4、澆水
澆水是否得當是養護好白蘭花的關鍵。白蘭花不應澆水過勤、過量。只要看見白蘭花的葉子下垂,就該澆水。秋季每月澆兩三次透水,冬季里每月澆一兩次透水。
5、施肥
在白蘭花生長的旺盛時期(通常是每年的五六月或七八月),應每半個月左右給白蘭花施一次花肥,或間隔20左右施少許的氮、磷、鉀復合肥,每次2克至6克。從移室外開始至6月底,每隔7-10天澆一次礬肥水,使土壤呈微酸性。花期還可增施-次的速效性磷肥,以使其吐香不絕。
注意事項
1、怕鹼。白蘭花喜酸性土壤,對土壤pH值的要求為5.5-6.3。北方地區,白蘭花不好養,就是因為那裡大部分的水和土偏鹼,使白蘭花細胞的原生質溶解,造成花卉發育遲緩,生長不良。經常用發酵的淘米水澆灌,效果較好。
2、怕濃肥。白蘭花喜磷、鉀肥,但忌濃度過高,否則會產生反滲透,引起植株的"生理乾旱",輕則萎蔫,重則燒死。白蘭花的施肥原則是:"稀施、常施,傍晚施"。
實踐證明,用稀薄的人糞尿、豆餅水,摻入砸爛的魚雜碎、爛蝦、雞內臟等,漚熟後,按肥水1:9的比例,每隔3-5天施一次,施用時再摻入硫酸鈣,效果較好,可使白蘭花香味濃。
(7)玉蘭花養殖擴展閱讀:
玉蘭花外形極像蓮花,但並不同。盛開時,花瓣展向四方,使庭院青白片片,白光耀眼,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再加上清香陣陣,沁人心脾,實為美化庭院之理想花卉。
花開時異常驚艷,滿樹花香,花葉舒展而飽滿,但花期短暫,但開放之時特別絢爛,代表一種一往無前的孤寒氣和決絕的孤勇,優雅而款款大方。
每逢喜慶吉日,人們常以玉蘭花饋贈,是表露愛意的使者。她有著玉蘭的秀美,也有著玉蘭的性格,用點點滴滴的熱血澆灌,讓她永遠盛開,百年長久,友誼常青。
❽ 玉蘭怎麼養
玉蘭
玉蘭是早春色、香俱全的觀花樹種,栽植時,要掌握好時機,不能過早、也不能過晚,以早春發芽前10天或花謝後展葉前栽植最為適宜。移栽時,無論苗木大小,根須均需帶著泥團,並注意盡量不要損傷根系。以求確保成活。栽植前,應在穴內施足充分腐熟的有機肥作底肥。栽好後封土壓緊,並及時澆足水。
玉蘭花較喜肥,但忌大肥;生長期一般施兩次肥即可有利於花芽分化和促進生長。一次是在早春時施,再一次是在5-6月份進行。肥料多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新栽植的樹苗可不必施肥,待落葉後或翌年春天再施肥。玉蘭的根系肉質根,不耐積水。開花生長期宜保持土壤稍濕潤。入秋後應減少澆水,延緩玉蘭生根,促使枝條成熟,以利越冬。冬季一般不澆水,只有在土壤過干時澆一次水。玉蘭枝幹傷口癒合能力較差,故一般不進行修剪。但為了樹形的合理,對徒長枝、枯枝、病蟲枝以及有礙樹形美觀的枝條,仍應在展葉初期剪除。此外,花謝後,如不留種,還應將殘花和蓇葖果穗剪掉,以免消耗養分,影響來年開花。
玉蘭花多為地栽,盆栽時宜培植成樁景
❾ 玉蘭的養殖方法
摘葉
在室內養殖的玉蘭花在每年的春分到清明之間可以選擇出室培養一段時間,多在陰天或多雲的天氣進行,出室後的 2-3 天是玉蘭對室外環境的適應時間。
然後將植株上的老葉摘除,僅保留枝梢上的幾片嫩葉來促進新梢生長。此後每到一次花落時,就需將少量老葉摘掉,為新枝的生長與花芽萌生節省所需養分。
在玉蘭花的生長期,必要和適度的摘心工作,也能夠控制養分的平衡分配,促進側枝的生發。
光照
玉蘭的生長需要接受充分的光照,生長期應放置於日照長和光照強的陽台或其他向陽處,開花期間更要注意光照方面的養護,每天要保證 6 小時以上的光照時間。
長期在蔭蔽處進行養護,不利於玉蘭的正常開花。只有在強光直射時間長的「三伏天」要進行適度的遮蔭,通常是在每天的 12-16 點之間。
此時還應對地溫進行降溫處理,具體方法為向地面澆噴涼水,同時也會提高空氣的濕度,人工來為玉蘭的生長創造適宜的環境。
❿ 盆栽玉蘭如何養殖呢
作為一種在早春開花的植株,它有著潔白純真的花色,擁有著清香的氣息。當然在栽種的時候,我們也要把握種植的時間,早了長勢較弱、晚了則會錯過生長期。一般在萌芽前10天栽種的效果最好,當然在花敗之後也可以種植上一些。
在平日里不需要對植株進行太多的修剪,畢竟它的切口很難癒合,這樣就會導致植株的枯敗。在早春前可以將那些老病弱枝條修剪就行,這樣就能讓它的觀賞價值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