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梅花草堂集蘭花的品性

梅花草堂集蘭花的品性

發布時間: 2022-07-15 09:57:37

『壹』 《梅花草堂集》的譯文

蘭花的香氣,是清雅而悠遠的,似有似無,忽遠忽近,時斷時續,飄渺縈回,不是逼近可以聞嗅品賞的;蘭花,是有色彩的,但她的色彩素淡清純、含蓄溫潤,決不是奼紫嫣紅、艷麗眩目的,使人能夠得到無窮的視覺愉悅和心靈的感受,卻又難以用語言來表達;蘭花的形態意趣,即使是善於繪畫的人,也只能憑自己的體味來描繪,不能完全表現.蘭花恐怕就是周文王、孔夫子、屈原大夫的同類,不可以褻玩,但又是「不可以一日無此君」的.蘭花的情韻,實在是難以窮盡的.
譯文:
有個讀書人因囊螢讀書而聞名於家鄉,一位同鄉仰慕他的品行,便在早晨去拜訪他.
他的家裡人向同鄉道歉,說他出門了.同鄉說:「哪有囊螢夜讀而早晨卻外出的人呢?」家裡人說:「不為別的,是為捕捉螢火蟲出去了,申時將回來.」現在天下所敬仰推崇的人,定是那些「囊螢」讀書的人.假使讀書人白天閉門讀書,誰又會去拜訪他呢?
本段選自張大復《梅花草堂集》.

『貳』 《梅花草堂集》中蘭品位的句子是

蘭之味,非可逼1而取2也。蓋在有無近遠續斷之3間,純以情韻勝。氳氳4無所,故稱瑞5耳。體兼彩6,而不極於色,令人覽之有餘,而名7之不可;即善繪者以意取似,莫能肖8也。其真文王、孔子、屈原之徒,不可9得而親,不可得而疏者耶?

翻譯:蘭花的香氣,不是逼近可以聞嗅品賞的;是在似有似無,忽遠忽近,時斷時續之間,純粹以情韻取勝,彌漫飄忽,沒有一定的地方,所以被看作吉祥的芳草。蘭花,兼有各種顏色,但它的色彩素淡清純、含蓄溫潤,決不是奼紫嫣紅、艷麗眩目的,使人總有無窮的視覺愉悅和心靈的感受,卻又難以用語言來表達;蘭花的形態意趣,即使是善於繪畫的人,也只能憑自己的體會來描繪蘭花的形狀,不能與蘭花的神韻相同。蘭花恐怕就是周文王、孔夫子、屈原大夫的同類,不可以親近,但又是「不可以一日無此君」的。

注釋
1.逼:接近,迫近
2.之:的
3. 取:這里是嗅取(蘭的香味)。
4.氳氳(yūnyūn)無所:彌漫飄忽,沒有一定的地方。
5..瑞:吉,善。
6.兼彩:兼有各種顏色。
7.名:表達
8.肖:模擬……的神韻
9.不可:不能,不夠

『叄』 梅花草堂集中的蘭有什麼品性

這是標准答案
甲)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周敦頤《愛蓮說》)
(乙)
蘭之味,非可逼而取①也。蓋在有無近遠續斷之間,純以情韻勝。氳氳無所②,故稱瑞③耳。體彩④,而不極於色,令人覽之有餘,而名之不可;即善繪者以意取似,莫能肖也。其真文王、孔子、原之徒,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者耶? (選自張大復《梅花草堂集》)
[注釋]①取:這里是嗅取(蘭的香味)。②氳氳(yūnyūn)無所:彌漫飄忽,沒有一定的地方。③瑞:吉,善。④兼彩:兼有各種顏色。
18.解釋下面句中加點的詞。(4分)
①亭亭凈植 ②陶後鮮有聞
③而名之不可 ④莫能肖也
19.《古漢語常用字字典》中「逼」字有以下幾個義項。根據上下文,「非可逼而取也」中「逼」最恰當的解釋是( )。(2分)
A.強迫 B.接近,迫近 C.狹窄 D.威脅
20.下面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2分)
A.體兼彩,而不極於色 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
B. 純以情韻勝 皆以美於徐公
C.花之富貴者也 輟耕之壟上
D. 其真文王、孔子、屈原之徒 其子好騎
21.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2分)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22.對「善繪者以意取似」解說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擅長繪畫的人因為個人的原因只能類似模擬。
B.善於畫畫的人也只能憑自己的感受把蘭畫得像樣。
C.善於畫畫的人也只能用自己的意思去理解它。
D.擅長繪畫的人已經描繪得很相似了。
23.同為花中君子,蓮與蘭有相通之處,請從文中找出相應的句子填在下面空格里。(2分)
香味:蓮—— ;蘭——氳氳無所。
品位:蓮——可遠觀而不可褻玩; 蘭—— 。
24.(甲)文以蓮為托物言志的對象,表現了作者 的生活態度;(乙)文將蘭比作「文王、孔子、屈原之徒」,讓我們領悟到蘭 的品性。

答案:18.①樹立 ②少 ③說出 ④酷似,逼真(「相似」亦可)(4分。每格l分) 19.B(2分) 20.A(2分) 21.(蓮)從污泥里生長出來卻不受沾染,經過清水的洗滌卻不顯得妖艷。(2分。「染」、「濯」、「妖」各0.5分) 22.B(2分) 23.香遠益清 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 (2分。後一格填出其中一句得0.5分) 24.潔身自好 高潔(2分)(意思接近即可)

『肆』 【梅花草堂集】中將蘭比作文王,孔子,屈原之徒,從文中你領悟到蘭具有什麼品性

以自古以來人們就把蘭花視為高潔、典雅、愛國和堅貞不渝的象徵。蘭花風姿素雅,花容端莊,幽香清遠,歷來作為高尚人格的象徵。詩人屈原極愛蘭花,在他不朽之作《離騷》中,多處出現詠蘭的佳句。 蘭花被譽為花中君子」、王者之香」。對於中國人來說,蘭花還有民族上的深沉意義。在中國傳統四君子梅、蘭、竹、菊中,和梅的孤絕、菊的風霜、竹的氣節不同,蘭花象徵了一個知識份子的氣質,以及一個民族的內斂風華。因此對於蘭花,中國人可以說有著根深蒂固的民族感情與性格認同。 蘭花,那飄逸俊芳、綽約多姿的葉片;高潔淡雅、神韻兼備的花朵;純正幽遠、沁人肺腑的香味自古以來受人喜愛。所以,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養蘭、賞蘭、繪蘭、寫蘭,一直是人們陶冶情操、修身養性的重要途徑,被譽為國香」、王者香」的中國蘭花成了高雅文化的代表。

『伍』 梅花草堂集蘭之味表達作者怎樣生活態度

本文通過將蘭花與人類民族的傳統美德做比,即:浩然正氣與優秀品種的象徵,表達了作者對蘭花的喜愛和贊美之情,寄託自己的理想,要做一個蘭花神韻一樣的人。

『陸』 《梅花草堂集》中將蘭比作「文王,孔子,屈原之徒」,讓我們領悟到蘭什麼的品行

秉性剛韌,順應自然
謙敬禮讓 潔身自好.

『柒』 蘭之味非可逼而取也全譯文

選自張大復《梅花草堂集》.原文"蘭之味,非可逼而取也。蓋在有無近遠續斷之間回,純以情韻勝。答氳氳無所,故稱瑞耳。體兼彩,而不極於色,令人覽之有餘,而名之不可;即善繪者以意取似,莫能肖也。其真文王、孔子、屈原之徒,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者耶?"

譯文

蘭花的香氣,並不是非得靠近才可以聞嗅品賞的;是在似有似無,忽遠忽近,時斷時續之間,純粹以情韻取勝,彌漫飄忽,沒有一定的地方,所以被看作吉祥的芳草。蘭花,兼有各種顏色,但她的色彩素淡清純、含蓄溫潤,決不是奼紫嫣紅、艷麗眩目的,使人能夠得到無窮的視覺愉悅和心靈的感受,卻又難以用語言來表達;蘭花的形態意趣,即使是善於繪畫的人,也只能憑自己的體會來描繪蘭花的形狀,不能與蘭花的神韻相同。蘭花恐怕就是周文王、孔夫子、屈原大夫的同類,不可以褻玩,但又是「不可以一日無此君」的。
注釋

1、而名之不可 ——名:說出。
2、莫能肖也 —— 肖:相似。
3、非可逼而取也—— 逼:接近,迫近。取:這里是嗅取(蘭的香味)。
4、氳氳無所,故稱瑞爾 —— 氳氳無所:彌漫飄忽,沒有一定的地方。
5、兼彩:兼有各種顏色。
6、善:善於。
7、取:這里是嗅取(蘭的香味)。
8、瑞:吉,善。
9、逼:靠近

『捌』 蓋在有無近遠續斷之間,純以情韻勝。

意思:(它的香氣)是在似有似無,時斷時續之間,純粹以情韻取勝。

解析:

1、蓋可以譯作是。近遠續斷之間指似有似無,時斷時續之間。純指純粹。勝指以......為勝,以......取勝。這句話描寫的是蘭花的味道。

2、這句話出自明代張大復的《梅花草堂集》的其中一篇文章——《蘭之味》。這篇文章將蘭花比作「文王,孔子,屈原之徒」,揭示了蘭花潔身自好、高潔的品性,體現了作者的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

《蘭之味》與《愛蓮說》有異曲同工之妙:

《愛蓮說》是北宋理學家周敦頤創作的一篇散文。這篇文章通過對蓮的形象和品質的描寫,歌頌了蓮花堅貞的品格,從而也表現了作者潔身自愛的高潔人格和灑落的胸襟。

文章主要分為2個部分:前一部分對蓮花高潔的形象極盡鋪排描繪之能事。第二部分則把蓮花跟其他的3種花進行對比,寫出了蓮花的珍貴,並以蓮自況,抒發了作者內心深沉的慨嘆。

熱點內容
茶花淑女 發布:2025-08-27 14:11:41 瀏覽:695
花卉園到李家沱 發布:2025-08-27 14:10:56 瀏覽:459
中級插花員理論知識 發布:2025-08-27 14:08:36 瀏覽:42
西三旗通廈苑花卉市場 發布:2025-08-27 13:56:32 瀏覽:417
公丁香4 發布:2025-08-27 13:52:00 瀏覽:905
鐵藝花藝裝飾 發布:2025-08-27 13:42:11 瀏覽:79
鬼箭羽盆景 發布:2025-08-27 13:41:07 瀏覽:589
老式櫻花衛廚 發布:2025-08-27 13:33:49 瀏覽:688
盆栽觀花型 發布:2025-08-27 13:29:37 瀏覽:294
櫻花蝦螺 發布:2025-08-27 13:29:21 瀏覽: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