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仙子是何仙姑嗎
㈠ 何仙姑身為八仙之中唯一的女性,她究竟是什麼來歷
傳說何仙姑在外遊玩的時候遇到了雲游的鐵拐李和呂洞賓張果老,他們給了她仙桃仙棗和雲母片,吃後就成仙了。
何仙姑她的形象是手持荷花,是故雅稱:"荷仙姑"。相傳,何仙姑於北宋時期聚仙會時應鐵拐李之邀在石筍山位列八仙。八仙之中,有一位唯一的女性,就是何仙姑,相傳於北宋時期聚仙會時應鐵拐李之邀在石筍山位列八仙。
雖然何仙姑的身世來歷有很多說法,但是畢竟都是神話傳說,想成仙還是要行善積德的。
㈡ 《八仙過海》中的何仙姑是什麼神
何仙姑,原名何瓊,盛唐時永州零陵人,一說廣州增城人。道教八仙之一,原型為一個容貌非凡的美女,經常手持荷花。
其身世有多種說法,最早可見於戴孚《廣異記·何二娘》,《太平廣記》卷六二引《廣異記》,稱廣州有何二娘,以織鞋子為業。在流傳比較多的傳說中,何仙姑是何氏之女,十三歲時入山採茶,巧遇仙人(或指呂洞賓)收為女弟子,賜仙桃或仙棗、雲母粉,食之成仙。
在各類傳說中,何仙姑兼具仙女、道姑和女巫三重身份。何仙姑祠廟碑記中記載,萬曆年間兩廣總督劉繼文平亂時向何仙姑問卦求簽,得簽「用兵勇往是良圖,懼敵全身豈令謀,將相協心同贊事,何愁山寇不消除」,劉繼文照此而行果然大勝。
紀念地
廣東省增城市有多處何仙姑廟,較著名的有小樓何仙姑家廟、正果何屋何仙姑祠、鳳凰山仙姑廟。
1、何仙姑家廟
家廟位於荔城的小樓仙源,始建於唐朝,明清兩代都有過大規模的修繕。每年三月初七仙姑誕、八月初八仙姑得道日,信眾都會舉行大規模的紀念活動,場面十分壯觀。現在的何仙姑家廟是增城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當地八景之一。
2、新加坡仙姑殿
仙姑殿成立於「壬申年」,位於新加坡東部,主要供奉八仙即主神「何仙姑」。相傳殿內住著活女仙何仙姑,仙姑殿成立之日便是仙姑下凡的日子。八仙何仙姑得道日為農歷八月初八日,每逢慶典,殿內更是人山人海。
㈢ 誰能幫我介紹一下'何仙姑"
何仙姑是世傳八仙中唯一的女性,舊時在漢族和部分少數民族中都廣有信眾。除了西安八仙宮有其塑像供奉外,又在泰山王母池等處享有香火。自唐宋以來,有關她的事跡記載為數極多,僅次於八仙中的呂洞賓。然而,這一尊在八仙傳說中很富人情味的女仙的來歷,卻是一個迄今沒有定論的問題。僅以近世仍有廟會活動的"何仙姑誕"論,廣州增城的誕期是夏歷三月初七,而西安八仙宮的誕期則為四月初九,前後相差一月之多,皆因所本"歷史檔案"不同所致。據明陳槤《羅浮志》及《歷代神仙通鑒》等書記載,何仙姑是唐武則天時代廣州增城縣何泰的女兒,十三歲時在入山採茶時遇見一位道士。道士給她吃了一個桃子,從此不飢不渴,洞知人事休咎,後於唐中宗景龍年間(707-710)白日登仙。在今廣州增城縣一帶,關於何仙姑的傳說更為具體,而且有"實物印證":何仙姑本名何秀姑,是增城縣小樓區新桂鄉人,唐武則天某年夏歷三月初七出生。其父何泰以做豆腐為業。秀姑自小聰明伶俐,十四歲時幸遇雲游到此的呂洞賓。呂給她吃了一些雲母片,從此能知人間禍福,並常去羅浮山裡訪仙。後父母為她找了個姓馮的婆家,秀姑不肯嫁人,於中宗景龍某年八月初八自投家門前的水井。投井時只穿著一隻鞋,還有一隻鞋留在井台上。此後,她從福建莆田的江河裡漂出來,原來那井與河是相通的,在當時傳為奇案,遂有秀姑已經"登仙"的傳說。據傳仙姑還在代宗大歷年間(766-779)現形於故鄉小樓,有人看見她在西園寺一棵荔枝樹下乘涼,把綠綢腰帶掛在樹上。如今此地稱"掛綠園",而這棵荔枝所結的果實均有一條綠色綵帶,即增城著名的"掛綠荔枝"。關於這棵奇樹,清屈大均《廣東新語》及《增城縣志》均有記載。後來人們在小樓建了一座何仙姑家廟,此廟至今尚存,大門上有一副對聯:「千年履跡遺丹井,百代衣冠拜古祠」。鄧淳《嶺南叢述》引《太平廣記》雲,廣州有何二娘,以織鞋為業,二十歲那年突然去羅浮山寺,常為寺眾采楊梅充齋,但羅浮山並無楊梅,故僧眾都不知這些楊梅從何而來。羅浮山北四百里外,有循州山寺,寺前有楊梅樹,大數十圍。有一次循州寺僧來羅浮山,談起某月某日有仙女到他們寺前采梅,羅浮寺僧一聽,正是何二娘采梅充齋之日,於是遠近都知道她是"仙女"了。唐開元(713-741)中,敕命黃門使往廣州訪求何二娘,得之,但她卻在隨黃門使赴京途中突然失蹤,從此絕跡人間。其後也有學者猜測這個何二娘就是增城的何仙姑。又有人認為何仙姑是宋代人物,宋代文人筆記如歐陽修《集古錄跋尾》、魏泰《東軒筆錄》、曾敏行《獨醒雜志》等,均載有其事跡。如有的說何仙姑是宋仁宗時永州民女,幼遇異人,給食仙桃(或雲仙棗),從此絕粒,能逆知禍福。鄉人神之,為築廟閣,士大夫多去拜謁以問休咎。曾敏行自述他還去永州何仙姑閣中觀看過仙姑遺像。一說何仙姑是衡山人,能知休咎,宋仁宗慶歷年間(1041-1048)巴陵郡太守滕宗諒還見過她。據歐陽修稱,"客有自衡來者,雲仙姑晚年羸瘦,麵皮皴黑,第一衰媼也",其後則有"近見衡州奏雲:'仙姑死矣,都無神異'"。看來這兩個"仙姑"都是實有其人的民間女巫,生活在同一時代;而王得臣《麈史》中也講過滕宗諒向永州何仙姑請教的事,則永州仙姑與衡州仙姑又可能是同一個人。又《歷代神仙通鑒》述呂洞賓曾遇零陵何氏女,餌以金丹,傳以道行,再引見給鍾離,從此位登仙班,專在閬苑清掃蟠桃落葉。按零陵就是永州治所,故後人也有認為此何仙姑才是"八仙"中那一位的原型。據《古今圖書集成·神異典》引《安慶府志》、《祁陽縣志》、《福建通志》、《浙江通志》及《歙縣志》等方誌記載,在安徽桐城、祁門,福建武平,浙江昌化等地,都有本地"何仙姑"的遺跡和傳聞。如《福建通志》雲何仙姑是賣餅人何大郎的女兒,呂洞賓見其有"仙質",便每天向她討餅吃,她有索必與,毫不吝嗇,呂被感動,便給她吃了一枚仙桃,使登仙班。這個故事,與民間傳說中呂洞賓收何仙姑為徒的情節完全相似,只是地點由廣東換成了福建(參見本書《八仙的會合》);而在廣東的何仙姑傳說中,則有仙姑於廣州投井訪仙、在福建登仙的講法。因此,亦有人懷疑這兩位"仙姑"是同一人。但《浙江通志》和《歙縣志》中記載的何仙姑,則是北宋哲宗元佑年間(1086-1094)人,若照歐陽修所記仙姑已老死衡州的話,顯然又是另一位"仙姑"了。俗家載記之外,道家典籍中也有何仙姑的若干線索:如《呂祖志》謂呂洞賓所度乃趙仙姑,因她手持荷花,才諧音為何姓。《道譜源流圖》則以為何仙姑系徐聖臣附何氏女所化。這樣一來,連"仙姑"的性別也成了問題,而元代八仙劇目中常有"徐神翁"卻無"何仙姑",倒是有所根據了。但在《古今圖書集成》所引呂真人《江州望江亭自記》中,又有"吾道成以來,所度者何仙姑、郭上灶"的表述,又該作何解釋呢?由此可見,即便是道家關於何仙姑的說法,也是頗多歧異。豐富而歧異的資料,令古今學者為探明"何仙姑"的真相煞費心機。如前所述,認定仙姑即廣州少女者有之,以為仙姑即永州(或衡州)"衰媼"者有之。唐人宋人,嶺南湖南,已嫌糾纏不清,所以又有人以為"八仙"中之何仙姑就是這兩個人形象的捏合,述其身世則多取前者,講其為呂洞賓弟子則取後者,但這種說法也沒有得到學術界的一致認同。
㈣ 以前看過一部何仙姑的電視劇不知道叫什麼了有誰知道嗎
笑八仙之素女的故事
風起雲涌,群魔匯聚,亂攪乾坤,禍延天庭;談笑揮指,八仙神通,除魔衛道,終成正果。荷花仙子(楊若兮飾)本是王母娘娘的侍女,美麗而多情,天將大耳神(聶遠飾)垂誕已久,竟不顧違反天條,調戲荷花,被王母(傅藝偉飾)發現,一怒之下,將二人打下凡間重新投胎,荷花投胎至貧苦的何家,取名素女。
十七年後,荷花已長大成人,出落的如花似玉,聰穎可人。此時,天上王母娘娘壽誕在即,眾神獻南海神木打造八仙桌一張,王母為湊八仙,命人點化下凡的荷花,呂洞賓(徐崢飾)、漢鍾離、鐵拐李自告奮勇下界選仙。在尋找荷花的過程中,被土地告知當時有兩女嬰同時降生,三仙分不清哪一個是正主,便分頭考查。呂洞賓化名楊純,到另一女嬰阿秀家的葯鋪當伙計,借機考察阿秀,卻沒想到愛上了化名為素女的荷花,荷花尚未點化,眼看又要失去呂洞賓,六仙大為焦急,千方百計阻撓。此時投胎至凡間的大耳神已修煉成怪,法力高深,他對荷花仍是痴心不改,對王母娘娘懷恨在心,千方百計陷害七仙,阻撓辦壽。
在呂洞賓的苦苦追求下,素女也對他產生情素,大耳怪對此耿耿於懷,派人劫持荷花、呂洞賓……荷花、呂洞賓屢遭劫難,終於參悟天道,重回八仙之列,自身能力大增。大耳怪竟邀山怪妖魔齊聚山城,欲置八仙於死地,大鬧蟠桃會,山怪妖魔肆虐山城,殘害百姓無數,雙方展開一場鬥智斗勇的較量。
最後,降魔除惡,八仙終成正果。雲消霧散,人間永享太平。
㈤ 八仙過海荷花仙子排行第幾
八仙過海荷花仙子就是何仙姑排行第五
《東游記》里「上洞八仙」排定的八仙順次:一、鐵拐李,二、鍾離權,三、藍采和,四、張果老,五、何仙姑,六、呂洞賓,七、韓湘子,八、曹國舅。
㈥ 天上的何仙姑下凡嫁給了一個小孩 被小孩叫做姐姐媳婦,那是什麼電視劇
笑八仙之素女的故事 楊若兮、徐崢、聶遠主演的電視劇。 荷花仙子(楊若兮飾)本是王母娘娘的侍女,天將大耳神(聶遠飾)垂誕已久,竟不顧違反天條,調戲荷花,被王母(傅藝偉飾)發現,一怒之下,將二人打下凡間重新投胎 荷花投胎至貧苦的何家,取名素女。天上王母娘娘壽誕在即,眾神獻南海神木打造八仙桌一張,王母為湊八仙,命人點化下凡的荷花,呂洞賓(徐崢飾)、漢鍾離、鐵拐李自告奮勇下界選仙。在尋找荷花的過程中,被土地告知當時有兩女嬰同時降生,一個是豆腐坊阿泰的女兒,可惜失蹤。其實是被大耳神擄走,陰差陽錯被父母當做童養媳買回。
㈦ 古代傳說中的荷花仙子是誰
這個應該也就是歷史上的西施,當然,這個應該只是一個傳說,另外還有一個說法,指的也就是八仙裡面的何仙姑,這些都是古代傳說裡面的一些情況,一些問題。
㈧ 楊若兮演過的何仙姑是什麼電視劇
笑八仙之素女的故事
片名:《笑八仙之素女的故事》
長度:20集
導演:陶白莉 鄒集城
領銜主演:楊若兮飾荷仙姑 徐崢飾呂洞賓
聶遠飾大耳怪 馬季飾土地公公
劉威飾皇帝 傅藝偉飾王母娘娘
劇情簡介:
風起去涌,群魔會聚,亂攪乾坤,禍延天庭;談笑揮指,八仙神通,除魔衛道,終成正果。荷花仙子本是一下母侍女,美麗而多情,天將大耳神垂誕已久,竟不顧違反天條,調戲荷花,被王母發現,一怒之下,將二人打下凡間重新投胎,荷花投胎至貧苦的何家,取名素女。
十七年後,荷花已長大成人,出落得如花似玉,聰穎可人。此時,天上王母壽誕在即,眾神獻南海神木打造八仙桌一張,王母為湊八仙,命人點化下凡的荷花,呂洞賓、漢鍾離、鐵拐李自告奮勇下界選仙。在尋找荷花的過程中,被土地告知當時有兩女嬰同時降生,三仙分不清哪一個是正主,便分頭考查。呂洞賓化名楊純,到另一女嬰阿秀家的葯鋪當伙計,借機考察阿秀,卻沒想到愛上了化名為素女的荷花,荷花尚未點化,眼看又要失去呂洞賓,六仙大為焦急,千方百計阻撓。此時投胎至凡間的大耳神已修煉成怪,法力高深,他對荷花仍是痴心不改,又對王母娘娘懷恨在心,千方百計陷害七仙,阻撓辦壽。
在呂洞賓的苦苦追求下,素女也對他產生情愫,大耳怪對此耿耿於懷,派人劫持荷花、呂洞賓……,荷花、呂洞賓屢遭劫難,竟參悟天道,重回八仙,八仙威力大增。大耳怪竟邀山怪妖魔齊聚山城,欲置八仙於死地,大鬧蟠桃會,山怪妖魔肆虐山城,殘害百姓無數,雙方展開一場鬥智斗勇的較量。
最後,降魔除惡,八仙終成正果,人間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