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花野生苗
1. 野生蘭花靠什麼繁育
它是靠2種繁殖抄,一種是種子,一些蘭花開花後會接一個果,裡面種子很多,但是人工技術還不能用種子繁殖,另一種是靠蘭花的繁殖根來繁殖,野生蘭花一般都有一條繁殖根,人們都稱之為:龍根,龍根會分離出許多小的根菌,人們稱之為:龍蛋,龍蛋會長成蘭花,所以一些蘭花挖了以後,過幾年到挖的地方還能挖到相同品種的蘭花。
2. 葉片狹長粗造糙有鋸齒的野生蘭花是什麼蘭花
品種很多
蘭花中葉緣帶鋸齒狀的主要有春蘭、蕙蘭、春劍(春蘭變種,產於雲貴川)、蓮瓣蘭(產於雲南)、豆瓣蘭(雲南)、寒蘭等等。 其中,寒蘭僅葉梢部帶有鋸齒狀。
蘭花附生或地生草本,葉數枚至多枚,通常生於假鱗莖基部或下部節上,二列,帶狀或罕有倒披針形至狹橢圓形,基部一般有寬闊的鞘並圍抱假鱗莖,有關節。總狀花序具數花或多花,顏色有白、純白、白綠、黃綠、淡黃、淡黃褐、黃、紅、青、紫。
栽培技術
分盆
滿盆以後進行分盆,一般2~3年1次,以3月至4月上旬(秋蘭),或10至11月中旬(夏蘭、春蘭)進行為宜。分盆時,盆土要乾燥些。如是濕泥,則操作不便,容易使根折斷受傷。母株翻出後,輕輕除去泥塊,按自然株分揩,修剪敗根殘葉,注意不可觸傷葉芽和肉質根。然後用凈水將根部洗干凈,放蔭涼處,待根色發白,呈乾燥狀時,才可分拆上盆。如天氣漸濕,還須先在陽光下曝曬10分鍾左右,有利蘭花生長。
上盆
花盆以口小、盆深、底孔大的為佳。新從山上挖來的野生苗須植於瓦盆,2~3年後方可換入紫砂盆或瓷盆。先在盆底孔上蓋以蚌殼、棕片等,上加粗砂、煤渣和木炭成饅頭狀,約占容量1/3。上加培養土約厚3~5厘米。一般不加基肥。然後將蘭放入盆中,將根疏密排好,加拌好的細土至距盆2~3厘米處為止,將蘭株稍稍提起,高度以假鱗莖上端與土面平齊為准,不可過淺或過深。輕壓盆土,使土與根緊密接觸,再用手指沿盆周圍壓實,以免澆水時造成空洞。最上層若敷一層青苔或碎瓦片,澆水不容易造成板結,並可減少水分蒸發。第一次澆水採用坐盆法,使盆吸足水分。最後將盆蘭放於蔭處約半月至1個月。這段時間須控制澆水,不可太濕。以後放置於半蔭半陽,透風透氣,早上能照到太陽處。盆台要高1米左右,不能擺在平台上,以防螞蟻和蚯蚓從盆底孔中進入,影響蘭花生長。培養土可用山上第一層山坡土,或用細沙與壤土3:7加腐殖質堆肥30%拌勻。培養土都要經過篩經消毒處理後使用。
施肥
不施不行,多施、重施更不行。如新蘭上盆,盆土太肥,常不能成活,即使能成活,亦很少開花。如夏肥太多,則秋葉偏旺,常致明春報葉開花不佳。如秋肥太少,則影響秋冬之交地下花芽形成。如平日氮肥太多,葉子太肥,使葉與花的生長營養失調,就會發生不開花或少開花的現象。一般來說,葉芽新出,可用少量淡肥施幾次。春分秋分和花謝後20天左右,都是比較恰當的時節。施肥時間以傍晚最好,第二天清晨再澆1次清水。每隔2-3星期施1次。同時每隔20天噴伯示麥霧磷酸二氫鉀1次,促使孕蕾開花。視葉色施肥,是較妥當的辦法,葉顯黃而薄是缺肥,應追肥,黑而葉尖發焦是肥過多,應停止施肥。肥料一定要腐熟,未經腐熟不能使用,忌用人糞尿。
3. 山上野生的蘭花值錢嗎怎麼看好壞呢!
山上野生的蘭花絕大部分多數都不值錢,不說論斤稱也差不了哪裡去。只有極少數有特殊瓣型的或者出藝的才值錢,那是萬里挑一的,如果是外行根本無法辨認,不要去徒費時間精力挖蘭花了,還破壞野生資源。
不值錢,現在組織培養技術成熟了,高品質蘭花都可以實現規模化大批量繁殖了,都不再是稀有之物,以前曾經的幾百萬元、上千萬元的天價蘭花,現在也不過十幾、幾十元一苗而已,因此,普通品質的下山蘭根本賣不上價錢,很多都是裸苗按斤賣,一斤也就幾塊錢,就這樣市場需求量也是不大。
但是,如果是高品質、稀有的下山蘭,那就又另當別論了。
4. 野生蘭草花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是什麼
養殖環境:養殖野生蘭草花時,要將溫度維持在20度左右,並為植株提供充足的散射光照。水肥管理:春秋季節每隔3天澆水一次,每隔半月施入一次餅肥水。注意事項:蘭草花喜酸,澆水要選擇酸性水質,不能直接使用自來水。蘭草喜歡生長在溫暖的環境中,養殖溫度可以保持在16-24度之間,維持植株生長,而且蘭草喜陰,春秋季節要為其提供散射光照,夏季要移入背陰處,冬季光照微弱,可以為植株提供全日照。
5. 野生蘭花比人工培養的蘭花花期長,這是為什麼呢
說花期的長短,野外的蘭花都是經過萬死一生的淘汰而存活下來的,這是自然的選擇。凡是能存活下來的蘭花,說明它的生長地帶非常適合它,包括土壤、海拔、空氣、溫度等外在說到野生蘭花好還是培育的蘭花好,這要看你是以什麼心態去評比。如果從種活、開花等技術方面來說,野生的好養護;條件優越的蘭棚苗一旦離開母園,養護難度要大很多。相對來說,要是溫棚蘭花,是一些商家為了出售,面積比較大,為了好管理,就要放入溫棚管理。溫棚蘭花養尊處優,可以說適應環境的能力太差了,如果你購買的是溫棚蘭花,在夏天難養的季節,好,但是用山坡上的土,就有很多朋友種不好。還有野生蘭花一般葉子過長,有殘葉或者黑斑都很正常,株型一般沒有培育的好看。 其次說下培育的蘭花,如果是露天蘭棚培育的蘭花。
然後種植分苗,發展起來比較慢,價格高不說成活率也低,搞了七年不過300多盆的而已,想以蘭養蘭不過是畫餅充飢。培育出來的蘭花成千上萬,成本低,只要養殖得當養活最開始是所有蘭花都是野生的,後來有人發現它好看又好聞,就弄回家人工栽培,逐漸形成一種風尚,文化,精神和行業。
6. 野生蘭花怎麼在家養才能開花
一、土壤
養殖野蘭花的時候要注意用土,最好是原生地山坡上的腐殖土,這樣的土壤環境下蘭花更容易服盆,後期的生長速度也會更快一些。使用的時候最好再摻雜一些顆粒的植料,這樣配製出來的土壤更松軟,更透氣,利於生長。
四、溫度
野蘭花有一定的耐寒能力,不耐高溫。建議提供給它15到25度之間的溫度環境。夏季的溫度過高,要加強通風,勤噴灑水分,適當降溫處理。冬季的溫度太低,雖耐寒,但是為了更好的越冬,還是建議搬到室內溫暖處,避免凍傷。
野生蘭花的生長環境
野生蘭花生長山坡的朝向,一般以朝東、東南較多,朝向西或西北的也有,但相對要少很多。春蘭一般生長在山腰、山溝小溪旁邊;蕙蘭生長高度比春蘭高,一般在山坡上半部,甚至有一些生長在海撥600米的山樑上。
好攝農夫曾在山間一條小溪邊的土坡上,找到一棵野生的春蘭,大概有20苗之多。讓人佩服的是,20多苗濃密的一棵春蘭,即使蘭叢中間的苗也是濃綠油亮的,好攝農夫對它的土壤與環境進行分析以後認為,是因為小溪的水氣蒸騰讓蘭葉常年被滋潤的原因。由此可見野生蘭花(特別是春蘭)對於空氣濕度的依賴性。
7. 為什麼野生蘭草比家種的長得快
為什麼野生蘭草比家種的長得快?(只有同品種的蘭草才有對比性)答案是:生長資源不同導致的,包括土壤、溫度、濕度、水質、光照等。但並非所有野生蘭草都比家種的長得快,如果蘭草選擇的地方不太適合生長,也會長得很瘦弱,完全沒有家養的好。記得以前看過一個花友的帖子,爬山發現一株野生蘭草,原本生長地應該是有很多高大一些的植被,後來不知道什麼原因周圍的樹木枯死了很多,蘭草就長得非常瘦弱,挖回家精心養護一年,狀態非常喜人。不過這只是個個例,絕大多數野生蘭草都很會選擇生長地。下面詳細說說大部分野生蘭草比家種的長得快的原因。
所以野外挖過蘭花的花友應該都知道,根系要比盆栽的長、茂密,在上盆栽種時,大多需要修根,以適應花盆的大小。尤其野外大群生的蘭花,想把根系挖全並不容易。這一點很好理解,即便是一棵野草,野生的和盆栽的根系都不一樣。而根系是高等植物生長的命脈,強與否直接關繫到長勢和壽命。
8. 野蘭花的花期比人工培育的蘭花花期長,這是為什麼
野蘭花的養殖方法生草的採集是野生蘭花培植馴化工作的第一步。採集生草首先要做好准備工作,包括野生蘭花資源調查、工具器械以及采後栽培場所的准備等。蘭花多生長於林下、溝邊或次生林的高草叢中,少數也可在去霧繚繞的山頂。這些地方溫度較高,蔽蔭度40到50%之間。太暗或太多陽光直射的林地則分布較少。春蘭一般分布於海拔650到1800米,蕙蘭分布於海拔1200到1300米,建蘭分布於海拔700到2000米,寒蘭分布於海900到1300米,兔耳蘭分布於海拔5OO到15O0米,而墨蘭則多分布於海200到1200米之間的地帶。其次是要選擇適宜的採集時間。一般以每年2到4月採集生草較為理想,利於生草栽培成活。此外,秋季也可採集,尤其是秋季開花的品種,可減少採集與栽培的工作量,也有利於蘭花資源的保護。
採集時,若土壤松軟,可用雙手從植株下方拔起,但不可傷到根系。因蘭花根系分布較廣,最好先用小鐮刀挖松四周的土壤、清除周圍的雜草後再挖。拔起後要細心將土壤清洗干凈,並用報紙將植株連通落葉一起包裹,放入塑料袋中,以防根部乾燥,並對蘭草生境條件進行記錄,尤其是海拔高度、坡度、坡向、土壤、蔽蔭情況、濕度等都要一一登記,以便於馴化栽培。挖出的蘭草要注意保濕,及時運回栽培,防止乾燥,但切不可在根、葉上灑水,更不可將蘭花浸泡於水中,致使生草上盆後蘭葉發黃、蘭芽枯萎、蘭根干空,從而導致植株死亡。對於採集到的奇種,則需單獨包裝,細心保護,切不可與其他蘭株混裝,以免造成意外損傷,甚至丟失。
同時,採集蘭草要注意保護資源,切不可一掃而光,一次挖絕,而應有意識地在山脊、崖嘴、風口或高處保留一些大植株,任其開花,以利其繁殖後代。
9. 野生蘭花在農村山上很常見,那麼這種野生蘭花到底可以自己種植嗎
春秋兩季下鍋,冬冷夏熱不要,尤其是夏天。去盆前修枝剪葉去掉枯枝,盡量讓蘭花干凈地去盆。如果是剛下山的蘭花,不要泡葯水消毒。如果你用葯物浸泡你的根,不要問我為什麼。植物材質模仿野生狀態,三要素寬松透氣,保濕引流,肥效持久。少水,少水,少水,重要的事情說三遍。蘭花喜歡潮濕的空間,蘭根不喜歡潮濕的盆環境。應該說野生蘭花是所有蘭花品種中最好的。它們生長在山上,沒有任何人工管理,靠自己的適應能力生存。
努力是會有回報的,甚至在蘭花盆的選擇和種植上也要注意。建議使用普通的烤陶罐和疏鬆不太肥沃的培養土。原因很簡單。土盆種植使土壤易於乾燥,透氣性好,不爛根,有利於新根的發育。蘭花多愁善感。如果培養土壤太肥沃,野生蘭花很容易死亡。這里是為了防止土壤變得太濕。一般來說,初學蘭花的台灣朋友,往往會把草種死。主要是盆內土壤太粘太重,澆水太頻繁太多,導致根部透氣性差,呼吸受阻。在嚴重的情況下,根會腐爛,藍色的葉子會脫落。為了防止這種現象,除了種植時選擇排水性和透氣性好的疏鬆培養土外,控制澆水尤為重要。野外種植的野生蘭花也要注意控制土壤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