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花申根
❶ 歐洲最最不容錯過的旅遊國家有哪些
太多了。之前跟隨維京游輪去過一次歐洲,沿著萊茵河到訪了荷蘭、德國、法國、瑞士。每一站都很精彩!還想再去一次歐洲多瑙河航線,歐洲有太多值得細細品味的城市了❤
題主可以借鑒下《經濟學人》評選出的」世界宜居城市「榜單。2018年評選中,維也納、阿姆斯特丹和巴黎身居高位,不妨可以跟著維京游輪沿著歐洲內河去一下這些城市。下面是我推薦在歐洲旅遊的地點。
第1名 維也納
維也納是音樂的搖籃,《魔笛》《費加羅的婚禮》《後宮的誘逃》等著名歌劇的創作地。是音樂大師的來處——舒伯特、約翰·斯特勞斯父子在維也納出生;也是音樂大師們的歸處——海頓、莫扎特、貝多芬、勃拉姆斯都長眠在維也納。
美泉宮
愛牆位於蒙馬特高地半山腰的一個小公園里。40平方米的牆面,511塊深藍色的長方形瓷磚,上面用311種語言和筆跡寫滿了同一句話「我愛你」。愛牆由法國音樂家巴隆倡議,建好之後便成了情侶們的最愛,也成了巴黎著名的網紅打卡地。
❷ 去羅馬出入境時間
入境
遊客入境義大利需要填寫的入境卡比較簡單,主要包含第一個酒店姓名、地址、電話,和個人基本資料即可。
根據《申根條約》第五條的規定,非申根國家公民進入義大利必須符合以下條件:
1 由邊境口岸入境
2 持有被義大利政府承認的有效護照或具有同等效力的旅行證件(該證件應允許持有人自由返回發證國)
3 擁有可證實其入境目的及停留的文件,證實其擁有足夠的資金以確保在義大利停留期間的花費及支付回國或前往第三國的旅費。
4 持有有效入境或過境簽證。
5 無不準入境記錄
6 不被認為威脅到義大利的公共秩序、國家安全和國際關系。
海關規定
由非歐盟國家進入義大利或從義大利前往非歐盟國家需遵循以下規定:
一 消費品
(一)入境進入義大利時,旅客在個人行李中攜帶的消費品可免關稅,但此類物品不得其有貿易進口性質,其總價值不得超過174歐元。15歲以下未成年攜帶物品最高限額為90歐元。
另外對某些特定商品(酒類、煙草等),旅客可攜帶的免稅商品數量限制如下:
1煙草類:可攜帶下列四項中的一種(1)香煙200支(2)卷煙(每支重量不超過3克的雪茄)100支(3)雪茄50支(4)煙草250克;
2、酒精飲料類:可攜帶下列兩項中的一種:(1)超過22度的蒸餾、酒精飲料或純度超過80%的非變性酒精1升(2)等於或小於22度的蒸餾或酒精飲料、 開胃葡萄酒、香檳、烈性葡萄酒2升以及低度葡萄酒2升;
3、香水類:香水50克、清新劑250毫升;
4、咖啡類:可攜帶下列兩項中的一種:(1)咖啡500克(2)咖啡精或濃縮咖啡200克;
5、茶類:可攜帶下列兩項中的一種:(1)茶葉100克(2)茶精40克。
若旅客進入義大利時攜帶的消費品超過了上述規定的限制,需向海關申報;超出免稅份額的物品需繳納關稅。如果超額攜帶物品的旅客試圖欺騙海關逃稅,一經發現,將被勒令補交稅款;
如果逃稅額超過4000歐元或逃稅的物品為外國生產的煙草,該旅客還將被控以走私罪名,除以逃稅額2至10倍的罰款。罰沒物品可由旅客贖回,除需支付與物品價值相等的回購款外,還需補交關稅及罰金。
二 有關攜帶貨幣、動植物及武器的規定
(一)貨幣
進出義大利可無申報攜帶的貨幣、證券總價值不得超過10329.14歐元,超過這一數額則需填寫一張報關單;
1 前往或來自非歐盟國家的旅客應在通關時在海關辦公室填寫;
2 歐盟國家間旅客可在入境後48小時或出境前48小時(不含節假日)以內在任意一個銀行、海關辦公室、郵局或財政警察局填寫。
(二)動植物
1 貓狗
攜帶貓狗進入義大利需准備好該動物的原產地證明和健康證明書(由義大利承認的外國公共衛生部門頒發),證明書上除了需註明動物的詳細資料及所有者的身份資料,還要證明該動物健康狀況良好且已注射防狂犬病疫苗20天以上,且注射日期不得超過健康證書頒發日期11個月以上。
2 其它動物
攜帶鳥類、魚類、蛙類、陸龜等其它動物進入義大利需准備好由原產地國有關當局頒發的原產地證書,證明書上需證明該動物已受過衛生檢查,且沒有傳染病。
3 受保護動物
某些來自特定地區的動物(如鸚鵡、蜥蜴、蛇、海龜等)屬於《華盛頓條約》中的「受保護類別」,旅行者如欲攜帶此類動物進入義大利必須出示由該動物原產地國頒發的出口許可證書(CITES)。
《華盛頓條約》附錄1中所列列舉的動物絕對不準進入義大利,比如皮膚上帶有斑點的動物(花豹、獵豹和豹貓)。
如果沒有CITES而攜帶上述動物入境,將被處以1033至9296歐元的罰款,甚至將該動物沒收。
4 象牙、獸皮、珊瑚
即使由《華盛頓條約》規定的保護動物所製造的產品(如象牙、獸皮、皮革、珊瑚等)在進入義大利時也需要有出口許可證書,對違反規定的處罰措施與違法攜帶動物入境的處罰措施相同。
5 植物
某些植物樣本(如仙人掌、蘭花)也屬於「受保護類別」。旅行者如欲攜帶此類植物進入義大利必須出示由原產地國頒發的出口許可證書(CITES),對某些特定的類別《華盛頓條約》完全禁止其進出口。
(三)武器
義大利禁止旅客攜帶任何槍炮、刀劍(包括裝飾性的)及難以定性的武器入境,除非旅客持有其居住地警察局頒發的准許其攜帶該種武器的許可證。沒有許可證的旅客可將武器免費存放在義大利海關,等候有關部門頒發的許可證。
三 有關攜帶文物出入境的規定
(一)入境
旅客攜帶文物入境需向海關出示購買發票及原產地證明書。海關將請文物及環境保護部門對該藝術品進行鑒定。
(二)出境
如果要攜帶帶有歷史、藝術價值的文物(如50年歷史以上的繪畫、雕塑、裝飾瓶以及100年歷史以上的傢具)出境,需要持有文物管理出境辦公室出具的國家出境許可證和海關統治單。
如果要攜帶列入國家歷史遺產的具有藝術、歷史、考古價值的文物出境,需要持有文物管理出境辦公室出具的國家出境許可證和自由流動證書。
如果對文物的藝術、歷史、考古價值有疑問,可以向文物管理出境辦公室申請鑒定。
過境
乘客如過境義大利,應備好如下材料:
(1)如轉機赴非申根國家(美國、巴西等),只需准備進入目的國所需材料,如邀請函、簽證等,意警方一般不會干涉(除非例行的安全檢查),但切勿走出過境區。如:從阿爾及利亞轉機羅馬赴美國,不需要義大利過境簽證。 如轉機跨越兩個機場,需提前辦好過境簽證或申根簽證。
(2)如轉機赴申根國家,則需提前辦理申根簽證或過境簽證。特別需要注意的是,我外交、公務護照持有者需過境義大利前往與我有免簽協議的申根國家(如,馬爾他、波蘭、匈牙利、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立陶宛等國)時,應提前辦好義大利過境或申根簽證。
(3)如轉機赴免簽國家(含非申根免簽國),應攜帶有關免簽協議,以備意方因對協議內容不熟悉而影響行程。
(4)如因航班延誤而在夜間滯留機場,應要求航空公司辦理臨時入境手續並安排住宿。當延誤情況嚴重,有大量旅客滯留時,航空公司辦理相關手續的時間往往會很長。如旅客因自身原因誤了航班,應及時設法改簽或重購機票(可通過親友訂購電子機票)。
出境
義大利對出境商品無任何價值限制,但應遵守目的地國有關規定。
有關退稅規定請查閱「購物」條款,有關攜帶歷史文物出境的規定請查看「入境」條款末尾段。
❸ 法國的文化習俗有哪些
【民間風俗】
一、社交禮儀
與英國人和德國人相比,法國人在待人接物上表現是大不相同的。主要有以下特點:
第一,愛好社交,善於交際。對於法國人來說社交是人生的重要內容,沒有社交活 動的生活是難以想像的。
第二,詼諧幽默天性浪漫。他們在人際交往中大都爽朗熱情。善於雄辯高談闊論,好開玩笑,討厭不愛講話的人,對愁眉苦臉者難以接受。受傳統文化的影響, 法國人不僅愛冒險,而且喜歡浪漫的經歷。
第三,渴求自由,紀律較差。在世界上法國人是最著名的「自由主義者」。「自由、 平等、博愛」不僅被法國憲法定為本國的國家箴言,而且在國徽上明文寫出。 他們雖然講究法制,但是一般紀律較差,,不大喜歡集體行動與法國人打交道,約會必須事先約定,並且准時赴約,但是也要對他們可能的姍姍來遲事先有所准備。
第四,自尊心強,偏愛「國貨」。法國的時裝、美食和藝術是世人有口皆碑的,再此影響之下,法國人擁有極強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在他們看來,世間的一切都是法國最棒。與法國人交談時,如能講幾句法語,一定會使對方熱情有加。
第五,騎士風度,尊重婦女。在人際交往中法國人所採取的禮節主要有握手禮、擁抱禮和吻面禮。
二、服飾禮儀
法國人對於衣飾的講究,在世界上是最為有名的。所謂「巴黎式樣」,在世人耳中即與時尚、流行含意相同。
在正式場合:法國人通常要穿西裝、套裙或連衣裙,顏色多為藍色、灰色或黑色,質地則多為純毛。出席慶典儀式時:一般要穿禮服。男士所穿的多為配以蝴蝶結的的燕尾服,或是黑色西裝套裝;女士所穿的則多為連衣裙式的單色大禮服或小禮服。對於穿著打扮,法國人認為重在搭配是否得法。在選擇發型、手袋、帽子、鞋子、手錶、眼鏡時,都十分強調要使之與自己著裝相協調相一致。
三、餐飲禮儀
作為舉世皆知的世界三大烹飪王國之一,法國人十分講究飲食。在西餐之中,法國菜可以說是最講究的。
法國人愛吃麵食,麵包的種類很多;他們大都愛吃乳酪;在肉食方面,他們愛吃牛肉、豬肉、雞肉、魚子醬、鵝肝,不吃肥肉、寵物、肝臟之外的動物內臟、無鱗魚和帶刺骨的魚。
法國人特別善飲,他們幾乎餐餐必喝,而且講究在餐桌上要以不同品種的酒水搭配不同的菜餚;除酒水之外,法國人平時還愛喝生水和咖啡。
法國人用餐時,兩手允許放在餐桌上,但卻不許將兩肘支在桌子上。在放下刀叉時,他們習慣於將其一半放在碟子上,一半放在餐桌上。
法國飲食頗具特色,因之久負盛名。其烹調技術在西餐中首屈一指,故許多法國人常以此感到自豪。歐洲第一流大飯店的大廚師大半是法國人。法國是香檳酒、白蘭地酒的故鄉。人們認為除夕之夜家中若有剩酒,來年便要交厄運。法國人最愛吃蝸牛和青蛙腿,如果你點這兩道菜,陪你的法國朋友定會十分高興。如今,巴黎對蝸牛的消費逐日擴大,全市有 40 多家出售蝸牛的食品店。法國最名貴的菜是鵝肝,家常菜是炸牛排外加土豆絲。世界飲酒冠軍法國人,尤其愛飲葡萄酒。她們吃飯很講究菜餚和酒的搭配,如:吃魚飲白葡萄酒,吃肉飲紅葡萄酒。香檳在葡萄酒中,是一種最美好的酒,因為它製造費時,過程繁雜,所以在價格上就不會很便宜,而且被稱為最富魅力的酒。在婚禮,接待,或正式餐會中固然必需,其他方面的用途也很廣,諸如佐食蚝、火腿、點心等。不過一般人都是以食物的類別,來決定其所該飲用何種味道的香檳。一杯冰涼的香檳,也是開胃的聖品,如果需要,可在酒里加塊糖和數滴苦精( BITTERS ),再加一片檸檬皮,就成了一杯香檳雞尾酒。此外,香檳還可以用於烹飪。法國人還特別愛吃乳酪,不同色味的奶酷多達 400 多種,其肖費量也居全球之首,有 「 乳酪王國 」 之稱。
【習俗禁忌】
1、法國的國花是鳶尾花。對於菊花、牡丹、玫瑰、杜鵑、水仙、金盞花和紙花,一般不宜隨意送給法國人。忌送菊花、康乃馨等黃色花,認為黃花象徵不忠誠,玫瑰花只能送單數,除了表達愛情外,不能送紅色花。
2、法國的國鳥是公雞,他們認為它是勇敢、頑強的直接化身。 法國的國石是珍珠。
3、法國人大多喜愛藍色、白色與紅色,他們所忌諱的色彩主要是黃色與墨綠色。
4、法國人所忌諱的數字是「13」與「星期五」,認為這些數字隱含著凶險。
5、在人際交往之中,法國人對禮物十分看重,但又有其特別的講究。宜選具有藝術品味和紀念意義的物品,不宜以刀、劍、剪、餐具或是帶有明顯的廣告標志的物品。男士向關系一般的女士贈送香水,也是不合適的。在接受禮品時若不當著送禮者的面打開其包裝,則是一種無禮的表現。
❹ 「荷蘭」的讀音是怎麼讀的
【荷蘭】
讀音:hé lán
❺ 歐洲留學:想了歐洲某些城市的人文文化
法國人在社交場合與客人見面時,-般以握手為禮,少女和婦女也常施屈膝禮。在男女之間,女士之間見面時,他們還常以親面頰或貼面來代替相互間的握手。法國人還有男性互吻的習俗。兩個男人見面,-般要當眾在對方的面頰上分別親-下。在法國一定的社會階層中,「吻手禮」也頗為流行。施吻手禮時,注意嘴不要觸到女士的手,也不能吻戴手套的手,不能在公共場合吻手,更不得吻少女的手。
法國人在餐桌上敬酒先敬女後敬男,哪怕女賓的地位比里賓低也是如此。走路、進屋、入座,都要讓婦女先行。拜訪告別時也是先向女主人致意和道謝,介紹兩人相見時,-般職務相等時先介紹女士。按年齡先介紹年長的,按職位先介紹職位高的。若介紹客人有好幾位,-船是按座位或站立的順序依次介紹。有時介紹者一時想不起被介紹者的名字,被介紹音應主動自我介紹。到法國人家裡作客時別忘了帶鮮花。
送花時要注意,送花的支數不能是雙數,男人不能送紅玫瑰給已婚女子。在送花的種類上應注意:在當地送菊花是表示對死者的哀悼。法國人把每一種花都賦予了一定的含義,所以選送花時要格外小心:玫魂花表示愛情,秋海棠表示憂慮,蘭花表示虔誠,鬱金香表示愛慕之情,報春花表示初戀,水仙花表示冷酷無情,金盞花表示悲傷,雛菊花表示我只想見到你,百合花表示尊敬,大麗花表示感激,金合歡表示信賴,紫丁香表示我的心是屬於你,白丁香表示我們相愛吧,倒掛金種表示心裡的熱忱,龍頭花表示自信,石竹表示幻想,牡丹表示害羞,白茶花表示你輕視我的愛情,紅茶花表示我覺得你最美麗。此外,法國人視鮮艷色彩為高貴,很受歡迎,視馬為勇敢的象徵,認為藍色是「寧靜」和「忠誠」的色彩,粉紅色是積極向上的色彩。但法國人忌諱核桃,厭惡墨綠色,忌用黑桃圖案,商標上忌用菊花。法國人還視孔雀為惡鳥,並忌諱仙鶴(認為它是蠢漢與淫婦的象徵)、烏龜,認為杜鵑花、紙花不吉利。
法國人大多信奉天主教,其次才是新教、東正教和伊斯蘭教。他們認為「13」這個數字以及「星期五」都是不吉利的,甚至能由此引發什麼禍事。如果你對老年婦女稱呼「老太太」,她們是很不高興的。法國人還忌諱男人向女人送香水,因為這有過分親熱和圖謀不軌之嫌。他們還不願意別人打聽他們的政治傾向、工資待遇以及個人的私事。如果初次見面就送禮,法國人會認為你不善交際,甚至認為粗俗。
法國女賓有化妝的習慣,所以一般不歡迎服務員為她們送香巾。法國人在同客人談話時,總喜歡相互站得近一點,他們認為這樣顯得更為親近。他們偏愛公雞,認為它既有觀賞價值和經濟價值,還有司晨報曉的功能,因而它可以用作「光明」的象徵,並奉為國鳥。他們還非常喜愛鳶尾花,認為它是自己民族的驕傲,是權力的象徵、國家的標志,並敬為國花。
法國人在交談時習慣於用手勢來表達或強調自己的意思,但他們的手勢與我們的有所不同。如,我們用姆指和食指分開表示「八」,他們則表示「二」;表示「是我」這個概念時,我們指鼻子,他們指胸膛。他們還把姆指朝下表示「壞」和差的意思。
法國人一年到頭似乎離不開酒,但貪杯而不過量。一日三餐,除早餐外,頓頓離不開酒。他們習慣於飯前用開胃酒疏通腸胃,飯後借科涅克(白蘭地)之類的烈性酒以消食,佐餐時,吃肉類配紅葡萄酒,吃魚蝦等海味時配白葡萄酒;玫瑰紅葡萄酒系通用型,既可用於吃魚,也可用於下肉。女士都愛用玫瑰紅,以顯示自己的口味清淡,不嗜烈物。法國人不僅看菜下酒,什麼酒用什麼杯子,也很有講究,法國人講究雖多,但喝的並不多。三五人一桌的聚會,一瓶10度上下的葡萄酒通常就行.
去留學專搜的歐洲留學吧看看吧,那裡介紹了很多歐洲國家的生活,地理,文化,很全的~~
3.想找一些小英文文章,還要有趣的,趣聞閱讀的那樣的短文
想找一些小英文文章,還要有趣的,趣聞閱讀的那樣的短文
去留學專搜的托福吧看看吧,哪裡有很多趣聞短文閱讀欣賞,而且是圖文並茂,讓你看了傷心悅目,在網路里打「留學專搜」--進到留學專搜首頁點貼吧,就會看到有個托福吧,哪裡的東西肯定是你想要的哦
❻ 法國的文化習俗有哪些
【民間風俗】
一、社交禮儀
與英國人和德國人相比,法國人在待人接物上表現是大不相同的。主要有以下特點:
第一,愛好社交,善於交際。對於法國人來說社交是人生的重要內容,沒有社交活 動的生活是難以想像的。
第二,詼諧幽默天性浪漫。他們在人際交往中大都爽朗熱情。善於雄辯高談闊論,好開玩笑,討厭不愛講話的人,對愁眉苦臉者難以接受。受傳統文化的影響, 法國人不僅愛冒險,而且喜歡浪漫的經歷。
第三,渴求自由,紀律較差。在世界上法國人是最著名的「自由主義者」。「自由、 平等、博愛」不僅被法國憲法定為本國的國家箴言,而且在國徽上明文寫出。 他們雖然講究法制,但是一般紀律較差,,不大喜歡集體行動與法國人打交道,約會必須事先約定,並且准時赴約,但是也要對他們可能的姍姍來遲事先有所准備。
第四,自尊心強,偏愛「國貨」。法國的時裝、美食和藝術是世人有口皆碑的,再此影響之下,法國人擁有極強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在他們看來,世間的一切都是法國最棒。與法國人交談時,如能講幾句法語,一定會使對方熱情有加。
第五,騎士風度,尊重婦女。在人際交往中法國人所採取的禮節主要有握手禮、擁抱禮和吻面禮。
二、服飾禮儀
法國人對於衣飾的講究,在世界上是最為有名的。所謂「巴黎式樣」,在世人耳中即與時尚、流行含意相同。
在正式場合:法國人通常要穿西裝、套裙或連衣裙,顏色多為藍色、灰色或黑色,質地則多為純毛。出席慶典儀式時:一般要穿禮服。男士所穿的多為配以蝴蝶結的的燕尾服,或是黑色西裝套裝;女士所穿的則多為連衣裙式的單色大禮服或小禮服。對於穿著打扮,法國人認為重在搭配是否得法。在選擇發型、手袋、帽子、鞋子、手錶、眼鏡時,都十分強調要使之與自己著裝相協調相一致。
三、餐飲禮儀
作為舉世皆知的世界三大烹飪王國之一,法國人十分講究飲食。在西餐之中,法國菜可以說是最講究的。
法國人愛吃麵食,麵包的種類很多;他們大都愛吃乳酪;在肉食方面,他們愛吃牛肉、豬肉、雞肉、魚子醬、鵝肝,不吃肥肉、寵物、肝臟之外的動物內臟、無鱗魚和帶刺骨的魚。
法國人特別善飲,他們幾乎餐餐必喝,而且講究在餐桌上要以不同品種的酒水搭配不同的菜餚;除酒水之外,法國人平時還愛喝生水和咖啡。
法國人用餐時,兩手允許放在餐桌上,但卻不許將兩肘支在桌子上。在放下刀叉時,他們習慣於將其一半放在碟子上,一半放在餐桌上。
法國飲食頗具特色,因之久負盛名。其烹調技術在西餐中首屈一指,故許多法國人常以此感到自豪。歐洲第一流大飯店的大廚師大半是法國人。法國是香檳酒、白蘭地酒的故鄉。人們認為除夕之夜家中若有剩酒,來年便要交厄運。法國人最愛吃蝸牛和青蛙腿,如果你點這兩道菜,陪你的法國朋友定會十分高興。如今,巴黎對蝸牛的消費逐日擴大,全市有 40 多家出售蝸牛的食品店。法國最名貴的菜是鵝肝,家常菜是炸牛排外加土豆絲。世界飲酒冠軍法國人,尤其愛飲葡萄酒。她們吃飯很講究菜餚和酒的搭配,如:吃魚飲白葡萄酒,吃肉飲紅葡萄酒。香檳在葡萄酒中,是一種最美好的酒,因為它製造費時,過程繁雜,所以在價格上就不會很便宜,而且被稱為最富魅力的酒。在婚禮,接待,或正式餐會中固然必需,其他方面的用途也很廣,諸如佐食蚝、火腿、點心等。不過一般人都是以食物的類別,來決定其所該飲用何種味道的香檳。一杯冰涼的香檳,也是開胃的聖品,如果需要,可在酒里加塊糖和數滴苦精( BITTERS ),再加一片檸檬皮,就成了一杯香檳雞尾酒。此外,香檳還可以用於烹飪。法國人還特別愛吃乳酪,不同色味的奶酷多達 400 多種,其肖費量也居全球之首,有 「 乳酪王國 」 之稱。
【習俗禁忌】
1、法國的國花是鳶尾花。對於菊花、牡丹、玫瑰、杜鵑、水仙、金盞花和紙花,一般不宜隨意送給法國人。忌送菊花、康乃馨等黃色花,認為黃花象徵不忠誠,玫瑰花只能送單數,除了表達愛情外,不能送紅色花。
2、法國的國鳥是公雞,他們認為它是勇敢、頑強的直接化身。 法國的國石是珍珠。
3、法國人大多喜愛藍色、白色與紅色,他們所忌諱的色彩主要是黃色與墨綠色。
4、法國人所忌諱的數字是「13」與「星期五」,認為這些數字隱含著凶險。
5、在人際交往之中,法國人對禮物十分看重,但又有其特別的講究。宜選具有藝術品味和紀念意義的物品,不宜以刀、劍、剪、餐具或是帶有明顯的廣告標志的物品。男士向關系一般的女士贈送香水,也是不合適的。在接受禮品時若不當著送禮者的面打開其包裝,則是一種無禮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