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的海棠紅
『壹』 《鬢邊不是海棠紅》,劇情是不是也感動到你了
於正的新劇《鬢邊不是海棠紅》真的是很不錯的一部作品,原以為它只是講述了梨園舊事和兒女情長,沒想到還有民族大義和國恨家仇,格局比想像的大多了,劇情也是一波三折十分精彩。 這部劇由黃曉明,佘詩曼和尹正等人主演。其實尹正的戲份是多過佘詩曼的,在作品前半部分里,不少筆墨都在描寫尹正飾演的商老闆唱京劇的畫面,還有他與程二爺之前惺惺相惜的“知己情”。至於佘詩曼飾演的范湘兒,戲份很少,好幾次都是在和二爺鬧別扭。
《鬢邊》講述了上世紀三十年代的北平,一代天才京劇名伶商細蕊與愛國熱血商人程鳳台因戲結緣結為知音,並肩奮斗的故事。一個是知名商人、一個是京戲名旦,雖然背景、地位、性格有所不同,但信念本質相同,是善的、是憎惡的、是愛國的。正是如此,才會在冥冥之中相遇。正是劇中娓娓道來的故事,或明或暗地顯示出友情的可貴和美好,才會引起觀眾的感同身受。
『貳』 《鬢邊不是海棠紅》播出後一直被吐槽,它和原著的反響為何天壤之別
可能有些人對這部劇抱有的期望實在是太大,還可能有些人就是故意的惡意吐槽,還可能有些人就是專門負責給差評的,所以當鬢邊不是海棠紅播出的時候一直被吐槽。雖然說這部劇的確有一些自己的缺點,但是相比較而言給人們帶來的驚喜還是比較大的。
只能說人們總是看到這部戲中的缺點而忽視了其中那些讓人經驗的瞬間,有點過於吹毛求疵了。如果說把這部戲上升到宣揚非物質文化那麼可能不夠格,但是一個成功的電視劇明顯肯定是夠的。雖然說尹正後來有點發福,但是他的演技也是無話可說的。更別說這次黃曉明終於憑借自己的真實勢力讓自己擺脫了油膩大叔這個詞彙。再加上還有餘詩曼的精彩表演,只能說這部劇其實還是有很多優點的。只能說每個人心中對好劇的標准不一樣。
『叄』 賞析「海棠紅近綠欄桿」
《虞美人·梳樓》,由南宋詞人蔣捷創作。
原文:
絲絲楊柳絲絲雨,
春在溟濛處。
樓兒忒小不藏愁。
幾度和雲飛去覓歸舟。
天憐客子鄉關遠,
借與花消遣。
海棠紅近綠欄桿。
才卷朱簾卻又晚風寒。
這是一首描寫羈旅他鄉凄迷心境的詞。蔣捷這首詞,字字錘煉,用句精巧,但也平淡,也是一首不可多得的佳作。
「絲絲楊柳絲絲雨,春在溟濛處。」楊柳絲絲,細雨綿綿,柳絲輕拂。煙雨籠罩的遠處,一派迷濛縹緲的景象。這二句如一幅精心細琢的工筆畫。以「楊柳」、 「細雨」繪出江南春雨圖。「絲絲」逼真地再現了柳枝的柔姿,描畫了春雨連綿不斷的形象。也喻指絲絲愁緒。詞的起句盡管重復出現了「絲絲」這一疊詞,因而產生了特定的渲染效果,加強了詞的豐富的內涵。讀來琅琅上口,增強了詞的藝術美感。
下面轉入傷懷的心理描寫:「樓兒忒小不藏愁」,南宋末年,國事江河日下。詞人對前途感到無窮憂慮。心中的愁苦郁積,遇感而發。鄉愁在文人眼裡是一個永遠抹不去的痛。古人寫之多樣,蔣捷此句則以「樓兒忒小」藏不下作喻。「藏」字,表現了隱忍、按捺已久。但以其愁太多,樓兒忒小,因而這「愁」擺脫小樓的羈絆。「幾度和雲飛去覓歸舟」了。「幾度」一詞,渲染了詞人思歸之情的執著與痴迷。然而幻想只能是使暫時的避難所,只能徒增憂愁。
急切盼歸卻不成之後,詞人只好「天憐客子鄉關遠,借與花消遣」。「天憐」,點明題旨,把客愁鄉思表現得更加突出。但「天」憐則憐矣,只能「借與花消遣」。「借」指客居他鄉,花非我有,也只能「借」之而已!一「憐」一「借」中,婉轉含蓄地表達了他鄉孑然之苦,愁苦難消的復雜心理活動。
「海棠紅近綠欄桿。才卷朱簾又晚風寒。」承「花消遣」而來,海棠臨欄,紅綠相映。細雨中的海棠,顏色自非一般。詞人在這里寫的是雨中海棠。詞人羈旅已久,韶華已逝,思鄉欲歸,心境黯然。然而目觸之處卻是競相紅艷的紅海棠,對比之下,更增添心中傷愁。貌似紅綠眼的場景,實際上卻暗含了凄涼之意。何況卷簾之際,迎面而來的又是那令人心寒的晚風呢。
這是一首詞景交融的佳作。起筆點染景物,寫詞人凄迷愁苦的心境,使人思歸。詞中匠心獨運,寫 「愁」多,用「樓」小作襯托。寫哀愁,用海棠反襯。恰如王夫之所說,這里是用「樂景寫哀」,起到「一倍增其哀樂」之效果。詞中語言清新素淡,雕琢之下,不仍平淡之本色,是其藝術之最大特色。
『肆』 求餘光中最著名的幾首詩
《舟子的悲歌》,野風,1952。
《藍色的羽毛》,藍星詩社,1954。
《鍾乳石》專,中外畫報,1960。
《萬屬聖節》,藍星詩社,1960。
《蓮的聯想》,文星,1964。
《武陵少年》,文星,1967。
《天國的夜市》,三民,1969。
《敲打樂》,藍星詩社,1969。
《在冷戰的年代》,藍星詩社,1969。
《白玉苦瓜》,大地,1974。
《天狼星》,洪範,1976。
《與永恆拔河》,洪範,1979。
《餘光中詩選(1949-1981)》,洪範,1981。
《隔水觀音》,洪範,1983。
《紫荊賦》,洪範,1986。
《夢與地理》,洪範,1990。
《安石榴》,洪範,1996。
《五行無阻》,九歌,1998。
《餘光中詩選第二卷(1982-1998)》,洪範,1998。
《高樓對海》,九歌,2000。
《藕神》,台灣九歌出版社,2008
『伍』 劇版《鬢邊不是海棠紅》的大結局你怎麼看呢
病變不是海棠紅這部劇的大結局,可以說是非常的有技術含量和質量了。這部劇可以說是越看到後面越覺得精彩。在結尾處這部劇補上了很多的空缺,讓整部劇看起來更加的連貫,人物更加的立體和完整。
這部劇是黃曉明和尹正一起合作的一部戲,可以看出兩人在劇中的表現是非常不錯的。黃曉明一直都是一個非常有實力的演員,雖然後來轉型自己當老闆,但是他的演技可以說是非常不錯的。在《鬢邊不是海棠紅》這部劇中他也依然充分的發揮了一個演員的專業水平。尹正可以說是一個可塑性非常強的演員了,不管是《麻雀》中的非常冷酷的特務角色,還是《原生之罪》的陸離,都讓人印象非常的深刻。他的情緒釋放和面部表現都是非常優秀的,將不同的角色都演繹的非常的好,而且在和黃曉明合作的這部劇中他的表現也是非常精彩的。
『陸』 結局泄露虐哭觀眾!《鬢邊不是海棠紅》的結局究竟是怎樣的
結局很多觀眾都不願意接受,大多數都是希望程鳳台和商細蕊可以一輩子在一起,哪怕電視劇中他們兩個人僅僅是好朋友兄弟之間的惺惺相惜也可以,只要不分開在一起就是皆大歡喜,可是結局他們分開了,商細蕊為了心中的堅持不願意和程鳳台一起離開,兩個人就此分開,都說了這是一個開放性的結局,大家可以自由想像,最後一幕是商細蕊追著火車奔跑,大家可以理解為他改變主意想要和程鳳台一起離開,也可以理解為他想要為兩個人之間的情分最後在送程鳳台一程。
國難當頭程二爺也絕不會只做一個商人,他心中有著很大的抱負,他就像一個雄鷹必須在浩瀚的天空中翱翔,編劇也是怕觀眾哭死才會給了一個開放性的結局,喜歡他們兩個的自然就會在一起幸福到老,結局全憑自己想像,這樣的結局也是很好,未來誰都說不好,二爺和商細蕊這對冤家也是讓人啼笑皆非,一個愛撒嬌一個願意寵著。
『柒』 朱自清寫溫州的蹤跡月朦朧鳥朦朧簾卷海棠紅這篇文章的時候他在哪裡心裡有什麼
溫州的蹤跡月朦朧鳥朦朧席捲海棠紅作者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提問】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問題!我正在整理答案,請您稍等一下!【
『捌』 寫海棠紅的題記
寫海棠紅的題記
陽台上的海棠花
一縷縷溫暖的陽光照亮心頭,帶來的不僅僅是溫暖,更多的是感動,快樂,感悟、、、、、、
==題記
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爸爸的父愛、媽媽的母愛、還有陌生人的關愛,時時刻刻彌漫在身旁,像氧氣,像陽光,像正在接受陽光關愛的海棠花似的,是幸福的,是濃(nong)郁的.
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爸爸的父愛、媽媽的母愛、還有陌生人的關愛,時時刻刻彌漫在身旁,像氧氣,像陽光,像正在接受陽光關愛的海棠花似的,是幸福的,是濃(nong)郁的.
我獨自一人站在陽台上,目不轉睛地望著(zhe)海棠花,我也笑了,笑得很甜,因為,我在享受陽光給我的愛!享受天地萬物給我的愛呀!
『玖』 《鄉愁四韻》
鄉愁四復韻餘光中詩歌作品制
作者:餘光中、文學體裁:現代詩。
鄉愁四韻原文
給我一瓢長江水啊長江水。
酒一樣的長江水,醉酒的滋味。
是鄉愁的滋味,給我一瓢長江水啊長江水。
給我一張海棠紅啊海棠紅。
血一樣的海棠紅,沸血的燒痛。
是鄉愁的燒痛,給我一張海棠紅啊海棠紅。
給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信一樣的雪花白,家信的等待。
是鄉愁的等待。
給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給我一朵臘梅香啊臘梅香。
母親一樣的臘梅香。
母親的芬芳,是鄉土的芬芳。
給我一朵臘梅香啊臘梅香。
(9)心中的海棠紅擴展閱讀:
《鄉愁四韻》,台灣詩界泰斗、文化名流、知名學者餘光中先生的詩歌名篇。詩歌體裁屬於現代詩。全詩內容豐富,感情深厚,直接地抒發了餘光中先生對故鄉的思念之情。
《鄉愁四韻》可以看作是一首用文字寫成的樂曲,首行猶如樂曲的主題旋律。每一節首尾呼應,使每個詩節都像是一個獨立的「樂段」。
四個樂段結構相似,形成回環復踏、一唱三嘆的音樂節奏,使主題思想不斷深化,產生了盪氣回腸的藝術效果。這種重章疊句的構思,顯然是借鑒了中國民歌的特點。
『拾』 《鬢邊不是海棠紅》主演尹正爆紅,他有多大的魅力
《鬢邊不是海棠紅》從一播出開始就好評不斷,這部劇是對京劇國粹的弘揚,也是對小人物卻有民族大義的頌揚。這部劇中無論是主角還是配角表演都特別到位,很多不起眼的小角色舉手投足之間都是戲。劇中商細蕊的扮演者是尹正,一個非常有魅力的男人。
1,尹正原本就是一個自帶BGM的演員
通過《鬢邊不是海棠紅》這部劇之後,觀眾心中的尹正已經不僅僅是那個自帶BGM的人了,他更是那個大氣、嬌艷、嬌羞、可愛的商細蕊。尹正以後的星途肯定會更加坦盪,他肯定還能給觀眾帶來更多經典的作品,期待他新作品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