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區圖片
㈠ 海棠的種類有哪些呢,有圖片嗎
海棠是蘋果屬(Malus)多種植物和木瓜屬(Chaenomeles)幾種植物的通稱與俗稱。其中許多是著名的觀賞植物,如:西府海棠、垂絲海棠、貼梗海棠和木瓜海棠,習稱"海棠四品",是重要的溫帶觀花樹木。分布於中國山東、陝西、湖北、江西、安徽、江蘇、浙江、廣東、廣西。
西府海棠(學名:Malus micromalus)為薔薇科蘋果屬的植物,小喬木,高達2.5-5米,樹枝直立性強,為中國的特有植物。西府海棠在北方乾燥地帶生長良好,是綠化工程中較受歡迎的產品。
㈡ 三亞分為哪幾個區哪個區是市中心
三亞市一共有抄4個區,分別是:崖州區、天涯區、吉陽區、海棠區。市中心為吉陽區,位於三亞解放路一帶。
(三亞)
2014年2月11日,國務院批復三亞市撤六鎮新設四區,分別為吉陽區(撤銷原河東區、吉陽鎮、亞龍灣管委會)、天涯區(撤銷原河西區、鳳凰鎮、天涯鎮、三亞灣管委會,保留育才鎮)、海棠區(撤銷原海棠灣鎮、海棠灣管委會)、崖州區(撤銷原崖城鎮)。
1、吉陽區:吉陽區面積372平方公里,占據三亞的心臟位置,是三亞的中心城區,管轄原河東區和原吉陽鎮的行政區域,共計17個社區和19個行政村。
2、天涯區:天涯區位於三亞市中西部,佔地面積944平方公里。截至2015年,天涯區管轄原河西區和原天涯鎮、原鳳凰鎮行政區域,共計22個社區20個行政村。
3、崖州區:崖州區位於三亞市西部,北、西臨樂東縣,總面積347平方公里,距三亞市區42公里。截至2015年崖州區管轄原崖城鎮的行政區域,共計7個社區和24個行政村。
4、海棠區:海棠區位於南中國海之濱,總面積384.2平方公里。海棠區的行政區域為原海棠灣鎮的行政區域,海棠區不設鄉、鎮、街道等鄉級行政區。截至2013年8月31日,海棠區轄區共有3個社區和19個行政村。
㈢ 海棠區的介紹
海棠區是海南省三亞市四個市轄區之一,轄區原為海棠灣鎮,因境內有國家海岸海棠灣而得名1。2015年1月正式撤銷海棠灣鎮,設立海棠區。截至2015年5月,海棠區不設鄉級行政區,轄3個社區和19個行政村,區域總面積384.2平方公里。2012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7.5億元,年末總人口53168人。海棠區位於海南島南端、三亞市東部,是三亞市的東大門,距三亞市區28公里,距三亞鳳凰國際機場45公里,境內的海棠灣與三亞市的亞龍灣、大東海、三亞灣、崖州灣並稱「三亞五大名灣」。
㈣ 海棠花有多少品種,有圖片嗎
常見的四個品種:
一、貼梗海棠:以花柄緊貼著枝梗而得名,是四種海棠中最小的一種,一般樹的高度在1米以下,雖然植株不高,但是它的花大而紅艷,是海棠中花徑最大的一種,它又可以做觀花樹種也很適合盆栽。
㈤ 海棠灣好玩的地方
1.海棠灣
地址:三亞市海棠區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回
2.海棠區海答棠灣旅遊度假區
地址:三亞市海棠區海棠北路(三亞海棠灣開維萬達文華度假酒店)
- 3.海棠灣香格里拉度假酒店-兒童探險樂園
地址:三亞市海棠區海棠北路88號香格里拉酒店度假酒店
㈥ 三亞有幾個區分別叫什麼
4個區,分別是:海棠區、吉陽區、天涯區、崖州區。
1、海棠區
海棠區是海南省三亞市四個市轄區之一,海棠區位於海南省三亞市東部,東北與陵水縣英州鎮接壤,南臨南海,西連吉陽區及亞龍灣旅遊開發區,北靠南田農場及保亭縣,區域總面積384.2平方公里。
轄區原為海棠灣鎮,因境內有國家海岸海棠灣而得名。2015年1月撤銷海棠灣鎮設立海棠區。海棠區直轄3個社區、19個行政村。
2、吉陽區
吉陽區是三亞市四個市轄區之一,位於海南省三亞市中東部,東靠海棠區,西與天涯區相接,北部與保亭縣交界,南抵南海亞龍灣,區域總面積372平方公里。2014年成立,因沿用吉陽鎮舊名,故名吉陽區。吉陽區是三亞市政府駐地。
2015年1月,正式撤銷河東區、吉陽鎮,設立吉陽區。吉陽區管轄原河東管委會行政區域、吉陽鎮行政區域,共計17個社區和19個行政村。
3、天涯區
天涯區是海南省三亞市四個市轄區之一,位於海南省三亞市中西部,東鄰吉陽區,西與崖州區接壤,南臨大海,北靠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區域總面積944平方公里。
2014年成立,原名天涯鎮,因為地處天涯海角,故名「天涯區」。2015年1月正式撤銷河西區、鳳凰鎮、天涯鎮、設立天涯區。天涯區管轄原河西管委會、鳳凰鎮、天涯鎮行政區域,共計22個社區和20個行政村。
4、崖州區
崖州區是海南省三亞市四個市轄區之一,位於海南省三亞市西部,北、西臨樂東縣,區域總面積347平方公里。2014年成立,原名崖城鎮,因為地處古崖州州治,故名崖州區。2015年1月正式撤銷崖城鎮,設立崖州區。崖州區轄7個社區和24個行政村。
(6)海棠區圖片擴展閱讀
三亞市地處海南島最南端,地理坐標介於北緯18°09′34″~18°37′27″、東經108°56′30″~109°48′28″之間。東鄰陵水縣,北依保亭縣,西毗樂東縣,南臨南海。總面積1919.58平方千米。
三亞北靠高山,南臨大海,地勢自北向南逐漸傾斜,形成一個狹長狀的多角形。境內海岸線長258.65千米,有大小港灣19個。主要港口有三亞港、榆林港、南山港、鐵爐港、六道港等。主要海灣有三亞灣、海棠灣、亞龍灣、崖州灣、大東海灣、月亮灣等。有大小島嶼40個,主要島嶼10個。
三亞擁有200萬平方千米的南海,自己的海岸線長度是209千米,管轄的海域面積5000平方千米,擁有土地面積是1919.6平方千米。
㈦ 海棠樹有哪些品種,海棠樹圖片大全
海棠花又名梨花海棠。薔薇科,蘋果屬。為我國著名的觀賞花木之一,不僅花色艷麗,其果實也玲瓏可觀。
一、形態特徵及品種
落葉小喬木,樹冠廣卵形,葉片橢圓至長橢圓形,具細鋸齒。花5~7朵簇生,傘形總狀花序,未開時紅色,開後漸變粉紅色,多為半重瓣,也有單瓣者,梨果球狀,黃綠色。
我國海棠資源比較豐富,同屬中常見作為觀賞栽培者有:垂絲海棠、湖北海棠、西府海棠、海棠果、山荊子等。
二、生態習性
原產我國,分布於河北、河南、陝西、甘蕭、山東、江蘇、浙江、雲南及四川等省。海棠喜陽光,不耐陰,對寒冷及乾旱適應性強,但不耐水澇,喜在土層深厚、肥沃、ph5.5~ph7.0微酸性至中性的壤土中生長,對鹽鹼土有一定抵抗力,亦適合沙灘地栽培。海棠萌櫱力強。物候期,隨緯度、海拔、種類不同而有差異。花期自2用下旬至5月上旬,因地區而異。為落葉喬木。
三、繁殖方法
常用播種、分株和嫁接繁殖。以嫁接為主,也可壓條與分株,播種法僅用於育種。嫁接砧木多用海棠果楸子或山荊子。耐粗放栽培,適應性較廣。栽培中只須適當灌溉、施肥,並注意整形修剪,即可株健花繁。
播種可秋播或沙藏後春播。實生苗生長緩慢,要5~6年後才能開花,且常產生變異,故僅作為砧木培育和雜交育種之用。園藝品種多用嫁接法繁殖,以山荊子或海棠實生苗作砧木,枝接、芽接都可以,枝接可用切接、劈接法,芽接多用「丁」字形接法。分株多行於早春未萌芽前或秋冬落葉後。
四、栽培技術
海棠一般多行地栽,也可作樁景盆栽。栽植時間以早春萌芽前或初冬落葉後為宜,保持苗木完整的根系是栽植成活的關鍵之一,一般大苗要帶土球。栽後要加強扶育管理、施肥、鬆土。在落葉後至早春萌芽前修剪,把枯弱枝、病蟲枝剪除,以保持樹冠疏散、通風透光。遇春旱時,要行灌溉。
五、病蟲害防治
主要病蟲害有海棠銹病,要及時噴布波爾多液或粉銹寧。腐爛病,噴施波爾多液或石硫合劑。蚜蟲,可用殺螟松或樂果防治。山楂葉蟎,可用三氯殺蟎醇防治
㈧ 海南三亞海棠灣規劃圖
海棠灣分區規劃及城市設計
設計單位: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
分區規劃范圍:南起亞龍嶺山邊,北至三亞市行政邊界,西起東線高速公路,東至海邊,包括南田溫泉片區和蜈支洲島,規劃區面積約為98.78平方公里。
分區規劃期限:2006年—2020年。
職能與規模
海棠灣總體定位為「國家海岸」—— 國際休閑度假區。
海棠灣職能:世界級的旅遊度假天堂,面向國內外市場的多元化熱帶濱海旅遊休閑度假區,國家海洋科研、教育、博覽綜合體。
海棠灣可容納居住人口規模為:規劃期末(2020年)25萬人。其中,過夜遊客14萬人左右(包括酒店和度假公寓),服務人員7萬人左右,原住民4萬人左右。
用地結構與布局結構
海棠灣總用地面積98.78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設用地面積51.6平方公里,占總用地面積的52.2%。
海棠灣的用地結構為:居住用地佔總城市建設用地的17.5%,公共設施用地佔城市建設用地的29.5%,綠地佔城市建設用地的44.2%,道路廣場用地佔總城市建設用地的6.1%。
海棠灣的用地布局結構為:「一點、一帶、三區、六片、五楔」。其中:
一點:蜈支洲島,用地面積約1.12平方公里,構建成為具有觀光、游覽功能的海島熱帶雨林公園。
一帶:沙壩酒店帶,世界頂級酒店及海灘公共設施集中區。
三區:南區:南起鐵爐港,北至林旺高速聯絡線,主要功能定位為綜合休閑遊憩區(遊艇港、高檔酒店、旅遊小鎮、山前度假村等);中區:包括大小龍江塘和指狀濕地范圍,主要功能定位為高端休閑度假區(頂級酒店、國際會議中心、遊艇社區等);北區:南起指狀濕地,北至三亞市界,包括藤橋鎮、椰洲、風塘等多個場地單元。主要功能定位為多元文化度假區(本土與異域文化主題酒店、椰洲觀光、溫泉度假、傳統旅遊小鎮等)。
六片——是指從南到北結合場地特徵劃定的各個功能片區,分別是:
鐵爐港片區:區域公共服務休閑中心;林旺片區:現代旅遊服務小鎮區;龍江塘片區:高端品牌休閑度假區;風塘片區:國際主題度假社區;椰洲片區:綜合觀光休閑度假區;土福片區:海洋主題科教博覽區
五楔:指的是順應山勢、通向海濱的五條主要綠化通廊,或結合高爾夫、或結合道路隔離綠化、或結合公園綠地,成為保障區內公共開敞空間有效落實、組團之間有效隔離的重要生態綠楔空間。
居住用地規劃
規劃遠期居住用地總面積903.21公頃,占海棠灣建設用地17.5%,其中一類低密度居住用地803.93公頃,二類居住用地99.28公頃。另綜合商住用地289.18公頃,該類用地中居住用地面積不少於總用地面積的60%。
公共設施規劃
海棠灣規劃公共設施用地總面積為1521.74公頃,占城市建設用地的29.5%。
規劃行政辦公用地1.47公頃;規劃商業金融業用地415.85公頃;規劃酒店用地318.27公頃;規劃旅遊度假用地126.92公頃;規劃體育用地278.65公頃;規劃醫療衛生用地8.10公頃;規劃文化娛樂用地20.87公頃;教育科研設計用地69.28公頃;旅遊服務用地40.62公頃;綜合商住用地289.18公頃。
綜合交通規劃
海棠灣對外交通主要通過區域西側的東線高速公路和海榆東線以及規劃的東線高速鐵路,規劃高鐵客站設置在藤橋鎮南部。
海棠灣路網結構為三縱九橫:
三縱:組團間聯系道路、濱海景觀大道、濱海步行觀光路
九橫:高速公路聯絡線、海榆東線聯絡線
景觀規劃
總體景觀框架為「三軸、三帶、六區」的結構:
三軸:貫穿場地南北的重要景觀軸,分別是濱海大道景觀軸、海棠大道景觀軸、高速及國道景觀軸。
三帶:依據場地特質形成異質開敞空間為主要內容的景觀帶,分別是沙壩景觀帶、濱水景觀帶和農田景觀帶。
六區:根據功能側重的不同以及風貌特徵的各異劃分為鐵爐港瀉湖景觀區、林旺特色小鎮區、龍江塘及指狀濕地景觀區、風塘景觀區、椰洲濕地公園及溫泉小鎮景觀區、海洋科博景觀區六個特徵景觀風貌區。
核心功能定位
海棠灣的三大核心功能是國際頂級品牌濱海酒店帶、世界級遊艇休閑社區和國家級海洋科研、教育、博覽中心,核心功能在各開發單元的位置和用地必須得到保障和落實。
C10地塊位於海棠灣最南端,總用地面積為8.94平方公里,定位為高端主題型度假社區;B1地塊為17.02平方公里,是面積最大的一處,定位為頂級品牌休閑度假區,主要建造七星級酒店、國際會議中心、國際頂級高爾夫球場等;C6地塊主要建造綜合性休閑度假區;A7地塊以國家海岸濕地公園為主要特色的熱帶濱海旅遊休閑度假區;C3地塊主要以發展影視文化、溫泉度假、休閑娛樂為一體的多功能景區。
國際頂級品牌濱海酒店帶由位於沙壩上的6個主題酒店群(位於C10、C6、B1、A8、A7片區)和在主要通海道路與濱海景觀大道結合處集中設置的海灘公共服務區及多處沙壩公園(位於C10、C6、C5、B1、A9、A8、A7片區)組成。
世界級遊艇休閑社區包括國際遊艇港(位於C10、C8片區)、海棠灣國際風情小鎮(位C6、C10片區於薄尾嶺北側環湖區域)、龍江塘遊艇社區(位於B1片區北側)、風塘區國際社區和主題公園(位於A8片區)以及結合瀉湖與場地內河設置的相關公共服務設施及遊艇度假項目。
國家級海洋科研、教育、博覽中心包括海洋公園(位於C5片區)、國家海洋研究院(位於A4片區)、國際海洋科學中心(位於A4片區)、國家海洋大學(位於A4片區)、國家海岸濕地公園(位於A6、A7片區)、國際會議中心(位於B1片區小龍江塘區域)等組成。
海棠灣解放軍301醫院選址:海棠灣控規南區C10片區部分地塊,地理坐標為:東經 180°17′20.0″,北緯109°42′58.7″。位於規劃區域南端
㈨ 三亞市有幾個區
三亞市共轄4個市轄區,分別是海棠區、吉陽區、天涯區、崖州區。三亞市人民政府駐吉陽區新風街257號。三亞市分別為吉陽區(撤銷原河東區、吉陽鎮、亞龍灣管委會)、天涯區(撤銷原河西區、鳳凰鎮、天涯鎮、三亞灣管委會,保留育才鎮)、海棠區(撤銷原海棠灣鎮、海棠灣管委會)、崖州區(撤銷原崖城鎮)。
這個是三亞最新的行政劃分,按現在的這個劃分,市中心就在天涯區。如果說原來的劃分,那麼就是在河西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