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諸葛荷花節

諸葛荷花節

發布時間: 2022-07-03 22:41:43

① 漢中最美麗的地方/

介紹幾個景點。

1。 《佛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陝西長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這兩個是國家級的自然保護區。漢中還有3個國家森林公園。

如果想泡溫泉。可以去《勉縣溫泉, 佛坪溫泉 》這兩個景點

2。休閑度假的,可以去城固香格里拉 興漢荷園
漢中牡丹園 白楊寨狩獵場
漢中民俗村 堰水山莊
蘇景園 楠竹園

以下是對漢中的「簡介」

漢中,位於陝西省西南部,北倚秦嶺、南屏巴山,中部是美麗富饒的漢中盆地,素有西北「小江南」和秦巴「聚寶盆」之美譽。全市轄十縣一區,總面積2.7萬平方公里,人口372萬。漢中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國家生態示範建設試點地區。漢中兩漢三國文化底蘊厚重,自然風光獨特秀麗,全市現有各級文物保護單位113處,其中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處,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5處;有世界人與自然生物圈1個,有國家級生態景區(點)7個、省級16個。
漢中是漢家發祥地,其歷史悠久。自公元前312年秦惠文王首置漢中郡,迄今已有2300多年的歷史。漢中開漢業。公元前206年,漢王劉邦以漢中為發祥地,築壇拜韓信為大將,明修棧道,暗渡陳倉,逐鹿中原,平定三秦,統一天下,成就了漢室天下四百多年,自此,漢朝、漢人、漢族、漢語、漢文化等稱謂就一脈相承至今。三國時期,漢中是魏蜀兩國兵戎相見的主戰場,老將黃忠在漢中定軍山下刀劈夏侯淵,驍將趙雲漢水之濱大敗曹軍,劉備自立為漢中王;一代名相諸葛亮在漢中屯兵8年,度過了他一生最為嘔心瀝血的歲月,六齣祁山,北伐曹魏,鞠躬盡瘁,最終歸葬定軍山下,其安息地武侯祠,被稱為「天下第一武侯祠」。這里是絲綢之路開拓者張騫的故里、四大發明造紙術發明家蔡倫的封地和葬地。韓信、諸葛亮、曹操等帝王將相曾在這里建功立業,李白、杜甫、陸游、蘇軾等偉大詩人曾探訪、輾轉或生活在這片土地上,並留下了瑰麗的墨跡詩章。
漢中是地球上同緯度生態最好的地方。這片被巍峨秦嶺和蒼莽巴山環繞的盆地,被長江兩大支流漢江與嘉陵江滋養的秀土,雖然位於中國西部,但卻擁有與江南同樣的秀色,是一處得南北之利、兼南北之美的風水寶地。游歷漢中,撲面而來的是滿目蒼翠。佛坪自然保護區林海茫茫,峭峰幽谷密布,是西北第一家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的「世界人與自然生物圈」,也是我國首個野外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長青自然保護區有「生物資源庫」之美譽,珍稀動植物種類繁多,尤其是以四大國寶——朱䴉、大熊貓、金絲猴、羚牛最為著名,國內外科學界廣泛關注;黎坪國家森林公園奇峰怪石林立,泉溪池瀑競秀,被稱為西北的「九寨溝」;紫柏山山嶽巍峨,九十二峰、八十二坦、七十二洞,風景如畫,霧靄蒸騰,其高山草甸、紫柏天坑,世稀罕見;午子山山勢險峻,壑幽林密,素有陝南「上華山」之稱,其山中2500餘畝世界珍稀白皮鬆蔚為壯觀;褒谷口石門景區高峽平湖,儀態萬千,仿建的石門棧道依山傍水,凌空飛架,再現了秦漢棧道的宏偉風貌和形制特色;紅寺湖煙波飄渺,山水交融,恬靜神秘,是「一幅天然的國畫長卷」;南湖天靈地秀,林茂竹修,曲徑通幽,是一處集錦式的水上園林;西北最大的柑枯生產基地,城固十萬畝枯園,金秋時節桔紅橙黃,游園采桔,其樂融融;全國第二大櫻桃基地,西鄉櫻桃溝花開時節,山林盡染,絢麗多彩,十里飄香;還有百萬畝油菜、五十萬畝的茶園,每到春季,沿江兩岸百里金黃,蜂飛蝶舞,令人心曠神怡。
近年來,漢中市旅遊發展迅猛,旅遊六要素齊備。目前,全市有高中檔賓館酒店50多家,有旅行社16家,有較成熟的景區(點)50多個,全市旅遊從業人員已近5萬人。全市信息交通發達,行動電話已通至景區,民航、鐵路、公路連通全國各地。我們還相繼推出了漢中書法游、三國遺跡游、天漢訪古游、珍稀野生動物觀賞及科考游、避暑休閑游、嘉陵江漂流等線路50餘條。漢中每年都要舉辦武侯墓清明文化旅遊節、張良廟旅遊節、陝南民歌節、張騫旅遊文化藝術節和茶葉節、櫻桃節、柑桔節、荷花節等豐富多彩的旅遊文化節慶活動。
各位朋友,漢江滋養了漢中,漢中奠定了漢朝四百年的基業,使擁有「天漢」之美譽的漢中成為漢文化的重要發祥地,著名學者余秋雨到漢中曾說:「漢中是漢人的老家,到漢中就相當於回到老家」。朋友們,漢中老家歡迎您去旅遊!

② 蘇州的著名景點

1、蘇州園林

俗語說:「江南園林甲全國,蘇州園林甲江南。」蘇州園林從總體上說,具有三個特點,一是造園圖景摹仿自然:以自然山水為主題,因地制宜地利用人工去仿造自然景緻,講求詩情畫意。

二是造園注重淡雅幽靜三是建園突出民族風格。蘇州園林是中國南方古典園林的典型代表,園林中以拙政園、滄浪亭、獅子林、留園為著名,被譽為蘇州四大古代名園。

2、周庄古鎮

周庄古鎮是世界文化遺產預選地、首批國家5A級旅遊景區,位於蘇州城東南,位於崑山、吳江、上海三地交界處。

周庄古鎮四面環水,因河成鎮,依水成街,以街為市。井字型河道上完好保存著14座建於元、明、清各代的古石橋。800多戶原住民枕河而居,60%以上的民居依舊保存著明清時期的建築風貌。

3、八虎丘

虎丘位於蘇州古城西北角的虎丘山風景名勝區,已有二千五百多年悠久歷史,素有「吳中第一名勝」的美譽,宋代大詩人蘇東坡「到蘇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的千古名言,使虎丘成為旅遊者的神往之地。

4、蘇州博物館

由著名建築設計大師貝聿銘設計,有著傳統的蘇州園林風格,高低錯落,深灰色屋面與白牆相配,清新雅緻。屋頂上金字塔形的玻璃天窗讓博物館內充滿自然光線,館中還有庭院、水池、石橋,既傳統又現代。

5、平江路歷史街區

平江路歷史街區在拙政園以南,已有2500多年歷史,是保存完整的古街區。它與西邊的觀前街僅一巷之隔,卻有與其截然不同的清靜古樸氣息,可以說是不收門票的「古鎮」,隨便逛逛,邊看建築邊吃點小吃,十分愜意。

③ 漢中有哪些節日

城固柑桔旅遊節時間:11月份的第一個星期六開始由城固縣人民政府主辦,從2000年開始,以後每年舉辦一次,從11月份的第一個星期六開始,時間半月,與張騫文化藝術節同時舉行,以採摘柑桔、體驗田園生活為主要內容的生態旅遊。

張騫文化旅遊節時間:11月份的第一個星期六開始由城固縣人民政府主辦,每年11月份的每一個星期六開始,時間半月,地點在張騫紀念館,主要內容有集郵、花卉盆景、根雕、書畫、文物展覽、張冬生平事跡展,以及文藝演出和經貿洽談等。

西鄉櫻桃旅遊節時間:「五.一」前後由西鄉縣人民政府舉辦,從2000年開始,以後每年舉辦一次,時間在「五.一」前後,櫻桃成熟季節,主要內容有採摘櫻桃、採茶等旅遊項目。旅遊商品、土特產品展銷。

西鄉賽茶節時間:4月15日至20日由西鄉縣人民政府主辦,從2001年開始,以後每年舉行一次,從4月15日至20日,主要內容有名茶評選、茶藝表演、茶葉科技研討、文藝演出、茶文化觀光旅遊、茶葉展銷、經貿洽談等。

武侯墓清明文化旅遊節時間:清明節武侯墓清明文化旅遊節前身為「武侯墓清明文化廟會」,它是陝南最大的古文化廟會活動,延續近兩千年,由於諸葛亮被譽為中華民族智慧的化身,受到歷代人們的敬仰,諸葛亮死後葬於勉縣定軍山下後,各地百姓紛紛私祭於道陌上。公元263年,後主劉禪才順從民意,近墓立祠,為諸葛亮修建了第一座祠廟(今武侯墓廟宇),並在墓前植柏樹五十四株,喻諸葛亮在生之年。同時規定「修祠之後,凡親屬臣吏、百姓祭武侯者皆限至廟,斷其私祭,以崇正禮」。於是掃墓、祭廟憑吊武侯的禮節「始從之」。武侯墓就成了唯一祭祀諸葛亮的場所世代延續,形成了如今每逢清明時節武侯墓數十萬人祭祀、憑吊諸葛亮的傳統文化活動。今天,勉縣人民政府每年利用這一時節,在此舉行規模盛大的文化旅遊活動和祭祀活動,形成了有戲劇、電影、雜技、歌舞、游園、展覽、民間文藝、物資交流、購物等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文化旅遊節活動,既活躍城鄉人民生活,又為振興旅遊,發展地方經濟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張良廟旅遊節時間:每年五一由留壩縣人民政府主辦,每年「五.一」舉辦一次,時間一周,主要內容有大型祭祝活動,商貿交易、旅遊商品展銷、文藝演出等。

荷花節時間:荷花盛開期間由漢台區主辦,每年一次,以漢台區萬畝菏園為基礎,在荷花盛開期間舉辦。主要內容有游菏園、賞花、領略田園風光等。

武侯祠春節文化廟會時間:春節武侯祠春節文化廟會是人們紀念諸葛亮而自發形成的,已傳承千餘年,是陝南最具影響力的旅遊節慶活動之一。期間有古典秦腔戲、少林武術對抗賽、民間秧歌、舞獅、綵船等文藝演出;還將舉辦書畫、攝影、燈展及猜謎活動;民間雜耍、民間工藝品銷售、當地的風味小吃會聚一堂,精彩紛呈,引人入勝。

④ 過年祭祖是什麼時候流傳下來的

1.祀祖的起源:

按竹書紀年所記:「黃帝崩,其臣左徹取衣冠幾仗而廟祀之。」這便是祀祖的濫觴,從此以後,歷代的帝王,都根據此種意義,而發生祖宗的祭祀。

2.祖與宗的分別:

祖與宗原是一種祭祀的名稱,所謂「祖有功,宗有德」,鄭玄註:「有虞氏以上尚德,禘郊祖宗,配用有德者而已,自夏以下,稍用其姓氏之先後次第。」這說明最初的祀祖,並不以血統為標准,乃是以功德為標准,如有虞氏所祖宗的不是有虞氏血統上的親屬。

舜父是瞽瞍,祖是橋牛,何以不宗瞽瞍而獨崇堯,不祖橋牛而祖顓頊呢?此乃尚功德,不尚血統之最好說明,到了夏後氏以後,方開始祖宗血統。如郊鯀而宗禹,周代也祖文王而宗武王,從此對於祖宗的祭祀,看得非常重要,甚至與祭天並列,所謂「萬物本乎天,人本乎祖。」而成為中國古代報本返始的宗教祭祀觀。

3.祭祖的目的:

祀祖與祀天並重的風尚,乃中國過去宗法社會骨幹,藉祭祖的方法來親睦九族,結成一個宗法團體。此在古代社會思想中,未始不有相當的價值,但流傳既久,漸失去祭祖的原意,乃因守著狹隘的家族觀念,其流弊所及,反而減損了人心上的家國情懷。

4.祭祖之變異:

祭祀之原始意義,乃是敬天、明德、教孝、報本返始,夫上天之載,無聲無臭,祭神之外又須祭先,如雲:「郊社之禮,所以事上帝也,宗廟之禮,所以祀乎其先也」。祀先之禮,必須要「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故備其祖廟,陳其宗器,設其裳衣,薦其時食,明乎郊社禮,禘嘗之義,這些都是古代天祖崇拜的遺傳,為子思所特別注重。

佛教(小乘)傳入中土,重乎對死人之祭祀,其意義在乎超薦其上度西天,不復有我國古代祀天祭祖之意義,故自隨唐以還燒紙人、紙屋、紙衣、紙具,以供死人在陰間之用度,乃成習慣,此並非中華民族原始的習尚,不可不察。

而燒紙具在乎向死人祈福、護庇、求其輪回超度,其目的在乎功利並非孝思。故梁朝范縝所著神滅論乃欲在根本上推翻小乘教義之迷信處,范縝特別強調古人為宗廟祭祀,乃聖人從孝子之心,所以設教,並不是真為了祭祀鬼魂。

⑤ 浙江有什麼著名景點

首頁/名勝/拙政園
拙政園

位於婁門內東北街178號,是蘇州園林中最大的,也是最著名的一座。
拙政園始建於明代,王獻臣是該園第一位主人。他在嘉靖、正德年間官居監察御史,晚年仕途不得意,罷官而歸,買地造園,借《閑居賦》「拙者之為政」句意,取名為拙政園。園內主要景點有:蘭雪堂、芙蓉榭、秫香館、放眼亭、遠香堂、小滄浪、留聽閣、浮翠閣等。
交通:游1、2、5線,2、3路拙政園站下,往東步行100米即到。
門票:旺季(3.1-5.31;9.1-11.30)70元;淡季(6.1-8.31;12.1-2.29)50元。兩個旺季分別舉辦免費杜鵑花節、荷花節。
開放時間:8:15-17:30
購物:拙政園門口的東北街和園林路上有很多工藝品商店,當地的土特產、蘇扇、蘇綉等在此都可以買到。
提醒:1、拙政園使用手持式電子導游機,在入口可以租用。2、出拙政園後,向西走100米,可到太平天國忠王府、蘇州博物館、蘇州園林博物館,沿園林路步行百米左右可到獅子林、蘇州民俗博物館。

獅子林

位於城東北的園林路23號,是元代僧人天如禪師為紀念他的教師中峰神僧而創建的。獅子林擁有國內尚存最大的古代假山群。湖石假山玲瓏眾多、出神入化,形似獅子起舞,被譽為「假山王國」,有「桃源十八景」之美譽。
園中最高峰為「獅子峰」,另有「含暉」、「吐月」等名峰,建築有「立雪堂」、「卧雲室」、「指柏軒」、「問梅閣」等。
提醒:可與蘇州民俗博物館、錢幣博物館同游。沿園林路向北百米即是拙政園。
交通:游1、2、5線,2、3、4、40、701路可達。
門票:旺季(3.1-5.31;9.1-11.30)30元;淡季(6.1-8.31;12.1-2.29)20元。

留園

中國四大名園之一,始建於明嘉靖年間。清乾隆末年被劉恕所得,擴建後改名寒碧山莊,時稱「劉園」。光緒初年,官紳盛康買下此園,吸取蘇州各園之長,重新擴建修葺,改名為留園。
留園共分中、東、西、北4個景區,景區間由700多米長的曲廊連接,長廊兩壁上嵌有歷代名家書法石刻300多方,人稱「留園法帖」。廊檐下有粉白花牆漏窗,圖案精美。從花牆望去,山池亭台在花樹中若隱若現,有如丹青畫卷,別有情趣。
交通:游1、2線,11路可達。
門票:旺季(3.1-5.31;9.1-11.30)40元;淡季(6.1-8.31;12.1-2.29)30元。旺季免費提供「吳歈蘭薰」表演。
開放時間:7:30-17:00

旅遊線路 南京一日游 無錫一日游 蘇州一日游
杭州一日游 上海一日游 揚州一日游 永安快樂一日游
南京二日游 南京無錫二日游 南京蘇州二日游 南京、杭州二日游

蘇州名勝 拙政園 獅子林 留園
虎丘 寒山寺 楓橋 盤門
蘇州樂園 靈岩山 天平山 西園寺

虎丘

是蘇州城的標志性景觀,有「吳中第一名勝」之稱。
蘇州在春秋時是吳國的首都,吳王闔閭死後就葬於虎丘。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在蘇州任刺史時,曾鑿山引水,修七里堤,使虎丘景緻更加秀美。宋代詩人蘇軾曾說過:「到蘇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古人在評價虎丘的特色時,曾提出:「九宜」之說,稱虎丘宜月、宜雪、宜雨、宜煙、宜春曉、宜夏、宜秋爽、宜落木、宜夕陽。
現園內主要景觀有:世界著名斜塔——虎丘塔、「天下第三泉」、斷梁殿、憨憨泉、試劍石、劍池、擁翠山莊、萬景山莊等。
交通:游1、2路,公交8、49路車可達。
門票:旺季(3.1-5.31;9.1-11.30)60元;淡季(6.1-8.31;12.1-2.29)40元。兩個旺季分別舉辦花會、廟會。
小貼士:在入口可以租用手持式電子導游機,每次10元。

旅遊線路 南京一日游 無錫一日游 蘇州一日游
杭州一日游 上海一日游 揚州一日游 永安快樂一日游
南京二日游 南京無錫二日游 南京蘇州二日游 南京、杭州二日游

蘇州名勝 拙政園 獅子林 留園
虎丘 寒山寺 楓橋 盤門
蘇州樂園 靈岩山 天平山 西園寺

⑥ 山東濟寧地方民俗民風傳統文化

山東省文化資源在旅遊開發中的主要類型
(一)文化已成為旅遊開發的特色所在
旅遊者要尋求差異,旅遊經營就要創造差異,差異會形成一個旅遊目的地的特色。如果說,特色是旅遊之魂,那麼文化就是特色之基。文化是指旅遊地的文化積淀和文化體現。文化積淀主要是地方文化、傳統文化、民俗文化,通過對各個方面的發掘和對各種文化的挖掘,才能夠真正形成一個旅遊地的特色。另一個方面就是文化體現,就旅遊目的地發展而言,普遍存在一些突出的問題,就是模仿之風大盛,忽略了自身的文化優勢,抹殺了自身的文化特色。
素有「齊魯之邦、禮儀之鄉」之稱的山東,是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重要發源地之一,從沂源猿人到東夷文明,古老的歷史文化為華夏文明的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尤其是奠基於西周時期的魯國和齊國,分別形成了風格迥異的魯文化和齊文化,成為我國地域文化中的兩朵奇葩。
山東省首先是作為一個文化旅遊目的地而在全國聞名的,大多數的旅遊景點與文化或歷史有關,泰山、「三孔」等是在國內市場及海外市場最為出名的旅遊景點之一,齊文化、聊齋文化、運河文化、水滸文化等等尚大有開發潛力。然而燦爛的文化資源難以滿足旅遊者的期望,因為文化的現有展示方法不盡人意,對文物古跡介紹不夠充分,陳列消極被動,隔斷了遊客與文化之間的親近性。
在旅遊業大發展的新形勢之下,全面挖掘文化資源,加以全面整合,是旅遊地開發建設中首當其沖的大問題。一是在對歷史文化的挖掘開發中,有些城市拆掉舊街區,建設仿古街,還自以為得意。殊不知,一流的贗品還是贗品,二流的真品永遠是珍品。二是對傳統文化的保護尤其是對活文化的保護,其重要性甚至超過了對文物古跡這類物質遺產的保護。因為傳統文化與活文化是依託於傳統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在現代化發展的過程之中,消亡的危險極大。聯合國科教文組織這些年又推出了一項非物質與口述遺產,正是看到了在現代化發展過程之中傳統文化消亡的危險而設立的。這就警示我們,在旅遊地的保障體系中,在發展要素這一部分,必須把文化放到首要的位置。
為了使文化充滿生機,應注重以動態的方式呈現,引起遊客的興趣,利用得天獨厚的優勢,以知識性、趣味性、參與性的方式和高質量的旅遊產品,把齊魯文化推向旅遊市場。
(二)文化資源在旅遊開發中的主要類型
可進行旅遊開發的文化資源又稱為文化旅遊資源。似文化資源在旅遊開發中可利用程度的廣泛性、必須性、可行性和可利用的程度等方面的綜合分析,山東省文化旅遊資源的主要類型有歷史建築古跡類、宗教文化類、民俗文化類等:人類。它們特色鮮明,顯現性強,易物質化,是文化旅遊開發所關注的熱點資源。
1.歷史建築、古跡類
山東由於歷史悠久、地域廣闊、民俗獨特,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了豐富多彩的歷史文化。旅遊資源開發中的文化蘊含已成為山東旅遊最具魅力的部分。古人類文化遺址(龍山文化、大汶口文化等)、古代社會經濟文化及古建築類(京杭大運河、齊長城等)、重要歷史事件遺存(鐵道游擊隊故鄉、抗日聖地、萊蕪戰役紀念館等)、名人故居及紀念地(「三孔」、四孟、蒲松齡故居、孫子故居、諸葛亮故居、王羲之故居等)、古城和古城遺址(臨淄、曲阜等),還有泰山文化、儒家(聖人)文化、泉文化、名士文化的遺址和遺跡等等,均為開展豐富多彩的歷史建築古跡旅遊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對於歷史建築古跡類資源的旅遊開發類型主要包括博物館旅遊,科考旅遊、考古旅遊、專題旅遊等;其開發的關鍵是走出陽春白雪,增強其參與性,讓遊客感到可敬又可親,以把握遊人的心理需求為指導思想,讓旅遊產品動起來,活起來,亮起來!
2.宗教文化類
山東省的宗教文化旅遊資源極其豐富,作為中國四大宗教的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和基督教,在山東省內均有其文化載體分布,其中尤以佛教、道教旅遊景觀遺存為主。佛教如濟南靈岩寺、千佛山興國禪寺、四門塔、青州駝山石窟、濟寧崇覺寺鐵塔、鐵山摩崖石刻經、崗山刻經、太子靈蹤塔、寶相寺、興降塔、青島湛山寺、嶗山華嚴寺等。道教景觀則更是舉不勝舉,著名的有東岳泰山、中國道教全真派發祥地——「仙山之機」昆嵛山、蓬萊海上仙山、青島嶗山(太清宮)等。
不同的宗教信仰有不同的歷史淵源、宗教儀式、崇拜偶像、建築風格和不同的教義。宗教的廟會也是展示民俗民風的—個最好機會。「文化搭台,經貿唱戲」把以宗教文化為依託的廟會辦成廟市交易,不僅展示民間文化,而且開展商務旅遊活動,古為今用,俗為商用。
對本類資源的開發要注重旅遊專題(宗教教事、主題廟會),抓住核心市場,拓取新的產品和活動項目,並與民俗節慶文化活動相結合。
3.民俗文化類
民俗文化是由廣大基層勞動人民所創造和傳承的民間文化,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文化旅遊資源中最絢麗多彩的部分。因其具有深刻的文化內涵,能最大限度地滿足旅客尋求差異、開闊眼界、擴大知識面、獵奇和獲得美感的心理需求。
山東省的民俗文化類資源豐富多彩。早在20世紀80年代,魯中「千里民俗一條線」就成為國家的一條黃金旅遊線路。由於受各種條件的影響,山東省的民俗文化表現出自身的多樣性和地域性,濟南、青州、泰安、曲阜一帶,是山東民俗的代表,東部沿海地區漁業、經商業最為典型,魯西南、魯西北地區民俗事象與古運河、黃河密切相關,魯南民俗文化則得益於沂蒙之源,所有這些無不為民俗文化的旅遊開發提供了良好的載體。
所以,對民俗文化類旅遊資源可從多視角、多切人點和訴求點進行創意規劃和開發。從顯而易見的建築、服飾、飲食、禮儀、節慶活動、婚喪嫁娶、文體娛樂、鄉土工藝,到需要細心觀察、深人體會的思維方式、心理特徵、道德觀念、審美情趣等,均可成為開發的目標。由傳統的觀覽向參與體驗、知識教化等動態方式轉化,如舞蹈表演、節令活動、登山、拔河、劃船、打拳等體育娛樂活動,還可讓旅遊者穿上當地居民的服裝,下榻於當地民居,食用風味飲食,參加當地民眾的活動甚至勞動,如此會給旅遊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節慶活動是民俗民間文化的亮點之一,節慶活動的適時開發,對旅遊發展往往具有引爆力。山東目前比較成熟的節慶活動有泰山國際登山節、青島國際啤酒節、青島國際海洋節、榮成國際漁民節、濰坊國際風箏節、孔子國際文化節、菏澤牡丹國際花會、萊陽梨花節、淄博國際陶瓷琉璃藝術節、濟南趵突泉迎春燈會、濟南大明湖荷花節、萊州月季節、棗庄石榴花會等。節慶是有鮮明主題的公眾慶典活動,且常與會議展覽等形式相結合,具有規模大、人數多、主題鮮明、特色突出等特點,對於提高當地的知名度、提升人氣具有重要意義。今後應以社會化、規范化、產業化、聯合化為戰略取向。泰山國際登山節與青島國際啤酒節同是山東推出的有影響的節慶活動,而後者的愈來愈火爆與前者的日漸低迷形成鮮明的對比,其關鍵的一個因素就是社會化和全民參與的熱情程度截然不同。
另外,對民俗文化規劃開發還有諸如審美情趣、獵奇探險、科學考察,風味飲食、民族特種工藝品、購物等切人點,同時注意重視其文化內涵,表現形式要富有創造性,應因地制宜,
突出地域民族特點,應忠實於民族歷史文化,尊重各民族傳統。
除以上以顯現性為特點的三大主要類型外,還有以齊文化、魯文化和儒學文化為代表的思想文化類以及諸如名士文化、文化藝術類、飲食文化類等等,但由於這些資源多滲透於有形文化載體和無形義化形式之中,對此類的旅遊開發研究主要是與顯現性資源的開發聯系於一體進行,難以「獨木成林」,在旅遊開發中往往表現為綜合的產品形式,在此不再單獨論述。本研究將結合實踐,對山東省主要文化資源的旅遊開發應用進行分類及個例的分析研究。

文化旅遊作為一種旅遊產品日益受到開發者和遊人的重視,中國的文化旅遊強調區域整體上的文化體驗,以地域文化的整體優勢和具體的文化物質為主要吸引物。因而在區域旅遊開發中必須突出本土的文化內涵,挖掘隱藏在歷史遺存實體背後的文化意味,強調傳統文化的歷史繼承性的精神財富。進一步來說,就是要立足本地資源特點,以當地「文脈」為依據,合理開發文化旅遊資源。

⑦ 陝西有100多個節慶

西安古文化藝術節

西安古文化藝術節是西安市舉辦的一項大型的文化旅遊節慶活動。從1990年開始,每年金秋九月在城區舉辦一次,與西安國際經濟技術貿易洽談會同時開幕,歷時7天,好戲連台,異彩紛呈,1998年改為西安古文化藝術節暨旅遊節。目的在於弘揚民族優秀文化,振奮民族精神,促進國內外的文化藝術交流,增進友誼,並以此為契機,帶動陝西國內外經濟技術合作,推動全省旅遊業發展。
古文化藝術節薈萃了陝西民間藝術精華,世上內容豐富,其中格外引人注目的精彩節目和活動項目有:
宮廷儀仗鑼鼓——各種鑼鼓響聲震天,八面威風;各種造型的芯子、高蹺、旱船、竹馬、耍獅、舞龍、奇險玄妙,各領風騷。
大型宮廷焰火——包括起火、花筒、葯火、星筒、紙炮5個品種,以低空桿為主,配以空中盤火和高空禮花,上下交相輝映,五彩繽紛,燦爛奪目。
街頭社火表演——跑旱船,走竹馬、秧歌隊、載歌載舞,古城街頭熱鬧非凡。
大型文藝節目——有各屆古文化藝術節的主題演出大型音樂歌舞《長安瑰寶》、《絲路風情》、《長安神韻》、《秦俑魂》、《鳳鳴長安》等,以恢宏壯觀的氣勢,優美的旋律,精湛的表演藝術,向海內外賓客展現出西安輝煌的歷史篇章,體現出「重振漢唐雄風,重辟絲綢之路」振興陝西的宏偉氣魄。有久演不衰的深受海內外賓客歡迎的《仿唐樂舞》。還可以欣賞陝西地方戲秦腔、眉戶、碗碗腔、木偶、皮影等精彩節目,另外邀請有國內外文藝團體前來演出,每屆推出10多台優秀文藝節目,近千名藝術家會聚古城西安獻藝。
古城牆藝苑。舉行別開生面古城牆夜景夜市入城式,來賓通過南門吊橋,魚貫而入,進入瓮城,然後登上古城牆,盡情觀賞文藝、武術、氣功和仿唐斗雞表演等,參與各種游樂項目,還可漫遊美食街邊吃邊游,既飽眼福,又飽口福,彷彿進入神奇夢幻的世界。
民間工藝品和紀念品展銷。富有地方特色的民間剪紙、泥塑、布貼、秦兵馬俑仿製品、銅車馬仿製品,瓷器、五毒馬甲背心、唐三彩、柳編和秦綉品等旅遊紀念品琳琅滿目,應有盡有,任憑遊人選購。

長安國際書法年會

中國長安國際書法年會,是由陝西省旅遊局主辦的一項大型的國際書法交流活動。漢字書法是中國特有的藝術,從周甲骨至秦篆,從漢隸到唐楷書,具有幾千年的歷史。長安(今西安)既是歷代書法名家輩出的地方,又是保存歷代書法名作(碑石)最多的地方,被譽為「書法之鄉」。1986年,試辦第一屆年會時,曾吸引了眾多的海內外書法名流前來參加獻藝,在國內外有著重要的影響。
長安國際書法年會為每年3月的最後一個星期舉辦。屆時,海內外的書法名家和書法愛好者將雲集古城,切磋技藝,交流經驗,結識朋友,並進行參觀游覽年會主要內容有:大型仿唐代雁塔題名儀式;歷代名人墨跡展覽;中外書法家筆會;優質文房四寶展銷;書法理論研討會,參觀碑林、石門十三品活動等。

西安兵馬俑石榴節

西安臨潼既是兵馬俑的故鄉,又是享譽全國的石榴產地。每到秋高氣爽之時,亦正值旅遊旺季,火紅的石榴在陽光下分外引人注目,更為驪山增輝添色,令海外遊客贊嘆不已,駐足不前。西安兵馬俑石榴節把這兩項內容巧妙地結合起來,可使旅遊客同時滿足精神和物質上的享受。在1991年舉辦的首屆兵馬俑石榴節中,身著石榴裙的16位石榴仙子給客人敬奉石榴的場面,曾傾倒萬人。
兵馬俑石榴節為每年9月中旬(一星期)在臨潼舉行。其主要活動為參觀兵馬俑、華清池貴妃浴旅遊、萬畝石榴園觀賞及品嘗、傳統石榴節慶、驪山古烽火台點火儀式等。

⑧ 山東有特色的節日(最好是萊蕪的)

七月十五放河燈據傳始於元代末期,經明清兩代漸成規模,其目的由最初的河神崇拜,祭奠河中冤魂,逐步演化為祈福求祥,慶祝豐收。人們更多的是通過放河燈祈求生活富足,游戲娛樂,聰明的商家還加入廣告宣傳的成分,賦予了這項古老儀式以濃厚的現代氣息。
河燈的製作材料、工藝沒有特別之處,關鍵一點是河燈必須適合在河水中流放,保證河燈在水流中平穩漂流且保持燈火不滅。一開始,人們用西瓜皮作底,棉花作芯,蘸上菜油,點亮後放入河中;精細一 點的則用輕質木料刻成船形,中間點上蠟燭放入水中漂浮而去。河燈工藝有高低之分,過去有店鋪大戶製作的比較精美的船形河燈上亭台樓閣俱全,其上寫有店鋪名號或喜慶詞語,如「風調雨順」、「年年豐收」、「五穀豐登」、「國泰民安」、「汶水流長」等以示吉祥。
隨著時代的發展,製作河燈多採用質地輕盈的泡沫塑料板,加上聲、光、電等手段,樣式古今貫通,上面賀詞也明確表明了製作者的行業、職業以及心願等等。
河燈做好後,人們便等待七月十五的到來。每年農歷七月十五這天的傍晚,放河燈的、看熱鬧的人便早早吃罷晚飯,一齊湧向汶河岸邊准備河燈竟放。
天漸漸暗下來,人們紛紛點亮河燈,選擇一處水流較平緩的岸邊,將河燈放到水面上,靜靜的佇立岸邊目送自己的河燈隨波逐流,漸漸遠去。一時間,大汶河中水映燈影,燈耀波光,忽明忽滅的燈火似點點繁星,似雙雙明眸在碧波上跳躍,漂移。河岸上,放燈的人們內心滿懷虔誠,默默祝福著河中屬於自己的那盞燈、那顆星、那雙眼睛,能繞過險灘、越過暗礁一直亮到嶄新的明天,達到理想的彼岸。放燈的人中有祈求子女在外平安的老人,有希望老人病體康復的孝子,有盼望丈夫遠行早歸的婦人,有祝福兒女金榜提名的父母,更有祝願早日獲得甜蜜愛情的少女、小伙。總之,一盞燈就是一顆心,就是一個希望。
當湯湯汶水載著盞盞河燈漂向遠方的時候,正是水與火的相親相擁。這種融合,將人們對親人、對未來的美好希望與祝福送往遙遠的天際,讓天地作證,實現了與日月星辰的永恆

熱點內容
仙人指頭盆景 發布:2025-09-11 07:20:24 瀏覽:773
耐陰大型綠植 發布:2025-09-11 07:18:00 瀏覽:525
萬花卉綠植 發布:2025-09-11 07:09:26 瀏覽:344
用黃泥養荷花 發布:2025-09-11 07:07:19 瀏覽:677
一朵朵詞語有哪些 發布:2025-09-11 07:06:43 瀏覽:252
櫻花淚模仿 發布:2025-09-11 06:58:47 瀏覽:88
四朵茶花 發布:2025-09-11 06:58:13 瀏覽:180
百合香之吻 發布:2025-09-11 06:34:49 瀏覽:108
盆栽紅楊 發布:2025-09-11 06:26:35 瀏覽:477
百合湯消化 發布:2025-09-11 06:25:48 瀏覽: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