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蘭花十八羅漢

蘭花十八羅漢

發布時間: 2022-07-01 17:12:07

1. 金庸小說門派大全(不說武功只要門派)

1.少林寺(倚天、天龍)2. 武當山(同一)3.丐幫(同一)4. 逍遙 (天龍)5.星宿 (同4)6.全真教(神鵰三部)7.古墓派(同6)8.桃花島(同六)9.白駝山莊 10.峨眉(同一)11.昆侖 12.金烏派 13.血刀門
14.明教(同一) 15.—最後(忘了)日月神教 華山 嵩山 衡山 恆山 泰山 鐵劍門 俠客島 鐵掌幫 連城 摩天崖 西藏密宗 天山 姑蘇慕容氏 青城山 蓬萊
嘉興 三才門 八卦門 崆峒山 五虎門 五台山 天龍門 遼東胡家 寧古苗家 福州林家 金蛇門 混元門 神龍島 伏牛山 玄冥門 鷹爪雁行門 鴛鴦門 萬里田家 揚州長樂幫 黃河門 長白山 山西武勝門 沐王府 鄂北鍾家 天地會 衢州石樑門 滄州門 鴨形門 五毒教 呼延門 六合丁家 嘉興陸家 冷月水家 天竺釋家

2. 蘭花中的十八羅漢和大紅袍是屬於什麼品種

蘭花向來代表著淡泊高雅,蘭花是中國四大名花之一,實際上蘭花不止在中國名貴,然而在國際上有很多蘭花的品種也是價值連城的,那麼今天就跟大家講講蘭花有哪幾種名貴的品種。
春蘭----是中國花卉栽培史上可以說是最歷史悠久的一種蘭花了,植株小花型簡潔素雅,同時春蘭也被賦予了中國良好的傳統精神文化,代表著高雅、清雅的品行,是許多美好事物的象徵。

建蘭----它具有極高的園藝建築價值和葯用價值,建蘭具有止痛止咳活血潤肺的效果,而且在園林建設方面,建蘭因有健康的植株與根莖來適應於家庭園藝的設計,在盛夏花開時,香氣清幽,令人盛情氣爽。

貴蘭----貴蘭在國際蘭花愛好者眼裡基本上是屬於最貴的一種蘭花了,花型奇特花色有點發白,其名字的由來是因為在風中搖晃的姿勢加上其發白的顏色特別像幽靈鬼一樣而得名,貴蘭花期甚少,很難遇到,所以很名貴。
翡翠蘭----翡翠蘭葉片顏色特別翠綠花紅如火,花葉特別協調,看起來就像意見完美的翡翠物件,泫然奪目,讓人心生嚮往,所以說翡翠蘭具有很好的觀賞價值。
蕙蘭----蕙蘭是蘭花的名品,許多人比較喜歡它的花型,蕙蘭最大的特點是它的葉片脈絡透明清晰,因此可以對較強的光照進行反射,還具有吸收短時間強光的照射。

墨蘭----墨蘭擁有比較艷麗的外表,婀娜多姿的身形,經常被推薦為養蘭人的首選。
素冠荷鼎----素冠荷鼎是一種翡翠名貴的蘭花,隨著知名度的提升,它曾拍出過千萬的價格,其花的品種,質量都是上好的成品,在市面上極為少見。
石斛蘭----石斛蘭原本是一味中草葯,在許多地方被大量的種植用以葯用,同時它也是一種極具觀賞植物,它的葯用價值主要是散熱益精。

蝴蝶蘭-----蝴蝶蘭就是因為像極了展翅飛舞的蝴蝶而得名,因它的外形美麗而深受人們的喜歡,它還有一個比較洋氣的名字----洋蘭王後。
蓮瓣蘭----蓮瓣蘭是一種非常貴的蘭花,它開的蘭花花容千姿百態,五彩繽紛,噴施翠姆葉面肥,在視覺方便深的花友們的喜愛,花中有蝶蝶戀花就是對蝴蝶蘭最好的稱贊。

3. 高手們給推薦個旅行社我想去有佛教氛圍的地方~

五台山,中國佛教第一聖地。 山西省五台縣境內,方圓五百餘里,海拔三千米,由五座山峰環抱而成,五峰高聳,峰頂平坦寬闊,如壘土之台,故稱五台。 五台山
漢唐以來,五台山一直是中國的佛教中心,此後歷朝不衰,屢經修建,鼎盛時期寺院達300餘座,規模之大可見一斑。目前,大部分寺院都已無存,僅剩下台內寺廟39座,台外寺廟8座。現在五台山是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旅遊區之一。寺院經過不斷修整,更加富麗堂皇,雄偉庄嚴,文化遺產極為豐富,舉世稱絕,其中最著名的五大禪寺有顯通寺、塔院寺、文殊寺、殊像寺、羅睺寺。
五台山四峰
五台分別為東台望海峰,西台掛月峰,南台錦綉峰,北台葉斗峰,中台翠岩峰。五台之中北台葉斗峰最高,海拔3058米,素稱「華北屋脊」。《清涼山志》中記:「左鄰恆岳,秀出千峰;右瞰滹沱,長流一帶;北凌紫塞,遏萬里之煙塵;南護中原,為大國之屏蔽。山之形勢,難以盡言。五峰中立,千嶂環開。曲盡窈窕,鎖千道之長溪。疊翠回嵐,幕百重之峻嶺。巋巍敦厚,他山莫比。」又因山中盛夏氣候涼爽宜人,故別名「清涼山」。
文殊菩薩的應化道場
五台山被國內外佛教公認為文殊菩薩的應化道場,成為舉世矚目的佛教聖地是從唐代開始的。唐太宗曾言「五台山者,文殊閟室,萬聖幽棲,境系太原,實我祖宗植德之所,切宜祗畏。」(山西通志卷)從此五台山便被公認為文殊聖域。長安2年(公元742年)登上皇位的武則天自稱她「神遊五頂」。因此,敕命重建五台山清涼寺,竣工後,命名僧感法師為主持。這是五台山佛教在全國佛教界取得舉足輕重地位的發端,隨著唐王朝的國威遠揚和唐朝文化的傳播,五台山的聲望也隨之顯赫於世。
顯通寺
顯通寺建在台懷鎮的靈鷲峰下,它是五台山歷史最悠久的佛寺,始建於東漢永平年間,初名大孚靈鷲寺,北魏孝文帝時擴建,因寺側有一座花園,賜名花園寺。唐武則天時改稱華嚴寺,明太祖時重修,賜額大顯通寺。清代又重修,形成今天的規模。寺宇面積8萬平方米,各種建築400餘間。中軸線上,有文殊殿、大雄殿、無量殿等7座大殿。中軸線後部高坎上有一銅殿,面闊三間,高不足五米,小巧精緻,鑄於明萬曆年間,殿內有銅鑄小佛像萬尊,中間台上有大銅佛。門前鍾樓上有一口重達萬斤的銅鍾,敲擊時聲音傳遍全山。
塔院寺
塔院寺原是顯通寺的塔院,明代重修舍利塔時獨立為寺,寺內以舍利塔為主,舍利塔是一座藏式白塔,故又名大白塔。我國共有珍藏釋迦舍利子的鐵塔19座,五台山的一座慈壽塔就藏在大白塔內。此塔居於台懷諸寺之前,高大醒目,一向被看作是五台山的標志。
菩薩頂
菩薩頂在顯通寺北側的靈鷲峰上,傳說文殊就住在菩薩頂,所以也叫真容院,又稱大文殊寺,它創建於北魏,歷代重修。明永樂時,喇嘛教黃教創始人宗喀巴的大弟子蔣全曲而計到五台山傳揚黃教,這是黃教傳入五台山的開始。永樂以後,蒙藏教徒進駐五台山,大喇嘛住在菩薩頂,這里就成為黃廟之首。
殊像寺
殊像寺是供奉文殊菩薩的寺廟,始建於唐,元重建,毀於火,明成化年間再建,其中佛龕的背麵塑三世像,即葯師、釋迦、彌陀三佛。三佛居於文殊背面的倒座上,不合一般寺院慣例,頗為特殊 導游地圖
,兩側有五百羅漢。
羅睺寺
羅睺寺在顯通寺東,是一座喇嘛廟,唐時初創。明弘治年重修。羅睺寺還有一種奇觀,後殿中心有一座活動蓮台,是一木製圓形佛壇,壇上周圍雕有波濤和十八羅漢渡江,當中荷蒂上有木製大型花瓣,內雕方形佛龕,四方佛分坐在佛龕中,蓮台設有中軸和輪盤,操縱機關時蓮台旋轉,蓮花一開一和,四方佛時隱時現,這叫做「花開見佛」。
碧山寺
五台山除五大禪處外,名寺還有金閣寺和碧山寺等。碧山寺是五台山最大的十方禪寺,佛經稱東、西、南、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下為十方。十方禪寺是可以使各方名僧來作主持的禪院,又叫十方剎。
重要地位
五台山在隋唐時已經名聲遠播,宋以後,日本、印尼、尼泊爾等國的僧侶與五台山都有往來。從五台山源遠流長的興始發展中,我們不難看出它在四大佛山所佔據的特殊地位。它不僅生動翔實的記錄了中國佛教起落興衰的過程,同時還展現了佛教文化的燦爛和進步。作為我國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的五台山,千百年來吸引了無數的遊人.但是交通不便,每年遊客人數不足。
編輯本段普陀山
簡介
普陀山是我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位於浙江舟山群島,觀音菩薩道場, 首屆世界佛教論壇在普陀山舉行
同時也是著名的海島風景旅遊勝地。如此美麗,又有如此眾多文物古跡的小島,在我國可以說是絕無僅有。普陀山位於杭州灣以東約100海里,是舟山群島中的一個小島,全島面積約12.5平方公里。
名稱
普陀山的名稱,出自佛教《華嚴經》等六十八卷,全稱為:「補坦洛迦」、「普陀洛迦」,是梵語的譯音,意為「美麗的小白花」,由於中國歷代帝王多建都在北方,所以自元朝以來,慣稱此山為「南海普陀」。普陀山又有「五朝恩賜無雙地,四海尊崇第一山」的美譽。
海天景色
普陀山的海天景色,不論在哪一個景區、景點,都使人感到海闊天空。雖有海風怒號,濁浪排空,卻並不使人有驚濤駭浪之感,只覺得這些異景奇觀使人振奮。普陀山作為佛教勝地,最盛時有82座寺庵,128處茅篷,僧尼達4000餘人。來此旅遊的人,在島上的小徑間漫步,經常可以遇到身穿 導游地圖
袈裟的僧人。美麗的自然風景和濃郁的佛教氣氛,使它蒙上一層神秘的色彩,而這種色彩,也正是它對遊人有較強吸引力的所在。 普陀山既以海天壯闊取勝,又以山深邃見長。登山攬勝,眺望碧海,一座座海島浮在海面上,點點白帆行駛其間,景色極為動人。前人對普陀山作了這樣高的評價:「以山而兼湖之勝,則推西湖;以山而兼海之勝,當推普陀。」把普陀與人間天堂西湖相比,應該說,這個評語是客觀的。
風景名勝
普陀山的風景名勝、游覽點很多,主要有:普濟法雨、慧濟三大寺,這是現今保存的二十多所寺庵中最大的。普濟禪寺始建於宋,為山中供奉觀音的主剎,建築總面積約11000多平方米。法雨禪寺始建於明,依山憑險,層層疊建,周圍古木參天,極為幽靜。慧濟禪寺建於佛頂山上,又名佛頂山寺。奇岩怪石。著名的有盤陀石、二龜聽法石、海天佛國石等二十餘處。在山海相接之處有許多石洞勝景,最著名的是潮音洞和梵音洞。 沙灘。島的四周有許多沙灘,但主要的是百步沙和千步沙。千步沙是一個弧形沙灘,長約3里,沙細坡緩,沙面寬坦柔軟,是一個優良的海水浴場。夏天去游覽,可帶上游泳衣在這里暢游。 樹木。島上樹木蔥郁,林幽壑美,有樟樹、羅漢松、銀杏、合歡等樹,大樟樹尚有1000餘株。其中有一千年古樟,樹圍達6米,蔭覆數畝。還有一株「普陀鵝耳櫪」,為中國特有珍稀植物,現僅存一株母本,是國家一級保護瀕危物種。普陀山留傳著許多有關佛教的民間故事。
編輯本段峨眉山
簡介
峨眉山位於中國四川省峨眉山市境內,景區面積154平方公里,最高峰萬佛頂海拔3099 十方普賢菩薩
米,是著名的旅遊勝地和佛教名山;是一個集自然風光與佛教文化為一體的中國國家級山嶽型風景名勝。1996年12月6日列入《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名錄》。 峨眉山平疇突起,巍峨、秀麗、古老、神奇。它以優美的自然風光、悠久的佛教文化、豐富的動植物資源、獨特的地質地貌而著稱於世。被人們稱之為「仙山佛國」、「植物王國」、「動物樂園」、「地質博物館」等,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美譽。唐代詩人李白詩曰:「蜀國多仙山,峨眉邈難匹」;明代詩人周洪謨贊道:「三峨之秀甲天下,何須涉海尋蓬萊」;當代文豪郭沫若題書峨眉山為「天下名山」。古往今來,峨眉山就是人們禮佛朝拜、游覽觀光、科學考察和休閑療養的勝地。峨眉山千百年來香火旺盛、遊人不絕,永葆魅力。峨眉山千百年來香火旺盛、遊人不絕,永葆魅力。其主要特色為:
絢麗的自然風光
峨嵋山高出五嶽、秀甲天下,山勢雄偉,景色秀麗,氣象萬千。素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妙喻。清代詩人譚鍾岳將峨嵋山佳景概為十景:「金頂祥光」、「象池月夜」、「九老仙府」、「洪椿曉雨」、「白水秋風」、「雙橋清音」、「大坪霽雪」、「靈岩疊翠」、「羅峰晴雲」、「聖積晚種」。現在人們又不斷發現和創造了許多新景觀,如紅珠擁翠、虎溪聽泉、龍江棧道、龍門飛瀑、雷洞煙雲、接引飛虹、卧雲浮舟、冷杉幽林等,無不引人入勝。進入山中,重巒疊嶂,古木參天。峰迴路轉,雲斷橋連。澗深谷幽,天光一線。萬壑飛流,水聲潺潺。仙雀鳴唱,彩蝶翩翩;靈猴嬉戲,琴蛙奏彈,奇花鋪徑,別有洞天。春季萬物萌動,鬱郁蔥蔥;夏季百花爭艷,奼紫嫣紅;秋季紅葉滿山,五彩繽紛;冬季銀裝素裹,白雪皚皚。登臨金頂極目遠望,視野寬闊無比,景色十分壯麗。觀日出、雲海、佛光、晚霞,令你心曠神怡;西眺皚皚雪峰、貢嘎山、瓦屋山,山連天際;南望萬佛頂,雲濤滾滾,氣勢恢弘;北瞰百里平川,如鋪錦綉,大渡河、青衣江盡收眼底。置身峨嵋之巔,真有「一覽眾山小」之感慨。
悠久的佛教文化
峨嵋山為普賢菩薩道場,是我國四大佛教聖地之一。 相傳佛教於公元1世紀即傳入峨嵋山。近2000年的佛教發展歷程,給峨嵋山留下了豐富的佛教文化遺產,造就了許多高僧大德,使峨嵋山逐步成為中國乃至世界影響甚深的佛教聖地。目前,全山共有僧尼約300人,寺廟近30座,其中著名的有報國寺、伏虎寺、清音閣、洪椿坪、仙峰寺、洗象池、金頂華藏寺、萬年寺……等。
寺廟中的佛教造像
有泥塑、木雕、玉刻、銅鐵鑄、瓷製、脫紗等,造型生動,工藝精湛。如萬年寺的銅鑄「普賢騎象」,堪稱山中一絕,為國家一級保護文物,阿彌陀佛銅像,三身佛銅像,報國寺內的脫紗七佛等,均為珍貴的佛教造像。還有貝葉經、華嚴銅塔、聖積晚鍾、金頂銅碑、普賢金印,均為珍貴的佛教文物。峨嵋山佛教音樂豐富多彩,獨樹一幟。峨嵋山武術作為中國武術三大流派之一享譽海內外。這些豐富的佛教文化遺產是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的瑰寶。
豐富的動植物資源
甲天下的峨嵋山,終年常綠,素有「古老的植物王國」之美稱。由於特 導游地圖
殊的地形,充沛的雨量,多樣的氣候和復雜的土壤結構,為各類生物物種的生長繁衍創造了絕好的生態環境,因此在方圓154平方公里的范圍內生長著高等植物3200多種,有人說峨嵋山植物種類的數量相當於整個歐洲植物種類的總和。在峨嵋山生長的植物中,有被稱之為植物活化石的珙桐、桫欏,有著名的峨嵋冷杉、楨楠、洪椿;有品種繁多的蘭花、杜鵑花等,還有許多名貴的葯用植物和成片的竹林。這些植物為峨嵋山披上秀色,還給各類動物創造了一個天然的樂園。峨嵋山有2300多種野生動物,其中有珍稀的大熊貓、黑鸛、小熊貓、短尾猴、白鷳雞、枯葉蝶、彈琴蛙、環毛大蚯蚓等。特別是見人不驚,與人同樂的峨嵋山猴群,已成為峨嵋山中獨具一格的「活景觀」而聞名中外。
神奇的地質博物館
中國地質史上中生代末期的燕山運動奠定了峨嵋山地質構造的輪廓,新構造期的喜馬拉雅運動,及其伴隨的青藏高原的強烈抬升,造就了雄秀壯麗的峨嵋山。峨嵋山的地層從前寒武紀以來,除缺失中、晚奧陶世、志留紀、泥盆紀、石炭紀沉積外,其餘各時代地層均有沉積。其中保留了典型的沉積相標志的大量的生物化石,為研究沉積相、復原古環境、進行全球生物地層學及生物地理學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地史資料,麥地坪剖面對前寒武系--寒武系界線的研究,碳酸鹽台地沉積相的研究,中、下三疊統龍門洞剖面對潮坪沉積相的研究,晚二疊世基性岩漿噴溢的峨嵋山玄武岩對大陸裂谷作用,上地幔深部過程,岩石圈演化等方面的研究都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已成為中外學者進行地學科研的基礎。峨嵋山獨特的地質特性,為多種生物的滋生繁衍和雄、秀的地貌自然景觀的形成創造了先決條件。
編輯本段九華山
簡介
九華山位於安徽省池州市,距池州市青陽縣20公里、距長江南岸貴池區約60公里。方圓
120平方公里,主峰十王峰1342米,為黃山支脈,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朝拜聖地
九華山相傳為地藏王菩薩道場。 九華山共有99座山峰,以天台、十王、蓮華、天柱等9峰最雄偉,群山眾壑、溪流飛瀑、怪石古洞、蒼松翠竹、奇麗清幽,相映成趣。名勝古跡,錯落其間。 九華山古剎林立,香煙繚繞,是善男信女朝拜的聖地;九華山風光旖旎,氣候宜人,是旅遊避暑的勝境。九華山現有寺廟80餘座,僧尼300餘人,已逐漸成為具有佛教特色的風景旅遊區。在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中,九華山獨領風騷,以「香火甲天下」、「東南第一山」的雙重桂冠而聞名於海內外。 唐代大詩人李白三次游歷九華山。見此山秀異、九峰如蓮花,寫下了「昔在九江上,遙望九華峰,天江掛綠水,秀出九芙蓉」的美妙詩句,後人便削其舊號,易九子山為九華山。 「楚越千萬山,雄奇此山兼」(王安石《答平甫舟中望九華》)。九華山不僅以佛教人文景觀著稱,而且山水雄奇、靈秀,勝跡眾多。在全山120平方公里范圍內,奇峰疊起,怪石嶙峋,湧泉飛瀑,溪水潺潺。鳥語伴鍾鼓,雲霧現奇松。自然風光十分迷人。 朝鮮半島新羅國高僧金喬覺,渡海來九華修行,傳說他是地藏菩薩的化身,普度眾生,功德無量,「遠近焚香者,日以千計」。
壯美水景
九華山溪水清澈,泉、池、潭、瀑眾多。有龍溪、縹溪、舒溪、曹溪、濂溪、瀾溪、九子溪等,源於九華山各峰之間,逶迤秀麗,閃現於綠樹叢中。龍溪上有五龍瀑,飛瀉龍池,噴雪跳玉,極為壯觀。又自弄珠潭,激流直下,浪花似珠
玉四處亂彈。舒溪三瀑相連,注入上、中、下雪潭,斷崖飛簾,如卷雪浪。
山峰山洞
九華山最高峰十王峰,海拔1342米,其次為七賢峰(1337米)、天台峰(1306米〕。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峰有三十餘座,雲海翻騰,各展雄姿,氣象萬干。險峰多峭壁怪石,天台峰西「大鵬聽經石」,傳說有大鵬聽地藏菩薩誦經而感化成石。 險峰多峭壁怪石,天台峰西「大鵬聽經石」,傳說有大鵬聽地藏菩薩誦經而感化成石。觀音峰上觀音石,酷似觀音菩薩凌風欲行。十王峰西有「木魚石」,缽盂峰有「石佛」,中蓮花峰有「羅漢曬肛皮」,南蠟燭峰有「猴子拜觀音」等等,惟妙惟肖,越看越奇,耐人尋味。 又有幽深岩洞,堆雲洞、地藏洞相傳金地藏最初來九華時曾禪居洞內。還有老虎洞、獅子洞、華嚴洞、長生洞、飛龍洞、道僧洞等,均為古代僧人居室,清靜雅緻,極利禪修。
九華十景
九華山山水風景最著者,舊志載有九華十景:天台曉日、化城晚鍾、東崖晏坐、天柱仙蹤、桃岩瀑布、蓮峰雲海、平崗積雪、舒潭印月、九子泉聲、五溪山色。此外,還有龍池飛瀑、閔園竹海、甘露靈秀、摩空梵宮、花台錦簇、獅子峰林、青溝探幽、魚龍洞府、鳳凰古松等名勝。

4. 廣州番禺區有哪些免費景點

星海公園、北城公園、大崗的十八羅漢森林公園。南沙的天後宮及附近的蒲洲花園、海濱公園。

5. 情深深雨蒙蒙,所有歌曲

主題曲:情深深雨蒙蒙
片尾曲:好想好想
插曲:煙雨蒙蒙
插曲:離別的車站
插曲:不由自主
插曲:自從離別後
插曲:小冤家
插曲:雨中的故事
插曲:新蘭花草
插曲:滿場飛圓舞曲
插曲:船
插曲:偶然
插曲:往事難忘

6. 在廣州有哪些風景名勝,或好玩的地方

線路一:廣州歷史文化游越秀公園(鎮海樓、五羊石雕)—蘭圃(嶺南園林、喝蘭花茶<憑門票就可以喝一杯茶>)—西漢南越王博物館(絲縷玉衣)
蘭圃是最好有半天的時間,才會覺得舒服,在同馨亭喝茶是偶的最愛。
地鐵二號線,到越秀公園站下車,就可以游覽這三個地方了。
線路二:西關文化游
陳家祠(嶺南祠堂,嶺南木雕)—上下九步行街、西關小吃准備一下午的時間在西關吃,最好有三四個人一起,否則太多東西,不夠肚皮來裝啊,每樣吃一點就好了。偶最愛順記冰室的香芒雪糕,這款雪糕比哈根達斯味道正點。
地鐵一號線,到陳家祠站下車,再坐地鐵一號線,到長壽路下車 。
線路三:瘋狂購物游
流行前線—中華廣場—北京路步行街—天河城廣場(可以加逛天河南一路,不過前提是你口袋裡的錢多,那裡東西貴)—摩登百貨購物的超級線路啊,如果你要買小玩意就去狀元坊(價格低得你買不下手);如果要買便宜衣服,去廣州車站附近白馬什麼的地方;如果要買高檔貨,如LV、香奈兒、范思哲等,就到環市東路花園酒店對面的麗柏。
地鐵一號線:烈士陵園站—公園前站—體育中心站
線路四:宗教文化游
石室(國內最大的歌特式教堂)—光孝寺(先有光孝後有羊城)—六榕寺(花塔)—懷聖寺(清真寺)—華林寺(十八羅漢堂)
線路五:小資風情游
二沙島(音樂廳、美術館、橋房酒吧)、沙面(鵝塘月色)
簡單高性價比住宿介紹:更多的可以參考一下經濟型酒店網亞運住宿專版(4008860808)
經濟型酒店: 如家快捷酒店廣州白雲路店、錦江之星廣州荔灣彩虹橋店,商務型酒店:廣州軍山酒店、 廣州君皇商務酒店,高星級酒店:廣州白雲賓館

7. 廣州番禺有什麼免費的旅遊景點嗎

1、十八羅漢山

十八羅漢山,位於大崗鎮東南邊,是南沙區少有的一片森林丘地,主軸長3.1 公里,寬約2公里,總面積5048畝,海拔最高點127.3米,古稱獅子山,是典型的丹霞地貌。

2、滴水岩森林公園

滴水岩森林公園1997年2月經市政府同意建立滴水岩鳥類自然保護區,2000年12月經廣州市林業局同意建立滴水岩森林公園。

3、沙灣古鎮

沙灣古鎮始建於南宋,在800多年的發展歷史中,沙灣古鎮形成並保留了以傳統歷史文化和民間文化為主體的嶺南文化,是以珠江三角洲為核心的廣府文化的傑出代表。

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豐富,大量祠堂、廟宇等古建築和商業遺址、民居遺址保存完好,廣東音樂、飄色、龍獅、蘭花、飲食等民間藝術和民俗文化長盛不衰。

4、大夫山森林公園

大夫山森林公園位於廣州市番禺區市橋以西三公里處,1996—2000年,番禺區政府投資1億多元興建大夫山森林公園,首期工程湖光花木觀賞區建設基本完成,並於1999年8月免費開放至今,平均每天遊客有2000多人,節假日近萬人。

5、番禺兒童公園

番禺兒童公園是廣州市最大的區級公益性兒童公園,地塊處於番禺中心城區北側。兒童公園規劃設計理念為以現代手法及番禺水鄉特色元素表現嶺南園林的傳統精髓,打造具有新人文景觀、符合地區特色的城市兒童公園。

8. 霍山的南嶽山導游詞300字

素有「皖西名山」之稱的南嶽山位於霍山縣城以南2.5公里處,海拔405米。岳頂面積約1815平方米。山體南北長約2000米,東西長約3000米,南坡陡峭,北坡平緩,山巔東西兩側均向南延伸。南嶽山原名天柱山,亦名霍山,又名衡山,近代又稱之為小南嶽。
南嶽山的動植物及花卉葯材資源極為豐富。動物有穿山甲、麝獐、黃羊、小靈貓、獾、野兔、松鼠、青蛇、白鷺、野雞、畫眉、山雀等數十種;植物共有68科600餘種,有國家一級保護樹種水杉,國家二級保護樹種連香樹、銀鵲樹、香果樹、鵝掌楸、銀杏、小勾兒茶等,國家三級保護樹種香榧、厚朴、都枝杜鵑、醉翁榆等,「珍、稀、危」樹種的天女花、紫楠、青栲、紅茴香等也有少量分布,其他較為普遍的是青檀、黃檀、松樹、竹子、栗樹、榆樹、四季青、油茶等數十種,森林覆蓋率達95%;果樹有櫻桃、山桃、野葡萄、核桃、獼猴桃、山楂、栗子、杏子、梅子等十幾種;花卉有蘭花、杜鵑、紫薇、紫荊、梅花、桂花等數十種;葯材有斷血流、石蠶、夏枯草、蛇床子、金銀花、鐵觀音、海金沙、石韋、天南星、柴胡、丹參、黃精、玉竹、細辛等百餘種。南嶽山的水資源也較為豐富,它雖無明顯的河流,但卻有富有神話色彩的久旱不涸的天池和龍井,其優質礦泉水完全可以滿足人們的需求。
1984年文物普查部門在霍山縣境內發掘了商周時代的古村落遺址,這說明在距今三千多年前,已有人類在霍山縣這塊土地上棲息活動。因此,南嶽山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以前。南嶽山也因其歷史悠久而蘊藏著許許多多美麗而動人的傳說。諸如漢武帝的傳說、呂洞賓南嶽情結、和合二仙游南嶽、十八羅漢拜南嶽及八仙檀、九椏古楓、斷血流、南嶽鳥語、申茶、南嶽秀姑、狀元紅等神話故事,都給南嶽山增添了不少神秘的色彩。

9. 鹽城的特產

楊五香腸
東台市傳統名食。有100多年的歷史。相傳為一姓楊排行老五的巧廚在東台城專售熏燒肉製品,尤以香腸為著名,人們稱為「楊五香腸」。近年東台肉製品廠保持「楊五香腸」的傳統製作方法,以精、肥肉8:2配料,加入多種佐料,經腌、灌、烘、涼而成。其特點是色澤鮮艷,美味可口。此品列入《中國名食指南》。

東台魚湯面
東台傳統小吃,已有200多年的歷史。這白湯面製作,手藝不凡,馳名遠近。原來這位廚師是選用鮮活鯽魚、鱔骨為主要原料,輔以熟豬油、姜蔥、蝦子等佐料,精心製作成於湯。用這種湯做的白湯面,湯稠如乳,點滴成珠,面白細勻,鮮而不膩。來到東台者不吃餐魚湯面,則是一件遺憾的事。1924年東台魚湯面獲巴拿馬國際博覽會獎章。列名《中國小吃譜》。

奇園蟹黃包
鹽城市區的傳統名點。選用鹽城西鄉湖中的母蟹,其蟹個大、膘肥、黃多。和以豬肉、精面等原料製成,其味鮮美。

建湖藕粉圓子
建湖縣傳統名小吃。相傳已有200多年歷史。此咱藕粉圓圓滑透明,富有彈性,柔軟細嫩,呈咖啡色。餡心用藕粉和含甘果肉五仁(桃、杏、棗、瓜子等)為原料,清甜爽口,沁人肺腑。細嚼魚香不絕,避肥膩之諱。營養豐富,有健骨益血之功能。經濟學家費孝通品嘗後,在報刊上撰文評價,稱之為「珍品」。

伍佑醉螺
伍佑鎮特產。選用海灘中的泥螺腌制而成。明代民間早已有製作。每年夏季,選取產自灘塗上的個大、肉厚、不淀沙的鮮泥螺,經清水浸泡後,加入曲酒、赤砂糖等拌和,每天攪動,持續七天方可食用。其特點殼軟透明,酒香濃郁,咸甜適度,細嫩鮮美,為佐酒佳餚。裝壇密封後不變味、不變質,一年後啟封壇口,仍是香氣撲鼻。1982年被國家旅遊局列為土特產之一。行銷上海、四川、武漢等地。

大縱湖醉蟹
用大縱湖的蟹,配以優質曲酒、米酒、淮鹽、花椒、大料浸泡醉制,外觀似活蟹,肉質細嫩,風味獨特。醉味濃郁,香氣沁人,為佐酒佳品。1910年,在國際南洋勸業會上被評為一等獎,並獲獎章一枚。有詩句稱頌:|菊黃桂飄香早,淮揚競誇湖蟹好|。今鹽城市食品廠大縱湖分廠製作的壇裝|大縱湖醉蟹|,已成為佳品,作為宴請和饋贈之物,暢銷海內外。

野鴨灌湯包
鹽城市東部沿海灘塗、窪、洋、河、盪地區的特產野鴨,數量極多。當地鄉民利用為製成一種冬季時令佳品「野鴨灌湯包」。用鴨肉切肉丁,輔以雞湯,伴瘦豬肉丁、蝦籽、濕澱粉為餡心,製成湯包,熱蒸而成。

拆燴推浪魚
鹽城海濱鹹淡水交叉的河港有一種特產紅鮊魚,喜逆水前進,故又名推浪魚。民國初年,鹽城河渠菜館製作此菜,頗有名氣。製法為剔除魚的刺卡,配以火腿、醬瓜、豬油等,用魚湯燴制而成。外形完整,嫩而不碎,湯稠味濃,尤以秋末冬初食用最佳。

燴素魚皮
相傳為清初鹽城兜率寺廚師首創。製法為將山芋粉放入沸水鍋中凝成粉皮,切成長方塊,成魚皮狀,輔以雞湯、火腿、雞脯肉等下鍋燒沸,味道鮮美,清爽可口。

香酥蘆花雀
鹽城市著名野味名菜。相傳已有100多年歷史。鹽城近海多蘆葦,適宜蘆花雀(鶯啼鳥)棲息,在冬季蘆花放雀正肥時,雀聲清脆悅耳,為捕雀高產期,故該鳥又名蘆花囀。把雀取臟洗凈,每5頭雀,用花椒鹽75克,在雀身內外擦至鹽溶化為止。清漬10分鍾左右,雀腹部朝上,放瓷缽內,加黃酒25克,蔥段50克,炸至黃色時取出。裝盤入席,隨帶花椒鹽或番茄沙司佐料蘸食。

生熗條蝦
城沿海地區的名菜。因蝦呈長條形,取名條蝦。又因蝦外殼白里透清,故又名白條蝦。秋冬季南遊產仔,幼蝦於清明前後向北回遊,此時蝦殼柔軟,肉質鮮嫩,又得名「迎春蝦」。用此蝦製成的生熗條蝦名菜,為鹽城歷史上的節令佳品。明代即流傳」生吃螃蟹活吃蝦」,即指醉蟹熗蝦。清代鹽城市區魚市口,就有鮮條蝦市場。民國年間,鹽城街市上以「松濤菜館」、「奇茗菜館」的生熗條蝦最為著名。製法為選用清明前回遊的幼蝦,清明後外殼變硬發紅,肉質轉老,只能熟吃。先剪去蝦爪、須,用冷開水洗凈瀝干,放入盆內,每500克蝦用15克曲酒、0.5克精鹽拌和5分鍾,以殺菌去腥。再放入盤內,調以50克白醬油,30克白糖,15克香醋和適宜的紅腐乳汁、白鬍椒粉、蒜末、薑末等調勻,淋上芝麻油就可品嘗。為酒宴佳餚。

白燉鯔魚
鹽城有海產鯔魚。在沿海港口、河口、港灣內的鹹淡水中,明代已盛產。古人作詩有「鯔魚味美勝鱸魚」之句,人們多取其鮮者清蒸,別有海鮮風味,製作時又保留鮮魚原形,故色味俱佳,肉嫩可口。今沿海仍產鯔魚。黃海飯店廚師張維東精心配料製作的魚更為出名。製作過程為取鯔魚一條重約750克,配以豬板油丁20克,熟火腿10克,水發香菇片10克,筍片10克,醬瓜末5克。先將魚洗凈,在沸水中燙,再沖洗後,擺在長盤內,用上述配料在魚上擺成花卉圖案,加適量的黃酒、精鹽、白糖、蔥段、薑片等,上籠以旺火蒸15分鍾,至魚成白蒜瓣狀。上席時去蔥段、薑片,淋上麻油。其時色味美觀,清香四溢,確有獨特之處,故名白燉鯔魚。

鯮魚餅
鯮魚為鹽城沿海地區季節性魚類。體長,側扁,腹圓,頭部細長呈管狀,鱗細鰾大,鰾可制工業用膠,如干制|魚肚|亦為名貴食品。清初鹽城廚師創制的鯮魚餅,主要製法為去頭、洗凈,在剖開的魚肚中,放入豬肉剁成的茸,醬瓜、醬生薑、香蔥切成細末,加以適量的精鹽、綿白糖、白鬍椒粉、黃酒等拌勻成餡心,放入魚肚內,兩面合起來,製成橢圓形的鯮魚餅,再加麵粉和水、雞蛋清拌成稀糊狀。將平底鍋放在火上,把鍋面上的豬油涮勻,再把魚餅逐個裹上麵粉湖入鍋煎至餅呈兩面乳白色的取出,把餅邊修齊,再加豬油,用火煎成兩面呈金黃色。起鍋淋上麻油、香醋,食時外脆里嫩,味鮮可口。列名入《中國小吃》。

叉烤野雞片
鹽城傳統名菜。鹽城東臨黃海,西襟湖盪,盛產野雞。入冬時雄雉肉多味美,素為時令名菜。尤以叉烤野雞片,外脆里嫩,油潤爽口,更增添野生禽的特有風味。製法為選取野雄雞一隻(重約1000克),將雞肉切成薄片,加黃酒5克、白醬油25克、白糖5克浸漬,再放入斷茸的蝦仁、豬肥肉和適量蔥、薑末、精鹽、白鬍椒粉、濕澱粉,拌成糊狀。再把豬網油洗凈攤開,抹上雞蛋清和蔥、椒末,將烤雞片糊料均勻地鋪在上面,用手疊成長約25厘米、寬約20厘米的長方塊,用絲網夾緊烤熟。抹以芝麻油,改切菱形裝盤,隨帶甜面醬、鹽、青蒜花等佐料即成。

四鰓鱸魚
響水縣特產,產於灌河中下游。魚身呈青灰色,兩側和背鰭上有黑色斑點,因鰓蓋上有一條較深的折皺,外觀好象是四個鰓,得名「四鰓鱸」。常見每條3-5斤左右,大者可達數十斤。每年「芒種」前後,為鱸魚最肥美季節。百里灌河,漁船競發,張網捕撈。此時,響水、雙港、陳港等地市面上隨時可見。四鰓鱸魚肉質潔白肥嫩,烹調後肉似蒜瓣,湯汁呈乳白色,濃稠粘唇,清香似桂花散氣。色、香、味均佳,可與「松江鱸魚」媲美。

青蒲籪蟹
東台市溱東鎮的青蒲一帶,那裡河大水深,港叉密布,盛產螃蟹,個個體壯黃多,殼呈青色,綠眼睛,白腿毛,臍小肉壯。青蒲漁民在河中設籪捕取,年產4000擔以上,遠銷海內外。

東溝茶干
其品種有蝦子茶乾和五香茶干兩種,風味獨特,歷史悠久。蝦子茶干多作為禮品定做的。市場上有售以五香茶干居多。特點是:老嫩適宜,香咸可口,掰開來是豎絲子。

板湖百葉
阜寧縣板湖一帶特產,故稱「板湖百葉」。在蘇北地區頗有盛名。製法為黃豆浸泡後,磨成豆漿,上鍋燒開、點鹵,成鹵後,經壓榨就成。主要過程有三難,即點鹵難、澆百葉難、剝百葉難。特點是色澤淡黃,細薄均勻,香嫩可口。每市斤約10至12張。

下灶蠶豆
東台市安豐鎮下灶村獨有的特產。明清時被列為貢品。這種蠶豆,粒形扁圓,大如拇指,豆身中間略呈凹陷,形似牛腳,俗名「牛腳扁」。奇異的是,若把「牛腳扁」換一個地方種植,就是與下灶村一埂之隔,長出來卻面目全非,不是顆粒較小,就是味道不佳。當年,這里的寺廟庵堂都競相選用「牛腳扁」豆瓣做湯下面,湯白如乳,其味鮮美。興化學士李春芳來安豐求學於王艮門下,每逢青豆上市時,師生兩人最喜採食品賞。後來,李春芳當上宰相,就把「牛腳扁」大蠶豆進貢給皇帝,得到贊賞。從此「下灶蠶豆」年年進貢,並還指派官員購運青豆和干豆,作御膳之用。明清兩朝,皆沿用此豆。那時的下灶村,成了「御豆園」。據說,當年韓國鈞任江蘇省省長時,就用此蠶豆招待劉少奇、陳毅,並作為土特產饋贈。陳毅把這份禮物特地分送給傷病員嘗新,傳為佳話。蠶豆剝皮,色乳白,煮熟後肉質起沙,吃口鮮嫩。干豆可作「蘭花豆瓣」。

白首烏粉
濱海縣素有「首烏之鄉」美稱。相傳清咸豐年間就有種植。首烏是可葯食兩用的滋補品。濱海縣利用這一土特產,辦了首烏製品廠。所產總渠牌精製白首烏粉,以首烏塊根為原料,經清洗、去皮、去雜、粉碎、過篩、粉乳沉澱、分離、烘乾等工序製作而成。產品呈粉狀,潔白帶光澤。榮獲鹽城市「傳統特產品獎」,暢銷全國各地及港、澳和東南亞一帶。

湖光牌溏心皮蛋
建湖縣傳統特產。選用里下河地區盛產的新鮮鴨蛋,經過選照、分級後,裝入有純鹼、石灰、茶葉、食鹽、氧化鋁的盛器與開水進行化合,並在冷卻了的缸中泡製約一個月左右,再取出包上料泥,外沾稻殼。再將料泥包的蛋,裝入陶瓷缸之中,用木蓋封口,再用麻布片、麻繩包紮好,存放於通風乾燥的庫內。約一年時間,才可外運出口。

雪松牌溏心皮蛋
濱海縣再制蛋加工廠的產品。選用新鮮鴨蛋,經配製料液,澆鹵泡蛋等若干工序精製而成。主要特點是去殼後蛋體完整,蛋白凝固為半透明體,呈茶綠色或棕褐色。較堅韌,有彈性,蛋黃為溏心,略帶硬心。在蛋黃、蛋白中伴有松柏枝狀花紋,食味清涼,須嫩鮮美,色、香、味俱全。1984年被評為商業部、江蘇省優質產品。經銷新加坡、馬來西亞、美國、日本、模里西斯、澳門、香港等國家和地區。

瀛橋牌芝麻辣醬
鹽城市醬醋廠產品。以標准麵粉作佐料,輔以小磨麻油,通過太陽能曬醬房天然發酵釀制而成。色澤鮮艷,醬香濃郁,甜辣適口,味道鮮美。1984年被國家商業部、江蘇省評為優質產品。

葛武嫩薑片
葛武傳統特產。葛武醬製品廠保留並發展了這一傳統產品,精選寒露前3天適時採收的鮮嫩生薑,嚴格掌握腌制、切片、上料,鮮、甜濃醬乳泡製等13道工序。尤以切片難度最大,老技師郭傳美刀工不凡,切的薑片薄如紙,晶亮透明。1979年10月出席全國供銷合作社在青島召開的「食品工藝技術表演大會」,榮獲「寸姜百刀,片薄透明」的評語。產品新芽牌嫩薑片,食後有助療胃寒、痛經、感冒等保健作用。1986年獲江蘇省優質產品稱號。

五醍漿大麴
濱海縣五醍漿酒廠產品。五醍漿大麴始釀於清乾隆年間,曾有「隔牆三家醉,開壇十里香」之美譽。取用八灘鎮鴨蛋汪水質優良、軟硬度適中的地下泉水,以優質高梁為原料,以小麥、大麥、安豆精心製作麥曲為自然糖化發酵劑。合理配料,精心操作,低溫入池,掐頭去尾,分段截酒,分級貯存,精心勾兌,理化指標、衛生指標均符合標准,達國家名酒指標。具有色清透明,窖香馥郁,綿甜冽甘,入口圓潤,口味悠長的獨特風格。素以「香、醇、綿、甜、凈」著稱,成為宴席上的美酒,饋贈親友的上乘禮品。1971年與洋河、雙溝一同登上江蘇名酒的金榜。1979、1984年獲得江蘇省優質食品證書。1986年向低度發展,已生產6個系列26個品種。1987年五醍漿特曲、五醍漿特液(38度),又榮膺江蘇省優質食品稱號。1988年的首屆中國食品博覽會上,38°五醍漿特液、39°金香液等分別獲金、銀、銅牌。38°五醍漿特液在中國質量監督檢驗技術委員會在北京舉辦江蘇省的名、優酒質量跟蹤中,獲消費者滿意獎,並頒發「龍吟杯」。生產的五大系列29個品種已暢銷上海、北京、山東、江蘇、青海、新疆等地,並在港、澳、台及東南亞一帶享有盛譽。

伍佑糖麻花
伍佑風味名點。因坯形如繩,俗稱油繩。相傳有200多年歷史。清乾隆皇帝下江南路過淮安府時,鹽城縣令曾以此進貢,大獲贊許。由於用料講究,工藝求精,素以香、甜、酥、脆聞名。加之狀如雙龍盤旋,小巧玲瓏,色澤赤紅鮮亮,入口油而不膩,甜中有香,成為居家、旅遊、饋贈佳品。今又增添了精美輔料,使色、香、味更突出,年產量猛增到數萬斤,已獲省優質產品合格證書。

阜寧大糕
相傳乾隆皇帝曾嘗過此糕,賜名為「玉帶糕」。選用優質糯米、純潔白糖、精製油脂及特級蜜餞加工而成。具有色白、片薄、滋潤、細軟、卷得起、放得開等特點。口味香甜,營養豐富,老少皆宜。製作過程有炒米、粉碎、潤粉、熬糖、成型,即泡、回、捂、切等工藝。由於從選料至製作功夫獨到,口味美好,每逢冬令時節,人們爭相購買。春節期間,家家必備,親友互相拜訪,主人最先拿出招待的食品,就是大糕。以取其新的一年「大吉大利,步步登高」之意。阜陽牌阜寧大糕,1988年榮獲商業部優質產品證書和獎杯。在首屆中國食品博覽會上獲銀獎。1990年在全國婦女兒童用品40周年博覽會上,被授予銀質獎。

特種工藝和民間工藝品

發綉
東台工藝美術品廠產品。發綉又稱墨綉,起源於唐代佛教盛行時期,民間信女們將自己的秀發剪下,在綢或絹上綉成如來佛或觀音菩薩。焚香膜拜,以示虔誠。用人發代替絲線,是我國勞動婦女的智慧和創造。因發綉不褪色和變形,但技術要求極高,流傳甚少。南宋時發綉《東方塑像》和明代韓希孟所作發綉《彌勒佛》,分別在英國倫敦博物館和日本正倉院作為珍寶收藏。上海博物館收藏的唯一發綉《停琴佇月圖》,也是韓希孟所綉。到清代發綉已瀕臨絕跡。東台工藝美術廠的刺綉藝人在繼承傳統工藝的基礎上,運用了滾、纏、接、套和虛實等針法,採用黃、灰、赭、白等多種人發,並利用深淺濃淡之發作為|色線|,按圖賦色,畫綉結合,創造出|墨中有色,色中有墨|的彩綉。所綉的《魯迅像》、《嫦娥奔月》、《天女散花》以及花卉、動物、亭台樓閣和山水等藝術佳品,在廣州出口交易會上首次展出時,客商爭相觀賞,成為藝術珍品。1981年,東台發綉在全國工藝品旅遊紀念品評比中獲優秀作品獎,1983年又獲國家外經部頒發的質量優秀證書。1985年天工牌發綉被評為江蘇省優質產品。1986年,發綉《寒山寺》在日本展出。因圖中碑文里鑲有4根頭發,上刻有《楓橋夜泊》的詩句。日本觀眾對在4根頭發上刻的28個漢字深有興趣,排著長隊,輪流在顯微鏡中觀看。

焰花
濱海縣焰花廠產品。1985年全國焰花質量評比中獲優質產品獎,1987年復檢,仍保持名優產品稱號。這是在傳統工藝基礎上用科學的配料方法精製而成。工藝精湛,技術難度大,安全性能好。具有造型美觀,小巧玲瓏,形象逼真,價格低廉,室內外均可燃放等特點。燃放時間5秒鍾。燃放時,呈現紅、綠兩種光環;在光環中,兩次出現與家用的菜碟、酒杯同樣的圖像效果,使人得到美的享受。

花炮
建湖縣傳統工藝品。明末清初,建湖李家莊李逸仙善於製作鞭炮、焰火。此後代代相傳,成為遠近聞名的花炮世家。李家花炮的品種有,高空焰花、手持焰花、地面焰花和鞭炮四大類。特色花炮有天女散花、彩蝶飛舞、「九條龍」。點燃後如流星飛箭,騰空時噴射九道彩光,猶如九龍搶珠,深受歡迎,遠銷全國各地。

木雕
東台曹氏祖傳工藝。清咸豐年間有曹俊鵬者傳世傑作最多。興化縣戴家窯關帝廟神龕前的畫板,雕刻了山靜水流,花木蔥郁,山洞中有十八羅漢,身不盈寸。玲瓏剔透,姿態各異。東台商會曾有一件精品「鹽區風光」,在直徑約一尺的木盤中,雕有鹽場的「一井五塘」,即鹵井和燒火塘、紅鹵塘、抽港塘、揩灰塘、拔灰塘,還有鹽灶、鍋撇 、鹽廩。灶民勞動,牯牛拖車運鹽,草叢中還有奔跑的獐、兔,形象逼真,再現了鹽場風光。鹽灶上對聯,字細如菜籽,精巧細膩。

彩塑
濱海縣彩塑至清末還流行用膠泥捏神像、捏戲文臉譜等。解放以後濱海、響水成立了工藝廠,專生產工藝產品。新產品有90多種。如富有傳統特色的「鵲橋相會」。取材於敦煌壁畫的「天女散花」。還有取材於現實生活的『武術鮮花』、「夜讀」等作品,栩栩如生。濱海、響水一帶的彩塑工藝品,銷往美、英、日本等國家和地區,為鹽城市主要外貿產品之一。

羽扇
以東台市安豐場唐家產品最著名。選用海東鸛翅膀上的羽毛,精心製作而成。清初孔尚任在鹽城疏浚淮河海口時,收到友人送他的一把海江鸛羽扇,贊不絕口,即以「羽扇」為題,賦五律一首:「客寄雙團扇,名家制不同。剪胎雲閃爍,織柄玉玲瓏。偶爾投懷內,曾經度海東。漫然松下客,為我贈清風。」
回答者:
楊五香腸
東台市傳統名食。有100多年的歷史。相傳為一姓楊排行老五的巧廚在東台城專售熏燒肉製品,尤以香腸為著名,人們稱為「楊五香腸」。近年東台肉製品廠保持「楊五香腸」的傳統製作方法,以精、肥肉8:2配料,加入多種佐料,經腌、灌、烘、涼而成。其特點是色澤鮮艷,美味可口。此品列入《中國名食指南》。

奇園蟹黃包
鹽城市區的傳統名點。選用鹽城西鄉湖中的母蟹,其蟹個大、膘肥、黃多。和以豬肉、精面等原料製成,其味鮮美。

建湖藕粉圓子
建湖縣傳統名小吃。相傳已有200多年歷史。此咱藕粉圓圓滑透明,富有彈性,柔軟細嫩,呈咖啡色。餡心用藕粉和含甘果肉五仁(桃、杏、棗、瓜子等)為原料,清甜爽口,沁人肺腑。細嚼魚香不絕,避肥膩之諱。營養豐富,有健骨益血之功能。經濟學家費孝通品嘗後,在報刊上撰文評價,稱之為「珍品」。

伍佑醉螺
伍佑鎮特產。選用海灘中的泥螺腌制而成。明代民間早已有製作。每年夏季,選取產自灘塗上的個大、肉厚、不淀沙的鮮泥螺,經清水浸泡後,加入曲酒、赤砂糖等拌和,每天攪動,持續七天方可食用。其特點殼軟透明,酒香濃郁,咸甜適度,細嫩鮮美,為佐酒佳餚。裝壇密封後不變味、不變質,一年後啟封壇口,仍是香氣撲鼻。1982年被國家旅遊局列為土特產之一。行銷上海、四川、武漢等地。

大縱湖醉蟹
用大縱湖的蟹,配以優質曲酒、米酒、淮鹽、花椒、大料浸泡醉制,外觀似活蟹,肉質細嫩,風味獨特。醉味濃郁,香氣沁人,為佐酒佳品。1910年,在國際南洋勸業會上被評為一等獎,並獲獎章一枚。有詩句稱頌:|菊黃桂飄香早,淮揚競誇湖蟹好|。今鹽城市食品廠大縱湖分廠製作的壇裝|大縱湖醉蟹|,已成為佳品,作為宴請和饋贈之物,暢銷海內外。

拆燴推浪魚
鹽城海濱鹹淡水交叉的河港有一種特產紅鮊魚,喜逆水前進,故又名推浪魚。民國初年,鹽城河渠菜館製作此菜,頗有名氣。製法為剔除魚的刺卡,配以火腿、醬瓜、豬油等,用魚湯燴制而成。外形完整,嫩而不碎,湯稠味濃,尤以秋末冬初食用最佳。

熱點內容
花藝培訓需要多少錢 發布:2025-09-11 20:17:17 瀏覽:875
仙氣花卉 發布:2025-09-11 20:13:31 瀏覽:7
b里插花 發布:2025-09-11 20:01:43 瀏覽:684
浪花一朵朵譚松韻圖片 發布:2025-09-11 19:40:40 瀏覽:827
長安的荷花 發布:2025-09-11 19:38:57 瀏覽:116
櫻花清酒瓶 發布:2025-09-11 19:37:19 瀏覽:771
玫瑰花面點 發布:2025-09-11 19:30:42 瀏覽:277
代表愛情的花的花語 發布:2025-09-11 19:26:51 瀏覽:458
海棠被蟲咬 發布:2025-09-11 18:56:47 瀏覽:28
茶花清運 發布:2025-09-11 18:56:43 瀏覽: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