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頭蘭花
① 《昆蟲記》螳螂的習性。
螳螂:好鬥,有鐮刀般的前足(捕捉足),交配後母螳螂通常會吃掉公螳螂。善於伏擊獵物,身上的顏色通常是隱蔽色,而翅的內側顏色用場較鮮艷,用遇到天敵時,突然打開翅膀,露出鮮艷的內側,恐嚇敵人。
(1)螳螂頭蘭花擴展閱讀
擬態行為
擬態成花。熱帶有一種螳螂,它的前足擬變成花瓣狀,體色變為紫白色,它隱在像葉叢中,乍看像一朵紫白色的蘭花。馬來西亞有一種花螳螂,身體粉紅色,看上去像一朵盛開的鮮花,引來蝴蝶采蜜而上當。
擬態成葉。另一些螳螂把胸腹、脛節、褪節上長出葉片和突起,擬態成樹葉、樹枝和樹疤來迷惑小蟲。
擬態成水滴。熱帶沙漠地區有一種螳螂,身體綠色,頭部有一個扁平突起,光滑明亮,伏在草叢中,在陽光下頭上突起物如一滴晶瑩的露珠,引來乾旱地區小蟲前來取水而被捕。
擬勢恫獵物。法國生物學家曾看到一隻螳螂遇上一隻大灰色的蝗蟲擬勢的現象。當螳螂看到蝗蟲時,便立即張開雙翅,抖向兩側,後翅直立起來,像只帆船,旁體上端窮曲,發出毒蛇噴氣的聲音,全身重量放在後面四足上,身體全部豎立起來,一動不動地站著,兩眼立盯住蝗蟲。
蝗蟲稍移動,螳螂頭部隨即轉動,蝗蟲被這架勢嚇蒙了,緩慢地伏在地上,不亂逃跑,甚至還向螳螂移動,當它移動到螳螂夠得著的時候,螳螂猛撲過去,蝗蟲毫無反抗地成了它口中食。
② 蘭花螳螂的簡介
學名: Hymenopus coronatus
原產地: 馬來西亞
棲息環境: 熱帶雨林區
體長: 全長3~6公分
適溫回: 攝氏25~30℃
有一種螳答螂長得像朵粉紅淡雅的蘭花。有昆蟲中明星之稱的蘭花螳螂,在若蟲階段有背面看起來,幾乎就是一朵如假包換的蘭花。蘭花螳螂若蟲的身體會隨著成長改變顏色,從血紅轉為粉紅再到白色,目前我們看到的就是3、4齡最漂亮的階段。
③ 如何飼養蘭花螳螂
蘭花螳螂很嬌嫩
因為屬於熱帶昆蟲
一定要注意溫度
在30度左右
但不要超過
建議你買版個加溫器權
至於容器,沒有水的小魚缸可以,附上攀爬紙
要有攀付物
比如說樹枝
拿小刀刻上劃痕,便於螳螂攀爬
而且便於蛻皮。最好不要總是上手玩弄
會耗費螳螂精力。
。
給蘭花螳螂最好要喂杜比特
櫻桃蟑螂
飼料蒼蠅,千萬不要喂蛐蛐
黃粉蟲
水生昆蟲,其實大腹園蛛也可以。保持容器干凈,及時清理糞便昆蟲屍體
注意濕度,噴上一些水
或者放上沾水紙巾三四張
望採納
這是我原來養過得
④ 蘭花螳螂的特點
1、野生蘭花螳螂生活在馬來西亞的熱帶雨林區。是晝行性的昆蟲,具有高度的掠食本能,即使是同類,也一樣互相捕食。幼體也會自相殘殺。初生幼體呈現特殊的紅黑二色組合;在第一次蛻皮之後才會轉變為白色和粉紅色相間的蘭花體色;到成蟲之後,粉紅色會消失而出現棕色的色斑,體色也會由乳白色轉變為淺黃色。
2、伴隨著雌性蘭花螳螂逐漸變大,它們將能捕獲更多類型的昆蟲獵物。螳螂進化的第一階段是形成深綠色體色,從而使它們很難被掠食者發現。下一階段將出現於雌性蘭花螳螂,它們體色趨向於黃色、白色和粉色。這意味著雌性蘭花螳螂體形較大,體色更鮮艷,通過模擬花卉更能有效地吸引昆蟲。相比之下,雄性蘭花螳螂體形較小,很容易偽裝隱蔽起來,從而使它們可以避開掠食者的攻擊,更好地尋找交配對象,伏擊獵物。
3、蘭花螳螂從出生就具有掠食本能,只要是活的昆蟲,如蒼蠅、蜘蛛、蜜蜂、蝴蝶、飛蛾等它們都會捕食。因為蘭花螳螂主要是在蘭花上等待獵物上門,所以它們捕食的對象多半也是圍繞花朵生活的小型節肢動物、爬蟲類或鳥類。
⑤ 蘭花螳螂一隻多少錢
今天,打開師長發來的一組圖片,我與同事開始以為是玉器製品,一起欣賞了一番......。
我突發奇想這可能是真的,是活的玉螳螂呢?帶著好奇心,我就開始網路和谷歌搜索起來,世界上竟然真的有這種螳螂,它的名字叫做蘭花螳螂。我們可真是孤陋寡聞了......。
蘭花螳螂,學名:Hymenopus coronatus,原產地:馬來西亞,棲息環境:熱帶雨林區,體長:全長3-6公分,適溫:攝氏25-30度。
蘭花螳螂是世界上進化得最完美的生物,在很多不同種類的蘭花會生長著各自的蘭花螳螂,它們有最完美的偽裝,而且能隨著花色的深淺調整自己身體的顏色。
有一種螳螂長得像朵粉紅淡雅的蘭花,如果不是親眼目睹,真的很難令人相信,昆蟲世界偽裝技術之高超的程度,真是讓人贊嘆不已。
有一位網友這樣說道:哈哈!……這個我知道,上周剛看到!北京的回龍觀的城北市場里就有,在花鳥魚蟲那個廳,最邊上的一排有一家專門賣奇怪昆蟲什麼的店,多少價錢沒有問……。
網路搜索這樣介紹:台灣……隱身在鴻禧大溪別館的昆蟲花園最近開張了……有昆蟲中明星之稱的蘭花螳螂,在若蟲階段有背面看起來,幾乎就是一朵如假包換的蘭花。
導游的廖智安老師說,蘭花螳螂若蟲的身體會隨著成長改變顏色,從血紅轉為粉紅再到白色,目前我們看到的就是3、4齡最漂亮的階段。這種螳螂在台灣是找不到的,這是昆蟲花園花費40美金從海外買回來飼養的。
蘭花螳螂應該算是螳螂目中最漂亮搶眼的一種了。它們的步肢演化出類似花瓣的構造和顏色,可以在蘭花中擬態而不會被獵物察覺,最適合螳螂守株待兔的掠食方式,也算是最高明的掠食者之一。
⑥ 蘭花螳螂適應環境的特點
保護色 動物適應棲息環境而具有的與環境色彩相似的體色,叫做保護色。具有保護色的動物不容易被其他動物發現,這對它躲避敵害或捕獵動物都是有利的。昆蟲的體色往往與它們所處環境中的枯葉、綠葉、樹皮、土壤等物體的色彩非常相似。生活在草地、池塘中的青蛙是綠色的,活動在山間溪流石塊上的棘胸蛙卻是深褐色的,而樹蛙則隨著它所棲息的不同樹種而具有不同的體色。生活在北極地區的北極狐和白熊,毛是純白色的,與冰天雪地的環境色彩協調一致,這有利於它們捕獵動物。有些動物在不同的季節具有不同的保護色。例如,生活在寒帶的雷鳥,在白雪皚皚的冬天,體表的羽毛是純白色的,一到夏天就換上棕褐色的羽毛,與夏季苔原的斑駁色彩很相近。有些蝗蟲在夏天草木繁盛時體色是綠色的,到了秋末則變為黃褐色。警戒色 某些有惡臭或毒刺的動物所具有的鮮艷色彩和斑紋,叫做警戒色。例如,黃蜂腹部黑黃相間的條紋就是一種警戒色。據有人研究,鳥類被黃蜂螫一次,會記憶幾個月,當它們再見到黃蜂時就會很快地避開。有些蛾類幼蟲具有鮮艷的色彩和斑紋,身上長著毒毛,如果被鳥類吞食,這些毒毛就會刺傷鳥的口腔黏膜,吃過這種苦頭的鳥再見到這些幼蟲就不敢吃了。再比如蝮蛇體表的斑紋,瓢蟲體表的斑點,等等,都是警戒色。警戒色的特點是色彩鮮艷,容易識別,能夠對敵害起到預先示警的作用,因而有利於動物的自我保護。擬態 某些生物在進化過程中形成的外表形狀或色澤斑,與其他生物或非生物異常相似的狀態,叫做擬態。例如,竹節蟲的形狀像竹枝,尺蠖的形狀像樹枝,枯葉蝶停息在樹枝上的模樣像枯葉(翅的背面顏色鮮艷。在停息的時候,兩翅合攏起來,翅的腹面向外,現出枯葉的模樣)。有的螳螂成蟲的翅展開時像鮮艷的花朵,若蟲的足像美麗的花瓣,可以誘使採食花粉的昆蟲飛近,從而將這些昆蟲捕食。蜂蘭的唇形花瓣常常與雌黃蜂的外表相近,可以吸引雄黃蜂前來「交尾」。雄黃蜂從一朵蜂蘭花飛向另一朵蜂蘭花,就會幫助蜂蘭傳粉。
在很多不同種類的蘭花會生長著各自的蘭花螳螂,它們有最完美的偽裝,而且能隨著花色的深淺調整自己身體的顏色。有一種螳螂長得像朵粉紅淡雅的蘭花,如果不是親眼目睹,真的很難相信,昆蟲世界偽裝技術之高超,真是讓人贊嘆。
在很多不同種類的蘭花會生長著各自的蘭花螳螂,它們有最完美的偽裝,而且能隨著花色的深淺調整自己身體的顏色。
有一種螳螂長得像朵粉紅淡雅的蘭花,如果不是親眼目睹,真的很難相信,昆蟲世界偽裝技術之高超,真是讓人贊嘆。
⑦ 蘭花螳螂的外表是什麼
在很多不同種類的蘭花會生長著各自的蘭花螳螂,它們有最完美的偽裝,而且能隨著花專色的深淺調屬整自己身體的顏色。有一種螳螂長得像朵粉紅淡雅的蘭花,如果不是親眼目睹,真的很難相信,昆蟲世界偽裝技術之高超,真是讓人贊嘆
⑧ 蘭花螳螂的身體不僅顏色與蘭花一致形態也與蘭花很相似這種現象叫什麼生物
這種現象叫「擬態」生物。
蘭花螳螂屬於昆蟲綱、螳螂目、花螳科、花螳屬,體長3-6厘米。長得專像朵粉紅淡雅的蘭屬花。類似一朵蘭花的花,其四條行走的腿像花瓣。主要生長在馬來西亞和印尼的熱帶雨林中,因外貌酷似蘭花,因而得名蘭花螳螂。
蘭花螳螂將自己整個身體轉變為既充滿美感,又極具欺騙性的偽裝。它們完美模擬了蘭花的形態,既有利於躲避天敵,也為捕食其他昆蟲創造了優異的條件。這種偽裝方式稱為「擬態」。
蘭花螳螂
⑨ 蘭花螳螂的介紹
蘭花螳螂產於抄東南亞的馬襲來西亞的熱帶雨林區,很多不同種類的蘭花都會生長著各種的蘭花螳螂,它們有最完美的偽裝,而且能隨著花色的深淺調整自己身體的顏色。蘭花螳螂應該算是螳螂目中最漂亮搶眼的一種了。它們的步肢演化出類似花瓣的構造和顏色,可以在蘭花中擬態而不會被獵物察覺,最適合螳螂守株待兔的掠食方式,也算是最高明的掠食者之一。
⑩ 蘭花螳螂的外形和蘭花一樣而得名,那麼它是如何呈現出蘭花樣子的
蘭花螳螂Hymenopuscoronatus,是在馬來西亞和印尼原生的一種螳螂,有幾點可能和我們想像中的不同:雖然叫做「蘭花」,但它們並沒有直接模仿任何一種蘭花,把它們叫蘭花,只是人類一廂情願的稱呼。蘭花螳螂並非永遠站在花卉上,相反,它們更多的是站在樹葉上捕食。如果站在花卉上,蘭花螳螂會比花卉更吸引昆蟲,可能會釋放一種不為人知的化學物質,讓昆蟲誤以為是流滿花蜜的罐子或者是雌性昆蟲,使得一些昆蟲無法控制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