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花布教案
1. 鄉土情結 柯靈 教案
【教學目標】
1. 認識故鄉對一個人成長的重要意義
2.體會「鄉土情結」賦予的時代內涵
3. 體味散文的語言藝術,鑒賞文本的意蘊美。
【教學方法】
在教會學生評點的基礎上,學生感知、研習文本,對文章進行評點,課上師生、生生展開互動交流。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步驟】
一.檢查字詞預習
1.給加點字注音
魂牽夢縈(yíng)忐忑(tǎn tè)不安怯(qiè)生生田塍(chéng)
悠邈(miǎo)崎嶇(qí qū)三匝(zā) 蕞(zuì)爾
鎩(shā)羽而歸謫(zhé)居欷歔(xī xū)方興未艾(ài)
桑梓(zǐ)屹(yì)立搭訕(shàn)褪(tuì)色
發軔(rèn)濠(háo)水翰苑(yuàn)締(dì)造
翹(qiáo)首殺戮(lù)諦(dì)聽
2.解釋下列詞語
侘傺:失意的樣子。
鎩羽而歸:指失敗或不得意,灰溜溜地回來。
田塍:田埂。
蕞爾:形容小(多指地區)。
寄人籬下:比喻依靠別人過活。
功敗垂成:快要成功的時候遭到失敗。
良辰美景:美好的時光,美好的景緻。
忐忑:心神不定。
含辛茹苦:經受艱辛苦難。
方興未艾;事物正在發展,一時不會終止。
翹首:抬起頭來望。
發軔:比喻新事物或某種局面開始出現。
3.作家作品
柯靈,浙江紹興人,現代著名作家。曾任《文匯報》副社長兼副總編輯、文化部電影劇本創作所所長、《大眾電影》主編、中國作家協會理事、作協上海分會書記處書記、上海影協黨組成員兼常務副主席、上海電影局顧問等職。建國後主要著作有雜文散文選集《遙夜集》,短篇小說集《同伴》,散文集《暖流》,電影文學劇本《腐蝕》《不夜城》。他的散文文字精緻清雅,立意高調極品。根據夏衍的劇本改編的《秋瑾傳》等。
4.背景介紹
每個人都有鄉土情結。作為一位世紀文化老人,柯靈早年輾轉各地,飽受戰爭與災難的離亂之苦,對家園之思有特別的體會。因此,在《香港文學》創刊七周年之際,柯靈是懷著真摯深厚的情感寫下了《鄉土情結》這篇散文。
二.文本研讀
1. 作者為什麼把鄉思稱為「情結」?結合第二段內容,談談你的認識。
之所以稱為「情結」,是因為它像烙印、像蠶繭、像文身一樣不能化解與消退。一個人的出身地不僅給他自然的生命,而且給了他文化,他之所以成為這樣的人,而不是另一個人,故鄉的文化起了決定性作用。
2.鄉土給人們打下了哪些「童年的烙印」?請整合第二段內容作答。
所謂「童年的烙印」就是童年時代留給人們的那些最深刻的記憶:父母親戚的愛;家鄉的山水草木;悲歡離合的家史;鄰里鄉情四個方面。
3. 作者在第三段中所描寫的少年離別家鄉的情況有哪幾種?請概括說明。
-
①不少人富有浪漫氣息,為追求理想開創事業去闖世界。
②多數人是沉重的現實主義格調,為維持最低生活被打發出門。
4. 年少離家後有哪些可能的遭遇?結合第四段內容談談。
可能的遭遇:有的一無所有而回鄉,有的流連在外;有的厭倦闖盪、銳氣消盡,有的淡薄名利、渴慕歸隱;有的窮困潦倒,有的春風得意。
5.談談引用韋庄、孟浩然、項羽等詩文的作用。
韋庄的「未老先還鄉,還鄉須斷腸」寫出了離鄉闖盪的人怕歸鄉的心態;孟浩然的「只應守寂寞,還掩故園扉」寫出不得志後的思鄉之情和少年豪情的消滅;項羽的「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綉夜行,誰知之者!」寫出闖盪有成者志得意滿,意欲回鄉炫耀的迫切心情。
6.第五節段好像和「鄉土情結」關系不大,請你談談你的看法。
第五節寫了戰爭、放逐等災難引發的超越思鄉情結的愛國情懷。這一段寫的表面上看不是鄉土情結,實質是建立在鄉土情結上的,並且是對鄉土情結的超越,表現了作者對仁人志士高尚情懷的由衷贊頌。也就是說作者把僅僅只是表現為對家的思念的鄉土情結逐漸把升到愛國情懷的高度,是鄉土情結新的時代內涵。
7.本文寫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黃子孫浮海遠游的潮流,並贊頌他們不忘桑梓之情,慷慨奉獻,與祖國休戚相關。請你結合鄉土情結,分析這樣寫的作用和好處。
①把鄉土情結提高到民族凝聚力的高度來認識,豐富並深化了鄉土情結的內涵。
②具體說明鄉土情結不因時間的久遠(歷史)和空間的阻隔(地理)而褪色。
③既照應了前文,也使文章的主題得到了深化。
8.文中一連用了四個比喻寫遊子,有何作用?
「失恨的蘭花,逐浪的浮萍,飛舞的秋蓬,因風四散的蒲公英」這四個比喻,生動形象地寫出了遠離鄉土的遊子們孤苦無助的境遇。
三、總結文章思路
第一部分(1):什麼是鄉土情結。
第二部分(2-6):按人的成長的時間順序寫鄉土情結的形成、發展、表現及升華。
第三部分(7):歸納全文,點明主旨,升華主題。一方面強調鄉土之戀不會消失;另一方面,又在鼓勵祖國強盛的時代應有大展宏圖的志向,極富時代氣息。
四.布置作業
1.完成《學習與評價手冊》相關內容,
2.課後收集有關寫家園之思的名句。
3.寫一段以「思鄉」為話題的短文。准備課後交流
2. 蘭花基本知識
蘭花的基本知識蘭花我見過野蘭花在山裡面的。老遠就聞到很香,那個葉片很細的。
3. 我要講歐陽修的蝶戀花這首詩,可以幫一下忙嗎給個教案很感謝!!
《蝶戀花》教案
【教學目標】
1. 反復誦讀,把握感情基調,提高審美能力。
2. 把握詩詞中常用的意象的含義,提高古詩詞的鑒賞能力。
3. 練字析文,以獲得更多的體會與認識
【課時安排】:一個課時
【教學方式】:研習式
【教學內容及過程】
一、 導語,利用晏殊的「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這一名句進行
導入《蝶戀花》
二、1. 學生自讀詩詞,然後進行提問這首詞傳達了怎樣的情感?從哪些地方可
以顯現感受到?
2.播放《蝶戀花》的視頻,體會它的感情基調。
3.齊讀《蝶戀花》,從中體會意境。
三.文學常識
1.簡介言情詩
2.《蝶戀花》詞牌名的來歷
3.作者簡介和作者詞風特點
四、閱讀解析晏殊的《蝶戀花》
一、解析詞的大意
二、質疑、討論
1.特別點出「雙飛」有什麼意味?
燕子的雙飛,更反襯出主人公的孤獨。 這兩句表面上是只寫客觀景物,實則暗含著濃濃的情感色彩。真乃「一切景語皆情語」。
2.起句描繪了怎樣的景物?這些景物帶有什麼特點?
起句描寫了曉庭圃中的景物:菊花籠罩著一層輕煙薄霧,看上去似乎在脈脈含愁;蘭花上沾有露珠,看起來又像在默默飲泣。 蘭和菊本就含有某種象徵色彩(象徵品格的幽潔),這里用「愁煙」、「泣露「將它們人格化,將主觀色彩移於客觀景物,透露女主人公自己的哀愁。因此說,這些景物都染上了主觀的色彩。
3.第二句中,寫羅幕的「輕寒」,與「燕子雙飛去」有必然關系嗎? 第二句描寫的是:新秋清晨,羅幕之間盪漾著一縷輕寒,燕子雙雙穿過簾幕飛走了。這兩種現象間本不一定存在著聯系,但在充滿哀愁、對節候特別敏感的主人公眼裡,那燕子似乎是因為不耐羅幕輕寒而飛去的。這里與其說是燕子的感覺,倒不如是寫簾中人的感覺――不只是在生理上感到初秋的輕寒,而且在心理上也盪漾著孤孑凄清而引起的寒意。
4.「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是哪些詞與上闋相照應
「昨夜」承上「到曉」,折回寫今晨登高望遠;「獨上」應上「離恨」,反照「雙飛」;「望盡天涯路」正從上文的一夜無眠生出。
5.第三句「明月不諳離別苦,斜光到曉穿朱戶」點明了什麼?
這句在時間上由「今晨」回到「昨夜」。有兩點變化。一是點明了幽
怨、哀愁是因為「離別」,二是「怨」由隱微轉為強烈――怨恨月亮 不
解人意。
6.第三句有沒有別的信息?
明月本無知無情,它只顧光照朱戶,原很自然;既如此,似乎不該怨恨它。但卻偏要怨。這種彷彿無理的埋怨,卻有力地表現了女主人公在離恨的煎熬中對月徹夜無眠的情景及外界事物所引起的觸動。
7.「昨夜西風凋碧樹」只是眼前所見之景嗎?
「凋」字如何理解?「昨夜西風凋樹」,不僅是登樓即目所見,而且包含有昨夜通宵不寐卧聽西風飄落樹葉情景的回憶。碧樹因一夜西風而盡凋,足見西風之勁肅殺,「凋」字正傳出這一自然界的變化給予主人公的強烈感受。故「凋」字既寫出了景,又道出了情。也有不見所思的空虛悵惘,但這所向空闊、毫無窒礙的境界卻又給主人公一種精神上的滿足,使其從狹小的簾幕庭院的憂傷愁悶轉向對廣遠境界的騁望。所以,這幾句盡管包含望而不見的傷離情緒,但感情是悲壯的,沒有纖柔頹靡的氣息;語言也冼盡鉛華,純用白描。氣象闊大,境界高遠,成為全詞的警句。
8.體味本詞的藝術特色
(1)、本詞與晏殊的其它詞作相比,它的上、下片之間,在境界、風格上是稍有區別的。上片取境較狹,風格偏於柔婉;下片卻境界開闊,風格近乎悲壯。
(2)、詞中,作者用了烘托與反襯的手法寫女主人公內心的悲苦。前者如「檻菊愁煙蘭泣露」,是以悲景寫愁,與詞中人物同病相憐。後者如「燕子雙飛」、「明月穿戶」,都以樂景寫悲,以雙燕、月光無情反襯女子有情。
五、課後拓展
一、王國維《人間詞話》中的三層境界:
第一層境界: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是
出於晏殊的《蝶戀花》,談立志。
第二層境界:境界「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是出於柳永
的《鳳棲梧》,談執著。
第三層境界:「眾里尋他千網路,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是出於辛棄疾的《青玉案》,談欣喜 。
二、詩歌賞析要點:
(1).緊扣意象;
(2).體味語言;
(有感情色彩的詞句、有象徵意義的詞)
(3).揣摩手法;
(抒情手段、表現手法等)
(4).深臨意境,體會詩人情感 。
六、布置作業:
(1)、有感情地背誦此詞。
(2)、完成「學習與評價」的有關練習,下節課進行討論。
(3).找一下晏殊其他的詩詞進行比較
七、教後筆記
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
教學目標:
1.體會全詞含蓄蘊藉、婉曲幽深、耐人尋味的風格。
2.學習本詞欲揚先抑的寫景手法。
3.鑒賞本詞工筆描摹式的抒情。
教學重點:
1.學習本詞欲揚先抑的寫景手法。
2.鑒賞本詞工筆描摹式的抒情。
教學難點:
1.體會全詞含蓄蘊藉、婉曲幽深、耐人尋味的風格。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散文大家歐陽修被貶為滁州太守後,心情郁悶,他經常去滁州西南的琅琊山飲酒抒懷,並與山寺內的住持智仙和尚結為莫逆之交。智仙為方便好友游訪,便在半山腰修建了一座亭子,供歐陽修休息、飲酒。歐陽修用自己的別號「醉翁」為這座亭子命名。後來,便寫了《醉翁亭記》,我們在初中已經學過,今天我們來欣賞一下他的詞,領略一下他的詞的風采。
二、作者簡介
北宋時期政治家、文學家、散文家和詩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客有問曰:「六一,何謂也?」居士曰:「吾家藏書一萬卷,集錄三代以來金石遺文一千卷,有琴一張,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壺。」客曰:「是為五一爾,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於此五物之間,是豈不為六一乎?」)謚號「文忠」。著有《歐陽文忠公文集》。吉州永豐(今屬江西)人。歐陽修自稱廬陵人,因為吉州原屬廬陵郡。 天聖進士。累官知制誥、翰林學士、樞密副使、參知政事。是北宋古文運動的領袖。散文說理暢達,抒情委婉,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風與其散文近似,語言流暢自然,其詞深婉清麗。有《歐陽文忠集》,詞集有《六一詞》、《近體樂府》及《醉翁琴趣外編》。
三、鑒賞詩歌
(三)閱讀鑒賞歐陽修《蝶戀花》
1、齊讀:歐陽修《蝶戀花》。
2、李清照《詞序》:「歐陽公作《蝶戀花》有『庭院深深深幾許』之句,予酷愛之。」李清照為何酷愛這句?
明確:李清照本人是疊詞高手,故酷愛這句。(聲聲慢 [李清照]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最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三個「深」字重疊,前兩個重疊直接強調深的程度,第三個「深」又推進一層,與「幾許」構成疑問語氣,與下面「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呼應起來,別有一番情趣。
3、「遊冶處」與「章台路」之間有關系嗎?
明確:「遊冶處」就是「章台路」。這句有倒裝,應為:樓高,不見玉勒雕鞍遊冶處――章台路。
4、「春」字如何理解?
明確:「春」字語意雙關,表明上指自然界的春天,又指詞中女子自己的青春年華。
5、結句是觸景生情還是借景抒情?
明確:王國維《人間詞話》里將情景交融分為有我之境和無我之境,觸景生情就是無我之境,把自己激動的心情加到客觀的景物里去,緣情造景,這就是有我之境。「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中「淚眼」表明詞里女主人公自己心情已經非常激動,把自己的感情附著到「亂紅」之上,這應該是借景抒情。
6、清代人張惠言《詞選》認為這首詞是一首政治詩,有道理嗎?
明確:清代人張惠言認為,「庭院深深」就是說王宮已經非常深遠,不易進入;「樓高不見」是說君王又不覺悟;「亂紅飛去」喻大臣被貶逐,即北宋韓琦、范仲淹被貶。
王國維認為張惠言是穿鑿附會,在《人間詞話》里說:「固哉,皋文(張惠言字)之為詞也!」認為本詞只是興到之作,沒有寓意,就是寫豪門大戶的棄婦之怨。
7、小結:就時代論文
明確:王國維批評張惠言主要依據北宋早期詞的特點和風格,北宋,柳永才開始寫市民生活、蘇軾才完成了詞由主要寫兒女艷情轉向表現社會生活的內容的轉變。晏殊、歐陽修等人的詞作,題材相當狹窄,主要寫艷情,以娛樂抒情見長,少有寄託,同時代的范仲淹寫了少量邊塞詞,歐陽修還嘲笑他為「窮塞主之詞」,王國維甚至稱北宋早期詞為「倡優也」,所以《蝶戀花》不可能是政治詩,這是時代限定的。
四、表現手法總結:
欲揚先抑
欲揚先抑,是一種描寫技巧。欲揚先抑的「揚」,是指褒揚、抬高。「抑」,指按下、貶低。褒揚某個人物或事物,卻不從褒揚處落筆,而先是按下,從相反的貶抑處落筆。用這種方法,使情節多變,形成波瀾起伏,造成鮮明對比,容易使讀者在閱讀過程中,產生恍然大悟的感覺,留下比較深刻的印象。用欲揚先抑的方法,使情節多變,形成懸念,造成觀眾的心理落差。
五、課堂訓練
1、歐陽修,字 ,號 ,晚年號
北宋著名 家、 家。北宋 倡導者,著有 。其作品風格特點 。
2、拓展閱讀
浣 溪 沙
歐陽修
堤上遊人逐畫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綠楊樓外出鞦韆。
白發戴花君莫笑,六么催拍盞頻傳。人生何處似尊前。
(1)歐陽修是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倡導者,與唐代的韓愈、柳宗元,宋代的三蘇父子、曾鞏、王安石一同被稱為「唐宋八大家」。(1分)
(2)上片描繪的色調和諧、情趣盎然的湖上游春圖,經「逐」、「拍」等的點化,頓使形象呼之欲出。請分析「逐」、「拍」的藝術效果。(3)
答:「逐」刻畫了堤上遊人對水上畫船的熱衷之情,「拍」刻畫了春水活潑潑的生命。
(3)有人說詞的下片有「及時行樂的消極情調」,你同意嗎?請簡要分析。(3分)
答:詞的下片雖有及時行了之意,但詞人一生懷憂時之情與憤時之意,實在是借酒澆愁,在沉醉中吐胸中郁悶,而獲得精神的片刻快慰。
六、小結。
七、布置課後作業。
4. 幼兒不亂觸摸動物教案
幼兒對動物天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對周圍事物的探索和求知慾望也特別強。《上海市學前教育指導綱要》特別強調:科學教育要選擇幼兒熟悉的、感興趣的事物進行。在開展大班主題「動物大世界」過程中』我們從「培養幼兒保護環境意識」這一角度出發,設計具有挑戰性的環保教育活動。在幼幼互動、師幼互動及家長資源、媒體資源的支持下使幼兒的主題經驗得以初步的積累,並進一步激發幼兒探索「動物界」的慾望、信心,培養幼兒保護環境和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從隱性互動的環境創設來說,提供三種場景和自製裝飾材料』引導幼兒參與環境的創設,使幼兒在游戲情境中學習自我保護的方法。 活動目標: 1.了解動物保護色:感知許多動物利用保護色保護自己的本領。 2.初步了解和運用有關動物保護色知識來保護自己的方法,激發幼兒進一步探究的願望。 活動准備: 音樂、PPT、綠色和白色縐紙。 創設雪山情境的材料:餐巾紙、桌布、白色馬夾帶、棉花、紙。 創設森林情境的材料:柳條、紙背心(迷彩服)。 創設沙漠情境的材料:牛皮紙、枯樹葉、紙背心。 活動過程: 一、課件欣賞、資料分享 1、看PPT第一段:了解動物保護色。 幼兒觀看視頻,說說:「你在圖片中看到了哪些動物?」(幼兒觀察:青蛙、魚、蛇、蟲等。) 繼續回放這些動物,提問:「你容易發現它們嗎?為什麼?」(根據幼兒回答,老師出示相應的圖片,並在黑板上出示「保護色」三個字。) 師:有的動物體表顏色與周圍環境很相似,不容易看出,那就是保護色。 提出疑問:「動物為什麼要有保護色?」 (問題引發幼兒互動,相互討論思考保護色的作用。) 小結:動物的保護色與環境相似是為了偽裝自己,不讓敵人輕易發現自己。 2、資料分享,了解哪些動物有保護色。 相互介紹自己搜集的資料,分享有保護色動物的信息。 師:小朋友都了解了什麼是保護色,回去也向爸爸媽媽了解了具有保護色的動物,今天大家都把資料帶來了,那就不妨向旁邊的朋友介紹一下。(幼兒相互之間進行認真交流,有的根據電視里看到的情況,繪聲繪色地向同伴介紹變色的情況。) 個別幼兒介紹資料,了解各種運用保護色保護自己的動物。 師:小朋友都已經相互介紹過了,誰向全班小朋友介紹一下你的資料? (提醒介紹的幼兒要大方、大聲。) (運用自己搜集的材料向大家介紹,老師給予幫助和補充,使隱性師幼互動融人在自主介紹中。) 觀看課件:外形保護色類似生物形狀的動物。 師:小朋友找到了許多具有保護色的動物,老師也找到了一些,看看他們是不是也有保護色?(播放樹葉螳螂、蘭花螳螂、枯葉蝶、竹節蟲等。) (運用課件隱性補充其他具有保護色的動物,師幼互動拓展了幼兒對神奇自然界的認識,豐富了關於保護色動物的知識面。) 3、看PPT第二段:了解動物的不同保護色。 繼續觀看課件第二段,然後引導幼兒討論:「這些動物和剛才的有什麼不一樣?」(一種動物有好幾種保護色。)「為什麼一種動物有好幾種保護色?」(它要根據氣溫來變化;它要根據外面的環境來變化;它要保護自己就要會變化。) 小結:不同的動物有不同的保護色,一種動物也有幾種保護色,這也是弱小的動物保護自己的一種方法。 (通過兩段課件圖片,隱性說明動物保護色有幾種:一種是一個動物只有一種保護色;另一種是一個動物有好幾種保護色,讓幼兒逐漸發現大自然的很多奧秘。) 二、欣賞故事、經驗遷移 1.老師講述故事:有一次,英國人在非洲叢林打仗,英國的騎兵都穿著紅色的軍裝,非洲的軍隊都穿著綠色的軍裝。他們誰能取勝,為什麼?(一定是非洲的軍隊贏,因為他們穿了有保護色作用的綠色服裝。) 2.引發思考:「由動物聯想到人類,我們人類能不能用動物保護色的方法來保護自己?』』(綠色的軍服就是模仿了青蛙的綠色保護效應。) (這個環節在承上啟下聯想中,由動物保護色聯想到現實的生活需要、軍事需要。這樣的故事,隱性為後面的游戲環節作鋪墊,又為幼兒營造了一個與生活聯系的學習氣氛:需要思考、聯想。) 三、自我設計、展示保護 1、(播放三種PPT場景圖片:雪山、森林、沙漠。)你想去哪個地方隱蔽?你可以怎樣利用保護色來隱蔽自己不被敵人發現?(幼兒討論:可以用材料武裝自己,也可以躲在一個地方不出聲。) (提醒幼兒做小小偵察兵前,先用材料把自己裝飾好,然後聽到音樂,迅速找地方隱蔽,不要有動靜。) 2、幼兒選擇材料為自己設計保護色衣服。 一起觀察場景,都有哪些地方?(帶領幼兒一一認識這些場景,幼兒看到漂亮的場景都非常激動。)材料都在桌上,你們可以自由選擇材料,但一定要根據所選的地方來選擇材料,讓材料裝飾到你身上後別人找不到你。 (此環節的隱性互動在於幼兒既要選擇場景和相應的材料,還要運用材料裝飾自己。因為材料是半成品,需要幼兒自己加工並進行全身裝飾,難度較大。) 幼兒開始選擇材料裝飾。(許多幼兒往往出現只裝飾局部,就迫不及待地跑到場景中去了。) 3、情境演習:我是小小偵察員。 游戲方法:當聽到《解放軍軍歌》音樂,幼兒開始巡邏;當聽到《沖鋒號》音樂,幼兒根據自己設計的服裝選擇不同的陣地躲避;當聽到《佔領陣地》音樂,幼兒就從場景中出來,表現出勝利歸來的樣子。
5. 手指操中班教案小茶杯
一節:石頭剪刀布,石頭剪刀布,做什麼(左擺一下)做什麼(右擺一下)?左手是石頭右手是石頭,胖胖臉胖胖臉(握拳貼小臉兩邊)石頭剪刀布,石頭剪刀布,做什麼做什麼?左手是剪刀右手是剪刀,小白免小白免(做小免)石頭剪刀布,石頭剪刀布,做什麼做什麼?左手是布右手是布,小螃蟹小螃蟹(手心對前胸兩大拇指靠一起、另外的四個指頭只是前面彎曲一下)石頭剪刀布,石頭剪刀布,做什麼做什麼?左手是石頭右手是剪刀,小蝸牛小蝸牛(石頭放剪刀上面)
二節:花園里百花開(先向下壓腕再向上伸直),萬紫千紅多姿多彩(小舞花二次、手心合攏成沒開的花苞),菊花張開小嘴吧(大拇指先開成菊花),蘭花揚起小下吧(繞腕想對向下壓成蘭花指、手心面向大家),雞冠花(手花狀)真神氣(手腕對在一起另一隻手成花狀直立),喇叭花開早早起(左上、胸前、右上、胸前),什麼花兒(食指伸出放大腦邊繞想問題)晚上開,節日喜慶(由上向下水波狀)煙花開(手指握拳猛的張開分三次)。
三節:我家(拍一下手、移動對空合攏)有個玩具櫃(打開、大拇指向上),櫃子一共有幾層(關上門再打開二次),一層二層三四層(從小指一層開始分別彎曲、二層無名指、三層中指、四層食指),我的櫃子有四層,一層一層(小指放小指上面、無名指放無名指上面......)關上門。
四節:小桌子四方方(手背對外、手指相對、對縫插進、手腕向下壓大拇指靠壓食指),小朋友們坐邊上(大拇指先開慢慢都打開),一個我(指我)一個你(指你)大家一起做游戲(拍兩下手),一張紙(左手)一支筆(右手)畫幅畫兒真美麗(左右大拇指食指成長方形),畫座樓房高又高(小指放小指上面、無名指放無名指上面......大拇指向上伸直直的),畫座小橋彎又彎(樓房變變手腕向下壓成橋),畫群和平鴿飛過橋。
五節:好朋友(右手打開向外伸)在一起(左手打開向外伸),我們快來(握拳猛的打開手同時向外拉二次)鍛煉身體(快速胸前繞繞拍一下),頭兒(大拇指交插換位三下)鈕鈕碰碰碰,脖子(食指交插換位三下)鈕鈕碰碰碰,腰兒(中指交插換位三下)鈕鈕碰碰碰,屁股(無名指交插換位三下)鈕鈕碰碰碰,腳兒(小拇指交插換位三下)鈕鈕碰碰碰,大家來做鈕鈕操(兩手交插握握再合並伸直),做個鍵康好寶寶 (右手慢慢爬,上拳下手撐變磨菇、左手再來一次)。
六節:拍拍(拍二下)插插(手指打開背靠一起手插進、手指並一起向前)開始拔。右拇指動動向右拔(右手彎曲左手伸直向右拔),左拇指動動向左拔(左手彎曲右手伸直向左拔),拔呀拔呀拔呀拔,兩只小手(攤平)不分家(豎起兩個大拇指碰到一起)。
6. 園林種的蘭花亞麻是榨油品種嗎
形容亞麻復的句子
亞麻_詞語解制釋
【拼音】:yà má
【解釋】:基本解釋(1)一年生草本植物,莖細長,葉子互生,披針形或條形,花淺藍色,結蒴果,球形。纖維用亞麻的莖皮含纖維很多,可以做紡織原料。油用亞麻的種子可以榨油。(2)纖維用亞麻的莖皮纖維。
【例句】:該廠生產的亞麻、滌粘麻系列產品竹節布、縐布、彈力布、蘭花布等享譽海內外,是江蘇紡織新產品開發的優秀企業。
7. 蘭亭集序的教案
一:教學目標
1、掌握「次」、「修」、「與」、「因」 等重要的文言詞語;積累一些寫景的句子。
2、提高誦讀文言文的能力,培養語感;學會比較,質疑與思考。
3、體會認識作者的人生觀,提高自己對社會,對人生的認識水平。
二: 教學重點、難點
1、掌握重要的文言詞語,學會聯想與比較,在「語境」中對其意義確認。
2、理清文章結構,提高誦讀能力。
3、領會王羲之在文中的哲學思考與人生認識。
三、教學設想
1、如此美文,誦讀至關重要。准備高雅的古琴、古箏曲《高山流水》配樂誦讀。
2、通過聯想、比較的方法,來闡釋文體、積累詞語、拓寬視野。
3、多媒體配合。
四、教學過程
(一) 通過書法作品《蘭亭集序》導入課文。
1、你知道王羲之是在什麼狀態下創作出《蘭亭集序》的嗎?
2、由書法美來領略文采美。
(二) 學生對照注釋自讀課文
1、朗讀
2、評價。(讀得好不好, 好在哪裡,不好在哪裡。關鍵在 :准確與流暢;把握展示作者的情感。)
(三) 配樂,古琴曲《高山流水》。教師泛讀。
1、提出思考題:分別用一個字(詞)來概括每段的意思。
2、教師范讀。
3、播放錄音帶。
(四) 揣摩鑒賞文本
1、第一段可用哪一個詞加以概括(可在文字中尋找)
明確:樂
2、哪些東西信可「樂」呢?
明確: 景——美 崇山峻嶺,茂林修竹 (山)
清流急湍,映帶左右 (水)
天朗氣清,惠風和暢 (天)
人——賢— 群賢畢至,少長咸集
事——雅— 一觴一詠
3、聯想、比較、拓展:
① 引入丘遲《與陳伯之書》 暮春三月,江南草長,
雜花生樹,群鶯亂飛。
② 兩人同寫暮春江南,景物特點有什麼不同?
明確:丘遲之景,勃勃生機,活潑熱烈。意在喚起身處北方的陳伯之的思鄉之情;羲之之景,清俊高雅,有超凡脫俗之韻。
③ 講到「人賢」,引入劉禹錫《陋室銘》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意在表明,美景配賢人(賞心悅目,良辰美景)。
4、學生試背第一段,教師示範背誦
5、朗讀第2段,用哪一個詞概括本段?
明確:痛
6、「痛」在何處?
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談玄悟道
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歸隱山林 情隨事遷 修短隨化,終期於盡——痛
7、引入范仲淹《岳陽樓記》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比較他們的精神境界。
8、學生試背第二段,教師示範背誦。
9、學生朗讀第三段,用一個詞概括本段:
明確:悟
10、有人說本文流露出了作者某些消極的情緒,如文中有 ,
為證。但作者對人生的態度到底是消極的,還是積極的呢?(「悟」出了什麼?)
明確: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
否定「老莊」的背後是對人生的肯定(王羲之,被稱為「書聖」,他是有所作為的)
11、學生試背,教師示範背誦。
(五) 基礎知識(字詞)的教學穿插在文本鑒賞之中,但可注意讓學生聯想舊知識,閱讀工具書。如:
修 鄒忌修八尺有餘 《鄒忌諷齊王納諫》
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 《核舟記》
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 《岳陽樓記》
修守戰之具 《過秦論》
茂林修竹 《蘭亭集序》
修短隨化,終期於盡 《蘭亭集序》
因 因利乘便 《過秦論》
因河為池 《過秦論》
不如因善遇之 《鴻門宴》
因人之力而敝之 《燭之武退秦師》
因寄所託 《蘭亭集序》
罔不因勢象形,各具形態 《核舟記》
現在有:因地制宜,因勢利導,因陋就簡,因材施教等。
(六) 聽錄音帶:
1、再次體會文本內容
2、配樂,同學們邊讀邊背課文
附: 板書設計
蘭亭集序
王羲之
景美
樂 人賢
事雅
痛 或取諸懷抱……(談玄悟道)
或因勢所託……(歸隱山林) 終期於盡
悟 一死生……
齊彭殤 ……
作業
1、根據示範整理總結有關文言詞語:與、次、期、臨、致、或、
2、背誦課文
名句默寫檢查設計:
① 寫出《蘭亭集序》中寫景的短語
② 《蘭亭集序》中道出古今人們普遍共同感受的句子
流露出作者消極情緒的句子
但作者還是積極向上的,從
可以看出。
8. 蘭花怎麼養,蘭花種植在線教學視頻 第3集
蘭花的品種很多哎。這是一般蘭花的栽培技術:
種植方法
蘭花盆景照片集錦(18張)分開的蘭叢,不要拆得太零星,每叢至少有3~5苗,最好是一年生植株、二年生植株和三年生植株保留在同一叢中。
墊盆
盆底用—塊瓦片蓋住排水孔,再用磚塊,瓦片或貝殼逐步填充,其中大隙縫填充以泥粒或豆石,一般約為盆內高度的1/2~1/3。上余的凈高約10~15厘米,留作培養土層。其具體高度應根據蘭花的種類及蘭根的長短和盆的高矮而定。鋪墊物不要填得太密太實,應保留一點孔隙。實踐證明,有的新根能在鋪墊層的孔隙中生長良好。
栽植
在鋪墊層上,先填上2~3厘米的培養土,用手稍壓實,即可將蘭花正立擺布其上,根據植株與花盆大小,可以幾個單株、2叢、3叢或更多叢種在一個盆里。3叢宜栽成鼎足之勢。4叢可栽成四方形,五叢宜列成梅花形。蘭根要自然舒展,葉片要四方披拂。要緩緩地將蘭根放入盆內,使蘭根自然舒展,盡量不與盆內壁碰擦。蘭株入盆後,就逐步固定蘭株姿勢。—盆栽一叢的,應使老假鱗莖偏居一側,使新芽有發展的餘地。一盆栽數叢的,每叢的老假鱗莖應相對地集於盆之中間,使新根新芽向外發展各有足夠的空間。
填土
栽植時,一手扶葉,一手添加營養土,執住蘭株基部稍往上提,以舒展根系,同時搖動蘭盆。讓培養土深入根際;繼續添土,並搖動蘭盆,調整蘭株的位置和高度。用手沿盆邊按壓,但切勿過重而傷根,繼續添土並擠壓,直至盆面土壤高出盆口2~3厘米,略呈饅頭形。培養土應將全都蘭根蓋住,掩至假鱗莖基部,填土的深淺,傳統認為:春蘭宜淺,惠蘭宜深,但一般以不埋及假鱗莖上的葉基為度。新發蘭花在山野里生長時,植株上留下了土表上下的明顯標志,可以此標志為准。花盆的大小也要和植株的大
大花蕙蘭小、多少相稱,既不要盆大而株小又少,也不宜盆小而株大又多。一般植株的數量,以預計2~3年後剛好長滿盆為原則。植株大小與盆的高度相稱。既利於生長,又符合觀賞要求。
鋪面
栽植完畢後,可在盆土表面鋪上一層小石粒或青苔,最好是林下優質苔蘚,既美觀、又可調節水分,還可保護葉面不被泥水污染,新芽也不致感染泥土中病菌而爛心;此外,還可減緩雨水對盆土的沖刷,保持盆土疏鬆。
澆水
栽植完成後,即澆第一遍水
9. 蔬菜的哪個部位可以吃教案
一、活動目標: 1、幼兒能初步了解生活中常見的蔬菜,並知道吃蔬菜的哪些部位。 2、初步了解不同蔬菜有不同的營養,多吃蔬菜身體棒。 3、幼兒能積極大膽地說出自己的想法,並獲得其中的樂趣。二、活動准備: 1、蔬菜實物若干:西蘭花、花菜、菠菜、捲心菜、青菜、芹菜、土豆、胡蘿卜、蘿卜、黃瓜、茄子、番茄等。 2、分類筐。 3、一次性桌布,筷子、碟子若干,蔬菜沙拉(小番茄、黃瓜、生菜、胡蘿卜、紫甘藍)。 4、自製的課件 三、活動過程: (一)、問題導入:讓幼兒說說自己喜歡吃的蔬菜,通過介紹自己喜歡的蔬菜,進一步了解各種不同的蔬菜。 1、師(演示課件):每天無論是家裡還是幼兒園,我們都要吃許多的蔬菜。你喜歡蔬菜嗎?你都喜歡吃什麼蔬菜,為什麼? (教師鼓勵幼兒回答問題,並及時的給予表揚,增強幼兒的自信心。) 2、教師小結:蔬菜有很多的維生素、礦物質,營養很豐富,所以多吃蔬菜身體好,我們應該樣樣蔬菜都要吃。 (二)、蔬菜可以吃那些部位?對蔬菜食用的不同部位感興趣。 1、猜猜老師喜歡吃什麼蔬菜?(教師繼續演示課件)胡蘿卜的什麼部位可以吃? 小結:原來胡蘿卜的根是可以吃的。 2、不同的蔬菜吃的是不同的部位,有的是吃花,有的是吃種子,有的是吃果實,有的是吃莖/葉,還有的是吃根。這里有很多的蔬菜,它們的什麼部位可以吃哪? 小結:原來,蔬菜的根/花/果/葉/莖/種子是可以吃的。青菜真厲害,可以同時吃兩種部位,有沒有更厲害的蔬菜,可以吃三種不同的部位的?除了這些蔬菜以外,哪些蔬菜的根(花/果/葉/莖/種子)也是可以吃的?我們回去再找一找。 (三)、品嘗蔬菜沙拉 1、平常你們吃的哪些菜是用蔬菜做的? 小結:蔬菜有很多的做法,可以炒、涼拌、煮……還可以做湯。 2、老師用一種不一樣的做法做蔬菜,就是用蔬菜做成蔬菜沙拉,我們一起來品嘗吧。嘗嘗你吃到的是什麼蔬菜?吃的是它的什麼部位? 3、教師小結:蔬菜不僅味道好營養也很豐富,是維持我們生命不可缺少的食物。所以我們小朋友要天天吃蔬菜,而且要樣樣蔬菜都愛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