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殘缺美
Ⅰ 如何拍攝漂亮的荷花
荷花是自古就是文人雅士歌頌的對象,尤以北宋時期周敦頤的《愛蓮說》為最,那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被廣為流傳,也讓人們了解了荷花聖潔的秉性。荷花一般在夏季是開放最旺盛的時候,而具體的開放時間,由於全國不同的地區有些差異,一般都在6月至9月開放。荷花是一種比較特殊的花卉,他的拍攝主題有很多,不僅可以拍攝它花開正旺的狀態,還可以從「小荷才露尖尖角」一直拍攝到「夕陽殘荷」,因此可拍攝的周期還可再延長1個月有餘。所以要拍攝出各種狀態下的荷花,就需要攝影師耐心地去抓取每個時間段的荷花狀態了。
在拍攝荷花時,使畫面的比例更加和諧;通過虛化背景,或者添加陪襯對象,突出表現被攝主體。不同角度的變化,能夠變現出荷花不同的姿態、不同的細節,當然所出現的畫面效果也是截然不同的,每個角度都有其不同的風格魅力,給觀者以不同的視覺印象。
在拍攝荷花時,也可以利用被攝主體的大小,或者虛實對比突出表現被攝主體,增加畫面的趣味性和形態美感。荷花綻放時,千姿百態、魅力不凡,即使是掉落的殘荷也有另一番的姿態,讓人心生憐愛,給人們帶來不同的視覺印象。無論是已經掉落的姿態還是正在掉落的姿態都是值得我們去觀察抓取,把握其最美的「退場」狀態。
利用對比拍攝
拍攝時,利用兩朵荷花的對比來突出被攝主體,陪體比被攝主體高且花開的更大一些;利用大光圈盡期虛化,突出了正在綻放的荷花美姿。
Ⅱ 殘缺之美——不好意思!純粹班門弄斧了,也是、還是、依舊、仍然是荷花。
確實如此,當時也感覺到這個問題的,但我裁剪比較大,顏色深點可以遮一下噪點,我覺得還是我那15-85的頭(當然也存在我自己脖子上這顆頭)的問題,拍荷花還是有點惱火,拉不攏來。
Ⅲ 求國畫寫意荷花的畫法
國畫寫意荷花的畫法
1、荷葉的畫法:先畫荷葉,取中號提斗筆蘸墨或者三綠、三青,筆尖蘸花青及淡墨,一氣呵成,注意的是用筆的大小排列,不可均勻。要錯落有致。墨色要
有濃淡變化,形狀不可太圓。畫荷葉一般要求邊緣實、中心虛。葉臍附近不可添滿,多留空白。葉的邊緣是顯露筆觸的地方,盡可能不加或少加修飾。同時畫出淡墨荷葉,還是不要太圓,殘缺美才是寫意畫的追求境界。用此筆筆尖蘸濃墨畫出未開的小荷葉。注意疏密變化。
Ⅳ 從第八段看,作者筆下的荷花的神奇世界具體表現在哪幾個方面
絕 唱
我每年都要到圓明園去。雖然圓明園一直有荷花池,可我到圓明園看荷花,卻既不在三四月間去看它的綠葉,也不在五六月間去看它的紅花,我只願在每年的初冬季節去。
誠然,荷花綠葉的美是無可比擬的。它淺淺的深深的綠葉上凝聚著汪汪點點的水露,在陽光的照射下,宛如透明的翡翠上滾動的幾顆珍珠。這是這一塘荷花最美的時候嗎?「接天蓮葉無窮碧,」的名句曾被人無數次地吟詠過。我曾經以為,這是荷花最美的時候,可是我現在卻覺得,也許一切並非如此。
誠然,荷花的紅、荷花的美是有口皆碑的。它粉粉的、淡淡的、雅雅的,彷彿永遠是十五六歲的年紀。不管在明亮的陽光下或是在輕風細雨中,它亭亭於岸畔又隱隱於水底的那些神秘莫測的艷影,都會使人心醉神迷。這是這一塘荷花最美的時候嗎?「映日荷花別樣紅」的詩句,人們總是不絕於口。我也曾經認為,滿塘紅艷是荷花最美的時候,可是我現在越來越不這么認為了。
那是十多年前的十一月,我獨自一人到圓明園,想去尋找那裡的殘秋。可是當我徜徉於既找不到一片綠葉也找不到一朵紅花的荷花池的石岸上時,無意之間,卻被驀然呈現在面前的另一種景色震撼了:在映滿圓明園斷石殘柱的倒影中間,是一池殘荷——有的枯梗還高高地聳立著,有的則已折斷在水中;有的葉子早被秋風撕破,有的卷作黑色的一團,卻依然在空中高擎;那些曾是翠綠色或者金黃色的蓮蓬,有的雖然已變成黑色,卻依然在空中高舉,有的被風雨摧折,成堆地倒伏在水中,卻依然守著它自己的根。看到這些景象,我頓時感到自己走進了一個荷花的神奇世界。
「留得殘荷聽雨聲」嗎?不,我感到這滿池的荷花沒有枯、沒有死,那布滿池水的斷梗殘枝,完全是那一池碧綠一池艷紅的最高的升華。你從中可以發現一種美,那種不是紅紅綠綠的俗美,而是蘊藏於殘破枯敗之中的、充滿自信和孤傲的凄美。
它是滿池桔梗殘葉,它不再以綠葉去使人清心,也不再以紅花去使人陶醉,但它卻表達了一種精神,一種力量。它和圓明園留給人們的斷牆一樣,是一種似乎已被摧毀但卻永遠無法摧毀的象徵,是一種不屈的沉默。因此,我想,這滿塘殘荷才是圓明園荷池的絕美之處,它是遠勝於色、遠勝於香的一池歷盡凄風苦雨的絕唱。何況,隆冬過後,它那散落滿地的蓮子,又會吐出新芽,用它青青的綠意,覆蓋著這片古老的荷池呢!
不要「留得殘荷聽雨聲」,還是「風雨聲中聽殘荷」吧!去聽它的精神,去聽它的力量!
1.聯系語境,解釋文中加點詞語的意思。(2分)
亭亭:這里指荷花直立而美好的樣子。
2.第④段運用描寫的表達方式,寫了殘荷的 ,第⑤⑥段運用了 的表達方式,贊美了殘荷的精神。(2分)
外在形態(形象) 議論、抒情(評分:2分。每空1分,第二空只答對一項不得分)
3.按照要求品讀、賞析下面的句子。(4分)
(1)從修辭的角度: 它淺淺的深深的綠葉上凝聚著汪汪點點的水露,在陽光的照射下,宛如透明的翡翠上滾動的幾顆珍珠。
賞析:句中將「綠葉」比喻成「透明的翡翠」,將綠葉上「汪汪點點的水露」比喻成「珍珠」,生動傳神地寫出了綠葉的青翠、晶瑩,水露的圓潤、靈動。
(2)從含義的角度: 有的葉子早被秋風撕破,有的卷作黑色的一團,卻依然在空中高擎。
賞析:句中的「撕破」「卷作黑色的一團」體現了「秋風」摧殘之重,「依然」「高擎」則突出了殘荷(荷葉)不屈、孤傲的品格。
4.作者在寫殘荷時多次提到圓明園的斷牆殘柱,這兩者有何相似之處?(2分)
兩者都經受摧殘,外形都是殘破的,精神都是不屈的。(評分:2分。只答後兩句,大意對即可。如果從文章中摘取「它和圓明園留給人們的斷牆一樣,是一種似乎已被摧毀但卻永遠無法摧毀的象徵,是一種不屈的沉默」得1分)
5.文段⑦中,「留得殘荷聽雨聲」與「風雨聲中聽殘荷」有何不同?結合文意,談談你的理解。(4分)
「留得殘荷聽雨聲」聽的重點是雨聲,表現的是一種審美的情趣;「風雨聲中聽殘荷」突出的是感受殘荷所表現的一種精神和力量。
6.根據文章內容,分析本文題目「絕唱」的含義。(3分)
這里指圓明園的殘荷雖然飽受摧折,枯敗殘破,但依然自信、孤傲,表現的是一種絕美的精神
7.下列對原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確的兩項是(4分)
A."圓明園的荷花和別處的荷花不一樣"在於它不迎合季節,既盛開於五六月間,也持續到十月殘秋.
B.作者很善於細節描寫,例如文中畫線語句通過對碧荷上水露的描寫,產生了集靜態美與動態美於一體的效果.
C.第7段無疑而問,自然過渡,既水到渠成引出作者以為最美的荷花,又引發讀者的閱讀的興趣.
D.作者引用李商隱的詩句"留得殘荷聽雨聲",不僅富有文化意蘊,而且切合文章題意,深化了主題.
E.作者每年都要到圓明園去看荷花,是因為這里的荷花有警醒人們時刻不能忘記民族歷史恥辱的意義.
答:A(不一樣在於它不迎合季節,是一池沒有綠葉沒有紅花的枯梗殘荷.)
E(是為表現兩者的殘缺美,越是摧毀越美麗)
8.作者最愛十月的殘荷,為什麼要從春夏的荷花寫起
答:寫三四月間的出水綠葉和五六月間新綻紅荷的色彩鮮艷之美為下文做鋪墊,突出(或"襯托"")了十月殘荷枯梗,敗葉的獨特之美。
9.從第8段看,作者筆下的荷花的神奇世界表現在哪幾個方面
答:①背景,以圓明園的殘垣斷壁為獨特背景;
②精神(情操),荷雖殘,志不殘,枯梗,敗葉,黑蓮蓬依然在空中高擎;
③圖案,殘荷組成的各種美麗,幽秘的圖案。
10.文章題目為"絕唱",請根據文意,理解"絕唱"的含義.
答:滿塘殘荷是一池碧綠,艷紅的最高升華,是一池歷盡凄風苦雨的高尚凄美;圓明園的斷壁殘垣是被摧毀的歷史的見證,已成為無法摧毀的象徵;現實的殘荷與歷史的殘缺相互映照,構成了殘缺,獨特的美。
Ⅳ 殘荷的意境之美是什麼
殘荷的意境之美是:殘缺亦是一種美。殘荷是一種什麼樣的美,很多朋友都說,當然是荷花美,若荷塘僅僅幾片葉子未免過於單調,非要添上幾枝裊娜的荷花才更俱神韻。中國古代許多大詩人偏偏懂得欣賞殘荷,李商隱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殘缺亦是一種美。
殘荷的寓意
殘荷是荷花即將凋謝的時候,殘荷寓意著堅韌不屈,它的生命力很頑強,殘荷對水質的要求很高,適宜在平靜的淺水、池塘、沼澤等環境中生長。殘荷是喜光的植物,種植時要讓植株接受充足的光照,通常植株接受的光照越充足長勢就越好,花朵也會更好看。荷純潔,寧靜,而殘荷是荷殘缺的美,是荷另一種生命的象徵。
Ⅵ 怎樣拍荷花的延時拍攝
夏天,最美不過屋檐下手捧西瓜,向外看風吹荷翻。現在,就一邊捧著西瓜,一邊學習怎麼拍荷花吧~
1.光線
荷花開苞時間為凌晨3點開始,4點鍾後花瓣開始展開。花瓣展開的時間也會跟陰天、雨天,也有一定的關系會延時展開時間。
拍攝荷花的最佳時間是早上七點到上午十點,荷花開得最好,散射光下拍攝荷花時光線柔和,光比較小,有利於表現荷花的淡雅和柔美。
下午的時候光線也柔和,但靠近中午時,花朵不是逐漸收攏就逐漸衰敗,下午幾乎看不到盛開的荷花,因此看到形狀和光線合適的花就要及時拍攝,不要延誤時機。
2.角度
拍攝的角度不同,展示的荷花的美也不一樣。
俯拍展現花蕊
側拍展現荷花的層次感
微距增加趣味
廣角展示野趣
3.畫面簡潔
荷花本身線條很簡潔,無論是花是葉片還是莖,都簡簡單單,不枝不蔓,所以在拍攝時要根據它的特點,做到以簡潔為主。往往是構圖越簡潔,畫面效果就越好。
利用荷葉作為前景和背景,可以遮擋很多的雜物。
利用荷葉的陰影,營造出四周較暗的氛圍,自然主體就明確啦,當然,也可以後期將四周壓黑,甚至可以處理成黑背景。
4.獨特美
拍荷花的人很多,怎樣讓自己的作品更獨特,是今天要說的重點。
1.小生物
抓拍在荷花上停留的小生靈,使作品增添生機和靈動
2.動感
偶來的一陣夏風,翻動了荷池,這時可拍攝出具有動感的作品。難點就是,作品容易糊,建議使用三腳架保持手機穩定的同時,進行連拍,後續再挑選滿意的作品。
3.灑水
雨後拍荷,是很好的時機,沾著水珠的荷花,顯得更加嬌柔,讓人憐惜。
如果沒有遇上雨天,可以帶個小噴霧瓶,對荷花進行噴水,噴水能讓水滴更自然,同時,也避免了直接潑水傷害到荷花,做個愛花的拍花人。
4.記錄美
按照荷花從生長到凋零這個思路,記錄它的美。
所以除了拍盛放得正好的花,也拍攝含苞待放的花苞
漸漸凋零的它,殘缺美,也是一種美。
Ⅶ 國畫荷花圖的顏色
國畫荷花圖畫畫步驟:
1、荷葉的畫法:先畫荷葉,取中號提斗筆蘸墨或者三綠、三青,筆尖蘸花青及淡墨,一氣呵成,注意的是用筆的大小排列,不可均勻。要錯落有致。墨色要有濃淡變化,形狀不可太圓。畫荷葉一般要求邊緣實、中心虛。葉臍附近不可添滿,多留空白。葉的邊緣是顯露筆觸的地方,盡可能不加或少加修飾。同時畫出淡墨荷葉,還是不要太圓,殘缺美才是寫意畫的追求境界。用此筆筆尖蘸濃墨畫出未開的小荷葉。注意疏密變化。
總體要求意畫要用筆大膽,穩、准、狠,干凈利索,不拖泥帶水,最後要細心收拾,感覺有哪些用筆不足之處,再修補一下。如果感覺可以,題字、蓋印、完成。
下面是牽牛花:
牽牛花是屬於旋花科,一年生纏繞草本,全株長有粗硬毛或柔毛。 葉寬呈卵形, 常作三裂狀。夏季開花,花冠漏斗形,花色有紅、白、藍、紫等多色,每一朵花只有一天的壽命。
1、畫牽牛花的葉,三筆一葉,然後趁濕勾葉筋。葉有濃淡疏密變化。
2、 畫牽牛花的藤,有主、次、附藤之分。
3、畫牽牛花先畫花頭,然後點花蕾,接下來點花托。最後畫莖於藤上。
Ⅷ 國畫里荷花和荷葉的畫法
國畫里荷花和荷葉的畫法
1、荷葉的畫法:先畫荷葉,取中號提斗筆蘸專墨或者三綠、三青,筆尖蘸花屬青及淡墨,一氣呵成,注意的是用筆的大小排列,不可均勻。要錯落有致。墨色要有濃淡變化,形狀不可太圓。畫荷葉一般要求邊緣實、中心虛。葉臍附近不可添滿,多留空白。葉的邊緣是顯露筆觸的地方,盡可能不加或少加修飾。同時畫出淡墨荷葉,還是不要太圓,殘缺美才是寫意畫的追求境界。用此筆筆尖蘸濃墨畫出未開的小荷葉。注意疏密變化。
2、荷花的畫法:
換大白雲筆蘸朱膘、曙紅、筆尖蘸少許胭脂,邊勾勒邊染畫出荷花頭的形狀,先畫近處的花瓣,注意花瓣的大小,疏密和濃淡。也可以用淡墨勾勒白荷花朵。花朵要放在作品的醒目之處,花瓣的勾勒左右不要對稱,可一邊多一邊少,有松有緊。因透視的關系,花瓣的寬窄也要有所不同,要有變化多樣的姿態。
Ⅸ 怎樣才能學會畫國畫荷花
用墨色畫花梗和葉梗時,要做到花重、葉重,梗也隨之而重;花淡、葉淡,梗也隨之而淡內。梗的變叉應避免出現垂直線容和平行線,相交角度也不要過大,要有長短、粗細、濃淡、枯濕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