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山海棠香
㈠ 海棠香國的樂山的海棠情結
樂山人心目中的「海棠情結」散發馨香的海棠今已不復存在,「海棠情結」在樂山人的心中卻根深蒂固,至今樂山尚有種植海棠欣賞海棠的習俗。
《樂山報》在1980年創刊時,其文藝副刊即以「海棠」命名,希冀嘉州海棠能以另一種生命形式,「深深地植根於嘉州膏腴的土地中,沐浴著社會主義的雨露陽光,四時競秀,縷縷噴馨,用她絢麗的色彩和沁脾的異香,輝映時代的風貌,陶冶人民的情操。」在樂山人民的呵護下,這個刊名一直沿用至今。
為開掘「海棠香國」的歷史文化,樂山報海棠副刊在創刊不久就開展了有關嘉州海棠的討論,引起了樂山市民的廣泛關注,有識者熱切參與。兩年後的《樂山市志資料》在全文輯載其討論文章時,還在各文的標題下加了副題。計有:李又林《海棠香國覓海棠——嘉州海棠是綠葉球根狀海棠》(樂山報1980年9月19日第4版),孟汀《也談「海棠香國」的海棠——兼與李又林同志商榷》(樂山報1980年10月24日第4版),毛西旁《嘉州海棠是貼梗海棠——與李又林、孟汀二同志商榷》(樂山報1980年11月7日第4版),孟汀《嘉州海棠是垂絲海棠——與毛西旁同志商榷》(樂山報1980年11月28日第4版),李又林《願為海棠譜新曲——為「嘉州海棠」與孟汀、毛西旁二同志商榷》(樂山報1981年1月16日第4版)。這個討論因故暫停的情況下,又在其他出版物繼繼續續地延繼著。文章引經據典,各抒己見,一時成為街頭巷尾茶房酒店的熱門話題。
嘉州海棠被法定為「市花」,是經過樂山市民長時間醞釀、廣泛地討論後一致選出後,市人民代表在大會上一致通過的。
舊時樂山府衙內懸有兩道匾額:「漢嘉古治」「海棠香國」,這正是對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高度概括。
「海棠香國」凝聚著樂山人對這塊熱土的摯愛,吸引著天下人對這方土地的關注。尋跡開發「海棠香國」對於建設文化強市有著積極的作用。讓歷史文化名城大放異彩,讓「海棠香國」從歷史的記憶中「走」出來成為這座城市的精神指引,成為新時代的一張城市名片,已迫在眉睫。
㈡ 為什麼樂山的市花是海棠
樂山歷來有「海棠香國」百之稱。唐代薛能任嘉州刺史時,有詠海棠詩句:「四海應無蜀海棠,一時開處一城香;晴來使府低臨檻,雨度後人家散出牆。」從此詩中,可以想見唐時的嘉州,滿城海棠花,爭奇斗艷;游知人如織、熙熙攘攘傾城觀花;花開一城,絢麗爛漫,城中府中,飄盪著醉人的芳香。海棠花在樂山有著古老的歷史。除家種外,樂山不少區道縣還有野生木本海棠,故種源不缺。海棠屬內薔薇科,常見的有木本和草本兩大類。貼梗海棠、垂絲海棠、木瓜海棠、西湖海容棠等四種屬木本類,樂山市就是以這四種木本海棠作為市花。
㈢ 大立菊海棠花它們的特點是什麼
一、外形特徵
海棠花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栽培歷史,早在先秦時期就有記錄。其花往往是一枝長出5-8朵,呈傘狀聚集。花瓣卵形,白中帶粉,培養的品種有重瓣,但野生品種多是單瓣。
二、生長習性
海棠花在我國各地都有分布。它有極強的耐寒能力,在零下15℃的環境中也能很好的生長。同時也能適應土壤乾旱,水分缺乏的地方。日常養護中最重要的就是給予它充足的光照,環境太陰會導致其發育不良。
三、其他功效
海棠花除了有不錯的觀賞價值外,還可以食用。其果實名為海棠果,外表和口味都和山楂類似,同時也有一定的營養價值。另外雖然花卉沒有想起,但可以吸收二氧化硫和煙塵,放在室內還能防輻射,對我們的健康有幫助。
海棠花是樂山市的市花,自古樂山就有海棠香國的美譽。而且令人稱奇的是,各地的海棠花香氣都很淡,唯獨樂山海棠的香氣撲鼻,被稱為色相並勝。
㈣ 海堂香國我是搜索一下海堂香國的位置在那裡
海堂香國的位置:四川樂山市中區市中樂山市中區任家壩17號。
簡介:
「海棠香國」一詞出自宋人沈立的《海棠記》:「大足治中,舊有香霏閣,號曰海棠香國。」,南宋著名地理學家王象之《輿地紀勝》里的《靜南志》也記載:「昌居萬山間,地獨宜海棠,邦人以其有香,頗敬重之,號海棠香國。」
「海棠香國」原指古代昌州,如今在重慶市永川區、大足區、榮昌區一帶。
四川省樂山市也將「海棠香國」作為了自己的文化名片。
㈤ 樂山屬於哪個省哪個市
樂山屬於四川省樂山市。樂山,四川省轄地級市,古稱嘉州,有「海棠香國」的美譽。位於四川省中部,四川盆地的西南部,地勢西南高,東北低,屬中亞熱帶氣候帶。樂山是四川省重要工業城市、成都經濟區南部區域中心城市、重要樞紐城市、成渝城市群重要交通節點和港口城市。成昆鐵路、成貴高鐵貫穿全境。
樂山的文化遺產
樂山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首批對外開放城市、全國綠化模範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全國衛生城市。樂山有世界級遺產三處—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峨眉山和樂山大佛、世界灌溉工程遺產東風堰,國家4A級景區以上景區15處,國家A級景區35處。
截至2019年底,樂山市轄4個區(市中區、五通橋、沙灣、金口河)、1個縣級市(峨眉山市)、4個縣(犍為、井研、夾江、沐川)和2個彝族自治縣(峨邊、馬邊)。樂山市人民政府駐地市中區濱河路98號。
㈥ 樂山為什麼古稱海棠香國
樂山古稱嘉州,地處四川盆地西南部,距成都一百六十餘公里,面積二萬平方公里,人口六百二十萬,轄區、縣十七個。樂山建治的歷史可上溯兩千多年。西漢稱南安,北周至隋唐又名嘉州,宋以後叫嘉定,因城南有至樂山,清初更名樂山。((樂山古代盛產色香俱佳的海棠,又有「海棠香國」之稱)). 樂山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地靈人傑的文化之鄉,眉山「三蘇」和當代文豪郭沫若,均為樂山地區人,同時,樂山又是一個旅遊景點眾多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其著名景點有「小西湖」、五通橋、「寺出飛鳥外,青峰載朱樓」的凌雲寺、烏尤寺;建築奇特的船形古鎮羅城,以及夾江千佛岩,青神牛岩寺,眉山三蘇祠、仁壽黑龍灘等,千山萬景,盡收來,風情萬種,姿態萬千,近年來新發現的沉睡千年的巨型睡佛,又是令人眼界大開,驚奇慨嘆。 氣候溫和,風光綺麗,經濟繁榮,物產豐富,是山青水秀的著名風景旅遊勝地。「雄秀天下」的峨眉山和世界馳名的石刻彌勒佛造像--樂山大佛,每年都吸引著成千上萬的國內外旅遊者。 地貌復雜,氣候多樣的樂山,在不同的自然生態環境里分布著不同的生物群落,生物資源極其豐富,具有十分重要的經濟價值和生態價值。
㈦ 海棠香國是哪個地方
樂山
明萬曆39年(1611年)編成的《嘉定州志》:「州治枕海棠山,接高標之脈。甘棠樓,知州鍾振題『海棠香國』於此。 樂山市,位於四川盆地西南,古稱嘉州,是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峨眉山與樂山大
佛所在地,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嘉州盛產色相具佳的海棠,稱香海棠,天下聞名, 舊時樂山府衙內懸有兩道匾額:「漢嘉古治」「海棠香國」,如今的海棠更成為了樂山的市花。
來緣
稱樂山為「海棠香國」,是因為樂山古代特產「嘉州香海棠」之故。
算來,嘉州海棠在唐代就已經出名,段成式在《酉陽雜俎》中記載說:「嘉州海棠,色香並勝」。唐代曾在嘉州做過刺史的薛能寫道:「四海應無蜀海棠,一時開處一城香」。
北宋詩人王十朋稱為「嘉香海棠」,並以此為題寫「點絳辱」詞,「絲蕊垂垂,嫣然一笑新妝就。錦亭前後,燕子來時候。誰恨無香,試把花枝嗅。風微透,細熏錦袖,不止嘉州有。」有學者認為,海棠以地名「嘉州」冠之,既區別於異地,又標明了它特有的風格和特徵,而成為另一種「物種」或「品種」。
㈧ 海棠花是哪裡的市花
1989年4月28日,樂山市一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七次會議決議通過了海棠花為樂山市市花。
樂山海棠受到歷代文人名士的推崇和喜愛,他們爭相詠贊,寫下了大量優美的詩篇,成了樂山特有的珍貴文化遺產。
當代文豪郭沫若是樂山人,他在《我的童年》里自豪地說,樂山是號稱「海棠香國」的地方。
他還為家鄉題寫了「海棠香國」四個大字,現已被刻成石碑置放在樂山海棠園中。
海棠園位於凌雲山峰祖師洞外,在集鳳樓前的斜坡上因遍植一坡海棠樹,蔚然成景,故名海棠園。
樂山人自古以來就喜歡海棠,「海棠香園」已成為樂山人的驕傲。這也是樂山選海棠為市花的原因之一。
㈨ 樂山在中國哪個市
樂山所屬地區
中國四川省
樂山,古稱嘉州,四川省轄地級市,位於四川中部,四川盆地西南部,地勢西南高,東北低,屬中亞熱帶氣候帶。樂山是四川重要的工業城市、成都經濟區南部區域中心城市、重要樞紐城市、成渝城市群重要交通節點和港口城市。成昆鐵路、成貴高鐵貫穿全境。[1]樂山三江匯合。大渡河,青衣江在樂山大佛腳下匯入岷江。[2]
樂山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有「海棠香國」的美譽,是國家首批對外開放城市、全國綠化模範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全國衛生城市。樂山有世界級遺產三處—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峨眉山和樂山大佛、世界灌溉工程遺產東風堰等。
另一個
樂山
河南省駐馬店市確山縣樂山樂山,又名老樂山,位於河南省駐馬店市確山縣城西北6公里處,距駐馬店市9公里,屬伏牛山余脈,由九座山峰相連而成,南北長15公里,寬5公里,主峰玉皇頂海拔813米,總面積6733公頃。是國家AAAA級旅遊區、國家森林公園,樂山森林覆蓋面積達95%以上[1]。
㈩ 海棠樹的花有什麼特點
海棠花在我國很多地方都有栽培,最知名的要數樂山海棠。其花5-8朵聚傘而生,花瓣白中帶粉,十分好看。由於它有很強的耐寒能力和耐旱能力,日常養護中只要給予充足的光照即可。除了花朵好看,它的果實還有豐富的營養價值,同時植株可以吸收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質,很適合在家中培養。
四、樂山市花
海棠花是樂山市的市花,自古樂山就有海棠香國的美譽。而且令人稱奇的是,各地的海棠花香氣都很淡,唯獨樂山海棠的香氣撲鼻,被稱為色相並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