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古詩蘇軾拼音版
A. 蘇軾《海棠》翻譯
《海棠》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空濛月轉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白話內譯文:裊裊的東風容吹動了淡淡的雲彩,露出了月亮,月光也是淡淡的。花朵的香氣融在朦朧的霧里,而月亮已經移過了院中的迴廊。由於只是害怕在這深夜時分,花兒就會睡去,因此燃著高高的蠟燭,不肯錯過欣賞這海棠盛開的時機。
《海棠》是宋代文學家蘇軾的詩作,被選入上海市九年義務教育語文六年級教科書。這首絕句作於宋神宗元豐七年(1084年),時作者被貶黃州(今湖北黃岡)任團練副使已經五個年頭。
(1)海棠古詩蘇軾拼音版擴展閱讀:
此詩開頭兩句,並不拘限於正面描寫,首句「東風裊裊」形容春風的吹拂之態,化用了《楚辭·九歌·湘夫人》中的「裊裊兮秋風」之句。
著一「泛」字,活寫出春意的暖融,這為海棠的盛開造勢。次句側寫海棠,「香霧空濛」寫海棠陣陣幽香在氤氳的霧氣中彌漫開來,沁人心脾,「月轉廊」,月亮已轉過迴廊那邊去了,照不到這海棠花;
暗示夜已深,人無寐,從中還可讀出一層隱喻:處江湖之僻遠,不遇君王恩寵。這兩句把讀者帶入一個空濛迷幻的境界,十分艷麗,然而略顯幽寂。
B. 海棠古詩
《春暮游小園》宋代 王淇
一從梅粉褪殘妝,塗抹新紅上海棠。
開到荼縻花事了,絲絲夭棘出莓牆。
《寓居定惠院之東,雜花滿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貴也》 宋代 蘇軾
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獨。
嫣然一笑竹籬間,桃李滿山總粗俗,
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
自然富貴出天姿,不待金盤薦華屋。
海棠》宋代 蘇軾
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霏霏月轉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以下是出自《紅樓夢》
探春《詠白海棠》
斜陽寒草帶重門,苔翠盈鋪雨後盆。玉是精神難比潔,雪為肌骨易銷魂。
芳心一點嬌無力,倩影三更月有痕。莫道縞仙能羽化,多情伴我詠黃昏。
寶釵《詠白海棠》
珍重芳姿晝掩門,自攜手瓮灌苔盆。胭脂洗出秋階影,冰雪招來露砌魂。
淡極始知花更艷,愁多焉得玉無痕。欲償白帝憑清潔,不語婷婷日又昏。
寶玉《詠白海棠》
秋容淺淡映重門,七節攢成雪滿盆。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為魂。
曉風不散愁千點,宿雨還添淚一痕。獨倚畫欄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黃昏。
黛玉《詠白海棠》
半卷湘簾半掩門,碾冰為土玉為盆。偷來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
月窟仙人縫縞袂,秋閨怨女拭啼痕。嬌羞默默同誰訴,倦倚西風夜已昏。
湘雲《詠白海棠》其一
神仙昨日降都門,種得藍田玉一盆。自是霜娥偏愛冷,非關倩女亦離魂。
秋陰捧出何方雪,雨漬添來隔宿痕。卻喜詩人吟不倦,豈令寂寞度朝昏。
湘雲《詠白海棠》其二
蘅芷階通蘿薜門,也宜牆角也宜盆。花因喜潔難尋偶,人為悲秋易斷魂。
玉燭滴干風里淚,晶簾隔破月中痕。幽情慾向嫦娥訴,無奈虛廊夜色昏。
如夢令
作者:李清照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踏莎行 雨中觀海棠 作者:【劉辰翁】 年代:【宋】
命薄佳人,情鍾我輩。海棠開後心如碎。斜風細雨不曾晴,倚闌滴盡胭脂淚。恨不能開,開時又背。春寒只了房櫳閉。待他晴後得君來,無言掩帳羞憔悴。
秋海棠
秋瑾
栽植恩深雨露同, 一叢淺淡一叢濃。
平生不借春光力, 幾度開來斗晚風?
驛舍見故屏風畫海棠有感
宋 陸 游
厭煩只欲長面壁,此習安得頑如石。
杜門復出嘆習氣,止酒還開慚定力。
成都二月海棠開,錦鄉裹城迷巷陌。
燕宮最盛號花海,霸國雄豪有遺跡。
猩紅鸚綠極天巧,疊萼重附眩朝日。
繁華一夢忽吹散,閉眼細相民猶歷。
憂樂相尋豈易知,故人就記醉中詩。
夜闌風雨嘉州驛,愁向屏風見折枝。
海 棠 歌
陸 游
我初入蜀鬢未霜,南充樊亭看海棠。
當時已謂目未睹,豈知更有碧雞坊。
碧雞海棠天下絕,枝枝似染猩猩血。
蜀姬艷妝肯讓人?花前頓覺無顏色。
扁舟東下八千里,楊州芍葯應羞死。
風雨春殘杜鵑哭,夜夜寒衾夢還蜀。
何從乞得不死方,更看千年未為足。
海 棠
宋 郭 稹
朱欄明媚照橫塘,芳樹交加枕短牆。
傳得東君深意態,染成西蜀好風光。
破紅枝上仍施粉,繁翠陰中旋朴香。
應為無詩怨工部,至今含露作啼妝。
寓居定惠院之東雜花滿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貴也
蘇軾
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獨。
嫣然一笑竹籬間,桃李滿山總粗俗。
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
自然富貴出天姿,不待金盤薦華屋。
朱唇得酒暈生臉,翠袖卷紗紅映肉。
林深霧暗曉光遲,日暖風輕春睡足。
雨中有淚亦凄愴,月下無人更清淑。
先生食飽無一事,散步逍遙自捫腹。
不問人家與僧舍,拄杖敲門看修竹。
忽逢絕艷照衰朽,嘆息無言揩病目。
陋邦何處得此花,無乃好事移西蜀。
寸根千里不易到,銜子飛來定鴻鵠。
天涯流落俱可念,為飲一樽歌此曲。
明朝酒醒還獨來,雪落紛紛哪忍觸。
廣群芳譜
清劉灝
君是詩中老作家,笑將麗句換名花。
花因詩去情非淺,詩為花來語更佳。
須好栽培承雨露,莫令憔悴困塵沙。
他年爛熳如西蜀,我欲從君看綺霞。
稱別堂後海棠
王禹
一堆紅雪媚青春,惜別須教淚滿巾。
好在明年莫憔悴,校書兼是愛花人。
歡迎隨時追問~滿意請採納!謝謝支持!!!
﹎﹎﹎﹎﹎﹎﹎﹎﹎﹎﹎﹎﹎﹎﹎
by:知道團隊【寫意天下】
C. 蘇軾的海棠詩
海棠
作者:蘇軾
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空濛月轉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按】這是蘇軾貶官黃州時所作。一作「東風…,香霧霏霏月轉廊。只…,高燒銀燭照紅妝」
【海棠】昔明皇召貴妃同宴,而妃宿酒未醒,帝曰:「海棠睡未足也」,此詩戲之。
【裊裊】風細貌
【崇光】月光或花光
【霏霏】迷濛狀
【紅妝】用美女比海棠
寫出了海棠昏昏欲睡的特點。
使用了擬人的手法。
表達了詩人愛花,惜花。
D. 關於海棠的古詩
海棠
作者 蘇軾
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空濛月轉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專紅妝。
白話譯文
裊裊的東屬風吹動了淡淡的雲彩,露出了月亮,月光也是淡淡的。花朵的香氣融在朦朧的霧里,而月亮已經移過了院中的迴廊。由於只是害怕在這深夜時分,花兒就會睡去,因此燃著高高的蠟燭,不肯錯過欣賞這海棠盛開的時機。
(4)海棠古詩蘇軾拼音版擴展閱讀
《海棠》是宋代文學家蘇軾的詩作,這首詩寫的是作者在花開時節與友人賞花時的所見。首句寫白天的海棠,「泛崇光」指海棠的高潔美麗。第二句寫夜間的海棠,
作者創造了一個散發著香味、空空濛蒙的、帶著幾分迷幻的境界。後兩句用典故,深夜作者恐怕花睡去,不僅是把花比作人,也是把人比作花,為花著想,十分感人,表明了作者是一個性情中人,極富浪漫色彩。
E. 古詩 《海棠》的譯文
春風輕拂著海棠,花透出美妙的光華.迷茫的夜霧中彌漫著花香,朦朧的月光轉過迴廊.夜很深了,因為擔心海棠會像人一樣而睡去,所以趕忙點燃蠟燭,照耀著海棠.
蘇軾的《海棠》:
東風裊裊泛崇光,
香霧空濛月轉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
故燒高燭照紅妝.
賞析:
這首絕句寫於元豐三年(公元1080年),蘇軾被貶黃州(今湖北黃岡)期間.前兩句寫環境,後兩句寫愛花心事.題為「海棠」,而起筆卻對海棠不做描繪,這是一處曲筆.「東風裊裊」形容春風的吹拂之態,化用了《楚辭·九歌·湘夫人》中的「裊裊兮秋風」之句.「崇光」是指正在增長的春光,著一「泛」字,活寫出春意的暖融,這為海棠的盛開造勢.次句側寫海棠,「香霧空濛」寫海棠陣陣幽香在氤氳的霧氣中彌漫開來,沁人心脾.「月轉廊」,月亮已轉過迴廊那邊去了,照不到這海棠花;暗示夜已深,人無寐,當然你也可從中讀出一層隱喻:處江湖之僻遠,不遇君王恩寵. 「只恐夜深花睡去」,這一句寫得痴絕,是全詩的關鍵句.此句轉折一筆,寫賞花者的心態.當月華再也照不到海棠的芳容時,詩人頓生滿心憐意:海棠如此芳華燦爛,怎忍心讓她獨自棲身於昏昧幽暗之中呢?這蓄積了一季的努力而悄然盛放的花兒,居然無人欣賞,豈不讓她太傷心失望了嗎?夜闌人靜,孤寂滿懷的我,自然無法成眠;花兒孤寂、冷清得想睡去,那我如何獨自打發這漫漫長夜?不成,能夠傾聽花開的聲音的,只有我;能夠陪我永夜心靈散步的,只有這寂寞的海棠!一個「恐」寫出了我不堪孤獨寂寞的煎熬而生出的擔憂、驚怯之情,也暗藏了我欲與花共度良宵的執著.一個「只」字極化了愛花人的痴情,現在他滿心裡只有這花兒璀璨的笑靨,其餘的種種不快都可暫且一筆勾銷了:這是一種「忘我」、「無我」的超然境界. 末句更進一層,將愛花的感情提升到一個極點.「故」照應上文的「只恐」二字,含有特意而為的意思,表現了詩人對海棠的情有獨鍾.此句運用唐玄宗以楊貴妃醉貌為「海棠睡未足」的典故,轉而以花喻人,點化入詠,渾然無跡.「燒高燭」遙承上文的「月轉廊」,這是一處精彩的對比,月光似乎也太嫉妒於這怒放的海棠的明艷了,那般刻薄寡恩,不肯給她一方展現姿色的舞台;那就讓我用高燒的紅燭,為她驅除這長夜的黑暗吧!此處隱約可見詩人的俠義與厚道.「照紅妝」呼應前句的「花睡去」三字,極寫海棠的嬌艷嫵媚.「燒」「照」兩字表面上都寫我對花的喜愛與呵護,其實也不禁流露出些許貶居生活的鬱郁寡歡.他想在「玩物」(賞花)中獲得對痛苦的超脫,哪怕這只是片刻的超脫也好.雖然花兒盛開了,就向衰敗邁進了一步,盡管高蹈的精神之花畢竟遠離了現實的土壤,但他想過這種我行我素、自得其樂的生活的積極心態,又有誰可以阻撓呢? 全詩語言淺近而情意深永.清代詩人查慎行說:「此詩極為俗口所賞,然非先生老境.」寫此詩時,詩人雖已過不惑之年,但此詩卻沒有給人以頹唐、萎靡之氣,從「東風」「崇光」「香霧」「高燭」「紅妝」這些明麗的意象中我們分明可以感觸到詩人的達觀、瀟灑的胸襟.
在皎潔的月光下徘徊
香霧朦朧
依稀可見遠處的亭台
海棠花沐浴在月色之中
溫柔而可愛
月兒西移,爬上迴廊
我點燃紅燭
把嬌艷的花兒照亮
別讓她匆匆離去
留我一世的惆悵
F. 蘇軾《海棠》這首詩怎麼讀
宋代蘇軾所作的《海棠》全詩及注音如下:
《海棠》hǎi táng
東風裊裊泛崇光,dōng fēng niǎo niǎo fàn chóng guāng,
香霧空濛月轉廊。xiāng wù fēi fēi yuè zhuǎn láng。
只恐夜深花睡去,zhī kǒng yè shēn huā shuì qù,
故燒高燭照紅妝。gēng shāo gāo zhú zhào hóng zhuāng。
這首詩的白話文意思是裊裊的東風吹動了淡淡的雲彩,露出了月亮,月光也是淡淡的。花朵的香氣融在朦朧的霧里,而月亮已經移過了院中的迴廊。由於只是害怕在這深夜時分,花兒就會睡去,因此燃著高高的蠟燭,不肯錯過欣賞這海棠盛開的時機。
(6)海棠古詩蘇軾拼音版擴展閱讀
這首詩首句「東風裊裊」形容春風的吹拂之態,用一「泛」字,活寫出春意的暖融,這為海棠的盛開造勢。次句側寫海棠,「香霧空濛」寫海棠陣陣幽香在氤氳的霧氣中彌漫開來,沁人心脾。「月轉廊」,月亮已轉過迴廊那邊去了,照不到這海棠花,暗示夜已深。
後兩句,作者由花及人,生發奇想,深切巧妙地表達了愛花惜花之情。「只恐夜深花睡去」,寫賞花者的心態,當月華再也照不到海棠的芳容時,詩人頓生滿心憐意:海棠如此芳華燦爛,不忍心讓她獨自棲身於昏昧幽暗之中。
末句更進一層,將愛花的感情提升到一個極點。「故」照應上文的「只恐」二字,含有特意而為的意思,表現了詩人對海棠的情有獨鍾。通過寫作者對花的喜愛與呵護,其實也不禁流露出些許貶居生活的鬱郁寡歡。
G. 〈海棠〉蘇軾
一擬人,把花當作人來寫,寫出了作者對花的憐惜,喜愛。
二氣氛渲染,一二兩句營造了迷濛的環境氣氛,增添了神秘感,使讀者產生探究興趣。
三景物烘托,東風,如霧的月光,曲折幽深的長廊,突出了花的美麗。
H. 蘇軾的《海棠》這首詩是什麼意思
蘇軾的《海棠》這首詩的釋義如下:
裊裊的東風吹動了淡淡的雲彩,露出了月亮,月光也是淡淡的。花朵的香氣融在朦朧的霧里,而月亮已經移過了院中的迴廊。由於只是害怕在這深夜時分,花兒就會睡去,因此燃著高高的蠟燭,不肯錯過欣賞這海棠盛開的時機。
I. 蘇東坡的海棠詩
海棠
蘇軾
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空濛月轉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注釋】:
海棠:昔明皇召貴妃同宴,而妃宿酒未醒,帝曰:「海棠睡未足也。」此詩戲之。
東風:春風
裊裊:微風輕輕吹拂的樣子。
崇光:指高貴華美的光澤。
紅妝:用美女比海棠。
【翻譯】:
裊裊的東風吹動了淡淡的雲彩,露出了月亮,月光也是淡淡的。花朵的香氣融在朦朧的霧里,而月亮已經移過了院中的迴廊。由於只是害怕在這深夜時分,花兒就會睡去,因此燃著高高的蠟燭,不肯錯過欣賞這海棠盛開的時機。
【賞析】:
這首絕句寫於元豐三年(公元1080年),蘇軾被貶黃州(今湖北黃岡)期間。
詩人首先刻畫微風中的海棠,著意表現海棠的色彩。 「東風」就是春風,「裊裊」,微風輕輕吹拂的樣子,「崇光」指高貴華美的光澤。這句詩的意思是:微風輕拂著海棠,海棠泛出華美的光澤。一個「泛」字,寫出了在月光的照耀下,在微風的吹拂中,海棠花朵閃爍不定的情景。
第二句描寫月下的海棠的清香。 「香霧空濛」,寫海棠陣陣幽香在氤氳的霧氣中彌漫開來,沁人心脾。「月轉廊」的意思是說,明月轉過了迴廊,照不到海棠花。既然這樣,海棠花就只能在孤寂黑暗的夜幕里,散發幽香了。顯然,此時的海棠花就如同詩人本人,有才能,有理想,卻得不到重用,真是處江湖之僻遠,不遇君王恩寵啊!所以,這里的空濛幽寂的夜景描寫,暗示的是詩人幽寂孤獨的心理。
最妙的是三四兩句。句中「恐」是擔心的意思,它形象地寫出了詩人愛花的心理活動和依依不捨賞玩的情態;「故」照應上文的「只恐」二字,含有特意而為的意思,表現了詩人對海棠的情有獨鍾。這兩句詩被後人譽為「造語之奇,構思之巧」。「奇」在古人常常以人喻花,而作者卻以花喻人且兼用移情手法。在詩人的想像里,海棠花也和人一樣,會在深夜睡去,因此,特地點燃高燭,使海棠打起精神,真是痴語,淋漓盡致地表現出詩人愛花更惜花的感情。「巧」在詩人又以花喻己,海棠如此芳華燦爛,怎忍心讓她獨自棲身於昏昧幽暗之中呢?這蓄積了一季的努力而悄然盛放的花兒,居然無人欣賞,豈不讓她太傷心失望了嗎?顯然,海棠其實就是詩人本人,得不到月光照射而只能屈身於黑暗中的海棠的遭遇就是詩人自己的遭遇的寫照。「只恐夜深花睡去」隱含顧影自憐的意思。但詩人並不因此而頹唐萎靡,從「東風」「崇光」「香霧」「高燭」「紅妝」這些明麗的意象中,我們分明可以感觸到詩人豁觀、灑脫的胸襟。
綜觀全詩,前兩句點出詩人賞花的時間是春天的月夜,並描繪了海棠在東風月色中的光彩和芬芳,是實寫,後兩句詩寫海棠的神態,是虛寫。虛實結合,既表現了海棠優雅脫俗的美,也抒發了詩人愛花惜花的感情,更書寫了懷才不遇的人生感慨。全詩語言淺近,含而不露,感而不傷,情意深永,耐人尋味。
J. 《蘇軾《海棠》》古詩原文及翻譯
作者:
原文
海棠
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空濛月轉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版照紅妝。
翻譯
裊裊東權風在皎潔的月光下徘徊,香霧朦朧。依稀可見遠處的亭台海棠花沐浴在月色之中,溫柔而可愛
運用手法
運用了對比、暗喻.擬人等手法,將詩人的失意以及鬱郁寡歡的心情體現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