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坤峰畫蘭花視頻
❶ 誰的蘭花畫的最好
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當代浙江美院教授-盧坤峰(花鳥畫家,擅畫蘭竹)
❷ 吳健的社會評論:
言恭達(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書協副主席,省文聯副主席、著名書畫家):俊賢的書法線質蒼茫,筆力遒勁,氣格高古而節奏跌宕。善於運用濃墨、渴墨、裹鋒逆轉。書法虛和中實,章法大氣、自然又具時代感。
廖靜文(全國政協委員、徐悲鴻紀念館館長、著名書畫家):吳健書法學習能廣采博覽,既勤奮刻苦,又善於思考,已然見出成效,是一匹駿馬。
李前寬(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電影基金會會長、著名導演):藝術貴在一絕。吳健書畫之篆隸與蘭竹,尤其是努力開創新境的「寫意甲骨」,筆墨已見精神!持之以恆,定成大器!
喻繼高(中國工筆畫會副會長、著名書畫家):蘭芬不厭谷幽,君子不為名求!與吳健共勉。
盧坤峰(中國美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吳健的路子正,書法接受國美的正規教育,博涉廣覽,刻苦自勵,已逐漸明確了自我的審美取向。蘭竹風格與我不同,有他自己的韻趣,筆力厚,格調、氣息都高,以後學習再寬泛一些,堅持下去,定能自成一家!
吳為山(中國美協副主席、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雕塑院院長、南京大學藝術學院院長、教授):傳統人文畫之詩、書、畫、印、寫意精神在吳健的詠蘭書畫作品中得以和諧體現。意象縱橫,筆墨老道。作品注重形式感,具有一定的視覺沖擊力。可在藝術的個性語言上需進一步整合,提煉出我之唯一。
司馬中原(當代著名作家、美術評論家):藝術家是要耐得住寂寞的,這是嚴格的要求也是自身優秀品德的顯現。吳健還較年輕,書畫卻已顯山露水,值得祝賀!
王冬齡(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浙江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杭州市書協主席、中國美術學院教授):吳健書法的線條渾厚、章法大氣,這兩年的變化很大。其畫特別是蘭花作品達到了很高的層次,形式上也有了很大的探索,很不容易。行書和草書深得二王筆法,又得益於篆書的厚拙,日後發展空間很大。
孫曉雲(中國書協理事、省美術館館長、省書協副主席):吳健書法平時見到篆隸作品比較多,筆墨見性,有傳統有新意,格調高古,很有潛力。
劉燦銘(中國書協楷書委員會委員,南航藝術學院院長、博士、教授,省青年書協主席):澄懷觀道,染翰修身;沉潛傳統,大澤卧龍!俊賢弟為人謙和誠朴,求藝刻苦用心,書有金石氣,室有蕙蘭香!
吳憲生(中國美術學院教授、成教院院長):從吳健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在用筆上是頗下了一番功夫的。於厚重中見灑脫,沉著中見痛快,諸體書法各具特色,頗得書法的個中之味。他的畫得益於書法,賦古意而含生機,顯示了他多年的積累和才華。
金錚(中國美術學院教授、博士):吳健的書畫侵淫傳統日深。他師古不泥古,不求表象的形似,而直取精神。這是一種識見,一種能力,一種藝術的直覺,而這種直覺非天資穎悟者莫屬。
謝海(美術報主任編輯、美術評論家):吳健是一位與眾不同的書家,他寫著一手靈氣很足的書法,是難得的非常勤奮的書法家。當然,我也知道他一直在堅持水墨畫領域中默默耕耘,且有一定收獲。中國書畫博大精深,能參悟到妙境者,吳健是其中一位。傳統型畫家必能寫一手好宇,但大書家並不一定都能畫出好畫,二者皆能者甚少。
公曉紅(中國勞動保障報主任編輯、作家):出生於洪澤湖畔軟水溫山,又深造於中國美術學院書法專業的吳健深深眷戀蘭花君子之風度,也深諳中國水墨畫在經過一番宣洩後,正在漸漸地回歸本源的事實,經過思考,他選擇純粹的、簡約的、樸素的藝術創作目標,他認為現代人精神上正缺少這樣一種淡泊明志的品格,蘭花有這樣一種質朴。吳健是在營造一個更富內涵的藝術境地:或詩或文、或書或畫,這是一種見識,是一種不斷修煉自己,推陳出新的境界。讀吳健「詠蘭」,少張狂,無花哨,寂寞不消沉,高潔不自傲。久違了,好字、好畫